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荷弧
Ⅰ 蘭花的贊詞
北宋黃庭堅(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內一干五七容華而香不足者蕙」。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衡蘭芷若。――《漢書
Ⅱ 描寫蘭花的作文
描寫蘭花的作文1
我家有一盆弔蘭,是媽媽帶著我一起到花市買的。它擺放在陽台的桌子上,我和爸爸定期為它澆水,觀察它的生長,我可喜歡它了!
吊蘭的葉子長長的,綠綠的,只要風輕輕一吹,它就像一位仙女揮著綠絲帶在空中翩翩起舞。幾個星期之後,吊蘭長出了新葉子,由淺變深,但是非常細,非常長,葉子上還有兩根白色的葉脈。它繼續長的過程中,居然還長出了小花,那雪白的花瓣里隱隱約約能看到一些淡黃色的花蕊,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真好聞!
有一次,媽媽對我說:「吸煙不僅對人體有害,而且還對植物有害。」這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吸煙真的對植物有害嗎?我想做一次實驗,驗證下到底是不是吸煙對植物有害。
心動不如行動!我讓媽媽去花市又買了一盆弔蘭,送給愛吸煙的舅舅,讓舅舅放在他的卧室里。要知道,他每天都要抽好幾根煙,不然忍不住。從此,我就關注舅舅家的這盆弔蘭了。
一個月過去了,我家的吊蘭越長越茂盛,但舅舅房間的吊蘭呢,葉子一天比一天黃。又過了一段時間,這盆弔蘭的葉子都變枯萎了,花兒也全落光了,整盆弔蘭都快死了。
從這次的對比觀察中可以看出:植物也有一定的承受力,也受環境的影響。吸煙有害身體,也影響植物生長。我一定要建議舅舅把煙戒掉。
我家的吊蘭真美,我愛我家的吊蘭!
描寫蘭花的作文2
雖說,現在是夏季了,可是今年的春天卻仍然是十分寒冷,嬌嫩的鮮花遲遲地不敢在冷風中開放,就連小草也不願從溫暖的土地中冒出頭來,世間如同一張白紙,沒有色彩也沒有生的氣息。
清晨,我站在陽台上,眺望遠處,驚喜地看見了一片雪白,是雪花綴滿枝頭,這般晶瑩剔透?是白雲在此逗留,如此婀娜多姿?
帶著好奇,我走出家門,向它走去,喔,它既不是雪花也不是白雲,它比雪花更聖潔,比白雲更端莊,它是冷風中怒放的玉蘭花,它是人間的美麗之花。
晨曦中,玉蘭披上一襲輕紗,霞光輕抹,五色繽紛,好似天上美麗的仙女。一股撲鼻的清香環繞著我,我閉上了眼陶醉在淡雅的花香中,竟情不自禁地坐在樹下,仰視著天空,蔚藍的天,雪白的花,輕柔的風好似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襯在玉蘭花後面的天空如同平靜清澈的湖面,玉蘭潔白的花朵好似一群潔白的白天鵝,在風的伴奏下,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又似剛下凡的廣寒仙子亭亭玉立地站在藍色的天際下,竟是如此素雅嫻靜。
我我不由得踮起腳尖,用手輕輕地抱起著碩大的花朵,嬌嫩的花瓣,優美的花型,純粹的白色,構成一朵朵聖潔美麗的玉蘭花,她滑滑的,上好絲綢業只能這般吧,是天工神匠用潔白無瑕的美玉琢成的稀世珍品,風輕輕吹來,一霎時,潔白的花瓣落了一地,不必惋惜,因為它已刻入人們的腦海……
我愛蘭花,愛她的純潔高雅,棄妖艷之色,去輕佻之態,不惹蜂蝶狂舞,不論何時始終一塵不染。
人的生命之花,也和大自然的花朵一樣色彩繁多,姿態各異,如果長久開放的花會被沾染,那我願作僅為一天的純潔的花。
願人間開滿潔白的玉蘭花……
描寫蘭花的作文3
春日的一個周末,陽光明媚,與小夥伴們一起去爬個軍山,真是太美好了。許許多多的樹木編織成一件樸素的綠色大衣,為軍山換上了新衣。當山間升騰起的一抹抹紫色闖入眼簾時,大家一下子被震撼到了。那抹紫有深有淺,深的純凈,淺的素雅。紫色的花朵兒一朵挨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笑著嚷著,從軍山腳下一直延伸到山頂,再從山頂流瀉到山腳,猶如山間涌動著一道紫色的瀑流。我們走走停停,感覺整個世界都是紫的了,自己也成了個小紫人兒了。形色一下,原來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二月蘭。
二月蘭沒有嬌艷迷人的姿容,沒有沁人心脾的芳香,它們從一朵朵生長到一簇簇,從一簇簇開到一片片。它們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含苞欲放,還有的只有一片嫩綠的小芽。鼻子湊近,用力嗅嗅,它們的花香和土香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了大自然的氣息,獨一無二的氣息。
春寒料峭的二月里,桃李杏依然沉睡著,二月蘭就這樣迎著春風,開著自己的花。山道旁、石頭尖、大樹旁,只要有泥土,有縫隙的地方都有它們的身影。沒有誰精心呵護,二月蘭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開得盡情盡興。
二月蘭還有一個稱號,那便是「平民花後」,因為它是蘭花中最平凡的一種,但它的自強不息,自力更生讓人稱贊不絕。它是我心中最美的花。
描寫蘭花的作文4
不知打哪時起,我暗暗迷戀上了玉蘭花,也許是它那沁人心脾的幽香征服了我,也許是它純潔的白色花瓣吸引了我,也許是它嬌艷多姿的形態感染了我……但,遠遠不止這些。
三月的一個下午,正值雨後初晴,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忽然,隱隱約約地嗅到一股淡淡的花香,那香味讓人感覺是多麼舒服。於是,我不知不覺地循著花香,漸漸地,味兒濃郁了。我抬頭一看,是玉蘭,是這潔白的玉蘭花!再也沒有什麼令人興奮的大事了,我真不感相信眼前是期盼已久的玉蘭花!我彷彿置身仙境,被一陣陣撲鼻而來的芬芳沐浴了;有好像遨遊在動漫般的世界裡,那清淡高雅的香味令人陶醉。走近細細一品,香味中還有一種苦澀,這可能是它與漫長而又寒冷冬天拼搏的痕跡吧。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那一朵朵傲立枝頭的白玉蘭潔白如雪,有一種脫俗出塵的美,像一隻只潔白無瑕的玉風鈴在風中搖曳著,側耳傾聽,好似那清脆悅耳的鈴聲在風中傳遞著你我之間的心聲。花朵有的含苞欲放,像一支支短小精悍的白蠟燭;有的倒掛枝頭,似乎是一片片搖搖欲墜的白葉子;有的斜插枝頭好像是一對情人在低頭竊竊私語;有的像白蝴蝶,面對著藍天振翅欲飛。
我在玉蘭樹下逗留了很久,看了又看,聞了又聞,直到日影漸斜,才戀戀不舍地離去,我輕輕地摘下一片花瓣,准備夾在書中,作為今日此行的紀念。盡管雙眼不是攝影機,但我會把這幅美景永遠珍藏在心底,等待日後慢慢回味。
描寫蘭花的作文5
自古就有很多文人雅士為蘭題詩作畫。他們是贊美她的婀娜多姿嗎?不,不僅是這樣。
第一是稱贊蘭的堅韌,在山溝里,在石縫里,在山澗里;在嚴寒中,在酷暑中……何處不見她的蹤影呢?四季長青,挺拔瀟灑。風吹雨打,你見過她低頭嗎?見過她屈服嗎?見過她害怕嗎?笑看風雲,是她一聲不變的人生觀。雨滴滴在葉片上,是那樣的美。因它不畏艱苦,不怕打擊,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們筆下贊蘭,頌蘭的詩詞,畫卷數不勝數。
第二才是她的美。美得不張揚。既有大家閨秀的氣度風范,又有小家碧玉的文雅秀靜。偶爾開幾朵白中帶黃的小花,香氣也不刺鼻,反而令人心曠神怡。"年年蕙芳正秋時,素妝粉彩淡淡施。家家青蔥抽玉箭,幽香沁脾一絲絲。"花中絕無雜彩斑點。孔子稱蘭"王者香",屈原愛蘭,種蘭,佩蘭,頌蘭。他在《離騷》中"言蘭",就十餘次提到,借蘭之高潔喻志。兩人愛蘭,種蘭影響了後人。
做人,就要像蘭。蘭不圖名利,既然自己那樣漂亮,為何不到那金碧輝煌的大花園里去與百花爭奇斗艷呢?她是要修養自己的身心。
蘭與我們相比,不是天壤之別嗎?有些人,為了名利與權勢,不惜一切代價。等住了別墅,坐了賓士,還覺得不滿足!這要當了國家領導,還不狂到月球去?倒不如學蘭,在自己的一生中,高風亮節,平平凡凡,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而不去奢求太多;學學蘭的勇敢,不要認為前方路途遙遠而坎坷就不去嘗試,若真是那樣,就不配"人"字的一撇一捺!
我要為蘭題詩:
高風又亮節,
清幽靜而香。
我為蘭而贊,
花中品芬芳!
描寫蘭花的作文6
暑假,媽媽從植物店買回了一盆弔蘭。翠綠色的吊蘭還沒有完全生長成可供人觀賞的時候,只有如一盆綠色的雜草般的又寬又扁的葉子,但卻展現出生機勃勃的力量。
從前,媽媽不懂有關栽培花花草草的技巧,所以不論養什麼植物,那株植物的存活時間肯定不會超過兩個月的。因此,當我看到她興高采烈搬回那盆弔蘭的時候,我心裡卻彷彿下著小雨,半點兒喜悅都沒有,因為我知道:這盆弔蘭肯定會在還沒有釋放出生命的光輝時枯萎,終究逃不出媽媽的手掌心。唉,可憐的吊蘭啊!
吊蘭買回來一個星期後,我們一家三口要出去旅遊八天。這八天,不知何時會出現傾盆大雨,也不知何時太陽會鑲嵌在天空一角,照出火辣辣的光。這八天,沒有人照顧她,也沒有人定期賦予她充足的水分,更沒有人下雨時把她搬進屋內,陽光燦爛時讓她沐浴在陽光之中。我走時為她祈禱,希望她能安然無恙度過這八天的危難日,不過心裡還是如此焦慮不安,不希望她這么早就結束短暫的生命……八天快樂的旅程很快結束了,回到了家中我第一個沖向吊蘭,然後上下打量著她。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吊蘭依舊坐落在客廳的那一角展現著頑強的生命力。只有底部幾片草葉成了金黃色,但並沒有影響上面的部分,翠綠翠綠的葉片使整個客廳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她點綴著客廳,只要有人一來我家做客,便最先欣賞那盆美麗的吊蘭花。
哦,吊蘭,吊蘭,你的生命在即將光彩動人的時候最先得到我的鍾愛。你迎風飄動的綠紗裙、你那幾片枯萎的黃葉,都時刻激勵著我的成長:綠色象徵活力、青春與希望,請不要在還未到達成功之巔的時候輕言放棄,否則就會像秋天凋落的黃葉一樣片片枯萎,失去了新生的希望。
描寫蘭花的作文7
玉蘭是一首素雅的詩。
那嬌柔的花瓣,秀雅的花蕊,優美的花型,潔白的花色,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純潔,透著和諧的美。
玉蘭的美卻不易被人發現,它太平凡了,以至被人忘卻。可它卻毫無怨言,默默裝扮著世界,它同雍榮華貴的牡丹一樣熱情奔放,又如凌波仙子一樣瀟酒飄逸,它比荷花更純潔細膩,比臘梅更朴實秀麗。玉蘭不拘謹,但不驕傲,它總是把端莊的花朵舒展開來,默吐芬芳。
晨曦中,略帶露水的花瓣被陽光抹上一層光彩,一朵朵花兒似害羞的少女,溫柔美麗。
白天,坐在樹上,閉上眼,讓一片片花瓣輕輕落下,滑過肩頭,散發出縷縷清香。繼而抬頭仰望,那蔚藍的天空,潔白的玉蘭,竟如此和諧地組成一幅畫面:玉蘭猶如一隻只潔白的鴿子,在藍天上自由的飛翔。
夜晚,月光灑落枝頭,又給玉蘭增添了幾分美麗,玉蘭,家雅、嫻靜。
玉蘭雖美,但它在人間逗留的時候卻十分短暫,僅僅幾天就先後凋謝,如雪花雙落一地,讓人見了不禁惋惜。然而,它仍然無聲無息,留下最後一絲平凡。但它的風采和神韻,依然浮現在人們腦海里——它已經把美好的形象鐫刻在人們心中了。
我愛玉蘭,愛它的純潔高雅,它棄妖冶之色,去輕挑之態,它潔白無瑕,端莊大方。玉蘭不在溫暖舒適的春光與眾花爭芳吐艷,它只在寒冷的初春,獨自怒放,用一身素潔裝點著初春。它不喜眾星捧月,總是一樹樹盛開,潔白一片,清香四方。當它飄落一地時,人們才好像覺得少了一縷生機與美麗。
玉蘭無論是高掛枝頭,還是雙落在地,始終保持著平凡樸素的品格。
玉蘭是一首詩,一首清新、素雅的詩。
描寫蘭花的作文8
教室里多了一盆不起眼的植物剛搬到教室的時候,擺在其他幾盆華麗的花旁邊,讓人覺得很樸素。我一直認為它是一盆草。看著纖細深綠色的樹葉,和山裡的野草沒什麼兩樣,只是那優雅的氣質似乎還是有些不同。它細長的葉子總是向上豎著,到了葉尖,葉子向外彎曲,形成美麗的弧度。這種姿態給人一種嚴肅高貴的感覺。
我一直不知道這是什麼植物。有一天,這神奇的植物開花了!
我沒注意到它什麼時候結。但是那天下午,我一進教室,就感覺教室里有一種不尋常的氣氛。看到同學們都用驚奇的眼神凝視著講台上的那個盆。有些人還指著那個花盆,意見不一。當我走近講台的時候,那濃密的草葉之間露出了像小鈴鐺一樣的花。圓形的花瓣白色,沒有花酒。有淡淡的香氣。比起水仙花、桂花的濃郁香氣,這種香氣顯得更加深邃和淡雅。我終於能確定這不是一堆草,而是一朵花盆!但是到底是什麼花?後來徐老師揭開了蘭花、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花中最珍貴的一個謎的答案。哦!這就是蘭花,我聽說過這種花,但不知道蘭花這么珍貴。老師尊敬蘭花,欣賞他優雅的品質。因為不喜歡臟東西。需要人們精心培養。不喜歡肥料喜歡干凈的土和干凈的水。你不能隨便摸它。喜歡安靜的生活,喜歡一個人默默呆在那裡,安靜地開放,悄悄地枯萎
蘭花真是真正的君子。我喜歡蘭花!
描寫蘭花的作文9
今天,我回到家,就聞到一絲清香,這香讓我陶醉,我尋著香氣過去,原來,是媽媽買給我的一簇繁盛的蘭花。
我看了看這簇蘭花,它有細而翠綠的長葉,中間一根長莖上托著一朵潔白如玉的花,十分美麗,文雅。微風中,蘭花像一個身穿青綠色衣衫,頭上戴著潔白的珍珠,正在翩翩起舞的仙子呢!
媽媽對我說:「蘭花十分文雅,我買來是為了讓你像蘭花一樣,不粗魯。有勤儉及高尚的心靈,做一個有謙謙君子之風度,有修養的人」。
我還從別的途徑知道:蘭花的習性就像農民一樣質朴,被人們移來培植後,也拒絕優厚的待遇,只需薄淺的泥土和簡朴的環境,僅此而已,從不貪婪。又像紳士一樣高尚,不驕貴,不低俗。它生長的環境不一定優越,它在野外只生長在背離陽光的土坡上,不需要肥沃的土壤,謙卑的長著,隱蔽的開著,從不張揚,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清白生存。
在古代,一些清貧之士或達官貴人直至當今普通人家都有它的身影,人們多以蘭花品行自況,以此自勉。
蘭花是同梅、竹、菊被喻為花中四君子,不是因為它的形態美麗,而是因為蘭花的心靈是花中最美的!
媽媽送與我蘭花,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置在我的書桌旁,它的倩影和清香時時伴著我熏陶我,我深深地明白媽媽的愛子之心——蘭花!
描寫蘭花的作文10
前年媽媽出差到廣州,帶回一盆米蘭。看著這顆枝葉單薄的小苗,我氣呼呼地說:「大老遠就帶回來這么個東西?」
可是,「女大十八變」,植物也要變啊!我家的米蘭由「丑小鴨」搖身變成了「白天鵝」,裝點著我家。你瞧,它枝葉茂密,墨綠中閃著亮光,已不在是當初的小苗苗了,遠看就像是一棵勁松,好酷!它的主幹已長到了兩尺多高,長出了數不清的樹杈,上面掛滿了似金片般的葉子。米蘭葉子的形狀與公園里的冬青差不多,似圓形。中間還有一道不深不淺的小溝。葉子的姿態奇形怪狀,另人難以捉摸,時而張開,時而收攏,如溫柔的少女,似乖巧的孩子……總之,無法用詞語來形容它百變的'姿態。米蘭的花也非常奇特,一串一串的,有點像葡萄,也有點像一串紅。中間有一根嫩綠的主枝,大約有一寸。主枝又分出無數的小枝,每個小枝上都長了一個小黃球,香氣非常濃郁,直撲鼻子,似乎要把人灌醉。我家放在窗檯上的米蘭,開花時從樓下經過的人都可以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帶給人們許多幻想。米蘭的顏色是金黃色的,那種十分耀眼的顏色是把我迷倒的一大因素。金黃中透著一種高貴、大方的氣質,豐收的喜悅。
米蘭花雖不如月季般絢麗,不如荷花般高潔,不如牡丹般華貴。但是,米蘭花憑借她樸素、常青的本質贏得了人們的心。它能生長在南國的沃野,也能生活在北方的土地里。它一心一意奉獻著自己,讓香氣充滿人世間。
本質的樸素,意志的頑強,青春的常在,才是最美好的。米蘭不正是具有這些特點嗎?
描寫蘭花的作文11
玉蘭花開了,潔白的花兒堆砌在無葉的枝幹上,觸目驚心的純白……
校門口有一株白玉蘭!這是我從來不知道的。每日只是匆匆地走進校園,日復一日地經過那株白玉蘭,卻從未欣賞過它。
記得滿心歡喜走進校園時,正是金秋時節。濃郁的桂花香以及金燦燦、銀閃閃的桂花讓我覺得很舒服。有時心裡也會困惑,那株粗壯的樹,到底是什麼呢?為何不開花?
現在花開了,心中也就少了一份疑惑,又記起表妹「偷采」紫色玉蘭花的事了。
一年前,表妹來我家玩。那時正直中午,大人們都在午睡。我們倆偷偷地溜下樓去。表妹喜歡花,看到紫色的玉蘭花便伸手去摘,只是個頭不高,我也不許她摘,只得拾落下的花瓣兒。見我忽略了她,出神那會兒,便去撞玉蘭樹。那樹才頭一次開花吧,還未充分顯示自己的美麗,花朵兒便紛紛落下來。表妹興奮得又奔又跳,為她的詭計實施成功而興奮不已。
晚上,表妹將她午間所拾之花瓣帶到房中去看,花瓣失去了美麗的光澤,枯黃在花瓣上蔓延,一點點生機在退盡,等到第二天早上,那些原本美麗的,漂亮的卻化作了一推腐朽的枯物,實在可惜。
抬頭望,潔白的花瓣隨風飄零,滿天的雪白,似乎是在冬季賞飛雪。美麗的世界,純白的世界,為何如此之快的凋零。沒有抗擊風雨的能力,只有柔弱無骨的凄美,生命之源泉在花的體內於零落那時與母體斷開,成了無思想,無感覺的死物。即使一時間美麗風韻不減,但終歸會失去。
玉蘭花開,開過即謝,美麗的世界,轉眼即逝。它該勇敢堅強些,不讓風兒奪走它的「世界」。
描寫蘭花的作文12
有一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發現在草叢中又一朵白蘭花,我輕輕摘下花朵里的一個小種子,捧在手心。一到家,我就跑到陽台,將白蘭花的種子中在一個裝有泥土的花盆,澆了一點水,期盼他快快長大。
過了兩天,綠芽從泥土中冒了出來,看起來十分嬌小。又過了一天,我發現那個小雅兒已經有小拇指那麼高了,可是卻像一邊倒去,靠著旁邊的仙人掌支撐,他看起來病怏怏的,也許這幾天天氣有些冷,白蘭花不適宜在這種天氣生存,我有些傷心,認為它過不了幾天就真的會這樣倒下去。可是,過了兩天,我正准備為它「收屍」時,卻驚奇地發現白蘭花原本彎曲著的枝幹,現在變得直挺挺的,十分富有生命力,我還看到了一個小花苞,我十分激動,也十分期盼,我懷著愉快的心情進入了夢鄉。果然,第二天那個小花苞開了花,那是一朵潔白如雪的玉蘭花,那花兒似乎是白玉雕成的,在綠的烘托下,看上去,那樣素潔高雅,纖塵不染。她把花朵兒台的高高的,像是向世界展現自己的美麗,可是他只能活幾天。
花朵是美麗的,雖然他們只有很短的時間,但他們一點都不悲觀,他們微笑地面對每一天,向外人展現自己最美麗的一面。而人類呢,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只能活幾天,人類會像花兒一樣微笑、快樂、完整的過完一生嗎?
描寫蘭花的作文13
古往今來,多少人偏愛著蘭花——這一古老的花卉。人們愛蘭花,不僅在於它清馨芬芳,更在於它骨骼清奇。蘭花生於深山幽谷,「不因清寒而委瑣」,「能白更能黃,無人亦自芳」。
家住隔壁的李爺爺是一名養花專家,特別對蘭花更是情有獨鍾。在他家的小院里,種上了各種各樣的蘭花。有春蘭、夏蘭、寒蘭,還有君子蘭、吊蘭等等。作為鄰居的我也深受感染。在我的hobbies中也包含了種蘭花這一個項目。去年,我就羞澀地向李爺爺要了盆蘭花——春蘭。
春末,當各種各樣的花兒已經度過了嬌艷倩麗的青春期,開始凋零之時,春蘭卻開始綻放出美麗動人的身姿。你瞧,蘭花的花莖上面綻放了一朵白白的小花。過了幾天,花朵舒展開它全身的骨骼。米黃的花蕊也伸了出來,宛如一個信號器,招來了一群蜜蜂在上面翩翩起舞。花朵下面是一些綠油油的葉片。白色的蘭花在青蔥綠葉的烘托下,素潔高雅,纖塵不然,遠遠望去像一片小草上覆蓋著疏疏落落的白雪,顯得既風雅又華貴。
蘭花不但有迷人的姿色,更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蘭花的根可以治肺結核、肺膿腫;葉可治百日咳。在筵席上,蘭花也是川菜「蘭花肚絲」、「蘭花包子」等菜的主料,真是其味無窮啊!
蘭花不與群芳爭艷,也不與萬卉爭春,只是默默無聞地奉獻著陣陣清香。也許人們不曾注意它,也許人們會把它遺忘在某個角落裡,但即使如此,它仍是與世無爭,從不計較,默默地尋找著屬於自己地光和愛。我愛蘭花,更愛蘭花「無人亦自芳」的品性。
描寫蘭花的作文14
春天到了,春風輕輕地吹佛著樹干,白玉蘭好像聽到了春姑娘溫柔的召喚,她蘇醒了。我們學校的環境特別優美,到處都是綠樹紅花。
現在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年級教室前那兩株百玉蘭。一株白玉蘭的花朵極少,而另一株卻是開得非常旺盛。剛開始的白玉蘭還沒開花,那灰暗的樹枝顯得毫無生機。過了幾天,天氣變暖了,羞答答的花苞便長了出來,給灰暗的樹枝帶來了無限色彩,生氣盎然。那花苞像個「毛筆頭」毛茸茸的,頂尖還有些粉紅色,像小姑娘臉上害羞的紅韻。清香四溢的花苞像一隻潔白無瑕的玉鈴,春風吹來,它左右搖晃起來,側耳傾聽,好像真的有清脆悅耳的鈴聲從春風中傳送過來。又過了一、兩天,那乳白色的花瓣便慢慢的綻放開了,她越開越大、越開越旺。沒過了幾天,美麗的玉蘭花就完全舒展開來了,它朝著藍天,像一隻展翅欲飛的白鴿。白色的花瓣襯托著黃色的花芯在微風中搖擺著,像一條條黃白相間的小裙子旋轉著把童年的笑聲散播到各地去,給大家帶來快樂;又好似一個小巧玲瓏的酒杯,裡面盛滿了春天的氣息。
一陣微風吹來,花香四溢,他們有的好像在低著頭竊竊私語,討論著春天的到來;還有的朝著藍天,好像一隻鼓著勁兒的小喇叭在吹奏著春天的樂曲;還有的玉蘭花搖擺著像一群群白蝴蝶在翩翩跳舞……一片花瓣飄落在地上,我小心翼翼地撿起了花瓣,啊!毛茸茸的,滑滑的像絲綢般的柔軟,我要把它放進書里,讓它伴隨著我一起學習、讀書。啊!我愛美麗的白玉蘭!
描寫蘭花的作文15
凈若清荷塵不染,色如白雲美若仙。
我最喜歡的花是玉蘭。雖然它不像山茶那樣紅艷,不像芍葯那樣妖嬈 ,沒有牡丹的國色天香,也沒有梅花的冰霜傲骨。但它那淡然恬靜、溫文爾雅的氣質深深吸引了我。
微風輕拂香四溢,亭亭玉立倚欄桿。 遠遠望去,樹上白茫茫的一片,好似一樹未融化的積雪,白得那樣耀眼。走近一看,樹干光滑而挺拔,一朵朵挺立的花兒嬌俏的站在枝頭,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了松塔似的花蕊。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像一顆顆蓄勢待發的子彈。三三兩兩的花朵兒擠在一起,像一隻只優雅的小鳥在枝頭休憩。輕風拂過,搖曳的花朵兒又似一隻只通體雪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沒有站穩的花瓣三三兩兩的飄落在我身旁,我小心翼翼的拾起來,捧在手心仔細的觀察,發現每一片花瓣都像一個小腳印。輕輕的用手摸一摸,像絲綢一樣絲滑柔軟。把它放在鼻子前聞一聞,像哈密瓜一樣甜蜜。輕風一吹,香甜的味道便四處散開,吸引來許多勤勞的蜜蜂和蝴蝶。
我忽然覺得我自己也是一朵潔白的玉蘭花,穿著雪白的舞裙,沐浴在陽光里。春風姑娘走來,我就提起舞裙和她一起舞蹈。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妹妹走來,滴答,滴答為我們唱起了歌謠。小鳥跳過來告訴我是多麼的美麗,蜜蜂飛過來告訴我蜜是多麼香甜……
啊!多麼美麗的玉蘭花啊!
Ⅲ 春蘭種類與品種有哪些
根據春蘭花瓣和葉片的形狀和顏色,園藝上常分為梅瓣荷瓣水仙瓣奇種素心色花和藝蘭等類型,還有線葉春蘭和雪蘭常見盆栽有宋梅逸品萬字方字等幾十個傳統品種
Ⅳ 江浙的春蘭「四大天王」分別是啥
萬字萬字:清同治年間(1862--1874)杭州萬家花園培養,故名萬字。又因發現於浙江嘉興鴛湖,又名鴛湖第一梅。中短葉,立葉姿,質厚,溝深,富光澤。三瓣圓頭、厚肉、緊邊、收根放角,花開平肩或飛肩,蠶蛾兜捧心,捧端有紅點,小如意舌,梗長,赤梗綠柄。為春蘭梅瓣極品,舊稱春蘭四大天王之一。龍字龍字:花外三瓣為大荷形水仙瓣,一字肩,色翠綠,觀音額捧心,大鋪舌,品字形紅點鮮明,花梗長,易起花,為春蘭水仙瓣極品,亦為四大天王之一 。集圓集圓,又稱十圓、老十圓、十圓梅,為春蘭「四大天王」之一。相傳是清朝威豐初年(1850年)由浙江餘姚縣藝蘭家張聖林發現,其後又有杭州高駿甫尋得。因其花萼片著根處為圓球形,故命名為集圓。集圓的葉與花均和宋梅相似,闊葉微垂,夾雜細垂葉,但花較小。花為梅瓣,萼片和花瓣分窠,花瓣鮮艷,花色略帶黃綠色,唇瓣小而圓,側萼片呈一字平伸;鞘低,與苞片綠中帶微紅;花草高20-25cm。花有時開梅形水仙花瓣,側萼片稍長圓。花容端正、碩挺,花期長。集圓生長勢強健,栽培較易,繁殖快,容易開花,故是春蘭中流傳最廣泛的品種之一。 集圓原產餘姚、紹興,現江、浙一帶的蘭圃及蘭花愛好者栽培較普遍。宋梅宋梅為200年前清朝乾隆年間(即1736至1795),出自浙江紹興縣平水鎮王化宋家店,由紹興人宋錦旋家栽培所發現,故稱「宋錦旋梅」,簡稱「宋梅」。據說,發現初期花型是一種荷形的水仙花瓣,後經過多人的栽培,才逐漸變為梅瓣,並成為春蘭類梅瓣型中傑出、典型的名種。日本人將宋梅、集圓、龍字、汪字列為春蘭之「四大天王」,而宋梅則被譽為「國蘭四天王第一」。 宋梅,葉片呈綠色,厚而細長,葉幅較寬,葉長15至27厘米,寬0.7至1厘米,有光澤,先端尖;老葉多呈弧形微下垂,極為優美,嫩葉濃綠色。花大、濃香,花直徑約4厘米,有絨毛般的光澤,顏色為稍帶藍色系的淡翠綠色;萼片輪廓十分清晰,圓厚,但四周較薄,稍向內卷,莖部緊縮,頂尖微突,淡綠色,兩側萼平伸或稍落肩;花瓣嫩白色,捲曲如蠶蛾,質厚而柔軟,合抱於蕊柱之上;唇瓣緊貼蕊柱,端正,不會下垂,通常有1至2個或多個紅點;新芽鞘鮮紫色,苞片淡紅色;花葶高出葉面或幾與葉面等高,淡紫紅色。 宋梅生長勢較強,雖是高貴品種,但栽培較易成功;容易開花,通常一葶一朵,若開梅瓣型時,三瓣萼片特別緊圓,有時也能開荷形水仙瓣或梅形水仙瓣,如植株健壯,生長旺盛時,也有偶開一葶並蒂的雙花。 宋梅原產浙江紹興,現紹興縣蘭花圃及*渚、棠棣、紹興城區一帶的蘭花專業戶中均有栽培,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有引種培育。
Ⅳ 春蘭有哪些品種
萬字:清同治年間(1862--1874)杭州萬家花園培養,故名萬字。又因發現於浙江嘉興鴛湖,又名鴛湖第一梅。中短葉,立葉姿,質厚,溝深,富光澤。三瓣圓頭、厚肉、緊邊、收根放角,花開平肩或飛肩,蠶蛾兜捧心,捧端有紅點,小如意舌,梗長,赤梗綠柄。為春蘭梅瓣極品,舊稱春蘭四大天王之一。 集圓,又稱十圓、老十圓、十圓梅,為春蘭「四大天王」之一。相傳是清朝威豐初年(1850年)由浙江餘姚縣藝蘭家張聖林發現,其後又有杭州高駿甫尋得。因其花萼片著根處為圓球形,故命名為集圓。集圓的葉與花均和宋梅相似,闊葉微垂,夾雜細垂葉,但花較小。花為梅瓣,萼片和花瓣分窠,花瓣鮮艷,花色略帶黃綠色,唇瓣小而圓,側萼片呈一字平伸;鞘低,與苞片綠中帶微紅;花草高20-25cm。花有時開梅形水仙花瓣,側萼片稍長圓。花容端正、碩挺,花期長。集圓生長勢強健,栽培較易,繁殖快,容易開花,故是春蘭中流傳最廣泛的品種之一。 集圓原產餘姚、紹興,現江、浙一帶的蘭圃及蘭花愛好者栽培較普遍。 宋梅為200年前清朝乾隆年間(即1736至1795),出自浙江紹興縣平水鎮王化宋家店,由紹興人宋錦旋家栽培所發現,故稱「宋錦旋梅」,簡稱「宋梅」。據說,發現初期花型是一種荷形的水仙花瓣,後經過多人的栽培,才逐漸變為梅瓣,並成為春蘭類梅瓣型中傑出、典型的名種。日本人將宋梅、集圓、龍字、汪字列為春蘭之「四大天王」,而宋梅則被譽為「國蘭四天王第一」。 宋梅,葉片呈綠色,厚而細長,葉幅較寬,葉長15至27厘米,寬0.7至1厘米,有光澤,先端尖;老葉多呈弧形微下垂,極為優美,嫩葉濃綠色。花大、濃香,花直徑約4厘米,有絨毛般的光澤,顏色為稍帶藍色系的淡翠綠色;萼片輪廓十分清晰,圓厚,但四周較薄,稍向內卷,莖部緊縮,頂尖微突,淡綠色,兩側萼平伸或稍落肩;花瓣嫩白色,捲曲如蠶蛾,質厚而柔軟,合抱於蕊柱之上;唇瓣緊貼蕊柱,端正,不會下垂,通常有1至2個或多個紅點;新芽鞘鮮紫色,苞片淡紅色;花葶高出葉面或幾與葉面等高,淡紫紅色。 宋梅生長勢較強,雖是高貴品種,但栽培較易成功;容易開花,通常一葶一朵,若開梅瓣型時,三瓣萼片特別緊圓,有時也能開荷形水仙瓣或梅形水仙瓣,如植株健壯,生長旺盛時,也有偶開一葶並蒂的雙花。 宋梅原產浙江紹興,現紹興縣蘭花圃及*渚、棠棣、紹興城區一帶的蘭花專業戶中均有栽培,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有引種培育。
Ⅵ 怎樣區分蘭花的優劣
請輸入你的答案..蘭花欣賞
傳統標准
1、花瓣:外三瓣寬圓或寬闊,瓣端完整無缺,收根緊邊,質厚且糯,不飄。鼻小舌大,舌呈圓或方形。舌內紅點排列整齊,色彩鮮艷。
2、花容:主瓣中正,副瓣左右對稱、平肩。雙捧緊抱舌瓣。花架堅挺,久開不拆捧、不落肩。花型結構嚴謹,各瓣比例協調,阿娜多姿。
3、花色:瓣色嫩綠,色凈不帶紅絲。花瓣也可帶其他顏色,如金黃、紫紅、枚紅。有「黃為貴,紅為稀,素為珍,綠為上」之說。要求花色俏麗,光彩照人。
4、葉片:葉面光滑油潤,有光澤,葉色深綠。葉質滋潤,柔中有剛。
5、植株:健壯無病害。花葶高出葉面,葉片完整,飄逸舒展,韻味十足,給人以完整、端莊、秀麗之健康美,不追求病態美。
6、氣味:香氣適中,文靜幽雅。
鑒賞術語
一、色 地生蘭花的顏色,雖然比較單一、純朴,沒有其他花卉妖媚妖麗,但它那素靜色澤,高雅風韻,卻是一般花卉難以相比的。根據江、浙一帶的蘭蕙傳統上以綠色為佳,尤以嫩綠為第一,老綠為第二,黃綠色次之、赤綠色更次。凡屬赤花,總以色糯者為上品,色澤昏暗而泛紫色者為下品。其他類蘭花,對色的評價因地而異。 二、肩 蘭花外三瓣中,中央豎直一瓣稱為主瓣,左右橫向排列兩瓣稱為副瓣。所謂「肩」,即專門指副瓣著生的形態:第一種呈水平狀,稱為「一字肩」,屬上品;第二種,當舒瓣前後,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稱為「落肩」,這種形式較次;第三種,是花剛盛開,副瓣就大幅度下垂,與主瓣形成三角形,稱為「大落肩」、「三腳馬」、「八字架」,如呈這種形式,即使瓣形、花品再好,由於外三瓣著生姿態惡劣,也不足取了,屬劣品;第四種,是副瓣微向上生,稱為「飛肩」,屬貴品。
三、捧 即內三瓣中間向外豎直靠攏的二片短瓣(比外三瓣略短),捧瓣以光潔為主,按其形式可分: 蠶蛾捧 形似蠶蛾形。又分硬和軟二種,例如春蘭中的綠英、榮祥梅、梁溪梅,宜春仙等;蕙蘭中的大一品、培仙、盪字、樓梅、端梅、崔梅、慶華等。觀音捧(俗稱觀音兜) 形似神話中觀音菩薩,帽沿前端兜形,如春蘭中龍字、春一品, 蕙蘭中的老染字等。豆殼捧 捧瓣尖端較圓鈍,瓣肉厚,有兜狀,形似蠶豆殼一端形態,如蕙蘭中的關頂。蚌殼捧 每片捧瓣似空蚌殼般內凹外隆,如春蘭中的常熟、大魁荷,蕙蘭中泰素等。剪刀捧 捧瓣似剪刀形,如春蘭中的文團素,蕙蘭中的華字、赤團子。蟹鉗捧 捧瓣瓣背中部隆起,尖端部兜扁,以蕙蘭中的萬年梅最為典型。貓耳捧 捧瓣前端部分向上翻,狀似貓耳般,如蕙蘭中的蜂巧、朵雲。短圓捧 捧瓣短而圓,瓣背弧形較大,如鄭同荷。蒲扇捧 捧瓣短圓,但瓣背弧形較小,如春蘭中的西神梅。罄口捧 捧瓣雖無兜狀,但瓣尖緣微有罄口狀,例如春蘭中的蓋荷。上述各種捧瓣形式,以蠶蛾捧為上品,觀音捧較次,其餘均屬下品,當然還要結合各類瓣型加以區別對待。另外,捧瓣著生姿態,有的二片相互分開或部分相聯,或甚至與鼻(柱蕊)和舌(唇瓣)混雜膠粘一起,故又可分成三種形態:
五瓣分窠 二片捧瓣各自分開,瓣根基部著生在外三瓣基部匯合處。分頭合背 二片捧瓣瓣尖部位相互分離,而自中部至瓣根基部聯結成整體。
連肩合背 捧瓣與鼻和舌聯結成塊狀整體,或捧瓣尖端部位與鼻微有分離痕跡,例如春蘭中蔡梅水仙和蕙蘭中潘綠常有類似形態出現。上述三種捧瓣著生形態,有時同一品種由於遺傳因子演變,既能有五瓣分窠,又有分頭合背,但連戶合背僅限於少數幾個品種。總的說來,以五瓣分窠形態最優美,分頭合背次之,連肩合背最劣。 四、舌 即唇瓣,位於柱蕊下方,其形狀可區分如下:
1、劉海舌 舌形圓正,微朝上,舌尖起微兜,例如春蘭中宋梅、西神梅等,蕙蘭中培仙等。但由於花期干濕度或肥效關系,舌尖部亦有微垂狀出現。
2、大圓舌 舌大且圓,微微下傾,如春蘭中湯梅、汪字、小打、月佩、翠一品、宜春仙等,蕙蘭中榮梅。
3、如意舌 舌形似玉雕工藝品如意頭狀,平掛,不卷,例如春蘭中秦梅、鴛湖第一梅、太原梅、綠英、天綠、方字等,蕙蘭中大一品、潘綠、慶華等。
4、大鋪舌 舌形比大圓舌稍大而長,且呈下拖狀,如春蘭中龍字、彩雲同樂梅、太極、西子(開荷形水仙瓣時);蕙蘭中的樓梅、碧蓮。5、龍吞舌 舌硬而不舒,舌尖緣部呈內凹微兜狀、以蕙蘭中程梅、崔梅、極品在正常開放時方為標准。
6、大捲舌 這種舌形大都發生蕙蘭中間,舌長而後卷宗,如蕙蘭中的泰素、華字、赤團子、松江大荷、王陽明素等。
7、大柿子舌 舌似柿子形,如蕙蘭中的大陳字。
8、方缺舌 舌尖端部中央呈內凹或微缺狀,如蕙蘭中的蜂巧、宜興雙舌梅。
9、雙舌 有二片唇瓣並列著生,為蘭花中罕見形式,如春蘭中素蝶蓮。 舌總以短圓、端正為上品,如尖形、狹或歪生形都屬劣品。舌的顏色以淡綠、白色為好(春蘭中以白為貴,蕙蘭中以綠色為貴)。按我國藝蘭界對花瓣形式總結的經驗是,凡梅瓣緊邊、硬捧,尖如意舌、吊舌者居多。凡大如意舌、劉海舌、大圓鋪舌必能放宕,惟梅形水仙中有之。至於方勝舌、方版舌,其花多微皺,微缺舌則是皺角出身。另如舌在捧心內不舒者稱平舌,偏在一邊稱歪舌,舒而不卷者稱為拖舌,這些都是舌中次品。如舌與鼻粘連一起者稱無舌,更屬劣品。凡剛從蘭販手中買回落山新花(即當年剛由山上挖下自然野生蘭花),如果舌形圓大而垂下者,翌年復花時,不易變劣。 五、苔 即舌上附著絨狀物,以勻細色糯為上品,粗而色暗者為劣。以綠色和白色為上品,微黃色次之。至於全紅苔色,在我國傳統蘭花中尚無,現已有發現。 六、鼻 即柱蕊。其形必定要小而平整,這樣,捧瓣方能窩緊,花形才能俊俏得神,如果鼻形粗大(俗稱大准頭),那二片捧瓣勢必撐開,這種形式俗稱「開天窗」,三瓣花形再好,也不能作為上品了。 七、朱點 為綴在舌上紅點,其顏色必須鮮艷、清楚、明亮、分布勻稱,方能算為上品,總之要引起人們觀感上的美。春蘭舌上的紅點,有一點、二點或品字形,亦有塊形或元寶形;蕙蘭等舌上紅點、塊與春蘭有所不同,大都是散布點塊,密集度大,並且顏色較深。一莖多花的舌比春蘭稍長大而苔色更濃艷,所以色彩交相輝映,更為艷麗多姿。八、梗 即蘭花的花莖。春蘭的短小,一般粗0.2厘米,高於10厘米者為優,如果矮縮於盆面的葉叢中,由於遮掩難見,有礙風姿(短葉中的蓋荷屬除外)。蕙蘭的花莖較壯較高,一般以花莖粗0.3厘米、高出20多厘米的為優。夏蘭和報歲蘭的花莖更粗而高。按傳統品評,蕙蘭以大花細梗為貴,俗稱燈草梗,若小花粗梗,俗稱為木梗,屬下品。花梗總以挺直渾圓為標准。色澤,在春蘭中以青干青花為上品,如宋梅、綠英等;蕙蘭中以大一品的花梗白綠如玉,干高花大,為蕙蘭中最具風姿的品種之一。赤蕙中卻以梗粗直者為好,例如程梅干粗挺拔,頗為壯觀。花梗雖以細圓為上品,但這是相對而論,只要與花形、花型相配,仍屬上品。報歲蘭花梗的顏色,據《廣群芳譜》上說:「紫梗青花為上,青梗青花次之,紫梗紫花又次之,余不入品。」 九、鳳眼 外三瓣含苞待放前,主瓣與副瓣瓣尖互相搭連,在主瓣與副瓣一側瓣緣相互隆起而中間露出空隙處,下露舌根,中間看得見捧心側面,這區域稱為鳳眼。假如鳳眼大而上搭深,花瓣必闊且有兜,並且不落肩。 十、上搭和下搭 當露出鳳眼時,花瓣背兩側蓋頂處稱為上搭,胸下稱為下搭。 十一、排鈴 蕙蘭的幼蕾俗稱為鈴。待花梗抽長到一定高度時,上面生著各朵幼小花鈴,呈豎直狀,緊貼花梗,這種形態稱為小排鈴。幼鈴花柄離梗橫出,作水平排列稱為大排鈴,此時即將綻蕊舒瓣,漸次盛開。 十二、轉莖 蕙蘭即將大排鈴時,花梗上每朵花鈴的花柄橫出生長,花心朝外,稱轉莖,俗稱轉挖、轉宕、轉身等。 十三、中窠 即捧瓣與鼻的整體部位的統稱。梅瓣、水仙瓣的中窠頭形,以窩緊為好;荷瓣、蝴蝶瓣的中窠比較寬大。凡中窠必須與外三瓣形型相配得宜,方顯得花姿優美、俊俏。 十四、兜 專指捧瓣尖端部瓣肉組織的形態,並按照捧瓣尖端部瓣緣內卷形狀的大小、深淺、厚薄而定。如按它的厚薄、大小又可分成軟兜和硬兜;按深度可分深兜和淺兜。 十五、收根放角 專指蘭花外三瓣瓣幅之闊狹形狀,它牽涉到花品的美觀和花形的姿態。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根逐漸收狹,稱收根;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尖逐漸放寬,及至花瓣尖端部前沿約0.4厘米左右處又逐漸縮攏且向內微卷,匯成瓣尖微兜形,這段前後交接部位稱放角。在荷瓣和荷形水仙瓣中收根放角現象最顯著,水仙瓣由於花瓣多長圓形就沒有那般明顯了,而梅瓣,尤其屬十足梅瓣型,由於渾圓形,沒有收根放角。 十六、緊邊 外三瓣中每瓣瓣緣微呈內卷狀,離瓣根約0.3厘米起越向瓣前部,其微卷狀愈呈明顯,而卷帶漸寬,瓣緣增厚,及至放角處再延伸及瓣尖部與對稱另一緣合攏,匯成兜狀形。這種內卷帶,稱為緊邊。梅瓣緊邊多厚實,水仙瓣稍薄,荷瓣最薄(素荷瓣類似)。 十七、雞嘴 花苞剛破土時,苞尖相對合攏,有緊吻一起,微分或裂開狀,都稱為雞嘴。如苞尖有白色玉鉤或統體肉質感,絕大多數出梅瓣、水仙瓣類。 十八、細花和行花 凡具有梅、荷、水仙、素心、奇瓣型的花朵,都稱為細花;凡外三瓣和捧瓣都呈尖狹雞爪形或竹葉形的花朵,都稱為行花或俗稱粗花。 十九、伏花 自然野生蘭花,經盆栽馴養後繼續孕育花蕾,稱伏花。間隔數年復生花苞,稱作復花。 二十、蘭膏 亦稱命露。蕙蘭花朵轉莖至盛開時,在花柄末端(靠著花葶處),有一滴細圓晶瑩透徹的膠凝物,它味甘醇如蜂蜜,如隨意抹除,易引起花朵早萎無神。春蘭中很少見到蘭膏,或偶有也是細微小點。 二十一、簪 又名短底。即指蕙蘭每朵花的短小花柄。 二十二、籜 即數層苞葉中緊貼花朵的一片,又稱貼肉小苞。這種苞葉在春蘭名種中要比其他蘭花顯得圓闊、厚大而長,有的著生在主瓣背後,有的側生一旁,有的遠離花朵著生在花梗正面。蕙蘭、建蘭、秋蘭、寒蘭、報歲蘭的貼內小苞衣總是著生在各短小花柄的末端,且它的基部半卷裹在花柄上,前半部他呈擴張開放狀,籜幅細狹。凡具有各種瓣型的名花的貼肉小苞必定呈現濃厚異色,並且有光,春蘭最明顯。如色彩淡而質薄,花瓣瓣肉亦薄;如一邊有異色,另一邊沒有時,捧瓣上一邊有兜,另一邊沒有兜。 二十三、巧種和官種 捧瓣瓣尖部呈白色或厚肉質兜狀者稱為巧種,沒有白頭或微有淺薄兜者稱為官種。 二十四、癃放 蘭花花朵萎軟,花瓣僵攏施不足,都稱癃放。主要在蕙蘭中常有識字種現象出現,如花朵先從頂花開放,且是軟弱無力,下面各朵常是僵開,或是含苞不舒。另是花葶上著生各朵排列間距過近,花開無力等。凡屬這種形式都是最劣花姿。如當年盆栽落山新花,因根、葉受傷過度,花軸上各朵花叢密聚攏,形似羽毛帚,又稱球開。 二十五、蕊尖 花苞含苞待放時,花蕾透出小苞衣露出頂端或整體形態。按春蘭和蕙蘭的蕊尖有多種形式,現列述如下:1、春蘭(1)蓮子形 上下部近乎相等,形似蓮子。這種形式,其三瓣有肉,裹尖而重白頭(即瓣尖端有微白暈肉質兜),邊緊。大多開大舌梅瓣,花瓣較圓正。假如滿蕊俱白,色澤姣嫩,花瓣放足後,容易伸長變皺。(2)花生肉形 花蕾似花生仁狀,但前端小,中部大,且形長。如籜筋細糯,多開大鋪舌、梅形水仙。白頭、肉裹尖重者,開梅瓣者居多。(3)機梭形 花蕾形似織布機梭。舒瓣後有緊邊。如籜筋粗硬,大多開硬捧、尖舌水仙瓣或小如意舌梅瓣。(4)橄欖形 花蕾二端小,中部寬大。如籜筋細糯,花開小舌水仙者居多。(5)瓜錘形 花蕾頂部平而下部斂小。籜筋稍硬者,大多開分頭合背梅瓣,或開三瓣一鼻頭之類。如筋絡細糯,且呈綠色,花蕾下部寬大者,舌形必大,花瓣亦寬。(6)圓燈殼形 花蕾較長圓。籜筋細糯,條條延伸達頂,這種形態大多開皺角梅瓣或軟捧微皺水仙瓣。(7)凈瓶口形 花蕾稍長,三瓣瓣尖頂收、口放。如籜筋細糯,顏色妖艷者,大多開皺瓣水仙。(8)石榴口形 花蕾圓短,三瓣瓣尖微向外翻。籜筋粗而挺直,筋色鮮艷者,必開武瓣水仙。(9)龍眼形 花蕾渾圓結實感,如無白頭彩殼者,開短圓瓣,或三瓣雖短,而無秀氣,還不算名貴。這種形式大多開荷花瓣之類。通過上述各種蕊形介紹,便於藝蘭愛好者們對由蕊形變化過程中了解演化成各種瓣型優劣,以及在選擇新花中,作為鑒別依據。2、蕙蘭(1)巧種門蜈蚣鉗花蕾二片副瓣合攏成鉗形。舒瓣後有緊邊、瓣肉厚,合背硬捧,這種開小舌梅者居多;如分窠大舌,水仙瓣者少;如分窠軟捧,開大舌梅者居多,為上品中第一,例如潘綠、程梅等。大平切平邊厚肉。大舌,分窠捧心者居多。如分頭合背、硬捧,小舌梅者為少。這種形式在梅瓣、水仙瓣中都有,為上品中第二,例如上海梅、元字仙等。小平切三瓣稍長,平邊圓頭。分窠捧心,大舌者居多;如合背硬捧,小舌者少。水仙瓣大多出於這種形式,為上品中第三。例如小盪、大陳字等。(2)皺角門瓜子口 寬邊文皺,花開水仙瓣者居多,開梅瓣者少。屬上品中第四。石榴頭 寬邊武皺,飛捧、方缺舌,此類梅瓣、水仙瓣都有,為上品中第五。例如蜂巧、蛾蜂梅、朵雲等。(3)官種門官種形 捧兜淺而厚。滑口形 微有淺薄捧兜。杏仁形 寬邊蒲扇捧、舌小。這類多為水仙瓣,屬上品中第六。(4)癃放門 俗稱油灰塊。含苞待放時,先見捧心,且形似僵粘整體。外三瓣舒瓣時卷邊皺角,不能舒展平整。凡屬這種形式,捧瓣全合硬者居多,亦有分頭合背。如捧瓣與唇瓣粘連成一塊,俗稱為三瓣一鼻頭,是梅瓣、水仙瓣中最劣開品。(5)行花門 凡花蕾銳尖、狹長,舒瓣後,花瓣都呈尖狹雞爪狀,這種形式俗稱為粗花或行花,是不具瓣型的一般蘭花。但,如花蕾稍短,上搭深,有時亦能有一般性荷瓣出現。 蕙蘭中除上述「五門八式」蕊形外,尚有多種形式,但多數沒有上品好花開出。 二十六、筋 即苞葉上的細長筋紋。筋有長短,有疏密,有粗細,有平伏,有凸出,顏色也各不相同。筋總以細長透頂、軟潤、疏而不密且微有光澤者,常有瓣型花品出現。如筋粗透頂者,花瓣必闊,且有荷瓣出現。如綠筋綠殼或白殼綠筋,筋紋條條通梢達頂,苞殼周身晶瑩透徹,那大多出素心瓣可能性多。梅瓣和水仙瓣的筋紋較細糯,中間還需布滿沙暈。 二十七、麻 苞葉上不通梢達頂的短筋,稱麻。麻之粗細、長短不勻,排列比較緊密,這種俗為麻絡,如相互之間空闊稀疏,又布滿異彩沙暈,往往多出奇瓣或異種素心瓣。麻由於顏色各異,可分為青麻、紅麻、白麻、褐麻等。又根據花苞出土時間遲早,分為深與淺之分。 二十八、沙暈 各筋紋之間散布著細如塵埃狀微點,稱為沙;密集如濃煙重霧狀稱為暈。苞殼上如有沙有暈,大多出梅瓣、水仙瓣。如苞殼上的沙如杏毛狀密集一起,花苞逐漸抽長時,蕊頂部分又呈現濃綠色者,絕大多數出梅形水仙瓣。如沙暈柔和,顏色或白或綠,出素心瓣居多。凡具有瓣形的名花,在其苞殼上除筋紋細糯、通梢達頂,還必須有沙暈。 二十九、殼 即指苞葉。它有多種顏色,如綠殼、白殼、赤轉綠、水銀紅、赤殼等。但,由於筋紋的顏色深淺和沙暈映輝,更有深綠、淡青、竹葉青、竹根青、粉青、青麻綠殼、白麻殼、紅麻殼、荷花色、深紫色、豬肝赤殼等等。其中以水銀紅殼、綠殼、赤轉綠殼最易出名花。另外,殼有松和緊、厚與薄之分。按我國藝蘭先輩們經驗總結,無論哪種顏色殼,都有好花出現,但必須氣色要鮮明,殼薄而硬,色糯方算上品;如殼薄而軟,稱「爛衣」,很少有上品花出現;如殼厚而硬,顏色柔糯,也屢有好花出現。 殼有長短之分,俗稱為長梢殼和短梢殼。凡短梢殼中部的色彩濃而厚,鋒尖有肉鉤,苞尖又呈鵲嘴形,大都出梅瓣、水仙瓣。如殼長而苞尖呈鈍形,多數出荷形水仙瓣。如綠筋綠殼、白筋綠殼,筋細麻纖,晶瑩透徹,且通梢達頂,又沙暈與殼、筋、麻同樣顏色者,往往出現素心瓣。蕙蘭苞殼的腹部筋紋間滿布沙暈,又有粒粒如圓珠般凸出狀,屢有梅瓣、水仙瓣出現,但殼色不能有過分明亮光澤。如蕙蘭花蕊苞殼緊圓粗壯,下部整足,一般多開荷形大瓣子花。 通過苞殼上的筋、麻、沙暈諸點,可作為鑒別出落山新花中屬名花與否。我國藝蘭先輩們通過長期實踐,總結成許多豐富經驗,足以留供我們在選擇新花中具有瓣型名花的借鑒,至今仍有一定參考價值,現附錄《看殼各訣》如下:1.「綠殼周身掛綠筋,綠筋透頂細分明,真青霞暈如煙護,確是真傳定素心。」 「綠筋忌亮,須要有沙暈,必如煙霞,筋宜透頂小蕊,在仰朵時,日光照之如水晶者,素;昏暗者非是。」2.「羅衣自綠亦稱良,大殼尖長也不妨,淡綠筋紋條透頂,小衣起綠定非常。」 「白殼綠飛尖綠透頂,沙暈滿衣,此種定素。出鈴小,蕊若見平,水仙在其中存。」3.「老色銀紅煙暈遮,峰頭淡綠最堪誇,紫筋透頂鈴如粉,定是胎全素不差。」「出鈴時色如茄皮紫者,梅根綠背,黃者素。」4.「銀紅殼色最稱多,莫把紅麻瞥眼過,多揀多尋終有益,十梅九出銀紅窠。」「銀紅殼必須先淡後深,筋紋透頂,飛尖點綠,小衣肉厚,而多光滑,細心選擇為要。」5.「綠殼三重起紫灰,此中必定見仙梅,小衣有肉峰如雪,鈴頂平疑刀剪裁。」「官綠殼上若起紫暈一重,其花必異,筋紋忌亮。」6.「深青麻殼無人曉,莫道青麻少出奇,尖綠頂紅條透頂,暈砂滿殼異無疑。」「深青麻殼,極多光亮,滿蕊白砂,必非素異,必須紫筋透頂,飛尖點綠,此花定異也。」7.「筋粗厚殼出荷花,鐵骨還須異彩誇,無論紫紅兼綠殼,此中常是見奇葩。」 筋粗殼硬,屢出荷花,不論赤綠,一樣看法,如落盆幾日,能起砂暈,就可望異。最難得者,荷花小蕊,尖長深搭,鳳眼微露,收根必細,灶門開闊,定是飛肩。 三十、子芽 從假球莖基部生長出來的幼小葉芽,俗稱子芽。子芽剛露出土面,凡屬綠花類和素心瓣尖都呈白綠色;如赤綠殼或水銀紅殼類的芽尖,呈微紅色;如赤殼類都呈紅紫色。在「入霉」前後破土生長的子芽最強壯,如在「夏伏」時破土的較弱;若遲至秋季中生長出的子芽俗稱「秋桿」,細小瘦弱,長成的葉束亦短小細狹。 三十一、抽箭 蘭花的花莖從苞殼中透出後,逐漸長高,這種過程俗稱抽箭。
花型欣賞
(一)梅瓣:外三瓣短圓、質厚、對稱。形似梅花,捧瓣起兜,有白頭且抱緊,唇瓣舒展、堅挺而不後卷。宋梅為梅瓣中的典型。(二)荷瓣:外三瓣肥厚、寬潤,形以荷花花瓣,收根放角。捧瓣不起兜,似微開蚌殼,唇瓣闊大,前挺後卷都有。花型分大、中、小型,同荷等屬大型荷瓣花,環球荷鼎屬中型荷瓣花,蓋荷屬小型荷瓣花。同荷和蓋荷為荷瓣的典型。(三)水仙瓣:外三瓣比梅瓣長,且瓣端稍尖,捧瓣有深兜或輕兜,唇瓣下垂或後卷,以汪字逸品為代表。水仙瓣變種有梅型水仙和荷型水仙。梅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比梅瓣稍長,主、副瓣收根緊,主瓣尤其明顯。捧瓣起兜或起微兜。西神、翠文等為梅型水仙。荷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較闊近似荷瓣,捧瓣起兜或微兜。龍字、水仙大富貴為荷型水仙。(四)奇瓣:凡外副瓣下幅部位和捧瓣演變成唇瓣形,或花瓣多瓣、缺瓣,或多唇瓣均稱奇瓣:1.蝴蝶瓣分外蝴里蝴兩類。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處,稱全蝴。兩副瓣後翻的全蝴稱飛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種,如五彩蝴蝶,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細狹或斷續唇瓣化稱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狹長的半蝴稱為草蝴,半蝴與草蝴觀賞性不很強,極少留種。兩捧瓣唇化的奇瓣稱里蝴,也稱蕊蝶。歷史上蕊蝶不被重視,因此,留種較少。近來國內較重視蕊蝶品種的發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發現,特別是舟山地區近年發現了大量蕊蝶。從欣賞角度而言,外蝴應高於里蝴。2.多瓣花瓣(包括唇瓣)數量超過六瓣,達到七瓣、八瓣甚至幾十瓣,統稱為多瓣。例如綠雲,余蝴蝶等,此類花瓣數量一年一個樣,無確定的花型。但外瓣瓣型保持不變,如綠雲為荷型,余蝴蝶是竹葉型。多瓣新花大都不穩定,極易變樣,因此,除多瓣老種外,一般較少留新種。近年來發現菊瓣多瓣型,牡丹型多瓣型如千島之花、多朵蝶等,花瓣如菊花一層一層往上生長,花瓣比傳統多瓣花更多。此類花引起了國內外蘭友的重視。3.多唇外三瓣與捧瓣數量齊全,唇瓣有兩瓣以上,稱為多唇或多舌。此類花因不穩定,而且形態也不端正、不雅觀,很少留種。
花色欣賞
(一)素瓣凡唇瓣上不帶色塊的都為素心瓣。由於蘭花的色素大都集中在唇瓣上,因此,一般唇瓣無色塊,外三瓣及捧瓣都不會有色塊。傳統素瓣外三瓣,捧瓣為綠色,唇瓣為白色。與此相對應,一般蘭花唇瓣因為帶紅色或紫色,故稱暈花。按唇瓣色澤可分為綠胎素,白胎素,黃胎素,桃腮素(舌根兩側有紅暈),刺毛素(舌苔上隱約有細微紅色)。素心瓣苔色以綠色為貴。近來關於素花瓣的含義又有拓展,凡舌與花的顏色一致,均稱為素心瓣,如黃花素,紅花素、紫花素。此類花四川、雲貴、兩湖均有發現,而江浙一帶較少發現。按外三瓣和捧瓣,又可分為梅型素,如蔡梅素。荷型素,如楊氏荷素,文團素。蝴蝶素,如楊氏素蝶。竹葉素,如寅谷素,天童素。至於一般草素,因為瓣狹如雞爪,不被列入細花之列。(二)復色瓣1、爪花有綠底金爪(黃爪)、綠底銀爪(白爪)和白底綠爪、黃底綠爪幾種。由於蘭葉起爪,相應的花也起爪。如金邊玉衣,曙光等。2、縞花花瓣有不規則的黃、白線條,由於蘭葉出縞紋,相應花中也出現了縞紋,如五彩皇冠。3、覆輪花花瓣邊緣鑲白色或黃色,稱覆輪花,由於葉子出現覆輪,有時對應花也出現覆輪,如金邊玉衣。4、斑花花瓣上有不規則的黃斑、白斑出現。,由於蘭葉上出現斑紋,有時相應花也出現斑紋,但此類現象較少出現。
葉型欣賞
1、立葉:葉脈硬朗,葉質較厚,葉直立。立葉草往往葉面細,滋潤,如汪字、環球荷鼎。 2、半立葉:葉從假鱗莖出土後向斜上方向生長。如龍字。3、半垂葉:葉型半垂,大多數蘭花都為半垂葉。4、垂葉:葉呈鐮刀型,葉尖下垂至假鱗莖。如大富貴等。5、調羹葉:葉短闊,頭圓,腳收根,葉如調羹。6、扭葉:葉面旋卷,或扭曲。如綠雲。7、燕尾葉:葉片尖端分叉,如燕子尾巴。春蘭中偶有發現。8、水晶葉:葉片中有水晶體出現。9、龍葉:葉面凹凸不平,葉子扭曲,大多出現在墨蘭中。
葉藝欣賞
蘭花葉片上的白色或黃色條紋和斑蘭,港台地區稱之為葉藝,八十年代來,受到蘭界的重視。花藝只能欣賞半 月,葉藝能欣賞全年。1、爪:葉尖端邊緣有白色或黃色的稱「爪」。爪有深爪、淺爪之分2、覆輪:整片葉子邊緣都鑲有白色或黃色邊線稱為覆輪。3、縞:葉片中部有白色或黃色條紋的稱為「縞」。如葉片中部有一條白或黃線條,則稱之為「中縞」。4、斑:葉片中有不規則的斑紋,稱為「斑」。有「緋斑」、「中斑」、切斑」等,條紋集中出現在葉的基部或下半部稱為「晃」。另外,葉片上有白色或黃色細點的稱為「錦沙」。
追求新種
1、素梅:至今未有象樣的素心梅瓣發現,要末色不凈,如玉梅,要末瓣型不好,如知足素梅。世上有「素宋梅」?2、素荷:俗語說:「千梅易得,一荷難求」。標準的新種荷花非常難得,象樣的素荷就更難上加難。老種中雖有楊氏素荷尚可,但花葶太矮,收根放角也不理想。3、素蝶:老種中好的蝴蝶不多,近幾十年來發現的新種五彩蝴蝶、蝴蝶龍、超過了老種蝴蝶,但未發現過素蝶。老種中的楊氏素蝶,應說不錯,但已幾近絕種。要是有一隻素的「五彩蝴蝶」「蝴蝶龍」那該有多好!4、梅蝶:標准梅瓣外蝶。據說已被發現。5、帶爪的標準的梅、水仙、荷或蝴蝶。6、帶覆輪的標準的梅、水仙、荷或蝴蝶。7、帶「縞」的標準的梅、水仙、荷或蝴蝶。8、帶「斑」的標準的梅、水仙、荷或蝴蝶。9、花瓣帶各種艷麗色彩的梅、水仙、荷或蝴蝶。10、全素的「余蝴蝶」。11、帶覆輪、縞、斑的「余蝴蝶」。以上任何一隻端莊的「新種」,都將價值不菲。 .
Ⅶ 如何畫蘭花
因為不知道樓主想要用什麼方法畫,所以就先准備了國畫法。
國畫:用點的方法來畫花瓣,先讓毛筆喝飽水,在筆尖沾些顏料,直接點在宣紙上。精確步驟如下:
第一種
一、畫鳳眼
二、破鳳眼
三、葉子、長短、濃淡、粗細的變化。
但是根一定要匯集在一塊,成鯽頭形。
第二種
一、白描。勾花和莖要用淡墨,線條細而柔。重墨勾葉,蘭葉較長,勾線時要流暢,有弧度和轉折的地方也應保持中鋒用筆(見圖一)。
二、上底色。用調稀的折色罩染花和莖,須染得薄而勻。用較重墨暈染正葉,淡墨染反葉。
三、細部刻畫。芽綠色染花頭,由花瓣尖向根部暈染。花苞和莖都用芽綠色罩染。綠色罩染葉子正面,淡綠染反葉(見圖二)。
四、調整。用白色提染花瓣根部,染得薄一些。白色和黃色分別染花蕊
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
畫法如下:
花的畫法:
蘭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梅瓣,是說它的花片形圓近似於梅,點法上起筆也同於點梅瓣,行筆至末端向里出鋒收筆;荷瓣,其形短肥而頭尖近似荷花瓣,點法是用露鋒筆尖朝上,先朝左點再向右折筆,後拖然後出鋒;尖瓣,其形瘦長而尖,點法是露鋒點入然後下按,再輕輕提筆至末端收筆出鋒。
蘭的結構是花五瓣,當中的兩瓣較短朝內側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側。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構成,莖是由幾片●葉包裹而成連接花蒂,蘭的花芯實際是一個瓣。蘭花也有蘭開或全開的狀態,舌上有的有紅斑,有的沒有紅斑,沒有紅斑的稱「素心」。
點花,一種是純墨色的濃淡點法,另一種是草綠蘸淡花青或草綠蘸淡胭脂的色瓣點法。先點內瓣兩筆,再點外側瓣三筆,行筆起伏較大,要點得飄逸瀟灑。要用行書的筆法,三筆間互有引帶。蘭花的美全在外側這三瓣筆法的變化。莖部的●以濃草綠蘸胭脂左、右兩筆下行,形成包裹的樣子。用勾、寫結合的方法畫亦可,筆法要簡潔。點斑用濃胭脂色,大的斑點一般兩點比較明顯,細碎的斑點有的露得不明顯,可酌情適當地點入。
蕙一莖多花,五至十朵之間,花從下而上開。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側頗具姿致。花六瓣,分內、外層,外層三大瓣是主瓣,內層三瓣,兩瓣對稱,當中一瓣向外翻卷。傳統畫法一般把這三瓣概括成兩瓣,共五瓣,內層緊束,外層開張,先點內層瓣,再點外層瓣。花苞左右兩筆相包。行筆要筆筆銜接貫氣,筆斷意連。具體筆法和用色與蘭花相同,而在外側三七瓣的點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間造型上的變化,筆意上更需靈活多變。花芯用濃墨點在花瓣的相合處,花苞點在瓣的合縫間,半干時點入。花的三點呈草書的「●」字型或兩點呈「●」字型,苞的兩點上下連接呈「●」型。
葉的畫法:
畫葉稱撇葉,意味其用筆同於楷書的「撇」法。撇葉一般用濃墨,與淡色花相互映襯,但有時考慮到層次也用淡墨。每株蘭葉在五筆至七八筆之間,先從簡單入手練習右撇式和左撇式。第一筆長,自下而上隨行筆的提按間粗間細;第二筆仍朝右撇,較短;第三筆朝左撇,與第一筆相交呈「鳳眼」狀。另一種形式是第一筆長,粗細變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細若鼠尾;第二筆朝相反方向撇,與第一筆相交,亦成所謂的「交鳳眼」;第三筆短,穿過第一、第二筆形成「破鳳眼」。從一株進而兩株、三株反復練習。
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