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水仙盆
❶ 家庭養花怎樣選用花盆
花盆是家庭養花重要的栽培器具,理想的花盆應質料輕,搬運方便;經久耐用,不易破碎;色彩、式樣、厚薄、大小能適用花卉生長和觀賞的需要,且要有多種規格型號;價格低廉等。目前使用的花盆按製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以下幾種:(1)素燒盆:又稱瓦盆,以黏土燒制而成,有紅盆及灰盆兩種。一般盆栽用瓦盆最適宜。瓦盆不僅價格便宜實用,而且因盆壁上有許多微細孔隙,透氣滲水性能都很好,這對盆土肥料的分解,根系的呼吸和生長都有好處。缺點是質地粗糙,色彩單調,搬運不便,容易破碎。素燒盆通常為圓形,大小規格不一,一般最常用的盆口徑與盆高約相等,惟栽培種類不同,其要求最適宜的深度不一,如球根盆、杜鵑盆較淺,牡丹盆、月季盆、君子蘭盆較深,播種與移苗用淺盆。
(2)紫砂盆:宜興紫砂陶盆或彩畫瓷盆,色彩、造型精緻美觀,又有微弱的透氣性能,用來栽花也較理想,尤其栽培蘭花或樹樁盆景,能大大提高它們的觀賞效果。紫砂盆的種類規格多,有方形、圓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盤形、舟形和簽筒形等。最大口徑達100厘米,最小有3厘米,淺的不滿3.3厘米,深的超過33厘米。盆底下有腳,便於排水,還增添了盆體的空間感。盆壁上有各種圖案、繪畫和書法,增添了美感。盆色豐富,有米黃、赭紅、灰紫和深淺不同等顏色。價格昂貴,質量重,易破碎。
(3)塑料盆:質料輕巧,使用方便,經久耐用,不破碎,色彩豐富。但不透氣滲水,應注意培養土的物理性狀,使之疏鬆透氣,以克服其缺點。塑料盆最適宜栽種耐水濕的花卉,如旱傘草、龜背竹、馬蹄蓮、廣東萬年青等,或較喜濕的花卉,如蕨類、吊蘭、紫鴨跖草、吉祥草、秋海棠等。在育苗階段,常用一種小型的軟質塑料盆,使用方便。
(4)陶瓷盆:花盆外壁塗有色釉,有的色彩華麗(彩繪彩塑),有的素雅(如白底藍花瓷盆)。不透氣滲水,不易掌握盆土干濕情況,尤其在冬季休眠期,常因澆水過多而使花木爛根死亡。因此,不適於栽植花卉,一般多作廳堂、會客室花卉陳設的套盆用。也可以用作盆景用盆,但不如紫砂盆好。
(5)木桶盆:用來栽種大型花木,它比大缸輕便,又不易破碎。
(6)蘭盆:專用於氣生蘭及附生蕨類植物栽培,其盆壁有各種形狀的孔洞,以便流通空氣。此外,也常用木條製成各種式樣的蘭筐以代替蘭盆。
(7)水養盆:專用於水生花卉盆栽之用,盆底無排水孔,盆面闊大而較淺,如北京的「蓮花盆」其形狀多為圓形。球根水養用盆多為陶制或瓷製的淺盆,如我國常用的「水仙盆」。風信子也可採用特製的「風信子瓶」,專供水養之用。
❷ 中國五大名窯的代表作是什麼
代表作:
1、汝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汝窯天青釉弦紋樽、汝窯天青釉圓洗、汝窯天青釉碗等。而台北故宮則藏有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與汝窯粉青蓮花式溫碗等。
(2)海棠水仙盆擴展閱讀
藝術特色:
1、汝窯
汝窯天青釉弦紋樽,此樽仿漢代銅樽造型,器形規整,仿古逼真,釉色瑩潤光潔,濃淡對比自然。瓷樽始於宋,汝窯、定窯、龍泉窯均有燒造,是陳設用品。所見傳世宋代汝窯天青釉弦紋樽只有兩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件以外,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亦收藏一件。
2、汝窯
汝窯燒制的汝瓷因為其絕妙的色澤、獨特藝術價值,深得帝王歡心,有「宋瓷之冠」的美譽,位居五大名窯之首。
官窯主要燒制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胎、釉受熱後膨脹系數不同產生的效果。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後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徵。
3、哥窯
哥窯瓷器從色澤區分,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哥窯瓷最顯著的特徵,是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
若置之於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膩的釉面間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狀網紋,其網紋之色淺黃者宛若金絲,細黑者如鐵線,二者互相交織,因而被名之為「金絲」、「鐵線」。
宋代哥窯胎質堅細,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邊稍下處形成略微凸出之環形帶,因口沿處胎骨略黯而被稱之為「紫口」,此為宋哥窯瓷之一絕,盡管以後歷代有許多仿宋哥窯,但在燒制上皆未能臻此絕藝。
4、鈞窯
鈞窯釉色大體上分藍、紅兩類、具體的可呈現月白、天青、天藍、蔥翠青、玫瑰紫、海棠紅、胭脂紅、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紅等。其中,藍色也不同於一般的青瓷,是各種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藍色較淡的稱天青,較深的稱為天藍,比天青更淡的稱為月白,都具有瑩光一般的藍色光澤。
鈞瓷釉色有一種瑩光一般幽雅藍色乳光,其色調之美,妙不可言。釉色分兩種,一曰細平釉,一曰橘皮釉。以燒制色釉「窯變」為其特色。
5、定窯
定窯器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紋樣秀麗典雅。北宋早期定窯刻花、構圖、紋樣趨簡,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裝飾圖案常用印花、劃花和堆花手法,秀麗典雅。印花圖案,自然形態經巧妙變形,構成嚴謹;刻劃花,較印花更活潑生動,別具一格。
❸ 汝瓷的歷史地位及價值如何
汝窯是中國宋代汝、官、鈞、哥、定五大名窯之首。南宋人葉在《坦齋筆衡》中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這說明在宋代時,就有「汝窯為魁」的說法。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雲:「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這段話說明,汝窯作為宮廷控制的窯口,禁止其他民窯仿燒。汝官瓷,做工精細,講究質量,不計成本。在當時已經是很難得到的寶貝了。
❹ 汝窯的特點是啥
特徵與生產工藝
1、釉色
汝窯之不凡在其釉色,釉色以天青為主要顏色,亦包含天藍、粉青、月白等色,有「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的美譽。
汝民窯的釉色則豐富多彩,不同釉色間有明顯的地域性,即同種釉色的汝瓷主要由某一地區所生產。
2、器形
從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出土的汝官窯瓷片分析,器型主要有碗、盤、缽、瓶、洗、盞、水仙盆、尊、蓋等幾類。採用手拉坯的方法製作,技法熟練。
碗、盤為日常生活器皿,故造型簡單大方,僅以十瓣瓜棱形或蓮口式予以點綴,美觀實用。缽造型成斂口,下有凹圈足或矮圈足,小巧典雅,富有生趣。
瓶、洗兩類造型多樣,線條流暢。茶盞托造型講究,富於裝飾。而水仙盆分橢圓形和海棠式兩種,設計精巧,顯示了皇家的審美意趣。
汝民窯主要生產民間生活用瓷,造型多樣,採用多種裝飾技法。各窯口在裝飾方法和裝飾紋樣上各有其長處。
3、開片
傳世的汝官窯瓷大多器表有紋片,無紋片者極少見。汝瓷釉面的開片是在燒制過程中因為胎和釉的膨脹系數不一而出現的開裂紋片,這本來屬於瑕疵,但在文人眼裡卻成了藝術效果,皇宮貴族也相當崇尚。
關於開片,文獻紀載∶「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目前公布的汝窯傳世品中,無紋片的只有一件,即是收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青瓷無紋水仙盆。
由於汝窯以瑪瑙作為釉料,所以不管是冰狀紋片、淺開片或白色短紋片等,皆為魚鱗狀開片,沒有紋線較長的大開片,這是汝窯與其他瓷釉面開片不同的地方。
4、支釘
汝官窯施釉技法精湛,多采裹足支燒,支釘很小,因此有「芝麻支釘」之說,使器表和器底全施滿釉。另外也有少數採用墊餅墊燒法,器表和器底均施釉,圈足底則露胎無釉。
支釘的多少因器形大小而定,多者五個,少者三個,惟橢圓洗、海棠洗和水仙盆採用六支釘,四支釘者極為罕見。
汝民窯以墊餅燒制為主,少數為全滿釉支釘燒制。相較之下,汝民窯的支釘稍大,如綠豆瓣。
(4)海棠水仙盆擴展閱讀:
工藝原料
汝官窯的胎釉特徵、燒制工藝等與同時代的其他青瓷有著明顯的不同。其胎料所含的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鋁(Al2O3)偏高,胎土淘煉精細,土質細膩,胎骨堅致,呈香灰和淺灰色。胎體內有形狀和大小不一的氣泡,是手拉坯的自然現象。
釉層厚而潤澤,猶如堆脂,且胎釉結合緊密,施釉講究。汝洲當地盛產瑪瑙石,汝官窯以瑪瑙作為釉料,釉色純正,更顯光亮瑩潤。如果在陽光下觀察,會發現釉內散布微弱的紅斑,是與其他瓷器迥然不同的特徵。
文獻紀載與發展歷程
宋朝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帶來穩定的社會秩序。農業生產力復甦、手工製造業開始蓬勃發展,尤其以陶瓷業為最,在宋王朝達到了巔峰。在此背景下,陶瓷業競爭激烈,各名窯相繼活躍於舞台上,而為因應皇族的需求,北宋皇宮選定技術精湛的五大名窯「汝、鈞、官、哥、定」,由中央直權控制並派值官嚴格監制,民間不可使用。
其中汝窯以產地河南(故稱汝州)而聞名,而被譽為五大名窯之首的即是汝官窯,出土於河南寶豐縣清涼寺村。而汝官窯燒制貢瓷的時間前後約為二十年,從宋哲宗元祐元年到徽宗崇寧五年(1086~1106年)。
南宋葉寘《坦齋筆衡》中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汝窯專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規定民間禁燒。傳世的汝窯瓷器不足百件61件,可見其珍貴。而除了寶豐縣清涼寺為官窯外,其餘之窯口皆用作燒制民間之日用瓷。
❺ 古代釵名 女衣名
紫羅釵 琴曲衣 月華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