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花木
⑴ 求米蘭(植物,不是球員- -)一些資料
米蘭為楝科米仔蘭屬常綠木本植物。
拉丁名(學名):Aglaia odorata
別名:珠蘭、米仔蘭、樹蘭、魚仔蘭
產地分布:產中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省,東南亞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株高4-7m。嫩枝常被星狀銹色鱗片。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5枚,倒卵形至長橢圓形。圓錐花序腋生,花黃色,形似小米,芳香。
生長習性:喜陽光充足,也耐半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宜疏鬆,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土壤或砂壤土。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各地皆盆栽。冬季移入室內越冬,濕度需保持10-12℃。夏、秋季開花。
園林用途:米蘭樹姿秀麗,枝葉茂密,花清雅芳香,是頗受歡迎的花木,宜盆栽布置客廳、書房、門廊及陽台等。暖地也可在公園、庭園中栽植。
繁殖培育:主要用扦插或高壓法繁殖,扦插於6-8月進行,高壓繁殖宜在5-8月進行。小苗需適當遮蔭,切忌陽光暴曬。在氣溫高、通風不良的環境下,常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為害。
米蘭其他:
http://www.guoxue.net/bbs/archiver/?tid-23251.html
http://www.poetic.com.cn/go.asp?id=31485&ttt=
七律·米蘭
文 / 墨跡
溪山玉樹雅含晶,
卉海蘭花遠淡清。
粒俏香心多少結,
誰人獨得半瑤情。
偷將種取移盆里,
放置庭堂近賞瑩。
舉蕾千千芳似語,
幽思夜夜到黎明。
⑵ 米蘭(楝科 米仔蘭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Aglaia odorata Lour.
米蘭又名米籽蘭、樹蘭。樹態秀麗,枝葉茂密,葉色蔥綠光亮,花香似蘭,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盆栽花卉,也是窨制花茶的鮮花之一。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在原產地可高達5米左右,盆栽呈灌木狀,高不過1米。分枝多,樹冠整齊。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葉柄上有極狹的翅,每復葉有3~7片倒卵圓形的小葉,全緣,葉面深綠色,有光澤。小型圓錐花序,著生於枝端葉腋。花很小,直徑約2毫米,黃色,香氣甚濃。花期很長,以夏、秋兩季開花最盛(見彩圖75)。
作為觀賞植物栽培的還有大葉米蘭A.taiwaniana,葉形較大,開花略少,其花常伴隨新枝生長而開,主要分布在台灣省沿海的雜木林間,所以又叫台灣米蘭。
[分布]
米蘭原產我國南部省區和亞洲東南部。
[習性]
喜溫暖、濕潤、半陰半陽的環境條件,並具有較強的耐陰性,適應在南方濕度較大的陽光下生長,對低溫十分敏感,很短時間的零下低溫就能造成整株死亡。當氣溫達16℃左右時,植株就能抽生新枝,但生長很緩慢,不能形成花穗。氣溫達25℃以上時,生長旺盛,新枝頂端葉腋孕生花穗,所以除華南可地栽外,其他地區只能盆栽,入冬後,必須搬入室內,防凍保暖,否則易被凍死。不耐乾旱,喜濕潤的環境,受旱後葉片會立即黃枯脫落,根系也會死亡。要求肥沃、疏鬆的中性或酸性土壤。
[繁殖與栽培養護]
米蘭常用扦插和高空壓條繁殖。
扦插有老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前者即用去年生的老枝作插穗,於4月至5月間進行,後者是選用當年生的半木質化枝條,於6~8月進行,採集嫩枝作插穗的標準是枝端葉片質厚、色綠、腋芽飽滿。插穗長10厘米左右,保留上端2~3片葉,其他葉子全部去除,以減少水分蒸發和營養消耗,削平切口。扦插基質可用河沙、膨脹珍珠岩、泥炭、蛭石等。扦插時,可先用竹筷在插壤上打洞,間距5厘米左右,然後將插條插入洞中,深度約為插條的1/3。插入後,要用手指撳實基質,使基質和插條緊密結合,澆足水。架設蔭棚,以保持通風、濕潤的條件。插穗生根快慢與插壤溫度關系很大,底溫高,生根快,底溫在30~32℃時,插後40天即可生根,25~28℃即需50~60天才能生根。但底溫高,葉片蒸發快,插條新陳代謝處於活躍狀態,此時如果濕度低,則易造成插穗落葉,插穗一旦落葉,即無成活的希望。所以高溫還必須保證高濕,通常須保持85%以上的相對濕度。扦插前,插穗基部用20~25毫克/升的吲哚丁酸浸12~24小時。或50毫克研的吲哚乙酸浸15小時,有促進生根的效果。
高空壓條自5月至9月都可以,但最好的時間是6月梅雨天氣,此時高壓成活率高,生根快,一般6月上旬高壓的米蘭,40天後就能陸續生根。具體方法是:選擇1年生木質化健壯枝條,莖粗0.5厘米,於離分叉部位20厘米處作環狀剝皮,環寬0.5厘米左右,深度以見木質部為准,然後用苔蘚或濕土敷於環剝部位,再用塑料薄膜包紮,讓苔蘚等始終保持濕潤,生根後再剪離母體,先於庇蔭處緩苗,後再上盆定植。採用此法成活率高,成苗開花較快。
米蘭雖具有較強的耐陰性,但不耐長期蔭蔽,尤其是盆栽米蘭盛花時,不能長期置於室內,在開花時,可於上午9時前移入室內,下午4時後移至室外,使其接受陽光。為抽生新枝和新花穗積累營養。冬季移置室內時,也應使其盡可能多地接受光照。
雖然米蘭對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但以富含腐殖質、肥沃、微酸性的沙質壤土為宜。在調制盆土時,採用泥炭土2份,加沙1份,或者選用肥沃園土、堆肥土各2份,加沙1份,混合調制。
幼苗上盆後,待長到20~25厘米高時,即要摘心,促使其發生側枝,早日形成樹冠,同時可以控制植株高度和增加花量。
米蘭盆栽時,要保證排水良好,澆水應按氣候乾旱情況而定,既要保持盆土濕潤,又不能使長期水分過多。維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對米蘭生長有利,在天旱和生長旺盛期,最好每天葉面噴水1~2次。
米蘭枝葉繁茂,生長期中不斷抽生新枝,形成花穗,因此需要有充足的肥料。肥力不足花量會明顯下降。為此,春季開始生長後,就應及時追肥,追肥以腐熟的餅肥為好,米蘭不能忍受濃肥,因此施肥應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尤其是春天開始追肥時,忌施濃肥。追肥宜7~10天施1次,在肥水中亦應增加適量的過磷酸鈣。
夏季炎熱時,要把米蘭放到有蔭蔽的地方,可放在蔭棚的邊緣,既不使遭強光照射,又能得到較多的陽光。因為過強的直射光對米蘭生長發育有抑製作用,而過於蔭蔽,也容易引起米蘭徒長,生長衰弱,花量減少。
根據米蘭對溫度的要求,盆栽米蘭一般要到穀雨以後才能搬至室外,而秋季在霜降之前,即要移進室內越冬。越冬期間,室溫保持在10~12℃為宜,室溫過高容易引起繼續生長,對第二年生長發育不利。但溫度過低,降到5℃以下時,容易引起凍害。米蘭在室內越冬,葉面容易沾灰,影響其正常的光合作用,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沖洗1次。
在盆栽米蘭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花蕾長的不少,但沒等開花就干癟枯萎脫落,這往往是由於空氣乾燥、濕度不夠、不通風、光照不足、肥水太多等原因造成的,遇到這種情況,可參照上述管理要求進行養護,不難得到解決。
亦有些花卉愛好者,栽培幾年的米蘭不開花,其主要原因一是栽培基質的pH不符合其需要,偏鹼性;二是冬季溫度過高,影響休眠,過多的養分消耗,影響翌年開花;三是施氮肥過多,使枝葉過旺,抑制生殖生長,影響開花;四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阻,養分積累少,枝條細弱,生長不良。
米蘭從小苗開始就要進行整形,使保留15~20厘米高的一段主幹,不要讓主枝從地面叢生而出。由於米蘭是在新葉腋間抽生花穗,所以一般不加修剪。但米蘭經過室內過冬,或者放在室外栽培,會經常出現少量的枯枝現象,應隨時修去這些枯枝,以保持美觀和有利於生長。在它生長過密時,對一些不開花的內膛枝、交叉枝等,也可以適當修去一些,以利光照和通風,使它生長得更好。如果盆養幾年以後,長得又高又大,室內擺放困難,可將過長、過多的枝進行高壓繁殖或修去過密過高的部分,使它多生側枝,多開花。也可通過彎扎造型,提高其欣賞價值。同時也可利用修剪下的材料進行扦插繁殖。
米蘭的主要病蟲害有米蘭炭疽病、煤污病、白蛾蠟蟬、考氏白盾蚧、褐軟蚧等。防治方法:①發病初期噴灑波爾多液、百菌清、多菌靈、代森鋅等任一種葯劑。②蚧若蟲期噴灑氧化樂果、殺螟松、亞胺硫磷等任一種葯劑。
[觀賞與應用]
米蘭樹姿秀麗,枝葉茂密,花香似蘭,宜盆栽陳列客廳門廊,在南方可植於庭院,是極好的綠化觀賞花木。
⑶ 米蘭花,學名為米仔蘭,又稱為四季米蘭,米蘭花是一種什麼花呢
米蘭花是一種什麼花?
米蘭花,學名米子蘭,又名四季米蘭、破碎米蘭。它是灌木或小喬木,分枝多,幼枝頂端布滿星狀銹鱗,葉長5-12厘米,葉軸和葉柄有窄翅。蘭花圓錐花序是腋生的。花是黃色的,非常香。花萼5裂,裂片圓形。花冠5瓣狀,長方形或近圓形,長於花萼。雄蕊花絲結合成一筒,短於花瓣。雌蕊子房卵形,密被黃色粗毛。漿果,橢圓形或球形,具星形鱗片。種子有肉質的假種皮。5-12月開花,7-次年3月結果。常見於低海拔山區的疏林或灌木林中。產於廣東、廣西、福建、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常栽培分布於東南亞各國。
米蘭花的生長環境是什麼樣的?
1、米蘭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略耐陰。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為最佳土壤,冬季溫度不低於10℃。常見於低海拔山區的疏林或灌木林中。米蘭溫暖、陽光、肥美。最適生長溫度為20℃ ~ 25℃。一般情況下,日照充足,氣溫較高(30℃左右)時,盛開的花朵會有濃郁的香味。如果夏天放在陰涼處,同時施大量氮肥,是米蘭不開花或花多、香味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米蘭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在室外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養護,並注意適當多施含磷較多的液體肥料。最好施粉狀的骨粉、魚骨、雞骨等浸泡分解的鈣礬石肥料,常輔以一些含磷較多的肥料或發酵的淘米水,有助於孕蕾,多開花,色澤金黃,氣味芳香。蘭花喜歡溫暖、潮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稍耐陰,生長溫度20℃ ~ 25℃。而且栽培稻蘭花的土壤要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冬季溫度不能低於10℃。
2、米蘭花的主要生長區域在哪裡,米蘭喜歡光、暖、肥、冷、澇、旱,還有點耐陰。土壤需要肥沃、濕潤、多沙和微酸性。疏鬆、肥沃、排水透氣好的微酸性腐葉土最好,一兩年換一次盆。原產於南亞。在世界熱帶地區廣泛種植。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均有分布。北方也有很多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