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海棠葉子有斑點
Ⅰ 海棠爛葉子是怎麼回事有的整棵爛。請教專家!
應該是莖腐病。
家庭盆栽四季海棠莖部腐爛,而後葉柄基部隨之腐爛,這是莖回腐病所致。初發病時答莖基部皮層表面產生褐紅色斑點,而後擴大呈水漬狀半透明斑塊,連接成片,延至下部葉柄基部,最後腐爛倒伏。防治方法:
①採用通透性好、養料充足的土壤栽培,所用的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養護場地和盆土不宜過濕或積水,管理中應合理擺放,加大通風量,使病菌無生存機會。
②發病初期採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或D-801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灑,每7~10天1次,連續噴2~3次,可抑制病情發展。
如圖這樣的只能拔除,用健康的嫩尖用新土再扦插,同時噴葯防治舊病復發。
望採納,謝。
Ⅱ 四季海棠葉子上有白色的東西是什麼
四季海棠葉子有白點,應該是得了白斑病
噴點 托布津、百菌清什麼的殺菌劑就好了,用法用量看說明把
另外要做好養植工作:
養好四季秋海棠水肥管理是關鍵。澆水工作的要求是"二多二少",即春、秋季節是生長開花期。水分要適當多一些;盆土稍微濕潤一些;在夏季和冬季是四季秋海棠的半休眠或休眠期,水分可以少些,盆土稍幹些,特別是冬季更要少澆水,盆土要始終保持稍干狀態。澆水的時間在不同的季節也要注意,冬季澆水在中午前後陽光下進行,夏季澆水要在早晨或傍晚進行為好,這樣氣溫和盆土的溫差較小,對植株的生長有利。澆水的原則為"不幹不澆,干則澆透"。 四季海棠 四季秋海棠在生長期每隔10一15天施1次腐熟發酵過的20%豆餅水,菜籽餅水,雞、鴿糞水或人糞尿液肥即可。施肥時,要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則。如果肥液過濃或施以未完全發酵的生肥,會造成肥害,輕者葉片發焦,重則植株枯死。施肥後要用噴壺在植株上噴水,以防止肥液粘在葉片上而引起黃葉。生長緩慢的夏季和冬季,少施或停止施肥,可避免因莖葉發嫩和減弱抗熱及抗寒能力而發生腐爛病症。 四季秋海棠養護的另一特性就是摘心。它同茉莉花、月季等花卉一樣,當花謝後,一定要及時修剪殘花、摘心,才能促使多分枝、多開花。如果忽略摘心修剪工作,植株容易長得瘦長,株形不很美觀,開花也較少。 清明後,盆栽的可移到室外蔭棚下養護。華東地區4-10月都要在全日遮陰的條件下養護,但在早晨和傍晚最好稍見陽光;若發現葉片卷縮並出現焦斑,這是受日光灼傷後的症狀。到了霜降之後,就要移入室內防凍保暖,否則遭受霜凍,就會凍死;室內擺設應放在向陽處。若室溫持續在15℃以上,施以追肥,它仍能繼續開花。 栽培管理 光、水、溫度、摘心是種好四季海棠的關鍵。定植後的四季海棠,在初春可直射陽光,隨著日照的增強,須適當遮蔭。同時應注意水份的管理,水份過多易發生爛根、爛芽、爛枝的現象;高溫高濕易產生各種疾病,如莖腐博?定植緩苗後,每隔10天追施一次液體肥料。及時修剪長枝、老枝而促發新的側枝,加強修剪有利於株形的美觀。栽培的土壤條件,要求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既怕乾旱,又怕水漬。 以種子繁為主、 扦插為輔。種子細小, 可先散播於盤中, 發芽後再移入穴盤中,或用粉衣種子直播於穴盤中。生育強健,炎夏高溫下較不易渡過,其餘周年生育良好。可分綠葉與銅葉系,在光照充足下,綠葉系在葉色表現上極佳。 扦插繁殖在8-12月進行。8月扦插,約20天左右可生根。移栽一次後,約40天後定植。一般每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澆水要充足,保持土壤濕潤。如果想使株叢較大,開花繁茂,應多次摘心,一般留兩個節,把新梢摘去,促進分枝而開花多。盆栽的6月下旬就要開始遮陰避暑,並防止盆內積水,否則易爛根死亡。
Ⅲ 海棠葉子出現斑點怎麼辦
四季海棠葉斑病:病斑紅褐色至深褐色,邊緣深褐色,中央紅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晰,斑面雲紋明顯或不明顯,潮濕時病斑上有小黑點或紅色小點。防治方法:採用托布津、百菌清、井崗黴素等防治。
Ⅳ 四季海棠葉子有癍是什麼情況
四季海棠葉子有褐斑,主要是新扦插上盆,尚未萌發新根、新葉所致。故屬於正常情況。冬季溫度低時,可放置於室內光照充足處即可。四季海棠扦插繁殖,以春、秋兩季為好。選健壯的頂端嫩枝作插穗,長10厘米,插於砂床,約2周後生根,根長2~3厘米時上盆。
四季海棠,屬多年生草本花卉。分株繁殖,可在春季換盆時進行。將母株切成幾份,切口用木炭粉塗抹,以防止傷口腐爛。 當真葉長到1~2片葉時,進行移苗,待長至4~5葉時,移栽上盆。盆土,可用腐殖土、礱糠灰、園土等量混合即可。
Ⅳ 四季海棠花為什麼葉子上發霉了
四季海棠的葉子發霉的話,很有可能是感染了病害導致的,發病的初期就要用百菌清或者是托布津進行噴灑,按照說明書進行用葯即可。
四季海棠花盆栽的養殖要保證溫度在20-25℃之間,夏季注意遮陰防曬,冬季要保暖增溫,防止葉片凍傷,澆水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防止盆底積水爛根,放置在陽光散射的地方培養,四季海棠生長前期施加稀釋後的碧卡水溶肥,後期施加氮磷肥,注意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