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西江秋海棠

西江秋海棠

發布時間: 2025-10-12 10:27:42

Ⅰ 懇求含有花卉的古詩,並加上詩句的評論,手抄報急用

牡丹

白居易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在群芳斗艷的花季里,被譽為國色天香的牡丹花總是姍姍開遲,待到她占斷春光的時候,一春花事已經將到盡期。歷代多愁善感的詩人,對於傷春惜花的題材總是百詠不厭。而白居易這首《惜牡丹花》卻在無數惜花詩中別具一格。人們向來在花落之後才知惜花,此詩一反常情,卻由鮮花盛開之時想到紅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鮮立意表現了對牡丹的無限憐惜,寄寓了歲月流逝、青春難駐的深沉感慨。

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文氣跌宕回環,語意層層深入。首句開門見山,點出題意:「惆悵階前紅牡丹」,淡淡一筆,詩人的愁思,庭院的雅緻,牡丹的紅艷,都已歷歷分明。「惆悵」二字起得突兀,造成牡丹花似已開敗的錯覺,立即將人引入惜花的惆悵氣氛之中。第二句卻將語意一轉:「晚來唯有兩枝殘」,強調到晚來只有兩枝殘敗,才知道滿院牡丹花還開得正盛呢!「唯有」、「兩枝」,語氣肯定,數字確切,足見詩人賞花之細心,只有將花枝都認真數過,才能得出這樣精確的結論,而唯其如此精細,才見出詩人惜花之情深。這兩句自然朴質,不加雕飾,僅用跌宕起伏的語氣造成一種寫意的效果,通過惜花的心理描繪表現詩人黃昏時分在花下流連忘返的情景,可謂情篤而意深。

既然滿院牡丹只有兩枝殘敗,似乎不必如此惆悵,然而一葉知秋,何況兩枝?詩人從兩枝殘花看到了春將歸去的消息,他的擔心並非多餘。「明朝風起應吹盡」,語氣又是一轉,從想像中進一步寫出惜花之情。明朝或許未必起風,「應」字也說明這只是詩人的憂慮。但天有不測風雲,已經開到極盛的花朵隨時都會遭到風雨的摧殘。一旦風起,「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②,那種凄涼冷落實在使人情不能堪。但是詩人縱有萬般惜花之情,他也不能拖住春天歸去的腳步,更不能阻止突如其來的風雨,這又如何是好呢?古人說過:「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古詩十九首》)那麼,趁著花兒尚未被風吹盡,夜裡起來把火看花,不也等於延長了花兒的生命么?何況在搖曳的火光映照下,將要衰謝的牡丹越發紅得濃艷迷人,那種美麗而令人傷感的情景又自有白天所領略不到的風味。全篇詩意幾經轉折,詩人憐花愛花的一片痴情已經抒發得淋漓盡致,至於花殘之後的心情又如何,也就不難體味了。

白居易此詩一出,引起後人爭相模仿,李商隱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在殘花萎紅中寄託人去筵空的傷感,比白詩寫得更加穠麗含蓄,情調也更凄艷迷惘。而在豁達開朗的蘇東坡筆下,與高燭相對的花兒則象濃妝艷抹的美女一樣嬌懶動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惜花的惆悵已經消溶在詩人優雅風趣的情致之中。無可否認,李商隱和蘇東坡這兩首詩歷來更為人們所稱道,但後人藝術上的成功是由於擷取了前人構思的精英,因此,當人們陶醉在李商隱、蘇東坡所創造的優美意境之中的時候,也不應當忘記白居易以燭光照亮了後人思路的功勞。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像。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於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麼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後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後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給分吧

Ⅱ 鼎湖紫背天葵是什麼

肇慶市特產-鼎湖紫背天葵圖.肇慶鼎湖山的特產——紫背天葵,別名丹葉、散血子,作為夏天清涼飲料中的佳品,久已名聞中外了。 紫背天葵屬秋海棠科,是一種矮小的草本植物,性喜潮濕,多攀緣在陰暗濕潤的山崖上。這種植物無地上莖,基生葉一片,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狀,葉面有毛,呈深綠色,葉背紫色,故名紫背天葵。鼎湖山紫背天葵產於雲溪——老鼎景區,多附著在老龍潭四周的崖壁上,產量極少。紫背天葵能清熱解毒,潤燥止咳。 紫背天葵用開水沖泡,其色紫紅,味微酸,清香可口,若加入少許白糖,其味更佳,能消署除熱,又有助消化、健胃、解酒之效。紫背天葵生長在鼎湖的峭壁上,曬干後泡茶,其色淡紅,其味帶酸,清香可口,有消暑除熱,助消化健脾,解酒之功能。六十年代,郭沫若視察肇慶,游覽鼎湖,飲了紫背天葵茶,也寫詩道:「客來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酌滿懷。」.
tk種中文名:紫背天葵
種拉丁名: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
科中文名:秋海棠科
科拉丁名:Begoniaceae
屬中文名:秋海棠屬
屬拉丁名:Begonia
別 名: 天葵秋海棠、散血子、紅葉、龍虎葉
產地分布
產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西、廣東、海南和香港。
形態特徵
無莖草本,根狀莖球狀,徑7~8毫米,葉基生具長柄,花粉紅色,數朵,花期5月,果期6月開始。
【2】
毛茛科紫背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 的塊根作天葵子使用,性寒,味甘、苦,有小毒。入脾、小腸、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1]。含有天葵苷、生物鹼、內酯、香豆精類、酚性成分和氨基酸。能治癰腫瘡毒、瘰癧、淋濁帶下、疔瘡、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病[2]。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掠奪,導致水土流失,葯材生長的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植物生長差,再加上人工大量採挖,野生資源逐漸枯竭,葯材產量逐年減少。
相關內容請查閱天葵子詞條
【3】
食用的「紫背天葵」為菊科紅鳳菜 Gynura bicolor ,與前兩種毫無關系。
營養成分
對食、葯兩用植物「紫背天葵」(實為:紅鳳菜)營養成分和總黃酮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紫背天葵」各種營養成分齊全且豐富,其中總氨基酸質量分數達13 .3%,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44.13%。含人體必需的無機元素12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7種。植物中正丁醇提取部位的總黃酮含量為o.41%。
1)紫背夭葵中主要營養成分的質量分數/%
水分73.26% 灰分1.69% 粗脂肪1.52% 粗蛋白15.28% 總糖26.87%
2)紫背天葵中無機元素質量分數(ug/g)
鉀 114395.6 鈉93682.5 鈣17317.1 鎂10516.5 磷3557.8 錳182.0 鋅48.0 鋁327.5
硅62.6 鍶51.6 鎳5.9 鐵335.8 硼38.9 銅24.6 鋇22.3
食用方法
(一)蒜茸紫背天葵:紫背天葵250克,將其切成約3厘米長的細段,在油鍋中加入蒜茸,加入紫背天葵快火炒2分鍾,調味即可。
(二)紫背天葵煎蛋:紫背天葵100克,雞蛋3個,將紫背天葵切成2厘米長的細段。將雞蛋打入碗中,再將切碎的紫背天葵與雞蛋調勻,並加入石榴的鹽,起油鍋,加入調好的料,煎3~5分鍾即可。
(三)紫背天葵煮豆腐:紫背天葵100克,豆腐6塊,將豆腐在油鍋中煎黃,加水煮沸2分鍾,加入切成0.5厘米長的紫背天葵,煮沸1分鍾,加入美味極鼓油等,調味即可。
(四)紫背天葵五花肉原料:五花肉500g、蓮子50g、白果50g、紫背天葵25g、冰糖50g。製法:紫背天葵浸泡榨汁,加糖、鹽調和備用。蓮子、白果浸透飛水,加冰糖煮至松軟備用。五花肉放鍋里煮至六成燜,取出,在皮面上均勻地扎針,塗上鹽,放入油中炸至皮面金黃色取出,待凍後泡水回軟,切長方件,用姜蔥水滾過,漂水,再滾過,在扣碗中排砌造型,加紫背天葵汁蒸約20分鍾取出,濾去汁,覆於碟中,蓮子、白果圍於四周,再用天葵汁勾芡淋於面上即可。成品特點:芡色大紅,天葵的酸中和了五花肉的肥膩,口感酸甜肉鬆化不膩。
食用的「紫背天葵」實為菊科紅鳳菜 Gynura bicolor 。切勿混淆。

Ⅲ 關於吟詠花木的詩句

1. 10個吟詠花木的詩句,並說說它們的象徵意義

1 霧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風一枝足.以松柏象徵堅貞 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且四季長青,歷嚴冬而不衰.《論語》贊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與竹、梅一起,素有「歲寒三友」之稱.文藝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徵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2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以竹象徵氣節 竹子挺拔秀麗,歲寒不凋,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來比喻人的氣節.3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以梅象徵堅強不屈 梅的枝幹蒼勁挺秀,寧折不彎,被人們用來象徵剛強不屈的意志,而迎風斗雪怒放的梅花,則最先給人間透露春的氣息.4 以荷花象徵清白 荷花花朵艷麗,清香遠溢,碧葉翠蓋,十分高雅.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出污泥而不染」,贊美荷花的高貴品格,將其視為清白、高潔的象徵. 5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以垂柳表示依戀 《詩經》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句.柳與留諧音,因而古時送別友人,常折柳枝相贈,以示依戀之情,故有「楊柳依依」之說. 6毛澤東《贈父親》: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以桑梓代故鄉 《詩經·小雅》載:「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意謂家鄉的桑樹與梓樹乃父母所栽,對它要表示尊敬.後人常以桑梓指代故鄉. 7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以杏象徵幸福 因為杏與「幸」諧音,表示「有幸」,杏與花瓶表示「祝您高中」,同時因為杏花非常美麗,常用以象徵美麗的少女,杏仁則比作美女的眼睛,俗語常說「柳葉眉,杏仁眼」. 8 板橋曉別 (唐)李商隱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以水仙象徵來年走運 「水仙」字面意思為「水中的仙人」,由於它正好在春節(舊歷年節)前後開花,又稱作「年花」,因此就成為來年走運的一個合適的標志. 9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以楓葉象徵鴻運 楓葉不僅至秋呈紅色,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美麗景色,而且因為「楓」與「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許多圖畫中,畫著一個猴子棲在樹上,樹上有一個蜂巢也是「封」的意思.10晉•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以菊象徵不畏風霜 菊花在深秋時節開放,它花期長,千姿百態,深為人們喜受.它不畏風霜的高尚品格更為人們所稱道.。

2. 關於吟詠花木的詩句要寫出來什麼花,

寫花的詩句 1、梨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3、杏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桂花:(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6、菊花:(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7、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寫花的詩句 詠梅(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錢氏池上芙蓉 (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陸游 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探梅 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1油菜花:油菜花開滿地金,鵓鴣聲里又春深.2素心花:垂簾莫對此花身,意態修然欲出塵,淡寫風神濃 寫韻,天涯知有素心人 3百合花:學染淡黃萱草色,幾枝帶露立風斜.自憐入世多難合,未稱庭前種此花.4梅 花:一片兩片兩三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飛入梅花都不見.5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6芙蓉花: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 7迎春花: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憑君與向遊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8秋海棠: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9山茶花: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10月季花:花謝花開無日了,春來春去不相關.寫樹的詩句: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3. 關於吟詠花木的詩句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黃色花中有幾般,七片八片九十片. 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百草豐茂,雪堆遍滿四山中、荷花:(待到重陽日,金房落晚霞 7迎春花,病樹前頭萬木春,山寺桃花始盛開:(牆角數枝梅,今年好為使君開, 別有池塘一種幽.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

4梅 花。 寫樹的詩句,千樹萬樹梨花開, 依依向物華,繁霜滋曉白。)

2,天涯知有素心人 3百合花. 陸游 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坼曉風:垂簾莫對此花身,欲到花時點檢來。 寒英坐銷落,未稱庭前種此花。

何方可化身千億、梨花,青山郭外斜、梅花,凋此紅芳年。 9山茶花!憑君與向遊人道:一片兩片兩三片。

(賈島。(孟浩然,樹陰照水愛晴柔:玉蕊坼蒸粟。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曹操,還來就菊花:(人間四月芳菲盡。

(崔顥,直和根撥送春來, 凌寒獨自開。小荷露尖尖角,淡寫風神濃 寫韻,鵓鴣聲里又春深, 輕露拂朱房,江畔垂垂又欲開: 1.樹木叢生,夜靜春山空, 芙蓉宛轉在中洲,芳草萋萋鸚鵡洲。)

6:惟有山茶偏耐久。 10月季花。

錢氏池上芙蓉 (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5,意態修然欲出塵:《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

3。 莫怕長洲桃李嫉。

自憐入世多難合,綠叢又放數枝紅。 寒梅最堪恨,馨香誰為傳、杏花. 相看未用傷遲暮:(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幾枝帶露立風斜,莫作蔓菁花眼看, 待我泛紅光,千樹萬樹梨花開,密葉羅青煙,正是深夜淺暮時,三片四片五六片:《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借問酒家何處有,早有蜻蜓立上頭寫花的詩句 1. 中池所以綠,不是幽人不得知、菊花。) 4:暗中自有清香在; 遙知不是雪,僧敲月下門:(接天蓮葉無窮碧。

(劉禹錫,惱人偏在最高枝 1油菜花:(忽如一夜春風來、桂花,映日荷花別樣紅,朝日艷且鮮, 常作去年花:金英翠萼帶春寒:學染淡黃萱草色. 美人笑隔盈盈水。 5荷花,杳杳山水隔,凌寒獨自開,映日荷花別樣紅:(人閑桂花落:花謝花開無日了:《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一樹梅花一放翁。)

7:《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萬條垂下綠絲絛。(岑參。

(賀知章,飛入梅花都不見, 落日還生渺渺愁。 8秋海棠。)

寫花的詩句 詠梅(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為有暗香來、桃花,何用慰遠客. 秀色粉絕世。 6芙蓉花,牧童遙指杏花村. 秋花冒綠水,春來春去不相關。

(楊萬里。 欲為萬里贈:接天蓮葉無窮碧。

珍重多情關伊令? 坐看飛霜滿:《過故人庄》) 3.鳥宿池邊樹,回映楚天碧。 一枝梅花開一朵:油菜花開滿地金。

2素心花。 探梅 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 風吹羅帶錦城秋。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朔風飄夜香. 露洗玉盤金殿冷。

4. 關於吟詠花木的詩句

二十則古詩詞,關於花的、草的、魚的、鳥的。

一 麗影繽紛迎暖日 紅妝窈窕綻芳叢 勸君惜取三春色 莫負東風萬點紅 二 過眼斑斕花弄影 彤彤開似錦霞迎 子規啼卻心頭血 片片紅雲動客情 三 獨立西風寧自黃 孤標能傲九秋霜 非凡志醞非凡品 自在花開自在香 四 國色天香,幻化虛澄,飾綴錦川。 看黃英紫蕊,飛揚神采; 青煙翠霧,點染斑斕。

麗影娉婷,英姿窈窕, 宛似瓊瑤宛似仙。 銷魂處, 令百芳失色,艷卻人寰。

東風不負朱顏。 怎笑我,多情亦枉然。

惜三春萬莖,齊來筆底; 一時百種,難上毫端。 漫雅尋花,超凡覽勝, 豪氣徒生吟嘯間。

何須嘆, 且香游宇外,艷蓋雲天。 五 不愛繁華傲雪中 花光但媚素襟紅 孤芳可剪隆冬色 敢對寒風一挺胸 六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七 感時花濺類淚,恨別鳥驚心。 八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九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十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十一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十二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十三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十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十五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十六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港口夕陽斜。 十七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十八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十九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二十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磨痕。 我記得姜夔的兩首詠梅花的詞,特抄錄下來,與大家共享. 暗 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核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數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 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囡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沉魚落雁鳥驚喧,閉月羞花花愁顫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紅一處開 卜運算元*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想如故。參考資料:?si=1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1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唐湖春行》) 1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1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15.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16.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甫《絕句》) 17.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 18.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徐俯《春遊湖》) 19.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李賀《南園十三首》) 20.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樂府歌辭·長歌行》) 21.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2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23.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4.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25.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6.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元日》) 27.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不含「春」字的寫春景的詩句 1.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3.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姣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4.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6.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7.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

5. 關於吟詠花木的詩句

宋·王元之

數里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釋無可《詠蘭》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王 勃《春蘭》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直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6. 吟詠花木的詩句

李宗英 詠菊

涼天凋卉君尤香,

獨守春光斗雪霜。

只手悲秋擎一景,

凌霜盛發吐芬芳。

詠竹

為有虛心成大器,

豈無勁節傲霜枝。

密林深處婆娑舞,

只待編龍織鳳時。

1、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牡丹)

2、南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裡藏。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梅花)

3、冰為仙骨水為肌,意淡香幽只自知。青女素娥非耐冷,一生耐冷是寒枝。(梅花)

4、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梅花)

5、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尚東風更乞憐。(梅花)

6、眾芳搖落獨鮮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梅花)

7、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秋風。(杜鵑花

8、紅蓮白蓮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楊萬里)

9、本無塵土氣,自在水雲鄉,楚楚凈如拭,亭亭生妙香。(蓮花)

10、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菊花)

1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柳)

12、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唐羅隱(柳)

7. 吟詠花木的詩句

律 桃花贊 軟風拂蕾粉容開,久盼春回沐雨來。淡淡青山飄彩暈,悠悠綠水洗紅釵。 為祈人壽呈嬌媚,願獻甘甜墜土台。逐水落紅雖慘意,投桃葉綠寄情懷。* 註:*詩經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窈,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七律 玫瑰

刺骨嬌容沐暖風,多情不與眾芳同。小園燦爛增繁色,①盛會沁香奉友朋。

樂為蓬門生紫氣,誠臨錦殿添清容。②刺鋒只向狂蜂蝶,甘願折枝女兒紅。

註:①繁色—玫瑰的顏色是最多彩的 ②清容—指白玫瑰

西江月 詠梅

鐵骨臨霜椅劍,懸崖傲雪留香。蒼天仰對嘆孤涼,豈戀風狂雨盪?

一剪銀瓶看悄,數枚憑案扮妝。一絲春意暖廳堂,樂與佳人詠唱。

西江月 詠菊

情系草根霜土,長成風綽多顏。金風黃花遍南山,秋色這邊獨看。

彩綉搖搖引鳳,卷發颯颯流丹。卻似銀屏走佳顏,滿目難窮璀燦

西江月 詠桂

未涉春芳夏艷,不爭歲寒三友,默默翠綠映廊樓,待等雁回紅瘦。

冷月搖枝始醒,金風拂蕊方秀,一鳴香縷沁神州,處處驚尋樓後。

七律 桃花贊

軟風拂蕾粉容開,久盼春回沐雨來。淡淡青山飄彩暈,悠悠綠水洗紅釵。

為祈人壽呈嬌媚,願獻甘甜墜土台。逐水落紅雖慘意,投桃葉綠寄情懷。*

註:*詩經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窈,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七律 柳贊

含情垂首換春裝,秀發風梳意氣揚。雨沐青山崖更翠,日輝碧水影成行。

甘投蔭翳呈花俏,①只為報春絮灑江。古渡綠蔭豈無意?②折枝情摯寄離郎。

註:①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句,②有「無心插柳柳成蔭」句

七律 竹贊

列居三友戲嚴霜,更喜春風破土揚。簇簇翠蔭圍後院,茫茫綠海覆山樑。

甘捐嫰葉資國寶,*節亮風高斥佞妄。肢斷身殘終無悔,高音一曲笛悠揚。

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蓮 《愛蓮說》

原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8. 吟誦花木的詩句

銀杏——古老文明 松柏——堅強偉大 芝蘭——正氣清遠 百合——團結友好 紫荊——兄弟和睦 椿萱——父母健康 竹子——正直虛心 紅楓——革命熱誠 楊柳枝——依依不捨 石榴——子孫繁昌 並蒂蓮——夫妻恩愛 牡丹——繁華富貴 梅花——堅貞不屈 茶花——戰斗英雄 萬年青——友誼長存 吉祥草——鴻運祥瑞 壽星草—延年益壽 桂花—高尚不俗 橄欖枝——和平 黃月季——勝利 含羞草——知恥 夭桃——淑女 鐵樹——庄嚴 菊花——高潔 合歡——消憤 紅豆——相思 荷花——無邪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梅花:「香自苦寒來」 扶桑:「有如旭日初升」;梧桐:「數葉迎風尚有聲」。

9. 關於吟詠花木的詩句

菊花晉·王淑之《蘭確銘》:蘭既春敷,菊又秋榮。

芳熏百草,色艷群英。孰是芳質,在幽愈馨。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唐·李商隱《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宋·蘇軾《趙昌寒菊》: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宋·范成大《重陽後菊花》: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宋·梅堯臣《殘菊》: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宋·朱淑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金·元好問《賦十月菊》: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宋·楊萬里《詠菊》: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唐·李白《感遇》;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

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輝。

當榮君不採,飄落欲何依。李白生於盛唐,鬱郁不得志,傷感之情,躍然於紙。

晉·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歸田,自耕自食,悠然自得之情,溢於詩外。

唐·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唐·黃巢《詠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黃巢《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裁,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是唐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他以"沖天"為主題,借菊詠志,表達了他敢於沖天摧毀封建王朝黑暗統治的豪情壯志。

宋·史鑄《詠翻集句》: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群葩附艷陽。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處作孤芳。

宋·張孝樣《鷓鴣天》:一種濃華別樣妝,留連春色到秋光。能將天上千年艷,翻作人間九月黃。

凝薄霧,傲繁霜,東籬恰似武陵鄉。有時醉眼偷相顧,錯認陶潛作阮郎。

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她把"瘦"字人詞,把她的離情與菊花體態交融在一起,抒發內心久別的情感。明·高啟《晚香軒》:。

不畏風霜向晚秋,獨開眾卉已凋時。地荒老圃苔三徑,節過重陽雨一籬。

秋色蒼茫人慾醉,寒香冷落蝶先知。山翁獨念同衰晚,坐對幽軒每賦詩。

明·文徵明《詠菊》:菊裳茬苒紫羅衷,秋日融融小院東。零落萬紅炎是盡,獨垂舞袖向西風。

毛澤東《採桑子》: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沈鈞儒《賞菊》: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

櫻唇滴處酥融雪,粉靨羞時涉泛霞。莫道婆娑春意減,案頭回盱有名花。

臧克家《菊畔香》:北國風光,無風無雨過重陽。不去西山相紅葉,來對叢黃。

人倚疏籬,華傍宮牆,邑英紅幛,門樓仰天望。借芬芳,只獨賞,念天涯分飛雁行。

不須持鰲把酒,默誦佳句分外香。人影瘦,精神暢,昂首向東天一方。

朱德《賞菊》: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處日,願將菊酒解前仇。

明·戴進《畫菊》:黃花開滿院前坡,醉殺西江計汝和。忽見錢塘著色畫,不知秋色較誰多。

清·劉大槐《題菊》:翠葉丹苞斗晚霞,眼明真見故園花。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籬邊箬帽斜。

清·陳鶴年《題畫菊》:離離豐骨傲霜寒,晚節誰知事更難。最愛東籬閑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

董必武《菊花,題雙清樓主畫》:托根在石罅,葉盛花亦繁。生機隨地茁,何用費籬樊。

齊白石《紫菊》:九月西風霜氣清,舍南園圃紫雲晴。

熱點內容
茶花琴詩詞 發布:2025-10-12 12:56:18 瀏覽:465
揚州哪裡有學插花的 發布:2025-10-12 12:22:45 瀏覽:391
蘭花直播中 發布:2025-10-12 12:05:23 瀏覽:526
6月丁香花綜合 發布:2025-10-12 11:50:15 瀏覽:554
丁香風信子 發布:2025-10-12 11:48:26 瀏覽:102
櫻花古遵義 發布:2025-10-12 11:40:57 瀏覽:539
梅花來了 發布:2025-10-12 11:39:28 瀏覽:470
遮陽布花卉 發布:2025-10-12 11:38:55 瀏覽:800
腌制荷花魚 發布:2025-10-12 11:35:28 瀏覽:396
1櫻花樹 發布:2025-10-12 11:33:09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