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是哪
1. 海棠詩詞古句有哪些(秋花秋海棠詩詞八首)
秋海棠是草本,原產於我國亞熱帶溫帶的山林谷地潮濕地帶。在明朝之前的詩文里不多見。
秋海棠作為觀賞花卉,盛行於明清兩代。為什麼這種草本叫作秋海棠,也沒有足夠的文字說明,流傳下來。最近似的說法,是這種花的花開,嬌美婀娜如木本海棠,又在深秋開放。所以叫「秋海棠」。
明朝中葉,這種秋天的草本,已經進入城市庭院花草觀賞。
「離離秋草綴紅芳,春睡初醒又晚妝。
不是嬌姿解愁絕,人間人自有柔腸。」明 · 邵寶《 秋華十詠次如山 其六 秋海棠 》
明朝的邵寶和朋友吟詠秋花,中間就有這種草本的秋海棠,當時想必是作為名貴新奇的觀賞植物,點綴案頭酒席,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這首詠秋海棠的詩,分明寫出了秋海棠是草本,茂盛輕柔的秋草上,綴著一朵朵紅色的花朵,那種半低垂的花朵,彷彿美人春睡,但是顯然,這花開在了秋天。
這種草本的花草,不是因為它有多麼艷麗,而是因為嬌小動人,楚楚可憐,喚起了人們的柔情和喜愛。
那麼中國的花卉審美在歷史上也是一個由高到低,由絢爛磅礴到近身審美的時間過程。
唐朝和唐朝之前,多愛巨大繁茂的林花,比如桃李梅杏,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宋朝之後,庭院園林發達,人們更熱衷種植和審美和人高度相近的花卉,比如牡丹,木槿,黃葵,梅花。
到了明朝,市民社會更加發達,適合家庭種植的草本花卉,比如盆菊,盆梅,水仙,春蘭,更受到歡迎。而這種草本的秋海棠,因其嬌嫩嬌美,更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作為庭院培植和案頭清賞。
在大多數花木凋零的晚秋,秋海棠以獨特耐寒的植物特性,迎著秋露綻放,填補著秋花不多的季節空白。
「庭下秋棠開紫綿,映風含雨凈娟娟。
羽人自解丹丘術,種得花來亦是仙。」明 · 邊貢《 秋海棠五首 其一 》
明朝的邊貢一連寫了五首關於秋海棠的詩,可以知道明朝中葉,他生活的年代,正是秋海棠作為觀賞花卉盛行於城市的時期,照眼有新,又前人詩作不多,正好發揮。
秋海棠往往有紫色綠色的葉子,花朵也以粉紅粉紫為主,秋露秋雨的晚秋,正是秋海棠開花繁茂的季節,在庭院中一片迥然不同的紫紅色,裝點秋光。
他說,庭院中的秋海棠連成一片紅紫,在秋風微雨中娟娟可愛。
就算是得道仙人,懂得成仙的方法,我也不羨慕,因為我種植了滿地的紫花,紫花開放時,就像仙人一樣逍遙。
古代道家,以紫為貴,而海棠秋天裡,秋葉秋花如同連綿的紫雲,讓人覺得分外仙意。
秋海棠原本也是生長在山林泉石之間的野草閑花,但是對水質和空氣的要求類似蘭草,所以一院子養得茂盛的秋海棠,自然有著幽意和仙意,讓人沉醉流連。
「牆壁固吾分,煙霜亦是恩。
光輕偏到蒂,命薄倖餘根。
笑泣誰能喻,榮衰不敢論。
年年秋色下,幽獨自相存。」明 · 鍾惺《秋海棠 》
這首詩以第一人稱寫了秋海棠的嬌美和耐寒和低調的傲然。
那牆角石壁,固然是我的家,那秋天的煙露霜雨,也是滋養我的生命源泉。
我沐浴著微薄的秋光,遍身是輕盈的紫紅,我雖然開花只一個季節,但是卻將根埋在了岩石里。
有人說我花開如笑,又有人說我花垂如淚,可是誰都不能完全了解我。
有人說我是向陽茂盛的花,有人說我是蕭瑟的秋花,我何能和別人做辯論?
但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花朵,年年秋風里,幽靜孤獨地盛開,完成最美的生命。
這首詩真是耐讀啊,寫出了秋海棠作為生命的那種美麗輕盈和傲然。
世上的比喻,都無法說清這種花的美,嬌小柔韌,幽靜耐寒。
「力薄違春夏,花閑草露中。
有誰憐夜雨,無奈泣寒蟲。
冷骨先庭晚,秋魂滿地紅。
自知根蒂弱,不敢怨飄風。」明 · 徐范 《秋海棠 》
這首詩,則流向了傷感。畢竟晚秋,秋風蕭瑟,當秋風吹動滿地的秋海棠,那種搖曳在風露中楚楚的美,會讓人有所共情。
秋海棠太柔弱了,所以沒辦法和春夏的花朵競爭,只能開在秋露里。
有誰可憐它搖曳在清寒的秋雨里,有誰聽過它在風中的哭泣?
那冷冷的紫紅,帶著凄涼的秋色,開滿庭院。
它知道自己根蒂不深,只能沉默在命運的風里,逆來順受。
那麼這首詩和唐朝高蟾的「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有異曲同工的內涵美。這么嬌嫩嬌美的秋花,核心在於它也有冷骨秋魂,看似柔弱,實際在和命運做著頑強的隱忍的斗爭。
「何年人淚化,朵朵向秋開。
葉已無情去,花猶有恨來。
多啼愁露濕,欲笑喜風催。
影與閨人似,依依在綠苔。」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秋海棠
那麼秋海棠是相思草說法,來源於明朝晚期。
一來,這種秋草秋花在秋天裡倍受閨閣女子,文士的喜愛。
二來,明朝強調了女子的忠貞,守望。
三來,這種審美在動盪的明朝晚期,在精神上深化,所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也談到,「相傳昔人有以思而噴血階下,遂生此,故亦名相思草。」但是這個傳說,不早於明朝中葉,是附會在人們對於秋海棠的接受和喜愛上的。
那麼有過亡國之現實沉痛的晚明屈大均,寫起秋海棠,則格外深邃動人。
這是何人的相思淚,化作朵朵秋花。
哪怕葉子都枯萎了,那花仍舊在風里,帶著守望和長恨。
那露水滴在花朵上,像她在憂傷哭泣,那風吹動著花蕊,又像在迎著歸人,笑靨姍姍。
它多麼像那些守在深閨的女子,思念回不了的愛人,立盡秋風,站綠了秋苔。
經歷了明亡的痛史,多少家庭徵人不歸,秋海棠這種人格化的美,也足夠斷腸。
所以在清朝之後,秋海棠就有斷腸花斷腸草之稱。
「點秋光。傍銀牆。
嬌紅淺白斗新妝。緣何號斷腸。
艷極神難寫,吟多齒亦香。
紅絲葉背粲成行。西風蝶夢涼。」清 · 沈善寶《蝴蝶兒 秋海棠 》
正是秋海棠的美好,且這種草本有著秋天裡的清艷,所以到了清朝,也被人熱愛喜歡。
清朝早年的納蘭性德家,就種植有秋海棠,乾隆皇帝更是寫了無數的秋海棠詩,而同時代成書的《紅樓夢》也記載了賈府有白色的珍稀的海棠花。都證明秋海棠作為時令花卉,備受喜愛。
比如這首詞,寫了秋海棠盛開在秋光里的嬌美。
那秋海棠一點點開在秋光里,開遍白色的院牆腳,嬌嫩的紅,雪樣的白,新穎清新。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叫「斷腸花」呢?
那秋海棠嬌艷的神態,難以用詩用畫描寫,看著它寫詩,連自己的吟詠也覺得嬌美起來,口齒生香。看一朵朵海棠花笑著在葉子間開放,難道斷腸是指的秋風太冷,蝴蝶不來嗎?
這是盛世的秋海棠,人們顧著賞花,豈肯領會太多的悲傷?
「一雨暖涼生,花滿斜陽外。
休說啼痕幾點兒,也有風吹散。
行近粉牆陰,挼手和煙采。
偏又花名喚斷腸,不敢將伊戴。」清 · 關鍈《卜運算元 秋海棠 》
這首詞,寫了秋海棠在秋天的煙雨斜陽中的美。
一場秋雨後,半冷半寒,卻有太陽打在成片的海棠花上。
那海棠花的雨滴彷彿淚痕被風吹散,笑著沐浴在金色的陽光里。
我慢慢走到粉白的牆邊,採下最美的海棠花,想戴在頭上。
忽然想到,它的別名叫斷腸,瞬間,就不敢往頭上插了。
我害怕這名字不吉利,破壞了我幸福的夢想,可是它又生得這么美,這么叫人歡喜。
這真是奇異的花,叫人歡喜叫人憂。
「頹垣缺甃胭脂色。斷腸花對銷魂客。
小樣卻中看。帶來些子酸。
從今愁薄福。為負傾城目。
辛苦系紅絲。暮秋逢嫁期。」清 · 黃景仁 《菩薩蠻 秋海棠 》
我喜歡這首,因為他是落魄才子黃景仁的佳作。
清寒落魄的黃景仁,看到了秋天在破牆破瓦盆中盛開的海棠花,嬌美秋花,寂寞在如此破敗的環境里,如同他。
秋海棠是斷腸花,他是斷腸客,兩兩相對,照了眼,落了心。
蒼涼的黃景仁,笑了一下,這秋海棠的小樣子,可真中看,這樣一想,卻自己心中湧出了一絲酸楚。他如何不是寒家美玉,只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我如今替你憂愁,你的福氣如何這樣的薄,明明知道,我會辜負你,卻依然向我開放。
我用紅絲系在你身上,就辛苦你,嫁給我吧,幸福與不幸,我們都一起。
來,讓我們在這暮秋,成為最涼薄凄艷的夫妻。
黃景仁寂寞情深,以海棠為妻,實際這是靈魂的投射和成全。
那句小樣卻中看,是一種慈悲情深,一種落魄身懷,一種秋風故人的蒼涼凄美。
花是海棠紅,抱得美人歸。
2. 四季海棠有哪些生活習性
四季海棠:基本檔案:學名:Begoniasemperflorens;
別名:秋海棠。
科屬:秋海棠科、秋海棠屬。
原產與分布:原產巴西。現在全球廣泛分布。
生活習性: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乾燥和積水,生長適溫18~20攝氏度,低於10攝氏度生長緩慢,要求空氣濕度大的環境。
3. 秋海棠的生態習性有哪些
多年生草本花卉,品種繁多,有的全身密被細茸毛,有的又光滑無毛。秋海棠塊莖球形,莖干直立,株高大約40~70厘米,節間萌發新枝,從莖干枝節間抽生粗壯的、長生的葉柄,顏色比葉色深。葉片斜心狀卵圓形,頂端漸尖形,基部斜心形,邊緣呈現細波浪狀,有細尖鋸齒,表面有的有茸毛,色澤變異大,大部分品種的葉背和葉柄均為紫紅色。秋海棠花期為8~9月,花色淡紅,聚傘狀花序,雌雄花同株,花後坐果,蒴果有三大翅,可作為種子進行有性繁殖。
秋海棠原產我國,亦見於日本、朝鮮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常見的有四季海棠、彩葉秋海棠、紅葉秋海棠、棕葉秋海棠、竹節秋海棠、毛葉秋海棠、玻璃秋海棠、銀星秋海棠、峨嵋秋海棠等。
春秋冬三季,要有充足的陽光照射秋海棠,以利植株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特別是秋季,光照適宜,肥水合理,植株體內營養充分,不但花繁葉茂,還可提高植株冬季的抗寒能力。夏季要進行散射光照,否則驕陽會灼傷葉片,失去觀賞價值。
秋海棠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2℃。夏季氣溫高於30℃,冬季氣溫低於15℃,植株的長勢便明顯減弱。冬季應把盆花放入溫室,把室溫控制在15~18℃,夏季要把盆花放在涼爽、蔭蔽的地方。
4. 蟆葉秋海棠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蟆葉秋海棠別名蛤蟆秋海棠、毛葉秋海棠,原產印度阿薩姆地區。具有橫生的根莖,無地上莖,葉片從根莖部叢生而出。葉形碩大,狀似象耳,先端尖,基部偏斜,葉緣無缺刻但有鋸齒。
喜溫暖多濕的氣候,不耐寒,冬季室溫不得低於12℃;也不耐酷暑,超過32℃則生長停止,並開始脫葉,生長適溫為22~26℃。怕陽光暴曬,要求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腐殖土,不耐鹽鹼和乾旱,也不耐瘠薄。
可用腐葉土和河沙混合配製培養土,最好再摻入一些草炭或發酵鋸末,使其呈微酸性。盆土應見干見濕,5~6月和8月下旬到10月上旬每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肥1次。夏季悶熱最好移到蔭棚下養護,家庭種植可在下午5點鍾以後移到室外,次日9時以前再搬入室內。10月上旬應移入中溫溫室,謹防霜凍。
用葉插法、分株法、播種法繁殖。(1)葉插法繁殖:由於蟆葉秋海棠葉脈相當粗壯,扦插時主要是在葉脈上製造傷口,在傷口產生愈傷組織的同時,由不定芽萌發而產生幼根和幼小的植株。單葉扦插於5~6月進行。選健壯成熟葉片,先用刀片在葉背的粗壯主脈上刻傷,刻傷間距2厘米左右,深達主脈直徑的1/2。將葉面朝上,平置於濕潤的沙土上,將葉柄插於沙內。用小砂礫將葉片壓住,使葉片緊貼沙面,放於室內,使其見些散射光,並蓋上玻璃,讓四周留出縫隙通氣。沙床要經常噴水,以保持較高的濕度。50~60天後於主脈切斷處生根,長成幼株。待長至2~3片葉時,將植株帶根切下上盆。
(2)分株法繁殖:常於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將植株從盆內托出,選擇健壯、具有頂芽的根莖,切下長8~10厘米的小段,切口塗以草木灰,每盆栽2~3段,澆水後放置半陰處養護。
(3)播種法:於秋季播於淺盆中,將盆土浸濕,蓋上玻璃,放於半陰處,保持一定濕度,極易發芽。
生長期每10天左右施稀薄肥料1次,澆水宜充足,要保持盆土濕潤。冬季要減少澆水量。植株長大後宜進行摘心,促進分枝,使其開花繁盛。夏季應注意通風,以免白粉病的發生。
蟆葉秋海棠葉形和葉色奇特美麗,花期短,花型小,花色不艷,主要用於觀葉。可單盆在室內窗檯和幾架上陳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