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荷花圖
❶ 廣東看荷花最佳地方
廣東看荷花最佳地方推薦
6月伊始,漫步在大大小小的公園,細心的你會發現不少地方的荷花/蓮花已“才露尖尖角”。這意味著廣東很快就要進入荷花盛開的季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這個觀賞荷花的季節,無論你是愛荷之人,還是攝影之友,相信你都不會錯過夏日應景荷花。廣東有很多可以看荷花的地方,小到公園,大到旅遊景區。現在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幾個最佳賞荷好去處。看看有沒有你心目中的賞荷優選地?
廣州南沙濕地
南沙濕地景區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進入夏日,南沙濕地鹹淡水交界處生長的千畝荷塘盛放迎客,必會讓你流連忘返。
南沙濕地景區地處珠江出海口,在鹹淡水交界處生長的千畝荷塘別具韻味,景區內種有各類荷花、蓮花近百個品種,如牡丹荷、江溪紅蓮、五色睡蓮、香睡蓮等,是珠三角地區市民賞荷消暑的好去處。
景區內有九曲蓮花橋,閑步橋上,看著滿池的荷花爭奇斗艷、競相開放,還不時飄來一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恍如身在畫中。而南沙濕地設置的遊船賞荷,乘坐遊船不僅可較近距離欣賞到睡蓮,還可穿梭於荷花池中,與荷花來個親密接觸,是賞荷、拍攝荷花的首選。
【乘公交】
共交通線路:廣州地鐵四號線到蕉門地鐵站——坐南沙2路到百萬葵園——坐南沙11路到南沙濕地公園站或者地鐵四號線蕉門地鐵站——轉南沙23路(節假日旅遊專線)——南沙濕地游覽區
【駕車線路】
南沙濕地景區距離廣州市中心約60公里,直達車程約1小時,自駕車遊客來南沙濕地可以通過“南沙港快速路”直達“十六涌鋼鐵基地”出口下,從出口到南沙濕地景區約2公里,出收費站後按“南沙濕地”指向牌行駛。
深圳洪湖公園
荷花是洪湖公園的主題花卉。公園利用二、三級湖廣植荷花、睡蓮和其它水生花卉,面積達100多畝,品種100多個,是華南地區種植荷花面積較大且品種較多的荷花景觀種植基地。自1988年起每年舉辦一屆荷花展,前來參觀荷花景觀的遊客逐年增多,對弘揚荷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96年以來還組織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和提供優良品種,分別幫助指導香港和澳門園藝單位栽培荷花,增進了深、港、澳地區之間的荷花文化交流。2001年6月,公園還建成開放了目前我國唯一以荷花詩文為題材的詠荷碑廊。碑廊長100米,書法作品85幅,國內著名書法家趙朴初、啟功、沈鵬、王子武、佟韋等為碑廊提供了精心之作。詠荷碑廊的建成開放,是深圳一個新的文化景觀和學習園地,也是市民和遊客賞荷、詠荷、品書、觀景的好去處。
【乘公交】
途經公交線路:23、27、213、206、300、303、312、315、357
三水荷花世界
據了解,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規模較大,品種資源較為豐富,集建築、 雕塑、荷文化於一體的荷花生專類園。三水荷花世界佔地1000畝,水面積600畝,坐落在“魚米之鄉”三水市旅遊經濟區東南部。
目前,園內可觀賞到480個珍稀的荷花品種,其中有太空培育的“太空蓮”、遼寧省出土的“古代蓮”等珍稀品種,數十個睡蓮品種,包括從台灣引進的四季開花的既可觀賞又可食用,同時更有較高的葯用價值的香睡蓮品種,以及各種罕有的水生植物。還有直徑達1.98米,可以承重40公斤的王蓮以及形態萬千的數百個水生花卉品種。
【駕車線路】
廣東省內駕車方案:廣州方向沿廣三高速於三水1出口下高速,往清遠方向約兩公里左轉直入荷花大道到達終點。
【乘公交】
1、廣州汽車客運站轉乘長途汽車:廣州汽車客運站-肇慶廣寧汽車站(坐1站)、廣州汽車客運站-肇慶懷集粵運汽車站(坐1站)到三水長途站下,走到三水汽車站(公交站)轉乘旅遊城巴三線(坐3站)到三水荷花世界總站乘佛山藍鯨巴士即可到達景區,或三水城區乘坐609路公交荷花世界站下即可。
2、廣東省汽車客運站轉乘長途汽車:廣東省汽車客運站-佛山三水車站(坐1站)到佛山三水車站下,走到三水汽車站(公交站)轉乘旅遊城巴三線(坐3站)到三水荷花世界總站下。
東莞橋頭鎮
東莞橋頭鎮荷文化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家家戶戶喜愛種植荷花,擁有數千畝荷塘,每到夏天荷花怒放時節,遠近文人墨客都到此賞荷、詠荷。
為了重現橋頭荷塘美景,近年來,橋頭鎮政府在寸土寸金的鎮中心區,退耕還湖,開辟出300畝蓮湖,廣種荷花,延續橋頭鎮荷花文化歷史。現在,橋頭鎮的`16個村居,每個村都有大大小小的荷塘,“一塘一品種”,遍植荷花,形成了一道完整橋頭賞荷風景線,如今,橋頭鎮已重新成為珠三角地區賞荷最佳景點之一。
【乘公交】
1、城區(莞城、東城、南城、萬江)可到東莞總站、南城車站、榴花車站、汽車東站乘坐75路、79路、84路、106路、109路、305路等公交車;
2、水鄉各鎮(道窖、洪梅、望牛墩、中堂、麻涌)可到東莞總站乘坐75路、79路、106路公交車;
3、北部各鎮(高步、石碣、石龍、茶山、石排、企石)可乘坐75路、106路、84路、305路公交車;
4、沿海各鎮(長安、虎門、厚街、沙田)可乘坐305路、202路、207路、86路公交車;
5、中部各鎮(寮步、大朗、大嶺山、東坑、橫瀝、常平、黃江)可乘坐79路、86路、202路、207路公交車;
6、山區各鎮(塘廈、鳳崗、清溪、樟木頭、謝崗)可乘坐84路、106路、206路公交車
【駕游推薦線路】
鶴山古勞水鄉
鶴山古勞是珠江三角地區最典型的水鄉,一條長長的大堤把水鄉與美麗西江分隔,堤內有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魚塘,有一片片種滿或金燦燦或青翠欲滴莊稼的農田,一條條由青石板鋪砌的田基蜿蜒圍繞著整個水鄉。水鄉間或點綴著一座座斑駁小石橋和濃密的榕樹,特別傍晚時分炊煙從農舍鳧鳧升起的景色,正讓人心神簇盪,悠然嚮往。“小橋流水人家”就是水鄉最美的寫真!
如今人們提到古勞水鄉,總是將其與荷花世界聯系在一起。實際上,一直以來,水鄉也是旅遊愛好者賞荷、拍荷的最佳選擇。據悉,每到荷花盛開的季節,連綿數百畝的古勞水鄉橫海浪自然生態區的荷花世界就會成為遊客的首選。而自古勞旅遊開發中心成立,荷花世界就一直被作為水鄉游主打產品來推廣。(歡迎關注公共微信:廣州背包驢)
近賞花時節,這里漁船便頻繁出動,賞荷花、采蓮子的人增多。坐一葉扁舟,便可以隨意掬起墨綠的水,輕撩起盎然的水草,感受南國水鄉款款風情。在當空的烈日下,還有人摘片荷葉戴在頭上當帽子,別有一番樂趣。
【專線】
乘鶴山汽車站至古勞鎮的專線車可達。
【駕車線路】
廣州--開平高速,在鶴山出口下,直接前往。
;❷ 張大千、齊白石、啟功等六位大師同畫荷,孰高孰低
謝稚柳《荷塘清趣》
此軸《荷塘清趣》作於1959年,是謝稚柳藝術成熟期的作品。荷花、彩蝶、水鳥勾勒填色,筆法工膩工整,色彩淡雅明潔。荷葉則在工筆中滲入了寫意之法,濃重的墨色層層漬染,展現出舒展自如的荷葉柔媚的身姿。全畫以花青水輕輕潤染,益增清光。
款識:茂英吾兄正之。己亥夏日,謝稚柳。
1949年去國後,張大千輾轉日本歐美香港台灣巴西阿根廷各地,念念不已的是故國家園夢。這在他當時的畫作中極為多見,如他在日本上野公園不忍池觀荷所作《南浦紅荷》中即題詩雲:「不是野芳解留客,故山歸夢已無家。」
張大千《荷塘清趣》
此幅1959年憶不忍池荷花的《荷塘清趣》與此其實同一旨趣,都是發抒懷鄉病的,故題款說:「憶不忍池上芙蓉正開,盛嘆為此。」
此幅以楊妃喻荷花、以楊妃愛情悲劇喻世事改易而歸鄉不得,似也為張大千作品中僅見之作。
題識:「酒暈微消粉汗香,華清初遣試溫湯。碧雲不許籠嬌面,凄絕它年太液旁。己亥六月既望,憶不忍池上,芙蓉正開,戲筆為此,爰翁。」
恨、愁、悲、戀,可謂五味雜陳、百感交集;呈現於畫中,花則每每被掩、葉則群魔亂舞,其中雜草叢生,又以焦墨干赭為之,更增焦慮、煩悶、苦惱之情,足可令人為之扼腕。
王雪濤(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1922 年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後轉讀國畫系,受教於陳師曾、蕭謙中、湯定之、王夢白等諸位前輩,尤受王夢白影響最大。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奉師命改名雪濤。
王雪濤《荷塘清趣》
此幅《荷塘清趣》構圖飽滿,筆墨大膽,設色淡雅。作者對荷花、蜻蜓位置的安排恰到好處,對筆墨的駕馭也發揮到了極致。畫面墨氣溫潤淋漓,敷彩淡雅,筆觸隨性,點畫暈染生動灑脫,神韻具足。荷葉濃淡交映,舒捲飛舞;荷花綽約多姿、雍容聖潔;含苞待放的花蕾更是含羞帶怯,婀娜嬌媚。尤其對天空中展翅飛翔的蜻蜓的刻畫,為整個畫面增添了靈動,使得整個畫面盎然生機、野趣無限。
啟功的荷花乍看是平淡的,端詳許久,又覺絢爛,與其書法予人之感受相類。其荷花並不注重狀貌的描繪,而是著重表現其飄零的意態,幽靜的情致,荷塘中彌散著一種夢幻般的色彩。
啟功《荷塘清趣》
構圖頗為別致,下幅荷塘,上幅題詩。荷花與荷葉並不豐茂,右下方兩片荷葉以水墨用沒骨法而出,大筆揮灑,筆觸清晰,濕潤淋漓,以水墨的濃淡拉開空間距離,形狀不規整的荷葉反而呈現出一種不拘小節的散淡之美;畫面中心的一枝荷花以細筆寫出,輕柔而率意的線條勾出層層花瓣,以淡藍敷色,旁邊一朵紅色花蕾成為畫面的唯一亮色;最後以頗具書法筆意的筆線畫出雜草,紛雜叢生,隨風而舞。
整幅不論色彩,還是形態,均不講究寫實,而在於營造氛圍。
上幅的詩題章法巧妙,結體優美,字形瘦長,自然清越,瀟灑自如,從詩文之意境和字形之結構來看,均與下幅畫面相契合。
題識:纖塵不染出淤泥,亦有松煙壞色衣。能著通書未解畫,令人句下笑濂溪。一九九零年春日,借居同樂園晴窗,啟功。
溥儒《荷塘清趣》
款識:武陵誰家子,波面雙雙渡。空積心中絲,未成機上素。似共織女期,秋宵苦霜露。心畲畫並題。
溥儒的花卉、花鳥畫,有很高的造詣,有勾勒工筆的,也有寫意的。他的畫作時常展現出雅秀俊逸、高古清幽的藝術風格。謝稚柳評價溥心畲是繼王維、蘇東坡、文徵明、鄭板橋之後,唯一詩書畫三絕者。
齊白石《荷塘清趣》
在本幅《荷塘清趣》中,白石老人畫荷葉以石綠色敷染,摻以藤黃色及墨色,鋪毫刷筆,讓墨色在干濕、虛實、濃淡中形成自然、和諧的塊面;再勾出葉脈紋絡,形成如蔭似蓋的綠葉。
用墨濃中有淡、實中帶虛,層次豐富,兩葉之間,用洋紅塗出荷花、藤黃繪出蓮藕。花苞在田田荷葉之間,有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幾株藤桿粗細、長短不一,彼此交叉著。畫中的荷葉以厚重的塊面繪出,下半部的橫向線條起伏變化,給人一種微風吹動、水波盪漾的感覺。
賦色酣暢淋漓,富有生機;荷葉團團,蜻蜓落在蓮蓬上的一剎那,也被捕捉了下來,讓整幅荷花活了起來。
題識:借山吟館主者齊璜作於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