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尖乾枯
❶ 蘭花葉尖發黑乾枯是什麼原因
蘭花葉尖發黑乾枯的原因如下:
1、水多焦尖
如果給蘭花澆水過多,根部缺氧窒息,養分水分不能及時輸送到離根部比較遠的葉尖,就會造成葉尖失養干尖。
這樣的干尖最容易出現在外圍老葉子上,新葉暫時不會出現,葉色沒有大的變化,墨綠油亮,干尖部位通常為褐色或者黑色。如果不注意控水,干尖面積會逐漸變大,並向上蔓延到其他健康葉片。
2、水少黃尖
如果給蘭花澆水不足,導致根部乾旱缺水,外圍的老葉子葉尖會乾枯變黃。離乾枯部位較近的葉面顏色成淡黃色,長時間如此,外圍的老葉子會整片發黃死亡。
3、光照過強
當蘭花光照過強時,外圍老葉子葉尖會曬焦,顏色成褐色或者黃色。和水多焦尖不一樣,因為暴曬而焦尖的蘭花葉子葉色不濃綠,偏灰綠色,無光澤,不挺立,手感略軟。
植物文化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愛蘭、養蘭、詠蘭、畫蘭,古人曾有「觀葉勝觀花」的贊嘆。人們更欣賞蘭花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艷,不畏霜雪欺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蘭花歷來被人們當作高潔、典雅的象徵,與梅花、竹、菊花一起被人們稱為「四君子」。
1987年在全國十大名花評選中,蘭花僅次於梅花、牡丹、菊花,名列第四。蘭花被中國的河北省保定市、福建省龍岩市、台灣省宜蘭市、貴州省貴陽市、雲南省保山市、廣東省韶關市、廣東省汕頭選定為市花。
❷ 蘭花花尖枯萎原因
一、老葉退化
原因:隨著蘭花生長,新老更替是自然現象。老葉子因發展新葉的需求而變黃、枯萎、脫落。
處理方法:這是正常現象,無需特別處理。
二、過於乾燥
原因:蘭花喜微濕環境,若養護位置乾燥,可能導致葉尖乾枯。
處理方法:將蘭花移至濕度較高的地方,或通過噴水提高周圍濕度。
三、陽光直射
原因:蘭花喜半陰環境,光線過強可能曬傷葉片,導致葉尖乾枯。
處理方法:將蘭花移至陰涼處,或使用遮光網遮擋直射陽光。
四、澆水過多
原因:過多澆水可能導致蘭花根部積水,進而引起葉尖乾枯甚至腐爛。
處理方法:根據盆土乾燥情況適量澆水,保持盆土適宜的濕度。
五、施肥不當
原因:不當施肥可能導致蘭花根部灼傷,出現葉尖焦黃等問題。
處理方法:控制施肥量,多澆水以沖淡肥料,嚴重時可洗根換土。
拓展資料: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是單子葉植物綱、蘭科、蘭屬植物通稱。附生或彎搭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形態特徵: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鱗莖;假鱗莖卵球形、橢圓形或梭形,較少不存在或延長成莖狀,通常包藏於葉基部的鞘之內。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花葶側生或發自假鱗莖基部,直立、外彎或下垂;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較少減退為單花;花苞片長或短,在花期不啟銷落;花較大或中等大;萼片與花瓣離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時與蕊柱合生達3-6毫米;側裂片直立,常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彎;唇盤上有2條縱褶片,通常從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時末端膨大或中部斷開,較少合而為一;蕊柱較長,常多少向前彎曲,兩側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時具短毛,花粉團2個,有深裂隙,或4個而形成不等大的2對,蠟質,以很短的、彈性的花粉團柄連接於近三角形的粘盤上。通常見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幾部分組成。蘭花是一種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的花結構與眾不同。蘭花結構的奇特是為了適應昆蟲傳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團和唇瓣等,加之,蘭花為兩側對稱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數目減少、子房下位、花形狀、大小和顏色多樣、多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