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蘭花苞鞘
㈠ 這是什麼蘭科植物
形態特徵
卡特蘭贈花禮儀:用1~2枝切花做成胸花,美麗的迷你花束令人喜愛。如果盆栽可用薄型裝飾紙包裹花盆,結上飾品。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這種植物的莖於1818年被英國人用來作為捆紮材料,從巴西帶到了英國。英國園藝學家威廉卡特里(William Cattley )將這些枝條栽培了起來,並於1824年開花。這時,植物學家林德雷(D r.Lindley)看到了卡特蘭的美麗花朵,認為是蘭科植物的新種,於是用卡特里的名字命名了卡特蘭所在的卡特蘭屬(Cattleya )卡特蘭屬有60多個種。經過人們近200年的栽培育種,園藝品種十分繁多,已經成為一類重要的蘭科觀賞植物。卡特蘭屬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屬附生蘭,周年常綠。植株有1~3片革質厚葉,是貯存水分和養分的組織。
㈡ 卡特蘭為什麼有花蕊後還沒開花就凋謝了
你好:卡特蘭為多年生草本附生植物,多附生於大樹的枝幹上。喜溫暖濕潤環境,越冬溫度,夜間15℃左右,白天20~25℃,保持大的晝夜溫差至關重要,不可晝夜恆溫,更不能夜溫高於晝溫。要求半陰環境,春夏秋三季應遮去50%~60%的光線。
卡特蘭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葉與假鱗莖呈深綠色,富有光澤,生機盎然。花芽可順利成長,花朵盛 開,花色艷麗。新根及嫩芽生長旺盛。若溫度在11℃左右,花期推遲,花不能完全盛開,且花期 較短。若溫度在5℃左右,葉片呈現黃色,顯得無生氣,假鱗莖產生縱皺紋,花芽不能長大、長高,且花鞘變成褐色,生長嚴重受阻。若氣溫降至1~2℃,葉片枯黃或變成褐色而脫落,花蕾枯 死。當然,若夜間溫度高於20℃,往往導致花期過短。在北方溫室栽培中,應特別注意保持晝夜較大的溫差,使白天的溫室溫度高於夜間5~10℃。不可日夜溫度相等,更不能夜間溫度高於白天。在春秋卡特蘭生長季節,要求充沛的水分和較高的空氣濕度。不可過分乾燥,否則影響生長。冬季卡特蘭幾乎停止生長。
通風較差的 溫室應將卡特蘭移至室外蔭棚下一段時間,否則生長不良,也易發生腐爛病。
光線太強可導致嚴重的日灼病或生長停滯、葉片變黃。冬季在溫室內,可少遮光或不遮光。卡特蘭在蘭花中是屬於喜光的種類。如果光線不足,則開花少、不開花或花的質量差。葉片變薄而軟,假鱗莖細長,生長勢減弱。為了開好花,可使光稍強些,甚至葉片微黃也 不會影響植株的生長。以生產花朵為目的的栽培者,常採用這種栽培方式,產花量明顯增多。
㈢ 卡特蘭有什麼特徵
卡特蘭抄花著生於莖頂或假鱗襲莖頂端,每梗著花數朵,形成總狀花序。花近鍾形,花大,色澤鮮艷,花萼與花瓣形狀相似,卵圓形,唇瓣3裂,基部包圍蕊柱下方。除黑、藍色外,幾乎各色俱全,最典型特徵是花瓣邊緣波狀。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種開花。假鱗莖長紡錘形或圓柱狀,淡綠色,光亮。每年春季從橫生的根狀莖上長出新的假鱗莖。葉片從假鱗莖頂端抽出,每莖有葉1~3片,橢圓狀寬頻形,頂端銳尖,葉厚,革質或稍肉質,中脈下凹,基部楔形,無明顯葉柄,淡綠色。
喜光,但不耐強光直射,在春、夏、秋季應遮光30%~50%。生長適溫15~30℃,冬季適宜溫度15~18℃,夜間8~10℃。溫度在5℃左右時出現冷害現象,葉片呈現黃色,假鱗莖產生皺紋,花芽不能長大,花鞘變褐,生長嚴重受阻。夜間溫度高於20℃,往往會導致花期過短。生長時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喜歡流通的空氣和較高的空氣濕度,適宜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不能在普通土壤上生長,需在苔蘚、木炭、蕨根、碎磚等透氣、排水特別好的基質上才能生長良好。
㈣ 卡特蘭一般幾年開花
一般卡特蘭來從試管苗源到成熟開花,需要4∼6年的時間。如果在生長過程中,蘭株生長並未成熟就頻繁分株,以達到生產的數量,由於蘭株沒有足夠時間生長成熟,就不可能或很少開花。因此,在栽培過程中,除非植株長滿整個盆面,或者像水苔等基質已經腐爛,不得不換盆分株時,才進行此工作。如上所述,頻繁分株會影響開花。
㈤ 卡特蘭開花期能施肥嗎
開花的植物基本都是一樣的, 進入開花季節, 就施磷鉀肥, 出了花苞, 就停止施肥。
㈥ 卡特蘭的栽培品種
卡特蘭是在國際上最有名的蘭花之一,原產於巴西,由於其抗性內特別強,最初發現容時是作為捆紮材料使用的。卡特蘭在國際上都有著非常多的美名,也是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等國家的國花。
卡特蘭
卡特蘭屬常綠,假鱗呈棍棒狀或圓柱狀,假鱗莖呈紡錘形,株高25厘米以上;一莖有葉2至3枚,葉片厚實呈長卵形。一般秋季開花一次,有的能開花2次,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種開花。花梗長20厘米,有花5至10朵,花大,花徑約10厘米,有特殊的香氣,每朵花能連續開放很長時間;除黑色、藍色外,幾乎各色俱全,姿色美艷,有「蘭花之王」的稱號。
中文學名:卡特蘭
拉丁學名:Cattleya Hybrida
別稱:嘉徳利亞蘭、嘉德麗亞蘭、加多利亞蘭、卡特利亞蘭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天門冬目
科:蘭科
亞科:樹蘭亞科
族:樹蘭族
屬:卡特蘭屬
分布區域:原產熱帶美洲。
開放季節:四季
㈦ 在廣東山上發現的蘭花,長在潮濕向陽的峭壁上,有點像卡特蘭
圖為蘭科植物竹葉蘭,學名Arundina graminifolia
植株高40-80厘米,有時可達米以上;地下根狀莖常在連接莖基部處呈卵球形膨大,貌似假鱗莖,直徑1-2厘米,具較多的纖維根。莖直立,常數個叢生或成片生長,圓柱形,細竹稈狀,通常為葉鞘所包,具多枚葉。葉線狀披針形,薄革質或堅紙質,通常長8-20厘米,寬3-15 (-20)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具圓筒狀的鞘;鞘抱莖,長2-4厘米。花序通常長2-8厘米,總狀或基部有1-2個分枝而成圓錐狀,具2-10朵花,但每次僅開1朵花;花苞片寬卵狀三角形,基部圍抱花序軸,長3-5毫米;花梗和子房長1.5-3厘米;花粉紅色或略帶紫色或白色;萼片狹橢圓形或狹橢圓狀披針形,長2.5-4厘米,寬7-9毫米;花瓣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與萼片近等長,寬1.3-1.5厘米;唇瓣輪廓近長圓狀卵形,長2.5-4厘米,3裂;側裂片鈍,內彎,圍抱蕊柱;中裂片近方形,長1-1. 4厘米,先端2淺裂或微凹;唇盤上有3(-5)條褶片;蕊柱稍向前彎,長2-2.5厘米。蒴果近長圓形,長約3厘米,寬8-10毫米。花果期主要為9-11月,但1-4月也有。
生於草坡、溪谷旁、灌叢下或林中,海拔400-2800米
㈧ 卡特蘭出花鞘怎麼管理
和平時一樣管理,不用特別管理
㈨ 要種好卡特蘭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卡特蘭喜高溫潮濕環境,生長適溫白天為25~30℃,夜間為15~20℃,越冬溫度要在10℃以上,否則即使能順利越冬,也會由於全年積溫不足而不能開花。在光照方面,卡特蘭喜陽光但忌陽光直射,光線越充足,開花就越容易和越多。不管怎樣,夏季需要遮光50%~60%,以免被強光灼傷葉片。到了冬季則無需遮光,可以在全日照環境下生長。卡特蘭只長葉而不開花往往是光照不足所致,因此光照是卡特蘭開花的關鍵因素之一。卡特蘭的澆水應視季節而定。生長旺盛期1~3天澆1次。冬季是卡特蘭的生長緩慢期,此時可暫停澆水,僅用水噴灑植料,維持植料濕潤就可以了。為了提高栽培環境的濕度,在澆水的同時向蘭株灑水或噴霧會更有利於生長。施肥對卡特蘭的茁壯生長極為重要,春、夏、秋三季生長期要求每周施液肥1次,冬季和花期可暫停施肥。在春芽生出時宜施偏氮花肥,如花寶4號,以促進假鱗莖的增粗。夏季則多施氮磷鉀均勻的肥料,如花寶2號,以促進莖葉的均勻生長。秋後就要多施磷鉀肥了,以促進花芽的形成和發育。在澆水和施肥時,要注意切忌將肥液或水濺到葉鞘或花苞上,以免引起腐爛,尤其是在天寒地凍的冬季,葉鞘上的積水會引起莖腐的發生,因此一定要用葯棉或衛生紙把水分吸干,以策安全。
總之,要種好卡特蘭,溫度不宜太冷,濕度不宜太低,光照不能太弱或太猛。如果要想已長出花苞的卡特蘭早點開花,可用剪刀將花苞片的尖端剪去,好讓花蕾順利地伸出,花朵會提早7~10天開放。當花朵凋謝後,及時將花梗從基部剪除,會有助於減少養分的消耗,為來年再度開花創造有利條件。
㈩ 卡特蘭一般什麼季節開花
卡特蘭的開花季節是春季、秋季,它一年可以開兩次花,觀賞價值是很高的。它的版花期權會受到光照、溫度等方面的影響,所以想要延長花期就要滿足光照的需求。
卡特蘭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葉與假鱗莖呈深綠色,富有光澤,生機盎然,花芽可順利成長,花朵盛 開,花色艷麗。
在開花期減少澆水,可促進花芽分化;新芽形成或花苞形成後,要多澆水,但夜間要避免澆水,特別是寒潮侵襲的時候必須完全停止澆水。
(10)卡特蘭花苞鞘擴展閱讀:
卡特蘭花形、花色千姿百態,絢麗奪目,常出現在喜慶、宴會上、用於插花觀賞。如用卡特三、蝴蝶蘭為主材,配以文心蘭、玉竹、文竹瓶插,鮮艷雅緻,有較強節奏惑。
若以卡特蘭為主花,配上紅掌絲、石竹、多孔龜背竹、熊草,則顯輕盈活潑。而且花期長,一朵花可開放1個月左右;切花水養可欣賞10~14天。
卡特蘭是最受人們喜愛的附生性蘭花。花大色艷,花容奇特而美麗,花色變化豐富,極其富麗堂皇,有「洋蘭之王"的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