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祥蘭花
⑴ 解佩梅的植物學史
」解佩梅「在沈氏父子(沈淵如、沈蔭椿)《蘭花》中有載:「瓣型赤殼類綠花梅瓣。歷史民國初由上海張姓選出。特徵三瓣翠綠,緊邊短腳圓頭,白玉捧心,大如意舌,花葶細長。花蕾剛舒瓣時花形稍小,漸後越放越大,花姿挺勁。葉細狹,呈弓形,繁殖快,健花。」
關於「解佩梅」的選出,大多數蘭著稱其為「民國初由上海張姓選出。」《中國蘭藝三百問》的記載也是如此:「赤蕙梅『解佩』,又名『江皋梅』。民國初年由滬西(上海)張姓愛蘭者選出,『解佩』一詞出於唐朝詩人楊慎的《詠蘭》詞:『香攜滿袖,似相逢解佩,江仙散塵緣。』引此命名。」《五十年藝蘭經驗談》、吳應祥的《中國蘭花》、《乃安居藝蘭筆譚》、《江浙蘭蕙》、《蘭蕙寶鑒》等大都採用這種記載。
「解佩梅」的選出時間,1937年出版的《蘭華譜》有個記載:「解佩梅,本品為己未年,滬西(西上海)的名士張君所發現的名花,經培養四年始開花。」。關文昌老先生編著的《夏蘭》一書將「民國時」與「己未年」1919年同時列入書中。應當說記載「解佩梅」最早的蘭著是1930年上虞馮子才的《續蘭蕙同心錄》,馮先生在這部蘭著的《芳吐九畹》中記載了這品蕙花,稱其為「江皋解佩梅」,將其列入赤蕙荷形水仙。
「解佩梅」有諸多形態奇特者,是由於養植環境、草的壯弱、氣溫的高低及開花時盆中濕度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開品。「解佩梅」有18-20個新稱呼。陸明祥先生在《靖江解佩甲天下》一文中說有「大花解佩」、「垂葉解佩」。解佩有兩種:一種是市面上常見的,還有一種不多,當時是丁永康從常熟搞到的,後拿到南通,當時南通前者賣500元/苗,後者賣800元/苗。
日本除了《蘭華譜》以外,1992年(日本平成四年)《中國春蘭銘鑒》、1973年(日本昭和四十八年)《中國春蘭銘鑒》、1979年(日本昭和五十四年)《蕙蘭銘鑒》與《一莖九華銘花集》分別收錄了「解佩梅」這個品種。
「解佩梅」於2003年在雲南大理市第十三屆中國蘭花博覽會獲金獎;2004年中國首屆蘭文化博覽會蘭花展上,江蘇無錫市陳堯祥送展的「解佩梅」獲銅獎。
《續蘭蕙同心錄》中有「江皋解佩梅」的附詩:「貌是梅花不是梅,非梅那得奪梅魁。瀟湘偏處稱王者,志潔行芳脫俗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