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栗樹盆栽
① 墨蘭盆栽的過程有哪些
墨蘭盆栽宜選陶盆,最好用口小、較深的蘭花盆,這樣有利於植株生長。盆底排水孔要比一般花盆為大,有2~3個底孔,花盆的大小與深淺依植株大小而定。在花盆底部墊上一層較厚的填充物,如用碎磚塊或碎盆片作盆底填充物,因其本身有許多細小的孔隙,能吸收水分;如果用專門燒制的圓形黏土顆粒作蘭花盆底的填充物,效果更好。一般需墊至盆深的1/5~1/4,再放入粗粒土及少量細土,使盆中部的土隆起後栽植。用草炭土栽培,或草炭土與沙配製作栽培土,或北方闊葉林下的腐殖土,尤其是栗樹林下的腐葉土是十分理想的蘭花盆栽用土;或用30%腐殖土和70%沙壤土配製而成,不能用鹼性土和黏性土。配製盆土時加入有機肥,如腐熟的干牛糞,也可以在培養土中加入少量經過發酵的各種餅肥、馬蹄、牛羊角屑作基肥,或在春季將上述有機肥埋在盆邊的土中,但不可與根直接接觸。施鉀肥,有條件的用草木灰。有人將麥稈、蘆稈、雜木燒成灰放在蘭花盆土的上面,厚度3厘米,不放其他肥料。第2年把原有草木灰除去,再鋪放新的草木灰。每年如此,可使蘭葉色澤青綠,葉片厚而硬,植株粗壯,分櫱多,花多,花色純正,病害少。或施用草木灰浸出液1~2次,效果也很好。還可用無土栽培,各種無土栽培的基質幾乎都可以用來栽培墨蘭。可選用蛇木屑、水苔、腐葉土、木炭、龍眼樹皮、椰子殼等混合使用。培養土最好消毒,暴曬3~4天,或用蒸汽消毒。栽培時將根系散開一些。老葉靠邊、新葉放在中心。盡量不讓根系接觸盆壁,然後添入配製的營養土到花盆高的4/5處,填實,以中央稍高為好。栽培深度以齊蘆頭為度。最後用細嘴噴壺噴水,澆透為止。如在分株時傷口較重,應讓傷口癒合後再栽,或對傷口消毒,或栽後2天再澆水,以防病菌侵入導致腐爛死亡。放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在室內栽培的每15天轉換花盆方向1次,使墨蘭四面受光,植株均衡生長。
② 栗樹腐爛病是什麼
Endothia parasitica(Murr.)Anders,et Anders.
症狀
栗樹腐爛病又名栗樹乾枯病或疫病,主要在主幹或主枝等部位引起樹皮腐爛,也能引起枝梢枯死。發病初期在樹皮上出現近長形紅褐色病斑,組織松軟,稍隆起,有時由病部流出黃褐色汁液。撕破病皮可見病組織潰爛,呈紅褐色水漬狀,有濃厚的酒糟氣味。隨病勢發展,病部逐漸失水干縮,呈灰白色或間有青黑色,並在病皮下產生黑色疣狀小點粒,即病原菌的子座。以後子座頂端突破表皮外露,在5—6月份的雨後或潮濕天氣,即由子座內湧出橙黃色扭曲的絲狀孢子角。最後病皮干縮開裂,並在病部周圍形成愈傷組織。幼樹多在干基部發病,致使上部枯死,此時在病部下端也產生愈傷組織,入夏後又在基部發生大量分櫱,有些分櫱可長成較粗的枝條,但多數分櫱生長纖細瘦弱。翌春基部舊病疤又繼續潰爛,分櫱多枯死,入夏後又萌發出大量蓬亂的細根櫱。如此反復幾年後,樹基部形成一大塊腫瘤狀愈傷組織,數年後終致病樹死亡。大樹有時可在主枝基部或杈椏處發病。當栗樹萌芽不久,如果見到某一樹枝新葉萎蔫,則往往可在其下部找到已經環縊的病疤。有時環縊的上方並不立即死亡,僅萌芽較晚,葉小而黃,嚴重時葉緣焦枯,不抽新梢或抽梢很短,最後整個枝乾死亡。
病原菌(圖1-53)
圖1-53 栗樹腐爛病病菌
1子囊殼、子囊、子囊孢子 2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
Endothia parasitica(Mutt.)Anders,et Anders.的無性階段產生Dothiorella型子實體。子座生於皮層內,圓錐形,直徑0.8—1.5mm,內生牛胃狀的分生孢子器。在器壁上密生一層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無色,單生,少數有分枝,其上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無色,卵形或圓筒形,大小為3—4×1.5—2.0μm。有性階段在我國少見。子囊果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0—350μm,喙長200—600μm。子囊披針形或棍棒形,有短柄,大小30—50×6—9μm。子囊孢子卵形或橢圓形,雙胞,無色,大小7—10×4—5μm。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及分生孢子器在病皮內越冬,分生孢子由傷口侵入。早春氣溫回升、土壤解凍、栗樹發芽前後,是栗樹腐爛病發生最嚴重的時期。病部擴展迅速,常在較短時間內,病疤從樹干基部迅速向上擴展,環縊基部,使幼樹或大枝死亡。在此時期內出現的病疤數量,往往佔全年病疤發生總量的大半。4—5月份以後,病害基本停止發展。5—6月份在病疤上產生孢子角。
栗樹腐爛病的發生與栗樹的立地條件和氣候等環境因素關系密切。土壤肥沃,土層較厚,樹勢健狀的栗樹,基本不發病或發病很少。土壤瘠薄,樹弱根淺時發病較多。高接換種後的介面及其附近最容易誘發病害,實生栗樹發病較少。樹幹上的原發病斑多集中在南面或西南面,北面相對較少。在高緯度、高海拔,凍土層深,早春氣溫晝夜差較大的地區發病多且較嚴重。秋冬乾旱的年份,也有翌春發病增加的趨勢。栗樹品種間的抗病性差異明顯。在長江流域的農家品種中如明栗、長安栗等抗病性較強,很少發病。紅栗、二露栗、領口大栗、油光栗和元花栗等發病較輕。半花栗、薄皮栗、蘭溪錐栗、新杭遲栗和大底青等極感病。
防治方法
1.刮治
已潰爛的病疤應及時進行刮治,並注意刮後傷疤的消毒保護,具體方法可參照蘋果樹腐爛病的防治部分。
2.樹干培土
在主幹近地面部分發病較重的栗園,可於晚秋進行樹干培土,埋在土中的樹皮一般不發病,但翌年4—5月解凍後必須及時把土扒開。
3.樹干塗白
晚秋樹干進行塗白防病效果也較顯著。
4.保護介面
高接換種的介面應敷以混有少量福美砷的葯泥,外裹塑料薄膜,盡量避免介面附近的樹皮在充分癒合以前過早暴露。同時,盡量避免在樹體上造成傷口,如蟲傷、機械傷和不必要的剪鋸口,以免誘發病害。
5.加大定植穴
新栽栗樹應加大加深定植坑,填以熟土和有機肥,以利小樹根系的發育。土壤貧瘠的栗園應逐年擴大樹盤,壓綠肥熟化土壤。坡地栗樹要搞好水土保持,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樹勢和抗病力。
6.選育抗病品種
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優良抗病品種。
③ 栗樹為什麼要澆水栗樹的需水規律如何
俗話說「旱棗澇栗」,板栗對水分要求敏感,土壤含水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對樹體正常的版生理活動權產生影響。當土壤含水量達到28.6%時,板栗外部形態基本無變化;土壤含水量達到18.7%時,植株進入中度脅迫,葉片顏色發黃,葉緣出現黃褐色;當土壤含水量達到8.6%時,植株進入重度脅迫,葉片萎蔫並逐漸乾枯。4~6月份為板栗展葉、新梢迅速生長期和幼果發育期,北方正值春旱,此時缺水會影響新梢生長、雌花形成以及幼果發育,持續乾旱還會引起栗紅蜘蛛等蟲害發生;7~8月份為雨季,但降水不均勻也會在局部產區產生乾旱。8月下旬至9月份,板栗干物質積累迅速,此時缺水總苞增大緩慢,堅果欠飽滿,單粒重明顯降低,造成減產。因此,在生長季內,乾旱時要及時補充水分,在生長關鍵期更要加強水分管理,否則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在板栗生產中,澇災沒有旱災發生頻繁,但在長江中下游及南方部分產區,由於降水集中或強降雨,也會發生積澇。此時應及時排澇,防止根部長時間浸泡而漚根死亡。
④ 夏季栽栗樹,葉子全乾了,還能活嗎
【荷葉鐵線蕨】【學 名】 Adiantum reniforme L. var. sinense Y. X. Ling【中文學名】 荷葉鐵線蕨【科 別】 Adiantaceae 鐵線蕨科【瀕危類別】 瀕危【保護級別】 2級【現 狀】 僅存於四川萬縣和石柱縣,因築路\採挖作葯用,現數量極少,陷入瀕危【分布省縣】 四川萬縣武陵區,新鄉,小沱山,杉樹坪,石柱縣【土壤PH值】 中性略偏鹼性【生態特徵】 生於溫濕無蔭蔽的岩面薄土層上\石縫或草叢中【花 期】 7【果 期】 8-9【科研價值】 對研究該種的親緣關系\植物區系及地理分布等有重大價值【經濟價值】 全草為清熱解毒,利尿通淋葯,又供欣賞【保護措施】 劃產地為保護點,並進行人工栽培【繁殖方式】 分株或孢子繁殖【原始觀音座蓮】【學 名】 Archangiopteris henryi Christ et Gies.【中文學名】 原始觀音座蓮【科 別】 Angiopteridaceae 觀音座蓮科【瀕危類別】 瀕危【保護級別】 2級【現 狀】 僅存雲南東南部,因森林面積日益縮減,生境變化,面臨瀕危【分布省縣】 雲南金平,屏邊【土壤PH值】 4.5-5.5【土壤類型】 赤紅壤或紅壤【地形特徵】 山坡下部溝谷邊緣【生態特徵】 季節性雨林陰濕的生境【花 期】 7-8【果 期】 11【科研價值】 對研究蕨類植物進化\區系起源有價值【經濟價值】 蔭生觀賞植物【保護措施】 已劃自然保護區,需從速完善管理制度【繁殖方式】 孢子繁殖;栽培苗株【栽培要求】 選擇陰濕溫暖的生態環境【對開蕨】【學 名】 Phyllitis japonica Kom.【中文學名】 對開蕨【科 別】 Aspleniaceae 鐵角蕨科【瀕危類別】 稀有 【保護級別】 2級【現 狀】 僅存於吉林長白山南麓和西側,分布星散【分布省縣】 吉林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集安,撫松,樺甸【分布描述】 蘇聯,朝鮮,日本【氣候類型】 溫涼,潮濕【年降水量】 946 【土壤PH值】 酸性【土壤類型】 暗棕色森林土【生態特徵】 山地落葉闊葉林下的腐殖質層中,喜陰濕【科研價值】 填補了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對植物地理學\植物區系學的研究有價值【經濟價值】 觀賞植物【保護措施】 保護產地,摸清現存數量,栽入保護區內【繁殖方式】 孢子\分生繁殖【光葉蕨】【學 名】 Cystoathyrium chinense Ching【中文學名】 光葉蕨【科 別】 Athyriaceae 蹄蓋蕨科【瀕危類別】 瀕危 【保護級別】 2級【現 狀】 因森林採伐,生境改變,數量極少,瀕臨滅絕【分布省縣】 四川天全二郎山鴛鴦岩至團牛坪【氣候類型】 終年潮濕多霧,雨水多,日照少【年降水量】 1800-2000【土壤PH值】 4.5-5.5【土壤類型】 山地黃壤及山地黃棕壤【地形特徵】 四川盆地西緣山地【生態特徵】 陰坡林下【群落特徵】 亞熱帶山地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伴 生 種】 包槲柯 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 Rehd. et Wils. 扁刺錐 Castanopsis platyacantha Rehd. et Wils. 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on 香樺 Betula insignis Franch. 糙皮樺 Betula utilis D.Don【花 期】 7-8【果 期】 9【科研價值】 對研究蕨類植物雜交和該科的系統發育有價值【保護措施】 保護原產地,設法人工栽培繁殖【繁殖方式】 分株或孢子繁殖【桫欏】【學 名】 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Tryon【中文學名】 桫欏【科 別】 Cyatheaceae 桫欏科【瀕危類別】 漸危 【保護級別】 1級【現 狀】 因森林植被覆蓋面積縮小,生境乾燥,加之砍伐莖干作葯和栽培附生蘭類, 植株日益減少【分布省縣】 福建福州,安溪;台灣台北;廣東連山,新興;海南瓊中;廣西龍勝;貴州冊亨,赤水;雲南廣南,貢山;四川合江,邛崍;西藏墨脫【分布描述】 福建東南部,南部;廣東北部;南部;貴州南部,北部;雲南東南部,西部;四川南部,中部;西藏東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日本南部【氣候類型】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雨,濕度大,雲霧多,日照少,干濕季節明顯【土壤PH值】 酸性【地形特徵】 山溝潮濕坡地【生態特徵】 溪邊陽光充足地或林緣灌叢中【群落特徵】 數十株或成百株構成優勢群落【花 期】 【果 期】【科研價值】 是研究物種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關系的理想對象【經濟價值】 供觀賞【保護措施】 以四川為重點保護區,進行繁殖研究,擴大分布面積【繁殖方式】 組織培養法【栽培要求】 適於透氣透水好的肥沃砂壤【筆筒樹】【學 名】 Sphaeropteris lepifera (Hook.) Tryon【中文學名】 筆筒樹【科 別】 Cyatheaceae 桫欏科【瀕危類別】 稀有【保護級別】 2級【現 狀】 原僅存於台灣,廈門大學自來水池附近的山溝有一株,生境不隱蔽, 易遭破壞,林下不見幼苗幼株【分布省縣】 台灣台北,宜蘭,桃園,南投,花蓮,屏東,台東;福建廈門【分布描述】 廈門大學自來水池附近的山溝,菲律賓,日本【氣候類型】 春季多陰雨,夏季常有台風和暴雨,秋冬季多晴少雨,生境乾旱【地形特徵】 山溝,坡向南偏西,坡度15【生態特徵】 空氣濕度大,土地濕潤的環境【群落特徵】 闊葉林下墓地,被雨水侵蝕的深溝中,高約15米,覆蓋度70%【伴 生 種】 台灣相思 Acacia confusa Merr.【花 期】 4,10【科研價值】 對研究大陸與台灣植物區系的關系有意義【經濟價值】 園藝觀賞植物【保護措施】 觀察發育周期情況,測定各項生態因子指標,擴大栽培【繁殖方式】 孢子繁殖;葉尖組織培養【玉龍蕨】【學 名】 Sorolepidium glaciale Christ【中文學名】 玉龍蕨【科 別】 Dryopteridaceae 鱗毛蕨科【瀕危類別】 稀有【保護級別】 2級【現 狀】 產西藏,雲南,四川三省區毗鄰的高山上,零星分布於冰川邊緣及雪線附近【分布省縣】 西藏波密;雲南麗江,中甸;四川木里,稻城【分布描述】 西藏東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氣候類型】 高山熱量不足,輻射強烈,風力強勁,晝夜溫差大,氣候嚴寒惡劣【地形特徵】 裸岩,峭壁和碎石構成的流石灘,即高山冰川下沿的地段【生態特徵】 高山凍荒漠帶【科研價值】 研究蕨類植物形態和功能統一性的良好材料【保護措施】 登山科考人員不要大量採集最大的植物:謝爾曼將軍樹(體積達到1,489m3)最小的樹:是北方柳樹(又稱草樹)只有2厘米高。最大的花:大王花(可重達11公斤)最小的花:無根萍(只有0.3毫米大)最大的種子:大實椰子(成熟時直徑長40至50厘米及重達15至30公斤)最小的種子:斑葉蘭(長約 0.5 毫米、直徑 70 微米,只有在顯微鏡或放大鏡下,才看得清楚)結果習性最奇特的植物:花生 (地上開花,地下結果)含植物蛋白質最多的農作物:大豆 (36.3克蛋白質/100克大豆)最古老的農作物:豌豆 (已有1.1萬年歷史)纖維品質最好的植物:薴麻栽種茶樹最早的地區:廣西最耐旱的農作物:粟播種面積最大的農作物:小麥含維生素C最多的蔬菜:辣椒熱量最低的蔬菜:黃瓜最健康的水果:蘋果最粗的樹:波巴布樹(樹干周長可以超過50米)最高的樹:澳洲杏仁桉樹 (最高可達156米)葉子最長的樹:長葉椰子樹 (最長有27米)根長得最深的樹:南非奧里斯達德附近的一株無花果樹 (根深入地下120多米)樹冠最大的樹:孟加拉榕樹 (其樹冠可以覆蓋約1萬平方米的土地)體積最大的樹:美國加利福尼亞巨杉最老的樹 :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一棵名叫麥修徹拉的刺球果松(樹齡高達6400歲;另外還有一棵是非洲西部加那利亞島的龍血樹,已經活了8000多歲,可惜的是在1868年毀於一場風災)最重的木 :雲南西雙版納的鐵力木(其主幹高達30米,木質堅硬,把它放在水中也不會浮於水面)最輕的木 :美國和中國雲南、廣西等地的巴沙木(每立方米只有0.1噸重)最粗的樹 :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生長著一棵栗樹(樹身周長為56米)最鹹的樹 :中國黑龍江生長著一種木鹽樹(含鹽量竟與普通食用鹽相差無幾)最甜的樹 :北美洲的槭樹(含糖量可達85%)最硬的木 :朝鮮和中國東北的鐵樺樹(比普通鋼板還要硬1倍,現代步槍即使在短射程內也奈何不了它)最亮的樹 :北美洲的魔樹(晚上在樹下可以看清楚小5號楷書大小的字)最毒的樹 :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海康的箭毒木(即見血封喉,其樹汁潔白,卻奇毒無比,見血就要命。唯有紅背竹竿草才可以解此毒)最耐火的樹 :中國南海的海松樹和南非洲的水瓶樹(一旦發生火災,最多葉子被燒掉,來年照樣發新葉,正常開花結果)最珍貴的樹 :水杉和銀杏(被譽為「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植物熊貓」)最具貴族氣派的樹 :首推檀香樹(有位生物學家曾幽默說:檀香樹是貴族中的貴族,是非常漂亮、美麗的樹,絕不「寄生作伴」,更不輕率接香,因此常與洋金鳳和紫珠搞得火火熱熱)生長最慢的樹 :前蘇聯喀拉里的爾威茲加樹,以及北極林帶的希特卡雲杉(每百年的高度只有28厘米,直徑2.5厘米)生長最快的樹 :馬來西亞利沙巴的一種佚名樹(一年就可以長9.2米)最大的茶樹 :中國雲南勐海的一棵茶樹(高32米,主幹粗2.98米,葉最長達14厘米,寬6厘米,樹齡約1700年)最老最大的栗樹 :捷克的一棵栗樹(主幹周長700厘米,樹齡已有500多年)最老的荔枝樹 :中國福建莆田縣的一棵名叫「宋家香」的荔枝樹(主幹周長7.1 米,樹齡已有1200多年)最老的橄欖樹 :南斯拉夫得里亞海濱的一棵橄欖樹(樹高達2400多年)最大的葡萄樹 :英國英格蘭的一棵葡萄樹(樹蔭覆蓋面積達460多平方米。枝條最長的 達到90多米)品種最多的梨樹 :中國河南商城的一棵人工雜交梨樹(能結出24種不同形狀的梨子,如雪梨、明月梨、萊陽梨、孔德利梨等品種)
⑤ 花栗樹價值
是石栗樹吧!石栗樹(學名:Aleurites moluccana)是一種常綠喬木,可高達20米。樹皮暗灰色,淺縱裂至近乎光內滑。葉卵形至容闊披針形或近圓形,互生,頂端長有兩枚淺紅色杯狀腺點,葉背灰白色,葉雙面被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近頂葉腋,花小,白色,單性同株;花後結核果,肉質,近球形,原產於馬來西亞及夏威夷群島,大多數熱帶國家均有種植。中國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等地也有栽培。果肉可食,以葉入葯,全年均可採收,石栗樹生長迅速,對市區環境適應能力強。加上其樹干挺直,樹冠濃密,有很好的遮陰效能,是城市絕佳的行道栽植樹。
⑥ 栗樹的枝芽類型有什麼特點
栗是中國原產的古老果樹,目前生產中常見的主要種類有:板栗、錐栗、茅栗和日本栗等,另有歐洲栗和美國栗。
板栗為落葉喬木,樹高13~26米;錐栗為大喬木,樹高20~30米;茅栗為灌木或小喬木,樹高15米左右;日本栗為喬木或灌木,樹高15米左右。板栗枝條的頂芽,至生長後期枯死脫落,第2年頂端抽生的枝條,實為側芽所萌發,所以稱偽頂芽。
板栗的芽按其性質可分為3種:混合花芽、葉芽和休眠芽。其中混合花芽芽體最大,葉芽次之,休眠芽最小。
(1)混合花芽 又可分為完全混合花芽和不完全混合花芽。完全混合花芽,著生於枝條頂端及其以下2、3節,芽體肥大、飽滿,芽形鈍圓,茸毛較少,外層鱗片較大,可包住整個芽體,萌發後抽生結果枝。不完全混合花芽,著生於完全混合花芽的下部或較弱枝條的頂端,芽體略小,萌發後形成雄花枝。
(2)葉芽 幼旺樹,著生在旺盛枝條的頂部和中下部;進入結果期的樹,多著生在各類枝條的中下部,芽體略小於不完全混合花芽,近鈍三角形,茸毛較多,外層2片鱗片較小,不能完全包住內層的2片鱗片,萌發後形成各類發育枝。
(3)休眠芽 也稱副芽,著生在各類枝條的基部短縮的節位上,芽體極小,一般不萌發而呈休眠狀況,壽命長,遭受刺激時,萌發徒長枝,可用於更新復壯。
板栗的芽序有3種:1/2、1/3和2/5,因此,栗樹可形成三叉枝、四叉枝和平面枝,所以,栗樹修剪時,應注意芽的位置和方向,以利枝條分布。
由於芽的異質性,以及品種、枝條類型、樹齡、樹勢和栽培管理條件的差異,芽萌發後所形成的枝條類也不一樣。栗樹枝條可分為:發育枝、結果母枝和結果枝3種。
(1)發育枝 是由葉芽或休眠芽萌發形成,是形成樹體骨架的主要枝條。根據發育枝的不同長勢,又可分為:普通發育枝、細弱枝和徒長枝。
①普通發育枝。是由葉芽萌發而成,長勢健壯,是形成樹冠和結果的基礎。生長充實、健壯的發育枝,可以轉化為結果母枝,第2年抽梢和開花結果。
②細弱枝。由於枝條所處部位不利,營養狀況不良,形成各種細弱枝,也就是栗產區群眾所說的雞爪枝和魚刺枝等。
③徒長枝。多是由於枝幹上的休眠芽遭受刺激後萌發而成,生長旺盛,節間較長,組織不充實,長度可達1米以上,可用於老樹更新和缺枝補空,也可及早摘心培養為結果枝。
(2)結果母枝 由生長健壯的發育枝和結果枝轉化而成。頂芽及其以下的2、3芽,為混合花芽,有的品種如青毛軟刺、紅皮栗等,其枝條中下部的葉芽和基部休眠芽,也可抽生果枝。結果母枝抽生結果枝的多少,與栗樹的年齡時期、結果母枝的強弱,密切相關。一般是生長結果期和結果期的棗樹,抽生結果枝的比例高,衰老期則低。強壯的結果母枝,可形成3~5個完全混合花芽,抽生結果枝的數量多,連續結果的能力也強;長勢弱的結果母枝,抽生結果枝少,結實力差,一般不能連續結果。所以,在加強土肥水綜合管理的基礎上,通過修剪調節,促使樹體健壯,保持數量穩定的結果母枝,是豐產穩產的基礎。
根據結果母枝的強弱、長短和著生結果枝數量的多少,又可分為:強結果母枝、弱結果母枝和更新結果母枝3種。
①強結果母枝。生長健壯,長度在15厘米以上,有較長的尾枝,可著生3~5個結果枝,最多可達7~8個,結果能力最強,結果後仍能繼續抽生結果枝。
②弱結果母枝。長勢較弱,尾枝較短,長度在15厘米以下,只能抽生1~2個結果枝,結實數量少,栗實也小,營養充足時,也能繼續形成結果枝。
③更新結果母枝。更新結果母枝能否形成,與品種特性有關。有的結果母枝,當年沒有尾枝,下一部由枝條下部的芽抽生結果枝、雄花枝和發育枝,而母枝的上部則自然乾枯,這種特性為自然更新現象。這種特性有利於抑制結果部位的外移。
強壯的結果母枝,90%以上能連續結果4~5年,甚至更長。結果枝下部的芽,萌發後可抽生發育枝和雄花序,靠近基部的幾個芽,則一般潛伏而不萌發。
(3)結果枝 由結果母枝抽生、具有雌雄花序的枝條,稱為結果枝,自枝條下部3~4節至8~9節,著生雄花序;衰弱的結果母枝和其頂芽下的芽萌發的枝條,具有雄花序,稱雄花枝,弱的結果母枝所以不能形成雌花,並不是栗樹的固有特性,而是營養不足所致,所以,修剪調節需在加強肥水的基礎上。
結果枝的結實性能與栗樹年齡、結果母枝的強弱有關。一般盛果期的栗樹,生長和結果相平衡,結果枝生長健壯,形成雌花多;初果期的樹,生長占優勢,形成雌花較少;衰老期長勢減弱,營養物質不足,影響雌花形成,所以,初果期和衰老期的樹,雌花較少,其中衰老樹則更少。各個年齡時期的栗樹,雌花形成的多少,以及結實率的高低,均以結果枝的長勢強弱為轉移,結果枝越粗壯,形成的雌花越多,結實率也越高。
不同年齡時期的栗樹,雌雄花序在果枝上著生節位和次序,也有不同。
⑦ 栗子樹可以做盆景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可以做盆景,也有一定的價值.世上萬物都有其身價值.看你怎麼去看待它.
⑧ 紅松白話栗樹是一個季節生長的嗎
紅松,白樺,栗樹都是樹木,一年四季都在生長,只是有些季節生長比較慢而已,不像花,有季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