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蝶王
① 蝴蝶蘭與蝴蝶王是一種植物嗎
不是。來
蝴蝶蘭的學名按希臘源文的原意為「好似蝴蝶般的蘭花」,蝴蝶蘭植株從葉腋中抽出長長的花梗,並且開出形如蝴蝶飛舞般的花朵,所以得了這個名字。
② 蝴蝶蘭是不是蘭花
蝴蝶蘭是蘭花的一種。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為蘭科蝴蝶蘭屬,原產於亞熱帶版雨林地權區,為附生性蘭花。蝴蝶蘭白色粗大的氣根露在葉片周圍,除了具有吸收空氣中養分的作用外,還有生長和光合作用。新春時節,蝴蝶蘭植株從葉腋中抽出長長的花梗,並且開出形如蝴蝶飛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們的青睞,素有「洋蘭王後」之稱。分布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中國台灣。
③ 你知道台灣歌曲《蘭花與蝴蝶》的歌詞嗎
蘭花美喲蘭花香
台灣蘭花花中王
在山谷,在林間
碧葉飛舞金花兒放
蘭嶼島啊蝴蝶蘭專
常與百花爭芬芳屬
我愛台灣蘭花美
花的山哪花的港
啊!
祖國的寶島,我的家鄉
祖國的寶島,我的家鄉
蝴蝶飛喲百鳥唱
台灣蝴蝶真漂亮
在山谷,在湖畔
美麗的翅膀閃著光
蝴蝶谷啊蝴蝶飛
萬紫千紅千川芳
我愛台灣蝴蝶美
蝴蝶山啊蝴蝶港
啊!
祖國的寶島,我的家鄉
祖國的寶島,我的家鄉
④ 曾經天價的8種蘭花,為何現在變成爛大街的花
在我國的古代詩詞中有很多的是贊美梅蘭竹菊的,這是為什麼呢?有的人認為是因為這些花好看,也有的人認為這幾種花都映襯著我們人身上一些非常高貴的品質,比如梅花的孤傲,竹子的氣節,這些都在我國古代的一些詩人和和一些追求正義的人的身上都有體現。那麼我們來說說為什麼以前賣價非常高的8種蘭花,現在卻是爛大街呢?
所以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進步,讓以前我們覺得望塵莫及的東西,現在看來也不過就是那樣吧,懂他的人才會明白其中的意義
⑤ 蘭花劍陽蝶和黃金海岸哪個好些,價格分別是多少
各花入個眼,因此在不討論開品花型和花色的前提下,用一些數據做個對比,希望有所幫助。版蓮瓣蘭的五權朵金花猶如雲南蘭界的五虎上將,難分伯仲。現有資料顯示下山時間:劍陽蝶1988年,黃金海岸1990年。葉型:劍陽蝶葉長40-50,寬0.6-1.0,葉單面起龍,有扭葉現象,葉槽深但截面不是嚴格意義的v狀;黃金海岸30-50,0.5-0.8,葉斜立弓形,截面v狀。首次獲獎:劍陽蝶1994年第四屆中國蘭花博覽會金獎,2003年列入三江並流自然遺產名錄;黃金海岸沉寂了10年後2001年大理州蘭展金獎。五朵金花座次(純屬人為杜撰,本無此一說),但蘭界將黃金海岸公推為五花之首似成定格。穩定性:首推劍陽蝶,復花復草相對容易些,切開品穩定。而黃金海岸經過這些年蘭友的相互引植,會有開飄的可能性。價格相當,30--100/苗,主要是大棚草和蘭友精心陪護的陽台草的差別。
⑥ 蘭花,最貴的品種是什麼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版它的觀賞價值很高權。其中最貴的蘭花應該屬於瓣蓮蘭花,最貴的244萬/株
另外,變異蘭花最難求,因而也最名貴,例如在台灣發現的「大屯麒麟」,花瓣分3重疊連,恍如花中有花,極為新奇耐看,令人玩味不已
⑦ 蝴蝶蘭的寓意是什麼
蝴蝶蘭花語的象徵意義
蝴蝶蘭花語是:我愛你,幸福向你飛來!
蝴蝶蘭有很多花色,最吸引人的是紅色蝴蝶蘭、黃色蝴蝶蘭、白色蝴蝶蘭等,它們的花語也不一樣。
白花蝴蝶蘭花語愛情純潔、友誼珍貴。新婚的時候,在家裡放一株白花蝴蝶蘭就預兆這美好的婚姻;和朋友一起住的人,放一株在家,就預示著和睦共處。
紅心蝴蝶蘭花語:是鴻運當頭、永結同心。
藍色蝴蝶蘭花語:清純的愛和敦厚善良
粉色蝴蝶蘭花語:仕途順暢、幸福美滿
紫色蝴蝶蘭花語:我愛你、幸福漸漸到來
紅心蝴蝶蘭:鴻運當頭、永結同心
迷你蝴蝶蘭:快樂天使、風華正茂
黃色蝴蝶蘭:事業發達、生意興隆
紅色蝴蝶蘭:仕途順暢、幸福美滿
蝴蝶蘭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蝴蝶蘭是在1750年發現的,迄今已發現七十多個原生種,大多數產於潮濕的亞洲地區,自然分布於阿隆姆、緬甸、印度洋各島的、南洋群島、菲律賓以至台灣。台東的武森永一帶森林及綠島所產的蝴蝶蘭最著名。但由於森林砍伐與採集過度,資源明顯減少。作為商品栽培的蝴蝶蘭多是人工雜交選育品種。蝴蝶蘭原產於亞洲。在我國台灣和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灣出產最多。
蝴蝶蘭花姿如蝴蝶飛舞而得名,國人對蝴蝶蘭有親切感的偏愛,台灣原生種白花蝴蝶蘭amabilis聞名世界,南洋諸島菲律賓、婆羅洲、印尼、馬來西亞各地約有五、六十種原生種。
高溫多濕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是蝴蝶蘭附著生長的地方,是單莖類植物,她色彩多種,從純白、粉紅、黃花著斑都有。育種家們利用各地搜取到珍貴的原種進行人工交配,改良出各種花色、花型,在花的尺寸上也有驚人的成就,當今達六寸的大白花,近五寸的粉紅花,各種黃花紅斑、紅點、純黃、白花紅心等色彩在蘭展都可看到,蝴蝶蘭已是當今蘭花之後(嘉德麗雅是王)。
蝴蝶蘭也被用來與近親異屬雜交,尤其與Doritis的交配(稱為朵麗蝶蘭)產生很悅目的深紫紅花。
蝴蝶蘭在我國目前是最注重的種類,國內品種水準已平國際蘭界,尤其黃花系列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家正向使台灣成為蝴蝶蘭王國的目標邁進。
蝴蝶蘭的發現很早但發展快速而竄紅是這十幾年來的事。她之所以被蘭友偏愛本身有其優秀的條件,最主要的是她的花型很美而且花序長,梗上著十幾朵翩翩飛舞,非常雅美,又其花期很長,單朵花約開10左右,全花梗從開到謝維持一個月以上,以花季來說,從春節到中元都是她的花期。尤其蝴蝶蘭的花型花色領域很大,美不勝收。
⑧ 蘭花有多少種品種
名字
拉丁語學名:
英文名字: boat orchids
別名: 蘭草 (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別名)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
蘭花的品種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4萬多個蘭花的品種,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春蘭、蕙蘭、蝴蝶蘭等。其實,它們各自有各自的花語,蘭花總的花語就是淡泊、高雅。
生物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蘭目 Orchid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屬: 蘭屬 Cymbidium [編輯本段]原產地簡述
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 蕙蘭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蘭科共750屬35 000餘種,而蘭屬70餘種。我國常見栽培種有:
四季名花春蘭(C.goeringii):
又稱草蘭、山蘭、朵朵香。一莖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傳統名貴品種有宋梅、龍字等。變種有線葉春蘭(C.georingii var.serratum),葉較細,花深綠色,無香氣或淡香。
國寶蕙蘭(C.faberi):
又稱九子蘭、夏蘭。一莖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區與春蘭相似。傳統名種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嶴素等。
生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下面1枚為唇瓣,較大,俗稱蘭蓀。成熟後為褐色,種子細小呈粉末狀。
春蘭、蕙蘭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狀、質地等的不同變化分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種與素心等。梅瓣為萼片短圓,肉質較厚,稍向內曲,基部狹窄,捧瓣肉質肥厚先端內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開時微向上,名種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種。水仙瓣為萼片稍長於梅瓣,先端漸尖,捧瓣質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種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為萼片寬大,質厚,基部窄,先端寬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較潤,微反卷,名種有大富貴、翠蓋花等。蝴蝶瓣為向下的兩枚萼片的內側,質地變厚,成波狀縐,並有紅色塊斑,有時整個萼片或花瓣數量突然增多(如綠雲,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狀有特殊變化。素心為花被、花莖、苞片同一顏色,純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紋,名貴品種有張荷素、老文團素等。
蘭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編輯本段]種類介紹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
蘭草: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
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夫蘭(夫蘭:蕙蘭和白芷稱為一對,合名:蕙芷 )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和傘形科白芷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春蘭:
春蘭又名草蘭、山蘭。春蘭分布較廣,資源豐富。花期為一年的2~3月,時間可持續1個月左右。花朵香味濃郁純正。名貴品種有各種顏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從瓣型上來講,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蘭:
蕙蘭根粗而長,,葉狹帶形,質較粗糙、堅硬,蒼綠色,葉緣鋸齒明顯,中脈顯著。花朵濃香遠溢而持久,花色有黃。白、綠、淡紅及復色,多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蘭:
也叫四季蘭,包括夏季開花的夏蘭、秋蘭等。四季蘭健壯挺拔,葉綠花繁,香濃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強,易栽培。不同品種花期各異,5~12月均可見花。
寒蘭:
寒蘭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東以及西南的雲、貴、川等地。寒蘭的葉片較四季蘭細長,尤以葉基更細,葉姿幽雅瀟灑,碧綠清秀,有大、中、細葉和鑲邊等品種。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有雜色脈紋與斑點,也有潔凈無瑕的素花。萼片與捧瓣都較狹細,別具風格,清秀可愛,香氣襲人。
墨蘭: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等,原產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海南等。我國南方各地特別是廣東、雲南的養蘭人最喜栽培與觀賞。
春劍:
春劍常稱為正宗川蘭,雖雲、貴、川均有名品,但以川蘭名品最名貴。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品種鑒別: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一看葉形「觀花一時,賞葉終年」。
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芽出土時的色澤對蘭花品種的鑒賞有一定參考作用,芽期需仔細觀察。一般而言.凡新芽為白色、白綠色、綠色的,春蘭一般為素心品種,蕙蘭大多為素心或綠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狀「白峰」的,有可能出細花。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蘭藝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肥環葉的大富貴、扭曲葉的綠雲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蘭藝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二看花苞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裨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蘭藝實踐中發現,即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
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三看開品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它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蘭藝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辯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1)墊盆。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2)栽植。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
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 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3)填土。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
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4)鋪面。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5)澆水。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編輯本段]世界國蘭家族蘭花是世界名花,國蘭家族中有一萬五千多個品種,亞洲中國蘭是蕙蘭,大洋洲、非洲多為鳳蘭,新加坡萬帶蘭,芬蘭鈴蘭,南斯拉夫鈴蘭, 塞席爾--鳳尾蘭,辛巴威--嘉蘭,南美洲國家的定為國蘭:巴西卡特蘭,哥斯大黎加卡特蘭。厄瓜多、瓜地馬拉都是麗卡特蘭,哥倫比亞卡特蘭,厄瓜多白蘭花。
中國蘭蕙蘭通常是指蘭屬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種。假鱗莖較小,葉線形,根肉質;花莖直立,有花1至10餘 蕙蘭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綠色有紫紅色斑點。種類不同葉和花形態及花期變化較大。產秦嶺以南及西南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自古以來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屈的象徵。形成有濃郁中華民族特色的蘭文化。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氣排水好;喜半陰和濕潤的環境,墨蘭建蘭和寒蘭越冬溫度10℃左右,另外幾種5℃左右。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古代稱之為「蕙」。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 [編輯本段]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蘭,香草也。――《說文》
衡蘭芷若。――《漢書
⑨ 蘭花哪幾個品種最名貴
蘭花這幾個品種最名貴:
1、鬼蘭
鬼蘭國際蘭花愛好者們眼中最「貴」的一種蘭花。花型縹緲奇特,花色慘白,因在風中搖擺的姿態就像一個幽靈一樣而得名「鬼蘭」。鬼蘭花開甚少,難以一見,故而十分名貴。
⑩ 蘭花與蝶戀花有什麼區別
蝶戀花
蝶戀花,商調曲;原唐教坊曲名,本採用於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 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於宋。雙片六十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雙調,上下片同調,押仄聲韻。共六十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其規范格律如下:
正體,上下闋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蝶戀花》詞牌一般以抒寫纏綿悱惻之情為多
蝶戀花是詞牌名,很多人填過,其中寫愛情較出名的有柳永和歐陽修的,蘇軾的那首也比較有名了。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
此作題一作「春景」。上片寫暮春自然風光。從郊遊少年的視角,由小到大,由近漸遠地展開,極富層次感、色彩感和運動感。「天涯何處無芳草」,既是對暮春景色拓開一景,又點化游春少年的惆悵,引發下片境界。下片寫自然背景中的人事:一道短牆將少年與佳人隔開,佳人笑聲牽動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煩惱。自然春意與人事春情相綰合,優美地表現出在流走躍動的春之氣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戀情之萌動及轉瞬便迷失的悵惘。有聲有色,情韻悠遠,頗富婉媚綽約的風姿。是一篇天韻圓轉的佳作。《詞林紀事》卷五引《林下詞談》雲:「子瞻在惠州,與朝雲閑坐。時青女(指秋霜)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雲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雲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妝又傷春矣。』遂罷。朝雲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終身不復聽此詞。」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 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賞析】
這是深閨佳人的傷春詞。作者以含蘊的筆法描寫了幽居深院的少婦傷春及懷人的復雜思緒和怨情。不寫佳人先寫佳人居處。三迭「深」字,則佳人禁錮高門,內外隔絕、閨房寂落之況,可以想見。樹多霧濃、簾幕嚴密,愈見其深。「章台路」當指伊人「遊冶處」,望而不見正由宅深樓高而來。可知物質環境之華貴,終難彌補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歡而不見,感青春之難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變得暗淡蕭索。感花搖落而有淚,含淚而問花,花亂落而不語。傷花實則自傷,佳人與落花同一命運。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蘊最為深沉。整首詞如泣如訴,凄婉動人,意境渾融,語言清麗,尤其是最後兩句,向為詞評家所贊譽。
蝶戀花
馮延己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賞析】
本詞抒寫了一片難以指實的、濃重的感傷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種對於整個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脫的苦悶,詞中也同時包含著主人公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眷戀,以及他甘心為此憔悴的執著感情。「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兩句,表現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狀,語淡而意遠。
蝶戀花
歐陽修
幾日行雲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里無尋處。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上片寫愛人如行雲游盪在外而忘歸,春將暮殘,百草千花的寒食踏春路上遊人雙雙對對,更顯閨中女子的孤獨,乃至夢中也尋他不見,表現她對愛人的思念和痴情。全詞塑造了一個情怨交織內心的閨中思婦形象。語言清麗婉約,悱惻感人。
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詞人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採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上片寫登樓佇望情景。以細風、草色、煙光、殘陽幾個關合著相思離愁的意象,組成一幅黃昏春望圖。上片以「春愁」為核心多層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態,筆意婉約。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寫詞人情深志堅。「擬把」、「強樂」三句辭意頓折,寫詞人慾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謀求醉而忘憂,歌而暫歡,以擺脫春愁之壓抑和糾纏,卻落得個「還無味」的無聊和空虛,可見其春愁之濃深、刻骨,竟無法排遣。最後揭明詞人對待「春愁」的果決態度:「終不悔」。「為伊」,方始畫龍點晴地道破春愁難遣,為春愁憔悴無悔的隱秘: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的堅貞情愛,我亦值得憔悴、瘦損,以生命相托!語直情切,挾帶著市民式的激情,真是盪氣回腸。全詞成功地刻畫出一個志誠男子的形象,描寫心理充分細膩,尤其是詞的最後兩句,直抒胸臆,畫龍點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國維稱為「專作情語而絕妙者」。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於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盪,頗具波瀾。結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賀裳《皺水軒詞筌》認為韋庄《思帝鄉》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里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後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蝶戀花
晏幾道
初捻霜紈生悵望。
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
午睡醒來慵一餉,雙紋翠簟鋪寒浪。
雨罷蘋風吹碧漲。
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
斜貼綠雲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情景交融、以景襯情,抒寫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後的閑愁。詞的上片借細節和襯景構成一幅和諧的閨中閑眠圖,這一景境中融入閨中人獨處空閨的閑愁;下片純以花月狀人,句句辭兼比興,處處意存雙關。全詞室內景物、戶外景色交相輝映,女主人公的容態與自然景緻相得益彰,組成了一個渾然一體的優美意境。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繾綣的閨中女子形象。她手執潔白的紈扇,無語凝思,悵然懷想。她也許是思念遠方的情人,也許是傷惋青春的易逝。此處暗用李白《折荷有贈》之「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的意境。「捻」意為用手指輕輕搓轉,表現執扇時悵然無緒的情態,極為傳神。「初」、「生」二字,前後關聯,暗示因節序變換,令閨中人頓生新的悵望之情。空閨獨守,本已寂寞難耐,偏又有「隔葉鶯聲」,撩人意緒。「似學秦娥唱」句把鶯聲比似學秦娥之唱。揚雄《方言》:「娥,好也。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此言年輕貌美的女子,其歌聲之美可知。以鶯聲之歡快,反襯人心之悵恨,命意與著筆確有含蓄蘊藉之妙。鶯啼婉囀,是實處著筆;閨中索寞,則是虛處命意,運實於虛,終無一字點破。「午睡醒來」二句,深化閨中女郎百無聊賴的孤寂情狀。她午睡醒後,好一會兒還嬌困無力,那鋪床上的雙紋翠席,猶如平展著清涼的細浪。這兩句點明睡醒,而由翠簟聯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戶看花。
下片轉寫戶外優美的自然場景:夏雨初霽,徐徐的和風吹拂著新漲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帶著晶瑩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碧漲」,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虛喻,「碧漲」是實寫,前虛而後實,意脈不斷,運意十分靈活。「脈脈」二句,更是傳神入化之筆。作者賦予雨後荷花以人的風韻和感情,它含情脈脈,淚珠臉,有情有思。這個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紅相向」三字,似寫朵朵紅荷,曳相映,實寫荷花帶雨,向人脈脈欲語;人帶淚珠,對之黯然神傷。是花是人,迷離莫辨,已達到物與人交融、渾然合一的境地。結拍二句,時間由午後過渡到夜晚,寫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於依託明月遙寄相思的傳統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別開境界。「綠雲」明指夜空浮雲,暗喻女郎烏發。「新月」傍雲而上,猶如女郎愁眉,蹙於烏發之下。新月彎彎,猶似愁眉。作者運用雙關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寫懷人之情;又避開對形象作直露的繪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狀人之愁眉,通過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徵性,使情與境諧,氣氛濃重。
此詞情景相生而又契合無間,設喻新巧而又雋永傳神,具有獨特的意境,充分體現了小晏詞「詞情婉麗」、「曲折深婉」的特色。
蝶戀花
張先
移得綠楊栽後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
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個腸先斷。
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張先詞作鑒賞
此詞將曠怨之情融入柳寄離情的境界中來表現,表情達意極為含蓄。全詞將詠柳與寫人熔於一爐,通過敘寫伊人風塵中橫被攀折之苦,移入人家後有所改變而仍有不滿一事,塑造出一個渾然一體的動人形象,展示出一段曲折哀惋的特殊情事。
上片謂從外間移來了一株小小楊柳,將它栽種後院,從此它就脫離了橫遭攀折飄零之苦。言下之意頗為自得。楊柳垂條輕盈裊娜,詩詞中常與美人纖腰互為比喻。此處說「學舞宮腰」就將楊柳擬人化,開篇便宛然有一個歌女兼舞女的形象。「學舞」雲雲,可見其年尚小,不特「二月青猶短」的形容而然。這樣,移柳之事似乎暗示著一個小歌女脫離風塵,進了人家宅院,於是境遇大變:「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灞陵亦作霸陵,乃漢文帝陵寢所,長安東,附近有灞橋,自漢唐以來均為折柳送別之地,「殘絲亂絮」拋置之多,不言自明。二句暗示歌女脫離為人隨意作踐的境地,有了一個好心的主人扶持。
過片「幾葉小眉寒不展」,以楊柳嫩葉比美人之眉,仍是繼續前面的擬人,連下句依然顯現著那個小歌女的形象。葉兒「寒不展」,狀歌女顰眉情態,表明她心緒不佳。「莫唱《陽關》」四字暗示出離別情事。《陽關》,曲辭即王維名作《送元二使安西》,乃送別曲也。與誰離別呢?看來便是前述那位好心的主人了,他將外出,故伊人依依難舍。「真個腸先斷」的「腸」與「眉」一樣是柳的借喻。末二句進一步點明斷腸原因,兼寄詞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了唐人雍陶《題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的名句。那柳絲似乎條條盡是離人怨苦的具象了。
蝶戀花
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賞析】
這首詞寫對戀人的無窮相思和無盡的離愁別緒。上片寫夢尋。「夢入江南」直接切入夢境,借「煙水」意象點染江南水鄉迷茫、浩渺的景物特徵,也顯示出夢境的迷離恍惚。「行盡江南」幾千里,寫其在江南四方求索之急切與艱苦。「離人」句方始點明詞人苦苦求索之對象與目的,而「不遇」則流露了夢尋離別美人情侶的失落與悵恨。「睡里」、「覺來」兩句則概括了詞人對情侶魂牽夢系,日思夜想的苦戀情懷,「消魂」傷神之狀。下片寫夢尋不見,托魚雁傳書也無准信,再去倚箏弦以寄託相思,卻是撫奏遍箏柱緩弦,奏出來的都是離愁別緒的悲曲。全詞不著一「愁」字,但處處言愁。
起首三句:「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是說夢游江南,夢中始終找不到離別的「心上人」。「行盡」二字,狀夢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於夢中的潛意識活動,深更可知。「煙水路」三字寫出江南景物特徵,使夢境顯得優美。上下句「江南」疊用,加深感情力量。接著兩句:「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這兩句寫得最精彩,它表示夢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緒無處可說,已經夠難受;醒來尋思,加倍「惆悵」,更覺得這「消魂」的誤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後重疊;但重疊中又用反跌機勢,遞進一層,比「江南」一詞的重疊,更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綿邈。這種以反跌為遞進的句法,詞中也不多見。詞之上片,寫夢中無法尋覓到離人。
下片轉寫寄信事。起三句:「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說的是寫了信要寄無從寄出,寄了也得不到迴音。相思之情,真到了無可彌補、無可表達的地步了,那隻好借音樂來排遣。結尾兩句:「欲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用的樂器是秦箏。古箏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撐,「柱」左右移動以調節音高,弦急則高,弦緩則低。他借低音緩弦抒發傷別的情懷,移遍箏柱不免是「斷腸」之聲。以「緩弦」、「移柱」來表達其「幽懷難寫」,可見以行動寫心理,自有其妙處。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稱小晏亦是「古之傷心人」,所以寫出來的詞,「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這首詞就有這種淡而有味,淺而有致的獨特風格。
蝶戀花
晏殊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賞析】
本詞抒寫春日的閑愁。上片寫迎春之情。開頭三句寫初春之景,有富貴之象。後兩句是寫主人公的活動,在意念上有倒裝,他看到海燕雙飛,而自己孤獨傷心,面對芳春美景而觸動春愁,故彈箏以抒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詞意含蓄蘊藉,只表現主人公的一種情緒。此詞語言明麗,用意婉曲。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見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詞作鑒賞
此為晏殊寫閨思的名篇。詞之上片運用移情於景的手法,選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點出離恨;下片承離恨而來,通過高樓獨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生動地表現出來。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把此詞「昨夜西風」三句和歐陽修、辛棄疾的詞句一起比作治學的三種境界,足見本詞之負盛名。全詞深婉中見含蓄,廣遠中有蘊涵。
起句寫秋曉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看上去似乎脈脈含愁;蘭花上沾有露珠,看起來又象默默飲泣。蘭和菊本就含有某種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潔),這里用「愁煙」、「泣露」將它們人格化,將主觀感情移於客觀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畫痕跡較顯,與大晏詞珠圓玉潤的語言風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寫心情、渲染氣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寫新秋清晨,羅幕之間盪漾著一縷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
這兩種現象之間本不一定存聯系,但充滿哀愁、對節候特別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為不耐羅幕輕寒而飛去。這里,與其說是寫燕子的感覺,不如說是寫簾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輕寒,而且心理上也盪漾著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雙飛,更反托出人的孤獨。這兩句純寫客觀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來兩句「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從今晨回溯昨夜,明點「離恨」,情感也從隱微轉為強烈。明月本是無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離恨之苦,而只顧光照朱戶,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應怨恨它,但卻偏要怨。這種彷彿是無理的埋怨,卻有力地表現了女主人公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悵觸。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過片承上「到曉」,折回寫今晨登高望遠。「獨上」應上「離恨」,反照「雙飛」,而「望盡天涯」正從一夜無眠生出,脈理細密。「西風凋碧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聽西風落葉的回憶。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足見西風之勁厲肅殺,「凋」字正傳出這一自然界的顯著變化給予主人公的強烈感受。景既蕭索,人又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里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使其從狹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向對廣遠境界的騁望,這是從「望盡」一詞中可以體味出來的。這三句盡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語言也洗凈鉛華,純用白描。這三句是本詞中流傳千古的佳句。
高樓騁望,不見所思,因而想到音書寄遠:「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彩箋,這里指題詩的詩箋;尺素,指書信。兩句一縱一收,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願望與音書無寄的可悲現實對照起來寫,更加突出了「滿目山河空念遠」的悲慨,詞也就這渺茫無著落的悵惘中結束。「山長水闊」和「望盡天涯」相應,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處」的慨嘆則更增加曳不盡的情致。
婉約派詞人許多傷離懷遠之作中,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詞。它不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點,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它不離婉約詞,卻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約詞。
蝶戀花
周邦彥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闌,轤轆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賞析】
這首詞寫秋天清晨送別情人的情緒。上片全從送行人枕邊感受著墨,表明別前心神不定,入睡不熟。「喚起」二句寫淺睡假寐被喚起,不是睡眼惺忪,卻是滿眼晶瑩,由於一夜輾轉反側,以致淚濕紅綿中,別前之情凄切。下片寫臨別及別後景況。「執手霜風」,「執手相看淚眼」已夠傷心了,再加上凄凄的秋風催行。「去意」、「別語」雲雲則臨別千般叮嚀,萬般依戀盡在其中。末以送行人回房之孤獨清冷收結。情人已遠,村雞報曉,閨房清寒,一派離索。全詞寫別,層次井然,抒寫曲折纏綿,委婉動人,讀後令人意想綿綿。
蝶戀花
趙令畤
卷絮風頭寒欲盡。墜粉飄香,日日紅成陣。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
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惱亂橫波秋一寸。斜陽只與黃昏近。
【賞析】
此詞起以風勁、絮卷、香飄、花落點染晚春景象,觸發傷春情懷,「新酒」、「今春」二句,可見春恨刻刻不已,年年有加。「蝶去鶯飛」象徵所思分袂,「望斷」點出懷人,「惱亂橫波」,可知愁情滿目,日暮愈深。寫傷春閨思,情景交錯,句句遞進,辭婉情濃,怨流言外。全詞清婉圓轉,言短而意長,李攀龍《草堂詩余雋》言:「妙在寫情語,語不在多,而情更無窮。」
此詞據強村叢書本《小山詞》,應是晏幾道作。《樂府雅詞》署名趙令畤作,此本從之。我們認為作者是晏小山。原因有三:一、《小山詞》結集於晏幾道逝世之前,一般不可能混入他人作品。二、《樂府雅詞》載《蝶戀花》,字面與《小山詞》所載有出入(見本詞注),且有與詞意齟齬處,《小山詞》所錄應是原作。三、就風格而論,此首與《小山詞》其他十四首《蝶戀花》形成統一的藝術風格,遣詞造句方式也基本相同,而與趙令畤十二首商調《蝶戀花》情韻氣質則有明顯區別。
蝶戀花
趙令畤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香一縷。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賞析】
這首詞描寫閨中思婦傷春懷遠的愁情怨緒。上片借杏花以寫傷春悲情。「欲減」而實未減,顯出節候的無常與心情的無奈。「不卷」者,講珠簾垂掛而不卷,那人卻躲在閨房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強調殘余杏花能開幾時的惜花情緒,「花幾許」恰是暮春物象變化的典型特徵,隱喻了深閨思婦如花青春猶如杏花之凋零!「啼痕」意象兼融人花,淋雨的花瓣兒如花啼淚痕,深閨思婦惜殘紅墜地而自傷落淚,人與花同命相憐,只恨清明時節凄涼細雨過於無情,寒氣襲人,苦雨摧花,令思婦怕見落花而躲在閨中「深深處」。下片借飛燕以抒懷遠愁緒。「宿酒」、「盡日」三句,寫思婦閉鎖深閨的重要原因,「惱破春情緒」,春情繚亂惱煞人,即眷戀夫君的情懷難以按捺,於是借酒澆愁忘憂,宿酒過量而醒遲。酒醒後,盡日唯一縷沉香相伴,其孤寂可知。「飛燕」句將惱怨發向飛燕,它將夫君歸家的喜訊傳錯,讓自己空歡喜一陣,實煩惱一番,實在難堪!真是怨奇而情深。最後以「小屏風」之景結思夫君之情:「西江路」,即廣西蒼梧一帶之西江,恰是詞人寧遠軍承宣使任所地域。詞人以懸想、虛設深閨思婦神往西江路懷念自己的方式,抒寫了詞人對閨中愛侶的深切相思。語言婉約清麗,情致柔和纏綿,意境蘊藉含蓄,結尾余韻不盡,神味久遠,深得好評。
此首亦見強村本《小山詞》,《樂府雅詞》卷中作趙令畤詞。
蝶戀花
賀鑄
幾許傷春春復暮,楊柳清陰,偏礙游絲度。天際小山桃葉步,白蘋花滿湔裙處。
竟日微吟長短句,簾影燈昏,心寄胡琴語。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賞析】
此詞為傷春懷人之作。上片寫景。「幾許」三句以柳陰、游絲意象組合成濃陰清涼、游絲彌漫的富有暮春時節特徵的景象,柳陰濃茂則暗示出柳絮必多。「天際」二句乃詞人懸想之詞,暗示詞人與金陵某位女子有類似桃葉渡江的戀情,並在婦女洗衣的白蘋洲分手離別,故見白蘋花而傷神斷腸,流露出對金陵女子的懷戀。下片寫自己日後的思念和孤寂的凄苦。「竟日」三句寫傷春之閑寂、郁悶。「竟日微吟」全因寄情,燈下操琴,也為吐心曲,兩個細節代替了無數思念的憂傷語。「數點」二句以景結情。全詞曲筆寫傷春和相思,語淡情深。
蝶戀花
作者:辛棄疾
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來,人要山無意。恰似哀箏弦下齒。千情萬意無時已。
自要溪堂韓作記。今代機雲,好語花難比。老眼狂花空處起。銀鉤未見心先醉。
全部注釋
[1]"何物"句:《世說新語·寵禮篇》:"王恂?SUP>③⒂釁娌牛笏韭硭彀危韃荊鞘也尉3碩嘈耄炊絛。謔本V菸鐫唬?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2]"自要"句:韓愈有《鄆州溪堂詩》,詩前有長,記溪堂修建因由。此處蓋兼指韓南澗。南澗從兄名元龍字子雲,仕終直龍圖閣,浙西提刑,與南澗俱以文學顯名當世,故下句擬之陸機、陸雲。
[3]"銀鉤":《書苑》:"晉索靖草書絕代,名曰銀鉤蔓尾。"白居易《雞距筆賦》:"搦之而變成金距,書之而化出銀鉤。"
據這闋詞後片的意思,它應作於淳熙九年(1182),可能是帶湖居第落成之後,向韓南澗求作記文的詞。詞人另有一首得意之作,其中有得意之句為"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