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荷花
1. 淺談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六月份課題組學習資料 關鍵詞:指導 學生 自主學習 傳統的課堂教學表現為三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認為智力、能力、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價值是附屬的,可有可無的。這種教學在強化知識的同時,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從而使學生成為被肢解的人。課堂教學因而失去了素質教育的功能。新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因此,在教學中,要放手給學生一個自行探索學習的時空和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愉快地自主學習,主動地發展。那麼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地學習呢? 一、 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傳統教學中,教學行為均圍繞教師進行,學生沒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機會,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對此,前蘇聯教育專家斯卡特金指出:我們建立了很多合理的、很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但它給積極情感的食糧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學生的苦惱、恐懼和別的消極感受,阻止他們全力以赴地進行學習。因此,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而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能很好的為學生的情感、思維提供自由感受和發揮的餘地,這樣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精神飽滿地進行學習。如一位教師教學《媽媽的愛》時,讓學生談談自己最喜歡哪個小節,哪些語句最讓你感動,並和同伴交流讀後的感受。這樣,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主動地感悟,產生了富有個性,富有創新的見解,這遠比教師單純傳輸知識的效果好。因此,在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後,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個性,在選擇中學會創新。 二、 自主確定學習夥伴 人類進入信息社會以後,沒有人們的共同參與、相互合作,任何重大發明都是不可能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已經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品質。因而,在課堂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要讓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學習過程。如果學生在學習中能自主選擇學習夥伴,他們彼此之間會形成一種默契,相互交流,非常愉快,無拘無束,有利於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理解他人、欣賞他人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與欣賞。在教學《荷花》一文時,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好夥伴一起讀精彩段落,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讀得特別專注。讀後,他們紛紛發表感受,大家沉浸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之中。此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夥伴。品行、志趣相投的孩子們在一起共同學習,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加深了情感,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三、 自主選擇學習方法 讓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學說中的重要觀點。個性是創造的前提,在教育的目的、內容和方法上都要把多樣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加以接受。學習方法多種多樣,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去感悟課文,學習課文,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主動地學,創造性地學。比如在教學《荷花》一文時,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愛好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有的學生選擇用朗讀的方式來感受荷花的美,有的學生選擇用體會重點詞句的方法來感受荷花的美,有的學生選擇在讀的基礎上,用畫畫的方式來感受、表達荷花的美,還有的學生選擇在讀後,用舞蹈來表現荷花的美孩子們的回答是那麼精彩,他們的眼神那麼明亮,閃耀著興奮和迫切的光芒。教師隨即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們熱情高漲,主動地學,積極地學,愉快地交流,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之中。 四、 自主參與評價 一句話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這句話稍有些偏激,但從中我們可以體會評價是多麼重要。在教學之中,教師的評價是學生賴以感受成長的喜悅、煩惱或挫折的主要參照物。教師的積極評價,會有效地改變學生自我認識的傾向性。如果學生具有良好的自我評價能力及評價他人的能力,無疑是學生個體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會評價,自主參與評價,會使學生在自我反思性評價中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更有益於發揚成績矯正問題。對學生來說,自我評價,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養成責任感的重要方法。同時,這也是使學生形成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重要方法。
2. 淺談怎樣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的方法
一、指導學生在理解基礎上分段進行背誦
俗話說,熟讀百遍,其義自現。同樣在教學中只要能引導學生熟讀課文,做到理解性地記憶,學生就能很快背誦出相關內容。有的課文也可以採取分段來背誦,然後再總起來背誦,這樣學生背誦起來就會顯得輕松一些。如要指導學生背誦五年級上冊課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熟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知道課文通過寫高爾基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以及「寫信教子」兩件小事,反應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這篇課文共九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高爾基很愛自己的兒子」;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寫高爾基的兒子為父親栽花和高爾基賞花」;第六至第九自然段寫「高爾基寫信教子」。學生了解這些內容,在分頭背誦這三部分內容,然後再總體聯合起來背誦,不僅能完成背誦任務,更能理解「給」永遠比「拿」快樂這一哲理。
二、指導學生結合課文的寫作線索進行背誦
作者在寫作文章時總是按照一定線索來組織材料,在教學中教師能如能指導學生抓住課文線索先來熟讀、復述,而後再練習背誦,這樣循序漸進,學生很容易就會背誦出指定的課文。如背誦四年級下冊《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文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這篇課文是以「樟樹」為線索的,文章先寫宋慶齡因為喜歡樟樹捨不得搬家,再寫樟樹的外形和特點,最後寫人們愛在樟樹前留影紀念。在掌握了寫作順序的基礎上,就可以熟讀來背誦,總之,抓住了文章的寫作線索,理清了文章的條理就一定有助於背誦課文。又如三年級下冊《荷花》一文,文章按照「荷花」為線索寫了作者「看荷花」和「想荷花」兩部分內容,所以只要圍繞線索邊讀邊想,邊記憶就很容易背誦出全文了。
三、指導學生抓住課文章重點詞句進行背誦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都會抓住課文中的一些經典的詞句進行板書,這樣學生就會對課文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要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教師就可以結合這些板書中的字、詞、句讓他們記憶,或者根據這些內容進行回憶,這樣學生再順著老師的分析,邊讀、邊想,也就很容易把課文背誦出來了。如指導學生背誦五年級上冊課文《黃山奇松》一文的第二自然段,通過閱讀學生首先可以知道這一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在指導學生背誦時教師可以先板書「迎客」、「陪客」、「送客」三個詞語,然後再引導學生理解 「迎客松的飽經風霜」、「陪客送如同巨人」、「送客松如天然盆景」,這樣學生根據教師的板書就很容易理解三大名松「齊」、「異」的特點,這樣就便於記憶背誦了。又如背誦四年級上冊《泉城》第2至第5四個自然段,只要熟讀課文之後,就知道這四個自然段的結構方式是一樣的:都是先介紹泉的位置,再描繪泉的特點。如珍珠泉「神奇「、五龍潭「泉多」,黑虎泉「水聲喧騰」,趵突泉「大、清、美」,只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學生背誦就會有路可循了。
四、指導學生運用表現記憶方法來進行背誦
所謂的表現記憶方法,就是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通過實物、圖畫、動作等直觀形象,幫助學生建立表象。換句話說,也就是把課文所講的事物外形、色彩、活動、聲音,氣味特徵的直觀形象保存在學生的大腦之中,這樣學生在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圖畫,自然有助於他們的記憶。如在指導學生練習背誦六年級上冊《草原》一文第一自然段時,就可以讓他們先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作者所描寫草原的天、空氣、天底下的小丘、羊群等景物給自己帶來的新奇的感受,然後再理解「這種境界」給作者帶來美感的享受。通過理解這一系列的描寫,結合想像,學生很容易在腦海中留下了作者的寫作順序和畫面,這樣背誦起來也就容易多了。又如背誦四年級下冊《燕子》一文,就可以抓住燕子的外形、飛行,休息等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連串的場景,然後再進行理解背誦。
五、指導學生結合自身記憶特點來練習背誦
要背誦課文必須先進行誦讀,而什麼時間記憶最佳呢?有的人認為早晨時間最好,但據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記憶最佳的時間有的在早晨,有的在中午,有的在晚上,還有一部分人沒有任何時間偏向,所以在背誦課文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習慣來練習誦讀。此外,在誦讀時,有時有的學生喜歡高聲朗讀,有的喜歡輕聲慢吟,有人喜歡默讀,但不管怎樣,只要能結合實際快速地背誦課文就是有效的方法。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要求學生背誦全文和片段佔有大部分內容,在背誦的過程中不僅要熟記內容,還要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更好地領悟課文的大意,體味作品的內容的情感,從而才能達到真正的背誦目的,所以練習背誦課文除了掌握方法還要有吃苦的精神。
3. 淺談客廳里掛牡丹好還是掛荷花好
我覺得掛哪個都好了
每一幅國畫花鳥畫都有其不同的美好寓意,無論您是掛回於家中客廳,卧室,書答房,玄關,還是掛於辦公室,酒店茶樓,只要是掛於屋內,國畫花鳥畫的美好吉祥寓意都能適得其所。
國畫花鳥畫調風水,促運勢,是家居掛畫以及辦公室酒店茶樓賓館所有室內掛畫的必備風水掛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