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無雙素蘭花

無雙素蘭花

發布時間: 2025-08-30 17:27:43

① 關於蘭詩句及其意象

1.蘭花在古代詩詞中充當什麼樣的意象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蘭花意象有著多元的內涵。

詩人常常以蘭喻君子,以蘭為愛國者的化身,蘭——清雅幽香、姿態優美——追求淡泊——君子隱士。 蘭,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許多花與葉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澤蘭、藿香等,是用來作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觀賞。

大約到唐代後期,人們發現生於山野溪谷之間,懸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類蘭草,其花優美,才開始栽種開發。 蘭花值得觀賞的一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蘭」「蘭草」「蘭蕙」這些稱謂,才逐漸用來專指我們今天所說的「蘭」,也就是國蘭。蘭花是中國的傳統花卉,有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和外在的審美特徵。

(1)無雙素蘭花擴展閱讀 一、蘭花簡介: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 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

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二、蘭花象徵: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

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 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

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蘭花。

2.蘭花在古代詩詞中充當什麼樣的意象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蘭花意象有著多元的內涵。詩人常常以蘭喻君子,以蘭為愛國者的化身,蘭——清雅幽香、姿態優美——追求淡泊——君子隱士。

蘭,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許多花與葉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澤蘭、藿香等,是用來作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觀賞。

大約到唐代後期,人們發現生於山野溪谷之間,懸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類蘭草,其花優美,才開始栽種開發。

蘭花值得觀賞的一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蘭」「蘭草」「蘭蕙」這些稱謂,才逐漸用來專指我們今天所說的「蘭」,也就是國蘭。蘭花是中國的傳統花卉,有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和外在的審美特徵。

(1)無雙素蘭花擴展閱讀

一、蘭花簡介: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

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二、蘭花象徵: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

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蘭花

3.哪裡可以找到寫古詩詞中蘭的意象的文章

和趙季行用蘭花韻三首】宋-劉宰

破除百卉發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揚。

平易堂中無個事,一枝相對吐清香。

【和趙季行用蘭花韻三首】

結根喦谷謝群芳,多謝光風為發揚。

騷客毋煩賦紉佩,省郎行矣趣含香。

【和趙季行用蘭花韻三首】

鶗鴃潛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風揚。

洛陽姚魏空增價,愧死喦隈有國香。

【蘭花】

長身大葉聳叢叢,生處雖殊臭味同。

全帶安期溪澗碧,微偷勾漏箭砂紅。

聞名久向騷經內,識面翻從要服中。

等中海山閑草木,東皇一雇便春風。

【蘭花】

聞說吾家又一種,移來遠自劍津灣。

葉如壯士沖冠發,花帶癯仙辟穀顏。

行輩合推梅以上,交遊多在菊之間。

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蘭鎮小山。

【蘭花】宋-王邁

見山堂里小春寒,觴政詩囊甚有歡。

重客分明知小李,美人自在寫猗蘭。

直須博都去紉佩,只欠香來劣可餐。

菊磵一枝光灑落,不妨人作易芳看。

【蘭花】宋-楊萬里

護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

三菲碧彈指,一笑紫翻唇。

野竹元同操,官梅晚卜鄰。

花中不兒女,格外更幽芬。

【蘭花二首】

春到蘭芽分外長,不隨紅葉自低昂。

梅花謝後知誰繼,付與幽花接續香。

【蘭花二首】

曲水流邊苔色浸,右軍遺墨動清吟。

蕙風和暢人非昔,香得山陰直到今。

【種蘭花】宋-趙時伐

深林瘦徑傲朝昏,牙發消疏氣骨存。

九畹誰移炎海角,半庭新補冷雲痕。

圃翁認葉非漳種,墨客知花是楚魏。

從此國香春不斷,光風滿地長兒孫。

【蘭花篇】

陽和煦九畹,晴芬溢青蘭。

潛姿發玄麝,幽花凝紫檀。

綠蘿托芳鄰,白谷挹高寒。

玄聖未成調,湘纍久長嘆。

綠葹雖外蔽,貞潔終能完。

豈知生平心,卒獲君子觀。

雜以青瑤芝,承以白玉盤。

靈風曉方薦,清露夜初溥。

此時不見知,駢羅混荒菅。

春風桃杏華,爛若霞綺攢。

徒媚誇毗子,千金買歌歡。

棄之不彼即,要使中心安。

願結美人佩,把玩日忘餐。

【塘上聞蘭香】

大谷空無人,芝蘭花自香。

尋根竟不見,茅草如人長。

【幽蘭】

空山四無人,知有幽蘭花。花開不可見,香氣清且嘉。飛流下危磴,時有橫風遮。香久亦不聞,山深愁路賒。眾草何青青,吐艷明朝霞。如何咫尺間,渺若天一涯。援琴坐白石,日暮三嘆嗟。

亭亭復亭亭,孤芳空自馨。美人偶一顧,移植來中庭。中庭花木繁,紅紫羅錦屏。一莖止一花,何以奉尹邢。亦思九畹滋,力薄身伶俜。雲窗霧閣中,疏弦何泠泠。不嘆知音稀,希聲難為聽。

【詠蘭詩】

折莖聊可佩。入室自成芳。開花不競節。含秀委微霜。

【三花斛三首右蘭花】宋-楊萬里

雪徑偷開淺碧花,永根亂吐小紅芽。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

政坐國香到朝市,不容霜節老雲霞。

江蘺圃蕙非吾耦,付與騷人定等差。

【采蘭吟】宋-釋文珦

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

馨香滿襟袖,欲寄同心者。

道遠不可求,余懷為誰寫。

佩服林下游,自愛逸而野。

下面全是寫蘭花的詩詞

14

回答者: 言之午 - 中級經理 八級 2006-9-25 21:36

我來評論>>;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謝謝你了. 相關內容

4.關於蘭字的詩歌

七絕

漢字

魅環宇宙載風雲

力透萬年盡國魂

語潤民風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紅塵

贊漢字

汪竹柏

中華漢字,生動形象.傳播文明,蓋世無雙.

連綴成句,頓挫抑揚.書法字體,各具特長.

篆書隸書,古色古香.行書流暢,正楷端莊.

狂草奔放,鳳舞龍翔.對聯形式,漢字獨創.

左右工整,能簡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觀賞.

草書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

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石鼓歌 韓愈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搜於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盡備無差訛.

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

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

安能以此尚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於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七絕

漢字

魅環宇宙載風雲

力透萬年盡國魂

語潤民風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紅塵

橫平豎直顯功力,

一字多義添神秘.

奧妙皆在「六書」中,

浩繁體現「形音義」.

七言絕句

零星可比熾日華,

字若珠璣句無瑕.

拋珠盾玉攬溫煦,

詩意娓娓仁韻達.

橫平豎直顯功力,

一字多義添神秘.

奧妙皆在「六書」中,

浩繁體現「形音義」.

5.傳統詩詞文化意向:梅,蘭,柳等

如玉碎,銀末舞飛揚。

笑傲紅梅凌絕頂,一枝料峭向蒼茫。

雪裡布芬芳。

山疊嶂,遙寄好春光。

天地靈華芳吐納,岩泉蘊育慧心房。

擷集費思量。

超拔處,卓影任修長。

多少凌雲鴻遠志,虛心到老莫輕狂。

貧瘠愈剛強。

盤流穗,芳瑞飾秋妝。

縱有華容千美貌,尚能市井滿庭芳。

菊酒浸辭章。

黃昏風雨斷橋頭,更被群芳妒不休。

奇士梅花今古慨,凄涼豈獨問天樓。

聞香喜識玉蘭幽,雅潔清新韻欲流。

入畫入歌皆不愧,也宜春色也宜秋。

含翠分黃意念深,有人默契費沉吟。

群芳斗艷爭春去,獨向清秋展素心。

含香挹露黃金靨,耐冷凌霜造化功。

不羨繁華桃與李,硃砂石畔笑秋風。

德全五美號兼材,萬物蕭條獨盛開。

唯有鈞翁知我意,筆移金蕊入蕭齋。

1、三國時鍾會《菊花賦》:「夫菊有五美焉為:黃花高懸,准天極也;純 黃不雜,後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流中輕體,神 仙食也。」兼材,指菊花有多種用途,如葯用、除蟲用、食用及觀賞用等。」

2、廣西藝院大雕塑家、畫家朱培鈞老曾畫菊相贈,並系以詩曰:「蕭瑤瀟灑有風神,笑傲江湖劍膽心。最愛千禧迎瑞氣,黃花晚節共芳馨。」

題台島易蘇民先生《蘭竹圖》

勁節獨能持,幽香有所思。

比鄰兄與弟,同氣復連枝。

紅雲滾滾稻粱熟,白鳥翻翻荷柳愁

去去莫復道,松柏耐歲寒

一點芭蕉一點愁,一聲梧桐一聲秋,三更歸夢三更後。

老梅枝頭黃鸝語,曉閣庭前紫燕飛。

蠶婦採桑驚白露,美女思春泣杜鵑。

八月花神謝素秋,一行鴻雁過南樓。

九經辭官嘆夕照,三峽壁峙啼哀猿

下面的不是同一首詩

6.帶有意象的詩句大全

1、月。①表達思鄉、思親念友之情,暗寓羈旅情懷,寂寞孤獨之感。例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②歷史的見證今昔滄桑感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石頭城》③冷寂、凄清的感覺(多用殘月來表達)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柳永)④清新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維)

2、柳。「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習。古詩中常用「柳」表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 遊子思鄉之情。例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3、梅、松、竹、蘭及若干香草。用來托物詠懷,表達高潔的內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況,暗寓詩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例如: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屈原的《離騷》。

4、桃、菊。隱士情懷,不落風塵,超脫凡俗。例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5、子規、杜鵑、鷓鴣。、思念故國之情。表達思鄉例句:楊花落盡子規啼。/但聞子規啼月夜,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6、舟。小舟、輕舟表達輕松、隨意、自由之情。例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7、春。古詩中的意象很豐富。初春、新春表贊美自然新的生命力。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暮春表傷春之情,暗寓春光雖美卻易逝,感嘆人生韶華易逝或國運不濟的也不少。

8、秋。古詩中秋的意象常表現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華即逝、前途渺茫,國運即衰。例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7.求10個意象和關於這10個意象的詩句

1菊花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並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 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徵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 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2梅花: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 忽先變,百花皆後香。」

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3松 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

李白《贈書侍御黃裳》:「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 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 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4蓮: 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 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 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 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5梧桐: 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徵。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卧聽宮漏的情景。

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 託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 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等。

6杜鵑鳥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 的象徵了。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子規鳥即杜鵑 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像,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 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 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託了幽深的鄉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 思。 7鷓鴣鳥: 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蘊。

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8寒蟬: 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

如唐人駱 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 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

「寒蟬 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另外,「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在這首 詩中虞世南以蟬的形象,表現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9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10哀鴻: 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zhěn,悲痛)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寫的就是人民痛苦流離的 生活。

「哀鴻」一語出自《詩?小雅?鴻雁》:「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

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 ,流民。

8.關於常見詩詞的意象,

1、明月:月亮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

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例子: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松、梅、竹、菊被稱為「歲寒四君子」,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志向、氣節。 松樹常用來象徵孤直的品,。

3、菊花: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例子: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4、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例子: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

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5、青松: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

例子: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6、蓮: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例子: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7、梧桐: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徵。例子: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卧聽宮漏的情景。

8、鷓鴣: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例子:「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9、寒蟬: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例子: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

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10、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

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例子: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例子:「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11、芳草: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喻離恨。

例子:《楚辭·招隱土》:「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歸,不免引起思婦登樓佇望。樂府《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

以「青青河邊草」起興,表達對遠方伊人的思念。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12、長亭:是陸上的送別之所。

例子: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13、烏鴉:按照迷信的說法,是一種不祥的鳥,它經常出沒在墳頭等荒涼之處。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系在一起。例子:李商隱《隋宮》:「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馬致遠小令《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14、猿啼:出現在詩歌中常常象徵著一種悲傷的感情。例子: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酈道元《小經注·江水》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李端《送客賦得巴江夜猿》:「巴水天邊路,啼猿傷客情。」他們都藉助於猿啼表達這種傷感的情緒。

15、關山:關塞山河。關,關隘要塞;山,山河。

例子:高道《塞上吹笛》:「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梅花落」為曲子名。

意思是請問笛聲飄到哪裡去了呢?風吹著悠揚的笛聲一夜間就間就飄滿了邊塞大地。16、連理枝、比翼鳥: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

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思愛夫妻的比喻。相傳舊中國時宋康王奪了隨從官韓憑的妻子,囚禁了韓憑。

韓自殺,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遊玩時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結果撐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遺書說是與韓憑合葬,康王卻把他們分葬兩處。不久,兩座墳上各生一棵梓樹,十天就長得很粗大,兩棵樹的根和枝交錯在一起,樹上有鴛鴦一對,相向悲鳴。

例子: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② 人與花的詩句

1、嘆花

唐代:杜牧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譯文

自己尋訪春色去的太晚,以至於春盡花謝,不必埋怨花開得太早。自然界的風雨變遷使得鮮花凋謝,春天已然過去,綠葉繁茂,果實累累,已經快到收獲的季節了。

2、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譯文

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凄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子規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遊子正思念他的故鄉三巴。

3、花下醉

唐代: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

譯文

尋得芳菲不覺被美酒陶醉,倚著花樹酣眠紅日已西斜。且等到客散酒醒深夜以後,又舉著紅燭獨自欣賞殘花。

4、減字木蘭花·春怨

宋代:朱淑真

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卧。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譯文

無論行走還是靜坐,無論獨自吟詠還是互相唱和,乃至卧倒床榻,我都獨自一人;久久的站著凝望讓我倍加傷神,更無奈這春寒招惹我的愁緒。

這份愁情有誰曾見到,讓我眼淚滾滾,把自己原先的粉妝沖洗得一絲不留;愁病交加,把燈芯挑了又挑,終究難以入眠。

5、喜遷鶯·花不盡

宋代:晏殊

花不盡,柳無窮。應與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老。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

譯文

花落花又開,柳葉綠又衰,花開盛衰無窮盡,與我此時情相近。離別美酒情誼深,畫船起航全成空。離別不必太傷情,人生何處不相逢。

自今以後少知音,瑤琴朱弦不再吟。天若與我同悲凄,蒼天也會霜染鬢。勸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場上風浪急,宦海茫茫沉與浮,古今看來夢一回。

③ 蘭花名品故事的圖書目錄


前言
一、花仙子夜半來托夢宋錦旋絆石得宋梅——春蘭傳統名品'宋梅'的故事
二、雲游僧以蘭結友情張聖林無償得名品——春蘭傳統名品'十圓'的故事
三、高廟山龍寶采龍草嘉慶帝揮筆寫龍字——春蘭傳統名品'龍字'的故事
四、鄭同梅解囊助學子大富貴兩地展風采——春蘭傳統名品'大富貴'的故事
五、店老闆以誠交蘭友褚老漢報恩贈素蕙——蕙蘭傳統名品'金嶴素'的故事
六、上海梅鑒別起爭端凌培根穿腮辨真偽——蕙蘭傳統名品'老上海梅'的故事
七、窮妻子一氣丟寶草痴丈夫會友結金蘭——春蘭傳統名品'西神梅'的故事
八、陳大娘杭城遇佳婿邵芝岩名山求綠雲——春蘭傳統珍品'綠雲'的故事
九、遇知音小荷涉東洋學成歸人去空留樓——蕙蘭傳統名品'丁小荷'的故事
十、沈淵如得蕙復又失周瘦鵑做伴重尋回——蕙蘭傳統名品'梁溪素'的故事
十一、胡七十覓蘭上四明馮長生追寶奔紹興——春蘭傳統名品'翠蓋荷'的故事
十二、兩蘭痴爭蕙雙破產康熙帝閱案賜蘭名——蕙蘭傳統珍品'蜂巧'的故事
十三、慧少年殘蕙換紙鷂蔣東孚無意納奇品——蕙蘭失傳名品'胥梅'的故事
十四、老樵夫信手采素梅張聖林刻意尋瑰寶——蕙蘭失傳名品'聖林梅素'的故事
十五、兩「老虎」異床做同夢王知府巧施苦肉計——春蘭傳統名品'小打梅'的故事
十六、燒紙客得蕙競暴富闊少爺無知滅珍品——蕙蘭失傳名品'燒紙梅'的故事
十七、小石屋迎王考植蘭鹿殘涎激彩蘭變素——春蘭傳統名品'張荷素'的故事
十八、胡七十再得寶中寶諸漲富全力救環荷——春蘭傳統名品'環球荷鼎'的故事
十九、張先生行善納極品解玉佩蘭蕙結同心——蕙蘭傳統名品'解佩梅'的故事
二十、兩老王重金買行花吳恩元慧眼辨真偽——蕙蘭傳統名品'涵碧梅'的故事
二十一、錢蘭客獲寶即易手洋行主冠名喚軍旗——春蘭葉藝傳統名品'回歸'(軍旗)的故事
二十二、怪和尚采蘭天目山盛阿關邂逅獲佳品——春蘭傳統名品'吉字'的故事
二十三、老蘭友佳節送幽香小獼猴受恩知圖報——春蘭名品'獼猴素'的故事
二十四、小老闆無意得名蘭楊祖仁公堂遭敗訴——春蘭傳統名品'楊氏素荷'的故事
二十五、保梅蘭和尚賭性命苦尋求元吉回故里——春蘭傳統名品'元吉梅'的故事
二十六、兄弟倆覓蘭致大富拜佛爺歸途再得寶——春蘭傳統名品'笑春'的故事
二十七、沈江南臨危賦重託諸水亭捨命保珍品——春蘭傳統珍品'上品圓梅'的故事
二十八、老塾師怒斥府衙內福荷素譽滿海內外——春蘭傳統名品'福荷素'的故事
二十九、化三千測字斷案情縣衙內竟是竊蘭賊——「九峰閣」蘭園被盜案的故事
三十、為獵奇眾人擁葯店圖發財傻瓜吃蘭草——蕙蘭失傳名品'太乙梅'的故事
三十一、永新僧修佛結蘭緣窯頭山救生得佳品——春蘭傳統名品'翠筠'的故事
三十二、呂建軍東山覓黑貓方祥根北嶴采黑虎——春蘭新花珍品'黑貓'與'黑虎'的故事
三十三、老戰士懷舊訪四明敘友情金鳳贈飛蝶——春蘭新花名品'四明飛蝶'的故事
三十四、大老劉無心撿寶草破砂鍋蝴蝶忽飛出——春蘭新花名品'志遠蕊蝶'的故事
三十五、陳德初葯擔選殘草新蕊蝶飛走又飛回——春蘭新花名品'友誼蕊蝶'的故事
三十六、張勝標萬草淘一寶荷水仙姿俏如朵雲——蕙蘭新花珍品'勝字'的故事
三十七、李木匠獻花成狀元永福素三朵救兩命——建蘭傳統名品'永福素'的故事
三十八、蔡先生有志夢成真蔡添荷因愛遭不測——蕙蘭新花珍品'蔡添荷'的故事
三十九、王水堂地攤揀異花遭冷落水亭收異品——春蘭新花珍品'五彩蝴蝶'的故事
四十、鄭黎明無緣得蕙荷河南客以梅表歉意——蕙蘭新花珍品'桑榆梅'的故事
四十一、泥水匠得草欲速富何安軍有緣獲珍品——春蘭新花珍品'多嬌'的故事
四十二、香爐峰佛地幽藏蘭姒老人采葯得蝴蝶——春蘭新花名品'佛蝶'的故事
四十三、寶鼎荷加冠紅太陽金定先巧手救極品——春蘭新花珍品'紅太陽寶鼎'的故事
四十四、胡華元慧眼識真金華鼎梅麻殼出異品——春蘭新花珍品'華鼎梅'的故事
四十五、葉志慶愛蘭情難舍苦尋覓新歲得名品——春蘭新花珍品'慶梅'的故事
四十六、何蘭友慷慨讓珍奇林申燎終得心儀花——蕙蘭新花珍品'袖珍梅'的故事
四十七、名蘭家代代出優秀葉華良馬年獲稀貴——蕙蘭新花珍品'馬年新梅'的故事
四十八、甥舅倆舟山得絕品知足素俗中顯珍貴——春蘭新花珍品'知足素梅'的故事
四十九、夫妻倆逆境再崛起華良梅一展獲殊榮——蕙蘭新花珍品'華良梅'的故事
五十、富浩舟巨款納絕品荷瓣蕙驚煞眾蘭友——蕙蘭新花珍品'聖荷'的故事
五十一、采幽蘭魂系秦嶺山紙板箱老富選素荷——蕙蘭新花珍品'一舟素荷'的故事
五十二、人生路六子瀟灑走得異品侄兒蒔探幽——春蘭新花名品'探幽'的故事
五十三、李兆華名山得名花李廷福因愛救新荷——春蘭新花珍品'美芬荷'的故事
五十四、張蘭友尖山得異品寶蓮蝶磐安稱獨秀——春蘭新花珍品'寶蓮蝶'的故事
五十五、花樓山蘭花姿容妍山村人致富多美談——春蘭新花珍品'仙都梅'和'玉羽蕊蝶'的故事
五十六、仙都峰花仙育蘭蕙趙錦標絕頂得珍品——春蘭新花珍品'瓊瑤'的故事
五十七、採茶妹情結蘭花緣壽彩鳳苦尋五星蝶——春蘭新花珍品'五星蝶'的故事
五十八、陳少敏慧眼識花蕾結蘭誼三地育壽桃——蕙蘭新花珍品'翠桃獻壽'的故事
五十九、王德仁二求舟山草潘海明四年守佳梅——春蘭新花珍品'仁海梅'的故事
六十、兩蘭友初嘗豐收果羅文典傾心育海荷——春劍新花名品'海荷'的故事
六十一、畫蘭花意外結蘭緣圓心儀千里尋素荷——春劍新花名品'素荷'與蕙蘭新花名品'素荷'的故事
六十二、蘭花網金輝遭非議亮艷姿展台稱泰斗——春蘭新花珍品'蕊王'(泰斗蝶)的故事
六十三、李前輩精選龍根苗慶麟素清雅揚美名——蓮瓣蘭新花名品'慶麟素'的故事
六十四、結蘭緣眨眼二十載終痴心喜得蓮瓣梅——蓮瓣蘭新花珍品'金猴梅'的故事
六十五、羅文典決然納錦綉任廷生血染中華情——春蘭新花珍品'錦綉中華'的故事
六十六、求珍品再次上縉雲蘭園主因情而割愛——春蘭新花珍品'三樂蕊蝶'的故事
六十七、董事長痴心求奇花談氏蝶清艷勝群芳——蕙蘭新花珍品'談氏蕊蝶'的故事
六十八、寄蘭情吳老贈虎蕊慰英靈新昌育珍品——春蘭新花珍品'虎蕊蝶'的故事
六十九、尋奇花不辭萬里行有眼力周鑫識極品——蕙蘭新花珍品'仙荷極品'的故事
七十、遇機緣千里追名種有毅力盧幹得珍品
——蕙蘭新花珍品'盧氏蕊蝶'的故事
七十一、傳友情同心納異品寄情愛嬌花再復回——蕙蘭新花珍品'天嬌牡丹'的故事
七十二、黃樟烈遠尋芳香草翠玉荷埋香永福鎮——建蘭新花名品'翠玉荷'的故事
七十三、刁竊賊人牆偷蘭花報警器小試保安寧——蕙蘭新花珍品'華馨牡丹'的故事
七十四、五載情難圓玉花夢苦尋求終得雪映梅——春蘭新花珍品'雪映梅'的故事
七十五、紀家祥因禍反得福換蘆頭珍品幸傳世
——蓮瓣蘭新花珍品'玉兔蕊蝶'的故事
七十六、老村長清明采蘭蕙時緣來偶然得寶草——蕙蘭新花珍品'金皇冠'的故事
七十七、李政新十年苦尋芳金華梅名多花品俏——春蘭新花名品'金華梅'的故事
七十八、盧梅富一心求珍品九龍梅亮相驚蘭界——春蘭新花珍品'九龍梅'的故事
七十九、冒大雪夫妻覓幽芳受青睞名花顯風采——春蘭新花珍品'荷瑞'的故事
八十、施和耀乘興訪蘭友遇珍品三顧請玉蝶——蕙蘭新花珍品'中華玉荷蝶'的故事
八十一、王學長情鍾三星蝶三結義造就飲翠閣——春劍新花珍品'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八十二、圓心願采蘭整十年因多姿新花名五相——春蘭新花名品'五相'的故事
八十三、徐建華巨資買蝶花情系蘭緣丹桂華庭——春蘭新花珍品'花冠蝶'的故事
八十四、趙銀泉九年磨一劍蓋圓荷花品勝眾芳——春蘭新花珍品'蓋圓荷'的故事
八十五、采蘭草有幸得水晶善栽培意外出圓蝶——春蘭新花珍品'蓋圓蝶'的故事
八十六、曉天鎮尋訪下山草龔仁紅有幸得胭脂——春蘭新花珍品蕊蝶'大龍胭脂'的故事
八十七、一蘭農偶得珍稀草名蘭家珍愛稱鼎梅——春蘭新花珍品'鼎梅'的故事
八十八、廣交友旨在以誠待十年夢一朝獲金龍——蕙蘭新花珍品'金龍蕊蝶'的故事
八十九、劉劍龍括蒼得新品錢長生三顧求荷蝶——春蘭新花珍品'劍龍荷蝶'的故事
九十、老夫妻深山結蘭緣得奇蘭花形似牡丹——春蘭新花珍品'盛世牡丹'的故事
九十一、兩學童賣蘭攢學費求珍寶親臨烏蒙山——春蘭新花珍品'烏蒙牡丹'的故事
九十二、陸修灶華頂采牡丹何文土精培傳後世——春蘭新花珍品'華頂牡丹'的故事
九十三、錢寶芳隨手捻蝶花錢長生慧眼識珍品——春蘭新花珍品'彩虹蝶'的故事
九十四、為圓夢十次上鄂豫求好花不惜擲金銀——蕙蘭新花珍品'明玉梅'的故事
九十五、父子倆靈山喜得寶陳澤君冠名稱君荷——建蘭新花名品'君荷'的故事
九十六、惜珍品蘭農藏屋樑和氏璧清純世無雙——春蘭新花白素心珍品'和氏璧'的故事
九十七、「寧波陳」舟山買寶草眾蘭友因愛起紛爭——春蘭新花珍品'摩天奇蝶'的故事
九十八、夫妻倆自幼迷蘭花苦尋求終得荷蝶歸——春蘭新花珍品'山環荷蝶'的故事
九十九、花蝴蝶魅力迷過客王萃賢有緣得芳蘭——春蘭新花蕊蝶珍品'花蝴蝶'的故事
一○○、儒嶴山寶地育雙嬌潘金輝求花多蹉跎——春蘭新花珍品'中華雙嬌'的故事
一○一、萬德潮營商游蘭海夫婦倆共寄蘭花情——蕙蘭新花珍品'元宵梅'的故事
一○二、小女子愛蘭好妙想幾周折終得珍品歸——蕙蘭新花珍品'聖彩荷'的故事
一○三、顧樹綮錯贈老蜂巧朱玉林蹉跎夢終圓——蕙蘭傳統珍品'蜂巧'的新故事
後記
……

④ 春天開的蘭花有什麼品種

1、大富貴:(又名,團荷)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在下海花窖中選出,版湖州雙林鄭同梅和餘姚權王叔平分養,復花後鄭同梅取名「鄭同和」,王叔平蒔養的命名「大富貴」(後日本蘭界引種,故日本只有「大富貴」這一名稱)。另一說:鄭同梅和杭州吳淳白分別得到。 2、 環球荷鼎: 公元1922年發現於浙江上虞大舌阜山中,當年上海郁孔昭以八百銀元買進培養。
3、蓋 荷:(又名:翠蓋、文荷 ) 清光緒庚子年(公元1900年)浙江紹興賈山頭蘭農胡七十在四明山挖得,後買給當時在上海經商的馮長生。另一說:浙江紹興縣棠棣鄉馮長生在山上採得,後杭州邵芝岩培肓。
4、端秀荷: 據說民國十五年,浙江寧波楊氏選肓。
5、憲 荷: 公元1917年上海王憲臣發現於王家花園。三十年代流入日本。
6、大魁荷: 民國年間選出。公元1930年引去日本。
7、鄭同荷: 1909年在上海花窖中選出,湖州雙林鄭同梅與杭州吳淳白分別得到。

⑤ 怎麼辨別蘭花的主要品種啊

(1)春蘭來。根肉質、白色。葉狹線形,長自約20厘米一25厘米,邊緣具有細銳鋸齒,葉脈明顯。每莖1~2朵花,黃綠色,香味清幽。早春2~3月開花。品種繁多,通常依花瓣的形狀分為梅花瓣、水仙瓣、荷花瓣、蝴蝶瓣、素心瓣等型。名貴的品種有小打梅、宋梅、綠雲、汪字、鄭同荷等。(2)蕙蘭。根肉質、淡黃色,葉線形,比春蘭直立而粗長,葉緣粗糙。一莖著花5~13朵,淡黃色,唇瓣綠白色,具紅紫斑點。花甚香,花期4—5月。名貴品種有程梅、送春、盪字、隆昌素等。(3)建蘭。葉闊線形,長30厘米~60厘米,多直立,葉緣光滑。一莖著花6~12朵。花黃綠色乃至淡黃褐色,有暗紫色條紋。香味甚濃,花期7~9月。名貴品種有十三太保、龍岩素心、鐵骨素、銀邊大貢等。(4)墨蘭。葉長50厘米一100厘米,寬達3厘米,光滑,先端尖,直立性。花莖高約60厘米,一莖著花5一』10朵,花瓣多具紫褐條紋。花期冬季至早春,有香味。名貴品種有綠墨、白墨、鸚鵡墨、徽州墨等。(5)寒蘭。葉狹而直立。花莖細、直立,著花5—9朵。花小、花瓣狹,有黃、白、青、紅、紫等色,清香。花期秋末至初春。名貴品種有銀鈴、翠玉、紫雲、黎明等。

熱點內容
肉葉海棠 發布:2025-08-30 23:38:09 瀏覽:412
百合碳疽病 發布:2025-08-30 23:34:26 瀏覽:404
手中一朵 發布:2025-08-30 23:32:12 瀏覽:301
情人節的那個夜裡歌詞 發布:2025-08-30 23:20:02 瀏覽:601
仙女插花是什麼 發布:2025-08-30 23:20:01 瀏覽:268
情人節圖片花 發布:2025-08-30 23:19:01 瀏覽:550
魔百合河南 發布:2025-08-30 23:14:30 瀏覽:459
茶花如何管理 發布:2025-08-30 23:11:58 瀏覽:750
異世百合 發布:2025-08-30 23:06:08 瀏覽:322
盆栽飯 發布:2025-08-30 23:05:13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