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紋子魚
1. 仙劍裝備
仙劍4:金縷鞋 翔鷹踏 嵌玉披風 避邪披風 黑貂裘 鳳紋披風 銀角梳 紫陽冠 鱗紋靴
御風履 沁雪白綾衫 雲紋細鱗甲 太極軟甲 .霓裳羽衣 翼雲甲 颭風發帶 赤金攢珠冠 蛟綃 菱葉縈波梳 望仙鞋 凌波拾翠履 通天冠 廣袖流仙裙 玄武戰袍
仙劍3:剛斗笠:青竹加烏鋼絲編成的斗笠。極為堅固耐用,是行走江湖的至寶。$防+28 速-1
玄天帽:白色仿古的布制高冠,樣式普通,但是上面刺綉的符咒含有法力。$水 防+32
五嶽冠:造型莊重而威嚴的帽子,隱隱散發出的光芒顯示它絕非凡品。$防+35 運+1
沖天冠:天兵神將遺留的護頭金盔,頂插雙雉尾羽,十分威風。$防+38 速+1
九龍紫金冠:極細的紫金絲編織而成,質地輕盈,具有非凡的神力。$雷 防+48
瑞日臨天冠:相傳是日神所佩帶的神冠,蘊含萬道瑞氣,可賜予人無上神力。$火 防+50
青絲巾:青色的絲織發帶,女子束扎頭發必備之物。$防+1 速+1
銀鳳釵:銀制的頭釵,為鳳凰展翅造型,是民間非常流行的女子飾物。$防+3
五彩花冠:五色絹花紮成的花冠,用來固定頭發。色澤艷麗,栩栩如生。$防+6
描金頭帕:上好絲綢製成的頭帕,上有金銀絲綉成的花紋。$防+9
如意發帶:設計巧妙的發帶,用七彩絲繩製成。配合不同的結法令發型有多種變化。$防+13 運+1
鳳凰翎:金翅鳳凰尾部的綠色羽毛,堅實而柔韌,是珍貴的頭飾。$風 防+16 速+1
珍珠冠:苗族樣式的紅色錦冠,上面有珍珠縫綴的精美裝飾。$防+18
翠玉金釵:鑲嵌有上好翠玉的金釵,做工精細,質地優良。$風 防+10
神木簪:用千年沉香木雕刻而成的木簪子,幽香四逸,提神醒腦。$防+30 運+1
天蠶發帶:以極珍貴的天蠶絲織成。輕薄柔韌,利刃也不能損其分毫。$水 防+36
夜光七彩兜:樣式奇古的頭巾,在幽暗的地方可以散發七彩斑斕的光芒,被視為聖物。$防+36 速+1
天冥束:天然形成的發箍,質地非金非玉,堅硬而溫潤,十分稀有。$雷 防+40 速-1
閻後冠:傳說中閻後娘娘所戴的帽子,材質珍貴,非人間之物。$防+40 運-1
玉玲瓏: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用來固定頭發,材質珍貴,做工精巧。$土 防+22
三色流金帶:用紫金、赤金、黃金三色金絲織就的絲帶,流光溢彩,堪稱極品。$防+28 運+1
九天玄女冠:九天玄女平魔盪妖時戴的發冠,具有無上的神力。$防+48 運+1
天魃聖泉冠:相傳是天女魃為了剋制自己過於強大的靈力而佩戴的水晶冠。$火 防+55 速-1 運-1
夢華天蛇冠:傳說中女媧娘娘佩帶的發冠,有洞悉人心的神力。$水 防+48 速+1
香袋:填充有香料的布包,常用來裝飾兼辟邪。$火 神恢復2%
銀戒指:用純銀打造而成的戒指。$雷
護腕:粗布縫制,飾以銅釘,用來保護手腕。$土
竹笛:青竹削制之七孔橫笛。$風 神耗-3%
祝融玉佩:用稀有的暖玉雕刻而成的玉佩,蘊含著火靈的力量。$火 精恢復10%
驅魔護符:寫有神秘咒語的護符,具有除妖驅魔的神奇功效。$土 武+10 速+1
鳳紋金扇:純金扇骨的羽毛扇,用珍珠裝飾成鳳凰圖案。$風 防+5 武+5 運+1
豹牙手環:花豹的犬齒串成的手環。$雷 武+20
摘星手套:是多年以前,江湖上一位著名俠盜留下的寶物。$風 武+10 暴擊+15%
雙虎兵符:前朝兵符,不知如何流傳到民間。$火 武+10 速+1
閻王令:據說是地府的閻王緝鬼勾魂的令牌。$水 防-10 武+30
仙草結:用仙界的仙草編制而成的吉祥如意結。$風 精恢復10% 特技+2%
聚寶盆:傳說中可令寶物增生的神奇之物。$火 經驗+15%
狼齒鏈:用千年妖狼的牙齒打磨而成的項鏈。$水 武+20
鎮魔槌:表面寫滿符咒的紫金錘,蘊含著很強的法力。$雷 武+15 氣恢復10%
冰晶戒指:北方極寒之地的千年冰魄製成的戒指,具有凝神靜氣的功效。$水 防+20 神耗-10%
壽葫蘆:可源源不斷地湧出真氣,為武林中的至寶。$土 運+1 氣耗神耗-10%
天冥寶戒:上古仙人留下來的寶戒,蘊含有無窮的靈力。$雷 防+10 氣恢復15%
鴛鴦履:綉有鴛鴦圖案,木底淺口,造型古樸,色彩艷麗。$水 防+15
白綢羽鞋:用羽毛和綢布一層一層拼接縫合而成,輕便而漂亮。$防+18 速+1
鯛鱗靴:鯛魚的魚皮魚鱗經過特殊處理製成的靴子,既牢固又輕便。$雷 防+20
蓮花靴:飾以金蓮的高幫綉花鞋,很受江湖俠女喜愛的鞋子。$防+25
雙歧履:尖頭圓底,為來自西域的樣式,柔軟而牢固。$風 防+25
金鏤鞋:鞋子分為兩層,里層是棉布做成的鞋子;外層包裹著黃金雕刻而成的薄鞋套,精緻漂亮。$防+30 精恢復10%
白蟒靴:用珍稀的白蟒皮做成的短靴,價格非常昂貴。$防+38 運+1
蹙金雲履:以帛為鞋面,用金箔做裝飾,傳說其中蘊含有仙家法力。$防+38 運+1
五彩屐:古代樣式的木屐,鞋底有齒,鞋上有華麗的彩繪,並以五彩絲帶系住。$土 防+40
踏雲靴:天女所穿的鞋,穿上後身輕如燕,據說可以遨翔於天際。$風 防+60 速+1
赤玉履:相傳為仙人留給秦始皇的仙履,綴有瑪瑙和玉石裝飾,華麗漂亮。$火 防+60
雪虹鞋:出自極北苦寒之地,鞋上隱隱現出五色神光,如雪中彩虹。$水 防+55 運+1
布袍:粗布縫制的交領長袍,市井中最常見的裝束。$防+3
軟藤甲:以軟質藤條編制的護甲,修練外家功夫的武林人士常備。$防+5
英雄氅:很受江湖豪客歡迎的外衣,穿上它會讓人顯得高大挺拔。$土 防+9
流雲披風:綉有浮雲圖案的披風,做工精細,質地輕薄。$防+12
松綠錦袍:薄而挺的綿袍,上面綉有華麗的花紋,在貴族子弟中很流行。$風 防+18
真元披風:具有強化真元的功能,據說能夠融合穿著者的真氣。$防+25 精恢復5%
火浣衣:石棉布製成的單衣,火燒不毀,牢固堅實。$防+32 運+1
碧鱗甲:傳說是以蛟龍之鱗拼制而成的軟甲,厚重而不乏華麗。$水 防+35
金縷衣:以金線穿玉片編制而成,精緻美觀,防護性絕佳。$雷 防+46 速-1
天師道袍:天師道祖的法衣,傳說具有驅魔避邪功能,為仙家至寶。$風 防+58 運+1
烏蠶背心:烏蠶絲織成的背心,極其堅韌,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土 防+64
癸鬼袍:蘊含有鬼力的道袍,傳說可溝通陰陽兩界。$火 防+75
鬼針胄:布滿倒刺的銅制軟甲,攻守兼備,令人防不勝防。$雷 防+72 武+20 速-1
青龍寶甲:龍鱗編綴而成的甲胄,是人世間的絕頂戰甲。$雷 防+90
玄武戰袍:以玄武的甲殼鍛造而成,輕巧堅韌,極為稀有難得。$土 防+90 速-1
逍遙仙袍:上古仙人留下的神奇寶衣,傳說穿上此衣可御風飛翔。$風 防+110 速+1
天帝祭服:天帝的法服,可承接天地之氣,吸納萬物之元神。$水 防+115 速-1 精恢復15%
絲鍛披風:上好的絲綢錦緞製成的披風,江南一帶女子常備的服裝。$防+4
素紗衣:以蠶絲製成,極為輕柔飄逸。通常罩在衣服外面作為裝飾。$防+6 速+1
青絲綉衣:青絲綉成的短裝,做工精細,紋樣華麗。$防+10
紈素服:樣式高雅莊重,由前朝宮廷服飾變化而來。$土 防+10
紫錦深衣:紫色錦緞製成的外衣,樣式寬松,光滑柔美。$防+22
輕紗羅衣:又輕又薄的羅紗製成,紋理斑駁,飄逸秀麗。$火 防+16
燕行衣:江湖俠女的夜行服,緊身窄袖,便於活動。$防+18
雲錦衣:上等雲錦裁製而成的女裝,質地厚實而柔軟。$防+18 速-1 運+1
紫鮫衫:具有防水作用的緊身水靠,海蛟皮製成。$防+24 運+1
白綾石榴裙:裙幅層層折疊,錯落有至,猶如盛開的石榴花。$防+25
五彩苗裙:五彩絲線交錯編織而成,從不同方向看呈現不同的色彩,是服飾中的珍品。$火 防+30
百綉衣:專為皇家定製,用一百種不同的刺綉方法綉成,為舉世無雙的珍品。$雷 防+30
銀狐氅:用狐狸腋下的銀色毛皮縫綴而成的披風,十分珍貴。$防+30 運+1
雪羽披風:純白的雪鳥羽毛製成的披風,輕軟無比,甚至可隨風飄起。$防+40 速-1
流縈醉花衣:衣料經過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熏香,因此富含奇香,經久不散。$土 防+40 運+1
巫月柔甲:用爬蟲皮革製成的軟甲,質地冰潤柔軟。$防+45 精恢復5%
絳紗復裙:前朝風格的長裙,穿法特別而復雜,往往需要他人幫助才能穿上。$火 防+58 速-1
龍女紗:相傳為龍宮里的龍女們所穿的衣服,寬大飄逸,柔軟輕薄。$雷 防+60
青綺綾:稀有的綺綾混織服,該種紡織技藝已經失傳,世間僅有數件而已。$風 防+6
鮫綃:海底蛟人所織,給龍王的貢品,不知緣何流落至人間。$水 防+75
鳳紋披風:相傳為織女縫制的披風,綉鳳織錦,光彩奪目。$雷 防+85
聖靈披風:女媧一族世代相傳的寶物,潛藏著神奇的力量。$雷 防+90 運+1
九陰穹光衣:吸納月光靈力的法衣,在暗處可隱隱發光,是至陰至柔的仙袍。$水 防+105 精恢復15%
九重天後裙:天後的禮服,復雜華麗,莊重典雅,兼有皇家與仙家的氣質。$土 防+120
廣袖流仙裙:上古宮廷中的至寶,樣式華麗無比。$火 防+118
浩然巾:做工十分精細的頭巾。戴起來感覺神清氣爽。$風 防+6
布靴:粗布縫制的軟底長靴。結實耐穿,是很常見的靴子。$防+4
右利:用不知名貝殼的右扇做成的飾品。傳說它和異界神器有關。
左利:用不知名貝殼的左扇做成的飾品。傳說它和異界神器有關。
翡翠耳墜:一對通體翠綠的翡翠耳墜,毫無瑕疵,價格不菲。$風 特技+5%
天祿辟邪玉:雕成天祿模樣的古玉,據說有辟邪作用。$火 運+1 經驗+5%
隱身符:可以用來隱身的護符,但是使用方法已經失傳。$土 速+1
檀木佛珠:香檀木做成的佛珠,散發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檀香。$土 氣耗-5%
鳳凰衣帶:綉有鳳凰圖案的緞帶,十分華麗漂亮。$火 暴擊+10%
青玉飛天佩:雕刻有飛天形象的玉佩,青玉製成。$風 運+1
翡翠指環:通體由整塊翡翠雕刻而成,出自名家之手,價值不菲。$水 武+5
雷靈珠:蘊含著無窮法力的雷系靈珠。
水靈珠:蘊含著無窮法力的水系靈珠。
火靈珠:蘊含著無窮法力的火系靈珠。
土靈珠:蘊含著無窮法力的土系靈珠。
聖靈珠:蘊含著無窮法力的神聖靈珠。
五毒珠:蘊含著巨大力量的神奇毒珠。
草鞋:以藺草編織而成,十分輕便,適宜日常穿著。$防+1
鹿皮短靴:廣受江湖女子喜愛的輕便短靴,由鹿皮製成。$防+4 速+1
鐵履:鞋底鑲嵌了鐵片的短布靴,經久耐用,很受江湖豪俠的喜愛。$防+9
望仙鞋:秦代的宮廷鞋履。據說經過方士的煉制處理,具有延年益壽的效果。$防+35 運+1
王喬仙履:東漢縣令王喬升仙後留下的鞋,傳說可自由變幻。$防+38 運+1
魅影神靴:修習輕功的至寶,穿上此鞋如妖魔附體,身如魅影。$風 防+40 速+1
虎頭靴:在靴子前頭綉有虎頭,做工優良,樣式美觀。$防+15 速+1
真武戰靴:靴的外表麵包著一層精鋼打造而成的鱗片,具有很強的防護功能。$火 防+30
鉤鐮鞋:鞋頭底部鑲有凸起的倒刺,抓地性好,適合走山路。$風 防+22
綠襆頭:相傳為附有惡咒的破財之冠。
金耳環:用純金打造而成的耳環。$水
描金錦囊:用金絲描邊的織錦香囊,做工十分精細。$火
牛皮板帶:寬大厚實的護腰皮帶,用上等牛皮製成。$土 防+5
白玉手鐲:羊脂白玉雕刻而成,全無瑕疵。$水
碧玉笛:碧玉製成的短笛,音質柔美。$風 神耗-5%
青銅護鏡:青銅護心鏡,古時戰陣常用之物。$雷 防+10
金絲腰帶:用極細的金絲編織而成,華麗異常。$土 防+15
軟玉手鐲:不知什麼朝代遺留下的古物,玉質細膩,入手溫暖。$火 神恢復5%
紫晶項鏈:紫水晶串成的項鏈,價值連城。$雷 氣耗-10%
玄鐵護腕:萬年玄鐵打造而成的護腕,十分沉重,可御刀劍。$雷 防+10 武+5
太極護符:刻有太極圖的護符,附有仙家法力。$火 防+10 精恢復5%
蟠龍玉佩:浮雕有蟠龍的玉佩,是前朝宮廷御用之物。$土 暴擊+15%
羅漢佛珠:一百零八顆佛珠上雕有一百零八羅漢,是佛門的寶物。$土 武-5 氣耗-20%
龍骨吊墜:用傳說中的龍骨製成,據說戴在身上有護身作用。$雷 暴擊+20%
頭巾:普通百姓佩戴的用來束發的布條,一般會和衣服的顏色搭配。$防+1
綢布方巾:用上好的絲綢製成的方巾。在文人學士中很受歡迎,頗有儒雅風范。$防+3
8狀元冠:很受讀書人喜愛的帽子。做工優良,樣式別致。$防+10 運+1
精鐵發箍:江湖豪俠用來束發的工具。用精鐵鍛造而成。$防+16
九陽帽:江湖俠士所戴的帽子。份量雖重,但防護效果優良。$火 防+20 速
2. 古代蓋碗: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
清乾隆 象牙雕彩繪瓜瓞綿綿紋蓋碗
蓋碗,帶蓋兒的茶碗 ,由茶碗、茶蓋、茶船三件套組成。蓋碗又稱「三才碗」,所謂三才即天、地、人。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
這么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個小天地,一個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講的「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
【清】青玉菊瓣紋帶蓋碗
【唐】鎏金小簇花紋銀蓋碗
清光緒 粉彩蓮花紋蓋碗
清 胭脂紅釉蓋碗 (一對)
清乾隆 各色釉蓋碗 (五隻)
蓋碗茶起源於四川,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關於蓋碗的發明還有一則傳聞:
唐代宗寶應年間,有一姓崔的官員,愛好飲茶,其女也有同好,且聰穎異常。因茶盞注入茶湯後,飲茶時很燙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墊托在盞下。但剛要喝時,杯子卻滑動傾倒,遂又想一法,用臘在碟中作成一茶盞底大小的圓環,用以固定菜盞,這樣飲茶時,茶盞既不會傾倒,又不致燙手。後來又讓旁塵漆工做成了漆製品,稱為「盞托」。此種一盞一托式的茶盞,既實用,又增添了茶盞的裝飾效果,給人以莊重之感,遂世代流傳至今。
清乾隆 金地粉彩花卉蓋碗 一對
清同治 米黃釉粉彩竹紋蓋碗
清光緒 青花黃彩雲龍紋蓋碗
清 銅胎畫琺琅羅漢蓋碗
清 翡翠蓋碗
乾隆 珊瑚紅描金開光山水人物方蓋碗
黑地景泰藍博古蓋碗
清 胭脂地軋道小蓋碗
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在眾多的碗、盞、壺、杯之中,魯迅先生為什麼單單贊賞蓋碗呢?其中,自有道理。
凡深諳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別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以杯、壺泡茶,不利於察色、觀形,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飲」;北方盛行的大壺泡茶,茶溫易冷卻,香氣易散猛念失,不耐喝且失趣味。此外,茶泡久了,品質也會下降。無論從品茗鑒賞,或是從養生保健角度而論,用杯、壺泡茶的不足均顯而易見。
而蓋碗茶具,有碗,有蓋,有船,造型獨特,製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蓋可入碗內,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時蓋不易滑落,有茶船為托又免燙手之苦。且只需端著茶船就可穩定重心,喝茶時又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入口,茶湯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愜意,避免了壺堵杯吐之煩。蓋碗茶的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運知禪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清 胭脂紅菊掰蓋碗
清初 碧玉荷花紋蓋碗
清道光 粉彩無雙譜蓋碗 (二件)
清道光 金彩蘭花紋蓋碗
清道光 料釉粉彩群仙祝壽紋蓋碗(2件)
清道光 珊瑚紅描金皮球花紋蓋碗(2件)
清道光 青花花卉紋蓋碗
清道光 松石綠地粉彩福壽紋蓋碗
清光緒 粉彩荷花蓋碗 (二件)
清光緒 粉彩荷花蓋碗 (兩件)
蓋碗的選擇、使用也有一些小技巧
選蓋碗:碗沿比較外撇的蓋碗,注水的最高限離蓋碗邊緣有一段比較大的距離。類似這樣器型的蓋碗,同樣注滿水,捏著邊緣也不怎麼燙。
注水量:茶葉投置到蓋碗後,入水只要水蓋過茶葉即可,不能過多。有的人入水時很喜歡把水倒滿蓋碗蓋住,這樣不燙才怪。再說,水太多,泡出的茶也淡。
倒茶手法:拿蓋碗的手勢不偏不歪,手指放在口沿上,不要因為怕拿不穩而去捏著杯身。沿著公道杯慢慢向下讓茶水緩緩流出,茶水就不會觸到手。如果拿蓋碗明顯偏了,茶水也就會沿著斜的位置流水,這樣極容易燙到。而且在倒茶時被燙,不得不停下來,稍微停下來,沒倒出來的茶水又會重新在蓋碗里浸泡茶葉,這時口感就會有所改變。
清光緒 藍釉雕壽字蓋碗
清光緒 松綠地粉彩花鳥束腰蓋碗
清光緒 胭脂紅釉蓋碗
清嘉慶 粉彩描金八寶紋蓋碗
清嘉慶 青花礬紅龍鳳紋蓋碗
清乾隆 鬥彩過枝竹石紋玲瓏瓷蓋碗
清乾隆 豆青釉茶蓋碗
清乾隆 礬紅描金龍紋高足蓋碗
清乾隆 仿雕漆錦地壽字蓮瓣紋蓋碗
另外,蓋碗的使用還有一些「暗號」,根據蓋碗擺放位置的不同,其也蘊藏著一些特殊的意思:
一、茶蓋上放點東西
在茶蓋上放點東西,表示客人離開一小會兒,稍後會返回繼續喝茶,暗示茶老闆不要把蓋碗收走。通常茶客會在碗蓋上放片樹葉,也可以在茶蓋上放其他的小東西,類似火柴、小石子都是可以的。
二、茶蓋朝下靠茶托
茶蓋朝下靠茶托表示客人需要添水了,茶館小二看到後就會主動上來添加。這個方式很含蓄的請求小二添水,不過此方法一般只能添兩次。
三、茶蓋立起放在茶碗旁
這種放置方式比較有意思,通常都是熟人才會干,意思是要賒賬。如果茶客有朋友在場,自己錢沒帶夠,這樣可以暗示老闆,下次再補,就能避免尷尬。
四、茶蓋朝外斜靠茶托
這個姿勢有來頭:古時候有很多幫會,若外地幫會之人遇到難處,欲在本地尋求幫助,便會如此擺放......茶館小二看到此暗示,就會在茶館尋找,介紹彼此認識。
五、茶蓋朝上放進茶碗
這種放置意思簡單明了,就是告知茶館老闆,自己喝完了要走了,可以安排收拾桌子了。
清乾隆 紅釉蓋碗 (一對)
清乾隆 亮粉玻璃描金蓋碗
清乾隆 青白玉雕饕餮紋蓋碗 (一對)
清乾隆 青花粉彩「一團和氣」紋蓋碗 (一對)
清乾隆 胭脂紫地軋道粉彩蓋碗
清乾隆 玉雕吉祥如意蓋碗 (一對)
清同治 綠地粉彩蓋碗
清同治 描金綠釉蓋碗 (一對)
清同治 青花礬紅雲龍紋大蓋碗
蓋碗的具體使用順序:
1、洗杯——白鶴沐浴
用開水洗凈茶具,並提高茶具的溫度。
2、落茶——烏龍入宮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稱為「落茶」或「投茶」 投茶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靈活掌握.一般為5--8克。
3、沖茶——懸壺高沖
沖泡時最好能使茶葉在杯中旋轉。
4、刮沫——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颳去浮在杯麵的泡沫。
5、出湯——玉液回公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
6、點茶——韓信點兵(關公巡城)
將公道杯中茶湯公平均勻的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賓使用。
7、看茶——賞色聞香(喜聞幽香)
觀賞茶湯的色澤並聞杯蓋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領悟岩韻)
品武夷岩茶要邊啜邊嗅,淺嘗細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種花香和岩韻。
註:初用蓋碗時,容易燙手,使杯中茶湯倒之不盡,會使茶湯顯老,應多加練習。
清雍正 粉彩人物紋蓋碗(2件)
清光緒 粉彩礬紅描金八寶龍鳳紋蓋碗
清光緒 黃底粉彩壽字紋蓋碗
十八世紀 烏金釉蓋碗 (一對)
清代 粉彩蓮花蓋碗
清道光 黃地軋道粉彩花卉蓋碗
清中期 黑漆金彩牡丹壽字紋蓋碗
清雍正 黃地銅胎畫琺琅纏枝花卉蓋碗
清乾隆 豆青地粉彩魚藻紋帶托瓷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