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溝邊蘭花
1. 為啥別人家的蘭花年年開,因為他們有這幾個絕招
建蘭
1.品種問題
像小桃紅,青山玉泉,朝陽三星,君荷,雪玉,金荷等比較容易開花,其它品種開花則稍微困難。
4.肥料不足
蝴蝶蘭全年施肥,除非是低溫持續很久,否則不應該停肥。冬天為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導致無花或花少。
有些事情還是要現在就做起來比較好哦~
到時候就有美美的蘭花看了~
2. 蝴蝶蘭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及怎麼防治
蝴蝶蘭常見病蟲害有:1.疫病,該病可侵害蝴蝶蘭的幼苗和成株,一般在高溫多濕的夏季(6~8月)或通風不良的溫室中發生。一旦發生,若不及時處理,會很快傳染到根系和莖,引起根腐、猝倒,甚至徹底摧毀苗株。當蘭株葉表面留有水膜或基質內含太多的水分,均有利於疫病菌的萌發和侵入。如果有傷口存在,更提供了病原菌入侵的捷徑。疫病雖可感染蘭花的葉片,但主要是經根及莖基部的傷口侵入,造成根的腐敗和葉片的脫落。防治方法:1.換盆時切勿傷害根系,傷口要進行消毒。2.發病時要嚴格控水,確保植株不被雨淋。3.發現病幼苗時,立即清除病株及其種植基質,並密封丟棄、燒毀或掩埋。4.中、大苗發病時,用消毒過的器具剪除病葉,傷口塗上殺菌劑消毒。嚴重時,需整株清除,以免病菌擴散。⑤可用80%的鋅錳乃浦(大生-45)500倍液淋施進行預防,發病時每隔3~7天噴1次,連續噴3次。
疫病
2.炭疽病,主要為害老葉或生長不良植株的葉片,症狀是出現大型黑褐色、淡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有黑褐色或粉紅色同心圓狀小點。炭疽病菌具極強的腐生性,極易在老葉、枯枝、腐葉上發現並致病。防治方法:1.及時清除蘭株上的枯枝、老葉、腐爛葉、凍害或灼傷的葉片,清除傳染源。2.發現病害要及時用已消毒的工具除去有病組織,並在傷口上塗抹濃殺菌劑,發病嚴重時需整株清除。3.定期噴施80%的鋅錳乃浦(大生-45)或70%的甲基鋅乃浦500倍液,發病時每隔7天噴1次,連續噴3次。
炭疽病
3.白絹病,主要感染蝴蝶蘭的根及葉片,造成根腐或葉腐。在幼苗上的初期症狀不易與軟腐病或疫病區別,但不久後受害部位和基質上會長出白絹病特有的白色菌絲,後轉為褐色的菌核顆粒,導致植株莖基軟化而死亡。該病原菌寄主范圍很廣,而且有較強的腐生性,可借菌核長期存活於基質或舊盆中。防治方法:1.不要用未經消毒處理的舊育苗盤和基質。2.清理其他寄主,做好環境衛生。3.巡視植株,揀除病株、病葉,移出燒毀。4.多處發病時,可用50%的福多寧或75%的滅普寧可濕性粉劑噴施。
白絹病
4.煤煙病在通風不良、光照不足的情況下,蘭株易受介殼蟲、蚜蟲或粉虱等為害,在葉面或葉背沿著葉緣、假球莖或花梗上分泌蜜露,導致覆蓋一層煤灰色的真菌,從而誘發煤煙病。雖然煤煙病菌是表生菌,對蘭株無直接影響,但覆在葉表的菌絲會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美觀。防治方法:1.控制和消滅介殼蟲、蚜蟲和粉虱等害蟲,可減少煤煙病發生。2.煤煙病出現時,可用濕布將發病部位上的煤灰色菌絲抹去。3.用50%的撲滅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每隔2~4周噴1次。
煤煙病
5.花瓣灰霉病症狀是在花瓣、萼片上出現小的圓褐色斑點。該真菌性病害主要由高濕及通風不良的環境引起,可感染觀賞植物、蔬菜和果樹等數百種寄主。防治方法:1.注意通風透氣,降低環境濕度。2.於第一朵花展開前,開始噴50%的撲滅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以後每隔2~4周噴1次。3.開花期間,發現染病的花朵立即摘除,集中燒毀或掩埋。
6.黃葉病或落花病主要為害蝴蝶蘭葉基部,症狀是葉片出現中型淡灰色、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並有淺灰色的菌核,最終導致葉片黃化脫落,嚴重時會使花梗變黃從而造成整枝落花。防治方法:1.清除殘余花梗或落花,避免病原菌滋生。2.確保栽培環境通風透氣。3.定期噴施50%的撲滅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黃葉病
7.軟腐病軟腐細菌主要是由傷口或自然開口如氣孔等處侵入蘭株體內,多發於高溫多雨季節,易感染蔓延。蝴蝶蘭葉片被感染後,首先出現水漬狀斑點,面向光源,病斑呈透明狀。在適合條件下,病斑快速擴展,在感染後1~2天內,每天擴展2~3厘米,3天後每天以4~6厘米的速度蔓延,因此小苗一般2~3天即告死亡,成株也僅需4~5天即死亡。葉片感染後,病區表皮與葉肉組織分離,受到外力時(如澆水、施肥、噴葯、移動植株等)極易破裂,此時會釋放出大量含軟腐細菌的液體污染健康葉片或基質,造成二次污染,加速了該病菌的蔓延和擴散。由病原細菌引起的軟腐病,一般農葯均無治療效果,一旦發現,只有拋棄,因此主要採取預防措施:1.蘭花不要放置太密,要確保合理的株距、行距,施用適量的氮肥,給予充足的光照,以增強蘭株的抵抗力。2.加強通風,降低相對濕度,澆水後葉片不要積水,清除所有的雜草,避免混植沾染有病原細菌的寄生植物。3.及時清除病株,集中燒毀或掩埋,切勿置於溫室附近。4.定期噴施鏈黴素、四環黴素、氧氯化銅、銅鋅錳乃浦等抗生素或含銅制劑,每隔7~10天噴1次,可獲較好的預防效果。
軟腐病
8.褐斑病該病生存條件與軟腐病相似,喜愛高溫多濕的環境,葉片積水易引起。受褐斑病菌感染的葉片,最初形成暗綠色水漬狀的小斑點,在適宜的環境下,小斑點會逐漸向外擴大形成橢圓形、長條形或不規則的深綠色或黑褐色的大型水漬斑;病斑四周常會出現黑褐色的環紋,嚴重時會造成整片葉褐變黃化,若擴散至生長點,可造成整株死亡。在環境改變而不利於病原菌生存或噴施有效葯劑後,病斑會變成褐色並停止擴大,病斑周圍形成黃暈。褐斑病與軟腐病不同之處在於,患褐斑病的葉片,其葉組織仍較堅硬,病葉保持其原姿。但是若幼苗感染,則會很快軟腐而壞死,症狀與軟腐病、疫病相似,不易分辨。在溫度高時,以手輕輕擠壓病斑,病斑上會溢出許多乳白色菌膿,內含許多具有感染力的細菌。此細菌感染源會通過澆水、施肥、噴葯而擴散至其他植株上,造成二次感染。本病可感染蝴蝶蘭的幼苗至開花株,為害情況不如軟腐病的快速兇猛,但此病原菌殘存能力強,根除難。褐斑病菌在侵入蘭株後,大概需要1周的時間才會出現肉眼可見的小病斑,但發現病斑後,即使立即切除病灶,數日後仍可在葉片其他部位發生,除非能持續噴抗生素或含銅制劑,否則清除此病確實不易。因此褐斑病的防治首先要能早期識別其初期的特徵,再加上持之以恆的噴葯和清除病株工作,才能成功地控制其發生。
褐斑病
9.病毒性病害為害蘭花的病毒常見的有齒蘭環斑病毒(ORSV)、蕙蘭花葉病毒(CyMV)、煙草花葉病毒(TMV)和黃瓜花葉病毒(CMV)。受感染的蘭花多產生壞死病斑,導致葉變黃、花變色和畸形等。目前國際上對蘭花病毒病的防治還沒有特效的葯物,防治方法仍主要靠早發現、早隔離、早燒毀,及時殺滅害蟲,做好修剪器具的消毒,以防止病毒的傳播和蔓延。
10.蝗蟲類害蟲,多為小型蝗蟲。葉片被害後造成大型食痕;幼嫩花梗被害時,嚴重者會折斷;花瓣被嚼食後,花朵殘缺不全。防治方法:1.清除雜草,減速少蝗蟲繁殖和棲息的場所。2.用50%的速滅松乳劑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11.薊馬類害蟲,主要發生於蘭花的正常開花期。成蟲集中於花瓣重疊處銼吸汁液並產卵,孵化後的若蟲也會繼續為害,花梗、花蕾被害後萎縮、黃化脫落:成熟花苞被害時,待開花後花朵會皺縮扭曲;花瓣組織被銼吸,形成白色斑點或條斑,最後導致花瓣褪色、乾枯,失去觀賞價值。當花開完後,薊馬又會遷移到幼嫩葉片的葉心上,使抽出的新葉扭曲,葉片上出現密集的褐色條斑。防治方法:1.懸掛藍色的誘蟲紙,可誘粘薊馬成蟲並觀察其發生情況。2.發生時,用10%的百滅寧乳劑或50%馬拉松乳劑稀釋1000倍,每5~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3.誘殺薊馬,用淺黃、中黃、檸檬黃3種色板都有很好的效果。
12.介殼蟲類害蟲主要寄生在蘭花的葉片、葉鞘和假球莖上,以刺吸式口器深入蘭花的氣孔,吸取營養,嚴重時葉片黃化、枯萎掉落。多發生在高濕、通風不良和陽光不足的栽培場所。該類害蟲會分泌蜜露,誘發煤煙病,影響植株生長和觀賞價值。防治方法:1.少量發生時用軟毛刷蘸水刷除蟲卵,或將發生部位剪除並移出燒毀。2.瓢蟲是介殼蟲的天敵,可捕食大量的介殼蟲,從而抑制其發生。3.介殼蟲發生較多時,噴施50%速滅松乳劑1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劑8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13.蚜蟲,主要在春季和夏初為害,吸食嫩葉、嫩芽和發育中的花穗、花苞的汁液和養分,致使生長受抑制,葉片和花穗變形、扭曲,發育不良。其分泌的蜜露會吸引螞蟻,引發煤煙病或其他真菌性病害。防治方法:1.用氧化樂果或除蟲菊酯1000倍液輪流噴殺。2.紅點唇瓢蟲、日本方頭甲、紅環瓢蟲等天敵在捕食蚜蟲中有較好作用。3.用黃色色板誘殺。
14.蝶蛾類害蟲主要為斜紋夜蛾。雌成蟲產卵在葉片背面,孵化後的幼蟲成群為害,嚼食幼嫩葉片,使葉片呈透明食痕或孔洞,在基質上也可見墨綠色顆粒狀糞便。開花期也會為害花朵,嚼食花瓣。幼蟲日間潛伏在基質或枯葉中,黃昏後才出來為害。防治方法:1.清除雜草、枯枝和落葉,防止蟲卵和幼蟲潛伏。經常觀察,發現蟲卵或成群幼蟲時,立即摘除並集中燒毀。2.懸掛斜紋夜蛾的性引誘劑盒,可誘殺大量雄性成蟲,並可依此預測該害蟲的發生情況。3.用10%百滅寧乳劑3000倍液、50%的加保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殺,或90%萬靈可濕性粉劑,幼苗3000倍液、成株2000倍液噴施,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15.蟎類害蟲,一般在乾燥的環境和氣溫較高的天氣下發生。初期發生在葉背,不易被發現,後來大量繁殖,為害葉片,呈現密集的灰白色斑點,進而變成暗褐色斑塊,嚴重時葉背常發現絲網,使葉片慢慢焦黃凹陷、萎縮變形,最終導致葉片枯黃脫落。防治方法:1.用肥皂水噴灑葉片正面和背面,形成一層薄膜,可防止和減少蟎類寄生。2.保護蟎類害蟲的天敵——草蛉和捕食蟎,對防治蟎類害蟲效果顯著。3.用三氯殺蟎醇、得脫蟎、速滅蟎等殺蟎劑1000~1500倍液噴灑,或10%芬普寧乳劑2500倍液輪流使用。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噴葯時要噴及葉背和凹陷處。16.粉虱,通常群集寄生在蘭株上,嚴重時整片葉、葉鞘和假球莖上都會布滿粉虱。其繁殖力很強,會導致蘭花的葉片乾枯脫落。防治方法:1.為害時,噴施50%速滅松乳劑1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劑8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2.用黃色色板可較好地誘殺溫室白粉虱。
17.蝸牛和蛞蝓,均喜溫暖潮濕的環境,常藏匿於水溝、枯葉堆或花盆內等蔭蔽處,白天潛伏,晚上出來啃食蘭株的新芽、新葉、根和花朵。其爬行經過的地方會留有一條銀白色的痕跡,影響蘭花的觀賞價值。下雨天的白天、清晨或黃昏氣溫低時也會出來為害。防治方法:1.清除雜草和落葉。栽蘭場所不要長期積水,注意環境清潔。2.人工捕殺。於清晨和傍晚持手電筒檢查植株和盆底,捕捉正在爬行的蝸牛和蛞蝓,集中銷毀。3.在蝸牛和蛞蝓經常出沒的地方和花盆之間撒上石灰粉形成隔離帶,阻止蝸牛和蛞蝓向蘭株爬行。4.用多聚乙醛與豆餅或玉米粉混合做成毒餌,於黃昏時撒在栽植場所四周進行誘殺,可達較好的防治效果。
18.老鼠老鼠會啃食蘭花的幼苗、幼芽、花梗甚至蘭花的假球莖,常咬成碎片,造成損失。防治方法:可設置捕鼠器、電鼠器或毒餌。常需輪流使用,才能達到防治效果。
3. 蘭花應該怎樣種成活率高
怎樣在盛夏栽種蘭花成活率最高?每年盛夏都有蘭草的買賣郵寄事宜或者上山尋找蘭草。當收到或得到蘭草時,往往大多數蘭友便是及不可待的不論早,中,晚的時間便栽種入盆。其實這中間有許多的細節或者說奧妙。本人近三年來在盛夏已栽種過不少蘭草,特別是在六,七,八月份。成活率是百分之百。並且長勢良好。我的經驗是:一,若是通過郵寄收到蘭草後要及時打開包裝放在通風陰涼處讓其充分透氣三至五小時,二,抽晚上時間{五點至七點鍾}栽種,栽種前要剪去折根,爛根{用具消毒不再祥述},殘葉,然後在水龍頭下慢水綏沖蘭根和蘭葉一分鍾左右,等其水份干之後便可入盆了。入盆後及時{馬上}澆灌定根水,並且要見盆底有水流出即可。三,栽好之後切忌見太陽,必須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四,從山上得到蘭草的栽種方法與前述基本相同,只是在山上得到蘭草時還未等到家就容易被太陽曬到,而且沒有郵寄的包裝那麼好,容易受損,所以,下山蘭草只要注意將得到的蘭草放在樹底下見不到陽光或者有水井,水溝,河邊的邊上即可,待返回時再裝進包裝袋裡。途中最好不要封住包裝袋口。五,有的蘭友在山上得到蘭草後便用水井或水溝的水噴或灑蘭草,其實是大錯特錯。那樣會使蘭草脫水加快,死亡更早。也要切記!!!想到哪說到哪,有不足和不到之處請老師和蘭友們指正。 中國蘭花交易網
4. 如何在山上找到好蘭花
1、看山。看到山上杉樹多、毛竹多或造過林、砍劃嚴重,不要進此山,牛羊到過的山蘭花也極少。
2、進山。山水相連,山中有闊葉林且有毛竹,木、竹長勢好少遭破壞,矮草木不密集,有大水溝通山,可進此山。
3、方向。進山時記住太陽升起的方向,不管轉到哪座山,記住朝東的山窩一般蘭花多。當然也有特殊情況。
4、蘭址。寒蘭一般長在離水較近較潮濕的地方,半山腰附近,但也有長在近山頂部區,還有就是斜或斜而較寬敞平坦之處。春蘭一般長在山腰與頂部間、較乾燥的地方,山勢較高的地方。
5、好蘭。一旦發現一片蘭花,往往會有一佳品,須仔細搜尋,枯樹下、草叢樹葉中也別放過。長在大樹下,根與樹根糾纏,可能會有特色。長在懸崖下、附近,往往會有佳品。在陰森森較潮濕之處也往往藏有佳品。有蛇等較險惡之地也往往有好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