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栽馬尾葵

盆栽馬尾葵

發布時間: 2021-02-13 22:05:58

盆栽向日葵:盆栽選擇品種尤為重要

向日葵的種植四季皆可,重要以夏、冬兩季為主。個別觀賞用的品種特點為植株較矮小,通常不超過半公尺。下面為大家介紹盆栽向日葵的栽種方法。

盆栽向日葵的栽種方法

1、品種選擇:

(1)一般盆栽向日葵,選擇矮化分枝型的較好,在這么小的空間里長出來的才更好些,
而且還能開好幾朵花,觀賞期更長些,像我們的歡樂火炮竹、活力、帕蒂小葵就是很好的盆栽品種呢
株高一般盆栽都在20-40cm。

(2)如果株高再高些,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的盆子要更大些,肥水更充足些,就和多大的人吃多大量的飯,是一樣的!所以要量力而行,有多大的盆種多大的向日葵哦。

2、花盆大小:花盆的選擇,當然就看咱們想種多大的向日葵嘍!不管怎麼說,即便是最小的向
日葵對花盆也是有要求的,一個巴掌大的花盆總歸是種不好向日葵的那麼我們的向日葵需要的花盆要選多大的才好些呢?一般情況下,如果您要一個盆里種一株向日葵,那麼花盆直徑最少也要10cm,高10cm。一個花盆裡種的向日葵越多,那麼花盆就要選越大的。

3、土壤選擇:向日葵耐貧瘠,一般土壤內均能生長。如果有營養土或者培養土是最好的,因為這樣的土壤肥力好,透氣保水好,向日葵自然就會長得好。

4、播種深度:觀賞向日葵的種子比食葵的種子偏小些,比其他的草種子、花卉種子要大些。因而,我們選擇的播種深度一般是1-2cm。

5、澆水要求:水分的話,只要保證能順利出苗,也就是出苗前土壤濕潤些。出苗後土壤幹了再澆水就可以,大概3、5天澆一次水。可以順便松下土,促進土壤呼吸,根系會更發達!植株會更健壯!

6、施肥管理:

(1)因為盆栽向日葵,收到容器的限制,土壤的肥力自然比不過大田種植。這就需要在播種前期施底肥,一般的15cm直徑的花盆施入大概一湯匙花肥即可。

(2)在向日葵現蕾期,也就是頭上出現小花骨朵的時候,再施一次肥。對於肥料選擇上,一般的花肥都會有說明氮磷鉀的比例和含量,我們最好選擇氮含量多些的,長出來的植株更壯些。

(3)如果在第一次施肥後,向日葵的生長狀況不是很好的話,說明肥料養分含量少,或者花盆裡面的土本身就很貧瘠,那中間可以再施一次肥。

7、陽光溫度:向日葵的生長適溫為
15-35℃,夏天長的自然更好些。冬天溫度低的話可以選擇在有暖氣的室內陽台上。

Ⅱ 山尾葵如何在家裡養植

形態特徵: 株高3~4米。莖自地面分枝,有環紋;葉擴展拱形,長可達2米,葉柄平滑,黃色,羽片披針形,長60厘米,先端柔軟,背面主脈3條,隆起;花小,成串,金黃色,花期3~4月。
分布與習性: 原產馬達加斯加,我國各地多盆苛。散尾葵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喜光也較耐陰。高生長緩慢而冠幅發育較快,自然整枝良好。要求微酸性透氣良好的砂質壤土,忌鹼性土。
繁殖與栽培: 散尾葵播種、分株均可繁殖。一般盆栽多採用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年四季均可,但以秋季為好。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選到發育良好的條枝,從根部與母株割離,移入新盆重新定植即可。初定植的植株,因根系尚未發育好,應避免在強光下長時間照射。適量澆水,每日數次向葉面噴水,保持葉部濕潤。氣溫保持在20~25℃左右,大約20天可正常生長。
室內盆栽散尾葵應選擇偏酸性土壤,北方應注意選用腐殖質含量高的沙質壤土。澆水應根據季節遵循「干透濕透」的原則,乾燥炎熱的季節適當多澆,低溫陰雨則控制澆水。北方地區特別是水內含鹽、鹼較多的地方,應注意經常用黑礬調節土壤酸度。一年四季均可澆施液肥,夏季適當追施含氮有機肥,冬季可施芝麻醬渣等有機花肥。定期旋轉花盆,經常修剪下部、內部枯葉,注意修整冠形。冬季必須保證室內溫度在10℃以上。

Ⅲ 秋葵盆栽種植方法如下

秋葵幼苗後要盡早移植。長時間放置的話,幼苗就會在原來的盆內生長,不易取出。從盆內取出時,注意不要傷到幼苗的根部。1、栽培容器底部鋪好防蟲網,放入2cm厚的缽底石。2、放入有機培養土,厚度約為栽培容器的一半。3、一手握住幼苗根部,一手取下種植盆,拿出幼苗。要點:不要粗魯地拔出幼苗,以免傷到根部,應慢慢地從盆內取出幼苗。4、輕輕揉搓幼苗根部的土,將幼苗一株一株地拆開。
5、將幼苗均勻地種於栽培容器內,有機培養土要加到蓋住幼苗根部。6、使用灑水壺澆水。要澆透,直到栽培容器底部流水。剛種植完要置於陰涼處。次日開始置於向陽處。要點:每天澆一次水,炎熱的夏季里,要早晚各澆一次,水要澆透。
7、約兩周後。新葉長出來了,幼苗稍稍長高,新葉漸漸長出。置於光照良好處,要多澆水。要點:從這時候起,每10天施1次有機肥料。液體肥料可在澆水時使用,固體肥料置於表土上即可。注意事項:菜葉背面發現了一個個白色的小點!?菜葉背面和莖上附著許多鹽一般的結晶粒。請放心,這是秋葵的分泌物,不是害蟲。這些結晶顆粒有利於秋葵的生長,無需去除。
8、約1個半月後。幼苗長得好高,此時幼苗長到了40~50cm,花蕾馬上要開花了!為了多開出些花,要施有機肥料,但不要施肥過度。秋葵開出乳白色的花朵,被譽為蔬菜中最美的花,但清晨開放,中午前就凋零,極為短暫。花謝後結出豆莢。
9、約兩個月後。開花約10天後,豆莢長到6~7cm,此時就可以收獲了。採摘時用剪刀從豆莢的根部剪掉。其餘尚未成熟的豆莢還要繼續吸收營養,因此還要摘掉已收獲莖桿上的葉子。要點:秋葵生長快,不要錯過收獲期。豆莢如果長得過大,會變得很硬。

Ⅳ 尾葵屬於什麼植物

散尾葵為熱帶植物。喜溫暖、潮濕、半蔭環境。耐寒性部強,氣溫20℃以下葉子發黃,越冬最低溫度需在10℃以上,5℃左右就會凍死。故我國華南地區尚可露地栽培,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均應入溫室養護。苗期生長緩慢,以後生長迅速。適宜疏鬆、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枝葉茂密,四季常青,耐蔭性強。幼樹盆栽作室內裝飾。

多叢生常綠灌木,莖干基部有環紋,羽狀復葉,全裂、擴展、拱形。羽葉披針形,先端漸尖,柔軟。花成串,朵小,色金黃。花期3~5月。

可高達3~8米。莖干光滑無毛刺,上有明顯葉痕,呈環紋狀,基部多分櫱,呈叢生狀生長。葉面滑細長,羽狀復葉,長40~150厘米;小葉及葉柄稍彎曲,先端柔軟;小羽片披針形,長20~25厘米,左右兩側不對稱,葉軸中部有背隆起;葉面亮綠色,細長的葉柄和莖干金黃色。盆栽株高2米至3米。莖單生或叢生,干纖細,常從地面分枝。羽狀復葉全裂,柔長拱曲,裂片40對至60對,分成兩列排開。葉面光潤呈亮綠色,小葉線形或披針形。佛焰花序生於葉鞘束下,基部有佛焰苞2枚,花單性同株。果近球形或呈陀螺狀。原產馬達加斯加,為熱帶樹種。性喜溫暖多濕和疏蔭環境,不耐寒冷,怕烈日干風。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通透性能強的微酸性至中性培養土。

散尾葵的栽培繁殖培育養護

盆土以腐葉土3份、河沙1份拌合而成酌放基肥。幼樹每年換盆一次,時在早春或初夏。老株可3~4年換盆一次。換盆後應放半蔭處。周圍應噴水提高空氣濕度。春夏生長季節應經常施以稀薄氮肥。

散尾葵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所用種子國內不宜採集到,多從國外進口。

常規的箯多用分株,於4月左右,結合換盆進行,選基部分櫱多的植株,去掉部分舊盆土,以利刀從基部連接處將其分割成數叢。每叢不宜太小,須有2~3株,並保留好根系;否則分株後生長緩慢,且影響觀賞。分栽後置於較高濕溫度環境中,並經常噴水,以利恢復生長。

散尾葵盆栽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製成培養土。它櫱芽生長比較靠根莖上,盆栽時,因較原來栽的稍深些,以免新芽更好地紮根。5~10月是其生長旺盛期,必須提供比較充足的水肥條件。平時保持盆土經常濕潤。夏秋高溫期,還要經常保持植株周圍有較高的空氣濕度,但切忌盆土積水,以免引起爛根。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復合肥,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葉色濃綠,秋冬季可少施肥或不施肥,同時保持盆土干濕狀態。散尾葵喜溫暖,冬季需做好保溫防凍工作,一般10℃左右可比較安全越冬,若溫度太低,葉片會泛黃,葉尖乾枯,並導致根部受損,影響來年的生長。它喜半陰,春、夏、秋三季應遮陰50%。在室內栽培觀賞宜置於較強散射光處;它也能耐較陰暗環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線較好處養護,以利恢復,保持較高的觀賞狀態。

在熱帶地區的庭院中,多作觀賞樹栽種於草地、樹陰、宅旁;北方地區主要用於盆栽,是布置客廳、餐廳、會議室、家庭居室、書房、卧室或陽台的高檔盆栽觀葉植物。在明亮的室內可以較長時間擺放觀賞;在較陰暗的房間也可連續觀賞4~6周。散尾葵生長很慢,一般多作中、小盆栽植。

散尾葵枝條開張,枝葉細長而略下垂,株形婆娑優美,姿態瀟灑自如,是著名的熱帶觀葉植物。它較耐陰,適合於室內綠化裝飾。一般中小盆可布置客廳、書房、卧室、會議室等,可供較長期觀賞。在較陰暗的室內連續觀賞1~2個月,仍可保持較好的觀賞狀態。大株種植於木桶,布置於大樓門廳、大堂等處,可體現熱帶鳳光。

盆栽散尾葵

用草炭土與面沙各半混合,加少量充分腐熟的餅肥或糞肥配製。

散尾葵為觀賞棕櫚類較耐強陰的類型。一般擺放廳堂走廊或較寬敞的室內,有散射光即能正常生長。在蔭蔽環境擺放3周至4周,再移至明亮處養護也沒大影響。散尾葵在室外養護需放蔭棚或疏蔭環境,經常保持盆土及周圍環境濕潤、空氣清新,防避煙塵污染。北方地區通常9月末至10月初移入中溫溫室,此期入室主要防避寒流突襲。天氣緩和時還應注意通風換氣,不可長時間門窗緊閉。待入冬氣候穩定,適度調節室溫,夜間宜保持在12℃以上,白天23℃左右為宜。如室溫經常波動或長時間低於5℃,植株即受冷害枯黃甚至死亡。散尾葵冬季應放在光照充足、通風較好的環境,以防介殼蟲侵害。注意禁肥控水,保持盆土潮而不澇,每10天可用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澆葉面一次,使株姿常保持光潔蒼翠。來年入春逐漸加大溫室通風,縮小室內外小氣候差別,穀雨前後出室養護。

散尾葵葉枯病

散尾葵葉枯病是由真菌浸染造成的一種常見病害,對散尾葵生長影響很大,輕者使葉片乾枯,重者會導致植株整株死亡。現將其發病症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發病症狀病菌最先浸染葉尖和葉緣,發病初期染病處呈褐色斑點或條塊狀斑塊,中期斑點或斑塊逐漸擴大並相互連接,後期葉片呈現灰白狀乾枯。

二、發病規律致病病菌在病株上或土壤中越冬,以分生孢子借風、雨、噴淋澆水傳播,病菌從植株傷口侵入。高溫、高濕及密不通風環境易患此病。

三、防治方法加強疫病檢查,不引進帶病植株;加強通風,發病期避免雨淋和噴淋;及時將受害枝葉剪除,阻止繼續浸染,修剪後傷口塗抹達科寧葯膏進行處理;如有病害發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噴灑,間隔7至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3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如果環境乾燥、通風不良,容易發生紅蜘蛛和介殼蟲,故應定期用800倍氧化樂果噴灑防治。

散尾葵每天可以蒸發一升水,是最好的天然"增濕器"。此外,它綠色的棕櫚葉對二甲苯和甲醛有十分有效的凈化作用。經常給植物噴水不僅可以使其保持蔥綠,還能清潔葉面的氣孔。

Ⅳ 盆栽向日葵需要多大的盆,盆底沒有孔可以嗎

基本臉盆大小,深度抄50厘米就行,可以防止上身重量壓壞枝幹,盆底部必須要有排水孔,否則植物會因排水不暢,土壤中缺少氧氣,而爛根的。
向日葵可分為三種:觀賞用向日葵、觀賞兼油用、葵瓜子用向日葵。

觀賞用品種:植株較低矮,20—50厘米。待真葉長至4—6片時,定植於23cm盆中,每盆1株。

油用或作瓜子食用品種:植株較高大,露地栽培株高可達2—3m。最好種在地里。長高後需設立支柱扶持,以防折枝。

注意:移植時,盡量不要損壞根系。

Ⅵ 盆栽植物燕尾葵喜水嗎

自身它是喜水植物,按時澆水吧,但盆內不可已長時間積水,以防爛根。

Ⅶ 月季葵開花性好嗎,適合盆栽嗎

月季花適合盆栽
月季花因品種不同,花朵顏色也會不同,其花朵艷麗、花期較長,一年可以重復開花很多次,備受人們喜愛。因其觀賞性,出現了不少盆栽月季,可為傢具點綴一點色彩,在養殖盆栽月季花時應注意選盆、澆水、日照、施肥、防病蟲害等一些常見問題。

月季花的品種
1
藤本月季
2
大花香水月季
3
豐花月季
4
微型月季
5
樹狀月季
6
壯花月季
7
灌木月季
8
地被月季
9
紅帽子月季

END
步驟/方法
選擇合適的花盆,養殖月季花的花盆大小應該與植株大小相稱,花盆不能過小,當植株長大到根莖塞滿花盆時,應及時更換花盆,以滿足根莖繼續發展的需要。

應保持日照充足、空氣流通。月季花喜歡陽光,但需要避免過強的陽光直射,當夏天正午陽光過強時,需給予一定的遮擋。如果月季花放在室內,要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若通氣不良易引發白粉病。

及時修剪枝葉,在花謝之後,需及時減去與殘花相連的枝條上部,以促進早發新枝及再度開花。如果發現有生長特別強勢的枝條,需適當剪短,以避免消耗過多養料,影響其他枝條的生長。夏季生長過密時,也應適當修剪。

開花期要多施肥,因月季開花次數多,對肥料需要也比較多,所以在5月-10月開花期時,應每隔十天施肥一次,進入冬季時應少施肥,甚至停止施肥。

生長期多澆水,生長期植株消耗水分較多,再加上夏季天氣炎熱,水分蒸發較快,所以需要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保持水量充足,如果遇到雨天,可適量減少澆水。但盆栽月季需特別注意,不要積水。

及時預防病蟲害,月季花主要的病蟲害有黑斑病、白粉病、葉枯病、金龜子、刺蛾等,對於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可在高溫、高濕、陰雨季節定期噴撒殺菌葯物,在冬季休眠期階段,可視情況適當噴灑葯物。

Ⅷ 盆栽散葉葵需要每天澆水嗎

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在哪裡,現在天氣怎樣?
,這個季節的盆花還不版需要天天澆水,權更無須在葉面噴水。
盆花缺水固然會使花葉枯萎,但澆水過多則爛根,也會使葉子枯黃。你說的情況,很有可能是水澆多了。
在炎熱的夏季,盆花一般早晚各澆一次水,有必要時可以向葉面噴水。
用手指敲敲花盆,如「當當」脆響,就是盆內缺水了,「撲撲」悶響,就說明盆內還潮濕,不必澆水。
盆花澆水的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Ⅸ 盆栽馬尾鞭是什麼植物

估計是馬鞭草

熱點內容
花卉托架 發布:2025-05-26 04:07:23 瀏覽:372
大雨海棠vr 發布:2025-05-26 04:04:41 瀏覽:536
浮山櫻花園 發布:2025-05-26 04:04:03 瀏覽:589
櫻花吃國家 發布:2025-05-26 04:03:11 瀏覽:811
髻邊海棠紅 發布:2025-05-26 03:40:31 瀏覽:338
綠植財源滾滾 發布:2025-05-26 03:34:49 瀏覽:821
荷花進口版 發布:2025-05-26 03:25:26 瀏覽:589
玫瑰印記吊墜 發布:2025-05-26 02:57:04 瀏覽:214
紅糖玫瑰糖的製作方法 發布:2025-05-26 02:47:57 瀏覽:722
人參果樹盆栽 發布:2025-05-26 02:21:35 瀏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