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種植時期
1. 種植蘭花的過程,還有需要多少時間
養蘭專用工具不能少,如天平(或以克為單位的桿稱)、量杯、溫度計、濕度計、鑷子、剪刀、放大鏡、PH試紙、葯棉、粗細篩子、噴霧
器等。蘭花施肥、用葯很嚴格,要掌握比例行事,毛估不得。由於沒有天平、量杯,往往比例不當造成慘重的損失。天平、量杯不可少。蘭花
生長與空氣的溫度濕度關系很大,越是嬌貴的品種越要當心,時時把好溫度濕度關,溫度計濕度計不可少。pH值最為養蘭人忽視,出了問題還
找不到原因。有關資料指出,蘭花植料的pH值以5.5-6.5為宜。低於5以下,使鋼、鋅、錳、鐵有效性增加,毒害根系,並磷、鉀、鈣、鎂變成
不溶性,造成根系腐爛。高於8以上,銅、鋅、錳、鐵有效性降低,根系無法吸收,也會枯死。蘭根生長短粗,褐色腐爛,葉尖焦,pH值很可能
偏酸性,導致根腐菌、疫病菌、立枯菌大量繁殖所致。沒有PH試紙就不知道pH值,也不可少,其他工具雖然沒有上述嚴重,但有備無患。
盆簽就是插在盆緣的標簽。一種標明品種,寫上蘭花名字,防止時間長了搞不清楚。另一種標明上盆時間,同一時間上盆用同一種顏色,
換盆時一目瞭然,不會搞錯。此簽可自製,將包裝用的硬塑料剪成10cm段即成。
盆,蘭花用盆以瓦盆為上,通透性好,易於發根。根發則葉茂,根壯則葉健。且瓦盆價格便宜,種植蘭花應以高腳盆,以利根的伸展。至
於蘭花擺設時,可以套盆,根據觀賞角度需要,問題也就好辦了。
換盆,先將植株倒出,洗滌清凈,再用滅菌劑浸泡5—10分即可,不要浸泡時間太長,晾乾至發白發軟便可種植。換下來的盆要清洗干凈,
並進行消毒,以待再用。換下來的土壤不要再用來種植蘭花,因很可能有菌,土壤的價值與蘭花的價值相比是微乎其微的,但可以用來種植其
他植物,這是很好的利用方法。
分株,老盆蘭株較多時,可以進行分株,春蘭掌握在2-3株草為一叢,蕙蘭分株不少於3株草為一叢,不然可能枯死、回落,切不可為了多
發草剪成單株,春蘭可以多發草,但是小草,要達到開花得五年以上時間,種不好還會死亡,蕙蘭單株死亡率極高,這種辦法欲速則不達,極
不可取。
上盆土壤經過曝曬,或其他辦法消毒,過篩分級,如要配成混合土,也要經過分級,按比例配成混合土,這樣比較合理。上盆時,土壤由
下而上分級填充。混合土盆底要有排水層。底孔用篩網或盆片填充即可。
上盆時,植株扶正,根系整齊,不靠盆邊,土壤依次填充快到盆面時加以搖實,再加土用手輕輕壓實,盆面做好後加一層磚粒或仙土作為
表面層,一是可以保持水分,達到上下干濕基本一致,二是澆水時盆土不會沖起來,三是盆面不易板結,也不易生雜草。種翠雲草並不理想。
上盆,盆不宜過大,蘭花要啟發,其根必至盆邊或盆底,盆略小些,其根伸展至盆邊盆底較快。尚未發現蘭葉繁茂健壯,其根只居盆中者
,則所謂根深葉茂是也。換盆時間春分秋分前後為宜,但也按各人自己實踐,何時為最佳換盆時間而定。
盆栽蘭花還要選擇適宜的蘭盆。蘭盆可分瓦盆(泥盆)、紫砂盆、釉盆、瓷盆、塑料盆等。一般用深筒、有腳、底孔大的瓦盆和紫砂盆。
瓦盆透水、透氣性好,價格便宜,宜作為大批盆栽蘭花之用。缺點是比較粗糙,不夠美觀。紫砂盆有一定的通透和保溫性,觀賞性也較好,是
比較普遍採用的盆種。塑料盆比較輕,搬運較方便,目前在盆壁上增加了排水通氣孔,解決了塑料不透氣的難題,用的人也很多,瓷盆和釉盆
,主要用於蘭花開花時做套盆,特別是在蘭花展覽會時應用,以提高其觀賞效果。
2. 蘭花種植
蘭花喜濕潤,忌漬澇.盆土水分過大,易爛根和葉片發黃.澆水要見干見濕,冬季少水,最好用雨水和河水,用自來水要存放數日,澆水不要弄到葉片上.一般生長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豆餅水,平時不施.
蘭花性喜涼爽,忌高溫,入冬放入室內注意通風,溫度最好在10度左右,春季室外達10度時移到室外.
蘭花喜陰,忌陽光直射,耐陰以墨蘭最甚,秋蘭次之,春蘭夏蘭需陽光略多一點,因此要根據品種嚴格控制光照量.
養蘭花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單靠簡單述說很難湊效,需要閱讀大量有關養殖和管理蘭花的資料,掌握許多知識,並且通過實踐,才能取得成效.
一、對栽培基質的要求:
野生蘭花生長在背陰、通風、不積水的山地,因此栽培基質要求:通氣、松軟、漏水性好,呈微酸性。蘭花唷⒎緇揭碎石土、紅土磚碎石,也有人用帶叢生雜草的土壤經火烤後成碎烤土,以上幾種栽培基質都附合通氣、透水、微酸等特點,且磷、鉀肥豐富,可作蘭花栽培基質,但要適當補充氮肥。近幾年隨著港台及國外養蘭選進方法的傳入,室內養蘭得到較大推廣,因此,採用水苔、珍珠岩、火山噴積石、顆粒磚塊、顆粒仙土、顆粒泥炭等成為理想栽培的基質。它們的最大優點是便於水份管理和通氣。
二、對溫度的要求:
溫度是生物生存發展的命脈。有生命的蘭花,它的生存和發展與溫度息息相關。溫度適宜,它就生長繁茂;溫度過高,它就生長停滯,甚至因悶熱傷害而夭折;溫度低了,它就進人休眠狀態,過低了,它就會因為受到凍害而枯死。
(一) 蘭花生根、發芽和正常生長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0~28度;2O℃以下,雖可生長,但生長緩慢;28℃以上,雖生長迅速,但也容易因氣溫過高而被迫進人休眠狀態。因此,每當氣溫高於32℃時,則應採取加大遮陽密度、增加通風量和提高空氣濕度的措施,以保證蘭花有高速生長的生態條件。
(二)休眠的適溫;蘭花休眠期適溫為晝溫10~16℃,夜溫5~1O℃。但春蘭休眠期的適溫應控制在10℃以下、3℃以上,才能度過春化階段,保證正常開花。休眠期氣溫過高,雖可打破休眠,提高發芽率,增加發芽次數,但有容易早衰和縮短壽命的弊端。
(三)蘭花可耐受的最低溫度,春蘭為-4℃,建蘭為-2℃,墨蘭為2℃。
根據我國的地理位置,全國各地很難有全年理想的溫度,各地的氣溫也是不一致的,因此,要根據蘭花對溫度的需求,應進行必要的人工調節,創造適合蘭花生長、休眠的溫度。當養蘭場所出現不利蘭花生長溫度時,碰到溫度較低時,就要人工加溫。蘭場較小的話,可用空調、電熱器、暖氣等加溫。如蘭場較大,可安裝暖氣設備,用暖氣來加溫。在夏天,蘭場的溫度在30多度時,注意通風一般問題也不大,蘭花也能抗一定的高。碰到溫度特別高,那就要採取人工降溫措施,可用空調、電扇、排風扇、地上噴水、面盆里放水、冷氣等等來降溫。
三、對濕度的要求:
蘭花原生長在深山野林中,周圍環境濕度較大,一般為75%一90%之間。蘭花在空氣相對濕度60--70%時生長良好,過干或過濕都易引發蘭病。因此,室內外栽培要創造一個適於蘭花生長的逐部濕度小氣候。蘭花下山之後.尤其是種在陽台或房屋平台上,如不採取加濕措施,棚內濕度多低於60%。因此要因地制宜,採取有效方法,提高養蘭場所的濕度,以達到合適蘭花生長的溫度要求,即75%左右,接近蘭花原生地的環境濕度。這樣蘭花生長良好,葉色翠綠,有生氣,發芽率高,葉面不起黑點,葉尾不焦黃,開花也多。
提高養蘭場所濕度的方法有:安裝通風用的送、排風機(扇)、風扇、電動噴霧增濕器、設置水池、水盆,或在地面放置吸水海綿,用水滴濕地面等等。現在市場上賣的增濕電扇比較經濟實用,一可增溫;二可通風;三可降溫,真是一舉三得。
四、對陽光照射的要求:
野生蘭花是喜蔭植物,多生長在茂林修竹下,叢林遮擋了強烈的陽光照射。使蘭花喜陰畏陽,但陽光又是蘭花生長不可缺少的,因為陽光是蘭花製造養分的來源,又是葉綠素形成的必要條件。蘭花從葉綠體的形成、氣孔的開閉、養分和水分的吸收、細胞質的增生、花芽的形成以及有機物製造、釀蜜、放香等生命活動新陳代謝等基本生理過程中,處處都受光照的影響。
一般來說,在冬季要求有充足的光線,利於其生長發育。而在夏季因陽光過強,溫度過高,則必須遮蔭。陽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必不可少的,是製造養分的能量來源。蘭花喜歡早上陽光。朝陽初升,陽光照射角度低,蘭花受光面積大。又因為早上陽光經晨霧阻擋,光線相對柔和,直射不會灼傷蘭葉。蘭花經夜間營養積累後,早晨光合作用能力最強。
因此,夏天七時前可讓陽光直射蘭葉,七時後用50%--90%的遮光網遮擋陽光。"清明"前後可讓蘭花多曬太陽,促使發根,多發葉芽,"白露"以後,天氣轉涼,新草大多長成,亦可多照陽光,促使花蕾飽滿,使蘭株積蓄更多養分,以利來年生長。陽光照射時間長短,直接影響到蘭花生長。陽光照射多,蘭葉較黃,蘭根發達,健花。反之,則蘭葉深綠,根系不發達,不易起花。陽光照射時間長的花瓣質厚,反之,則花瓣質薄。但若過分照射陽光,則會可能灼傷蘭葉,甚至造成失水、死亡。
蘭花種類不同,生長季節不同,對光線的要求也不一樣。建蘭較喜光,只需遮去60%~70%的光線;春蘭與蕙蘭略進一步,需要遮去70%~80%的光線;墨蘭則更喜蔭,需遮去85%左右的光線。光照過強或過弱對蘭花的生長均不利。
因此,在栽培蘭花的日常管理中需要根據蘭花的生長發育對光照的要求,調節光照強度與光照時間。調節的方法或用建築物調節光照;或在蘭堂、亭廊、水榭等處放置蘭花;或在向陽的地方布置遮陽網、竹簾等遮光,夏季則可利用蘭棚培育蘭花;或搭建棚架,四周種上攀援植物,任其爬蔓其上遮蔭;或落葉樹木,調節光照。
五、水分的要求:
控制水分是養好蘭花的最根本條件。蘭葉質地較厚,表面有角質層保護,因此,蘭葉不消耗大量水分。蘭的假鱗基和肉質根能貯藏一定的養分和水分,因此較能耐旱。除發根、發芽期,快速生長期需要較多的水分外,其他時間消耗水分較少。若水分過多,造成土壤積水,阻塞根部呼吸,就易爛根。水多亦會造成蘭葉細胞壁充水,葉面氣孔張開,造成內含養分淡薄,進而造成組織纖弱,生長不良,產生病害。蘭花是"喜雨而畏潦,喜潤而畏濕"。由於春、夏、秋、冬空氣濕度不同,蘭花生長速度不同,對水分要求也不同。
同時,蘭蕙植物體是偏酸性。因絕大部分蘭蕙花朵都是以綠色為基調。用水就應合乎偏酸的要求。一般PH值以5.5到6為佳。水質PH值偏高,是不能用於養蘭的。對水的酸鹼度要做到心中有數,如鹼度過高,可以在水中放一點硫酸亞鐵、亞硝酸鹽或米醋,達到要求後,再灌根或噴施蘭花。過酸的水也是不能用的,澆灌後對蘭花生長也是有害的。
一般來講,蘭花澆水,夏季每日澆1次水,春秋季節3-4天澆1次水,冬天5-7日澆1次水。但蘭花澆水也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盆、不同的植料、不同的場所、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區域,蘭花株植吸收水的強弱有所不同,不能死搬硬套,那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澆水。夏季澆水要在最底溫進行,春秋季節澆水在上午進行較好,冬季則可以在中午澆水,水溫與養蘭場所的空氣溫差不要太大,有必要的話,在冷水裡加一點熱水來提高水溫,這樣有利蘭花的生長。
六、對空氣的要求:
蘭花喜歡流通和沒有污染的空氣。空氣不流通,會在葉面附著細菌病毒,危害蘭花生長。養蘭場所要遠離煤氣、油煙,遠離塵土飛揚之地。油煙、塵土附著在葉面,會阻塞葉面呼吸,影響進行光合作用。空氣流通可以改善蘭花生長環境的溫度,有利於維持最適生長濕度。空氣流通,能及時給蘭花生長環境中補充因光合作用而消耗的二氧化碳,並使其含量保持穩定,從而提高光合效率。
因此,在開辟養蘭場所時,就要人為地避開空氣不暢、有煤氣、油煙、塵土飛揚之地,選擇座北向南,西北有比較高的建築物或有大樹、林木,前面開闊的場所。這些地方,空氣新鮮、流通,極有利蘭花的生長。
七、對肥料的要求:
要使蘭花生長好,開花多而艷麗,在蘭花栽培的過程中,施肥是十分重要的。蘭花喜歡清淡,施肥寧淡勿濃。蘭花生長旺期時要多施肥,休眠期或弱生長期可不施肥。給蘭花施肥最要緊的是不能急於求成。若過度施肥,將燒傷根葉,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現代養蘭大都注重根外施肥,即葉面噴施肥。也可薄肥灌根。應淡肥勤施。蘭花的幼苗期,可以氮肥為主,促蘭苗快速生長,發草、發根;等新苗長到5-6公分左右時,可以磷、鉀肥為主,促蘭苗頭粗壯。提高蘭苗抗病菌和蟲害的免疫力。大苗、壯草旺長期,應氮肥勤施,可一個星期一次。復壯的草,則應適當減少次數,半月一次或更長點。而弱草、無根草、無葉球莖,絕對應素養,不可施肥。否則欲速則不達,反受其害。施肥應選陰天或傍晚降溫時施用,第二天清晨再復水,俗稱還水。這樣能把剩餘和肥料沖掉,有利蘭花的生長。
肥料有有機肥和無機肥肥之分。
無機肥:美國產「花寶」分1.2.3.4.5號、「新達摩」、佳蘭寶等蘭花專用肥;日本產好康多1號復合肥、液體花寶「花根旺」、 「植祥」(顆粒)愛多收;荷蘭產奧妙肥(顆粒);1台灣產「易施肥」 四川產的花康三合一營養液、花康高效復合肥、蘭菌王;等等。 }
有機肥經充分腐熟的人尿、雞糞、、兔尿、蠶糞、牛糞、渣餅肥菜籽渣餅等。
用於蘭花的肥料很多,不管用那種肥料,都要薄肥勤施。也不要單施一種肥,根據蘭花的生長季節和生長情況,要施不同的肥料,但也不要什麼肥都施,以防蘭株受到傷害。
3. 蘭花如何種植
(一)養好蘭要有一個好的心態
養蘭最核心的價值就是「修身養性」。這里不從蘭文化而論,單從養好蘭而言。俗話說:「養馬、栽花、種菜園」就是一種十分辛苦、細致的勞作。因此,要養好蘭花,確需有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認真細致的素養,持之以恆的韌性,特別是要使自己的心境處於一種常態,要著眼於長遠,不急功近利,急於求成。
(二)養好蘭要選擇好場地
任何植物都有其自然生長、繁殖的生態環境、氣候條件要求,毫無例外,蘭花也是擇地而生的。至於蘭花生長、繁殖所需要的生態環境條件,只要我們認真領會,陳毅「幽蘭生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尋者遍山隅」一詩的描述也就了解了。也就是說,蘭花本是生長於深山箐谷,但也不是漫山遍野都可以生長,而是有它的選擇性。一般山頂山腳不見其蹤影,原因是山風過大過猛,或太裸露,或光照太烈,或地勢太蔭深。確切地講,蘭花偏喜生長在山箐峽谷的半山腰疏林之中,且箐谷底多見有長流水。這里既有光照又無暴曬,既可承接雨露又無積水,又可免受霜雪侵害。這樣的環境顯然就是適應蘭花的生態習性的自然環境。因此,養蘭者在栽蘭之前就要從蘭花的這些生態習性特點選好養蘭場地,努力創造適宜於蘭花生長、繁殖的生態環境條件。場地宜四周較空曠,通光、通風好,有一定的濕度,能靠近池塘小溪為佳,室內陽台則要避油煙、煤煙等空氣污染。
(三)養好蘭花要選好蘭株
選定蘭種購蘭時,一定要細心選擇好蘭株。一是要看蘭株結構。如是兩三株連體又有一株是新苗的易栽好,易出新芽。單株又是多年老苗難出新芽,單株的一兩年壯苗,一般不難栽好和出芽,如四五株連體又壯的,則易當年開花發苗率也會高;二是看假鱗莖。假鱗莖大而較圓,粉綠黃綠且光亮新鮮的為好,因為大而圓的營養儲備充足較易栽活且壯及易開花。雖是未成長成苗但已有假鱗莖,且略圓者好,如有皺文的則是較老的苗株,不易發新芽;三是看蘭葉健康狀況。一般每株5片葉以上者較旺(主指蓮瓣品種),如每株只有3片葉以下的較差且成活率較低,葉片厚重挺拔或柔實且筋脈清晰,色澤沉實有暗光的好,蘭葉干卷無光是已脫水,很難栽活,蘭葉雖綠而有光澤,但較殘且假鱗莖、蘭根有糜爛跡象者,有時難栽活,葉片有病而傷及機理者,如萎縮干澀,大量黑斑、邊斑,葉的基部有暗黃色糜爛點的,購買時要慎重考慮,至於葉片尾稍有點干焦或葉片邊緣有點缺損,而其他部分尚健壯或雖葉片上附著小白點(介殼寄生)的,只要栽前適當處理,選購也無妨;四是看根。一般來說,根圓實而顏色較白的,根尖白而新鮮的好。雖干而尚柔實不脆且假鱗莖、葉色均好者選之也無妨。根雖多但普遍傷折至假鱗莖連接處的較差。根雖只有兩三條但全部新鮮而完好無折斷的也好。根多分叉的,即一條肉根,在中間叉出幾條肉根或形成塊莖狀的生命力較強,易栽好且發頭大。
(四)養好蘭要選好盆,配好土
根據蘭花生長、繁殖的生態習性,盆栽蘭花要用的盆質宜瓦不宜瓷,宜舊不宜新,盆身宜厚不宜薄,宜圓不宜方角,宜上寬下窄,盆底宜如仰鍾,盆底孔宜大不宜小,盆腳宜高不宜矮。重點選擇既可保持一定的水分又透氣性好的。此外,還有兩種盆蘭花界也早已廣泛採用,一種是米由盆,另一種是沙盆,這兩種盆與瓦盆比較,前者透氣性稍次之,但很美觀,價格則也偏高。近幾年來,由於養蘭規模不斷擴大,又出現了塑料製成的蘭盆,輕便、價廉,大規模盆栽養蘭用這種盆也可以說是不錯的選擇。
配製好栽蘭用土也是養好蘭花的一個關鍵環節。我國配製養蘭土的植料約有十大類,主要選取透氣性好,又有蘭花生長需要的各種營養成份。一是石料,如火山膨脹石、珍珠岩等;二是陶料,如膨脹陶粒、碎瓦等;三是泥料,如塘泥、山地腐殖土、火燒土、泥炭土等;四是砂料,如粗河沙、風化岩沙等;五是渣料,如煤渣、蔗渣、貝渣等;六是糠料,如木糠、椰糠;七是植物纖維料,如水苔、棕毛、樹皮等;八是殼料,如谷殼、花生殼、核桃殼等;九是糞料,如牛、馬、羊的干糞等;十是泡沫塑料。養蘭土配製所用植料要因地制宜,適當搭配,還要根據不同蘭花品種進行選用。從雲龍而言,有大量的優質山地腐殖土可充分利用,適當配以部分石、陶、沙或殼類,即是很好的養蘭用土,既經濟又方便,不必大量外購植料。
(六)養好蘭要適時、適量澆好水、施好肥
養蘭中,對蘭花的水分需求管理十分重要。給蘭花澆水要了解摸清所養蘭花的生長、繁殖生態習性,針對蘭株的健康狀況和碰到的異常變化,才能選擇到比較有好的方式方法。
給蘭花澆水以中性水為好,要知道「流」水勝「死」水,「清」水勝「濁」水。最好是用雨水和未污染的河水,其次是自來水和井水。如使用自來水,最好在用前積蓄在水缸中幾天,待氯氣逸出後再安全使用。從水溫角度講,可以人的皮膚感觸舒適為宜,過高使蘭根發軟,過低會抑制發育。
給蘭花澆水,「准時不如適時」。因為構成水分散發的原因很多,如盆質、盆的大小、配土的保水性、蘭盆所置位的通風狀況、氣溫、空氣濕度等,因此只能以蘭盆土的干濕度來確定澆水的時間和給水量的多少。澆水量與節令氣候的關系也很大,一般來說,在通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春、夏、秋、冬四季的澆水量也是不同的。春季稍多給水,夏季多給水,秋季減少給水,冬季少給水。冬、春季日出之後澆水,夏、秋季日出之前澆水,晴天高溫多給水,陰雨天低溫少給水。蘭花與其它花卉植物從葉的構造上相比,蘭花葉背面有下陷的氣孔,有厚的角質層和皮下纖維,都能減少水分蒸發,所以還能夠適應較干生長環境,而且蘭根需要空氣與需要水分同樣重要,在長時期中,蘭根既要需有穩定的水分供應,還需要有一定的空氣供應。因此,在澆水的間隔期要在前次澆水後盆土幹了後再澆。澆水要一次澆透,不要少量勤澆。另外,為了使蘭根常得到較好的空氣,還可採取高盆淺栽。所謂「干蘭濕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澆水過多就會出現葉片變黃、爛根、易得病等情況。
平時盆土的水分應控制在濕潤略干為好。即用手捏盆土可以成團,但放手後土又變得鬆散為宜。另外澆水時間最好選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要求在日落前澆完(夏季除外),使蘭葉片上的水分能在入夜之前蒸發完。
為了促使蘭花更好地生長、繁殖,除給蘭花適當的通光、通風、土壤和水分外,還要提供所需的養料。即對蘭花進行適當的施肥。蘭屬植物所需的肥料成分主要為:氮、磷、鉀、鈣、鎂、硫、鐵以及錳、銅、硼、鋅等微量元素。這些肥料和微量元素的缺失會直接影響到蘭花的正常生長以及開花和色彩。肥料主要分為有機肥和無機肥。從作用效果上看,有機肥優於無機肥,從肥效快慢來說,無機肥勝於有機肥。而無論使用哪一類肥,都要針對蘭花生長情況的實際需要,慎重加以選擇,並且還要使用得法。
養蘭中如何把肥料用好,這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術。人們常說:「沒有瘦死的蘭花,只有肥死的蘭花」,這很有道理。也就是說施肥不當會導致蘭花死亡(在我縣濫施羊糞,導致蘭花死亡或蘭葉燒為半截的例子很多)。因此,在對蘭花施肥中,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要領。
一是,要在平時認真觀察所養蘭花生長營養狀況;再確定是否需要施肥和需要施什麼肥料。
二是,凡是用有機肥必須經過漚制、發酵(1~2年)腐熟後才能安全使用。
三是,使用肥水一定要稀釋,一般掌握在20~50倍之間。施肥時一定要沿盆沿勻緩澆下,操作中力求避免肥汁灌入葉鞘和沾在新芽和新葉上而引起壞死。施肥後為了謹防肥傷,第二天要透澆一次清水。
四是,每次施肥前須保持盆土稍濕,忌盆土乾燥時施肥。施肥前最好用純頭竹簽輕撬松一下盆土,但十分注意不能損傷蘭根,如在盆內埋入有機肥,一定要翻入盆沿土內加以覆蓋。從雲龍目前多數人主要使用本地優質山地腐植土為主配製養蘭用土的情況來看,效果不錯,如果蘭盆一年換一次土,一般不需再施肥,如果是兩年以上才換土,後期就有必要適當施肥。
五是,每次施肥要考慮蘭盆的大、小,植株叢束群的多與寡,以及苗株健康情況等,從而靈活掌握肥料的濃度及用量。一般而言,正常生長的蘭株葉是柔潤而富有光澤;缺肥的蘭株葉片顯黃、變簿;葉片濃綠、葉尖呈焦黑色的蘭株則說明肥料已過多。春蘭類施肥可稍濃,秋蘭類宜淡稀,素心類不宜過多施肥;蘭株太弱的少施肥,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瘦馬不可多加料」;剛下山的新草不宜隨即施肥,因為它需要有一個適應人工栽培生態環境期。
六是,施肥的時間要考慮季節。一般說從春末到初秋這段時間是蘭花的旺長期,需要較多的養分,因此也是施肥的最佳適宜期。冬季蘭花處於閑眠期,不施肥為好。除季節外,施肥在什麼天氣和氣溫條件下施肥效果最好也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問題。一般來說,蘭花吸收養分最佳的溫度在15°~25°之間,同時光照越多蘭株吸入的養分也越多。蘭花是需要肥量不多的植物,所以施肥宜淡,同時應懂得「瘦蘭切勿施濃肥,肥蘭也不可久不給肥」。
在栽培蘭花中,如何把握好澆水、施肥,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術。實踐證明,如何掌握好給蘭花澆水、施肥,在加強充分認識對蘭花生長繁殖習性所需生態環境條件外,更重要的是要靠養蘭者在各自的實踐中逐步摸索,文中所提供的數據、公式概念等僅只能作參考,因為一般人無法測准自己所養蘭花的生長繁殖和營養狀況,所用的水源水質以及手中擁有肥料的肥質成分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再者,因養蘭者各方面的條件也千差萬別,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七)養好蘭要適時分株翻盆
養蘭中,蘭花的繁殖目前以無性繁殖的分株為主。當假鱗莖長到一定數量時候就可以分開,即分株,俗稱分盆。要養好蘭,掌握好分株的方法要領也是重要的,否則,有時也會造成損失。在分株中,首先要選擇好分株的時間。一般來說,分株繁殖除寒冬盛暑外,都可以進行,但最佳適宜的時間是三月和九月前後,因為這個時期溫差小,對蘭花分株後的正常生長沒有多大影響。分株上盆最好選擇晴朗的日子。從蘭花的生長繁殖習性來講,蘭花為叢束群生,因此在分株時,一盆蘭花3~5苗一叢栽培為好,便於正常生長。如少於2苗,則恢復生長慢、遲見花。分株前宜不澆水10天左右,使盆土略干,以利分株操作。分株時,取出苗後用清水洗凈葉叢和根,然後放置於陰涼通風處涼干,當蘭根表皮呈灰白色,根稍已發軟時,就可選擇好「馬路」(各個假鱗莖之間自然出現的闊空隙帶)進行分株。分開後,清理、修剪去爛根和枯葉,對創面、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可用高錳酸鉀或硫黃粉),以防病菌感染。然後即可上盆。操作中要細致,動手要輕。以免傷葉、斷根和碰傷、碰掉芽子。
蘭花的翻盆就是一盆中蘭花株數過多,盆已顯得小而又不想分株,或一盆蘭花已兩三年未換過土,盆土營養已耗盡,需換盆換土。適時翻盆有利於蘭花根等發育良好。分株、翻盆中,用土要以新配土為主,配土中一定要配入少量原盆土(蘭花吸收的營養為蘭菌,蘭根周圍細土蘭菌較多),但若因蘭花得病而翻盆的則不能配入原土。分株、翻盆後上盆時,要根據蘭株數情況選擇好適宜的盆(大、小),並採取高盆淺栽。分株、翻盆後,噴澆透水,然後置通風陰涼處,護理六、七天後再澆一次透水,一個月後納入正常管理。
(八)養好蘭,要適時防治病蟲害
蘭科植物的病蟲害很多,但危害蘭屬的蟲和病並不太多。在養蘭中,應積極提倡預防為主,治療為輔。要認真保持和創造養蘭場地環境的清潔衛生和良好的光照、通風、溫、濕度等適宜條件,適時用葯防預病蟲害,使蘭株健壯生長,能有足夠的抵抗力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4. 蘭花什麼時候種植
蘭花適合任何一個季節養,因為養蘭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蘭花生長緩慢回,四五苗才會開答花,而一苗蘭花要長到四五苗至少要兩年。但是新種蘭花一般選擇在春季前期和秋季後期。
5. 最早栽培蘭花的國家是
最早栽培蘭花的國家是中國。
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古代人們起初是以採集野生蘭花為主,至於人工栽培蘭花,則從宮廷開始。魏晉以後,蘭花從宮廷栽培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並用來點綴庭園,美化環境。
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明、清兩代,蘭藝又進入了昌盛時期。隨著蘭花品種的不斷增加,栽培經驗的日益豐富,蘭花栽培已成為大眾觀賞之物。
藝蘭發源於中國,外傳至日本及朝鮮。現今日本對中國蘭花的興趣甚濃,其歷史淵源也是由中國開始。現今日本栽蘭已自成體系,發展為號稱「東洋蘭」的基地。至於朝鮮方面,藝蘭也必不可少地成為朝鮮人民崇尚之物,並使蘭花成為當今朝鮮人民作為高雅的花卉,陳設於居室、寓所、大堂之中。
(5)蘭花種植時期擴展閱讀
蘭花文化: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愛蘭、養蘭、詠蘭、畫蘭,古人曾有「觀葉勝觀花」的贊嘆。人們更欣賞蘭花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艷,不畏霜雪欺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蘭花歷來被人們當作高潔、典雅的象徵,與梅花、竹、菊花一起被人們稱為「四君子」。
1987年在全國十大名花評選中,蘭花僅次於梅花、牡丹、菊花,名列第四。蘭花被中國的河北省保定市、福建省龍岩市、台灣省宜蘭市、貴州省貴陽市、雲南省保山市、廣東省韶關市、廣東省汕頭選定為市花。
6. 蘭花的種植技術
蘭花栽培簡介 一、 選好植料,是養好蘭花的基礎。蘭根為肉質根,喜歡通風透氣。目前許多初養蘭者多用園土或田泥,因透氣性差,又澆水過勤造成爛根敗葉而枯死。應選用如下幾種植料: 1、 園土(或腐土)50%+粗沙30%+粗糠(或細刨花)20%混均,盆底要用栗子大小的磚粒墊底。 2、 干凈的粗河沙(基建用砂篩棄物即可)60%+木屑(或廢棄物的食用菌栽培料或蛇木)40%,盆底要用磚料墊底。 3、 優質的漁塘泥顆粒。即把曬乾的無污染塘泥打碎成蠶豆和花生米大小的顆粒。盆底用磚粒墊底 4、 花生米大小的磚塊60%+蘭花專用樹皮基質40%混均。 初學種蘭,不宜用大盆,一般用15-20cm口徑的國際盆或喇叭盆為宜,每盆種3-5株即可。 二、 家庭陽台養蘭,要防日暴曬,大風吹,寒凍。暴曬會造成焦尾干葉,但也不能遮陽過度,過陰會影響開花。還要注意,提高空氣濕度。 三、澆水和施肥。要注意保持植料濕潤,夏季澆水宜在早晚進行,春秋可在午間進行,冬季應少澆。應掌握不幹不澆,見干即澆,澆則必透的原則。施肥應掌握薄肥勤施原則,可選用復合顆粒(最好是專用花肥)。每盆干施6-8粒,或加水1000倍澆施。也可施用「護花神」生物有機並肥於盆沿,每次3-6克/盆即可。肥施時要注意肥料不能觸及蘭頭或蘭芽,以免肥害。月施一次,冬季不施。若能每10-15天配合噴施一次葉面肥,效果更佳。 四、防治病蟲害。蘭花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炭疽病)和腐葉病等,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抗菌葯防治。蘭花主要蟲害有介殼蟲、薊馬等,可用速撲殺或氧化樂果等殺蟲葯噴殺。使用農葯要按使用說明書掌握好濃度。要堅持以防為主,每年4-10月期間,每隔10天噴施一次為宜。 初學種蘭者可先種些普通或報歲蘭(墨蘭),取得經驗後再逐步提高檔次。本公司蘭花專賣店備有蘭盆、噴霧器、基質、花肥、花葯等,歡迎垂詢。 蘭花管理簡介 一月:蘭花喜潤畏濕,喜干畏燥,此月澆水宜在上午,殺蟲、殺菌各一次,葉面施肥1-2次。 注意:防寒風侵襲,此月不施肥。 二月:春芽萌動,每十天滅菌殺蟲一次,薄肥間施。 注意:防肥葯過濃而傷害芽葉。 三月:春分時節,天氣漸暖。盡早剪除已觀賞過的花枝及敗葉,可葉面和盆土施肥交叉進行,以淡為宜。此月蘭花分株換盆的最佳時期。 注意:補充有機肥和增加採光並殺蟲滅菌。 四月:梅雨季節,滅菌防病是本月最為重要的事情。葉面噴葯1-2次,除葉麵灰塵以利光合作用。 注意:防過度雨淋,高溫受害,讓蘭花多接受陽光。 五月:陽光漸強,應適當遮光,多追肥,但不能過濃,應換盆的盡快在陰天換盆。 注意:防止新芽出現蟲害。 六月:暑氣初蒸,素心蘭、四季蘭逐日竟放,早晚間噴霧澆洗葉面1-2次,殺蟲滅菌應在涼爽的晚間進行,多追施薄肥。 注意:不宜隨便分株換盆。 七月:小暑,大暑季節,應早晚噴水,加大遮蔭度,增施有機肥,澆水應在夜間進行。蘭盆間放置水盆並灑水濕地降溫。 注意:防酷熱傷蘭,應通風透氣。 八月:秋季開始,增加有機肥,殺蟲滅菌澆水仍宜在夜間進行本月是素心蘭、四季蘭盛花期,花後應補充營養。 注意:須防暑降溫。 九月:暑氣最盛,應多噴水,按正常用量殺蟲滅菌。墨蘭、春蘭、蕙蘭花葶已出,保護好花蕾。 注意:蘭花忌露天曝曬。 十月:增加採光量,視情況增加澆水次數,除開花株外,應施肥2-3次,換盆換料應在本月底前完成,噴洗蘭葉1-2次,進行葉面除塵。 注意:加強殺菌,防蘭株帶疾過冬。 十一月:早霜來臨,應停止施肥,澆水噴葯在早上進行,殺蟲,滅菌2-3次。 注意:怕寒蘭應漸移入室。 十二月:蘭花進入冬眠期,避免換盆施肥。殺蟲滅菌2-3次,澆水在晴天的早上進行。 注意:防寒、防霜凍。.
7. 蘭花何時種植何時開花
蘭花抄的開花受自身、人為和環境的影響,要讓蘭花能順利放香,就應該從這三個方面著手,才能事辦功倍了。
1、培養蘭花的壯苗、大苗。俗話說:春蘭5葉起花,蕙蘭7葉起花。這充分說明了蘭花開花的生理特性,只有把蘭花養壯了,還不怕蘭花不開花嗎。
2、人為的因素在蘭花生長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決定性作用。在6、7月份花芽分化時可以通過人為的作用來誘引蘭花進行花芽分化,還有在花芽出土後增加磷鉀肥的用量,使蘭花花苞生長充實,為開好的開品奠定基礎。
3、環境對蘭花的影響也起到了決定作用。書上有寫過:陽多則花多,陰多則葉佳。這說明要想蘭花多開花,那麼讓蘭花多曬曬太陽也是有必要的。多曬太陽有利於蘭花積累開花的養分,而且在花苞時多曬太陽,則有利於蘭花開出比較好的開品。
8. 蘭花什麼時候結果
蘭花大致五年會結果。
蘭苗的准備
蘭花的最適宜的准備時期是雨水前後。將買回的蘭花進行修剪、消毒之後,可以進行栽培。換栽工作要和分株繁殖以及倒盆等環節相互結合。一般來說,將蘭花取出時,保證土壤有合適20~28 ℃的溫度,並盡量保證葉片不沾到水。在取出地面之後,對其腐根、斷根和乾枯的葉片進行修剪,將修剪完成後的蘭根,放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消毒溶液中靜置10~15 min,然後取出,放置到通風處晾乾。
4.水分管理
泉水或者凈水是最適合蘭花生長的水源,城市中很難有泉水和凈水,可用自來水靜置2~3 d,除去水中的氯之後使用。澆水也要根據蘭花的具體生長情況和天氣狀況而定,不可過於頻繁,尤其是春季澆水更要防止過濕,而夏季溫度較高,要保證水分的充足,秋季不幹不濕最合適,冬季應盡量少澆水,盡可能選擇晴天來澆。
5.肥料管理
蘭花喜歡肥沃的土壤,如基肥質量不夠好,就要進行追肥。基肥和追肥都有固定的時間區分,一般來說,在栽培時放入的腐葉土和豬糞等即為基肥,而追肥則是在蘭花生長過程中因為基肥品質不足而導致生長受限,所以要加施肥料,具體的施肥時間要依蘭花的品種和氣候而定。由於陰天水分蒸發慢,不宜施肥。而30 ℃以上的溫度,水分蒸發又過快,也不適宜施肥,所以,最佳的施肥季節為春夏季,最不適宜施肥的季節為冬季,秋季可以少量施肥。施肥有以下兩種方式:①將肥料和基肥混合;②將翠姆特種水溶性肥料灌裝,通過噴灑的方式,將肥料施於花根,注意不要讓葉面沾到肥料。
6.病蟲害的防治
與大多數觀賞植物相比,蘭花的病蟲害相對較少。蘭花的主要病害為褐斑病和炭疽病。主要病因是盆土過濕且長期沒有陽光照射。防止蘭花的病蟲害,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在種植時,盡量選擇抗病的品種;②在室內養護時,要保證盆間距10~15cm;③澆水適當,及時剪掉病葉,適當可噴灑40%滅菌劑800倍液;④一旦蘭花發生病變,就要多通風,另外輔以噴灑50%多菌靈800~1000倍液。
7.花葉的保護
日常也要對蘭葉加以保護,發現污染要及時解決,發現枯黃和帶病的蘭葉要及時剪除。另外,每株蘭苗不需要留過多的花芽,留下一個便可,出土初期的花芽較多,要進行修剪,留下一個優質花芽即可。為防止蘭花授粉結實,須在花朵枯萎前將其減掉。如果栽培的目的是雜交育種,要對蘭花進行人工授粉。
9. 蘭花什麼時候種植什麼季節種植幾月份種植
蘭花適合任何一個季節養,因為養蘭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蘭花生長緩慢,四五苗才會開專花,而屬一苗蘭花要長到四五苗至少要兩年。但是新種蘭花一般選擇在春季前期和秋季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