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骨碎補盆栽

骨碎補盆栽

發布時間: 2021-02-14 18:32:01

⑴ 骨碎補花能折枝栽種嗎

可以。骨碎補花非常方便折枝栽培,市面上的骨碎補盆栽基本上都是折枝栽培的。不過盆底一定要透氣,可用石塊墊底,輔以腐爛的木頭,碎石,可適當加一些腐殖土或者乾草等等即可。

⑵ 骨碎補的養殖方法

以根莖繁殖為主
骨碎補,別名:崖姜、岩連姜、爬岩姜、肉碎補、石碎補、飛天鼠、牛飛龍、飛來風、飛蛾草

⑶ 這是什麼盆栽植物啊,叫什麼名字

含羞草。
應該是金錢蕨吧
山上很多,,,是一種蕨,,平時吃的狼尾蕨,又名龍爪蕨、兔腳蕨,骨碎補科骨碎補屬植物。根莖裸露在外,肉質,

⑷ 小盆栽,不知道怎麼養的,也不知道什麼名字,請教大能幫我看一下,叫什麼名兒,如圖

狼尾蕨又名龍爪蕨、兔腳蕨,骨碎補科骨碎補屬植物。根莖裸露在外,肉質,長約6-12厘米,表面貼伏著褐色鱗片與毛,如同兔腳,花農因此稱它為兔腳蕨或狼尾蕨。

⑸ 請幫忙辨認一下這種植物

這是骨碎補,別名:崖姜、岩連姜、爬岩姜、肉碎補、石碎補、飛天鼠、牛飛龍、飛來風、飛蛾草。英文名:Drynaria fortunei。真蕨目、骨碎補科蕨類植物,全年均可採挖,除去泥沙,乾燥,或再燎去茸毛(鱗片)。本品呈扁平長條狀,多彎曲,有分枝,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鱗片,柔軟如毛,經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兩側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圓形葉痕,少數有葉柄殘基及須根殘留。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紅棕色,維管束呈黃色點狀,排列成環。無臭,味淡,微澀。

⑹ 骨碎補的栽培技術

繁殖:常用分株繁殖,以5~6月為好。將母株輕輕剝開,分開匍匐枝,每盆栽2-3叢,放半陰處,當根莖上萌發出新葉時,便已成活。也可用孢子繁殖,將成熟孢子撒入腐葉土表面,噴霧保濕。一般2個月後長出孢子體。夏季高溫,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腎蕨作吊盆栽培時,容易乾燥,應多噴水,注意通風。但澆水不宜太多,更不能把植株浸泡在水中。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易遭受蚜蟲和紅蜘蛛危害,可用肥皂水噴灑防治。出現生理性葉枯病時,注意盆土不宜太濕。
管理:在培養土中加少量骨粉、蛋殼粉等鈣質養分,更有利於腎蕨生長。腎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較低的光照.土壤使用排水良好的腐葉土,微酸性為好。冬季放於窗檯陽光直射處,其他季節放於室內散射光處。 繁殖方法:以根莖繁殖為主。
1、選地與整地:宜選林下含腐殖質多的砂礫土為好。全墾後除去雜草樹根,碎土耙平,施農家肥作底肥。種植地宜按水平線開排水溝,以利水土保持。
2、根莖繁殖:根狀莖肉質粗壯,長而橫走。應選健壯、芽飽滿的根莖作種用。將根莖截成長15厘米左右,每段具2-3節,可直接種植於大田。按株行距各40~45厘米開穴,每穴種1-2段,宜淺種,不要過深。壓緊,澆水。 1.根莖為不規側背腹扁平的條狀、塊狀或片狀,多彎曲,兩側常有縊縮和分枝,長3-20cm,寬0.7-1.5cm。表面密被棕色或紅棕色細小鱗片,緊貼者呈膜質盾狀;直伸者披針形,先端尖,邊緣流蘇狀(睫毛),並於中柄基部和根莖嫩端較密集。鱗片脫落處顯棕色,可見細小縱向紋理和溝脊。上面有葉柄痕,下面有縱脊紋及細根痕。質堅硬,斷面紅棕色,有白色分體中柱,排成長扁圓形。氣香,味微甜、澀。
2.根莖為背腹面略扁平的不遠則圓柱狀長條形,長3-8cm,寬0.6-1cm;鱗片條狀披針形,鱗片脫落處顯灰褐色,具細小縱向紋理。斷面棕黃色、灰白色,點狀分體中柱排成橢圓形。氣香,味澀。
3.根莖扁圓形,直徑0.5-1.2cm。鱗片紅棕色,革質,三角形,覆瓦狀排列,近基部盾狀著生,緊貼根莖表面。質脆,斷面分體中柱排成橢圓形。氣質,味咸澀。
4.根莖圓柱形,表面密被條狀披針形而松軟的鱗片,鱗片脫落處顯紫褐色,有大小不等的縱向溝脊及細小紋理。斷面褐色,點狀分體中柱排成類圓形。氣極微、味澀。均以條粗大、棕色者為佳。 根莖橫切面
(1)槲蕨呈長扁圓形。表皮細胞1列,外壁稍厚;鱗片基位於表皮凹陷處,細胞3-4列;壁厚,內含紅棕色色素。內皮層圍繞分體中柱,細胞節向延長。分體中柱18~28個,排成扁圓形環;木質部管胞多角形,直徑6-40μm,中部較大,向兩端漸次變小,發肩幾達兩端將韌皮部分為內外兩部分,內側韌皮部有的細胞壁增厚,並充滿黃棕色分泌物。
(2)呈橢圓形。表皮細胞排列不整齊;鱗片基著生於表皮凸起處,細胞2列,壁薄,內含棕黃色色素。表皮和其下2-3列細胞以及內皮層外1列細胞內壁增厚。分體中柱18~25個,排成類圓形;管胞直徑10-26μm。
(3)表皮外具厚的蠟被,鱗片基2-3列細胞;表皮及其下3~5列細胞,壁稍增厚,內皮層外側1列細胞呈馬蹄形增厚,孔溝和層紋明顯,細胞內含黃桂棕色色素。分體中柱圓形,排成環狀;管胞直徑10-48cmμm。
(4)表皮外具厚的蠟被,鱗片基2-3列細胞。內皮層外側1列細胞厚。分體中柱排成不規則2-3圈,中央一圈28-35個,圓形或長圓形。
理化鑒別薄層色譜:取本品粉0.5g,加甲醇5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作供試液;另取柚皮甙作對照品,分別點樣於同一聚醯胺薄膜上,以苯-甲醇-丁酮(3:1:1)展開,用1%三氯化鐵乙醇液噴霧。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色斑。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醋酸-水(35:4:6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3nm 。理論板數按柚皮苷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在110℃ 乾燥至恆重的柚皮苷對照品20mg,置100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3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 中含柚皮苷60μg )。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粗粉約0.25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H第一法)〕,精密稱定,加甲醇30ml,加熱迴流3 小時,放冷,濾過,濾液置5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分數次洗滌容器,洗液濾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柚皮苷(C27H32O14)不得少於 0.50%。
性味歸經:苦,溫。歸腎、肝經。 槲蕨根莖含澱粉16.4%、葡萄糖5.37%,還含柚皮甙。
槲蕨根莖含柚皮甙(naringin),21-何帕烯(hop-21-ene),9(11)羊齒烯[fern-9(11)ene],7-羊齒烯(fern-7-ene,)3-雁齒烯(filic-3-e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ng-masterol),採油甾醇(campesterol)及四環三萜類化合物:環木菠蘿甾醇-乙酸酯(cycloardenyl acetate),環水龍骨甾醇乙酸酯(cy-clomargenyl acetate), 環鴉片甾烯醇乙酸酯(cyclolaudenylacetaet),9,10-環羊毛甾-25-烯醇-3β-乙酸酯(9,10-cycloanost-25-en-3β-yl acetate)。崖姜蕨根莖含21-何帕烯,13(18)新何帕烯[neohop-13(18)-ene],9(11)-羊齒烯,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及四環三萜類化合物:環木菠蘿甾醇乙酸酯,環水龍骨甾醇烯醇乙酸酯,環鴉片甾烯醇乙酸酯,9,10-環羊毛甾-25-烯醇-3β-乙酸酯。

⑺ 室內蕨類植物有哪些

東北雖產許多蕨類植物,但冬季休眠,失去觀賞價值。室內常用的是熱帶山回林中原答產的、姿態奇異的常綠植物。常見的有3種:
(1)腎蕨(蜈蚣草)
是骨碎補科草本植物,因其有叢生的羽狀密葉而得名。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熱帶、亞熱帶的溪邊林下、石縫、樹幹上。耐陰濕。
4月換盆並進行分株。冬季可放在溫室花架下。也可用孢子繁殖。
葉叢美麗,適作盆栽,又是重要的切葉材料。
(2)鐵線蕨
是鐵線蕨科多年生細弱草本。因葉柄黑亮具光澤而得名。葉卵狀三角形,薄而嫩綠色,二回羽狀復葉。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中國南方。多生於陰濕地方的岩石上。
在陰濕、溫暖環境下易散布孢子,自行繁殖,成苗後可挖取上盆,也可分株繁殖。夏季需遮蔭。
適作室內盆栽或作山石盆景觀賞,別具情趣。
(3)鹿角蕨
是水龍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具有最大的原葉體,圓形,邊緣波狀,靠後面的根附生在樹幹上。生育葉灰綠色,分叉成狹窄裂片,因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在老葉下凹陷向上處。
原產澳大利亞熱帶及中國海南省。喜溫暖、濕潤環境。附生在大樹干或潮濕的岩石上。
用分株、孢子繁殖。適作盆栽或附生在朽木、棕皮上,懸掛於溫室,經常噴水保濕。
因生育葉頂端分叉成鹿角狀,適作室內觀賞。

⑻ 盆景的石頭上長出的草,誰知道這是什麼植物

是小葉骨碎補,別名白毛蛇.

⑼ 請大家幫忙看下這是什麼盆栽植物,有點像神錦花,但根部是毛茸茸的。還長出來,有點嚇人

狼尾蕨-----------

⑽ 常見的蕨類植物盆栽有哪些

(1)腎蕨(蜈蚣草) 是骨碎補科草本植物,因其有叢生的羽狀密葉而得名。內孢子囊在老容葉背後。
原產熱帶、亞熱帶的溪邊林下、石縫、樹幹上。耐陰濕。 4月換盆並進行分株。冬季可放在溫室花架下。也可用孢子繁殖。
葉叢美麗,適作盆栽,又是重要的切葉材料。
(2)鐵線蕨是鐵線蕨科多年生細弱草本。因葉柄黑亮具光澤而得名。葉卵狀三角形,薄而嫩綠色,二回羽狀復葉。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中國南方。多生於陰濕地方的岩石上。 在陰濕、溫暖環境下易散布孢子,白行繁殖,成苗後可挖取上盆,也可分株繁殖。夏季需遮蔭。
適作室內盆栽或作山石盆景觀賞,別具情趣。
(3)鹿角蕨是水龍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具有最大的原葉體,圓形,邊緣波狀,靠後面的根附生在樹幹上。生育葉灰綠色,分叉成狹窄裂片,因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在老葉下凹陷向上處。
原產澳大利亞熱帶及中國海南省。喜溫暖、濕潤環境。附生在大樹干或潮濕的岩石上。
用分株、孢子繁殖。適作盆栽或附生在朽木、棕皮上,懸掛於溫室,經常噴水保濕。 因生育葉頂端分又成鹿角狀,適作室內觀賞。

熱點內容
訂婚牌花藝 發布:2025-05-24 17:28:53 瀏覽:512
情人節賣孔明燈 發布:2025-05-24 17:12:55 瀏覽:64
茶花根發紅 發布:2025-05-24 17:11:57 瀏覽:598
土缸里荷花 發布:2025-05-24 17:05:42 瀏覽:760
山西汾酒小蘭花 發布:2025-05-24 17:05:34 瀏覽:886
櫻花貴妃妝 發布:2025-05-24 17:05:31 瀏覽:671
梅花烙第10集 發布:2025-05-24 17:04:20 瀏覽:663
花藝打花束 發布:2025-05-24 17:00:38 瀏覽:102
盆景放煙霧 發布:2025-05-24 17:00:38 瀏覽:876
愛慕花語香水 發布:2025-05-24 16:59:51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