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黃君壁荷花

黃君壁荷花

發布時間: 2021-02-02 14:38:58

⑴ 國畫荷花用什麼顏色好些

國畫荷花著色,可先用淡紅根據花線偏外勾染一下,再用較深曙紅染花辦,荷花色可用多種方法,在這基礎上可用深紅勾花辦上的筋,可用深紅全染後金線勾筯(稱金碧荷花)可用淡青勾染花外邊(白荷感覚)也可用色只點染局部花辦,根據喜愛和格調辦理。
荷花的畫法和步驟
1、先畫正面的葉子,用大提筆或斗筆飽蘸水墨,側鋒卧筆揮寫,筆順由邊緣向中心畫。側面的葉子以稍重之墨色先畫出近處翻出的一邊,再用淡墨畫葉的背面。
2、蘸濃墨在葉臍處畫一圓圈,並在葉子的墨色將干未乾時勾勒葉脈,在靠近邊緣處多加些支脈和小脈分叉。
3、蘸淡墨以較厚實的中鋒線勾畫花瓣,從瓣尖到瓣根,分左右兩筆畫出,趁濕在瓣尖以較重的墨色「提醒」一下。
4、用中鋒蘸墨色畫花和葉的梗,並在梗上點上小刺。中鋒蘸濃墨依花心作輻射狀畫出蕊絲,並點以花葯。
「荷花」寓意著純潔、堅貞、吉祥,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經常以荷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它縱使是在污濁的環境中也能潔身自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這也是一種君子行為的象徵。
中國畫,簡稱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成為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中國畫的特點,首先表現在工具材料上,往往採用中國特製的毛筆、墨或顏料,在宣紙或絹帛上作畫。由於採用特製的毛筆來作畫,使得「筆墨」成為中國畫技法和理論中的重要術語,甚至有時成為中國畫技法的總稱。所謂「筆」,是指鉤、勒、皴、點等運用毛筆的不同技巧和方法,使中國畫表現出變化無窮的線條情趣;所謂「墨」,則是指中國畫以墨代色,運用烘、染、潑、積等墨法,使墨色產生豐富而細微的色度變化,也就是常講的「墨分五彩」(指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等五種不的色度)或「興彩」(上述「五彩」再加上宣紙的白色),使得以墨代色的中國畫具有獨特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⑵ 荷花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的

荷花的樣子: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直徑10-20厘米,美麗,芳香;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荷葉矩圓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5厘米,由外向內漸小,有時變成雄蕊,花葯條形,花絲細長,著生在花托之下。

荷花的顏色:荷花最常見的顏色是白色的。

但是荷花花色有好幾種的,有白色、深紅色、粉色、淡紫色或間色等,有時候一天的時間不同顏色也是不同的。

拓展資料:

荷花(Lotus flower)屬山龍眼目,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成卵形。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國花。

命名:

一、以其外形特徵命名:荷花:李時珍《本草綱目》解釋說:「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故名。」芙蓉:亦稱「夫蓉」。漢辭典《爾雅》解釋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說文解字》雲:「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李時珍也說,芙蓉就是「敷布容艷之意」,難怪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二、以其生長習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澤芝:由於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將其歸為水草類,取名多為「水」字起頭。三國文學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賦》中稱贊到「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

三、以荷花聖潔高雅的氣質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據《北夢瑣言》記載: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蘇昌遠居吳中(今蘇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臉女郎,贈給他一枚玉環,不久,他發現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開,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樣的玉環,但「折之乃絕」,後人由此又稱荷花為玉環。

四、古時江南風俗,陰歷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號。

五、為了表達對荷花高潔形態的贊賞,以金芙蓉和草芙蓉比喻荷花品性的難得。

六、溪客、靜客都是強調荷花的生長環境和安靜嫻雅的狀態。而翠錢則是新荷的雅稱,紅衣是荷花瓣的別稱,宮蓮是蓮花瓣的美稱,佛座須是蓮花蕊的別名。

⑶ 關於冰清玉潔的荷花的詩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無題·其二》
[唐]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蓮 花 唐 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草。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蓮 唐 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無人問的中。

詠雙開蓮花 唐·劉商
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畫迦陵鳥,早晚雙飛池上來。

芙 蓉 唐 溫庭筠
刺莖澹盪碧,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里,美人清鏡中。
南樓未歸容,一夕練塘東。

獨芙蓉 唐 王貞白
方塘清曉鏡,獨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斂蘋空自愁。
日斜還顧影,風起強垂頭。
芳意羨何物,雙雙鸂鳥游。

夏日南亭懷辛大蓉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采蓮曲 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采蓮 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 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
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荷花 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無題其二 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浣溪沙 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
倚風凝睇雪肌膚。吳主山河空落日,
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采蓮曲 唐·李康成
采蓮去,月沒春江曙。
翠細紅袖水中央,青荷蓮子雜衣香。
雲起風生歸路長。
歸路長,那得久,各回船,兩搖手。

芙蓉花 隋·辛德源
洛神挺凝素,文君拂艷紅。
麗質徒相比,鮮彩兩難同。
光臨照波日,香隨出岸風。
涉江良自遠,託意在無窮。

荷 唐·李嶠
新溜滿澄陂,圓荷影若規。
風來香氣遠,日落蓋陰移。
魚戲排緗葉,龜浮見綠池。
魏朝難接采,楚服但同披。

芙蓉 唐·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風露繁。
麗景別寒水,濃芳委前軒。
芰荷料難比,反此生高原。

高荷 唐·元稹
種藕百餘根,高荷才四葉。
颭閃碧雲扇,團圓青玉疊。
亭亭自抬舉,鼎鼎難藏? 。
不學著水荃,一生長怗怗。

黃子陂 荷花
唐·唐彥謙
十頃狂風撼麴塵,緣堤照水露紅新。
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蓮香更惱人。

殘蓮花 唐·崔櫓
倚風無力減香時,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樓前馬嵬下,世間殊色一般悲。

七律 蓮花 唐·崔櫓
影敧晴浪勢敧煙,恨態緘言日抵年。
輕霧曉和香積飯,片紅時墮化人船。
人間有筆應難畫,雨後無塵更好憐。
何限斷腸名不得,倚風嬌情醉腰偏。

七律 惜蓮花
唐·崔櫓
半塘前日染來紅,瘦盡金方昨日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護香誰為惜熏籠。
緣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積漸空。
魂斷舊溪憔悴態,冷煙殘粉楚台東。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芙蓉 唐·溫庭筠
刺莖澹盪碧,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里,美人清鏡中。
南樓未歸容,一夕練塘東。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荷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秋池一枝蓮 唐·郭恭
秋至皆零落,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隨風。

張靜婉采蓮曲
唐·溫庭筠
蘭膏墜發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雲。
城西楊柳向橋晚,門前溝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馬璫璫度春陌。
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綃破春碧。
抱月飄煙一尺腰,麝臍龍髓憐嬌嬈。
秋羅拂水碎光動,露重花多香不銷。
鸂鶒交交塘水滿,綠萍如粟蓮莖短。
一夜西風送雨來,粉痕零落愁紅淺。
船頭折藕絲暗牽,藕根蓮子相留連。
郎心似月月易缺,十五十六清光圓。

重台蓮 唐·皮日休
欹紅媠婑力難任,每葉頭邊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見,兩重元是一重心。

蓮花 唐·郭震
臉膩香熏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後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詠白蓮(其二) 唐·皮日休
細嗅深看暗斷腸,從今無意愛紅芳。
折來只合瓊為客,把種應須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風渾訝雪生香。
吳王台下開多少,遙似西施上素妝。

采蓮曲
唐·王勃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駐,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今已暮,采蓮花,渠今那必盡倡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似頰。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故情無處所,新物徒華滋。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采蓮歌有節,采蓮夜未歇。正逢浩盪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山路幾重?

蓮塘霽望 唐·劉兼
新秋菡萏發紅英,向晚風飄滿郡馨。
萬疊水紋羅乍展,一隻鸂鶒綉初成。
采蓮女散吳歌闋,拾翠人歸楚雨晴。
遠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處信牛行。

古意 唐·韓愈
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
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⑷ 關於荷花古詩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釋義: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

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2、《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釋義: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3、《采蓮曲》

唐代: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釋義:

菱葉在水面飄盪,荷葉在風中搖曳荷花深處,采蓮的小船輕快飛梭。

采蓮姑娘碰見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話。便低頭羞澀微笑,一不留神,頭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4、《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原文: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白話文釋義: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後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彩畫遊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遊客歸去。

5、《子夜吳歌·夏歌》

唐代:李白

原文: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白話文釋義:鏡湖之大有三百餘里,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個月,便被選進了宮中。

⑸ 許多以荷花為題材的對聯,妙趣橫生,別有情趣 孟祥海

有關荷花的對聯

1、劉金門題濟南大明湖小滄浪亭: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劉鶚)
2、江蘇蘇州閑吟亭:
千朵蓮花三尺水;一彎明月半亭風。
3、北京陶然亭:
萬荷倒影月痕綠;一雨洗秋山骨青。
4、南京莫愁湖湖心亭:
我非好弈亦登樓,看六朝勝局殘棋,青山送盡英雄骨;
客為消閑來打漿,喜千里平湖皓月,荷花照出美人魂。
5、江蘇南京愚園:
荷花香世界;明月水樓台。(戴鴻庥)
6、杭州萬字亭:
荷風送香氣;潭影空人心。(石祖芬集句)
7、貴州安拉招提一覽亭:
垂兩行楊柳色;憑十里芰荷香。
8、江蘇揚州東園:
一泮芙蓉新出水;千層芳草遠浮山。(嵇璜)
9、山東濟南水仙祠:
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船穿藕花。
10、四川峨眉山:
十分春水雙檐影;百葉蓮花七里香。
11、雲南蒙自南湖:
十頃平湖堤柳合;一庭清景藕花香。
12、福建福州西湖桂齋:
人行柳色花光里;身在荷香水影中。(林則徐)
13、江蘇揚州水竹居徐氏別墅:
天上碧桃和露種;門前荷葉與橋齊。(集高蟾、張萬頃詩)
14、廣東番禺余蔭山房:
風送荷香歸院北;月移花影過橋西。
15、江蘇蘇州拙政園: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16、四川眉山三蘇祠亦雪堂:
多情明月邀君共;無主荷花到處開。
17、貴州貴陽中山公園:
池上詩縈春草夢;水心人坐藕花風。(陳矩)
18、江蘇蘇州半園:
池荷出水清於我;庭草當風瘦可人。(李耕源)
19、廣東南海周公祠:
陰濃想見鶯邊柳;香遠如聞溪上蓮。(程培甫)
20、北京故宮重華宮:
芰荷香繞垂鞭袖;楊柳風微弄笛船。(雍正)
21、山東濟南趵突泉西萬竹園:
芳溢倉宇無相意;花歸蓮房有苦心。
22、貴州貴陽中山公園:
兩三客到飛觴醉;十萬蓮開帶水香。(黃元善)
23、杭州西湖湖心亭:
兩岸涼生菰葉雨;一亭香透藕花風。
24、廣東廣州綠水園:
時有濕雲團翠竹;坐看秋水落紅蓮。(潘飛聲集句)
25、四川新都桂湖楊柳樓台:
畫舫遠汀迷柳樹;一池明月浸荷花。(李孝曾集句)
26、雲南思茅普益公園喜客來:
岸柳依依送客去;池荷裊裊迎君來。(王宗白)
27、陝西鳳翔東湖鴛鴦亭:
繞檻荷花眾香國;憑闌人影百東坡。(楊調元)
28、山東濟南大明湖小滄浪:
蓮葉一蓬和夜冷;桃花兩朵載春多。(張盤)
29、江蘇蘇州獅子林:
曉風柳岸春先到;夏日荷花舞石知。(李維源)
30、江蘇南京愚園界花橋:
天風吹漾黃花酒;皓鶴下浴紅荷湖。(李鴻章)
31、山東濟南大明湖:
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郭沫若)
32、江蘇蘇州虎丘禪堂:
古栝蔭垂苔蹬潤;瑞蓮香襲鏡池清。(康熙)
33、杭州開網亭:
四壁荷花,香風入座;三間水榭,明月滿湖。(高鵬年)
34、江西星子愛蓮池:
光風霽月人千古;水凈花香此一亭。(曹龍樹)
35、江蘇鎮江金山寺御書樓:
湖水經秋平似鏡;蓮花破曉白如霜。
36、北京中南海植秀軒:
幾群鸞鶴隨吟管;四面芙蓉入綠紗。

⑹ 關於荷花的古詩

1,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2, 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 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 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 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 願托華池邊。

3,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 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 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 中宵勞夢想。

4, 無題

[唐]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 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 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5, 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 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 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 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 悵望涼風前。

⑺ 汪曾祺<荷花>

實用主義,不講虛詞大概是汪老最大的特色。
這篇文章,是寫最多人寫過的荷花,全篇內卻不見溢容美之詞、駢文驪句,平白如話,就像閑敘家常一般,口語化、生活化,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充滿不經意,效果卻很好。
絢爛至極歸於平淡吧。

熱點內容
2016最新正版梅花詩 發布:2025-05-15 01:28:19 瀏覽:370
七夕願望女 發布:2025-05-15 01:26:10 瀏覽:118
小海棠東北 發布:2025-05-15 01:24:33 瀏覽:959
陶瓮百合春天 發布:2025-05-15 01:13:39 瀏覽:454
古梅花 發布:2025-05-15 01:13:37 瀏覽:406
硬金牡丹 發布:2025-05-15 00:57:34 瀏覽:627
佛山有花藝培訓嗎 發布:2025-05-15 00:46:48 瀏覽:855
貓如果盆景 發布:2025-05-15 00:42:58 瀏覽:673
吟物詩荷花 發布:2025-05-15 00:39:39 瀏覽:655
茶花和枇杷花 發布:2025-05-15 00:39:17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