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花烏龍茶
① 推薦幾種花草茶
一般我們所說抄的花草茶,特指那些不含茶葉成分的香草類飲品。花草茶是將植物之根、莖、葉、花或皮等部分煎煮或沖泡,而產生芳香香氣、特殊味道或美好視覺效果的的草本飲料。花草茶最早從歐洲傳來,逐漸被我們接受而成為常見的飲品。
花草茶
② 茉莉花茶屬於哪類茶
茉莉花茶,屬於花茶。
花茶(Scented tea),又名香片, 即將植物的花或葉或其果實泡製而成的茶,是中國特有的一類再加工茶。其是利用茶善於吸收異味的特點,將有香味的鮮花和新茶一起悶,茶將香味吸收後再把乾花篩除,製成的花茶香味濃郁,茶湯色深。
花茶,根據其所用的香花品種不同,分為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百合花茶、杜仲花草茶等, 其中以茉莉花茶產量最大。常見花茶品種及功效如下:
1、茉莉花茶
具有促進大腦功能,保護神經細胞;還有鎮靜止痛作用,對婦女「痛經」有一定療效;茉莉花茶中的茉莉酮對男人前列腺炎、前列腺腫大也有防治作用。
用茉莉花茶水煮大米飯,吃起來芳香可口,又能養生保健,祛病延年,老人吃了可軟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膽固醇、防中風和抗老化。茶水中的芳香物質可增加白細胞,增強抵抗力;茶水中氟化物,食用茶水煮的米飯可防齲齒。夏秋兩季服用茶水煮米飯還可以祛風散熱,防治痢疾等。
2、玫瑰花茶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溫,最明顯的功效就是理氣解郁、活血散淤和調經止痛。
3、杜仲花草茶
杜仲由於數量稀少葯用價值巨大,國家葯材部門將"杜仲、七葉一支花、靈芝、熊膽"列入四大緊缺專控葯材。百草之中,杜仲為貴;杜仲上下,雄花為尊。"杜仲雄花"富含80多種天然活性成分,有升陽氣養肝的功效,特別適合在春季飲用。
4、勿忘我花茶
清熱解毒,清心明目,滋陰補腎,養顏美容,補血養血,並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延緩細胞衰老,提高免疫能力。抗病毒,抗癌防癌。有護膚養顏、促進新陳代謝、能有效地調節女性的生理問題,是健康女性的的首選飲品。
5、金盞花茶
金盞花含礦物質磷和維生素C等,主要利用部分是花瓣。飲用金盞花茶,能發汗、利尿、清濕熱。而它的花還能製成沙拉,或用於烹調以增加色香味。
6、百合花茶
可以潤肺止咳,寧心安神,還能減輕胃 疼。清涼潤肺,去火安神。對陰虛久咳、潤肺化痰、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有奇效。調肺、用於肺燥嗽、肺虛咳嗽及肺癌吐血、治咳嗽、眩暈、夜寐不安等功效
(2)玉蘭花烏龍茶擴展閱讀
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屬於花茶,茶胚為綠茶,成品將茉莉花去除,亦屬於綠茶的一種,已有1000多年歷史。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為福建福州 ,其茶香與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美譽,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產品,產區遼闊,產量高,品種豐富。
茉莉花茶,在清朝時被列為貢品,有150多年歷史。福州茉莉花茶源於漢,中醫的創新促進福州茉莉花茶誕生,宋朝中醫局方學派對香氣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認識,引發香茶熱,誕生了數十種香茶。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的外事禮茶。
茉莉花茶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的茶葉。其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鬱、健脾理氣、抗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種健康飲品。
③ 烏龍茶的知識
基本成份
飲茶有益處,這是眾所周知的。但飲茶為什麼會有許多好處呢?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隨著科學的發展,到了19世紀初,茶業的成分才逐漸明確起來。
經過現代科學的分離和鑒定,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葯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於其他茶類。
中國醫學研究者聲明 烏龍茶具有瘦身的功效。烏龍茶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因為它溶解脂肪的減肥效果,這種說法也確實有科學的根據。因為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證實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系,而且實驗結果也證實,烏龍茶的確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減肥茶。實驗證明,每天喝一公升烏龍茶,有抑制膽固醇上升的效果。雖然飲用量應該依各人身體的狀況決定,但是當食物太油膩時,最好也能夠搭配烏龍茶,不但有飽腹感,還可以去除油膩。
保健功能
1.消除危害美容與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烏龍茶能改善皮膚過敏:
3.飲用烏龍茶能瘦身:
4.抗腫瘤、預防老化功效。
茶功如神,早已為人們所知。唐代詩人盧全是這樣形容茶葉功效的:」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生平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清風生」。宋代吳淑《茶賦》說:「夫其滌煩療渴,換骨輕身,茶茹之利,其功若神」。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雲:「茶苦而寒,陰中之陽,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葯療價值
烏龍茶作為我國特種名茶,經現代國內外科學研究證實,烏龍茶除了與一般茶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署、殺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突出表現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一、防癌症
1998年6月15日《健康報》(記者鄭遠翔)報道:不久前,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學研究室副研究員韓馳和她的助手徐勇,進行茶葉在動物體內的抑癌試驗。他們分別給大白鼠喂安溪鐵觀音等五種茶,同時給予喂人工合成的純度大於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亞硝膠。三個月後,大白鼠食道癌發生率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數為2.2-3個。而未飲茶的大白鼠食道癌發病率為90%,患癌鼠平均瘤數為5.2個,五種茶葉抑癌效果為安溪鐵觀音最佳。與此同時,他們還進行另一種試驗,即用亞硝酸納和甲基卡膠做致癌前體物,結果發現,飲茶組的大白鼠無一發生食道癌,未飲茶組發生率為100%。這一結果證明,茶葉可全部阻斷亞硝膠的體內內源性的形成。
二、降血脂
1981年,日本和洋女子大學宮川豐美和川村一男教授,就烏龍茶對動物脂肪代謝的影響進行試驗,證明能顯著抑制血中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增加。
1983年,福建省中醫葯研究所觀察了一組血中膽固醇較高的病人,在停用各種降脂葯物的情況下,每日上下午兩次飲用烏龍茶,連續24周後,病人血中膽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進一步的動物試驗表明,烏龍茶有防止和減輕血中脂質在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飲用烏龍茶還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紅細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增加血液流動性,改善微循環。這對於防止血管病變,血管內血栓形成以及中醫?quot;瘀血症\"均有積極意義。此外,體外血栓形成試驗,也表明烏龍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抗衰老
1983年,福建省中醫葯研究所進行抗衰老試驗表明,他們分別加喂烏龍茶和維生素E的兩組動物,肝臟內脂質過氧化均明顯減少,這說明烏龍茶和維生素E一樣有抗衰老功效。人體試驗還表明,在每日內服足量維生素C情況下,飲用烏龍茶可以使血中維生素C含量持較高水平,尿中維生素C排出量減少,而維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證明。因此,飲用烏龍茶可以從多方面增強人體抗衰老能力。
1985年10月王澤農教授訪問安溪茶鄉時,賦詩一首,對安溪烏龍茶的保健功效作了高度的概括:安溪芳若鐵觀音,益壽延年六根清。新選名茶黃金桂,堪稱妙葯保丹心。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療百病體態輕。
編輯本段
泡法茶具
新茶並非越新越好,喝法不當易傷腸胃,由於新茶剛採摘回來,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對健康人群並沒有多少影響,但對胃腸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腸道炎症的病人來說,這些物質就會刺激胃腸黏膜,原本胃腸功能較差的人更容易誘發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還含有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鹼以及多種芳香物質,這些物質還會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有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應適量飲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時飲用,正確方法是放置半個月以後才可能使用。
泡法
傳統泡法
一、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二、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沖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倒茶: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二】安溪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純,茶湯九泡為限,每三泡為一階段。第一階段聞其香氣是否高,第二階段嘗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階段看其顏色是不有變化。所以有口訣曰:
一二三香氣高。
四五六甘漸增。
七八九品茶純。
2.沖泡步驟:
備具: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為先,另外准備聞香杯。
溫壺、溫杯:溫壺時與潮州無異,置茶仍以手抓,唯溫杯時里外皆燙。
烘茶:與潮州式相比,時間較短,因高級茶一般保存都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沖水:沖水後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這時間將溫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聞香: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聞香杯在右)
抖壺:每泡之間,以布包壺,用力搖三次。(抖壺是使內外溫度,開水沖入後不搖是為使其浸出物增多。這與潮州式在搖壺意義恰恰相反,因為所用的茶品質不同。
註:安溪產茶自古聞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鐵觀音,武夷茶之類的輕火茶。
【三】潮州泡法
1.特色:針對較粗製的茶,使價格不高的一般茶葉能泡出不凡的風味。講究一氣呵成,在泡茶過程中不允許說話,盡量避免干擾,使精、氣、神三者達到統一的境界。對於茶具的選用,動作,時間以及茶湯的變化都有極高的要求。(類似於日本茶道,只比其遜於對器具的選用)
2.沖泡步驟:
備茶具:泡茶者端坐,靜氣凝神,右邊大腿上放包壺用巾,左邊大大上腿放擦杯白巾,桌面上放兩面方巾間放中深的茶匙。
溫壺、溫盅:滾沸的熱水倒入壺內,再倒入茶盅。
干壺:持壺在包壺用巾布上拍打,水滴盡後輕輕甩壺,向搖扇一樣,手腕要柔,直至壺中水份完全乾為止。
置茶:以手抓茶,視其乾燥程度以定烘茶長短。
烘茶:置茶入壺後,若茶葉在抓茶時,感覺未受潮,不烘也可以,若有受潮,則可多烘幾次。烘茶並非就火爐烤,而是以水溫烘烤,如此能使粗製的陳茶,霉味消失,有新鮮感,香味上揚,滋味迅速溢出。(潮州式所用的茶壺密封性要很好,透氣孔要能禁水,烘茶時可先用水抹濕接合處,以防沖水時水份滲進。)
洗杯:洪茶時,將茶盅內的水倒入杯中。
沖水:烘茶後,把壺從池中提起,用壺布包住,搖動,使壺內外溫度配合均勻,然後將壺放入茶池中,在將適溫的水倒入壺中。
搖壺:沖水滿後,迅速提起,至於桌面巾上,按住氣孔,快速左右搖晃,其用意在使茶葉浸出物浸出量均勻。若第一泡搖四下,則第二泡,第三泡則順序減一。
倒茶:按住壺孔搖晃後,隨即倒入茶海。第一泡茶湯倒完後,就用布包裹,用力抖動,使壺內上下濕度均勻。抖壺的次數與搖次數相反。第一泡搖多抖少,往後則搖少抖多。
分杯:潮州式以三泡為止,其要求是,三泡的茶湯須一致,所以在泡茶過程中不可分神,三泡完成後,才可如釋重負與客人分杯品茗。
註:以上只是潮州的雜派泡法。
【四】宜興泡法
1.特色此種泡法是融合各地的方法,研究出的一套合乎邏輯的流暢泡法,講究水的溫度。
2.沖泡步驟:
賞茶:由茶罐直接將茶倒入茶荷(一種盛茶的專用器皿,類似小碟)。由專人奉至飲者面前,以供其觀看茶形,聞取茶香。
溫壺:將熱水沖入壺中至半滿即可,再將壺內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將茶荷的茶葉撥入壺中。
溫潤泡:注水入壺到滿為至,蓋上壺蓋後立將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為茶葉吸收水份並可洗去茶的不潔之嫌。)
溫杯燙盞:將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溫度,有利於更好的泡製茶葉。
第一泡:將適溫的熱水沖入壺中,注意時間以所泡茶葉的品質而定。
干壺:執起茶壺,先將壺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壺底的水滴。
倒茶: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將公道杯的茶湯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洗壺、去渣:先將壺中的殘茶取出,再沖八水將剩餘茶渣清出倒入池中。
倒水:將茶池中的水倒掉。清洗一切用具,以備再用。
【五】詔安泡法
1.特色:用於沖泡陳茶,在紙巾上分出茶形,以及洗杯的講究。
2.沖泡步驟:
備具:首先將布巾折疊整齊,放在泡者習慣位置,茶盤放在壺的正前方。
整茶形:因泡茶所用的者是陳年茶,碎渣較多,所以要整形,將茶置於紙方巾上,摺合輕抖,粗細自然分開。整理完茶形,將茶葉置放桌上,請客人鑒賞。
燙壺:燙壺時,蓋斜置壺口,連壺蓋一起燙。
置茶:燙壺用的水倒掉後,蓋放在杯上,等到壺身水氣一干即可置茶,將細末倒在低處,粗形倒近流口,避免阻塞。
沖水:泡沫滿溢壺口為止。
洗杯:詔安式所用茶杯為蛋殼杯,極薄極輕,洗杯時將杯排放小盤中央,每杯注水約三分之一,洗杯時雙手迅速將前面兩杯水倒人後兩杯,中指托杯底,拇指撥動,食指控制平衡,在杯上洗杯,動作必須俐落靈巧、運用自如,泡茶的功夫高低從洗杯動作就可斷定。
詔安式以洗杯來記量茶湯濃度,第一泡以雙手洗一遍,第二泡以雙手洗一來回,第三泡則以單手洗一循環,主人喝的留在最後,水溢杯後,用中指擦掉一小部分水,食指、拇指捏拿倒掉。
倒茶:持別注意要輕斟慢倒,不緩不急,以巡戈式倒法,第一杯留給自己,因為含渣機會可能比較大,茶流成滴即應停止。以三巡為止,焙火較重的茶,三巡後,香味盡去,皆不取。
清潔茶具:以備後用
手法和茶具
一、 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並隨著這悠悠裊裊的香煙升華到悟道的境界。
宋代蘇東坡是一位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說"活水還須活水煮",活煮甘泉,即用旺火煮沸壺中的泉水。
二、孔雀開屏
1.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藉助孔雀這道程序向各位嘉賓介紹有關泡茶用的精美茶具。
⑴ 紫砂壺:產於江蘇的宜興,它具有吸香性和透氣性,茶葉在裡面溶出的營養物質達95%以上,所以用得越久的紫砂壺泡製出的茶湯就越香,此壺專用於沖泡烏龍茶。
⑵ 聞香杯:主要用於聞茶湯的香氣。
⑶ 品茗杯:主要用於品茶湯的味道。
⑷ 茶荷:又稱茶撮,專用於盛茶、賞茶。
⑸ 茶道:由茶針、茶斗、茶勺、茶匙、茶夾、等組成。
a、 茶針用於疏通壺嘴
b、 茶斗用於方便盛茶
c、 茶勺用於撥取茶葉
d、 茶匙用於更換殘茶
e、 茶夾用於取拿杯具
f、 茶夾用於剩放
g、 壺筆用於調節紫砂壺的內外溫度。
⑹ 茶床:用於操作功夫茶的表演過程。
⑺ 茶海:用於盛裝多餘的水。
⑻ 茶巾:用於吸乾杯或壺底的水滴。
⑼ 茶筒:用於盛裝干茶。
⑽ 香爐:用於燒香。
⑾ 明爐組:專用於燒水。
⑿ 茶托;用於安放聞香杯和品茗杯。
⒀ 公道杯:用於調和茶湯的顏色、濃度及份量,隱含了中國茶道中公平待人的道理。
⒁ 茶漏:用於過漏茶渣。
⒂ 壺墊:專用於放紫砂壺。
三、葉嘉酬賓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贊美,"葉嘉酬賓"就是大家鑒賞烏龍茶。
四、溫壺溫杯 就是用燒沸的開水沖入紫砂壺內,再一一的倒入公道杯、品茗杯和聞香杯內,其目的是提升茶具的溫度,使茶葉在裡面能更好的發揮色、香、味、型的特點。
五、手法
1.烏龍入宮
就是把烏龍茶葉放入紫砂壺內,"宮"是形容紫砂壺的重要性。
2.滌茶留香,春風拂面
烏龍茶因為製作工藝比較復雜,"滌茶留香"就是指用水洗滌一下茶葉,並能讓茶葉吸收一定的水份,使茶葉處於一種含香欲放的狀態。"春風拂面"指用壺蓋颳去茶壺表面泛起的泡沫及茶葉,使壺內茶湯更加清澈潔凈。
3. 烏龍出海,重洗仙顏
品功夫茶講究"頭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的道理,頭泡沖出的茶水一般不喝,注入茶海,因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就好似蛟龍入海一樣,故稱為"烏龍入海"。
"重洗仙顏"是武夷九曲溪畔的焉得虎子,摩崖石刻的喻意,在這里喻出。第二次沖泡完時加上壺蓋後,還要用開水洗燙壺的表面,內外加溫,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4.遊山玩水,慈母哺子
紫砂壺泡好茶後,在茶巾上沾干壺底的殘水,並把茶水注入公道杯內,此過程就叫"遊山玩水,慈母哺子"。
5.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快速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為"祥龍行雨"有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當公道杯中所剩不多茶湯改為點斟,手法要求一高一低有節奏地點斟茶水,此法稱之為"鳳凰點頭"。
6.龍鳳呈祥,鯉魚翻身
將刻有龍的品茗杯倒扣在刻有鳳的聞香杯上,稱之為"龍鳳呈祥",也稱之為"夫妻和諧",把扣好的品、聞杯一並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翻身"躍進龍門可化升天而去。我們藉助這手法祝福在座的各位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7.奉茶,手法:"眾手傳盅"
此時將龍鳳杯雙手捧奉給各位賓客,要求龍、鳳正對客人,並從右到左依次奉上,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8.手法:鑒賞雙色,喜聞茶香
把聞香杯傾斜45度提起,置於掌心迅速滾動,請客人聞杯時的茶香,隨著品茗杯溫度的升高,陶瓷製的烏龍圖案就會變色,此時就會看見茶湯色和鳳凰的變化,所以稱之為"鑒賞雙色"。
"喜聞茶香"是品茶之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主要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無異味。
台式茶藝側重於對茶葉本身、與茶相關事物的關注,以及用茶氛圍的營造。欣賞茶葉的色與香及外形,是茶藝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沖泡過程的藝術化與技藝的高超,使泡茶成為一種美的享受;此外對茶具欣賞與應用,對飲茶與自悟修身、與人相處的思索,對品茗環境的設計都包容在茶藝之中。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相聯,將品飲與人性修養相融合,形成了親切自然的品茗形式,這種形式也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
編輯本段
飲茶藝術
台式烏龍茶脫胎於潮州、閩南的工夫茶。主要茶品:凍頂烏龍、文山包種、阿里山茶。
1.擺具 將茶具一一擺好,茶壺與茶盅並排置於茶盤之上,聞香杯與品茗杯一一對應,並列而立。電茶壺置於左手邊。
2.賞茶 用茶匙將茶葉輕輕撥入茶荷內,供來賓欣賞。
3.溫壺 溫壺不僅要溫茶壺,還要溫茶盅。用左手拿起電茶壺,注滿茶壺,接著右手拿壺,注入茶盅。
4.溫杯 將茶盅內的熱水分別注入聞香杯中,用茶夾夾住聞香杯,旋轉360度後,將聞香杯中的熱水倒入品茗杯。同樣用茶夾夾住品茗杯,旋轉360度後,杯中水倒入滌方或茶盤。
5.投茶 將茶荷的圓口對准壺口,用茶匙輕撥茶葉入壺。投茶量為1/2至2/3壺。
6.洗茶 左手執電茶壺,將100℃的沸水高沖入壺。蓋上壺蓋,淋去浮沫。立即將茶湯注入茶盅,分於各聞香杯中。洗茶之水可以用於聞香。
7.高沖 執電茶壺高沖沸水入壺,使茶葉在壺中盡量翻騰。第一泡時間為1分鍾,1分鍾後,將茶湯注入茶盅,分到各聞香杯中。
8.奉茶 聞香杯與品茗杯同置於杯托內,雙手端起杯托,送至來賓面前,請客人品嘗。
9.聞香 先聞杯中茶湯之香,然後將茶湯置於品茗杯內,聞杯中的余香。
10.品茗 聞香之後可以觀色品茗。品茗時分三口進行,從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細微的差異,需細細品,才能有所體會。
11.再次沖泡 第二次沖泡的手法與第一次同,只是時間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以此類推,每沖泡一次,沖泡的時間也要相對增加。優質烏龍茶內質好,如果沖泡手法得當,可以沖泡幾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 自第二次沖泡起,奉茶可直接將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聞香杯中,然後重復聞香、觀色、品茗、沖泡的過程。
編輯本段
飲用三忌
品飲烏龍茶不僅對人體健康有益,還可增添無窮樂趣。但有三忌:
一是空腹不飲
否則感到飢腸轆轆,頭暈欲吐,人們稱是「茶醉」;
二是睡前不飲
否則難以入睡;
三是冷茶不飲,
冷後性寒,對胃不利。這三忌對初飲烏龍茶的人尤為重要,因為烏龍茶所含茶多酚及咖啡鹼較其他茶多。
編輯本段
產地與區別
烏龍茶按產地不同分為廣東烏龍茶、台灣烏龍茶和福建烏龍茶。其採制特點是採摘一定成熟度的鮮味,經萎凋、做青、殺青、揉捻、乾燥後製成,形成其品質的關鍵工序是做青。
1.廣東烏龍茶
廣東烏龍茶的主製品種有嶺頭單樅、鳳凰單樅無性系——黃枝香單樅、芝蘭香單樅、玉蘭香單樅、密蘭香單樅等以及少量鳳凰水仙。
嶺頭單樅:條索緊結挺直,色澤黃褐油潤;香氣有自然花香,滋味醇爽回甘,密味顯現,湯色橙黃明亮,葉底內腹朱邊柔亮。
鳳凰單樅:主產於潮州市潮安縣的名茶之鄉鳳凰鎮鳳凰山區,是從鳳凰水仙群體品種中篩選出來的優異單株,品質優於鳳凰水仙,其初制加工工藝接近閩北製法,外形也為直條形,緊結重實,色澤金褐油潤或綠褐潤,其香型因各名樅樹型、葉型不同而各有差異,有濃郁梔子花香的稱為黃枝香單樅,香氣清純濃郁具自然蘭花清香的,為芝蘭香單樅,更有桂花香、蜜香、杏仁香、天然茉莉香、柚花香等等。其滋味醇厚回甘,也因各名樅類型不同,其韻味及回甘度有區別。
2.台灣烏龍茶
台灣烏龍茶主要品種有青心烏龍、金萱、翠玉等。按其發酵程度的輕重主要有包種茶、凍頂烏龍和白毫烏龍(又名紅烏龍)。
包種茶:是目前台灣生產的烏龍茶中數量最多的,它的發酵程度是所有烏龍茶中最輕的品質較接近綠茶,外形呈直條形,色澤深翠綠,帶有灰霜點;湯色密綠,香氣有濃郁的蘭花清香,滋味醇滑甘潤,葉底綠翠。
白毫烏龍:是所有烏龍茶中發酵最重的, 烏龍茶而且鮮葉嫩度也是烏龍茶中最嫩的,一般為帶嫩芽采一芽二葉。其外形茶芽肥壯,白毫顯,茶條較短,色澤呈紅、黃、白三色,湯色呈鮮艷的橙紅色,香氣有天然的花果香,滋味醇滑甘爽,葉底紅褐帶紅邊,葉基部呈淡綠色,芽葉完整。
凍頂烏龍茶:產於台灣南投縣的凍頂山,它的發酵程度比包種茶稍重。外形為半球形,色澤青綠,略帶白毫,香氣蘭花香、乳香交融,滋味甘滑爽口,湯色金黃中帶綠意,葉底翠綠,略有紅鑲邊。
產於台灣,台灣野史相傳據清朝道光年,初鄉舉人林鳳池從福建帶回武夷軟枝─烏龍植於凍頂山,基於天時、地利、人和,儼然成為茶的黃金王國。
台灣烏龍是烏龍茶類中發酵程度最重的一種,優質烏龍的製造,鮮葉原料標准為一芽二葉,著名的膨風茶,則選用一芽一葉為原料。烏龍茶茶芽肥壯,白毫顯,湯色呈琥珀般的橙紅色,在國際市場被譽為「香檳烏龍"、「東方美人",以贊其殊香美色。為青茶類代表。
3.福建烏龍茶
福建烏龍茶按做青(發酵)程度分閩北烏龍茶和閩南烏龍茶兩大類。
閩北烏龍茶做青時發酵程度較重,揉捻時無包揉工序,因而條索壯結彎曲,干茶色澤較烏潤,香氣為熟香型,湯色橙黃明亮,葉底三紅七綠,紅鑲邊明顯。閩北烏龍茶根據品種和產地不同,有閩北水仙、閩北烏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種、品種(烏龍、梅占、觀音、雪梨、奇蘭、佛手等)、普通名樅(金柳條、金鎖匙、千里香、不知春等)、名岩名樅(大紅袍、白雞冠、水金龜、鐵羅漢、半天矢等)。其中武夷岩茶如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香味具特殊的「岩韻」,湯色橙紅濃艷,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肥軟、綠葉紅鑲邊。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譽,自古以來就是游覽勝地。武夷山所以蜚聲中 外,不僅它的風光秀麗,還在它盛產「武夷岩茶"岩茶之鄉,「奇種"、「單種「、「名叢"各具特色,名叢是岩茶之王。這些名叢之中又以四大名叢: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最為名貴,又以大紅袍享有最高聲譽,可謂烏龍茶中的「茶中之聖"現在遊客在武夷山游覽,啜飲名叢極品,飲略范仲俺詩雲: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使欲乘風飛之意境。
閩南烏龍茶
安溪鐵觀音,原產於福建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製作嚴謹,技藝精巧。一年分四季採制,雨至立夏為春茶,產量佔全年的一半,品質最好。安溪鐵觀音的製造工藝要經過涼青、曬青、涼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復焙、復包揉、文火慢烤、揀簸等工序才製成。鐵觀音的品飲,目前在福建泉州廈門、漳州以及廈門、潮汕一帶和台灣,仍沿襲傳統的功夫茶品飲方式。陶壺置茶,沖以沸水此時即有一股殊香撲鼻而來,正是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有朋自遠方來,饗以功夫茶,確是一種表示敬重客人的生活藝術。
閩南烏龍茶做青時發酵程度較輕,揉捻較重,乾燥過程間有包揉工序,形成外形捲曲,壯結重實,干茶色澤較砂綠潤,香氣為清香細長型,葉底綠葉紅點或紅鑲邊,閩南烏龍茶根據品種不同有安溪鐵觀音、安溪色種、永春佛手、閩南水仙、平和白芽奇蘭、詔安八仙茶、福建單樅等。除安溪鐵觀音外,安溪縣內的毛蟹、本山、大葉烏龍、黃金桂、奇蘭等品種統稱為安溪色種。
④ 紅茶 綠茶 烏龍茶各自的特點(色香味形方面)
紅茶的湯色紅亮兼有點褐色~香味醇正厚重~形狀分有條狀(條索肥壯內、緊結、色容澤烏潤、香氣高長帶有松煙香)和碎狀。
綠茶的湯色黃綠清澈明亮~香味馥郁,滋味甘醇~外形多是條索狀,(龍井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澤鮮綠;碧螺春滿身披毫條索纖細)~
烏龍茶湯色金黃明亮清澈~外形有條索狀和顆粒狀,色澤砂綠~鐵觀音香氣幽長、滋味醇厚甘鮮,七泡有餘香~
以上說的是一般情況,具體到每種茶都會有一定的差異~
⑤ 烏龍茶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烏龍茶聞名中外,有茶中「明珠」之稱。它的誕生,增添了中華茶葉的光輝,曾博得中外歷代名人詩人們的贊頌和謳歌。烏龍茶的特點:
一是,烏龍茶沖泡之後,有一股濃郁「如梅似蘭」的幽香。其所特有的花香、果香,並非茉莉、珠蘭、玉蘭的鮮花警制而成,而是由烏龍茶的茶樹品種、氣候、季節以及獨特的工藝引發出來的。
二是,烏龍茶滋味醇厚回甘。品飲烏龍茶有「喉韻」的特殊感受,即茶湯過喉徐徐生津,而有回味,細加品味,似嚼之有物。由於烏龍茶的產區、茶樹品種的不同,它的特徵也有不同。武夷岩茶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濃飲而不苦澀,這種特有的韻味,叫「岩韻」。安溪鐵觀音滋味濃厚滑爽,濃飲稍苦澀,後回甘,歷久猶有餘香,這種獨特的韻味,稱之為「觀音韻」或「音韻」。
三是,烏龍茶的葉底邊緣呈紅褐色,而當中部分為淡綠色,形成奇特的「綠葉紅鑲邊」,這就是烏龍茶特有的工藝,形成半發酵的特徵。
烏龍茶所具有的獨特的品質特徵,是由於它別具一格的製造工藝所形成的。
烏龍茶的製造過程,與紅茶、綠茶不一樣,其工藝要復雜得多。
王草堂的《茶說》(1717年),是對烏龍茶製造工藝最早的文字記載,烏龍茶文獻之宗。它記述了烏龍茶採制的基本要求,主要的品質特徵。這些和現行的烏龍茶製造工藝的基本要求,還是一致的,其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四個方面:
第一,烏龍茶的採制季節與品質。採制分為春、夏、暑、秋四個季節(閩北僅有春、夏、秋三季)。各季節的品質不同,春茶香、味均佳,品質最好;秋茶其次,夏、暑茶較差。
第二,烏龍茶的製造。有萎凋(曬青)、搖涼青、炒青、焙茶和揀梗等主要工藝程序。曬青指「茶采後,以竹筐勻鋪,架於風日中,名曰曬青」。搖青指「攤而1」。1是搖的意思,即曬青後搖青.曬青、搖青、涼青,也即現行的做青。做青的程度,「俊其青色漸收,然後再加炒焙」。即掌握「香氣越發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獨武夷炒焙兼施」「既炒既焙」。焙後再「揀去其中老葉枝蒂,使之一色」。
第三,成茶品質特徵。概括為「半青半紅」,把烏龍茶半發酵的特徵突出出來。
第四,烏龍茶工藝復雜。要心專手敏,要前後工序整體配合。「如梅斯馥蘭斯馨,心閑手敏工夫細」。
烏龍茶按發酵程度的深淺,即製造過程中做青程度不一,引起茶多酚氧化程度不同,形成的品質特廠征,可以劃分為下列三類:
1.包種茶:茶多酚輕微氧化。萎凋水分減少率低,主適為台灣烏龍的一半。做青發酵程度較輕,紅色部分佔全葉面積的20-30%,稍帶青綠。
2.傳統烏龍茶:武夷岩茶(包括閩北水仙、廣東鳳聖凰水仙、單叢和嶺頭單叢)、安溪鐵觀音(包括福建、灌廣東的色種幾烏龍)發酵程度比台灣烏龍輕,比包種茶重,紅色部分約佔全葉面積的30%。
3.台灣烏龍:發酵程度較重,紅色部分約占葉面積的70%。湯色偏紅或呈瓏拍般橙紅色。
⑥ 哪種茶對身體有好處
玫瑰花茶對身體有好處。
喝玫瑰花茶的4個好處
1、美容養顏。玫瑰花茶能平衡內分泌、補血氣,美顏護膚、改善皮膚乾枯。
2、緩和情緒、紓解抑鬱、改善睡眠。玫瑰花茶的味道清香幽雅,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郁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
3、順行血氣,調理。女性生理玫瑰花含豐富的維生素A、C、B、E、K以及單寧酸,能改善內分泌失調,可調理血氣、促進血液循環,調理女性生理問題。
4、調節體質。玫瑰花茶性質溫和,降火氣,可調理血氣,促進血液循環,且有消除疲勞,癒合傷口,並能保護肝臟胃腸功能,調節內分泌,幫助排清身體毒素,長期飲用亦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由於玫瑰花茶有一股濃烈的花香,治療口臭效果也很好。
(6)玉蘭花烏龍茶擴展閱讀:
玫瑰花茶的5大禁忌
1、便秘患者不適合服用。玫瑰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所以說拉肚子的患者服用之後具有止瀉的功效。但是如果是一些便秘的患者服用,不僅不能夠緩解便秘,甚至還會導致便秘的問題更加的嚴重。
2、體質較差的患者不適合服用。如果你經常感覺到身體疲倦,而且身體也更加的虛弱抵抗力比較差,那麼最好不要服用玫瑰花,因為它不僅不能夠提高體質,反而會令體質越來越差。
3、胃寒以及容易腹瀉的患者不適合服用。這一類型的患者並不是說堅決不能夠將玫瑰泡水喝,而是服用的時間間隔一定要長,不能夠長期並且經常的服用。
4、孕婦不要經常服用。研究發現,如果女性在懷孕期間大量並且長期將玫瑰泡水喝,那麼流產以及分娩困難的情況就會加重。所以,為了自己以及孩子的健康,小編不建議懷孕期間的女性服用玫瑰花茶。
5、不適合每天服用。中醫建議,在夏天的時候千萬不能夠天天服用。雖然玫瑰花具有很不錯的美容作用,但是如果天天都將玫瑰花泡水喝,很容易導致體內的氣血運行出現毛病。如果體內的氣血運行速度過快,那麼身體的健康就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在月經期間的女性更加容易大出血,甚至有可能威脅生命健康。
⑦ 有沒有茶葉裡麵包著花的茶
有很多啊,花茶主要以綠茶、紅茶或者烏龍茶作為茶坯、配以能夠吐香 的鮮花作為原料,采專用窨制工屬藝製作而成的茶葉。根據其所用的香花品種不同,分為茉莉花茶、玉蘭花茶、桂花花茶、珠蘭花茶等, 其中以茉莉花茶產量最大。
⑧ 茉莉花茶,是茉莉花和茶葉么裡面的是什麼茶呢
是的。
茶葉用茉莉花窨制的都可以叫茉莉花茶,沏出來有茉莉花的芬芳,一般來講好的茶葉茉莉花都會被剔揀出去,有些公司為了降低成本,篩花會不注意會有茉莉花瓣混入進去,只要自己喝著好喝就ok。
⑨ 烏龍茶有什麼特點
烏龍茶又叫青茶,屬於半發酵茶,發酵度為20%~70%,為我國特有的茶類,是回中國六大茶類中特色鮮答明的茶葉品類。烏龍茶創制於1725年前後(清雍正年間)。
烏龍茶經過採摘、萎凋、做青、殺青、揉捻、乾燥等工序製成。烏龍茶主要產於福建(閩北、閩南)及廣東、台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
大紅袍
⑩ 玉蘭香針屬於什麼茶
屬烏龍茶類
玉蘭香單樅茶形狀:茶條狀形,葉邊略顯金黃色。
茶色:茶色潤澤,入口順滑,入喉後有餘香。
味道:屬清香形,具有天然玉蘭花香味,玉蘭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淡黃明亮,滋味甘醇。
品質:口感純正,功效明顯,曾在2004年中國茶廣州(國際)采購年會暨第三屆全國名優茶質量評比中榮獲單叢「茶王金獎」。
功效:金獎玉蘭香單樅對人體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具清熱、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膩、利水、通便、祛痰、祛風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氣、延年益壽,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滯去膩、減肥美容等功效。茶葉中含有茶多酚物質,可誘導癌細胞自殺凋亡,可見常飲茶對於身體十分有益。
玉蘭香單樅茶是無性系。小喬木型,中葉類,中生種。二倍體。為鳳凰單叢花蜜香型珍貴名叢之一。 產地及分布:原產廣東省潮安縣鳳凰茶區,母樹有200多年歷史。現鳳凰茶區種植面積近70mm2。廣東羅定、英德茶區有少量引種。
特徵:植株高大,樹姿較直立,主幹明顯,分枝密度中等,葉片稍上斜狀著生。葉長橢圓形,葉色綠,富光澤,葉身稍內折,葉面微隆,葉尖漸尖,葉緣平,葉齒稀淺,葉質較軟。芽葉黃綠色,茸毛少,一芽三葉百芽重130.0g。
特性:芽葉生育力較強。一芽三葉期為4月下旬。產量中等,每667m2達100kg以上。適制烏龍茶。成茶色澤烏親,玉蘭花香清幽酶郁,滋味濃醇鮮爽,湯色清澈明亮,連泡十兒次香味猶存。適應性和扦插繁殖力較強。盛花期11月上旬,花多少實。
適栽地區:最適宜區為海拔400~500m以上廣東大、中葉種茶區。 栽培要點:宜採用雙行單株或單行雙株條植,每667m2植3000株左右。用分段修剪法適時定型修剪,投產前期以養為主,采養結合,促進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