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蘭花
① 詠蘭花中作者寫了蘭花的哪兩個方面
題目:歌頌蘭花
詞:可以是白的,還有黃色的
沒有人去理會她的芳香
心裡原來不大,但是容納下了許多香氣
② 朱德寫的《詠蘭》的整首詩是什麼
詠蘭
幽蘭出谷弱裊裊,
移到草堂願折腰。
通道芳姿不解意,
陪同工部發新條。
③ 詠蘭花是誰寫的 是什麼詩 內容又是什麼 拜託了~~
《詠蘭花古風》
一、張羽〔1323-1385〕,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元末明初潯陽(今江西內九江)人,與高啟、容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傑」,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工詩善畫,山水宗法米氏父子。
早年隨父宦江浙,後與徐賁約定僑居吳興,為安定書院山長,再徙於吳中(今江蘇蘇州)。洪武初年入京,得不到朱元璋喜好,洪武四年又至京師,為太常丞,洪武十八年(1385年)流放嶺南,未半道召還,投龍江而死(註:不是跳江自殺,而是綁起來被扔到長江里淹死)。
張羽好著述,文辭典雅,詩深思冶煉,朴實含華,隸書取法唐人韓擇木。著有《靜居集》四卷。
2《詠蘭葉》
泣露光偏亂,
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
看葉勝看花。
《詠蘭花》
能白更兼黃,
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
容得許多香。
④ 唐詩宋詞名句詠蘭花的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⑤ 張羽的《詠蘭花》的詩意
詩意是,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沒有人欣賞卻自己散發著芳香,寸心不大,暗喻謙謙君子,所求於社會的不多,可貢獻的卻不少。
此詩詠蘭,著重抓住蘭花兩大特色:色與香。全詩用蘭花的清幽、純和、持久之香,寫出蘭花獨具的品格與文人雅士的志趣,乃詠物詩中之佳構。
《詠蘭花》全詩: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白話文釋義:
蘭花可以是白的,還有黃色的,沒有人去理會她的芳香,它的心原來不大,但是卻容納下了許多芬芳。
(5)永蘭花擴展閱讀:
詩句賞析
「能白更兼黃」,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無人亦自芳」,從人格化的角度稱贊蘭花之「香」,從形之美推進到內在美。
「寸心原不大」,一筆兩寫,既寫花,又狀人。楊萬里《凝露堂木犀》雲:「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著得許多香」,張羽化用楊萬里詩意,卻更加准確、老到、形象。寸心不大,暗喻謙謙君子,所求於社會的不多。「容得許多香」,暗喻才華不盡,可貢獻於人的不少。
張羽的《詠蘭花》實際上是對自己一生的寫照,「能白更兼黃」,雖狀蘭花之外貌,也暗說他一生之坎坷,能屈能伸,能渡貧賤,也能過富貴。「無人也自芳」,這既是贊蘭花的精神,又是書詩人的胸臆。張羽的性格似蘭,甘願寂寞,不求聞達。
⑥ 蘇澈永蘭花整首詩
《幽蘭花》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李徑桃蹊次第開,穠香百和襲人來。
春風欲擅秋風巧,催出幽蘭繼落梅。
珍重幽蘭開一枝,清香耿耿聽猶疑。
定應欲較香高下,故取群芳競發時。
⑦ 王紹龍的《詠 蘭》的整首詩是什麼
詠 蘭
幽蘭出谷弱裊裊,
移到草堂願折腰。
通道芳姿不解意,
陪同工部發新條。
【釋義】高雅純潔的蘭花移植出谷的時候,細長柔軟。移植到草堂(杜甫的草堂)的時候,願意彎腰;鞠躬。誰道蘭花的姿態不解人意,它守候清廉長出新葉。
【背景】 朱德元帥一生酷愛蘭花,視其為「國寶」。無論是在狼煙四起的井岡山,還是在莊重嚴整的北京城,抑或是在春意盎然的南國花都,蘭花始終伴隨著朱德櫛風沐雨,同甘共苦。他曾把自己培育的蘭花名品贈送給北京中山公園、成都杜甫草堂等單位,讓國人共同分享。他養蘭,詠蘭,留下諸多詩文名篇,從1959年至1964年,朱德寫下了近40首詠蘭的詩詞。這些詩詞,大都即興而作,不事修飾,情真意切,老幼皆懂。成都的杜甫草堂,名木不少,自從朱德贈送了名種蘭花以後,園內植蘭漸多。1963年,朱德再赴草堂,興致盎然,賦有《草堂春興》10餘首。其中《詠蘭》的一首,思古頌蘭,堪稱絕唱。
【賞析】朱德元帥為蘭花而寫下的詩句很多,充分表達了他對蘭花的熱愛,也留給後人一段段難以忘懷的佳話。戎馬一生的朱德,正像他栽培的蘭花一樣,不朽芳名留處處,永遠綠遍中華大地,永遠香留人民心中。蘭花是我國人民最喜愛的傳統名花之一,具有美女似的純潔,君子似的風范,勇士似的氣概。歷代文人吟詠蘭花的詩歌代不絕傳,佳作如林,美不勝收。
【作者簡介】朱德(1886年-1976),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2
⑧ 詠蘭花的詩詞
幽蘭操 韓 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庄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啼喧。
唐·唐彥謙 蘭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唐·唐彥謙 蘭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
於焉忽相見,歲宴將如何。
施肩吾 蘭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蘭渚客。
天晝無纖雲,獨坐空江碧。
馬戴 秋思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
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李世民 芳蘭
春暉開禁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白 孤蘭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非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唐·張九齡 感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無可 蘭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唐·李嶠 蘭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麗楚王琴。
廣殿清香發,高台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唐·崔塗 幽蘭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