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張愛玲
㈠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是張愛玲引用的,那麼,真正最初出自哪裡
這個在愛玲姐的《張看紅樓》開頭上提到的~
張愛玲說灶清做是出自蘇軾~
但是正槐,人家小蘇同學歸納的三恨第三種不是紅樓夢未完(當然不可能是那隱衡個啦,蘇軾宋朝的,難不成穿越~……)
當時,愛玲姐記不清了,她認為是紅樓夢未完~
另外,冰心也有提到過
具體說是出自蘇軾的《海棠》,但是,《海棠》里並沒有明確說什麼無香的字眼~所以另有說是語出金聖嘆
㈡ 張愛玲海棠
海棠如此美麗卻缺少了香味,這是一種遺憾.
鰣魚味美無比,吃起來卻很麻煩,這也是一種遺憾.
張愛玲可能是因為沒有看完《紅樓夢》的後篇,所以遺憾,
但是暗意卻餘味繞長:對愛情的夢沒有完,
紅樓夢也很凄美……
……大家自己想像去吧!
㈢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是誰說的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岩腔意思是:海棠花雖美麗卻沒有香味,鰣魚味道鮮美卻骨頭太多,不好下咽;紅樓夢小說寫的好,卻沒有寫完。很有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意思,表示時間很少有完美的事物。
這是張愛玲在《紅樓夢魘》里的著名話頭:
「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小時候看紅樓夢看到八十回後,一個個人物都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起來,我只抱怨『怎麼後來不好看了?』……很久以後才聽見說後四十回是有一個高鶚續的。怪不得……」
(3)海棠張愛玲擴展閱讀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出自張愛玲的《紅樓夢魘》。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
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雀啟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頃棗如悼會,追悼會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㈣ 張愛玲人生四大恨還是三大恨,為什麼
張愛玲說:人生四大恨:海棠無香;鰣魚多刺;曹雪芹《紅樓夢》殘缺不全;高氏妄改——死有餘辜
你可以想像清朝的文字獄是多麼嚴酷,紅學界說雪芹先生是寫完了的,胭脂齋手襲在批書里有說,在此不在贅述.不知道樓主注意了一個細節沒有,拋去政治的因素,高鄂是和一個叫程偉元的書商合作的.所謂無商畢族兄不奸,最後結局如此,自然一方面有政治上的考慮,一主面大概也是為了迎合當時讀者的心理吧.最後能夠老來富貴,封建時代的普通中國人比較容易接受.
若單論高鶚此人,後四十回中可以看出是帶了一穗閉定的主觀意識,我甚至推斷,高鶚可能就看過雪芹的結局,至於寫成這樣,為了不招惹事非罷了.
況且續書的不指不高鄂一人,所謂見者有份吧,人人都想來一次.
至於張愛玲,我也極其喜歡她,她的書中處處都有紅樓夢的影子,張愛玲曾說過,紅樓夢是她一切思想的源泉.
㈤ 張愛玲說,人生的三大遺憾之二是海棠無香,那另外兩個是什麼呢
張愛玲說人生的三大遺憾之二是海棠無香,另外兩個是:鰣魚多刺和紅樓無尾。
出處:張愛玲《紅樓夢魘》
原文: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三大恨的意思是:
鰣魚縱然鮮嫩美味,卻無奈因多刺而無法盡興品嘗,此其一恨。
海棠花雖然嬌艷美麗,卻沒有迷人的芳香,此二恨也。
張愛玲用其後半生去陪伴《紅樓夢》,珍愛之至。而可嘆《紅樓夢》只是一篇殘稿,雪芹慘淡經營,無奈八十回後已「迷失無稿」。更怒者高鶚之流又狗尾續貂,無視雪芹之血淚!《紅樓夢》未完,豈不是人生之一大憾事!悵恨久之,此三恨也。
(5)海棠張愛玲擴展閱讀:
張愛玲人生三大遺憾這典型的張愛玲式的語句道盡了人間世事滄桑,百般遺憾、萬事難料,而世上又豈有完美事物?
正如她自己所說:「生命就像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人生悲歡離合錯綜復雜,最輝煌的生命往往暗藏著最悲涼的底色;「華美」是給別人看的,「虱子」只自知。
海棠花的美麗妖嬈,艷麗動人深得人們喜愛。古時,石崇非常喜愛海棠,只是海棠雖美卻無花香,讓他倍感遺憾,對盛開的海棠嘆道:「汝若能香,當以金屋貯汝」。張愛玲則感慨說「海棠無香」,一樣覺得遺憾。
文人們常用海棠寓意佳人,表達思念、珍惜、慰籍從容淡泊的情愫。
張愛玲的原生家庭,她沒法稱之為「家」,母親離婚後單身,父親又重娶。她自己的愛情也不完美,不能思念,無法珍惜。
她曾卑微地愛著胡蘭成,愛他愛到「愛上一個人,心會一直低,低到泥土裡,在土裡開出花來,可胡蘭成還是離開她、背叛了她。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天都在上演不完美的現實劇,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遺憾、殘缺才是生活的常態,不完美的生活才是真實的生活。
㈥ 張愛玲喜歡的海棠是什麼品種
海棠花(學名:Malus spectabilis)是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生長於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平原和山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為落葉小喬木。樹皮灰褐色,光滑。葉互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略為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平鈍齒,表面深綠色而有光澤,背麵灰綠色並有短柔毛,葉柄細長,基部有兩個披針形托葉。花5-7朵簇生,傘形總狀花序,未開時紅色,開後漸變為粉紅色,多為半重瓣,少有單瓣花。梨果球形,黃綠色。素有「國艷」之譽。
中文名稱: 海棠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薔薇目
科: 薔薇科
屬: 蘋果屬
分布區域: 中國西南、中南、華東
拉丁學名: Malus spectabilis
命名者: Borkh
常見品種
在觀賞花卉中,許多花卉都有"海棠花"之名,主要有
1、秋海棠科的 秋海棠 (Begonia evansiana)、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麗格海棠(Rieger begonias)等等許多品種。如想了解請鏈接至其專門詞條觀看。
2、海棠花最初是指薔薇科蘋果屬喬木,我國海棠資源比較豐富,蘋果屬中常見作為觀賞栽培者有:垂絲海棠(M.halliana)、西府海棠(M.mlcromalus)、湖北海棠(M.hapehensis)、海棠果(M.pranifolla)、山荊子(M.baccata)等。限於篇幅,本詞條主要介紹傳統詩詞、文化、園林中提到和種植的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
[編輯本段]西府海棠
【物種名稱】 西府海棠西府海棠
【中文別名】 海棠、海棠花、海紅、解語花
【拉丁學名】 Malus micromalus Makino.
【科屬分類】 科: 薔薇科 Rosaceae,屬: 蘋果屬 Malus
【簡介】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之稱。
據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這里所說的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
海棠花開嬌艷動人,一般的海棠花無香味,即使是海棠中的上品---西府海棠也是沒有香味的,只是花開的比其它海棠花要艷。其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有如曉天明霞。西府海棠花形較大,四至七朵成簇朵朵向上。七年前的春天我去南京師范大學拜訪我的導師沈先生時,在他家的梅園里發現兩株西府海棠。那時正值海棠花開,我湊近一嗅果然無香!另外,張愛玲在(1968年春到1977年)近十年創作完成的《紅樓夢魘》中也曾提到「海棠無香」。張愛玲: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足見海棠的觀賞的價值之大,堪比魚中鰣魚,書中紅樓。
北京故宮御花園和頤和園中就植有西府海棠,每到春夏之交,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使名園勝景增色不少,並與玉蘭、牡丹、桂花相伴,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
【性狀描述】西府海棠
落葉喬木,高達8米;小枝圓柱形,直立,幼時紅褐色,被短柔毛,老時暗褐色,無毛;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先端漸尖或圓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緊貼的細鋸齒,有時部分全緣,幼時兩面被柔毛,不久脫落無毛;葉柄長1.5-3厘米,被短柔毛;托葉膜質,披針形,全緣。花序近傘形,具花5-8朵;花梗細,長2-3厘米,被稀疏柔毛;花直徑4-5厘米;萼筒外面無毛或有密柔毛;萼裂片三角狀卵形,長3-毫米,比萼筒短或近等長,先端急尖,全緣,外面無毛或近於無毛,內面被白色絨毛;花瓣卵形,基部具短爪,長2-2.3厘米,白色,初開放時粉紅色至紅色;雄蕊20-25(30)枚,長為花瓣之半;花柱5個,稀4個,比雄蕊稍長,基部具白色絨毛。果實近球形,直徑1.5-2厘米,黃色,基部不下陷,萼裂片宿存;果梗細,長3-4厘米,先端稍肥厚。花期4-5月,果期9月。
【產地】
產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雲南等地。
【用途】
海棠果由於花色艷麗,一般多栽培於庭園供綠化用。木瓜海棠果實稱為木瓜,果實成熟後帶濃香,可入葯,亦可加工後實用。蘋果屬海棠果實稱為海棠果,味形皆似山楂,酸甜可口,可鮮食或製作蜜餞。
【栽培技術】
西府海棠喜向陽、肥沃、濕潤的環境,耐寒,怕旱怕澇;不擇土壤,但肥水過多,植株易徒長,花枝減少,影響觀賞價值。為使西府海棠花多色艷,株形優美,需採取:
①適時修剪。每年早春萌芽前對過密和過細的枝條以及枯枝、病蟲枝進行修剪,有利通風透光,促進生長和開花,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對於老齡植株要進行老枝更新,在草春將小枝不多的大枝用利鋸截去上端,萌發新枝後選留幾個健壯枝,剪去細弱枝,再培養1年便可開花。
②肥水管理。早春芽萌動前進行栽植,栽前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每年秋季落葉後在其根際挖溝施入腐熟有機肥,覆土後澆透水。成株澆水不宜多,水多易產生黃葉。一般春季澆2~3次水,夏秋季節澆1~2次水,入冬時再澆1次水。
③及時摘果。花謝後應及時摘去幼果,節約養分,有利增加來年的開花數目。
④病蟲防治。西府海棠易受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天牛等害蟲的危害,需及時噴葯防治。
[編輯本段]垂絲海棠
【物種名稱】 垂絲海棠
【中文別名】海棠、海棠花、垂枝海棠垂絲海棠
【拉丁學名】 Malus halliana Koehne.
【科屬分類】 科:薔薇科Rosaceae,屬:蘋果屬Malus
【簡介】
垂絲海棠花色艷麗,花姿優美。葉卵形或橢圓形。花朵簇生於頂端,花瓣呈玫瑰紅色,朵朵彎曲下垂,如遇微風飄飄盪盪,嬌柔紅艷。遠望猶如彤雲密布,美不勝收,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庭院木本花卉。
垂絲海棠柔蔓迎風,垂英鳧鳧,如秀發遮面的淑女,脈脈深情,風姿憐人。宋代楊萬里詩中:「垂絲別得一風光,誰道全輸蜀海棠。風攪玉皇紅世界,日烘青帝紫衣裳。懶無氣力仍春醉,睡起精神欲曉妝。舉似老夫新句子,看渠桃李敢承當。」形容妖艷的垂絲海棠鮮紅的花瓣把藍天、天界都攪紅了,閃爍著紫色的花萼如紫袍,柔軟下垂的紅色花朵如喝了酒的少婦,玉肌泛紅,嬌弱乏力。其姿色、妖態更勝桃、李。
【形態特徵】
小喬木。樹冠開展,幼枝紫色。葉卵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邊緣鋸齒細小而鈍。傘形總狀花序,著花4朵-7朵,花梗細長,下垂。花期4月。梨果倒卵形,稍帶紫色。果熟期9月-10月。
它樹冠疏散,樹姿婆娑,花期 3--4月,花梗細長,花蕾嫣紅,向上生長,開放時則下垂,花粉紅色,好似抹上一層粉脂。
【產地】
原產我國西南、中南、華東等地,尤以四川最多。
【用途】
垂絲海棠的果實垂絲海棠宜植於小徑兩旁,或孤植、叢植於草坪上,最宜植於水邊。猶如佳人照碧池。
另外垂絲海棠還可制樁景。果實玲瓏可愛,主要供觀賞,其味酸甜,也可食用。
【栽培技術】
大多地栽,高3—5米,盆植高1—1.5米。它不甚擇土,用腐葉土與菜園土混合成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到中性沙質壤土栽種生長最佳,輕粘土亦可,忌用重粘土、鹽鹼土。盆植用盆宜大,盆低需墊一層泡沫塑料碎塊,增強透氣排水性。 生長期宜常澆水,土宜稍濕潤,但不能積水,否則輕者葉黃,重者爛根。
垂絲海棠喜肥亦耐貧瘠,無論地栽盆植,都應在種植時放些骨粉或腐熟有機肥作基肥,花前、花後、落葉時,各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以利開花、結果、越冬。 垂絲海棠喜陽,不耐陰,無論地栽盆植都宜置於陽光充足處,過陰會使枝葉徒長,花少甚至無花可賞。它稍耐寒,在冬季最低-5℃左右的條件下,可安全越冬。
1.適當修剪。早春萌發前及時修剪病蟲枝條、枯枝及過密的枝條;對老齡植株進行老枝更新,具體做法是:將小枝不多的大枝鋸去上端,萌發新枝後,再將細弱枝剪去。
2.及時摘果。花謝後應及時摘去幼果,節約養分有利來年增加開花數目。
3.澆水施肥。北方地區常有春旱,因此早春需澆水2-3次;每年秋季挖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
4.病蟲害防治。時刻注意觀察,及時防治病蟲害。
[編輯本段]園林應用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海棠花棠植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海棠花是製作盆景的材料,切枝可供瓶插及其他裝飾之用。海棠花對二氧化硫有較強的抗性,適用於城市街道綠地和礦區綠化。
[編輯本段]文獻記載
據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這里所說的四品指的是: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這就是「海棠四品」的由來了。《廣群艷譜》把海棠喻為「花中神仙」,更有人以為海棠花應居花中第一。《花鏡》載:「海棠之有垂絲,非異類也。蓋由櫻桃樹接之而成者。故花梗細長似櫻桃。」垂絲海棠性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 西府海棠,又名海紅、子母海棠,落葉喬木,小枝梢上開花,初開如胭脂,漸漸變淡紅色。花比垂絲海棠美,姿色比垂絲海棠更動人。花期四月。木瓜海棠,春季先葉後花,色有深紅、淡紅、白或紅白相雜,其果深黃色,水質、芳香。木瓜海棠,要注意催花方法:春節前五十天移花於室內,保持10至15℃溫度,每早噴30℃溫水,形成花蕾,二十五天即可開花。貼梗海棠,花柄甚短,貼近花枝故得此名,貼梗海棠喜歡肥沃土壤。
[編輯本段]歷史典故
1: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 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稱斷宋人林椿所繪《海棠圖》腸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又因為其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又來比喻美人。
2:南宋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
3: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曲故流傳後.蘇東坡據此寫了一首叫《海棠》 的詩,具體如下:
《海棠》
作者: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是一首詠海棠的詩。詩的頭兩句,描繪海棠所生長的富麗環境,表明海棠的珍貴。後兩句寫深夜也點燃蠟燭去欣賞海棠花,詩人愛花、愛美之情極為深切,這樣做也夠浪漫了。描寫精緻,用海棠比擬美人,更為生動。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作者: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蘇東坡愛花,實際上尤其鍾情於海棠花,可能是受他母親的影響。他母親一生最喜歡海棠花,並且以海棠作為自己的小名。蘇東坡1083年被貶到宜興,好友邵民瞻特地用賞花的方式接待他,蘇非常高興,憂郁的情緒減少了許多。看到邵民瞻家的花園缺少海棠花,次年特地從老家帶來了一盆植於朋友園中。18年後,蘇東坡還時常提起那西府海棠,關心著。
4:到了明代,「風流才子」唐伯虎根據"海棠春睡"典故,豐富了想像,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有詩雲∶
《題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
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5:宋代
《春暮游小園》
作者: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夭棘出莓牆。
6:清代與當代
文學大師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曾寫下了詠白海棠的詩。他把中國漢字的詩詞文化升華到了一個高度,圓了他的傳詩夢。詩人李陸高舉曹公的旗幟,和兩首曹公的詠白海棠,一首用格律,一首不拘一格,展現了中國詩詞之美 !
詠白海棠 限門盆魂痕昏
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其一 湘雲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湘雲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格律 李陸
天天惜護進出門,日日懷思恩義盆。
碧葉搖風醉相膽,白花弄影迷香魂。
衣衫素素嬌嬌嫩,珠淚斑斑點點痕。
幽夢覺來喜對月,不屈拂曉又黃昏。
不拘一格 李陸
心潔質雅伴守門,氣節高馨瑩滿盆。
千年雪影階前舞,今朝婀娜月里魂。
西子浣紗浸香汗,昭君出塞泣淚痕。
若言不遇愛花士,無邊寂寞祭晨昏。
[編輯本段]相關花語:
代表意義:遊子思鄉、離愁別緒
溫和、美麗、快樂
也有人說是跟隨他人的引導走
四季海棠的花語
[1]四季海棠宜贈送兒童,花語為:快樂聰慧;亦可贈充滿童心的成年人。
四季海棠又名海棠、瓜子海棠等,原產巴西,現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它屬秋海棠科須根類多年生草本花卉。盆栽觀賞,小七玲瓏,姿態優美,葉色嬌嫩光亮,花朵成簇,四季開放,別具引人喜愛的雅韻。
[編輯本段]海棠溯源
我們通常所說的海棠是指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有時也包括薔薇科木瓜屬的木瓜海棠、貼梗海棠,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秋海棠科的秋海棠也被泛稱為海棠。准確地說,海棠是指以栽培觀賞為目的,果實直徑小於等於5
㈦ 記得張愛玲說過她人生有三大恨,誰人告訴我
張愛玲說過的人生三大恨,分別為: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出處:出自張愛玲《紅樓夢魘》,原文為:「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輪鎮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紅樓夢魘》是張愛玲的一部重要作品。 1966年張愛玲定居美國,至1995年離世,期間以十年時間研究《紅樓夢》,此書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結晶。
書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紅樓夢〉未完》,《〈紅樓夢〉插曲之一》,《初詳〈紅樓夢〉》,《二詳〈紅樓夢〉》,《三詳〈紅樓夢〉》,《四詳〈紅樓夢〉》,《五詳〈紅樓夢〉》。
(7)海棠張愛玲擴展閱讀
張愛玲是復雜的、多側面的,是多棱鏡也是萬花筒。在張愛玲身上,小資看到時尚、少年看到愛情、作家看到文學、學者看到時代、百姓看到傳奇——那些年她紅得扒兆像把燃燒的火,眾人添柴,這把大火必定會一直燃燒,繼續燃燒……
張愛玲時代的老上海,像一輛在石板路上咿呀作響的獨輪車,一夜之間搖身一變,獨輪車化作1930式的雪鐵龍汽車,賓士在筆直寬闊的上海大馬路上。與汽車、洋行、電影、舞廳、咖啡、明星一同出現的。
還有傳奇女性張愛玲——在這里我要說:張愛玲是劃時代的,她的本身意義要大過她的作品。她是一個坐標,一座燈塔,或者說是一塊里程碑。作家石康這樣說:「張愛玲春桐租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張愛玲是偉大的,或者說是傑出的,傑出之處可簡單歸結為四點:職業寫作、愛情至上、物質第一、自由萬歲——這四點現在看來也許微不足道,但它能在那個時代中國人身上出現難能可貴。
中國人,特別是中國文人,五千多年來一直在老宅院里寫著霉味撲鼻的八股文,熏死人的墨臭籠罩著伸手不見五指的東方古國,所以唐朝出武則天這樣的女人並不奇怪,所以清代出慈禧這樣的女人也不奇怪。
然而時代畢竟到了老上海時代,一個全新、另類的女人張愛玲如明月當空——當然,她的出現也不奇怪,是水到渠成,也是理所當然。
㈧ 張愛玲在《十八春》里說:「海棠無香。
真相:這話最早不是張愛玲說的。歷史上說「海棠無香」的跟說「鶴是胎生」的其實是同一個人。
也就是說,「海棠無香」這種說法的可信度跟「鶴是胎生」是一樣的。
《冷齋夜話:鶴生卵》:
淵材迂闊好怪,嘗畜兩鶴,客至,指以誇曰:「此仙禽也。凡禽卵生,而此胎生。」語未卒,園丁報曰:「此鶴夜產一卵,大如梨。」淵材面發赤,訶曰:「敢謗鶴也。」卒去,鶴輒兩展其做猛灶脛伏地,淵材訝之,以杖驚使起,忽誕一卵純扮。淵材嗟咨曰:「鶴亦敗道,吾乃為劉禹錫《佳話》所誤。自今除佛、老子、孔子之語,余皆勘驗。」予曰:「淵材自信之力,然讀《相鶴經》未熟耳。」又嘗曰:「知脊吾平生無所恨,所恨者五事耳。」人問其故。淵材斂目不言,久之曰:「吾論不入時聽,恐汝曹輕易之。」問者力請說,乃答曰:「第一恨鰣魚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蒓菜性冷,第四恨海棠無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詩。」聞者大笑,而淵材瞠目曰:「諸子果輕易吾論也。」
㈨ 張愛玲說:「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
「恨海棠無香」「恨鰣魚多刺」,前人已有所嘆。出自宋代惠洪所著《冷專齋夜話》。屬
海棠並非無香,五代詞人和凝就曾在《臨江仙》中寫道:「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樓霧縠空濛。」以此來寫海棠的香,所以彭淵材說「海棠無香」,只是用來說明自己的遺憾心情罷了。
鰣魚是「長江三絕」之一,有名的美味。烹制時不必不去鱗,鮮美肥嫩,令人回味不已。蘇東坡曾評價說「此中風味勝蒓鱸」。美中不足的,便是鰣魚多刺,讓人又愛又恨。
所以,古人所說「恨海棠無香」「恨鰣魚多刺」,都是在說美中不足之事,表達心中的遺憾之情。
(9)海棠張愛玲擴展閱讀:
張愛玲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