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水在荷花上

水在荷花上

發布時間: 2023-06-11 17:44:59

⑴ 為什麼荷花葉子沾不住水

這涉及蓮葉表面對水的吸附力和水的表面張力兩者之消長,蓮葉對水的吸附力遠小於水的表面張力,所以不沾水。

荷葉的葉面上布滿了一個緊挨一個的「小山包」,「山包」上長滿絨毛,好像山上密密的植被,「山包」的頂上又長出一個饅頭狀的「碉堡」凸頂。因此,在「山包」的凹陷處充滿了空氣,這樣就在緊貼的葉面上形成一層極薄的只有納米級的空氣層。由於雨水和灰塵對於荷葉葉面上的這些微結構來說,無異於龐然大物,於是,當雨水和灰塵降落時,隔著一層納米空氣,它們只能同「小山包」上的「碉堡」凸頂構成幾個點的接觸,無法進一步「入侵」。水形成水珠,滾動著洗去了葉面的塵埃。荷葉的這種納米級的超微結構,不僅有利於它自潔,還有利於防止空氣中飄浮的大量的各種有害細菌和真菌對它的侵害。

⑵ 荷花上的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因為荷花葉的表面成蠟質層,水滴無法沾在上面就形成圓滴狀的了.

⑶ 水滴落在荷葉上為什麼會形成水珠

當水滴落在荷葉上時,荷葉與水珠間形成一個高度的接觸角(大於90度),使之聚集成珠狀而不擴散。通常版,人的皮膚具有輕微疏水性,接觸角大權約為90度,而荷葉接觸角接近170度,葉子表面極度疏水。
荷葉表面除了含有蠟質成分,「荷葉效應」的產生與荷葉的兩種結構有關,一種是微米級的凸起,一種是納米級的毛狀結構。含有兩種結構的荷葉的接觸角為142度,只含有微米結構的荷葉接觸角為126度,單獨只含蠟質表面的接觸角為74度。科學家認為,納米級的毛狀結構使接觸角增加16度,這兩種結構是「荷葉效應」的主要成因。

「荷葉效應」作為一個很好的模型,可以用於諸多的領域的研究,如基於荷葉效應生產的塗料可方便房屋或建築物表面的清潔,未來荷葉效應將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熱點內容
荷花工桌 發布:2025-07-12 13:36:14 瀏覽:685
白玫瑰系列 發布:2025-07-12 13:24:54 瀏覽:735
櫻花茗茗 發布:2025-07-12 13:18:03 瀏覽:401
梁湘潤梅花 發布:2025-07-12 13:14:06 瀏覽:668
花卉降溫越夏 發布:2025-07-12 13:10:55 瀏覽:522
賣綠植怎麼開發票 發布:2025-07-12 13:10:53 瀏覽:469
梁海棠好 發布:2025-07-12 13:02:49 瀏覽:641
室內盆栽晚上 發布:2025-07-12 12:58:25 瀏覽:223
社區七夕文藝演出 發布:2025-07-12 12:50:04 瀏覽:922
普通松盆景 發布:2025-07-12 12:44:56 瀏覽: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