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下山蘭花苗

下山蘭花苗

發布時間: 2023-05-22 12:04:11

㈠ 下山蘭花應該怎麼養

進入3月以後就是下山蘭的種植旺季了,一些剛剛接觸蘭花的朋友,可能正准備種上幾盆下山蘭,但苦於不知道如何操作。其實下山蘭是非常好養易活的,只要掌握這幾個步驟,種活是完全沒有問題了。

一、等一晚
剛剛挖采來的下山蘭,不要著急上盆種植,因為此時根系可能含水量比較大,根系就比較脆,越是健壯的根系越發脆,也更容易折斷。
等一個晚上以後,蘭根的水分會消耗一些,此時蘭根韌性就會更好了。這時再對它進行修根剪葉,操作起來就會更簡單了。將一些長勢不好的蘭苗修剪掉,最重要的是空根與爛根一定要剪干凈。然後用報紙遮住蘭苗,將剪切的傷口放在陽光下曬一下(3月份的陽光沒有問題),大約半天左右傷口就會收斂。對一些較大的傷口,可以先用多菌靈點塗一下再曬,這樣上盆後得病幾率會小很多。
二、撈一把
在採挖下山蘭的時候,順便在它的根系附近撈一些最蓬鬆的腐殖土,不要小看這一把土啊。這種腐殖土中含有蘭根生長必須的蘭菌,而且還富含各種肥力元素。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多帶一些回來,混合在事先准備好的植料中,可以促進下山蘭快速服盆。
由於蘭花盆容積所限,不宜用純腐殖土種植下山蘭,需要摻入一些硬質的材料,比如樹皮、爛木頭、小碎石等,加強植料中的空氣流動,這樣才符合下山蘭根系的生長要求。
三、高一些
種植下山蘭時不要太深了,尤其是春蘭。在上盆的時候一手輕捏蘭花的蘆頭,將手放在盆沿上,使蘭花蘆頭與盆沿齊平或稍低,然後填充植料。填充到一半時,邊填邊搖花盆讓植料均勻充滿花盆,跟著將蘭株往上輕輕提一下, 這樣種植後蘭花的蘆頭就與盆沿齊平或稍高了。
偏淺的種植能讓蘭花發苗更多也更壯,因為蘭花的蘆頭也是需要呼吸新鮮空氣的,而且一些剪切過的傷口暴露在空氣中,更容易癒合,減少病菌的侵入幾率。

四、干一干
下山蘭種植以後不宜馬上澆水,只要植料有一定的濕度,蘭株就可以維持至少一周不會失水,一般種植時的植料濕度以25--30%為宜。因這下山蘭上盆前都需要修根,此時澆定根水完全沒有必要,根系也不可能會有效吸收。相反還會導致植料中新鮮空氣的減少,影響蘭根適應新環境。正常情況下,下山蘭種植後3--7天再澆水也不遲。

五、陰一陰
不論下山蘭採挖的時候有多向陽,在種植後都需要陰養一段時間(7--10天),這是我們常說的緩苗期。在緩期如果陽光太大,會導致葉片乾枯發黃等現象,因為緩苗期的蘭株沒有水分來源,在陽光下消耗的是本株的貯備水分。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靜養,渡過緩苗期就可以轉為常規管理了。

㈡ 下山蘭花如何下栽

種植下山蘭應選擇中號盆,用瓦粒和少量的夫沃施沃葉微生物菌劑將其深埋,剛上盆的蘭花忌澆水,放置在陰涼通風又溫暖的地方三五天後再澆水。一般夏秋季節生長旺盛期,盆中植料保持七成濕,冬季植料保持三成濕即可。頭年無需施肥。此外,在種植養護期間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放置
下山蘭花原生長在高山樹林通風、空氣濕度大、蔭蔽的環境下,因此,下山蘭栽培地點應選擇通風地帶,蘭盆應東南向放置,遮蔭度一般應控制在80%以上。
2.選盆
蘭盆的選擇上要能夠滿足蘭株植料通氣、透水。蘭盆大小選擇也有講究,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不能太淺也不能太深,太小太淺不便於走根,太大太深不利於透水。
3.操作
將蘭株的爛根、碎葉、焦尖作一番修剪。植料盡量選擇下山蘭株周邊的山林土沃土(部分土有蟲卵,要注意消毒。)先裝一些植金石或是普通小石子也行,便於透水。再裝1/4沃土,扶正蘭苗,自然展開根部,待裝滿土。再用手按實使其不松動。第二或是第三天澆水,水要澆透。放牆根、窗下,讓其自然瀝去多餘水分。
4.用葯
下山蘭花的用葯要看草的情況,多數下山蘭花是健康的。即使有些菌類帶入,也是有益菌佔多,有害菌是肯定有的,但壯草有免疫力。如是弱草,在消毒殺菌方面要嚴格一些。下山蘭花剪根後和入盆時用些殺菌防病的葯是必不可少的。

㈢ 下山蘭的種植技巧,你都掌握了么

對於家居庭院的裝飾,很多人都以下山蘭為主。因為這種花卉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而且還起到空氣凈化的作用。那麼冊明談,對於下山蘭,我們應該如何種植呢?其種植的技巧又有哪些?
下山蘭效果圖
下山蘭的種植技巧:
光照:
下山蘭花的陰養要有度,壯草10天左右,弱草25天左右,即可漸見陽光。蘭花出戶是陰天,如在好天出戶,要稍避強光,就象人從較暗的室內走進陽光時會目眩一樣,植物也是如此。
肥水:
由於下山苗受傷部位需時間恢復,一般要少用肥,施肥只會爛根、燒苗,適得其友。適當在澆水時帶點薄薄的腐熟餅汁水、淘米水或少量復合肥等即可。水以少為宜,一次澆足可管一周左右時間。
下山蘭效果圖
通風:
下山蘭花在通風上很重要的,草在山上是一直能呼吸新鮮空氣的。通風的要點在於空氣的交換,所以適時開窗換氣是非常重要的。但下山蘭花也要避免過強的自然風力,以防會影響到植物的生槐毀長。
用:
下山蘭花的用要看草的情況,多數下山蘭花是健康的。即使有些菌類帶入,也是有益菌佔多,有害菌是肯定有的,但壯草有免疫力。如是弱草,所以在消毒殺菌方面要嚴格一些,以防造成植物的死亡。
好了,以上就是下山蘭種植技巧的相關介紹州碰了,大家對這些種植技巧是不是都掌握住了呢?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下山蘭的種植技巧,請繼續關注。

㈣ 下山蘭最晚葉芽出土是什麼時候

下山蘭花最晚葉芽出土時間是什麼時候?怎麼養?一一一下山蘭花,顧名思義,就是剛從山林中採挖下來,還沒有正式經過人工馴化的野生蘭花。一般情況下,蘭花每年有兩個時間段最適合出新芽,一個是春季,一個是秋季。大部分的地區每年基本從3月底就會有新芽陸續的開始萌發了,然後到秋季10-12月條件適宜也可能會再次萌發新芽。

㈤ 下山蘭怎樣培育

下山蘭又稱落山蘭或山采蘭,指的是那些剛從山上挖取不久,野氣未消的國蘭植版株。這些下山蘭多在蘭市地權攤上可以買到,價錢通常不貴,不到10元就可以購到一叢,成為大眾消費購買的主要對象。
要種好這些野氣未消的下山蘭,其關鍵就是要正確選用植料和盆具,最好是採用專門用於植蘭的植料,如蘭石、火山石、發泡煉石等,盆具應挑選那些透氣良好的瓦盆或蘭花專用塑料盆等。通常剛購回的落山蘭根部包裹有保濕的水苔,栽種前應除去,露出肉質根後,用剪刀剪去斷根黃葉,理順後將其上盆栽種,放入植料後用竹簽將植料插實或搖實,用水淋透後置於半陰處放置。日常管理按不同種類國蘭的生長要求進行,通常歷經1~2年栽植後方可馴化,長出新芽和新葉,更適合在家居條件下生長。

㈥ 下山蘭如何上盆,像筍樣的東西帶著還是去掉柳樹皮墊底可以嗎

下山蘭花如何上盆,像筍樣的東西帶著還是去掉?柳樹皮墊底可以嗎?一一一 用事實說話,用實際經驗帶您把家裡的花兒養好,跟您一起玩花卉。

我們從花卉市場蘭花專賣店買到的蘭花,常常是已經上盆的盆蘭或者是蘭園生產出來的裸根蘭花苗。首先我們要懂得來蘭園、蘭場生產出來的蘭花苗根系多是呈上下垂直生長的。

而剛下山的野生蘭花根系多是呈放射狀四面橫向生長的,根系不會很深。這是區分下山蘭花和蘭場繁殖的蘭花最簡便的方法。

個人經驗和建議,覺得有用,敬請關注點贊。多多交流,之後不斷分享更多的養花知識和養花技巧。

㈦ 下山蘭花應該怎麼養 下山蘭花按如下方法養殖

1、下山蘭花原生長在高山樹林通風、空氣濕度大、蔭蔽的環境下,因此,下山蘭栽培地點應選擇通風地帶,蘭盆應東南向放置,遮蔭度一般應控制在80%以上。

2、要選擇砂土瓦盆,避免用內面為釉質的盆具,縈砂盆最理想,但價格較高。其他木質、塑料、搪瓷等容器雖效果差些,但也可代用。

3、將蘭株的爛根、碎葉、焦尖作一番修剪,根據蘭株大小選擇蘭盆,在盆具底部排水孔處,用稍大的瓦片、磚頭蓋住,留縫以利排水。先裝1/4沃土。再扶正蘭苗,自然展開根部,待裝滿土。再用手按實使其不松動。一次澆足水,放牆根、窗下,讓其自然瀝去多餘水分。要排水、透氣,這是能否栽成功的關鍵。早春栽下2天一3天後,擺放南邊向陽暖和位置,注憊少澆水,1周~2周後即能恢復生長,待花芽抽出。

㈧ 下山春蘭和蕙蘭,秋冬養護須知有哪些,如何做好防凍

我在與蘭友交流時,經常發現這樣的案例,一盆花苞長得很壯的蘭花,因為搬到室內而致使花苞枯萎,整個過程一般都不會超過10天。

-=

而入室過早的蘭花,會因為室溫變化而引發蘭株的「假春」感受,刺激蘭苗開始萌動。但盆土隨著環境溫度變化的節奏比較慢,蘭根沒有接受到「春」的信息,還是處於停滯狀態。這時花苞剛萌動就會造成養分供應的後繼無力,所以我們常常看到急入室的帶苞蘭花,幾天內花苞會變大,然後迅速枯萎消亡,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

我在晚秋初冬的操作

關於野生下山蘭的抗凍實驗,我做過很多次,有成功也有失敗。其中最慘的一次是2017年冬天,我的蘭友都知道這件事情。當時用了20多盆下山熟苗(春蕙各半),放在室外無遮擋的環境下越冬,2017年冬天這邊的氣候比較惡劣,極端低溫超過零下9度(可能山區還要低一點)。在連續下大雪的時候,蘭花以及花苞完全沒有問題,都被大雪覆蓋了,因為「雪被」有保溫的效果。

如果這時把雪掃除干凈,蘭花搬回到室內或者棚中,那麼這些蘭花都不會有任何問題。關鍵在於雪後的那些天,天晴開始化雪了,白天太陽下積雪化掉一層,雪水注入花盆中,到傍晚的時候氣溫下降積水結冰。第二天早上端起蘭盆時,感覺就是捧著一個冰坨,此時蘭根也已與土壤一起結成冰塊了。

為了實驗數據更真實,更有參考性,這批蘭花我就一直沒有搬動。饒是如此,這20多盆蘭花最終也沒有全軍覆沒。

㈨ 下山蘭花的具體養殖方法是什麼

在家中養殖下山蘭花成了現在很多蘭花 愛好 者的選擇。不過蘭花的養殖,尤其是下山蘭花的養殖需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下面就由我告訴大家下山蘭花的養殖 方法 吧!

下山蘭花的具體養殖方法
1.肥水:由於下山苗受傷部位需時間恢復,一般要少用肥,施肥只會爛根、燒苗,適得其友。適當在澆水時帶點薄薄的腐熟餅汁水、淘米水或少量復合肥等即可。水以少為宜,一次澆足可管一周左右時間,除非盆土過於乾燥,否則不要再增加澆水次數。若不做雜交,可在花將開敗時,用剪刀剪去殘花莖,以節約養分,供生長需要。花後蘭株。有條件的可連盆放院子里的土面上或將盆半埋土中,以利保持肥水不流失,也可直接移至土中。

2.光照:下山蘭花的陰養要有度,壯草15天左右,弱草30天左右,即可漸見陽光。蘭花出戶最好是陰天,如在好天出戶,要稍避強光,就象人從較暗的室內走進陽光時會目眩一樣,植物也是如此。

3.通風:下山蘭花在通風上很重要的,草在山上是一直能呼吸新鮮空氣的。通風的要點在於空氣的交換,所以適時開窗換氣是非常重要的。但下山蘭花也要避免過強的自然風力,過大的風會讓葉片失水而導致退苗過多。

4.用葯:下山蘭花的用葯要看草的情況,多數下山蘭花是健康的。即使有些菌類帶入,也是有益菌佔多,有害菌是肯定有的,但壯草有免疫力。如是弱草,在消毒殺菌方面要嚴格一些。下山蘭花剪根後和入盆時用些殺菌防病的葯是必不可少的。
養蘭場所的准備
1.生產性地栽

地生蘭的原始環境是生長在山林幽谷之間,地勢高爽,有樹木遮蔭,構成潤濕小氣候。溫差小,空氣潔凈。當引種馴化時,應先模擬其野生環境,方能栽得花繁葉茂。目前隨著工業發展和城市現代化、綠化工作一時又不能相應跟上,受工廠和交通工具的污染。所以都市中培養蘭花都不及郊區生長健壯。為此我們所建蘭圃在安徽省會合肥市南郊,地處江淮分水嶺南側,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8毫米,無霜期250天,與野生蘭花的原牛環境有差距,與寒蘭、建蘭的原生地氣象因子相差甚遠,所以在馴化植蘭場所作了精心設計和對環境因子調節作了切實可行安排。蘭圃佔地約1.5萬平方米,呈長方形,圃有一長方形水塘,用以貯存 雨水 。圃中每隔2.5米左右固定2.5米高的毛竹一根,上方橫扎毛竹成架,用以鋪扎第一層遮光網,在距第一層遮光網下方20厘米處再置一橫向細毛竹,用以鋪排第二層活動遮光網。第一層遮光網從春到秋基本固定,第二層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收或放。用心調節光、溫。

苗床寬度為1.2米,長度12—16米(隨地形)高度約30—40厘米(5—7塊磚高),苗床間隔50厘米,通道寬130厘米。便於日常管理。冬季時每兩床扎一塑料大棚,進行保暖。下雪天注意清雪、避免雪多壓蹋塑料棚。約每畝(一畝≈667平方米)地砌貯水量1立方米的水槽兩個,以處理自來水。冬季在塑料棚內相隔4米左右設置100—150瓦燈泡,主要用於增溫。

2.露地栽培

(1)樹蔭地栽喬蘭。這是以觀賞為目的,利用有稀疏樹蔭的屋前、牆隅或游覽區適當栽植在地上,但必須挖除原有瘠薄粘土,換入疏鬆腐殖質土或良好田內表土。進入冬令時節,在根部泥面上鋪蓋一些稻草,以免凍傷蘭根。假如有嚴寒,還需在葉叢上面敷設草簾或其他松軟遮掩物,以防凍害。這種地栽養蘭除盛夏酷暑需加強管理防護外,一般都可粗放,任其自然生長。露地栽種的蘭花都是不具瓣型的粗種。翌年春季,天氣轉暖後,方可揭除禦寒遮掩物。經過多年生長後,只要適時澆水,施肥,它的適應性還是比較強的,能年年盛花,幽香瓢遠,為點綴田園之佳品。但是,在布置地栽養蘭時,除考慮布局的幽靜外。對蘭花的習性也應斟酌,如春蘭喜偏陰、蕙蘭宜稍陽,秋蘭、寒蘭、報歲蘭不宜受凍。

(2)盆栽養蘭。也就是指蔭棚養蘭。凡是盆栽養蘭最好用泥盆,即素燒瓦盆,它透氣性良好,能濾水,而且價格便宜。是經濟實惠的栽蘭用品。但瓦盆比較粗糙,不美觀,用於展覽不相宜。瓷盆或釉盆外表美觀,但透氣性、濾水性都很差,如用以長期栽蘭,容易將蘭根漚壞,使蘭花難以生長旺盛。所以在用瓷盆或釉盆栽蘭時,必須在盆底多墊—些排水瓦片。或蚌殼之類填充物;而且澆水要有節制,不宜過量。如果用泥瓦盆栽種蘭花,參加展覽時可將其套在較大的瓷盆或釉盆之內。

宜興紫砂盆,外形美觀大方,又有一定的透氣性能,比較適宜於栽蘭。

新買的蘭盆須用水浸泡數日,尤其剛出窯後的瓦盆更必須讓其吸足水分,完全消除其火燥之氣。一般栽蘭,新栽的蘭多用新盆,換盆時多用舊盆。

凡是盆栽蘭花,最好不要直接坐放在地上,因為容易受到蟲害和雜草叢生的滋擾。尤其是熱夏季,驕陽炙熱,地溫上升,傷害蘭草;每當雷暴雨、梅雨季中,濕熱上升更大,容易蒸壞蘭根;更因緊貼地面通風不暢。不利氣生根生長。為減少上述影響,可將蘭盆放在水泥板壘成的蘭台上,便於上下對流,不斷供給新鮮空氣,促進蘭花呼吸作用,增強代謝機能,積累養分和能量製造,使蘭花生長健壯,又可避免螞蟻、蛞蝓等侵害蘭很。假如受條件限制,可用一隻空泥盆反扣倒置在地上,再將盆蘭放在上面。

3.蘭室栽培

蘭室主要供地生蘭越冬之用。不同種類的蘭花,生態習性不同,所以對於越冬進室的時間和室溫要求也不相同。

地生蘭類只要氣溫不低於7℃—8℃。大都可以露天栽培。江蘇、浙江一帶習慣在“ 立冬 ”以後,把要求氣溫稍高的建蘭、寒蘭、報歲蘭搬進室內培養,將一些有花蕾的春蘭和惠蘭移置在廊檐下或避寒的地方,以免受初霜的侵襲,影響花蕾發育。“ 小雪 ”以後,把由假鱗莖培育出的盆蘭和瘦弱小草,尤其屬素心瓣的蘭花,逐步搬入室內,安放在靠近窗口的蘭架上,以便受到陽光的照射。“ 大雪 ”以後,將全部盆栽蘭花搬進室內養護。蘭花入蘭室前,先把蘭盆周圍汰洗干凈,既可防止泥污沾染蟲卵、黴菌等,又顯得清潔雅觀。蘭盆放置時注意合理排放,既便於陽光透射又有利於通風。

地生蘭在室內越冬時,關鍵是掌握好溫度與濕度。一般室溫要保持在7℃—8℃以上,報歲蘭最理想應保持在10℃—15℃。蘭盆入室後,如果天氣尚未嚴寒結冰,中午前後應將南面窗子打開,北面開小氣窗,便於室內空氣流通。晚時,如果室內溫度仍在5℃以上,可將南北之小氣窗微開;如低於5℃,應把全部窗戶關閉。隆冬季節,只在無風晴日中午,稍半開窗,略為透氣,待太陽稍偏就應關閉門窗,臨晚加掛草簾或棉布簾。如溫度持續降至3℃—5℃以下,則可用有煙囪管的煤爐加溫。

交春之後,氣候逐漸轉暖,晴朗的中午可將蘭室門窗全部敞開,但要注意氣溫的變化;下午溫度漸降,宜將南窗半開半閉;夜幕降臨前仍全部關好。在這期間,蘭室溫度最好經常保持在10℃左右,如果溫度偏高,會引起春蘭的早花品種提早開花,花朵也易於早萎。初春之際,更要防止倒春寒,影響花蕊生長,甚至凍傷蘭根。

“ 驚蟄 ”之後,凡沒有花蕾的春蘭和惠蘭都可出房,搬置在露天台架上,晚上在棚架上加蓋蘆簾,防禦霜害。凡帶有花蕾的各類蘭花仍應留在蘭室內養護,待“ 清明 ”後,方可搬出室外培養;但晚間仍應注意防止晚霜。

在室內養蘭期,尤其在嚴寒季節,對盆栽蘭花的干濕度必須特別注意。盆土宜干,何時需要澆水,可看盆面,如表層泥土呈粉末松敬狀態時,而下面的土尚微潮,不可等盆土完全乾了再澆水。澆水時先將盆蘭搬下,放在地上,沿著盆口水槽澆水,切忌將水浸入葉束。也可把蘭盆放在水缸中淺浸數分鍾,水以浸及盆腰為限。在澆水時,如水浸入葉鞘中,應及時用於布抹去水痕,或讓陽光曬干後,方能搬回室內。由於蘭花長期放置在室內培養,葉面上常附著許多灰塵,妨礙新陳代謝。可選擇晴暖天氣,中午時分將盆移至室外的陽光下,用細孔噴壺噴灑清洗葉面,沖滌塵垢,待水漬干後,再撤回室內。如果水漬未乾,蘭葉沾濕部位容易發黑、枯萎。

室內養蘭,加溫期間。室內氣溫往往偏高,葉叢顯出乾燥,盆內土面干松,或盆面苔蘚憔悴。就應及時在通道和牆上噴灑些水,讓其蒸騰,以調節溫度。總之,室內養蘭,無論盆內蘭草或盆面苔蘚要保持綠翠為好。

如為業余養蘭者,因條件所限,可利用室外朝南向陽沿牆處,一面倚借牆體,另三面用磚砌成單斜式地箱。面積大小,可根據盆缽多少而定。地箱上的斜面裝置開關兩便的木框玻璃窗或塑料薄膜窗。蘭葉長而高的,放置在靠牆空間較高的位置,應放在倒置的空花盆上,或放在疊壘成有合適高度的磚塊、條木、水泥板上。低矮的蘭盆逐行向前排列、所有的葉尖或環葉頂部都不能觸及窗面的玻璃或塑料薄膜。在嚴寒季節,每當氣溫過低或風雪日子裡,斜窗上必須覆蓋足夠防止寒氣侵入的草簾或其他的遮蓋物。在天氣晴和時,尤當 立春 以後,陽光照射時,可揭除防寒草簾;中午陽光較強,氣溫稍高,可將蓋窗掀起擱成一條縫隙,調節新鮮空氣。陽光偏射後應立即關起蓋窗。日常要十分注意,在蓋窗玻璃上不能凝聚過多的水滴,防止其滴入葉叢,沾濕部位往往發黑腐爛,甚至枯死。
蘭花的栽植
1.栽植時機

無論翻栽或是新栽,時機的選擇對蘭花的成活、長勢、發育都有很大影響。因此十分重要。一般比較適宜的時間是蘭花的體眠期,即3—4月份,新芽沒有出土之前為好;論時令,則是 春分 到清明之間。若在新芽出土之後,操作十分不便,稍不小心即碰斷碰傷新芽。當蘭花的休眠期即將結束,新芽和新根正處於即將長出而又未長出之際,此時栽植最佳,栽後不久即能走根出芽,恢復正常生長。如果栽植過早,則栽後蘭花不易“還陽”,如遇低溫、寒潮、晚霜、春雷往往造成凍傷。長江流域冬季蘭室很少加溫。冬季十分寒冷,因而不主張在嚴寒冬季分株。

為了分株時操作方便,可以在分株前讓土壤適當乾燥。使根發白,產生不明顯的凋縮,使本來脆而易斷的肉質根變得綿軟,分株和栽盆時不致折傷根部太多。

規模較大的蘭圃,栽植工作量大,前後花費時間較長。應將名貴品種安排在最佳時間栽植。一般品種可以酌情推遲或提早。

2.採用蘭苗

繁殖用蘭花應當選用生長良好無病蟲的蘭苗。蘭花經2—3年栽植,就要換土或換盆,這時應結合分株繁殖。換盆時以左手掌托住花盆底郎,右手手指伸開細心伸入蘭苗葉叢中擋住盆土,然後將蘭盆放倒,盆身傾斜側對人面,盆口下緣觸地。這時兩手同時將盆稍往上提,使盆下緣輕輕地叩撞地面,讓盆土松動,轉動盆身,改變盆口下緣叩撞地面的接觸點,讓盆土逐漸均勻松動而脫離花盆。右手托住蘭株,左手將花盆取下。如果蘭花植株過高,則宜在木椅或水泥台邊沿處叩撞盆門下緣,使蘭葉懸於空中而不受傷折斷。蘭花盆土與盆分離後,將蘭苗及盆土平放,使土坨不致猛然鬆散裂開,導致蘭花根系折斷。再細心把土坨輕輕拍打鬆散,逐步將舊盆土抖落。小心抓住假鱗莖,以免傷及葉和嫩芽,尤其是保護根尖。剪除已枯黃的葉片、假鱗莖上的腐敗苞葉及腐爛干空的老根。但對有新芽的假鱗莖上的葉片應盡量保留,以促使新芽生長良好。

對經選擇已清理好的較大叢植株。找出其兩假鱗莖相距較寬、用手搖動時又容易松動之自然縫隙,將兩個假鱗莖剪開,前人謂之“開馬路”然後用兩手控兩叢基部,沿“馬路”輕搖慢拉將其分為兩叢。

將分開的蘭叢適當修剪,再用800倍清水稀釋的托布津溶液,浸泡10—15分鍾,只宜浸根,不宜浸葉;也可用1000倍水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注意只消毒傷口部分,然後將蘭晾於陰涼通風處。待蘭根發軟、容易彎曲時即可栽植。一般天氣晴朗時,晾半天時間就可以了,當然不能晾得過干。

3.栽植程序

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1)墊盆。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2)栽植。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

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 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3)填土。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

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4)鋪面。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5)澆水。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猜你喜歡:

1. 下山蕙蘭怎麼養

2. 盤龍香的正確養殖方法是什麼

3. 蘭花的養殖方法與技巧

4. 下山蘭花怎麼養才開花

5. 下山蘭花怎麼養

㈩ 下山蘭好養嗎

種植下山蘭的難度是什麼 如何養好下山蘭 5分 下山蘭特點:一、根系或多或少都有損傷。二、離開原生環境,需要時間去適應。想要養好下山蘭,切記首先是清憨,根未長好絕不施肥。盆土要透氣素凈,不加任何基肥。若是北方,水質多偏鹼,澆水時適當滴一兩滴米醋正好符合蘭花的需求。

剛弄到的下山蘭怎檔圓么養? (1)下山蘭要先把殘枝敗葉、腐根修剪掉,修剪好的蘭花要用殺菌葯水(高錳酸鉀等兌到水裡)整株浸泡殺菌15―30分鍾,拿出來在陰涼處晾乾待栽。
(2)配土:俗話說土雜蘭優,細葉類蘭土要以腐葉土(6成)為主,紅土和山基土各佔2成。腐葉土、紅土、山基土都只能要粗顆粒的,細的栽別的花用。(蘭花的根要通過根和土之間生成的蘭菌轉換吸收營養,如果蘭土被雜菌感染整盆蘭花容易栽死,所以配好的蘭土要高溫殺菌)
(3)把喇叭盆(這種盆透氣排水性好)底部用包裝泡沫墊到盆的三分之一處,然後將蘭株植入盆中,土表用水苔覆蓋,第二天澆一次透水。以後堅持盆土干透一次澆一次透水的原則去管理,保證你的花能養好。

我是養蘭新手,「下山蘭」值得養嗎? 不建議去玩下山蘭。實在沒把握養好或只想聞香。小桃紅就很合適。價格和下山蘭差不多。但卻是成熟品種,易養易復花又香。

下山蘭花怎麼養 下山草選購回家後,視草的壯弱情況,去除些斷根空根是很必要的,不要以為根留得越
多越容易成活,往往留下的斷根是產生病害的源頭。
如是較壯的草,根可以少留些,多留了根下盆時因根太密會導致窩根,窩根後靠不著植
料的根會因失去作用而枯空,還不如早些剪除。
每苗草都有一支中根,中根是對應前蠢臘該苗草中心部位的根,較好識別,其基部較粗壯,結
點牢固,基部垂直向下生長,不動搖,此根一定要留,不能剪去。
根的修剪要疏密有致,前龍根一般靠邊些,可多留些,後龍草的根可少留些,一把草的
根團中心部位要疏一些,不然植料很難到位。
弱草根要多留一些,只要將每支根剪出潔白的傷口即可,如弱苗傷根過多,要適量剪除
蘭葉,減小葉面蒸騰量。有的受傷的弱苗入盆後會搖動,可用不銹鋼絲或塑料棒綁好後
再入盆。
下山草的枯黃葉甲有時會多得象雜亂的棕絲,纏在蘭苗的基部,要修剪干凈,如不剪便
入盆,那些部位就不易收干,會導致久濕成病。
如購進較有前途或是較貴的下山草,成活非常重要,這類草可用蘭盆中種過的植料栽培
,但要避免用剛上過重肥的植料。可在各蘭盆中取些慧滑表層土來使用。
干長根,濕長葉。此話雖不絕對,但還是包涵著大道理的。盆土稍潤勿濕。晴天時可噴
水補濕,噴水時要盡可能避免全株噴濕。盡量向外圍葉梢多噴些,葉基部盡可能不要噴
到。葉梢給水是盡可能調動整張葉脈絡的運行,基部給水後如不能及時收,也較易產生
病害。
下山草的陰養要有度,壯草15天左右,弱草30天左右,即可漸見陽光。在養花中有個讓
花曬太陽的誤區:有朋友一看,哇,天真好,把花端出去曬曬。殊不知這是養花之大忌
。陰養到見光再到直接接受陽光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蘭花出戶最好是陰天,如在好天出戶,要稍避強光,就象人從較暗的室內走進陽光時會
目眩一樣,植物也是如此。
下山草在通風上很重要的,草在山上是一直能呼吸新鮮空氣的。有蘭友會用小風扇來加
強通風,但如是在一個密閉的環境中,那隻是吹風,不是通風。通風的要點在於空氣的
交換,所以適時開窗換氣是非常重要的。但下山草也要避免過強的自然風力,過大的風
會讓葉片失水而導致退苗過多。
下山草的用葯要看草的情況,多數下山草是健康的。即使有些菌類帶入,也是有益菌占
多,有害菌是肯定有的,但壯草有免疫力。如是弱草,在消毒殺菌方面要嚴格一些。下
山草剪根後和入盆時用些殺菌防病的葯是必不可少的。
下山草在一年的養護後可以脫盆檢視。剪去空根爛甲,看看新根的長勢,新芽的多少。
再在植料中加入些保水保肥的植料或加點基肥便可進入正常管理。

下山蘭怎樣養 (1)下山蘭要先把殘枝敗葉、腐根修剪掉,修剪好的蘭花要用殺菌葯水(高錳酸鉀等兌到水裡)整株浸泡殺菌15―30分鍾,拿出來在陰涼處晾乾待栽。
(2)配土:俗話說土雜蘭優,細葉類蘭土要以腐葉土(6成)為主,紅土和山基土各佔2成。腐葉土、紅土、山基土都只能要粗顆粒的,細的栽別的花用。(蘭花的根要通過根和土之間生成的蘭菌轉換吸收營養,如果蘭土被雜菌感染整盆蘭花容易栽死,所以配好的蘭土要高溫殺菌)
(3)把喇叭盆(這種盆透氣排水性好)底部用包裝泡沫墊到盆的三分之一處,然後將蘭株植入盆中,土表用水苔覆蓋,第二天澆一次透水。以後堅持盆土干透一次澆一次透水的原則去管理,保證你的花能養好。

野山蘭也有名貴的么?下山蘭養了它會變種么? 通風、遮蔭由於下山蘭原生長在高山樹林通風、空氣濕度大、蔭蔽的環境下,因此,下山蘭栽培地點應選擇通風地帶,蘭盆應東南向放置,遮蔭度一般應控制在80%以上,同時盡可能做到防止西北寒風吹襲。下山蘭(春蘭)忌濕、免肥由於下山蘭根部多少有些損傷,吸收水分的功能未恢復正常,澆水過多以免下山蘭根部透氣不良,呼吸受阻,嚴重時將引起爛根,所以一般夏秋季節生長旺盛期,盆中植料保持七成濕,冬季植料保持三成濕,同時盡量增加空氣濕度和地面濕潤;又由於根部吸收功能差,培養土養分尚足,一般第一年不用施肥。配土壤也是一非常關鍵的環節。現在很多蘭花都用人工植料栽培,而且人工植料價格不凡。蘭花生長於深山,自然的土壤是蘭花最好的植料。也可以用舒松的腐葉土。原料:草木炭(最好用稻子和玉米燒制而成,已腐熟),朽木,茶葉(喝過的茶葉,經腐熟),羊肝石(此石為黃色,用手一捏就碎,吸水性強),松針土(松樹下面土壤表面的那一層發黑的松針),塘泥(用乾的,用硬物將其打碎)。做法:按草木炭1份,朽木、茶葉、松針土各2份,羊肝石、塘泥各3份,充分混合一起即可。配方配出的土壤所栽培的蘭花,每年每苗發2苗以上,開出的花色鮮、香味濃。土壤的管理要見干見濕。如果在第一次澆水後見土壤太濕時,給土壤松一下效果更好。

下山蘭花怎麼養才開花 一、選植料。有用塘泥、碎磚粒、風化岩、火山岩、仙土、腐葉土都行。我用腐葉土,要知道養熟草選用仙土之類較合適,但下山蘭選用腐葉土更能符合自然生長條件。但腐葉土有很多弊端,主要是透氣差,深植會影響發苗,淺種又不利於水分儲存常出現倒苗現象。
二、選蘭盆。泥盆、紫砂盆和塑料盆栽種都可,用過大的盆不利於馴化,難除野性,容易旺長,不利於開花和發苗,管理難度增大。用小盆下山蕙蘭根系要大量修整,對下山蘭來說會出現苗基鬆散造成倒苗,根系不修剪蕙蘭無法放入中小盆種植。蘭盆選用也要參考下山蕙蘭植株大小栽植。
三、蕙喜陽。野外蕙蘭多生長崖壁上方最多,通風陽光充足,陰面很少有蕙蘭的影子。下山蕙蘭萌芽前不易強陽光照射,只有在蕙蘭成熟草後才能根據惠蘭喜陽特性加強管理,不能象春蘭那樣放在半陰半陽處管理,一年四季都要受陽光照射。如果陽光充足,栽培的惠蘭葉亮健挺、根系發達、苗壯易發、極易起花、花香亮麗。
四、澆水關。精心澆水是否適當,是馴化下山蕙蘭過程中的關鍵,澆水不當會導致植株死亡,澆水要多實踐、多體會,沒有固定經驗可比照,做到不幹不澆、定期坐盆,噴水時要做到看天晴雨、看盆土干濕、看草強弱,適時適量澆水,夏天日出前澆水,冬天中午澆水,7至9月份控制澆水,保持偏干,以促進花芽生長。
五、注通風。通風是下山蕙蘭關鍵,要注意環境通風,經常防治病蟲害,使植株健康生長。蕙蘭原生長海拔較高,一般在1000米左右,經常承受了0攝氏度以下低溫的錘煉,我從很多野外蕙蘭看到不在闊葉林地帶的蕙蘭長勢也非常好。栽培馴化注通風,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總結,改進栽培技術。
六、蕙服盆。下山蕙蘭服盆有時需幾年,一般來說經換盆一年以上的蕙蘭才能進入最佳生長期,這與蕙蘭的生理特點相關聯。蕙蘭以葉高大、根系發達著稱,當換翻盆時根系易短時期內脫水,相對多的根其損傷也是相對的多一些,其在服盆過程中的根與壤合也需相對長的過程,於是就會出現相對長的不宜期了。一旦蕙蘭服盆成功,其一年四季都會不間斷地萌芽。蘭服盆早於蕙,也就是說蕙蘭服盆所付出的成本高於蘭。於是,蕙比起蘭來更易倒草。這就是蕙蘭必需有足夠的苗數才能復原的道理。現在有些賣家,把蕙蘭分單出售,買家風險極大,一般來說,下山蘭(蕙)全是老單苗,那麼能引種成功的希望渺茫,除非有非凡的養殖條件及種植水平。蘭可常換盆,而蕙如想換盆還需三思而後行。蕙對環境的適應也弱於蘭,人們在蕙蘭翻盆時更應注重蕙的遮陰力度及增加環境濕度,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而讓蕙蘭盡量多地積蓄養份,才是翻盆成敗的所在。蕙性剛烈,因此農村有看蘭葉軟硬之分,軟葉為蘭硬葉就是蕙了,所以讓她就範也就要相對地難一些了,如蕙一旦認可了新的環境,其興旺則是可讓你興奮不已的。

新手求教,怎樣養好這兩盆下山蘭 放屋裡地下就行了。光線不夠顏色就會變淺,而且營養不良。盆土干透了再澆水。

下山春蘭和下山蕙蘭哪個好養? 很多地方法規是禁止採挖野生蘭資源的,僅僅是養植並不犯法,但前提條件是你的下山蘭來源要合法。

什麼叫下山蘭和上山蘭有什麼區別嗎那個蘭花好 從山上採集的野生蘭花叫下山蘭,沒聽說上山蘭,花市裡賣的多是人工栽培的。下山蘭在見到花之前,沒經驗的人很難辨別花的性狀,但有可能遇到新品穿。談不上好壞之分。

熱點內容
恨天高山茶花 發布:2025-05-01 09:49:57 瀏覽:970
常見花卉科 發布:2025-05-01 09:45:15 瀏覽:473
盆景除草用耙 發布:2025-05-01 09:35:49 瀏覽:454
關於七夕圖片 發布:2025-05-01 09:28:25 瀏覽:941
方泰花店 發布:2025-04-30 23:46:01 瀏覽:901
微風中的櫻花 發布:2025-04-30 23:38:31 瀏覽:712
理想主義花店 發布:2025-04-30 23:23:53 瀏覽:965
長枝幹盆景 發布:2025-04-30 22:46:51 瀏覽:916
牡丹二首 發布:2025-04-30 22:15:49 瀏覽:987
鹿晗迪麗熱巴七夕節 發布:2025-04-30 20:33:19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