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海棠詩
A. 唐詩海棠花五首,推敲一下杜甫為什麼,沒有寫海棠花
唐詩海棠五首,從海棠出蜀記,就知道楊貴妃海棠春睡是宋人的杜撰
有人說最早寫海棠花的是唐朝的王維。
「閑灑街邊草,輕隨箔外風。
黃鶯弄不足,銜入未央宮。」 《左掖梨花(一作海棠)》
但王維雖然生活在唐玄宗時代,但這首詩並不能代表他寫的一定就是海棠。因為很典型裡面就是一種花的姿態,搖曳輕薄,櫻桃花,梨花都具有這些特徵,不能說明唐玄宗時代就有海棠種在宮廷之內。
至少我看到的最早的海棠詩是郭震寫的。
「又隨桃李一時榮,不逐東風處處生。
疑曰四方嫌不種,教於蜀地獨垂名。 」唐朝郭震《海棠》
郭震是武則天時代的丞相和將軍,得到武則天的重用,他鎮守涼州邊關長達十五年,有個有力的條件就是巡遊邊境,四川也是唐朝邊境,很容易在工作生活中有交集,所以他是最早看到四川的海棠的。
海棠原產四川山區,灌木或者小喬木,生長在山林中,喜歡溫潤潮濕,花朵嬌艷,呈現傘狀花序,花葉同時,綠葉紅花,但往往花肥葉瘦到綠肥紅瘦,很有觀賞價值。
但是為什麼郭震說,懷疑其它地方嫌棄不種呢,只有四川這個地方茂盛,其原因有三點。
一,海棠在四川是山野之花,成為四川一大特色。因為很多地方天然生長這種花樹。
二,海棠花好看,但是花期短,果實的實用價值不高,這是難以推廣的重要原因。唐朝立國之後大面積綠化,但都有一個前提,就是樹木的實用性和觀賞性都很強。比如隋煬帝喜歡的垂楊柳在唐朝廣泛種植,是因為在審美之外有重要的固沙保堤,提供遮陰這樣的多功能。桃李梅杏很大程度是因為果實的實用和經濟價值高,才到處都有。
三,海棠樹在唐朝移植和人工種植成本很高,成活率不高。有人說牡丹也沒有實用價值,為什麼唐朝到處都有並成為國花?那是因為牡丹的種植在唐朝已經非常成熟。且牡丹是小木本和草本,容易管理。海棠固然美麗,經過水陸跋涉到達長安,但問題是水土不服,要麼枯死,要麼不開花,很容易做成賠本買賣。
所以郭震說,其它地方不肯種啊,所以四川海棠就有名了。
」蜀人猶說種難成,何事江東見接生。
席上若微桃李伴,花中堪作牡丹兄。
高軒日午爭濃艷,小徑風移旋落英。「 唐朝翁洮《贈進士李德新接海棠梨》
這是晚唐時候的詩人寫的一首海棠花。實際移植海棠肯定總有人在不斷嘗試。但是這首晚唐詩,也寫出了海棠花種植的難度。說四川本地人都說海棠很難種植,難得你在這江南給種活了,海棠花開笑傲桃李,可以給牡丹當哥哥,因為海棠開花比牡丹早啊,我難得看到這么漂亮的海棠花,幸甚幸甚!
「太尉園林兩樹春,年年奔走探花人。
今來獨倚荊山看,回首長安落戰塵。
雲綻霞鋪錦水頭,占春顏色最風流。
若教更近天街種,馬上多逢醉五侯。」 唐朝吳融《海棠二首》
吳融也是晚唐人,離杜甫和唐玄宗時代已經百年,荊山在湖北,和四川接近維度,海棠花此時在長江和江南流域開始種植成功。比如這個太尉的園林當中就有兩樹海棠。他也說了直話,這海棠要是在長安城開花,只怕看花的絕對多達官貴人,王侯要人。
這也說明至少晚唐的長安城也很少有海棠花,因為氣候偏冷,很難成活。
關於後世流傳海棠是花中貴妃,楊貴妃海棠春睡的典故並不起源於唐朝。宋朝花卉種植培養達到新的高度,而且全民簪花,拉動了花卉經濟,海棠在宋朝成為廣泛種植的庭院花木,對花卉的欣賞已經達到單純化,擬人化,擬情化,就誕生了楊貴妃唐玄宗時代在宮廷里賞海棠花的傳說。
宋朝和尚惠洪《冷齋夜話》,說有一天楊貴妃醉酒,被人攙扶到沉香亭,醉態可掬,像極了垂著花蕊扶搖微紅的海棠,唐玄宗說,貴妃酔酒象海棠睡未足。於是海棠之美,就和貴妃聯糸上了。
但實際,唐朝宮庭地處北方,很難存活海棠,就算是有,當時中唐盛唐主流審美是芍葯牡丹,梅花都靠後,何況不能大面積成活的四川海棠。所以這些都是宋人的杜撰。是想像中的審美。
「濃淡芳春滿蜀鄉,半隨風雨斷鶯腸。
浣花溪上堪惆悵,子美無心為發揚。」 唐朝鄭谷《蜀中賞海棠》
這首詩是末唐的鄭谷到四川,看到了春天到處都是海棠,而且杜甫已經過世100多年。杜甫死後成名,無數人到他的草堂去參觀。然後鄭谷說了一個疑問,這里到處是海棠花,為什麼杜甫沒有寫過海棠呢?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是一個困惑人的問題。有很多人拿唐朝人說唐朝事,推敲杜甫不寫海棠的原因。
居然有一種說法是,杜甫的母親叫海棠,所以他不寫海棠。這是想像,不是有根據的。
那麼從海棠出蜀的軌跡,在唐詩里就可以看到,這種花最初是因為果實不好吃又難以培植,所以晚唐之前,沒有大規模在四川之外培植。
杜甫在浣花溪落腳之時,培植的林木蔬菜,應該是以實用為主,畢竟主要解決糧食溫飽問題,所以海棠雖好,是一種山花,並沒有太深沉的價值來打動他。那是安史之亂後的亂世,關於花的審美,還沒有純粹到只是因為你好看。尤其是杜甫凡事要講個意義的現實主義者。
海棠與歷史文本無據,與民生無關,或者也不夠壯美,因為還沒有人願意人工成林。
所以杜甫的眼睛淡淡錯了過去,很正常。但也許他的詩里也有海棠的背景,比如「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安史之亂後,國家太平,反而在花卉審美上提升了一個高度,比如牡丹花,桃花都是中唐和晚唐之後真正形成的賞花潮流,舉國若狂的牡丹花審美恰恰不是唐玄宗時代,因為那個時代,牡丹是貴族之花。隨之的也帶動了海棠花的廣泛移植和欣賞。
但了唐朝晚期,五代,和宋朝,形成了四川之外海棠花的花卉審美。宋朝興起的園林庭院審美,普及了美麗的海棠花。
用貴妃春睡比喻海棠花,不了解海棠山花特徵的或者以為美。但從植物特性來講,那山野村姑喝著米酒倒在綠草山坡上,或更合適海棠天真爛漫的個性。海棠美在骨清而堅韌,耐早春的寒氣,只可惜許多宋朝人庭院看花,看到的只是她的豐美搖曳。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B. 解釋 海棠雖好不留詩
蘇東坡,寫過"恰廳嘩似西川杜工亮伏鬧部,海棠雖好不留詩
杜甫不寫敬罩海棠,
也有其道理.
《古今詩話》雲:「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諱之,故《杜集》中絕無海棠詩。」
杜甫父親名"閑",
所以杜詩里也找不到"閑"字
C. 杜甫為什麼沒有寫過海棠詩
1、未見之說抄:杜甫不曾見過海棠襲,故杜詩無海棠也。
2、失傳之說:杜甫一生寫了將近三千首詩,流傳下來的僅有一千四百多首,另外一千多首詩哪去了,應當是失傳了。
3、避諱之說:《古今詩話》里也記載:「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諱之,故《杜集》中絕無海棠詩。」在古代,文人是很講究避諱的,子女不能直接稱呼父母名字,否則便視為不孝。杜甫因避母諱,所以才不作海棠詩。
D. 廣平有梅花賦、少陵無海棠詩 此詩句的意思
出自陸游《六言雜興》詩:「廣平作梅花賦,少陵無海棠詩。正自一時偶爾,俗人平內地生疑。
廣平——指宋容璟(663-737)唐南和人。人謂其為人耿介有節,守法持正,與姚崇並稱為唐代賢相,累官至廣平郡公,進尚書右丞。宋氏性喜梅花,所作《梅花賦》全篇五百六十字,以花喻人,詞麗言切,倍受歷代文人稱譽。
少陵——即杜甫。杜甫自稱「少陵野老」。下聯謂杜甫詩集中沒有描寫海棠的詩作。人雲「楚辭無梅,杜詩無海棠。有傳聞說因為杜甫的母親乳名叫海棠,為了避諱,他就不寫。但後來有人對此進行了反駁。
大意可能就是:宋璟寫有梅花賦,但是杜甫集中卻沒有海棠詩。有一種無奈疑問之情。
個人意見供參考。
E. 杜甫為什麼沒有贊美海棠的詩
楊萬里說:「豈是少陵無句子?少陵不見欲何如?」從理論上來說。杜甫長年生活在負有海棠盛名的成都,不會不寫一首海棠詩。王安石在一首詠梅花的詩里說「少陵為爾牽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
有人說,那是避諱所致。杜甫母親名叫海棠,按照唐人名諱習俗,杜甫不能將母親名字寫入詩歌。
有人說,那是因為杜甫處於動亂年代,沒有詠海棠的閑情逸致;
有人說,杜甫盡忙著寫「三吏」「三別」之類關心時弊民瘼的作品了,無暇顧及花草樹木;
…………
自然,也有另一些人,站出來反對這些論點。
有人說,杜甫沒有寫過海棠很正常,因為那個年代,海棠還不是詩人們普遍關注的花卉品種。除了王維寫過之外,李白、韓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等人都沒有寫過海棠;
有人說,杜甫避母親名諱的說法是無稽之談。「杜甫母親,一個北方老太太,沒有聽說他的故鄉河南鞏縣能夠生長多麼繁茂的海棠。在杜甫母親起小名的時候,海棠不是詩的意象。因此,她根本不可能用海棠當乳名」;
有人說,杜甫在成都居住時,「安史之亂」漸息,社會趨於安定,而且他在此時也留下了大量的閑適詩。如其《江畔獨步尋花絕句》組詩,就是專門寫花的。並且舉出「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等詩句為例,認為滿蹊的花中,不可能沒有海棠;
…………
但我覺得只有清人李漁的說法,稍微靠譜一點。李漁說:杜甫再善於做詩,也不可能物物吟到。一旦有一樣東西沒有提到,後代人就要拉出他的父母來說事,做一個才子也實在太難了。
總而言之,我的意見是:杜甫詩中沒有出現過「海棠」二字,這根本不成其為一個問題,因而沒有討論的必要。一定要將其作為問題,也是一個永遠討論不清楚的問題。
F. 論述題杜甫為什麼不寫海棠詩
杜甫一門心思都在「憂國憂民」上,海棠花這種代表情愛的東西和他所關心的社稷大事差得有點遠哦。
G. 杜甫的詩中為何沒有關於海棠
有人說,那是避諱所致。杜甫母親名叫海棠,按照唐人名諱習俗,杜內甫不能將母親名字寫入詩容歌。
有人說,那是因為杜甫處於動亂年代,沒有詠海棠的閑情逸致;
有人說,杜甫盡忙著寫「三吏」「三別」之類關心時弊民瘼的作品了,無暇顧及花草樹木;
有人說,杜甫沒有寫過海棠很正常,因為那個年代,海棠還不是詩人們普遍關注的花卉品種。除了王維寫過之外,李白、韓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等人都沒有寫過海棠;
有人說,杜甫避母親名諱的說法是無稽之談。「杜甫母親,一個北方老太太,沒有聽說他的故鄉河南鞏縣能夠生長多麼繁茂的海棠。在杜甫母親起小名的時候,海棠不是詩的意象。因此,她根本不可能用海棠當乳名」;
有人說,杜甫在成都居住時,「安史之亂」漸息,社會趨於安定,而且他在此時也留下了大量的閑適詩。如其《江畔獨步尋花絕句》組詩,就是專門寫花的。並且舉出「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等詩句為例,認為滿蹊的花中,不可能沒有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