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蘭花的古詩
❶ 關於蘭花的古詩
1、《題楊次公春蘭》
作者: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譯文: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那嬌羞的神色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蓋的春蘭,但是隨著清風陣陣,依然時不時可以聞到那沁人的馨香。
2、《高山幽蘭》
作者:鄭板橋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譯文:千古年間最幽然貞潔的就是這花啊,不求出名顯達只願做一片煙霞。就連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願意讓他們看見,藏在高山後面遮蔽著自己。
3、《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作者:李白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松蘭相因依,蕭艾徒豐茸。
譯文:作草就要作蘭草,作樹就要作松樹。蘭草的幽香隨風而遠,松樹遇寒冷而不改容姿。松樹與蘭草相因相依,蕭艾之類野蒿只是徒然豐茸茂盛。
(1)寫蘭花的古詩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❷ 寫蘭花的古詩詞
一、《感遇·其一》
作者:唐代張九齡
1、原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2、翻譯
蘭葉逢春,枝葉茂盛,桂花遇秋,皎潔清新。蘭桂欣欣生機勃發,春秋自成佳節良辰。誰能領悟山中隱士,聞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為天性,何求美人采擷揚名。
二、《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作者:宋代蘇軾
1、原文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2、翻譯
山腳下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間的沙石小路經過春雨的沖刷,潔凈無泥。時值日暮,松林間的布穀鳥在瀟瀟細雨中啼叫。
誰說人老不會再回年少時光呢?你看看,那門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流逝。
(2)寫蘭花的古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及鑒賞:
1、《感遇·其一》
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張九齡由尚書丞相貶為荊州長史。晚年遭饞毀,忠而被貶,傷心難過之餘,遂作《感遇十二首》。
這組詩托物寓意,抒發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現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詩的代表作。
2、《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蘄水清泉寺時所作,此詞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清美;下闋抒發使人感奮的議論,即景取喻,表達有關人生感悟,啟人心智。全詞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致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
❸ 寫「蘭花」的古詩詞
寫「蘭花」的古詩詞:
《詠幽蘭》 清·康熙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內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容無人亦自芳
【賞析】
一首《詠幽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 蘭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愛的花,喜愛她的品格高潔,清香宜人,在他的書房以及養心殿內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蘭。在他寫下的詠花詩中,也以詠蘭詩寫得最好。以詠蘭寄託了自己崇尚高潔的情愫。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喜愛素淡、雅緻、潔凈的風格,推崇忠貞、廉潔、質朴、堅韌的情操,而蘭花正是這種風格和情操的和諧統一。蘭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延續了蘭花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了蘭花的蓬勃發展。
《蘭》 宋 陸游
蜂蝶有路依稀到,雲霧無門不可通。
便是東風難著力,自然香在有無中。
《蕙》
叢叢蕙草水之涯,綠葉陰深半欲遮。
最是清風披拂處,一莖嫩玉九枝花
蘭花詩 古風
唐 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❹ 關於描寫蘭花的古詩
關於蘭花的詩句匯總如下
1、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宋】 蘇軾 《題楊次公春蘭》
2.懊恨幽蘭強主張,花開不與我商量。
鼻端觸著成消受,著意尋香又不香。
——【明】 李日華 《蘭花二首》
3.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元】余同麓《詠蘭》
4.幽蘭香風遠, 蕙草流芳根。
——【唐】 李白
5.芳草碧萋萋,思君灕水西。
盈盈葉上露,似欲向人啼。
——【明】張羽 《著色蘭 》
6.雪徑偷開淺碧花,永根亂吐小紅芽。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政坐國香到朝市,不容霜節老雲霞。江蘺圃蕙非吾耦,付與騷人定等差。
——【宋】·楊萬里《三花斛三首右蘭花》
6.曉起微涼病骨蘇,國香和露到貧居。我今不向當門種,免被時人取次鋤。
——【宋】·黎道華《謝惠蘭花》
7.行盡離騷國,春深未見蘭。容非隱君子,甘老蕨薇間。
——【宋】·李曾伯《自湘赴廣道間雜詠·蘭花》
8.兩盆去歲共移來,一置雕闌一委苔。我拙事持令葉瘦,君能調護遣花開,隸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澆泉走幾回。亦欲效顰耘小圃,地荒終恐費栽培。
——【宋】·劉克庄《詠鄰人蘭花》
9.破除百卉發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揚。平易堂中無個事,一枝相對吐清香。
——【宋】·劉宰《和趙季行用蘭花韻三首》
10.結根喦谷謝群芳,多謝光風為發揚。騷客毋煩賦紉佩,省郎行矣趣含香。
——【宋】劉宰《和趙季行用蘭花韻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