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紅梅二胡獨奏蘭花花
A. 誰知道一些二胡曲子,特別悲傷的那種
新婚別 江河水 二泉影月是用二泉胡拉的/二泉胡跟一般的二胡有所不同
B. 二胡有哪些好聽的曲目
我就是學二胡的,建議:一枝花、蘭花花敘事曲、萬馬奔騰、賽馬、江河水、二泉映月、江南春色。希望能採納。
C. 中央音樂學院9級考級曲《二胡蘭花花敘事曲》正常應該是什麼速度
歌曲簡介
這是一首流行於陝西和青海、甘肅、山西部分地區的敘事歌。蘭花花,據民間傳說實有其人,是陝西固臨縣臨鎮某村的一位女子,長得美麗,渴望幸福,但卻被迫嫁給了一位姓周的地主——「猴老子」。蘭花花不甘於封建勢力的壓迫,自找「情哥哥」,並敢於信誓旦旦地宣布:「咱們倆死活長在一搭」。民歌不僅鞭撻了封建買賣婚姻對婦女的摧殘和迫害,同時還贊揚了蘭花花勇於沖破封建禮教、大膽追求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
歌曲的旋律屬於信天游的曲調,由上、下兩句組成,曲調悠揚柔美,節奏舒緩自由,歌詞口語化,很具地方特徵。
有許多專業演員和業余歌手演唱過此歌,由於每個人的聲音條件和演唱習慣不同,對個別音的處理也不盡相同,如第一拍,有人唱成6 7,也有人唱成6 2,這都是可以的。
這首歌前後共有八段歌詞,如果用一個速度從頭至尾演唱下來的話,難免會顯得平淡,所以,人們在演唱這首歌時常根據內容的需要變換速度,即在講述性強的段落中用快速,在抒發性強的段落(尤其是開頭段和結尾段)則用慢速。
由於《蘭花花》曲調特別深沉、真摯,內容情節強,故許多藝術家都曾以其作藍本進行藝術創作。作曲家依此寫成了藝術歌曲,電影劇作家依此創作了電影劇本,歌劇作家依其寫成大型歌劇。 在民族樂器中,最能表達《藍花花》情調的,是二胡這種悲情樂器。改編版影響最大者,莫過於關銘作於1981年的二胡協奏曲《藍花花敘事曲》。關銘不是陝西人,1940年出生於河南唐河,但1958年考入西安音樂學院,1961年畢業分配至陝西樂團,1963年隨樂團合並入陝西省歌舞劇院,對陝北音樂也是行家了。這部作品,評論者說「集中了秦派二胡幾乎所有的演奏手法,最有效地發揮了二胡的表現力」。它入選了全國音樂院校教材,並是二胡等級考試的曲目。我聽過不少版本的演奏,但最富於感染力的只有兩個:
一個是百利唱片公司1996年在北京的錄音,王憓指揮、王國潼與北京愛樂民族管弦樂團演奏,編號:BCD 96110,唱片名稱即是《蘭花花敘事曲》。王國潼不愧是二胡大師,演奏如在無人之境的自吟,一派大家風范。但百利的錄音水準,實在不敢令人恭維。
另一個是迪安唱片公司的系列CD《中國傳統樂器名家名曲》中的《二胡》,於紅梅與中央音樂學院民族樂團演奏。錄音師劉懷萱,編號:DDD-31001,未標錄音時間及地點,約在1990年代後期。這是一套嚴肅認真的唱片,請了中國音樂研究所所長喬建中先生作顧問,李煥之題字,使用24位96Khz的數碼錄音,動態極佳,細微之處,毫發畢現,也是音響愛好者收藏的發燒碟。於紅梅是山東人,二胡新秀,1984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從附中到研究生,讀了十幾年,現在是學院的副教授了。她的專輯《迷胡》,在海內外都有很好的評論。順便說一句,她的丈夫是畢業於南加州大學的博士,專攻錄音。這一版演奏,充滿激情與活力,力度的運用是她的長項,她的碩士研究生論文,題目就是《談二胡演奏中的力度變化》。不足之處是略有些誇張,還有點炫技的感覺,畢竟是學院派。
兩個錄音相比,各有所重,各有所長.
D. 有什麼二胡音樂聽到最悲慘的
江河水:閔惠芬大師的成名作。 新婚別 :宋飛和於紅梅演奏的令人悲傷之極。還有「病中吟」,「二泉映月」,「苦菜花」,「蘭花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