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荷花
⑴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的荷花真的有十里嗎
十月是荷花開放的季節,那麼古人柳永《望海潮》詩中的這一句「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所以這句詩中的荷花是沒有十里的,只是用了個比喻的手法,來誇張的形容了荷花。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徵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真正抗金的民族英雄的崇敬,又是鮮明的對照和嘲諷。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⑵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為什麼是名句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柳永《望海潮》一詞。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內」是說秋天的桂花和荷容花全開了,用誇張的手法描寫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寫得高度凝練,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徵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說湖中廣植荷花,一句牽出了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高度凝練,非常具有誘惑力。據說金朝皇帝完顏亮就是因為思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才想要發兵侵宋的,可見此句的魅力。
(2)三秋荷花擴展閱讀:
柳永是北宋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詞造詣極高,是首位對宋詞語言、格律、藝術手法等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同時也是創作詞牌詞調最多的詞人。倡導慢詞,將民間俗語移植到文詞創作中,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有《樂章集》存世。
柳永有首《望海潮》就是為拜見當時杭州太守孫何而作,頗多恭維之語,希望孫何能提攜他一把,可惜未能如願。但該詞卻傳唱甚廣,是流傳千古的名篇。「望海潮」是柳永獨創之調,就詞中內容來看,應是從「杭州是觀潮之地」中取意。
⑶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寓意 如何理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指秋季。秋有三月,七月稱孟秋,八月稱仲秋,九月稱季秋,故稱三秋。桂子指的是桂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宋代詞人柳永的《望海潮》:「重湖疊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句詞的意思是里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秋天桂花飄香,夏季十里荷花。短短八個字高度凝練出杭州西湖湖山景物之美,多用來形容繁榮太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