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章荷花
『壹』 帶漁字的古詩詞
帶漁字的古詩詞有:
1、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新雨過後山谷里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
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游盪下輕舟。
春天的美景雖然已經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連。
2、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響的鍾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3、舟過安仁
宋代: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譯文:
一隻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
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4、桃花溪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譯文:
一座高橋隔著雲煙出現,在岩石的西畔詢問漁船。
桃花整天隨著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
5、夜歸鹿門山歌
唐代:孟浩然
山寺鍾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岩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譯文:
黃昏時山寺的鍾聲回盪山谷,漁梁渡口處一片喧鬧的聲音。
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一葉小舟返回鹿門。
鹿門的月光使山樹顯現出來,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
清冷的山岩路寂靜的林間道,唯有隱居的人在此飄逸來去。
『貳』 嘉興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壹 民間文學
1.何文秀傳說
2.桐鄉蠶歌
3.五姑娘
貳 傳統音樂
1.嘉善田歌
2.平湖派琵琶藝術
3.塘工號子
4.車水號子
5.南湖采菱歌
6.敲鼓亭
7.漁民號子
8.海寧思情山歌
叄 傳統舞蹈
1.海鹽滾燈
2.龍舞
3.五梅花
4.魏塘打連法
5.馬燈舞
6.秦山老虎嗒蝴蝶
7.十二花神大天官
8.鋼叉舞
9.桐鄉拜香凳
肆 傳統戲劇
1.皮影戲
2.海鹽腔
3.海鹽牌子
4.花鼓戲
伍 曲藝
1.平湖鈸子書
2.三跳
3.攤簧
4.平湖太保書
5.嘉善宣卷
6.嘉善農民書
陸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1.摜牛
2.高竿船技
3.大纛旗
4.踏白船
5.南湖船拳
柒 傳統美術
1.燈彩
2.嘉興灶頭畫
3.平湖西瓜燈
4.竹刻
5.桐鄉灰塑
6.芥子園畫譜技法
7.秀洲民間繪畫
8.嘉興剪紙
9.許村粉塑
10.余新蠶貓
11.木雕書刻
12.桃核雕刻
13.彩蛋畫
14.麥稈畫
15.刺綉
16.磚雕
捌 傳統技藝
1.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2.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3.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4.剔墨紗燈
5.西塘古民居建築藝術
6.烏鎮水閣建築藝術
7.傳統紡織技藝
8.斜橋榨菜製作技藝
9.西塘八珍糕製作技藝
10.濮綢織造工藝
11.傳統紐扣製作技藝
12.京磚燒制技藝
13.嘉興黑陶燒制技藝
14.平湖糟蛋製作工藝
15.龍鳳花燭製作工藝
16.新塍小月餅製作技藝
17.造船技藝
18.海鹽大頭菜製作技藝
19.海寧三把刀製作技藝
20.海寧缸肉製作技藝
21.糖糕板雕刻技藝
22.章園茗茶製作技藝
23.風箏製作技藝
24.舂打年糕技藝
25.高橋糕點製作技藝
26.姑嫂餅製作技藝
27.歷本袋製作技藝
28.三珍齋鹵製作技藝
玖 傳統醫
1.瘌頭傳統診療法
2.豐山脫力葯製作技藝
拾 民俗
1.含山軋蠶花
2.嘉興端午習俗
3.網船會
4.海鹽騷子
5.嘉興南湖荷花燈會
6.錢江觀潮
7.雙廟渚蠶花水會
8.元帥廟會
9.雲龍蠶桑生產習俗
10.魚圻塘廟會
11.烏鎮香市
12.大曹王廟廟會
13.做社
14.新塍元宵民俗
15.嘉善淡水捕撈漁俗
16.護國隨糧王廟會
17.平湖婚俗
18.經蠶肚腸
19.桐鄉神歌
『叄』 臨澧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9年6月,臨澧有9個鄉鎮,其中有7個鎮和2個鄉,分別是佘市橋鎮、太浮鎮、四新崗鎮、修梅鎮、停弦渡鎮、新安鎮、合口鎮、刻木山鄉、烽火鄉。
(一)佘市橋鎮。佘市橋鎮轄11個建制村、4個社區,總面積170.89平方千米,總人口4.19萬人,建制村合並及村改居後,佘市橋鎮轄青龍、雅林、大觀、豐登、高茂、雙溪、荊崗、殷家、蔣家、川崗、歇駕11個建制村和新興社區、文家店、荷花、建樓4個社區。
(二)太浮鎮。太浮鎮轄11個建制村、2個社區,總面積142.50平方千米,總人口2.93萬人,建制村合並及村改居後,太浮鎮轄高公、保豐、雷水、王化、南陽、八仙、勝利、百草、長沖、萬福、響水11個建制村和衍嗣、陳二鋪2個社區。
(三)四新崗鎮。四新崗鎮轄15個建制村、5個社區,總面積194.28平方千米,總人口5.11萬人。建制村合並及村改居後,四新崗鎮轄雙龍、雙橋、久豐、眾勝、鰲山、春湖、白雲、石墨山、青林、齋陽橋、馬家、毛花界、珠日橋、神堰、牌樓崗15個建制村和天鵝、柏枝台、金鳳山、雨台、牯牛橋5個社區。
(四)修梅鎮。修梅鎮轄9個建制村、3個社區,總面積115.1平方千米,總人口3.41萬人,制村合並及村改居後,修梅鎮轄仙女、玉皇廟、水閣、雲翎、高橋、沃沙、林家埡、觀音洞、趙家巷9個建制村和七重堰、南江、楊板橋3個社區。
(五)停弦渡鎮。停弦渡鎮轄10個建制村、3個社區,總面積117.72平方千米,總人口3.31萬人,建制村合並及村改居後,停弦渡鎮轄福船、史家坪、九龍、重陽、花林坪、山洲、新溪、彭家河、月星、青山、10個建制村和古渡、杉板橋、金泉3個社區。
(六)新安鎮。新安鎮轄8個建制村、8個社區,總面積59.02平方千米,總人口4.9萬人,建制村合並及村改居後,新安鎮轄右昌、白岩寺、龍鳳、李溶、古城、杉龍崗、上坪、下坪8個建制村和新馮、南閘、北郊、新西、新東、高興、文昌、樟木8個社區。
(七)合口鎮。合口鎮轄6個建制村、11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49.14平方千米,總人口4.91萬人,建制村合並及村改居後,合口鎮轄龍家溪、三合、陳湖、楠橋、龍崗、硯水堰6個建制村,白鶴、管渡、群豐、大新街、中橫街、三元口、龍池堰、澧陽、芭茅、黃陵橋、富強11個社區。
(八)刻木山鄉。刻木山鄉轄13個建制村、2個社區,總面積121.72平方千米,總人口4.31萬人,建制村合並及村改居後,刻木山鄉轄鳳興、俄井、天星、岩龍、桃樹、樓子、雙鳳、九里崗、五里堆、岩橋、黃鰲、章家湖、興隆崗共13個建制村和彭市、群玉2個社區。
(九)烽火鄉。烽火鄉轄7個建制村、2個社區,總面積97.33平方千米,總人口2.52萬人,建制村合並及村改居後,烽火鄉轄跑馬、沔泗、嘩溪橋、龍泉、藕池、烽火、南田7個建制村和觀音庵、將軍山2個社區。
(3)高橋章荷花擴展閱讀:
臨澧的行政區劃沿革:
1949年7月24日,臨澧和平解放,隸常德行政公署(中間稱專員公署);1988年5月,地改市,隸常德市至今。
1996年,臨澧縣面積1209.6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8個鎮、9個鄉:城關鎮、太浮鎮、四新崗鎮、合口鎮、佘市橋鎮、修梅鎮、停弦渡鎮、新安鎮、九里鄉、文家鄉、陳二鄉、杉板鄉、楊板鄉、官亭鄉、柏枝鄉、烽火鄉、望城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2年,臨澧縣轄8個鎮、9個鄉;22個居委會、318個村委會。
2004年末,臨澧縣總人口434076人。轄8個鎮、9個鄉:城關鎮、合口鎮、新安鎮、佘市橋鎮、太浮鎮、四新崗鎮、停弦渡鎮、修梅鎮、杉板鄉、文家鄉、陳二鄉、柏枝鄉、烽火鄉、望城鄉、楊板鄉、官亭鄉、九里鄉。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臨澧縣在其中。
『肆』 監利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2018年,監利縣轄3個鄉、18個鎮、2個管理區。
監利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南枕長江,與湖南省岳陽市一橋相連;北依東荊河,與仙桃、潛江相鄰;西帶白鷺湖,接壤江陵、石首;東襟洪湖,與洪湖市共享天然湖區。
截至2018年底,監利縣轄21個鄉鎮(其中3個鄉、18個鎮),和2個管理區、1個經濟開發區、67個社區居委會、323個建制村,總人口156.6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2.8億元,全縣國土面積3460平方公里。
擴展資料:
中華民國廢府設道,監利屬荊宜道,民國二十一年,監利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後又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監利縣是紅軍、新四軍和解放軍的根據地。
1928年就建立有蘇維埃政權,屬鄂西聯縣政府。1930年9月,在監利成立了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1931年12月,在監利縣周老嘴成立了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
1943年至1946年間,在監利西北地區設立監利縣人民政府,縣東北地區設立監沔行委會,均屬襄南政務委員會領導
1947年至1949年縣北已成為解放區,屬監沔縣民主政府管轄。1949年4月監利縣解放,屬沔陽專區。1949年5月,成立監利縣人民民主政府,縣政府駐周老嘴,7月遷至容城。
1950年3月改為監利縣人民政府,初屬沔陽專區。 1951年2月改屬荊州專區。1994年10月隨荊沙合並屬荊沙市。1996年12月荊沙市改稱荊州市後屬荊州市。
1950年監利縣的巴山垸、三合垸、廣山垸、五號垸、剪刀池等地域,洪水港直屬甲及普豐垸、蘆席灣、保安垸各一部分地區劃歸湖南省岳陽縣;湖南省岳陽縣的復興垸、三益鄉、十合垸、丘江垸、克成垸、中洲垸、熊家垸,及永固垸、新挽垸、固成垸的各一部分地區劃歸湖北省監利縣(1950年7月)。
1990年10月,監利縣被國家統計局列為全國前10名糧食大縣之一。農業部確定老江河漁場為長江四大家魚種質資源天然生態庫。
1991年5月,監利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生態農業試點縣。2001年,撤銷周溝鄉,並入周老嘴鎮;撤銷周河鄉,並入汴河鎮;撤銷觀音寺鄉,並入紅城鄉。
『伍』 湘鄉有哪些鎮
你好,我也是湘鄉人,很高興為你解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湘鄉市轄4個街道、13個鎮、5個鄉
望春門辦事處 轄:東風、務門前、雲門寺3個社區居委會;桑棗、城北、金塘、聯盟4個村委會。
新湘路辦事處 轄:北正街、紅侖、新港、湖南湘鋁有限責任公司、壕塘5個社區居委會; 茅坪居委會;長橋、城西、梅坪、白托4個村委會。
昆侖橋辦事處 轄:南正街、昆侖橋、湖鐵、南津路、湘潭鹼業有限責任公司、二十三冶一公司辦事處、紅星7個社區居委會;新坳、江岸、楊金、鋁南、五里5個村委會。
東山辦事處 轄:張江、起鳳、書院路3個社區居委會;先進、雙漣、雙泉、塔子、東林、東山、城東、新岸、東岸、東勝、東台11個村委會。
山棗鎮 轄:山棗居委會;鹽井、洙津、新飛、飛漣、龍泉、厚豐、窯沖、萬貫、山棗、虎形、金華、青順、城江、水東、城埠、白沙洲、經正、葆元、新躍、新塘侖、洪塘、洪山、楓樹、山田、雙林、橋台、永興、低坪、良山、蓮花、蓮峰、蓮長、望岳、大山沖、雲山、九江、高勝、蠶勝、新勝、大勝、板托41個村委會。
栗山鎮 轄:西山、新合、黃金、洪芙、長沖、九峰、相思、糧桔、楊梅、金銀、大順、雙 江、栗山、峽上、峨嵋、石橋、大旗、荊泉、界頭、兩家塘、新豐、永安、白竹、巴江24個村委會。
中沙鎮 轄:中沙居委會;萬福、朝陽、中沙、道坪、紅荷、西沖、洞上、雲居、道常、梅龍、石塘、扶塘、主步、大杉、中心、龍山、田心、萬寶、茅畲、小洞、滄泉、梅口、桂花、紫峰、道沖、虎山、紫山27個村委會。
虞塘鎮 轄:黃里、鄧市、虞唐、復興、白鷺、郭門、洗馬、楓林、清水塘、五里牌、羅宏、衛星、永忠、方塘、赤石、岱頭、梅下、尼山、楊占、觀賢、水竹沖、高維、洋潭、河家、厚河、厚長、韶江、金木、金峰、蘇坡、大青、勝天、熟潭、蘇中、白石峰35個村委會。
潭市鎮 轄:潭台、四總、街口3個居委會;潭市、安樂、小車、安全、白銀、柏門、秀豐、長城、大江口、大坪、洞山、高芲、高坡、鶴塘、黃泥、建新、錦橋、桃坪、九侖、九雁、新樂、榔石、民主、南嶺、永明、青陂、清風、西全、清和、西田、清江、榨坪、清泉、群益、砂塘、新民、上新、新坪、雙江、石塘、新石、潭台、新鋪子、新天、躍進45個村委會。
棋梓鎮 轄:萬羅山、洞嘉、棋梓、石磴4個居委會;湖南韶峰集團社區居委會;棋梓、白雲、長元、大富、鵝石、谷水、荷風、和平、河洞、黃嶺、金龍、連山、龍江、爐塘、梅花、明和、南岸、泥溪、坪湖、坪塘、普安、杉坪、杉山、蛇潭、峽山、向陽、小羅、新和、煙沖、銀塘、余庄、喻坊、澤江33個村委會。
壺天鎮 轄:壺天、北風鋪2個居委會;壺中、小水、大坪、日新、樹塘、石獅、壺天、龍凼、同升、中石、石春、岩江、新坡、光輝、光勝、湘溪、峽山口、直東、橫東、合東、大金、南嶽、潭溪、上新橋、石鼓、堆子、下木、馬鞍石、譚橋、雙坪、牌子石、杉沖、東段、石燕、山坪、五一、托塘灣、大塘、澗山、藕塘、石坪、崇溪、新鋪子、雄輝、金泉、金橋、井灣、岩前、岩龍、洪豐50個村委會。
翻江鎮 轄:昌坪、番江2個居委會;昌坪、橫溪、農林、榮林、銀塘、金姑、古塘、桃林、鳥沖、洪家沖、七里沖、翻江、陡崗、楊和、高坪、高橋、南鄭、吉長、吉洞、大樂、武陵、新雄、碧高、丁家、黃塘、劉灣、楓山、桂元、長崗、蔣家坳、八家橋、林章、向東、鐵馬、茶杯、東坪、中山、歧山、塘坪、傅家、石鹿、園藝場、園梁、洪門、榮溪、側山、瓦屋47個村委會。
金石鎮 轄:理嘉、鐵灶塘2個居委會;金西、關王、萬群、大湖、白果、雙湖、靳源、金東、金石、坪如、金安、月形、團田、舒塘、石壩、文星、益民、太平、童家、泉湖塘、龍潭、大力、東江、長寧24個村委會。
白田鎮 轄:粉壁灘、分路口2個居委會;東勝、大禾、白田、長江、新苗、薰山、橋鋪、五星、至公、荷花、大沖、自力、上麓、高沖、高豐、薰峰、上扶、石門、石江、仁厚、三新、板塘、中興、東毛、三遷、桃豐、白石、集中、芋子、車田、從新、星輝、沙田、班橋34個村委會。
月山鎮 轄:新橋、紅陽、白樹山、檀樹山4個居委會;犁頭橋、包忠、前進、勝利、三灣、安沖、包龍、包坪、褒麓、白龍、西林、金坪、金山、山峰、馬龍、田心、南嶽、龍沖、鵬山、羚羊、雙龍、和沖、洞竹、紫竹、栗子、紅日、英石、洞口、寺前、月山、白峰、白鶴、紅光、太山、豐山、洪海、楓榆、雲南、石橋市、石佛、青坪、黃土堪、橫江、新橋、紅陽、江東、江田、群樂、水口、楠木、石溪、雲田、石柱、東風、箭樓坪、石頭鋪、洞口壩、石磯58個村委會。
泉塘鎮 轄:泉塘居委會;繁育、律塘、青山、前沖、同勝、桐瑞、沙河、新東、新陽、汪家、繁榮、花屋、南藪、創塘、鮮花、白泉、泉塘、雙鯉、山坳、石江、東嶺、西嶺、新田、林場、雄心、錦屏、吾愛、標加、高梧、德勝、良加、三角、托塘、下灣、雙托、興裕、西台、花吾、泥灣、湖山、托南、龍嶺、軍塘、喬灣、上湖、石屋、城漣47個村委會。
梅橋鎮 轄:梅橋居委會;芭蕉、江夏、立新、高梘、茶佩、永福、高長、麒麟、橫鋪、水潭、黃龍、福海、上豐、象形、萬全、星明、新倉、同豐、泉福、坳頭、金吉、先鋒、泉井、土橋、泥灘、回龍、雙河、胡藪、楊柳、龍湖、茶園、東塘、鹿古、爐盆、豐隆、豐收、桐木、保合、喜鵲、硤石、上凝、酒鋪、農科、龍泉、衡山、峰城、井峰47個村委會。
東郊鄉 轄:新村、滸洲、花亭、定托、王塘、長豐、上花、大橋、楊樹、新江、新塘、石 江、石竹、旺興、三湘、新研、西北、羅公橋、炭棚、向韶、向紅、碧星、柘塘、田園、金星、新園、永豐、楓泉、虎澗、戰鼓、橫新、橫洲、獅沖33個村委會。
毛田鄉 轄:豐子沖居委會;新華、華塘、毛田、白楊、竹元、石山、勤家、霞樂、譚山、譚家、大坡、大新、芬水、芋塘、張泉、草坪、金田、躍南、新立、坪山、東景、楊泉、全心、崇山、增加、清溪、洲塘、萬山、煙竹、石元、杉山、蛇形、古塘、羊古、長慶、鐵山、紅旗、坪上、天門、雪市、齊心、榔樹、花亭子、托坪44個村委會。
金藪鄉 轄:金藪、豐山、荷塘、輔正、白沙、耙石、藪嶺、龍門、竹園、花橋、普石、獨石、永樂、地南、扶康、長樂、河山、珍珠、東陵、八眼、江家、屬南、堆子、馬坪、紅石、團山、麥子、抱石、南星29個村委會。 育塅鄉 轄:長侖、虎沖、小沖、安沖、石鵝、田坪、中田、楊名、石磴、泉龍、育橋、育段、直沖、水橋、山塘、仁美、上山、雙橋、石洞、花坪、軍山、松岳、大橋、安鄉、軋喬、軋坪、軋江、南坪、南沖、南山、水嘶、東塘鋪、東沖、橫路、石泉35個村委會。
龍洞鄉 轄:樂昌、韶東、韶西、城前、建時、新湖、泉沖、石頭、界牌、和睦、箭塘、石塘、谷陽、花橋、龍洞、中朝、楠香、七星、瑤湖、泉湖、雅苗、長太、康加、上義、大田、印子、湘江、集義、小田29個村委會
『陸』 清遠市中山公園的簡介是什麼建造時間以及其特點是什麼
清遠舊中山公園位於今之城市廣場西側,西至北門街,南至先鋒中路,北至府後街,面積約一百五十多畝。此地原是清政府指揮衛衙門,1925年改建。舊址原有180多年樹齡的大榕樹五棵、白玉蘭兩棵、仁面樹一棵、鷹爪蘭一棵,還有不少喬木及廣榔等,這些都是清朝的遺物。所以公園一建成就呈現古木參天、濃蔭蔽日的景色,加上新建的亭台樓閣,更加掩映生輝。
公園正門朝先鋒街,向南有三個圓拱形的門,猶如一座高大的牌坊。正門上刻有「中山公園」四個大字;大門背面有一副楹聯:「清景宜人,恰當茅巷斜陽天湖擁月;遠山如畫,最好松崗聽雨筆架看雲。」這副對聯是鶴頂格嵌上「清遠」二字,內容函蓋清遠四景:茅巷斜陽、天湖擁月、松崗聽雨及筆架看雲。
園內正中,巍然矗立著孫中山先生的塑像,底座有碑刻《總理遺囑》。兩側栽種著兩株塔柏,塑像後是個種滿奇花異卉的花壇。其中有假山、魚池,噴泉飛濺,數十尾金魚嬉水,饒有雅趣。西側是中山紀念堂。這里原是關岳廟,經1931年改建而成為當時算得上的宏偉建築。正門有一塊扁額,刻有孫文手筆「天下為公」;上端是「浩氣長存」的橫匾。首層是會場,二樓是國民黨縣黨部辦公處。
緊貼中山紀念堂東側建有一座「民樂亭」。中央一座六角亭,名曰:「陶陶亭」,興建於1926年。正後方有楊聖源撰寫的楹聯:「悠然見郭外青山,有摩詰詩心雲林畫意;珍重撫庭前綠樹,憶河陽花滿南國堂陰。」「躡屐重來,淺草平添朝雨綠;憑欄一笑,好花多向夕陽紅。」陶陶亭後是一片綠茵茵的草地,有幾塊嶙峋突兀的岩石點綴其間。其中有一塊黃臘石,石上紋理酷似蟹形。傳說清遠洪水上漲時,「蟹」就向上爬,洪水退去又爬回原處。
公園最北面有一座「景弦樓」,是由縣城商人捐資於1928年興建。中立《景弦樓記》:「中華民國紀元越有七載秋九月,附城商眾醵資築樓於清遠中山公園內,定名《景弦樓》……」陳斗初為此撰寫一楹聯:「景星數出國有道,弦月一灣人倚樓。」「景弦樓」是兩層建築,樓上是圖書館,陳列著書籍報章供遊人閱讀;樓下擺放木椅,供遊人憩息。門前有口小池,池上有座橋,池中栽種著清香四溢的荷花。
解放後,人民政府倍感舊中山公園狹窄,遠遠不能適應市民休閑活動需要,便於1958年遷往東門塘南岸的豬屎崗及黎園、譚園、福昌圍等一帶地段擴大園址。經過多年的經營,新中山公園園林景色更倩,並增加動物園、兒童游樂場及活動廣場與之配套,成為市民、遊人鍛煉、娛樂及休閑觀光的好去處。每日晨光夕照,男女老幼到此進行各項有益活動,整個公園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舊中山公園遺址則用來擴建為清遠縣政府所在地,建市後改為清城區人民政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