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涇河荷花

涇河荷花

發布時間: 2021-01-28 20:39:42

㈠ 春聯知識

春聯(spring festival couplets),讀作chūn 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國時,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的世界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幅春聯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卷號為斯坦因0610)上,該遺書記錄十二副在歲日、立春日所寫的春聯。該聯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較後蜀主孟昶的題門聯早240年。「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打破了「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的世界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春聯。
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子書寫。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批、春條、斗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具、影壁中。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贊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里,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春節,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在中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尤其是農村中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帖春聯和貼門神。
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艷。表達一家一戶對新年的美好願望,諸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之類。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因此,認真研究春節時人們張貼的春聯,無疑是觀察民間風情的一個有意義的途徑。
貼春聯的習俗究竟起於何時,至今無准確的材料可資查證。不過,大約可能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可以在史籍中證實的。此外,根據《王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㈡ 簡單概述李翠蓮還魂一案

涇河龍王因和袁守城打賭長安城下雨之事, 涇河龍王未按玉皇旨意在長安城布雲下雨,弄巧成拙犯了天條,該地槽官魏徵處斬。涇河龍王求袁守城教其救命之法,袁守城讓他去找唐王李世民求救。李世民答應,在三日後要處斬之時,與魏徵下棋讓魏徵忘記誤了時辰,就能把涇河龍王救下。不了李世民正與魏徵下棋時魏徵忽然睡著。李世民想魏徵為國事操勞不忍打擾,誰知魏徵在夢里就把涇河龍王給斬首了。涇河龍王冤魂去找李世民索命,把李世民驚嚇成疾。涇河龍王冤魂揪住李世民魂魄到陰曹地府三曹對案,十代閻君將涇河龍王喝退。命崔判官取來生死薄對李世民陽壽,崔判官是唐朝先皇李淵舊臣,與魏徵交厚,李世民臨下地獄時魏徵恐李世民不能還陽,寫得一封書信給崔判官。崔判官見信知道其中原委。取得生死薄一看李世民陽壽二十年就在今日到期,崔判官慌忙提得濃墨大筆一揮在二字上面加了一橫,將生死薄呈給十代閻君觀看。十代閻君看李世民陽壽未盡,決議放李世民還陽。李世民感謝十代閻君救命問閻王殿里缺得什麼,十代閻君道:陰曹地府陽世三間的東西都有,唯獨沒有北瓜,讓李世民還陽後敬獻北瓜。李世民死了三天三夜全仗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守門,自此門神貼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李世民還陽後貼出榜文召天下勇士下陰曹地府獻瓜。劉全因和妻子李翠蓮因發簪鬧翻,李翠蓮上吊而死。劉全一雙兒女無人照應。劉全見了唐王榜文有心去陰曹地府獻瓜順便見得先妻。將一雙兒女托與妹妹,自己扯了榜文見了太宗。頭頂北瓜去陰曹地府面見十代閻君。十代閻君見李世民果不食言將北瓜獻來。一高興問劉全有啥要求,劉全想讓妻子還陽。不了李翠蓮已死三月有餘屍首已腐。恰好李世民的妹妹陽壽已盡,十代閻君隨將李翠蓮借屍還魂。劉全還陽娶李世民妹妹歸家......

㈢ 黃河的資料

1.黃河是中華民族來文化的發源地,是源中華民族的靈魂所在,歷代王朝都在黃河附近建都都證明了黃河在我過古代的政治文化地位很高。
2.長度5464 千米,源頭海拔4675米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流域面積 752442平方公里,源頭在青海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點:河口,中下游分界點:孟津。發源地:巴顏喀拉山的約古宗列曲。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5464公里, 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
3.誇父逐日死後血液變成黃河
4.不到黃河心不甘。
說 盡 黃 河 只 為 水(諺語)
意 思:比 喻 說 了 多 少 話 , 只 有 一 個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爭 辯 了,~,還 是 對 我 有 意 見。

㈣ 涇源有哪些旅遊的地方

1、涇河新城樂華城AAAA

推薦1

野荷谷位於涇源縣城西北5千米處,是涇河的另外一個源頭,峽長15千米,又叫香水峽。因峽內長滿「大黃橐吾」(只是葉子的形狀酷似荷葉,人們俗稱野荷),又被人稱為荷花苑。 每年夏季,野荷花陳鋪兩岸,景色異彩紛呈,蒼翠欲滴。峽谷兩旁綠的松柏,隨風起浪,紅的柳葉,如同香山的紅楓,點綴在綠叢中,紅得醉人。白樺樹,枝椏紅白相間,夾雜在萬木錦秀之中。這里有個「香水獨山」,四周繁茂的野荷與潺潺的流水,使它顯得挺拔秀美。右邊的叫「草溝」,有4千米長,很開闊,野荷的生長也很壯觀,還有挺拔對峙的群峰

㈤ 劉全敬瓜 、李翠蓮分金是怎麼回事

西遊記里有這個故事:由於涇河龍王案,唐太宗魂魄被抓到地府,通過魏徵和回崔判官的活動,又被答放了回來,並向閻王承諾會派人送兩個北瓜。太宗回到陽世後,懸賞徵集前去地府送瓜者。劉全和李翠蓮是一對夫妻,李翠蓮把自己的金釵布施給了僧人,被李全懷疑是和僧人私通,李翠蓮不得已以死證清白。劉全見李翠蓮自盡,後悔莫及,不願獨活,恰巧太宗徵集送瓜者,於是應征自願前去地府進瓜。劉全服下毒葯,手托兩個北瓜死去,魂魄到了地府。閻王問清緣由,頗為感動,於是讓李翠蓮和劉全還陽。
另有戲劇劉全進瓜,故事梗概相同,只是沒有太宗魂游地府和徵人進瓜的背景。

㈥ 搜集與橋有關的故事或傳說(要求簡短)

斷橋的典故
西湖斷橋,最早叫段家橋。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從孤山蜿蜿蜒蜒到這里,只有一座無名小木橋,與湖岸緊緊相連。遊人要到孤山去遊玩,都要經過這座小木橋,日曬雨淋,橋板經常要爛斷,遊人十分不便。
橋旁有一間簡陋的茅舍,住著—對姓段的夫婦。兩人心地善良,手腳勤快,男的在湖裡捕魚為生,女的在門口擺個酒攤,賣家釀土酒。因酒味不佳,顧客很少上門,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婦倆剛要關門,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白發老人,說是遠道而來,身無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婦見他年老可憐,熱情地留他住下,還燒了一條剛從西湖裡捕來的鯉魚,打上一碗家釀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氣,一連飲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發老人臨別時,說道:「謝謝你們好心款待,我這里有酒葯三顆,可幫助你們釀得好酒。」說罷,取出三顆紅紅的酒葯,告別而去。
段家夫婦將老人的三顆酒葯放在釀酒缸里,釀出來的酒,顏色猩紅,甜醇無比,香氣襲人。從此,天天顧客盈門,段家猩紅酒名揚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段家夫婦拆了茅舍,蓋起了酒樓。他們為了感謝白發老人,積蓄了一筆錢,准備好好答謝他。
歲月流逝,一晃三年。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發老人冒雪來到段家酒樓。夫婦倆一見恩人來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長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別。臨別之時,段家夫婦取出三百兩銀子送給老人。老人笑著推辭說:「謝謝你們夫婦—片好心,我這孤單老人,要這么多銀錢何用?你們還是用在最要緊的地方吧!」說罷,便踏雪向小橋走去。段家夫婦站在門口相送,只見老人剛跨上小木橋,腳下一滑,橋板斷啦,老人也跌進了湖裡。夫婦倆急忙跑去相救,忽見白發老人立於湖面,如履平地,微笑著向他們揮揮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婦這才知道,白發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臨別說的話,使用那筆銀錢在原來的小木橋處,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橋,還在橋頭建了一座亭子。從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橋斷啦。
鄉親父老懷念段家夫婦行善造橋的好事,便把這橋稱為段家橋。後來,因為「段」、「斷」同音,使被稱為斷橋。

㈦ 誰能說下寧夏六盤山風景區的簡介啊

六盤山是我國最年輕的山脈之一,位於寧夏、甘肅、陝西交界地帶。逶迤200餘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它以磅礴的雄姿,橫貫陝甘寧三省區,既是關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嶺,黃河水系的涇河、清水河、葫蘆河均發源於此。

六盤山歷來有"春去秋來無盛夏"之說,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登上主峰遠眺,朝霧迷漫,雲海蒼茫。日出雲開,只見重巒疊嶂,層出不窮。

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西北地區重要水源涵養林基地和自治區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78萬公頃,橫跨涇源、固原、隆德三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區內有高等植物123科382屬788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資源植物150種;脊椎動物25目62科213種,其中有158種鳥類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等;昆蟲資源17目123科905種,其中有珍貴稀有的金蝠蛾、絲粉蝶、黑鳳蝶、波紋水蠟蛾等。區內年降水量600-800MM,平均每平方公里產水20.5萬立方米,年徑流總量2.1億立方米。
六盤山風光旖旎,久負勝名。六盤山旅遊區內涼殿峽、二龍河、荷花溝、鞦韆架、老龍潭、涇河源等休閑避暑勝地是乾旱帶荒漠地區獨存的勝地。春來綠樹雜花,天地清澄;夏時涼爽宜人,風光獨特;秋時紅葉滿山,層林盡染;冬時雪盡窮野,銀裝素裹。

老龍潭位於六盤山主脈東麓,涇河上游涇源縣西南20公里。清人胡紀漠公元1790年奉命勘察涇水源頭,在他的《涇水真源記》中賦詩曰:「無數飛泉大小珠,老龍潭底出貯冰壺。汪洋千里無塵滓,不到高陵不受污」。《涇水源》詩曰:「峭石危壁,腰吐流霞。懸崖匹練,浪跳飛花。幽官咫尺,實生龍蛇」。有民間故事《柳毅傳書》和《西遊記》所描述的搪魏徵夢斬涇河龍的傳說。

老龍潭有四個潭組成,現水庫大壩下游為一、二潭,是一段深峽危崖急流深潭,神奇莫測。三潭現被水庫淹沒,蓄水40多萬立方米,潭水平靜出奇,陽光投射在深幽的水面,薄薄霧氣在潭面上飄逸,恰似一面寶鏡,瑰麗迷人,有「高霞平湖」之美稱,水庫上游四潭為龍潭的門戶,幽谷危壁挾飛潭。清澈蜿蜒似游龍。山水相依,群峰倒影,美景如畫,頗為壯觀 。

涇河源野荷谷處在涇源縣城西8公里處,為一條南北走向的峽谷,谷地野荷遍布河床,葉片如蓋,清澈的河水掩映於荷葉之中,有江南水鄉之神韻,北岸峭壁參天,華山松布滿石崖,有西嶽華山之險峻,南岸天然樹種豐富豐富,有原始森林的韻味。涓涓溪流與野荷長廊相伴,奇峰峭壁與松濤林海相依,再加上谷內少數民族風情服務,游谷賞花,趣味無窮。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征服西夏時曾在這里休養生息,整肅軍隊,後病逝於此。1935年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到達此地,後來寫下了光輝詩篇《清平樂·六盤山》。今有紅軍長征紀念亭供遊人緬懷。

㈧ 東西湖吳家山從荷花苑坐車到涇河做什麼車

公交線路:560路,全程約18.3公里

1、從荷花苑步行約40米,到達香港路淺水灣小區站

2、乘坐560路,經過25站, 到達東西湖大道四明路站

3、步行約540米,到達吳家山街街道

㈨ 寧夏涇源縣有什麼旅遊景點

比較有名的有六盤山國家風景區,還有就是涇河源,老龍潭,涇河就是西遊記里魏徵夢中斬涇河老龍王的那條河。

熱點內容
塔尼亞百合 發布:2025-05-17 20:36:25 瀏覽:934
大連旅順櫻花 發布:2025-05-17 20:34:06 瀏覽:990
吉斯通輪胎和櫻花輪胎哪個好 發布:2025-05-17 20:31:33 瀏覽:624
松樹柏樹盆栽 發布:2025-05-17 20:29:21 瀏覽:96
南京看櫻花去哪裡 發布:2025-05-17 20:17:18 瀏覽:805
css櫻花 發布:2025-05-17 20:17:08 瀏覽:960
插花的話說 發布:2025-05-17 20:03:35 瀏覽:613
中草葯一朵雲價格 發布:2025-05-17 19:47:19 瀏覽:214
七夕愛花說 發布:2025-05-17 19:28:55 瀏覽:997
依欄姣茶花 發布:2025-05-17 19:24:50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