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鏤空荷花圖

鏤空荷花圖

發布時間: 2021-02-06 11:37:55

1. 請問謎語「有眼無珠腹中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打一用物」

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葉落分雖別,恩愛夫妻不到冬。
《紅樓夢》中的謎語詩)
——竹夫人
[注釋]
竹夫人,又稱竹幾、竹夾膝,用竹篾編成,圓柱形,中空,有洞,可以通風,夏天睡時可抱著取涼。宋代詩人黃庭堅以為它不配稱作夫人,就名之為青奴,後又叫它竹奴。
1.「有眼」句——說竹器是鏤空的。眼,即洞,藉此罵寶玉。
2.「荷花」三句——說夏天相偎依取涼,秋冬被棄置不用。藉此說夫妻生活短暫。
[鑒賞]
這一首是後人續補的。
唐宋以來,詠竹夫人的詩極多,有說它「但隨秋扇」的,有嘆「愛憎情易遷」的,還有說「與君宿昔尚同床」、「只恐西風動別愁」的等等,不一而足。這首謎雖比「更香謎」淺俗,卻只襲用前人詩意,並沒有什麼創新,修辭上也有疵病,如「分離別」即硬湊足三字,但主要缺點還在於它完全不像是薛寶釵所作的,也就是說續作者沒有「按頭制帽」,而詩歌的性格化恰恰是《紅樓夢》詩詞不同於其它舊小說的最顯著的藝術特徵之一。薛寶釵為人虛偽,思想庸俗,但她很講究合乎大家閨秀身份的禮,涵養工夫極深,作詩以盛唐為宗,追求含蓄渾厚,言語行動處處謹慎,要顯出自己很有教養。一個矜持自己能「珍重芳姿晝掩門」的薛寶釵,現在居然破「門」而出,大罵「有眼無珠腹內空」,還把它寫了貼到春燈上讓大家觀賞,這能令人置信嗎?當然,薛寶釵也會罵人,但總不會用趙姨娘的口吻,何況做詩?這個傳統禮教的衛道者,平時見了姊妹們讀書吟詩,稍涉男女,就板起臉孔裝作正經教訓人家,怎麼現在自己竟毫無顧忌地寫出「恩愛夫妻不到冬」之類的話來呢?它與蔣玉函之流在狎妓的酒席上唱「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的腔調又何其相似!所以,續補那種「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淫濫小說容易,續補曹雪芹這部思想性和藝術性結合得最好的偉大的古典名著,如果思想庸俗、見識鄙陋,就難免不使自己的文字成為續貂的狗尾。

2. 鑽石荷花中間的綠心是什麼材料的

鑽石荷花煙過濾嘴中間的小綠心的材料是香線。香線即線香,燃之以計時。線香即無竹芯回的香,也答叫直條香、草香。由骨料,粘結料,香料,色素及輔助等材料組成。

每一支濾棒中,置入可增香保潤的「多功能綠線」,降低過濾體系對煙氣中水分的截留,提升煙氣中油性有害成分的過濾效果,增補煙香zd、柔順口感,提升產品吸食質感。

荷花鏤空過濾嘴版製作工藝、流程和標准均是單獨生產線和製作標准,煙絲也不是荷花的普通煙絲。

(2)鏤空荷花圖擴展閱讀:

據說這款煙是專供的,兩會前只生產了400條,而且直供北京地區,就連石家莊地區都沒有貨。兩百會後就沒有再生產,雖然從內部傳出鑽石荷花煙價格是300元左右,但是需要很嚴格的手續和簽字才能買得到。

鑽石荷花細支硬盒97mm。屬於河北中煙工度業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荷花(細支)完美繼承了純正潤雅,香遠益清的產品風格,更加突出細支煙特有的綿柔和清爽,鑽石荷花煙價格:硬細支420元/條。功能性綠色芯線,進一步增補煙香、柔順煙氣、純凈口感,提升產品抽吸品質。

3. 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落葉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終。

《紅樓夢》中的來謎語詩——自竹夫人 [注釋] 竹夫人,又稱竹幾、竹夾膝,用竹篾編成,圓柱形,中空,有洞,可以通風,夏天睡時可抱著取涼。宋代詩人黃庭堅以為它不配稱作夫人,就名之為青奴,後又叫它竹奴。 1.「有眼」句——說竹器是鏤空的。眼,即洞,藉此罵寶玉。 2.「荷花」三句——說夏天相偎依取涼,秋冬被棄置不用。藉此說夫妻生活短暫。

4. 玉質香囊兩面鏤空雕荷花紋水草紋值多少錢

5萬

5. 和田玉鏤空的有魚底座是荷花的寓意什麼

荷花和魚的組合,寓意年年有餘。

荷花有多種組合,和梅花組合寓意和和美美,與桂花組合,寓意連生貴子。與蓮蓬組合寓意並蒂同心。

6. 吊腳樓名字的 由來

當承載在傳統建築上的大量地緣特徵和文化記憶,被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建築毫不留情抹去的時候,我們已經很難像過去那樣,通過觀察-個地方的建築物,來判斷出它所處的地理和文化區域。然而,吊腳樓,這種古老的干欄式建築,至今仍在被包括苗族在內的廣大西南少數民族人民所廣泛使用。建築,作為人類文明的最大承載體,是了解一個民族文化體系的捷徑。

吊腳樓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古老建築,最原始的雛形是一種干欄式民居。當人類的記憶尚處於模糊不清的原始時代的時候,有巢氏創造的吊腳樓就作為最古老的民居登上了歷史舞台。它臨水而立、依山而築,採集青山綠水的靈氣,與大自然渾然一-體。吊腳樓是建築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緻,清秀端莊,古樸之中呈現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它是一個令人忘俗的所在,散發著生命的真純,沒有一-絲喧囂與浮華。身臨其境,俗世的煩惱會煙消雲散,困頓的胸懷會爽然而釋。如果對大城市的奢華和浮躁感到厭惡,應該切身地去體驗吊腳樓所呈現的「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泛舟靜靜流淌的江水中,欣賞兩岸錯落有致而鱗次櫛比的吊腳樓,每個人心裡都會生出莫名的感動一-這是人類和大自然和諧相處而創造的傑作,時光賦予了她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濃厚的歷史氣息。吊腳樓網的寓意就是來自這里的。在這里你不會被時間追趕,不會讓思考留下的傷口吞噬了快樂。

7. 怎麼漏印荷花

1.在板面印刷過程中某些死角地區,因油墨分布不良而形成漏印,稱為Skipping。此種現象最專容易發生在護形漆屬(Conformal Costing)塗裝或綠漆印刷製程中,因立體線路背面的轉角處,常因施力不均,或墨量不足而得不到充分的綠漆補給,因而會形成「漏印」。
2.版畫印製的一種方法。
漏印版畫也叫孔版畫,它印製圖形的道理是先將圖形在紙或其他材料上挖割成鏤空的圖形模板,然後通過刷、塗、噴、拓將印料從模板上的透空部分轉印到承印面上。這一印刷過程稱為漏印(或孔印)。漏印版畫的板材可用油布、塑料布、膠片等薄而易刻的材料。

8. 中國鏤空窗子樣式

也叫「吊樓」為苗族、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湘西、鄂西、貴州地區的吊腳樓也很多。吊腳樓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
吊腳樓屬於干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干欄有所不同。干欄應該全部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干欄式建築。
從前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也有用石板當蓋頂的,現在,鄂西的吊腳樓多用泥瓦鋪蓋。吊腳樓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備齊木料,土家人稱「伐青山」,一般選椿樹或紫樹,椿、紫因諧音「春」、「子」而吉祥,意為春常大,子孫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稱為「架大碼」,在樑上還要畫上八卦、太極圖、荷花蓮籽等圖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樑柱接上榫頭,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堅柱」,主人選黃道吉日,請眾鄉鄰幫忙,上樑前要祭梁,然後眾人齊心協力將一排排木扇豎起,這時,鞭炮齊鳴,左鄰右舍送禮物祝賀。立屋堅柱之後便是釘椽角、蓋瓦、裝板壁。富裕人家還要在屋頂上裝飾向天飛檐,在廊洞下雕龍畫鳳,裝飾陽台木欄。
[編輯本段]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人還在屋前屋後栽花種草,各種果樹,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
[編輯本段]
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卧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
有的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盡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的里里外外都塗上桐油又干凈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
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內設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內。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裡設有火塘,一家人就圍著火塘吃飯,這里寬敞方便。由於有窗,所以明亮,光線充足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側有一道與其相連的寬寬的走廊,廊外設有半人高的欄桿,內有一大排長凳,家人常居於此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
第三層透風乾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
[編輯本段]
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其類型有以下幾種:
單吊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有人稱之為"一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只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正屋兩頭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為大門,這種四合院進大門後還必須上幾步石階,才能進到正屋。
二屋吊式,這種形式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一般吊腳樓上再加一層。單吊雙吊均適用。平地起吊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吊、雙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徵是,建在平壩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腳,卻偏偏將廂房抬起,用木柱支撐。支撐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齊,使廂房高於正屋。
[編輯本段]
傳說土家人祖先因家鄉遭了水災才遷到鄂西來,那時這里古木參天、荊棘叢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土家先人們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獸襲擊。人們為了安全就燒起樹蔸子火,裡面埋起竹子節節,火光和爆竹聲嚇走了來襲擊的野獸,但人們還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脅。後來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辦法:他讓小夥子們利用現成的大樹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鋪上野竹樹條,再在頂上搭架子蓋上頂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飯睡覺都在上面,從此再也不怕毒蛇猛獸的襲擊了,這種建造空中住房的辦法後來就發展成現在的吊腳樓。
[編輯本段]
吊腳樓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築注重龍脈,依勢而建和人神共處的神化現象外,還有著十分突出的空間宇宙化觀念。土家族的吊腳樓不僅單方面處於宇宙自然的懷抱中,宇宙也同時處於宇宙自然的懷抱之中。這種容納宇宙的空間觀念在土家族上樑儀式歌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上一步,望寶梁,一輪太極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兩旁,日月成雙永世享……」這里的「乾坤」、「日月」代表著宇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土家族吊腳樓在其主觀上與宇宙變得更接近,更親密,從而使房屋、人與宇宙渾然一體,密不可分。
[編輯本段]
吊腳樓是苗族傳統建築,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築形式,樓上住人,樓下架空,被現代建築學家認為是最佳的生態建築形式。吊腳樓是苗鄉的建築一絕,它依山傍水,鱗次櫛比,層疊而上。
吊腳樓的形成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據建築學家說,苗族吊腳樓是干欄式建築在山地條件下富有特色的創造,屬於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欄式樓房。從歷史來看,苗族的建築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團肇始於環太湖地區,他們參與了環太湖地區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創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發現證實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欄式建築。
這些充滿了苗族藝術意象的吊腳木樓,給苗族人民艱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恆的生命激情。
修建吊腳木樓的地基必須是把斜坡挖成上下兩層;每層進深各為6尺多,各層面積約100平方米。上下兩層相差約4尺多,層與層之間的山壁和外層山體用石頭砌成保坎。建房時,將前排落地房柱擱置在下層地基上,最外層不落地房柱與上層外伸出地基的樓板持平,形成懸空吊腳,上下地基之間的空間就成為吊腳樓的底層,這就是所謂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腳樓特點。吊腳樓採用穿斗式結構,每排房柱5 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間用瓜或枋穿連,組成牢固的網路結構。中柱一定要用楓木,因為楓樹是苗族的生命圖騰樹,是象徵祖先靈魂的聖樹。
按傳統,祖宗聖靈的神龕要設在二樓的中柱腳。苗族人民認為在吊腳樓里有祖先的聖靈日夜庇蔭,闔家方能興旺發達,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樓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裝。每間的窗欞子用木條拼成形狀不同的圖案。各間的房門均為獨扇,惟有堂屋大門為兩扇。富裕人家還在大門上刻有龍鳳浮雕。大門上方,兩頭安裝有兩個門當木雕,門當的另一頭成牛角,俗稱「射門錘」。
大多數吊腳樓在二樓地基外架上懸空的走廊,作為進大門的通道。堂屋外的懸空走廊,安裝有獨特的s形曲欄靠椅,苗語叫「嘎息」(ghab xil),民間有一美稱叫「美人靠」,這是因為姑娘們常在此挑花刺綉,向外展示風姿而得名。其實「嘎息」還用作一家人勞累過後休閑小憩、納涼觀景、講述傳承苗族神話和遷徙歷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涼台。
吊腳樓一般以三間四立帖或三間兩偏廈為基礎,一般分為三層,底層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欄圈,以及用來擱置農具雜物等東西。中層住人,正中間為堂屋,堂屋兩側的立帖要加柱,樓板加厚;因為這是家庭的主要活動空間,也是宴會賓客笙歌舞蹈的場所。有少數人家在正對大門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聖靈的神龕。神聖的家庭祭祖活動就在堂屋進行,一般情況下,左右側房作為卧室和客房。三樓多用半存放糧食和種子,是一家人的倉庫;如果人口多,也裝隔出住人的卧室。廚房安置在偏廈里。建築的空間分割組合,以祖宗聖靈神龕所在的房間為核心,再向外延伸輻射。家庭成員在這樣的空間組合下生活,無形中便被祖宗聖靈所在的堂屋的空間引力所凝聚,從而為家庭的團結增強了親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傳統宗教,在吊腳樓的民居建築上被充分完美的體現出來了。
[編輯本段]
吊腳樓是一種極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築。 山居侗族的住宅多為外廊式二三層小樓房,樓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雜物,飼養牲畜。樓上住人。樓上前半部光線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勞動之所;後半部為室,其中設有 「火塘」,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炊飯的。第三層樓上設卧房。一般一家一棟,也有的村寨,如廣西三江縣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帶,多聚族而居,將同一房族的房子連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喜慶佳節,聚集於此,設宴接待賓客。平壩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縣的連江一帶,大都是兩層樓房,樓下住人,樓上存放糧食雜物。堂屋中設有「神龕」,兩側為卧室、廚房,豬牛圈都在屋側房後。
湖南省通道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干闌」式建築的特色,多為三屋以上的干闌式木樓,底層為豬牛等養牲雜屋,樓上住人,木樓都有走廊伸出,並裝飾有欄桿,欄桿邊備有固定式長凳供人休息,俗稱「吊腳樓」。這種木樓,有高達五六層的,結構謹嚴,不許用一顆釘子,全系卯榫嵌合,顯示了侗族建築工藝的高超。
室內布局,二層樓有火塘,是做飯和待客的場所。他們還保留了越人"坐皆蹲居"的古俗,飲食用矮腳幾案。坐的是原始木凳,很難找到高腳桌椅。做飯時柴火要由西方放進。因為傳說西方是侗族發源的地方,火種是祖先從西方帶來的。 侗族是個愛美的民族,喜歡把環境打扮得十分美麗,如房屋的柱頭,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樓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欄干。寨里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個小屋蓋起來,井內還要放些紅、白、黑相間的花魚。寨前寨後都有古樹遮蔭。就連寨里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鋪砌時,人們總是把它砌成各種圖案,十分美觀,故稱「花街」。所以,進入侗鄉,使人有如進入畫廊之中。
[編輯本段]
到了張家界,都想看看土家吊腳樓。由於歷代朝廷對土家族實行屯兵鎮壓政策,把土家人趕進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條件十分惡劣,《舊唐書》說:「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蛩腹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是為干欄。」加上少田少地,上家人只好在懸崖陡坡上修吊腳樓。
土家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差瓦,只許益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歸流」後才興蓋瓦。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畫棟,檐角高翹,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
[編輯本段]
在南嶺深處,處處都可以看到這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藍天碧水之間,群山掩映之中,一座座別致的木樓依山勢而居,在陡峭的山地營造出一塊平坦的人類生息空間。這就是瑤族民居吊腳樓。
瑤族是一個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旁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與自然和諧而居的吊腳樓。瑤族人多居住在山區,很少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於是他們便選擇坡度較為平緩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據山勢用長短不一的杉木柱頭支撐,架木鋪板,與挖平的屋場地合為一個平坦的整體,再在此整體上建房。山區氣候潮濕多雨而且炎熱,為了通風避潮和防止野獸。
[編輯本段]
吊腳樓建築是土家人民智慧的體現。
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三合院。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正房有長三間、長五間、長七間之分。大、中戶人家多為長五間或長七間,小戶人家一般為長三間,其結構有3柱 2瓜、5柱4瓜、7柱6瓜。 中間的 l 間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賓客和辦理婚喪事用的。堂屋兩邊的左右間 是「人住間」,各以中柱為界分前後兩小間,前小間作火房,有 2 眼或 3 眼灶,灶前安有火鋪,火鋪與灶之間是 3 尺見方的火坑,周圍用 3至5 寸的青石板圍著,火坑中間架「三腳」,作煮飯、炒菜時架鼎罐、鍋子用。火坑上面 1 人高處,是從樓上吊下的木炕架,供烘臘肉和炕豆腐乾等食物。後小 間作卧室,卧室為防潮都有地樓板,父母住大里頭 (左邊 ), 兒媳住小里頭 ( 右邊 ) .兄弟分家,兄長住大里頭,小弟住小里頭,父母住堂屋神龕後面的「搶兜房」。
不論大小房屋都有天樓,天樓分板樓、條樓兩類。在卧房上面是板樓,用木板鋪的樓板,放各種物件和裝糧食的櫃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條樓,用竹條鋪成有間隙的條樓,專放包穀棒子、瓜類,由火房燃火產生的煙 可通過間隙順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廂房的吊腳樓,樓後建豬欄、廁所。建吊腳木樓講究亮腳 ( 即柱子要直要長 ) ,屋頂上講究飛檐走角。吊腳樓往往為三層,樓下安放碓、磨、堆放柴草;中樓堆放糧食、農具等,上樓為姑娘樓,是土家姑娘綉花、剪紙、績麻、做鞋、讀書寫字的地方。中樓、上樓外有繞樓的木欄走廊, 用來觀景和涼曬衣物等,在收獲季節,常將玉米棒子穿成長串、或將從地里扯來的黃豆、花生等捆綁扎把吊在走廊上涼曬。為了防止盜賊,房屋四周用石頭、泥土砌成圍牆。正房前面是院壩,院壩外面左側接圍牆有個八字朝門,房屋周圍大都種竹子、果樹和風景樹。 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
土家吊腳樓窗花雕刻藝術是衡量建築工藝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有浮雕、鏤空雕等多種雕刻工藝,雕刻手法細膩,內涵豐富多彩。有的象徵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現農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孫、有的記錄風情。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歌舞競技、神話傳說,栩栩如生,蓄意深刻。
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印江現保存完好,具代表性的有朗溪、合水一帶的土家吊腳樓。
到了張家界,誰都想看看土家吊腳樓。土家族愛群居,住吊腳樓。所建房屋多為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古色古香。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籬笆,院後有竹篁,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屋,松明照亮,一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康之家以三柱四棋為正屋,殷實人家有五柱八棋,還有七柱十二棋和「四合天井」的大院。兩邊配有廂房或轉角樓,有正屋配單轉角樓和正屋配雙轉角樓。正屋中間叫堂屋,正上方板壁上安有神龕,是祭祀祖先、宴請賓客之所。堂屋兩邊的左右房叫人間,人間又以中柱為界,分成兩間。後面一間卧房住人,前面一間叫火堂。火堂中有一火炕,內架三腳架,作煮飯、炒菜、熱水之用,是一家吃飯、取暖、休息之所,客人來了也坐在火炕邊。火炕上吊一個木架,供炕臘肉或烘烤實物之用。
由於歷代朝廷對土家族實行屯兵鎮壓政策,把土家人趕進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條件十分惡劣,《舊唐書》說:「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是為干欄。」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懸崖陡坡上修吊腳樓。
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蓋瓦,只許蓋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蓋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後才興蓋瓦。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澗吊,富足人家雕梁畫棟,檐角高翹,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著名土家族詩人汪承棟寫道:
奇山秀水妙寰球, 酒寨歌鄉美盡收。
吊腳樓上枕一夜, 十年作夢也風流。
現在,如果想觀看張家界土家吊腳樓和民俗風情表演的話,最佳去處是土家博物館——土家風情園和秀華山館。

9. 求T恤 荷花領 鏤空領。。如圖。 淘寶等地址。謝謝!!

http://list.taobao.com/search_auction.htm?q=%BA%C9%BB%A8%C1%EC&commend=all&ssid=s5-e&search_type=item&atype=&filterFineness=&cat=16

熱點內容
寶貝櫻花 發布:2025-05-14 17:45:14 瀏覽:553
手畫的情侶情人節黑白圖片 發布:2025-05-14 17:44:24 瀏覽:601
花卉帝芋 發布:2025-05-14 17:35:18 瀏覽:55
浪花一朵朵鄧倫 發布:2025-05-14 17:31:40 瀏覽:80
期待櫻花漫天 發布:2025-05-14 17:23:13 瀏覽:828
櫻花木水培 發布:2025-05-14 17:16:09 瀏覽:98
賀卡情人節祝福語20字 發布:2025-05-14 17:14:13 瀏覽:13
浪花一朵朵孫老師的扮演者 發布:2025-05-14 17:08:34 瀏覽:623
國畫七夕圖 發布:2025-05-14 17:03:35 瀏覽:775
茶花吧股票 發布:2025-05-14 16:48:07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