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佛看荷花
『壹』 請問,幾月幾日,是看荷花最好的時機
七月份
『貳』 四川瀘州特興鎮看荷花的地名
特興鎮看荷花的地方是長安鄉慈竹村。就在特興鎮前面點點
公交路線:三星街乘坐回34路或者在小答市街心花園乘坐39路公交車,在「特興派出所」公交站下車,走向對面,步行約300米,在第1個路口,有個路牌,右拐下去約700米,就看到荷花了。
票價(1-2元)34路:8-20分/班。39路:8-20分/班。
『叄』 什麼時候最佳看荷花
荷花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
在荷花開的清晨去效果比較好,一是空氣比較清新,二是剛起來心情沒有太復雜的東西。三是早晨的荷花比較香。。。哈。。
『肆』 荷花看那一池荷葉有的像一把把撐開的雨傘有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有的像一把
二、2 1 4 3
『伍』 什麼時間看荷花
。。。。。。。。。。初夏季節。
『陸』 冰心《荷花》全文
1、全文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院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里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歡喜,說適應了花瑞。」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裡。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2、作者
冰心
(6)鐵佛看荷花擴展閱讀
1、賞析
這是一篇借物喻人托荷葉贊母的散文詩。文章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紅蓮,在雨中作者發現荷葉掩蓋起紅蓮,觸動了自己,於是產生了聯想,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景,於是藉此景抒發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這樣寫荷花,把我比喻成了紅蓮,而母親是荷葉,生動形象。是啊,連荷葉都會自覺地保護荷花,何況母親愛護自己的子女。」在散文後簡單幾筆點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
2、作者簡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柒』 荷花》我為什麼會忘記自己是在看荷花
因為荷花很多,迎風擺動很美,看著看著作者彷彿也變成了荷花,在陽光下翩翩起舞。
『捌』 荷花是怎樣的,我想看看荷花圖
『玖』 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來看荷花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昨者之 所以會有這樣的感受,是
作者從想像中回歸到現實中,意識到自己並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荷花太美了,作者被這種美吸引,因此才會沉浸其中,浮想聯翩,神遊物外。
『拾』 怎樣去看到荷花
公興鎮,公興鎮的荷花是出了名的,景點就在公興場鎮往黃龍溪方向2-3公里,那裡不回僅可以沿著鄉答間小路在藕塘邊賞荷,還可以在周邊的農家樂里品嘗美味的蓮藕。路線東升-西航港-雙黃(黃龍溪)路-公興;東升-黃甲-公興;華陽-雙黃路-公興。騎車去還是很方便,雙黃路上汽車相對較少,而且還有很多人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