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清淡靜
『壹』 寫荷花好處的一段話,盡量優美一些.謝謝!
看,荷葉的顏色是那麼的美麗,近處的是碧綠碧綠得,遠一點的是墨綠的,中間還夾著一些帶有點嫩黃的新葉,微風吹來,荷葉翻滾,就像荷葉的海洋。田田的荷葉,一層層隨風一起一伏,像一片綠浪令我想起了「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在荷葉的襯托下,荷花婷婷玉立,千姿百態,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才開了兩三片花瓣,像偽含羞的少女敢露出自己的臉蛋。有的還是花苞,像一雙手緊緊地合在一起。有的花瓣已經凋謝,落下來了,漂在水面上,像一隻小小的船,小昆蟲坐在裡面,正在進行水上旅行呢!荷花散發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來彩蝶飛舞,嬉戲其間,令人賞心悅目。雨後,陽光投射在湖面上,反射著疊疊波光,就像展開一卷斑瀾的彩墨畫。滿塘的荷花、荷葉,遠遠望去像碧波上盪著無數的帆,煞是好看。池中的荷花,綠葉亭亭,清淡美麗。幾只活潑的小魚從荷葉下游過,生怕打破靜謐的畫面。蜻蜓飛過來,彷彿在告訴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緩緩游來,似乎在告訴昨夜做的好夢。而那可愛的小雨露,猶如蔚藍的天穹渺茫的明星,又似那碧海里點點的明珠。水中的荷花如此美麗動人,紫的優雅浪漫,黃的溫馨典雅,粉的活潑可愛,白的純潔無暇,真是「出於污泥而不染,濯於青蓮而不妖!」
『貳』 綠水荷花靜後面的詩詞是什麼
高冠國《梁山伯與祝英台》。海面清澈,藍色的小船去采香。有人濺起紅裙,內相晚醉,月初一,清容涼生風露。兩次凝視。不要以後的歌破雲閑,美麗無語。靈魂夢見西風,帶著這顆心的苦澀。想起芳臉上輕皺的眉頭,凌波微步,鎮隨,沙鷗。黃仔「格普荷花」姚飛穿過寒冷的襪子,站在銅鏡前。骨質清晰,不出汗。汀汀汀汀碧波一千英畝。雲水扇影。嚴天勇。一個很酷的國家。彌補今晚的過錯。小小的衷心不語,浪漫有誰省?當沙鷗看到熟睡的一對時,它很少醒來。蘭召宋應遠游池。推進脈序。我不會就這么算了的。葛立芳,「蒲蒜子佩荷葉釀酒」 ,水直洪,脈曲捲曲。西風淡燕,雨稀稀落落。一杯裝滿了酒,一杯裝滿了酒。樹葉,紅衣服,酒船,清澈的溪流,玫瑰色的雲彩。
『叄』 面荷葉荷花荷波荷姿心暫靜 對聯
對柳枝柳條柳樹柳絮氣且平
臨水波水珠水痕水滴眼宜開
『肆』 荷花靜立是什麼意思
荷花靜立的意思是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猶如清新脫俗的少女靜靜的站立在那裡
『伍』 荷花送香氣,竹露滴清香 出自哪首詩
「荷花送香氣,竹露滴清香」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
原詩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譯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
披散著頭發在夜晚乘涼,打開窗戶躺卧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
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賞析: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詩詞學會理事、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周嘯天對此詩的賞析。
孟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閑情逸致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夏日南亭懷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詩的內容可分兩部分,既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開篇就是遇景入詠,細味卻不止是簡單寫景,同時寫出詩人的主觀感受。「忽」、「漸」二字運用之妙,在於它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給人實際的感覺(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只表現出一種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虛設。
近水亭台,不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涼的。詩人沐浴之後,洞開亭戶,「散發」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潛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與子儼等疏》)三四句不但寫出一種閑情,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
進而,詩人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寫這種快感:「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詩句表達的境界宜乎「一時嘆為清絕」(沈德潛《唐詩別裁》)。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響」,那樣悅耳清心。這天籟似對詩人有所觸動,使他想到音樂,「欲取鳴琴彈」了。琴,這古雅平和的樂器,只宜在恬淡閑適的心境中彈奏。據說古人彈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雜念。而南亭納涼的詩人此刻,已自然進入這種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適而不擬動彈,但想想也自有一番樂趣。不料卻由「鳴琴」之想牽惹起一層淡淡的悵惘。象平靜的井水起了一陣微瀾。相傳楚人鍾子期通曉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絕弦,不復演奏。(見《呂氏春秋·本味》)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絕俗而想到彈琴,由彈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納涼過渡到懷人上來。
此時,詩人是多麼希望有朋友在身邊,閑話清談,共度良宵。可人期不來,自然會生出惆悵。「懷故人」的情緒一直帶到睡下以後,進入夢鄉,居然會見了親愛的朋友。詩以有情的夢境結束,極有餘味。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陸』 「荷花送香氣,竹露滴清香」出自哪首詩
1.「荷花送香氣,竹露滴清香」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
2.原詩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3.譯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披散著頭發在夜晚乘涼,打開窗戶躺卧在幽靜寬敞的地方。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4.賞析:孟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閑情逸致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夏日南亭懷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詩的內容可分兩部分,既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開篇就是遇景入詠,細味卻不止是簡單寫景,同時寫出詩人的主觀感受。「忽」、「漸」二字運用之妙,在於它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給人實際的感覺(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只表現出一種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虛設。近水亭台,不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涼的。詩人沐浴之後,洞開亭戶,「散發」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潛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與子儼等疏》)三四句不但寫出一種閑情,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進而,詩人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寫這種快感:「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詩句表達的境界宜乎「一時嘆為清絕」(沈德潛《唐詩別裁》)。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竹露滴清響」,那樣悅耳清心。這天籟似對詩人有所觸動,使他想到音樂,「欲取鳴琴彈」了。琴,這古雅平和的樂器,只宜在恬淡閑適的心境中彈奏。據說古人彈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雜念。而南亭納涼的詩人此刻,已自然進入這種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適而不擬動彈,但想想也自有一番樂趣。不料卻由「鳴琴」之想牽惹起一層淡淡的悵惘。象平靜的井水起了一陣微瀾。相傳楚人鍾子期通曉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絕弦,不復演奏。(見《呂氏春秋·本味》)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絕俗而想到彈琴,由彈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納涼過渡到懷人上來。此時,詩人是多麼希望有朋友在身邊,閑話清談,共度良宵。可人期不來,自然會生出惆悵。「懷故人」的情緒一直帶到睡下以後,進入夢鄉,居然會見了親愛的朋友。詩以有情的夢境結束,極有餘味。
5.作者簡介: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柒』 關於靜字和荷花的詩詞
荷花詩詞鷓鴣天 蓮 金·元好問
瘦綠愁紅倚暮煙,露華涼冷洗嬋娟。
含情脈脈知誰怨,顧影依依定自憐。
風送雨、水連天,凌波無夢夜如年。
何時北諸亭邊月,狼藉秋香拂畫船。
浣溪沙·詠荷 現代·李障天
縷縷幽香有還無,靜塘清漣看麗姝。
風姿獨佔得天乎?冰肌雪膚質勝玉,
飛紅落霞艷欲酥。瑩瑩倩淚月明珠。
荷詩 晉·張華
荷生綠泉中,碧葉齊如規。
回風盪流霧,珠水逐條垂。
照灼此金塘,藻曜君玉池。
不愁世賞絕,但畏盛明移。
邁陂塘 元·李冶
大名有男女以私情不遂赴水者,
後三日,二屍相攜出水濱,是歲陂荷俱並蒂。 為多情和天也老,不應情遽如許!請君試聽雙蕖怨,方見此情真處。
誰點注,香瀲灧、銀塘對抹胭脂露。
藕絲幾縷。絆玉骨春心,金沙曉淚,漠漠瑞紅吐。
連理樹,一樣驪山懷古。古今朝暮雲雨。
六郎夫婦三生夢,幽恨從來艱阻。
須念取,共鴛鴦翡翠照影長相聚。
秋風不住。悵寂寞芳魂,輕煙北渚,涼月又南浦。
采蓮曲 明·沈野
解道芙蓉勝妾容,故來江上采芙蓉。
檀郎何事偏無賴,不看芙蓉卻看儂!
蓮塘曲 元·張昱
青萍風起柳塘水,波聲夜聒鴛鴦睡。
一點芳心不自持,露荷又作璚珠碎。
藕絲織錦香滿機,裁成衣裳將遺誰?
只愁賤妾夢魂短,不恨盪子歸來遲。
花間鶗鴂依芳草,等閑綠遍邯鄲道。
還應憶念盪舟人,滿架芙蓉鏡中老。
徐兩山寄蓮花 明·王彝
秋風吹皺銀塘水,小雨芙蓉不勝洗。
誰撿新船折得來,不怕綠芒傷玉指。
煙絲有恨自悠揚,相惹相牽短復長。
雙頭並作幽修語,一夜露痕黃粉香。
我有銀瓶秋水滿。君心不似蓮心短。
綠房結子為君收,種向明年應未晚。
邁陂塘
金·元好問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兒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為蹤跡之,無見也。其後踏藕者得二屍水中,衣服仍可驗,其事乃白。是歲,此陂荷花開無不並蒂者。沁水梁國用時為錄事判官,為李用章內翰言如此。此曲以樂府《雙蕖怨》命篇,"咀五色之靈芝,香生九竅;咽三清之瑞露,春動七情",韓偓《香奩集》中自敘語。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香奩夢,好在靈芝瑞露。人間俯仰今古。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相思樹。流年度、無端又被西風誤。蘭舟少住。怕載酒重來,紅衣半落,狼藉卧風雨。
白蓮草堂 明·朱曰藩
水嶼山潭曲曲幽,芙蓉亭子碧雲秋。
踏歌儂亦解吳語,一笑端能破客愁。
露下采香沾袂濕,月中搖影入杯流。
君看印諸何如此,況復司州得並游。
題月色白荷 現代·陸家衡
碧玉天然不染塵,眼空兜率是前身。
可憐弱質多情甚,卻戀秋光不愛春。
題畫荷花 近代·陳師曾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怕聽江頭江水聲。
古采蓮 元·吾丘衍
濕風吹花生冷香,馮夷為舞冰絲裳,
霏霏粉金飄晚塘。浮蘭舟,鼓桂楫,
歌采蓮,為君發:遲遲歸來弄明月。
題月色白荷 現代·陸家衡
碧玉天然不染塵,眼空兜率是前身。
可憐弱質多情甚,卻戀秋光不愛春。
池蓮 金·完顏疇
輕輕姿質淡娟娟,點綴池園亦可憐。
數點飛來荷花雨,暮香分得小江天。
白蓮 現代 ·范承祚
悄悄碧池水生花,
面如敷粉潔無瑕。
出身污泥竟不染,
里表清白均屬她。
紅蓮 現代 · 范承祚
好景分明水面鋪,嵯峨山下月牙湖。
魚觸萍草輕飄盪,紅蓮數朵叢中浮。
題畫秋荷 現代·齊白石
不染污泥邁眾芳,休嫌荷葉太無光。
秋來猶有殘花艷,留著年年紙上香。
題畫秋荷 現代·齊白石
飛過池南水同碧,穿來竹外色無疑。
有魚足飽休飛去,直到荷枯水盡時。
臨江仙 芙蓉 元·劉敏中
見說瑤池池上路,雪香花氣蔥蘢。
一雙依約玉芙蓉。
煙波孤夢斷。
風月兩心同。
千古情緣何日了,此生何處相逢。
不堪回首怨西風。
殘芳秋淡淡,落日水溶溶。
臨江仙 尹鄂
一番蓮菱生池沼,檻前風送馨香。
昔年與此絆蕭娘,相偎佇立。
牽惹訴衷腸。
時逞笑容無限態,還如菡荽爭芳,窺往事,金鎖小蘭房。
采蓮曲 催園輔
玉漵花爭發,金塘水亂流。
相逢畏相失,並著木蘭舟。
采蓮 五代·孫光憲
菡萏香銷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賦得涉江采芙蓉 梁元帝
江風當夏清,桂樹逐流縈。
初疑京兆劍,復以漢冠名。
荷香帶風遠,蓮影向根生,
葉卷珠難溜,花舒紅易傾。
日暮鳧舟滿,歸來度錦城。
題敗荷 元 ·王翰
曾向西湖載酒歸,香風十里弄晴暉。
芳菲今日凋零盡,卻送秋聲到客衣。
采蓮貢 其二(皇甫松)
船動湖光灧灧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荷葉露 金·段成己
泉客將歸返故淵,西風渺渺碧波寒。
主人情厚無他贈,一把真珠泣翠盤。
藕花 明·許成名
藕花塘上雨霏霏,無數蓮房著水垂。
羞見鴛鴦交頸卧,卻將荷葉蓋頭歸。
三益塘芙蓉 元·薩都剌
斑簾十二卷輕碧,秋水芙蓉隔畫欄。
彩扇搖風霞透影,錦袍弄月酒生寒。
遊魂翠袖留江浦,仙掌紅雲濕露盤。
只恐淮南霜信早,絳紗籠燭夜深看。
並蒂蓮花 明·沈周
耶溪新綠露嬌痴,兩面紅妝倚一枝。
水月精魂同結願,風花情性合相思。
趙家阿妹春眠起,楊氏諸姨晚浴時。
今日六郎憔悴盡,為渠還賦斷腸詩。
游荷花盪 明·朱方中
平湖秋色十分饒,醉卧樓船逸思飄。
水國荷香浮錄醑,夕陽帆影逐金飈。
堤邊屬玉驚人起,天際蛾眉共客招。
歌罷采蓮歸路晚,塔西雲樹正迢迢。
采蓮曲 明·常倫
棹發千花動,風傳一水香。
傍人持並蒂,含笑打鴛鴦。
采蓮曲 明·熊卓
采蓮復采蓮,盈盈水中路。
鴛鴦觸葉飛,卸下團團露。
荷花 元·葉梅嶠
未花葉自香,既花香更別。
雨過吹細風,獨立池上月。
秋池一株蓮 隋·弘執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
蓮花 明·李東陽
不見峰頭十丈紅,別將芳思寫江風。
翠翹金鈿明鸞鏡,疑是湘妃出水中。
訊湖西荷花盪 明·朱曰藩
蘭橈畫楫下前川,誰道江南可采蓮。
江南蓮子青如水,江北蓮花香滿煙。
愛殺江都夏日長,芙蓉高彩溢金塘。
筵前不見司花女,千古偷傳水殿妝。
塔前水殿尚鉤簾,花月留人不放船。
奼女數錢紅燭下,蠻童沽酒白雲邊。
詠金絲荷葉 現代·夏國銜
從來荷葉水中生,竟有金絲壁上存。
想是怕遭風浪險,獨尋幽處自為春。
晚荷圖題詩 近代·吳昌碩
避炎曾坐芰荷香,竹縛湖樓水繞牆。
荷葉今朝攤紙畫,縱難生藕定生涼。
鷓鴣天 賞荷 金·蔡松年
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山黛遠,月波長,暮雲秋影照瀟湘。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
詠荷 現代·朱誠
沖出污泥頂驕陽,風吹雨打亦何妨?
縱然奪得玉容去,留卻蓮子溢奇香。
西湖夏荷 現代 ·范承祚
芙蓉出水立娉婷,湖面天波影隨形。
紅顏多賴綠葉衫,畫意濃郁富詩情。
賦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梁·祖孫登
浮照滿川漲,芙蓉承落光。
人來間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輕不定,菱歌引更長。
采采嗟離別,無暇緝為裳。
采蓮曲 南朝·梁·蕭綱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度,蓮多采未稀。棹動芙蓉落,
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太常引 元·許有壬
幽人早起赴池亭。初日照娉婷,風蓋露珠傾。又勝似前時雨聲。
水沉香里,錦雲深處,雙檜插天青。
一葉釣舟輕,似野渡、無人自橫。
芙蓉曲 元·薩都剌
秋江渺渺鞭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
絳袍春淺護雲曖,翠袖日暮迎風涼。
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
盪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
小庭水植率爾成詩 錢微
泓然一缶水,下與坳塘接。
青菰八九枝,圓荷四五葉。
動搖香風至,顧盼野心愜。
行可采芙蓉,長江詎雲涉。
竹枝詞 元·丁鶴年
水上摘蓮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纖纖。
卻笑同根不同味,蓮心清苦藕芽甜。
詠江南可采蓮 南朝·梁·劉緩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紅。
楫小宜回徑,船輕好入叢。
釵光逐影亂,衣香隨逆風。
江南少許地,年年情不窮。
夏歌 南朝·梁·蕭衍
江南蓮花開,紅光照碧水。
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
芙蕖 晉·陸雲
綠房含青實,金條懸白璆。
俯仰隨風傾,煒曄照清流。
同庾肩吾詠蓮舟買荷度 簡文帝
采蓮前岸隈,舟子屢徘徊。荷披衣可識,
風疏香不來。欲知船度處,
當看荷葉開。
玉樓春 明·王夫之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銀塘光不定。
綠雲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風起秋波冷,獨擁檀心窺曉鏡。
他時欲與問歸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水調歌頭 和張大經賦盆荷 元·趙孟?
江湖渺何許,歸興浩無邊。
忽聞數聲水調,令我意悠然。
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風煙萬傾,
來傍小窗前。稀疏淡紅翠,特地向人妍。
華峰頭,花十丈,藕如船。
哪知此中佳趣,別是小壺天。
倒挽碧筒釃酒,醉卧綠雲深處,
雲影自田田。夢中呼一葉,散發看書眠。
畫荷 現代·齊白石
習習微風入小窗,舍南何處芰荷塘。
清風也有輕狂意,經過蓮花亦自香。
同心芙蓉 南朝·梁·朱超
青山麗朝景,玄峰朗月光。
未及清池上,紅葉並出房。
日分雙蒂影,風合兩花香。
魚驚畏蓮折,龜上礙荷長。
雲雨流輕潤,草本應嘉祥。
徒歌江上曲,誰見緝為裳。
後庭花 元·趙孟?
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
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
亂雲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
蓮花 明·申時行
碧沼停寒玉,紅蕖映綠波。
狀凝朝日麗,香逐晚風多。
游戲金鱗出,飛揚翠羽過。
納涼依水榭,還續采蓮歌。
仲泰安招游湖西荷花盪 明·朱曰藩
雜佩搖湖月,明狀隔鏡心。
輕橈隨鷺轉,別墅入花深。
翠蓋水中寶,丹霞酒畔吟。
非君能泛舟,詎得獨開襟。
秋蓮 元·劉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
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擬欲青房全晚節,
豈知白露已秋風。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江南曲 晉·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 陳後主
相催音中起,妝前日已光。
隨宜巧注口,薄落點花黃。
風住疑衫密,船小畏裾長。
波交散動楫,菱花拂度航。
低荷乳翠影,采袖新蓮香。
歸時會被喚,且試入蘭房。
采菱詩 南北朝·江淹
秋日心容與,淡水望碧蓮。
紫菱亦可采,試以緩愁年。
參差萬葉下,泛漾百流前。
高采溢通壑,香氣麗廣川。
歌出櫂女曲,舞入江南弦。
題扉面荷花 明·曹鼐
玉井芙蓉紅粉腮,何人移向月中栽。
高軒忽漫看圖畫,疑是昭陽鏡里開。
干荷葉 元·劉秉忠
干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盪。
減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番霜。
寂寞秋江上。
思帝鄉 荷 孫光憲
如何?
遺情情更多!
永日水精簾下斂羞蛾。
六幅羅裙地,
微行曳碧波。
看盡滿地疏雨打團荷。
夏 歌 南朝 梁·蕭衍
江南蓮花開,紅花覆碧水。
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
藕荷心事 雨荷
冬日殘荷葉芳盡,一夜春風見荷容。
炎夏柔藕誰撩起,一別秋天已落紅。
水龍吟 次韻程儀父荷花 元 趙孟?
凌波羅襪生塵,翠旍孔蓋凝朝露。
仙風道骨,生香真色,人間誰妒。
佇立無言,長疑遺世,飄然輕舉。
笑陽台夢里,朝朝暮暮,為雲又還為雨。
狼藉紅衣脫盡,羨芳魂不埋黃土。
涉江逕去,采菱拾翠,攜儔嘯侶。
寶玦空懸,明璫偷解,相逢洛浦。
正臨風歌斷,一雙翡翠,背人飛去。
殘荷 現代·許介文
蘆花翻白夕陽黃,秋色蕭蕭碧藕塘。
殘葉數枝君莫折,留供避雨雙鴛鴦。 荷花媚 荷花 宋 蘇軾
霞苞電荷碧。
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
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
每悵望、明月清風夜,甚低不語,妖邪無力。
終須放、船兒去,清香深處住,看伊顏色。
怨 王 孫 宋 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
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
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
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
似也恨,人歸早。
鵲橋仙 七夕送荷花 宋·方岳
銀河無浪,瓊樓不暑。
一點柔情如水。
肯捐蘭佩了渠愁,盡閑卻、纖纖機杼。
波心沁雪,鷗邊分雨。
翦得荷花能楚。
天公然自解風流,看得我、如何銷汝。
菩薩蠻 荷花 宋·陳與義
南軒面對芙蓉浦,宜風宜月還宜雨。
紅少綠多時,簾前光景奇。
繩床烏木幾,盡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與花作主人。
『捌』 荷花什麼靜
荷花無色靜生香
可以參考一下
請確認一下吧
『玖』 荷花課文寫出了荷花的靜態美和什麼的美
荷花課文寫出了荷花的靜態美和動態美,並抓住景物的特點展開合理的想像,回表達了對自然界、對答生活的熱愛。
這篇課文先寫清晨,我到公園看荷花。再寫荷花已經開了不少,它們十分美麗。然後寫「我」彷彿變成了一朵荷花,穿著潔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最後寫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想到是在看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