盆栽香櫞子
① 盆栽香櫞樹要每年都換盆嗎
每個葉柄上分復三片葉那是制香櫞,香櫞的果實摘下來曬干還有葯用價值,這種果實一般有很多人回收。
選2-3年生枝條,除去棘刺,剪成18cm左右的小段,在春夏季高溫高濕季節扦插。按行距30cm開條溝,株距12cm,斜插,將插穗露出地面1/3,覆土,壓緊,澆水。培育1-2年定植。如在室內扦插,室溫在25℃,並保持一定的濕度。移栽,春季按行株距3m×3m開穴,每穴栽香櫞苗1株,覆土壓緊,澆水。
② 香櫞皮的植物形態
(Citrus medica)
①枸櫞(楊孚《異物志》),又名:鉤緣子(《南方草木狀》),香泡樹、香櫞柑。
常綠小喬木,高2米左右。
短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3~10朵叢生,有兩性花及雄花之分,萼片5,合生如淺杯狀,上端5淺裂;花瓣5,肉質,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約30;雌蕊1,子房上部漸狹,花柱有時宿存。
花期4月。 果期8~9月。
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均有分布。
廣東、廣西栽培較多。
本植物的根(香櫞根)、葉(香櫞葉)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②香圓(蘇軾《物類相感志》)常綠喬木,高4~6米。
莖枝光滑無毛,無短刺。
葉互生,革質,具腺點,葉片長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4.5厘米,兩端漸尖,全緣或有波狀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葉柄具闊翼,長0.8~2.5厘米,寬0.5~1.5厘米。
花單生或簇生,有時成總狀花序,芳香;花萼盆狀,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矩圓狀倒卵形,表面有陰顯的脈紋;雄蕊在25以上,著生於花盤的四周,花絲結合;子房上位,扁圓形,10~12室,每室有胚珠數枚,花柱圓柱形,柱頭頭狀。
柑果圓形,成熟時橙黃色,表面特別粗糙,果汁無色,味酸苦。
花期4~5月。
果期10~11月。
分布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種子(香圓子)亦供葯用。桔類之一,肉味較酸而皮的辛香氣較烈。陳香櫞入葯。
性味 辛、酸,無毒。
成分 皮含揮發油、橙甙、苦味成分、類似鞣質的物質,鮮品含有維生素C。
功用 下氣,去痰水,心下氣痛。本品為健胃驅氣葯,用於消化不良、胸悶痰多、嘔吐等症;對於慢性胃炎,神經性胃痛(胃氣痛)較為適宜。
[胃病,消化不良,腦悶胃痛]
陳香櫞,焙燥研細末30克,川椒、小茴香各12克,共研末混和拌勻,每服3克,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慢性支氣管炎,痰多,喘咳氣急]
鮮魚櫞1—2個,切碎放於有蓋的碗盂中,加入等量飴糖(麥芽糖),隔水蒸數小時,以香櫞稀爛為度,每服一匙,早晚各一次,有化痰、止咳、平喘之效。
【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植物枸櫞Citrus medica L.或香圓(西南香圓)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趁鮮切片,曬干或低溫乾燥。香圓亦可整個或對剖兩半後,曬干或低溫乾燥。
【製法】未切片者,打成小塊;切片者潤透,切絲,晾乾。
【性狀】
枸櫞:為圓形或長圓形片,直徑4~10cm ,厚0.2~0.5cm。橫切片外果皮黃色或黃綠色,邊緣呈波狀,散有凹入的油點;中果皮厚1~3cm,黃白色,有不規則的網狀突起的維管束;瓤囊10~17室。縱切片中心柱較粗壯。質柔韌。氣清香,味微甜而苦辛。
香圓:為類球形,半球形或圓片,直徑4~7cm。表面黑綠色或黃棕色,密被凹陷的小油點及網狀隆起的粗皺紋,頂端有花柱殘痕及隆起的環圈,基部有果梗殘基。質堅硬。剖面或橫切薄片,邊緣油點明顯;中果皮厚約0.5cm ,瓤囊9~11 室,棕色或淡紅棕色,間或有黃白色種子。氣香,味酸而苦。
【鑒別】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30ml,浸泡1小時,超聲處理20分鍾,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香櫞對照葯材1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已烷-醋酸乙酯(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3%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
【性味歸經】辛、苦、酸,溫。歸肝、脾、肺經。
【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寬中,化痰。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脘腹痞滿,嘔吐噫氣,痰多咳嗽。
【用法用量】 3~9g 。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霉,防蛀。
【摘錄】《中國葯典》
香櫞
【香櫞的功效介紹】:
【中文名】香櫞(《本草圖經》)
【類 別】果實類
【來源】為芸香科植物枸櫞或香圓的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①枸櫞(楊孚《異物志》),又名:鉤緣子(《南方草木狀》),香泡樹、香櫞柑。
常綠小喬木,高2米左右。
枝具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時紫紅色,葉大,互生,革質;葉片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8~15厘米,寬3.5~6.5厘米,先端鈍或鈍短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鋸齒;葉柄短而無翼,無節或節不明顯。
短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3~10朵叢生,有兩性花及雄花之分,萼片5,合生如淺杯狀,上端5淺裂;花瓣5,肉質,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約30;雌蕊1,子房上部漸狹,花柱有時宿存。
花期4月。
果期8~9月。
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均有分布。
廣東、廣西栽培較多。
本植物的根(香櫞根)、葉(香櫞葉)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②香圓(蘇軾《物類相感志》) 常綠喬木,高4~6米。
莖枝光滑無毛,無短刺。
葉互生,革質,具腺點,葉片長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4.5厘米,兩端漸尖,全緣或有波狀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葉柄具闊翼,長0.8~2.5厘米,寬0.5~1.5厘米。
花單生或簇生,有時成總狀花序,芳香;花萼盆狀,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矩圓狀倒卵形,表面有陰顯的脈紋;雄蕊在25以上,著生於花盤的四周,花絲結合;子房上位,扁圓形,10~12室,每室有胚珠數枚,花柱圓柱形,柱頭頭狀。
柑果圓形,成熟時橙黃色,表面特別粗糙,果汁無色,味酸苦。
花期4~5月。
果期10~11月。
分布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種子(香圓子)亦供葯用,另詳專條。
【採集】9~10月採摘,曬干;或放2~3天,待果實表面略干時,切成厚片,曬干;亦有用繩穿起風干或低溫烘乾。
【葯材】①枸櫞完整的果實,呈長橢圓形或卵圓形,頂端有乳狀突起,表面黃色或綠黃色。
商品多已橫切成片,切片厚2~3毫米,直徑5~10厘米。
切開面淡黃色,表面粗糙,有皺縮不規則的網紋凸起,果皮部分較寬,約有2~3.5厘米,占果片橫斷面的1/2;中央瓤囊12~16室,寬3~5厘米,每室成三角形,室內有時殘陽種子飛~2枚;果實中心柱堅實,直徑0.8~2厘米;外側邊緣的果皮黃色或綠黃色,表面不規則皺縮,散有多數凹入的油點。
質柔軟,氣芳香,味初甜而後酸苦。
主產雲南、四川等地。
②香圓乾燥果實,呈球形或矩圓形,直徑5~6.5厘米。
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常具有大小不規則的黃白色斑塊,並密布多數油點及網狀隆起的粗皺紋,頂端凹入,基部呈環狀,有果柄痕。
橫斷面果皮為淡黃白色,厚3~8毫米;中央有瓤囊10~12室,每瓤囊內有種子數枚。
商品有時縱切成大小不等的瓣狀,或橫切為二半,除去瓤肉,或偶有瓤肉殘留。
氣香,味酸而苦。
主產浙江、江蘇等地。
古代《本草》所載的香櫞多指枸櫞而言,有時包括佛手在內。
但目前商品香櫞的來源,有枸櫞與香圓二種,且產量以後者為大,使用亦較廣。
其幼果及近成熟果實,在少數地區亦作枳實、楓殼入葯。
【化學成分】枸櫞成熟果實含橙皮甙、檸檬酸、蘋果酸、粟膠、鞣質、維生素C及揮發油等。
果實含油0.3~0.7%,果皮含袖6.5~9%,其成分為d-檸檬烯、檸檬醛、水芹烯和檸檬油素。
幼果中含琥珀酸。
種子含黃柏酮和黃柏內酯。
【性味】辛苦酸,溫。
①陶弘景:溫。
②《本草拾遺》:味辛酸,性溫。
③《飲膳正要》:味酸甘,平,無毒。
④《本草通玄》:苦酸辛,溫。
【歸經】入肝、肺、脾經。
①《玉楸葯解》:入手太陰肺經。
②《本草從新》:入肺、脾二經。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
【功用主治-香櫞的功效】理氣,舒郁,消痰,利膈。
治胃痛脹滿,痰飲咳嗽氣塑,嘔噦少食。
①《本草拾遺》:去氣,除心頭痰水。
②《飲膳正要》:下氣,開胸膈。
③《本草通玄》:理上焦之氣,止嘔逆,進食,健脾。
④《本經逢原》:治咳嗽氣壅。
⑤《醫林纂要》:治胃脘痛,寬中顧氣,開郁。
⑥《本草再新》:平肝舒郁,理肺氣,通經利水,治腰腳氣。
⑦《本草求原》:除久哮。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入丸、散。
【宜忌】陰虛血燥及孕婦氣虛者慎服。
【選方】①治鼓脹:陳香櫞一枚(連瓤),大核桃肉二枚(連皮),縮砂仁二錢(去膜)。
各煅存性為散,砂糖拌調。
空心頓服。
(《本經逢原》) ②治嗽:香櫞(去核)薄切作細片,以時酒同入砂瓶內,煮令熟爛,自昏至五更為度,用蜜拌勻。
當睡中喚起,用匙挑服。
(《養痾漫筆》) ③治氣逆不進飲食或嘔噦:陳極香櫞二個,真川貝三兩(去心),當歸一兩五錢(炒黑),白通草(烘燥)一兩,陳西瓜皮一兩,甜桔梗三錢。
共研細末,用白檀香劈碎煎濃汁泛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開水送下。
大虛者酌用。
(《梅氏驗方新編》香櫞丸) ④鮮香櫞一兩個,切碎放在有蓋的碗中,加入等量的麥芽糖,隔水蒸數小時,以香櫞稀爛為度,每服一匙,早晚各一次,有化痰、行氣、止咳、平喘之效。
⑤鹽漬香櫞:香緣切片,於通風處晾乾,用適量食鹽腌漬放入玻璃瓶或瓷罐中備用。
每用10~20克,用開水沖至鹹淡適宜為度時服用。
有行氣,止痛,健胃,化食作用。
適用於胃痛,腹痛,氣痛,食滯胃脹痛等症。
⑥鮮香緣12~15克(干品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可治肝痛,胃氣痛。
⑦陳香緣30克(焙乾),花椒、小茴香各12克,共研細末,每次服3克,每日兩次,溫開水送服,治胃痛胸悶,消化不良。
【名家論述】①《本草通玄》:香圓性中和,單用多用亦損正氣,與參、術同行則無弊也。
②《本經逢原》:柑櫞乃佛手、香櫞兩種,性味相類,故《綱目》混論不分。
蓋柑者佛手也,櫞者香櫞也,兼破痰水,近世治咳嗽氣壅,亦取陳者。
除去瓤核用之,庶無酸收之患。
③《本草便讀》:香圓皮,下氣消痰,寬中快膈。
雖無橘皮之溫,而究屬香燥之晶,陰虛血燥之人仍當禁用耳。
【香櫞葯膳方精選】
1、治食滯胃脹痛:香櫞切片,於通風處晾乾,用適量食鹽腌漬放入玻璃瓶或瓷罐中備用。每次10-20克,用開水沖至鹹淡適宜為度時服用。
2、治痰濕咳嗽、哮喘:鮮香櫞1-2個,切碎放在有蓋的碗中,加入等量的麥芽糖,隔水蒸數小時,以香櫞稀爛為度,每服1匙,早晚各1次。
3、治肝胃不和、脘脅脹痛、嘔吐噫氣、食少:香櫞10克,陳皮10克,香附1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4、治痰飲咳嗽、胸膈不利:香櫞10克,法夏10克,茯苓15克,生薑3片,水煎服,每日2-3次。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次10-15克。
【宜忌】陰虛血燥者及孕婦氣虛者慎服。
【成分與葯用】
本品含枸櫞酸、維生素(C、P)、橙皮甙、檸檬酸、蘋果酸、果膠、鞣質。對慢性胃炎、神經性胃痛療效較佳。香櫞果肉中含大量維生素C,具防癌抗癌作用。
【葯理作用】所含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能促進腸胃裡蠕動和消化液分泌,排除腸內積氣,並有祛痰作用。
1.抗炎作用:
本品所含的橙皮甙對豚鼠因缺乏維生素C而致的眼睛球結膜血管內細胞凝聚及毛細血管抵抗力降低有改善作用,能降低馬血細胞之凝聚。與栓塞(Thrombogenic)飼料或與致粥樣硬化飼料共同喂養大鼠,均可延長大鼠存活時間。能刺激缺乏維生素C的豚鼠的生長速度,增加豚鼠腎上腺、脾及白細胞中維生素C的含量。
2.抗病毒作用:
橙皮甙加入小泡性口炎病毒前,將小鼠纖維細胞放於200μg/ml的橙皮甙中預先孵化處理,能保護細胞不受病毒侵害約24小時。預先處理Hela細胞能預防流感病毒的感染。但其抗病毒的活性可被透明質酸酶所消除。
3.其它作用:
橙皮甙有預防凍傷和抑制大鼠晶狀體的醛還原酶作用。黃柏酮有增強離體兔腸張力和振幅的作用。
【中葯化學成分】
1.枸櫞成熟果實含橙皮甙(hesperidin), 枸櫞酸(citr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果膠,鞣質及維生素C等。果實含油0.3%-0.7%,果皮含油6.5%-9%,油中含有乙酸牻牛兒醉酯(geranyl acetate),乙酸芳樟醇酯(linalyl acetate),右旋檸檬烯(limonene),檸檬醛(citral),水芹烯(phellandrene),檸檬油素(citropten)等。幼果中含琥珀酸(succinic acid)。種子含黃柏酮(obacunone),黃柏內酯(obaculac-tone)。果實中還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卜甙(daucosterol) 和三萜苦味素:枸櫞苦素(citrusin)。
2.香圓果皮中含胡蘿卜素類成分:堇黃質(violaxanthin),葉黃素環氧化物(lutein epoxide),輕基-a-胡蘿卜素(hy-droxy-a-carotene),新黃質(neoxanthin),β-阿撲-8-胡蘿卜醛(β-
apo-8-carotenal),β-胡蘿卜素氧化物(mutatochrome),η-胡蘿卜素
(η-carotene),異堇黃質(auroxanthin),黃體呋喃素(luteoxan-
thin),玉米黃質(mutatoxanthin),隱黃素(cryptoflavin),六氫番茄烴(phytofluene)以及多量的維生素A活性物質。幼果含生物鹼:辛弗林(syephine),N-甲基酪胺(N-methyltyramine)。葉含揮發油43%,其中主成分為γ-松油烯(γ-terpiene),對-聚傘花素(p-cymene),檸檬烯(limonene)和橙花醛(neral),還含a-及β-獲烯(pinene),月桂烯(myrcene),a-水芹烯(a-phellandrene),羅勒烯(ocimene),異松油烯(terpinolene),香茅醛
(citronellal),香茅酸(citronellol),癸醛(decanal),芳樟醇(linalool),4-松油醇(4-terpineol),壬酸(nonanol),a-松油醇(a-ter-pieol),牻牛兒醛(geranial),橙花醇(nerol),乙酸牻牛兒醇酯
(geranyl acetate),牻牛兒醇(geraniol),衣蘭烯(ylang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以及樟烯(camphene),3-蒈烯(△3-carene),辛醛(octanal),庚醛(heptanal)。
③ 香櫞種植時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香櫞又名香棗。芸香科柑橘屬植物。
盆栽香櫞多採用嫁接法繁殖幼苗。苗期每年翻盆、換版土一次;成齡樹權可每2年翻盆、換土一次。栽培香櫞要注意以下問題:①因為香櫞發枝力較弱,生長期可進行適當輕剪,最好結合綁扎造型,盡量保留較多的枝葉。②花芽形成前減少澆水,使枝梢生長逐漸停止,到8月下旬停止澆水,經3~4天日曬,葉片發蔫下垂,進而因缺水葉緣向內翻卷。當植株的主芽及預備芽都已膨脹,從綠轉白時,即為花芽分化完成。此時逐步恢復澆水量,並追施薄肥,從8月末到9月初可陸續開花。盆土處於相對乾旱狀態時,可在早、晚向葉片上灑一些水,中午稍向盆中點一些水,防止葉片萎蔫。花期和坐果初期,澆水要比平時少。水大、水小或施大肥都會引起落花、落果。花期不可淋水,可在午前、傍晚在周圍環境灑水防塵,保持空氣清新濕潤。待幼果長到黃豆粒大坐穩後,才可增加澆水量和適度追肥,施肥以磷、鉀肥為主。③觀果期室溫不宜偏高,保持空氣清新濕潤,可延長觀賞時間。生長期要求光照充足,不可遮陰。
"role="figure香櫞
香櫞的枝葉可以釋放具有殺菌作用的揮發油,使室內空氣中的細菌和微生物大為減少,因而具有清新空氣的作用。
④ 香櫞盆栽和檸檬盆栽哪個貴
香櫞要貴點。檸檬盆栽要少些,容易死。
⑤ 栽培香櫞要注意什麼
香櫞苗期每年翻盆、換土一次;成齡樹每2年翻盆、換土一次。盆栽香櫞多採用嫁接內法繁殖幼苗。因香櫞發容枝力較弱,生長期可進行適當輕剪,最好結合綁扎造型,盡量保留較多的枝葉。花芽形成前減少澆水,使枝梢生長逐漸停止,8月下旬停止澆水。當植株的主芽及預備芽都已膨脹,從綠轉白時,即為花芽分化完成。此時逐步恢復澆水量,並追施薄肥,8~9月陸續開花。盆土相對乾燥時,可在早、晚向葉片上灑一些水,中午稍向盆中點一些水,防止葉片萎蔫。
花期和坐果初期,澆水要比平時少。水大、水小或施大肥都會引起落花、落果。花期不可淋水,可在午前、傍晚在周圍環境灑水防塵,保持空氣清新濕潤。待幼果長到黃豆粒大並坐穩後,才可增加澆水量和適度追肥,以磷、鉀肥為主。觀果期室溫不宜偏高,保持空氣清新、濕潤,可延長觀賞時間。生長期要求光照充足,不可遮陰。冬季在5℃以上的環境中可安全越冬。
香櫞
⑥ 香櫞要怎樣栽培
如果沒有淹沒樹冠一般積水8天問題不大,主要是幼苗期間的管理,防止被淹沒造成死苗,2~3齡後基本沒問題了。另香櫞樹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栽培為宜。
⑦ 求教高人,家裡想種一棵香櫞樹,本人住宅地處江蘇坐北向南,從風水上講不曉得種哪裡還有原來格局好不好
圍牆內不宜種太多樹,你家丁財兩旺格局,不要興師動土而手癢去改變格局,保持現狀一帆風順。
⑧ 盆栽香櫞施肥技術是什麼
香櫞,又稱枸櫞、香泡樹。原產我國南部及印度。盛栽於南方各省。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果實為卵狀,淡黃色,先端有乳頭狀突起,不可食。成熟時滿枝累疊,撒金流香,甚是招人喜愛。故是冬季重要觀果植物之一。
香櫞稍耐寒,華北地區均行盆栽,霜前入室。越冬室溫不宜過高,以4~5℃為宜。應將盆株放在陽光照射處。盆土不宜過濕,可每隔3~5天澆水1次。越冬呈半休眠狀態,不必施肥,應經常檢查,遇有病蟲害發生,要及時除治。
香櫞適生於濕潤、深厚、肥沃及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立夏前後出室換盆,大小年明顯的植株也可在「大年」的第二年春天換盆。一般多以肥沃的壤土及細沙各半,或壤土、細沙、腐葉土各1份的比例配製培養土。換盆時施足底肥,切勿傷根。
香櫞自立夏至雨季前進入開花結果期,此間是養護管理的關鍵時期,必須做好肥水管理。
追肥宜勤。每周施用1次稀薄腐熟的液肥,至雨季到來前停施。雨季施肥,果實易生銹斑。雨季過後至果實變色期間,可再施液肥2~3次。
要使香櫞連年結果,必須加強水肥管理。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盆土要保持40%~50%的水分。應該春施有機肥,即在盆邊挖6厘米左右深的環形溝,施上一層腐熟發酵的圈肥。夏追速效肥,即在5~8月香櫞生長旺盛期,每隔20天左右噴1次400~600倍的磷酸二氫鉀液或3%的過磷酸鈣液,坐果後要噴800~1000倍液的硼砂,以保果增大。
⑨ 盆栽香櫞如何測土配方施肥
答:香櫞,又稱枸櫞、香泡樹,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我國南部及印度,盛栽於南方各省。果實為卵狀,淡黃色,先端有乳頭狀突起,不可食。成熟時滿枝累疊,撒金流香,甚是招人喜愛。故是冬季重要觀果植物之一。香櫞適生於濕潤、深厚、肥沃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
香櫞稍耐寒,華北地區均行盆栽,霜前入室。越冬室溫不宜過高,以4~5℃為宜。應將盆株放在陽光照射處。盆土不宜過濕,可每隔3~5天澆水1次。越冬呈半休眠狀態,不必施肥,應經常檢查,遇有病蟲害發生,要及時除治。
立夏前後出室換盆,大小年明顯的植株也可在「大年」的第二年春天換盆。一般多以肥沃的壤土及細沙各半,或壤土、細沙、腐葉土各1份的比例配製培養土。換盆時施足底肥,切勿傷根。
香櫞自立夏至雨季前進入開花結果期,此間必須做好肥水管理。
追肥宜勤。每周施用1次稀薄腐熟的液肥,至雨季到來前停施。雨季施肥,果實易生銹斑。雨季過後至果實變色期間,可再施液肥2~3次。
要使香櫞連年結果,必須加強水肥管理。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盆土要保持40%~50%的水分。應該春施有機肥,即在盆邊挖6厘米左右深的環形溝,施上一層腐熟發酵的圈肥。夏追速效肥,即在5~8月香櫞生長旺盛期,每隔20天左右噴1次400~600倍的磷酸二氫鉀液或3%的過磷酸鈣液,坐果後要噴800~1000倍液的硼砂,以保果增大。
⑩ 盆栽香櫞為什麼落葉
可能會造成盆栽植物落葉的原因有:漚根(澆水太勤,土壤濕度過大)、病蟲害發生嚴重(紅蜘蛛、二斑葉蟎等)、葯害、肥害等,建議找清病因,再對症下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