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枝種蘭花
1. 什麼才算有機蔬菜
有機蔬菜的生產體系要求基地是完整的地塊,不能夾有進行常規生產的地塊,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與常規地塊交界處必須有明顯標記,如河流、山丘、人為設置的隔離帶等。
轉換期的開始時間從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日起計算,生產者在轉換期間必須完全按有機生產要求操作。經1年有機轉換後的田塊中生長的蔬菜,可以作為有機轉換作物銷售。
有機蔬菜基地應採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綠肥在內的至少3種作物進行輪作;在1年只能生長1茬蔬菜的地區,允許採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兩種作物輪作。前茬蔬菜收獲後,徹底打掃清潔基地,將病殘體全部運出基地外銷毀或深埋,以減少病害基數。
有機蔬菜生產與常規蔬菜生產的根本不同在於肥料使用的差異。有機蔬菜生產只允許採用有機肥和種植綠肥,一般採用自製的腐熟有機肥或採用通過認證的純有機肥料。
有機肥養分含量低,用量要充足,以保證有足夠養分供給,否則,有機蔬菜會出現缺肥症狀,生長遲緩,影響產量。有機肥料前期有效養分釋放緩慢的缺點,可以利用某些微生物,如具有固氮、解磷、解鉀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和溶磷菌等,經過這些有益菌的活動來加速養分釋放養分積累,促進有機蔬菜對養分的有效利用。
綠肥具有固氮作用,種植綠肥可獲得較豐富的氮素來源,並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綠肥品種包括紫雲英、苕子、苜蓿、蒿枝、蘭花籽、箭苦豌豆、白花草木樨等。
有機蔬菜種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時,應做到種菜與培肥地力同步進行。使用動物和植物肥的比例應掌握在1∶1為好。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追施有機專用肥100公斤。
選擇適合的蔬菜種類和品種,具有特殊氣味的蔬菜,害蟲發生少。在蔬菜種類確定後,選抗病蟲的品種十分重要。合理輪作,蔬菜地連作多會產生障礙,加劇病蟲害發生。有機蔬菜生產中可推行水旱輪作,改變和打亂病蟲發生小氣候規律,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
有機蔬菜栽培是可利用害蟲天敵進行害蟲捕食和防治。還可利用害蟲固有的趨光、趨味性來捕殺害蟲。使用硫磺、石灰、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防治病蟲。可用於有機蔬菜生產的植物有除蟲菊、魚腥草、大蒜、薄荷、苦楝等。如用苦楝油2000~3000倍液防治潛葉蠅,使用艾菊30g/L(鮮重)防治蚜蟲和蟎蟲等。
一般採用人工除草及時清除,還可利用黑色地膜覆蓋,抑制雜草生長。在使用含有雜草的有機肥時,需要使其完全腐熟,從而殺亡雜草種子,減少帶入菜田雜草種子數量。
總的來說,有機蔬菜是比綠色蔬菜更健康的蔬菜,最天然的蔬菜。
2. 求水城周邊鄉鎮的趕場時間表
水城特區趕集時間
星期一:常明,雞場,米羅,發那。
星期二:貓場,果布戛,順場,馬場。
星期三:大灣,蒿枝,干河,雙橋,舍戛,發射,龍井,蘭花,磋播,倮摩,豬場。
星期四:猴場,大通壩,濫壩,新街,都格,營盤,者卡,花戛,俄戛,打磨石。
星期五:汪礦(山峽),立火,龍頭山,勺米,木柯,姬關營,埡口,哈青,九歸,箐口,紅岩。
星期六:阿佐,董地,汪礦(小豬場),五星,保華,大土,戛拉戛,俄腳,箐馬,筆架,坪寨,鹽井,小馬場。
星期天:德塢,白膩,小河,大河,汪礦(費家寨),大灣,比德,南開,鼠場,玉舍,楊梅,發耳,龍場,法德,啊戛,銅廠,蟠龍。
1、堯台 :一、四、七、 固下: 三、九。
2、縣城 :三、六、九 、小劉村 三、八。
3、辛寨: 三、八。
4、白侯 :五、十 、紀昌庄 :四、九 。
趕集時擺攤注意事項:
1、地方的選擇:一定要選擇人流量大的地方,人多才能賣出更多的衣服。
2、衣服的擺放:盡量利用場地,把自己賣的衣服樣品掛起來,這樣讓人直觀的看到衣服款式, 顏色。盡量多掛,把場地掛滿,這才顯得貨物琳琅滿目。
3、選擇輕便的運輸工具。 最好的是自行車、集市上人多、開車絕對不行、電動車也不能快速騎。
4、穿上最普通的衣服。 實際上很多人會看穿著來定菜價的、看著你衣冠楚楚、那麼、價錢就會高一些。
5、帶零錢趕集。 不要以為帶著手機就夠了、微信、支付寶刷一下不就支付了、其實不是這樣的。
6、貨比三家再買。 不要看到自己想要東西就買下了、實際上、集市上價格差別很大的。
廟會是中國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也是我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內及其附近,故名。
流行於全國廣大地區。古代,「日中為市」,進行集市貿易。至南北朝時,統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廟,菩薩誕辰、佛像開光之類盛會乃應運而生,商販為供應遊人信徒,百貨雲集,遂成廟市。北宋時開封大相國寺廟會極有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女詞人李清照曾與其夫趙明誠相偕至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