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漫
發布時間: 2025-08-20 09:35:06
Ⅰ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詩詞注釋
元代沈義父的樂府著作中提到,現代詞人往往忽視了古曲下句的深層含義,只是隨大流理解。例如柳永的《木蘭花》中寫道:「拆桐花爛漫」,這里的「拆」並非隨意使用的,而是特意用來描繪花開得繁盛,就像打開了桐花的燦爛。有人誤解為「拆桐花」是指花朵的分離,但這並不符合詞句的意境,實際上是在強調花開的過程,而非分開。
「慢調正格」是詞牌的一種,如「紺」字,音為「尷」,原意為青紅相間的顏色,後來引申為青翠的色彩。"幰"字,音為「顯」,指車上的帷幔。"垧"是遠郊的意思,源自古代對地域的劃分,如郊、牧、野、林、垧,分別代表不同的區域。
踏青是中國古代春季的習俗,如秦味芸的《月令粹編》記載,蜀地在正月初八日就有踏青遊冶的活動。清明節被認為是踏青的主要節日,人們在這一天出遊賞景,親近自然。
「艷冶」形容景色或人物的美麗,而「遞」則指古代的驛車,象徵著旅行和傳遞。"往往"一詞則表示常常、處處。"珥",音為「耳」,古時是耳飾,象徵著貴族的裝飾。"罍"是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形似壺,郭璞注釋說大的可以容納一斛。
「永」字在這里既表示時間的長遠,也指空間的無盡。最後,「酲」音為「呈」,指的是醉酒後尚未完全清醒的狀態,寓言著詞中的某種情緒或情境。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