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龍根怎麼種才發芽

蘭花龍根怎麼種才發芽

發布時間: 2021-02-02 02:42:12

1. 請問一下種蘭花的大神們向這樣的龍根苗,這樣培育,這樣讓龍跟發芽!最好帶圖和步驟一起!謝謝啦!

按一般的蘭花種植一樣就行,因為龍根竄芽以後,會慢慢的退化掉的

2. 蘭花種子需要在什麼條件下才能發芽

如果想用蘭花種子育苗,就必須要尋找到這樣一個環境
一、山上必須有蘭花內生長,這樣的山容土中才有可能存在蘭花共生菌群。
二、土質松軟透氣,環境濕度大,通風條件好。向陽的山溝兩邊是非常合適的,也是經常可以找到龍根苗的地方。
因為條件比較苛刻,所以很少有人會用蘭花種子育苗。一是難度太大,二是養到開花的周期太長。

3. 怎麼讓蘭花種子發芽

如何栽養蘭花 蘭花的種子可隨采隨播。蘭花有一個特性,即蘭根必須與蘭菌共生才能成活。故播種時常將種子播於母株盆面,利用母株之蘭菌,發芽生長,種子約經過半年左右發芽,在母盆生長2個月後,可另上小盆培養。 分株法是目前常採用的方法。比較適宜的時間為新芽尚未發出的春季及蘭花漸停生長的秋季。分株時,從盆中脫出母株,抖落泥土,以刀分成數叢。每叢應帶3~4個假磷莖及新芽,並修剪去枯敗葉及腐癟根。若是市場上買來的野生蘭花,因根系多已失水干癟,可先浸泡於清水,待吸足水分後,再洗凈清理根須,晾至根發白時再行栽種。 栽植蘭花可用黑山泥、泥炭土、田園土、松針土、苔蘚、蕨根、樹皮塊等。盆底排水孔蓋上瓦片,再鋪一層碎磚瓦石粒,厚度為盆深的1/4,以增強透氣排水性,然後再鋪一層培養土。將蘭花扶正栽下,填充培養土,蓋住假鱗莖。土要壓實,栽後澆足透水,置於涼爽的萌蔽處。 肥宜稀忌濃。在生長期,以腐熟的豆餅水、馬蹄醬渣水每半月澆施1次。若加施適量的磷酸二氫鉀則效果更好。炎夏不施肥。氣溫過高時,除每日澆水外,應再噴水數次。以微酸性水為宜。 蘭花易招介殼蟲,可用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治。粉虱危害時,以溴氰菊酯2000倍液噴殺。蘭根帶甜味,易招螞蟻,可用肉骨頭引而滅之。蘭花易生炭疽病、黑斑病。發生病害後要及時清除病葉燒毀,並拉開盆株距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噴水,控制濕度,並配以多菌靈進行防治。

4. 聽說蘭花種子很難發芽怎麼才能讓種子發芽

很難,只有在土壤環境(酸鹼度、濕度、營養元素等)、空氣環境(溫度、濕內度)、通風容條件、蘭花共生菌群等等各方面因素完全適合並能保持一段時間時,蘭花的種子才有可能發芽,目前蘭花的人工播種繁殖仍舊是一個尚未得到解決的國際性難題。

5. 蘭花如何養龍根苗,才能長得快

答:
龍根弱苗生命力十分脆弱,養護要求比較高,養時稍有不當,即會發生倒苗。因其蘆頭尚未生長健壯,一但倒苗就基本上已無回天之力了。

一、嚴格消毒

將蘭苗從原盆中取出,棄去原土,仔細清洗根系。用灼燒滅菌的剪刀剪去殘根、枯根、腐根,然後再用0.5%的甲基托布津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鍾,瀝水陰干,如此反復進行兩到三次,以徹底殺滅病原體。注意浸根消毒時以剛能浸沒假鱗莖為度,不要使葉心積水。與此同時,可將上述葯液稀釋5倍後對葉片進行噴霧消毒。

二、改換盆缽

種植養護病弱蘭花以瓦盆和紫砂盆為首選。最好換用未經使用的新盆,因為舊盆中必然殘留著一些引起蘭花病害的真菌和細菌。若要使用舊盆,宜清洗干凈後曝曬數日或以開水澆淋後再行使用較為安全。盆底要使用盆墊,以透水通氣。可購買專用的疏水罩,也可使用桃核、核桃殼等天然材料。墊盆高度應占盆高的1/3-1/2,盆缽的體積宜小不宜大。病弱蘭花的根系較為脆弱,若盆體過大,容易造成積水,導致蘭根腐爛。使用小盆,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三、挑選基質

病弱蘭苗的適應性較差,栽培基質最好採用肥力中等,含脂肪少,通風透氣性較好的顆粒性基質,如陶粒、發泡煉石、粗砂、碎磚粒、峨嵋仙土、碎石等。也可將蘭株的根部和假鱗莖用水苔包裹後再種植到添加有上述基質的盆中,效果也不錯。所有基質均需消毒後再使用。不宜採用腐殖土種植病弱蘭苗。一是腐殖土采自林間,雜菌較多,難以徹底滅菌。二是腐殖土使用一段時間後易板結,通透性較差,不利蘭根生長。

四、調控干濕和溫度

種植病弱蘭苗要稍深一些,以保護假鱗莖並保持濕潤。盆內基質要保持在濕潤狀態,水分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蘭苗復壯。冬眠期可適當增加基質,通常要蓋過假鱗莖,以保持假鱗莖濕潤,並起到防凍作用。翌年春天氣溫高於15℃時,應及時減去上一年冬天增加的基質,以利新芽的萌發。平時溫度應保持在18-28℃。晚上通風,增加氧氣含量,以幫助呼吸作用的進行,努力加大溫差,減少呼吸作用消耗能量,以幫助有機質的儲存,使蘭草壯實,明顯可以看到假鱗莖增大、草質厚實。在生長期,在不低於生長溫度(一般15、6攝氏度)的情況下,溫差越大越好;扣水促根。既然無根,那得多點水份才對,只是水份多起來,蘭芽就不用急著從根系吸取養分了,發根也就慢了。想發根快,還得迫它,扣點水,蘭要求生,要維持生長,這下它被迫長新根!

扣水促芽
所謂扣水就是在蘭花發芽前期令盆土乾燥,時間3-5天,一般1-2次。扣水使蘭花處於一種生存危機,迫使其生長繁殖,因此對多發苗效果明顯。
干養:根據「干促根,濕長芽」的前輩養蘭經驗,在蘭花最佳生長季節,即春暖來時適當增加盆土的濕度,促使蘭草萌芽,待新芽生長到一定高度時,新芽的進一步生長就如新生兒斷奶一樣,以少澆水偏幹些來促使新根的生長,使新苗脫離老草靠自身獨立成長。

五、適當陰養

在適當陰養的情況下表現(一級苗多株連體)此等級連體植株適當陰養肯定是多發芽已是不爭的事實,「多陽則花茂、多陰則芽盛」。藝蘭家掌握這一特點在高檔名品的栽培中,這也是採取的有效辦法之一,以此達到增殖的目的。

蘭苗應置於可見散射光的地方蒔養,避開強光直射。可在蘭盆四周添置一些水盆、水槽,以增加環境濕度。
同一個植物種類,蔭生根系少,陽生根系旺,這幾乎是鐵定的規律。

正常的弱苗,苗小、蘆頭細小,萌芽力極弱,根系也不發達,生命力十分弱小。在養護時就要注意使用方法正確了。因其根系不發達,吸收水分養分能力差,這就要求首先要養好根,根強苗才壯。為避免發生爛根,基質以顆粒植料為好。顆粒植料的大小以黃豆大小的為宜,因其大小適中,透氣又保濕,既可以防止爛根,又不怕澆水太多。種植時可以先用一些水苔將龍根包住。再將配好的植料填入小盆內,植料略低於蘆頭頂部即可。種植後澆透蘭根水,放置於蘭架陰棚下進行陰養,切不可讓陽光直接照射在蘭葉上,並且澆水時切忌澆入葉心,防止爛心倒苗。種下後頭2個月不宜用肥,2個月後可施極薄的淡肥,以助其生長。

6. 蘭花龍根苗多久開花

龍根弱苗生命力十分脆弱,養護要求比較高,養時稍有不當,即會發生倒苗。因其蘆頭尚未生長健壯,一但倒苗就基本上已無回天之力了。

一、嚴格消毒

將蘭苗從原盆中取出,棄去原土,仔細清洗根系。用灼燒滅菌的剪刀剪去殘根、枯根、腐根,然後再用0.5%的甲基托布津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鍾,瀝水陰干,如此反復進行兩到三次,以徹底殺滅病原體。注意浸根消毒時以剛能浸沒假鱗莖為度,不要使葉心積水。與此同時,可將上述葯液稀釋5倍後對葉片進行噴霧消毒。

二、改換盆缽

種植養護病弱蘭花以瓦盆和紫砂盆為首選。最好換用未經使用的新盆,因為舊盆中必然殘留著一些引起蘭花病害的真菌和細菌。若要使用舊盆,宜清洗干凈後曝曬數日或以開水澆淋後再行使用較為安全。盆底要使用盆墊,以透水通氣。可購買專用的疏水罩,也可使用桃核、核桃殼等天然材料。墊盆高度應占盆高的1/3-1/2,盆缽的體積宜小不宜大。病弱蘭花的根系較為脆弱,若盆體過大,容易造成積水,導致蘭根腐爛。使用小盆,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三、挑選基質

病弱蘭苗的適應性較差,栽培基質最好採用肥力中等,含脂肪少,通風透氣性較好的顆粒性基質,如陶粒、發泡煉石、粗砂、碎磚粒、峨嵋仙土、碎石等。也可將蘭株的根部和假鱗莖用水苔包裹後再種植到添加有上述基質的盆中,效果也不錯。所有基質均需消毒後再使用。不宜採用腐殖土種植病弱蘭苗。一是腐殖土采自林間,雜菌較多,難以徹底滅菌。二是腐殖土使用一段時間後易板結,通透性較差,不利蘭根生長。

四、調控干濕和溫度

種植病弱蘭苗要稍深一些,以保護假鱗莖並保持濕潤。盆內基質要保持在濕潤狀態,水分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蘭苗復壯。冬眠期可適當增加基質,通常要蓋過假鱗莖,以保持假鱗莖濕潤,並起到防凍作用。翌年春天氣溫高於15℃時,應及時減去上一年冬天增加的基質,以利新芽的萌發。平時溫度應保持在18-28℃。晚上通風,增加氧氣含量,以幫助呼吸作用的進行,努力加大溫差,減少呼吸作用消耗能量,以幫助有機質的儲存,使蘭草壯實,明顯可以看到假鱗莖增大、草質厚實。在生長期,在不低於生長溫度(一般15、6攝氏度)的情況下,溫差越大越好;扣水促根。既然無根,那得多點水份才對,只是水份多起來,蘭芽就不用急著從根系吸取養分了,發根也就慢了。想發根快,還得迫它,扣點水,蘭要求生,要維持生長,這下它被迫長新根!

扣水促芽
所謂扣水就是在蘭花發芽前期令盆土乾燥,時間3-5天,一般1-2次。扣水使蘭花處於一種生存危機,迫使其生長繁殖,因此對多發苗效果明顯。
干養:根據「干促根,濕長芽」的前輩養蘭經驗,在蘭花最佳生長季節,即春暖來時適當增加盆土的濕度,促使蘭草萌芽,待新芽生長到一定高度時,新芽的進一步生長就如新生兒斷奶一樣,以少澆水偏幹些來促使新根的生長,使新苗脫離老草靠自身獨立成長。

五、適當陰養

在適當陰養的情況下表現(一級苗多株連體)此等級連體植株適當陰養肯定是多發芽已是不爭的事實,「多陽則花茂、多陰則芽盛」。藝蘭家掌握這一特點在高檔名品的栽培中,這也是採取的有效辦法之一,以此達到增殖的目的。

蘭苗應置於可見散射光的地方蒔養,避開強光直射。可在蘭盆四周添置一些水盆、水槽,以增加環境濕度。
同一個植物種類,蔭生根系少,陽生根系旺,這幾乎是鐵定的規律。

正常的弱苗,苗小、蘆頭細小,萌芽力極弱,根系也不發達,生命力十分弱小。在養護時就要注意使用方法正確了。因其根系不發達,吸收水分養分能力差,這就要求首先要養好根,根強苗才壯。為避免發生爛根,基質以顆粒植料為好。顆粒植料的大小以黃豆大小的為宜,因其大小適中,透氣又保濕,既可以防止爛根,又不怕澆水太多。種植時可以先用一些水苔將龍根包住。再將配好的植料填入小盆內,植料略低於蘆頭頂部即可。種植後澆透蘭根水,放置於蘭架陰棚下進行陰養,切不可讓陽光直接照射在蘭葉上,並且澆水時切忌澆入葉心,防止爛心倒苗。種下後頭2個月不宜用肥,2個月後可施極薄的淡肥,以助其生長。

7. 蘭花種子多久才發芽

播種後約經4個至8個月,種粒才能發芽,發芽後1個至2個月方可將其小苗移植於小盆中培育。 播種注回意要點: 你可嘗答試採用母株盆內播種法,即有菌播種。選擇生長健壯的4年至5年生母株,其根部與之共生的蘭菌也比較發達,播種於其上效果較好。播種之前在盆面上鋪好水苔,水苔必須經過消毒,以免雜菌污染,造成種粒腐爛。將蘭盆移至陰濕、暖和且通風處,把蘭花種子均勻地撒播在盆面的水苔上,再從盆底浸水,濕潤盆土、盆面和種子,並可避免因澆淋水沖走種粒。環境溫度保持在20℃至26℃之間,注意入夏後要用黑網遮擋強烈日照,適當通風散霧,以防濕度過大引起黴菌繁衍,造成種粒霉爛。播種後約經4個至8個月,種粒才能發芽,發芽後1個至2個月方可將其小苗移植於小盆中培育。採用此法,對蝦脊蘭、兜蘭、石斛蘭等,效果都比較好,春蘭、蕙蘭的播種效果則不理想。春蘭、蕙蘭的播種繁殖,最好採用培養基播種法,至於怎樣進行培養基的配製、種子消毒、接種培育等,由於方法比較復雜,且操作技術要求較高,最好先到當地相關的農林院校或科研院所進行專門的培訓後,再行操作實施可能效果會理想一些,且可減少走不必要的彎路。

8. 如何讓蘭花快速發芽

一、認識蘭花發苗規律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理論基礎。
眾所周知,新蘭株是從假磷莖上發出來的,因此要弄清蘭花的發苗規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莖是怎麼一回事。蘭花的假磷莖是蘭化的變態莖,多呈橢圓形,具有儲存養料的功能,是長葉、生根、發芽、開花的載體,它通常由10—16個縮短的節組成,每個節上都有芽點,頂部的幾節生長葉片,起光合和蒸騰作用;中上部幾節的芽點被腳殼(葉鞘)包住,稱上位芽,大都發育成花芽,也有少數發育成葉芽的;中下部6個左右節位上的芽點大都被膜質化鱗片包住,稱下位芽,大都轉化為苗;最下部的幾節生根,用來吸收養份,並起支撐固定作用,有時也有發芽的現象發生。因此,每株成苗從理論上說至少可生六個左右的蘭苗,但一般情況下只發一苗,也有的發雙龍,少數發三苗,其餘的芽點則呈休眠狀態。
明白了蘭花發苗的規律,我們養蘭人的任務就是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採取必要的措施,不讓休眠芽沉睡,想辦法喚醒它,以達到多發芽的目的。
二、適度分株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主要措施
從理論上講,蘭株的營養是以鏈式輸送的,新的生長中心形成後,吸收了鄰近蘭株製造的營養物質,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頂端優勢」,從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發。據此我們可以採用截斷營養鏈的方法,誘導蘭株發苗,即通常說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發而達到多發苗的目的。
從實踐上看,適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盆里的蘭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營養供應不上,勢必少發苗,發小苗。
其次,盆里的蘭叢大了,蘭株多了,蘭根在盆中盤根錯節結成一團,下部所發蘭芽擠不出,甚至鑽進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發出芽來,新芽的根也無立錐之地,芽也長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數代同堂,老蘭株不僅不發芽,還要消耗營養,要「兒孫贍養」,影響新草發芽。
第四,古人養蘭有「極弱則合,極壯則分」的說法,分就是「分株」,過壯過大過密的蘭叢,其發芽率往往極低,白白地浪費了資源。
本人有一盆極壯的崔梅,二次在蘭博覽會上得了銀獎,由於草極大,捨不得分盆,當年七苗大草只發了三苗,去年我將這10苗草分成5盆,每2苗一盆,其中有二盆發了3苗,其餘每盆均發了二苗,總共發了十二苗,如果不分最多也只能發3—4苗。由此可見,及時分株有利於多發苗,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三、老草另植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說來,老草製造營養默默無聞地輸送給下一代,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也有一些無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營養是新株為其提供的,這就是所謂「靠子女贍養」的,這樣的老株勢必影響新株的成長和發芽。
因此要科學地、合理地分株,這里所說的「科學、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
四、扭傷球莖連接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傳統經驗
扭傷球莖連接處,促使多發芽,是我國蘭界先輩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實踐上也是成功的。
從理論上說,球莖連接處被扭傷了,也就是蘭株相互間營養的輸送受到了影響,老草製造的營養向前端輸送遇到了困難,從而激發了休眠芽,產生了新株。
具體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蘭草,用兩手分別捏住兩個假磷莖的中上部(勿捏傷芽點)分別向相反方向扭90—180度,聽到「嗶啪」一聲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斷連接莖,要使其呈半分離狀態,扭傷處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細菌,再將蘭株種入盆中,不用多久,處於半分離狀態的爺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莖就可各自發出新芽有的還能發雙龍。採用這種方法發出的芽也較茁壯。
單株繁殖在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進行,此時溫度較適宜於蘭花發芽生根。
單株繁殖有二種做法:一是翻盆拆單另植,弊端較多,發出的草也小,管理難度也較大。另一種方法是不翻盆,撥去假磷莖以上的植料,露出二個假磷間的連接莖,用消毒過的剪刀或手術刀將連接莖截斷,在傷口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消毒,嚴防感染病毒,過幾小時再填上消毒過的植料,最好是植金石,約二十餘日即可發現新芽萌動。這樣做既可保住原有蘭根的吸收能力,又減少了植株的復盆的時間,不僅發芽早,而且發的芽也相對茁壯得多。
五、利用激素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科學措施
所謂激素即是能促使細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它的使用能使新苗和老草均能多發新芽,當新芽生長還未成熟時,又可陸續發出新芽,這樣一年發二至三代甚至四代苗,是完全可能的事情,科學終於使夢想成為現實。
1、使用激素確能使蘭芽怒發,一年發2—3代甚至4代苗是完全可能的。
2、在自然環境下激素芽並不能完全成活,只有健壯的大芽才能正常生長(當然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利用激素催出來的新草由於刺激太過,元氣早衰引種後在自然環境下第二年並不能正常發芽,需休養一年才能正常發芽。
鑒於利用激素催芽的利和弊,我覺得激素催芽只能用於以繁殖為目的的珍稀品種,一般的品種則不應使用,使用了也沒有多大意義。
本人至今尚未有使用激素的親身經歷,故在具體操作上沒有實踐經驗,敬請各位諒解。
六、摘除花蕾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們已經知道,花蕾一般產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產生,花蕾一旦產生便消耗大量營養。由於蘭株製造的養分集中向花蕾輸送,該蘭株的其它芽點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發,直到花期結束並休養一段時間後,芽點才逐漸萌發。開花的植株由於營養消耗太多,發芽受到嚴重影響,真可謂是發芽遲,發芽少,發芽小。本人連續數年參加蘭展感受頗深。
我有一盆可說是天下無二的特大解佩,每年發出的花苞均在5個以上,參展時均留三箭花,連續三次參加蘭展,分別奪得金、銀、銅獎,立下赫赫戰功。然而這盆花由於連年南征北戰,現已元氣大傷,處於衰落狀態,今年中國(南京)蕙蘭展回來後分盆,至今只發了幾苗小草,已經風光不再。
另有一盆解佩,去年冬天所發花苞一律摘去,早春即發雙龍大芽,且大芽旁又帶了一芽現已出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由此可見,開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參加蘭展花苞也不宜留得過多,一般以1—2株為好,其餘的應全部摘去。
摘除花苞要有時間性,摘早了還會再發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較多的營養,因此摘花苞也要適時為好,一般說來摘除花苞的時間以冬季或早春為好。

9. 蘭花龍根怎麼種才發芽

蘭花龍根,是蘭花苗開花之後所結的果莢,裡面有成千上萬的種子,蘭花果莢成專熟炸裂的時候隨風飄揚撒落於大屬山之中,有很多種子是無法正常發育發芽生長的,有一小部分遇到合適的蘭根共生菌才能萌發出龍根,繼而由龍根再生長為蘭花苗。

10. 怎麼才能讓蘭花的種子發芽

出芽率很低,市場上沒有賣種子的,蘭花種子象爛棉絮一樣,一個蘭蓀裡面有版6000—4000000種子,是4百萬棵種子,用種子繁殖權很難出苗,只有在實驗室里出苗率才會高,(也就百分之10左右)。 蘭花種子很小,很不容易種。用個通氣好的塑料盆,裝上土,用噴壺把水澆透,然後吧種子放上,在蓋上一層薄薄的土,再用噴壺澆一遍水。放在遮陰通風的地方,注意經常澆水,種子萌發需要半年到一年

熱點內容
豐禾花卉 發布:2025-05-15 09:14:43 瀏覽:776
白玫瑰陶瓷插花 發布:2025-05-15 09:06:04 瀏覽:238
課文荷花講解 發布:2025-05-15 08:55:02 瀏覽:259
七夕狗狗 發布:2025-05-15 08:54:18 瀏覽:285
東京櫻花作用 發布:2025-05-15 08:47:22 瀏覽:297
茶花直乾式 發布:2025-05-15 08:36:23 瀏覽:427
一朵小夢 發布:2025-05-15 08:35:45 瀏覽:97
在家插荷花裝飾好不好 發布:2025-05-15 08:34:58 瀏覽:847
崇璞丁香結 發布:2025-05-15 08:34:56 瀏覽:569
丁香色英牛圖片大全 發布:2025-05-15 08:30:30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