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美繪畫
⑴ 中國畫荷花作品名字都有什麼
《荷花圖》、《荷花鴛鴦圖》、《疏荷沙鳥圖》、《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1、《荷花圖》
《荷花圖》是中國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該作品繪畫的是荷花,整幅畫,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格調清新典雅,彷彿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贈予毛澤東。
2、《荷花鴛鴦圖》
《荷花鴛鴦圖》是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中為荷塘一角,蘆葦叢生,清澈見底的水面上,一對鴛鴦相伴而游,在它們上面荷葉碧綠似傘,幾朵紅荷正綻吐芳菲。
花鳥畫法工整細致,虛實相合。荷葉的脈絡、荷花的紅絲及荷柄之上的細刺都描繪得極其生動,而水波、水草、蘆葦只以淡墨數筆勾染而成。筆法虛實結合,使畫面呈現一種空靈潤澤的感覺。
3、《疏荷沙鳥圖》
《疏荷沙鳥圖》是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所繪殘敗的荷葉表明了時當秋日,荷塘的一角,一枝枯瘦的蓮蓬橫出畫面,鶺鴒棲止於蓮梗上,側首注視著上方的一隻小蜂,其凝神專注的神態刻畫得惟妙惟肖。
蓮梗兩端的鶺鴒與蓮蓬巧妙地平衡了畫面,而鶺鴒目向小蜂的視線則帶動觀者的視線落於畫面上方,這種布局使畫面顯得既穩定又生動。
此圖格調典雅,用筆精緻,畫風細膩,荷葉枯黃的斑點和細小的筋脈均描繪得一絲不苟。
4、《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
《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是宋代畫家佚名創作一幅絹本設色畫。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一隻碩大的河蟹張牙舞爪踞於殘荷之上,肥重的身軀竟將荷梗壓斷。襯以蒼老的蓮蓬、枯黃的荷葉、稀疏的蘆荻,更增添了蕭瑟冷寂的氣氛。荷葉和蓮蓬用粗筆勾描,蟹用細筆寫之,筆法粗獷寫實,設色鮮艷濃重。
5、《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是宋代畫家馮大有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文物原屬於故宮舊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材質為冊、絹、設色,尺寸為23.8 x 25.1厘米。
這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太液荷風」圖,從題名到內容,事實上托寓了不少吉祥的含意。畫名的「太液」是指「太液池」,此池原是漢代宮廷的御池,爾後歷代宮廷御池就多沿用這個名稱,成為富貴吉祥的象徵。
而蓮(又名荷)與成雙成對的鴨只,在傳統吉祥文化中,意指「夫婦和合」;蓮及蓮子,是為「連生貴子」;而蝴蝶雙飛,則又寓寄著對愛情的祝福。
總之,蓮塘的景象除了能帶給人悅目的感受之外,因為能夠產生許多美好的聯想,因此相當受到人們的喜愛。
⑵ 關於荷花的古詩配畫
關於荷花的古詩配畫如下:
1、首先在黑板上畫一個小男孩正在池塘里劃船,然後在船上畫一些荷花以及蓮蓬就行了。
畫畫的好處:
1、培養自信。畫畫是一技之長,只要是在集體環境里,只要有繪畫的機會,就能發現自己的優勢,從而變得更自信。自信心對每個人的終身發展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幫助逐漸建立人格魅力。
2、培高衡瞎養耐心。繪畫是一件很鍛煉耐心的事請,長久堅持繪畫能夠培養專注力和耐心。
3、提高審美能力。經戚空常在畫布上進行創作,會更容易發現日常生活中原本忽略的美,審美品位由生活環境藝術修養熏陶而來。
⑶ 有關荷花的繪畫作品精選
繪畫自古就在判蘆藝術領域扮演先鋒的角色,是自由度最大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我整理了有關荷花的繪畫作品,歡迎閱讀!
有關野沖亮荷花的繪畫作品圖片展示有關荷花的繪畫作品圖片1
有關荷花的繪畫作品圖片2
有關荷花的繪頌寬畫作品圖片3
有關荷花的繪畫作品圖片4
有關荷花的繪畫作品圖片5
有關荷花的繪畫作品圖片6
有關荷花的繪畫作品圖片7
有關荷花的繪畫作品圖片8
⑷ 畫荷花的畫名有哪些
《疏荷沙鳥圖》、《荷花圖》、《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荷花鴛鴦圖》。
1、《疏荷沙鳥圖》
《疏荷沙鳥圖》是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格調典雅,用筆精緻,畫風細膩,荷葉枯黃的斑點和細小的筋脈均描繪得一絲不苟。
2、《荷花圖》
《荷花圖》是中國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該作品繪畫的是荷花,整幅畫,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格調清新典雅,彷彿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贈予毛澤東。
3、《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是宋代畫家馮大有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文物原屬於故宮舊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材質為冊、絹、設色,尺寸為23.8 x 25.1厘米。
圖的作者馮大有(約十二世紀),是南宋吳門(今江蘇蘇州)人。他自號怡齋,畫史記載他善於捕捉蓮花風、晴、老、嫩不同的面貌,可說是畫蓮的能手。這件作品賦色典雅,用筆細膩,又能寫盡蓮塘在風中的景象,是馮大有僅存的作品,更是一件清麗宜人的傑作。
4、《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
《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是宋代畫家佚名創作一幅絹本設色畫。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原載《煙雲集繪冊》(《石渠寶笈續編》著錄)。無款,簽題黃居寀作。居寀為筌子。荷葉和蓮蓬用粗筆勾描,蟹用細筆寫之,筆法粗獷寫實,設色鮮艷濃重。
5、《荷花鴛鴦圖》
《荷花鴛鴦圖》是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中為荷塘一角,蘆葦叢生,清澈見底的水面上,一對鴛鴦相伴而游,在它們上面荷葉碧綠似傘,幾朵紅荷正綻吐芳菲。花鳥畫法工整細致,虛實相合。
⑸ 潑彩朱荷的畫作欣賞
《潑彩朱荷》此圖為屏風巨制,墨色交融,富麗堂皇,紅荷以金線勾勒,加上深綠渲染效果,泥金底的材質使畫面灼灼生輝,給人一種猶如仙境般的感覺。這也是張大千晚年潑彩荷花的典型代表,由此創下張大千作品拍賣的最高價。
2002年,香港蘇富比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中國書畫專場,張大千《潑彩朱荷》六折屏風引起了買家極大的興趣,最終以20,220,000港幣成交。此成交價是2002年為止中國近現代繪畫拍賣成交價的最高紀錄。屏風高168厘米、長369厘米,以潑彩技法於泥金絹上繪就。畫面荷葉濃郁,枝幹挺拔,朱荷映日光艷燦爛,構圖大膽嚴謹,氣勢磅礴。畫右側題詩雲:「花如今隸莖如籀,葉是分書草草書;墨落一時收不住,任譏老子老逾疏。」鈐「張爰」、「大千居士」等印五方。畫作於1975年,當時大千77歲,正是繪畫技藝爐火純青、臻至高峰之際。
張大千善畫花卉。在諸多花卉之中,荷花為張大千所偏愛。荷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畫家曾以「君子之風,其清穆如」贊美之。特別是荷花挺峻,荷葉寬碩,在水氣彌漫的氛圍里伸展自如、千姿百態的特性,能充分展現畫家大起大合、肆放灑脫的畫風,所以大千的荷花作品貫穿其繪畫的各個時期。而大千以晚年最擅長的潑彩繪制荷花金箋通景屏風則是唯一的一件,可稱為畫家巨荷系列的壓卷之作,至為珍貴。
這件作品於1975年3月,地點在美國加州的畫家寓所環華庵。張大千選用的泥金絹六折屏風乃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委託日本「喜屋」特別訂造。「喜屋」經常為大千在東瀛采購文房用品,《潑彩朱荷》屏風並非一般點以金箔,而是鋪足金泥金於絹上,故色澤炫麗奪目,氣派富麗堂皇,其亮麗遠勝於普通金箋。據說,僅此屏風已價值兩萬美金,可謂用料考究,非同凡響。
在創作《潑彩朱荷》時,大千已是病痛纏身,而屏風體積龐大,不可隨意挪動搬轉,金絹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較紙張又難上百倍,這就需要畫傢具有極高藝術功力。畫家在潑彩與勾描花葉時,只能靠身體的移動來滿足畫面經營,或立或蹲,頗費體力,對於繪畫技巧更是極大的考驗。大千憑借頑強的毅力,耗時三周方最後完成此畫,可謂耗盡心血之力作。
用料考究,金絹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較紙張難度較高,這是這幅作品拍出2022萬港元,成為張大千作品最高價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千在創作時全無底稿,先凝視畫面,構築腹稿;待胸有成竹之後,方動筆墨。先寫花蕊、添葉,以墨打底,復施花青、藤黃,再加石青、石綠,不足之處添墨修飾,最後寫朱荷、鉤金,顏色逐層添上,厚度質感畢現。潑彩配合泥金絹的色澤效果,瑰麗眩目,於傳統繪畫技巧中幻化出現代派的流動奇詭之類,令人拍案驚奇。全畫運筆雄強勁健,潑彩淋漓以勢取勝,墨分五色,濃淡相宜。布局尤見匠心,花葉參差密聚,上下呼應;中幅空間中,一根花莖自中央橫亘斜出,與右端拔地昂立的葉片一橫一直,相互顧盼,如應樂躍舞,令畫面動感十足、充滿張力。荷葉以大寫意表現,相得益彰。
這件作品是張大千的晚年之作,這是張大千同類作品中最大的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