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彈蘭花花
1. 古琴彈奏蘭花花的樂譜前的1=F是什麼意思
1=F是F調的曲子。在F調的曲子中把fa當做dol。F為首調,對應的音名,分別代表fasollasidoremi,即1=F=fa。2=G=re依次類推。
F自然大調是一個基於F音的大調,由F、G、A、_B、C、D、E和F組成,調號有一個降號。相對小調是d小調,並行小調是f小調。大調的特點是第一級音與第三級音之間形成大三度關系。將五線譜上第三線的B音降低小二度後得到F大調的調號。唱名是音樂術語,在演唱旋律時為方便唱譜而採用的名稱稱唱名,目前,我們採用的將自然大調式中的七個基本音級分別唱作do、re、mi、fa、sol、la、si(或ti)。七個固定音節的唱名方法產生於11世紀,由義大利音樂家圭多發明。他採用自己編配的一首贊美詩每一行歌詞的第一個音節作唱名,沿用至今(原do為ut、si為sa,後改)。在唱名的具體使用中,有首調唱名法和固定調唱名法兩種。
2. 是《獻給愛麗絲》比較難一些還是葉露生的《蘭花花的故事》比較難彈
愛麗絲注重的是感情方面,技巧性都比較簡單。
蘭花花
就是後面的琶音稍微有點難度,如果按高要求的話。兩個曲子都很好聽,難度也都差不多。不過愛麗絲各人推薦。蘭花花的中國風的,喜歡的話也值得一練。
3. 汪麗三改編的蘭花花是幾級的鋼琴曲啊
是九級的曲子。可以彈啊。樂曲在那幾首里選一首就可以了。彈蘭花花是可以的。
4. 鋼琴曲<蘭花花的故事>故事梗概是什麼
第一部分是引子,和最後一部分相互輝映。 第二部分是自由散漫的行板,表現版了天真活潑的性權格。 第三部分表現的是抗婚,所以十分亢奮和激昂。在彈的時候應注意情緒的體現,尤其是周老頭子找人來說媒時。 第四部分是哭墳,自然流露出悲傷之情,另外還要注意表現對命運不公的憤慨。 最後一部分是總結,(已經說過了)和第一部分呼應。
5. 《鋼琴基礎教程3》中《藍花花的故事》第六個反抗怎麼彈
右手彈最上面一行,最下面一行都是左手,但是二分音符和全音符都不保持,靠延音踏板,就是左手彈出第一個音之後,左右手一人一行,注意要踩踏板,還有反抗的氣勢!
6. 有基礎學古琴需要多久
1、古琴基礎知識(約1周)
真正的大師永遠都懷著一顆學徒的心,在學習古琴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一顆謙虛好學的心。當然成為大師首要的還是要打老隱好扎實的基礎。
古琴的名稱與歷史、構造與象徵、形制與象徵、指法、流派等等的都是要逐一仔細爛舉了解學習、
2、指法練習(1-2個月)
練習指法的過程比較乏味,但非常重要!
堅實的基礎能保證你之後學習的有效性。這個過程你會接觸到一些音樂基礎知識(如音準、節奏),零音樂基礎的不用擔心,老師會引導你的。
3、琴曲彈奏入門(約1年)
古琴曲分為十個級別,每一個級別都有相應的曲目
一級:古琴吟 湘妃怨 鳳求凰 慨古吟 陋室銘 蘭花花
二級:雙鶴聽泉 良宵引 清夜吟 極樂吟 秋風詞 拉纖歌
三級:玉樓春曉 精忠詞 泣顏回 風雷引 秋江夜泊
四級:石上流泉 神人暢 酒狂 韋編三絕 孔子讀易
五級:鷗鷺忘機 楚歌 關山月 高山 洞庭秋思 釋談章
六級:梧葉舞秋風 莊周夢蝶 長清 滄海龍吟 平沙落雁
七級:憶故人 長門怨 龍朔操 佩蘭 天風環佩 白雪
八級:流水 漁樵問答 梅花三弄 欸乃 雉朝飛 漁歌
九級:離騷 搗衣 龍翔操 烏夜啼 秋塞吟 水仙操
十級:瀟湘水雲 樵歌 廣陵散 秋 胡笳十八拍 幽蘭
所以,把學古琴細分來看,學古琴也就這么個三步曲,重要的是在每飢含碧一步走的穩。
7. 鋼琴曲《藍花花的故事》等於上海音樂學院考級的幾級
<蘭花花的故事> 它的標准考級是七級的曲子, 不過畢竟上音是個狠厲害的學校, 沒有七八級的水平那麼就別想進去了, 就算勉強進去, 裡面的學生水平也都是狠高的, 自己會感到很吃力的
8. 蘭花花的故事鋼琴曲是幾級
沒有九級那麼高的。你說的是高師教材裡面的吧
估計就是5-6級的樣子。
9. 中央音樂學院9級考級曲《二胡蘭花花敘事曲》正常應該是什麼速度
歌曲簡介
這是一首流行於陝西和青海、甘肅、山西部分地區的敘事歌。蘭花花,據民間傳說實有其人,是陝西固臨縣臨鎮某村的一位女子,長得美麗,渴望幸福,但卻被迫嫁給了一位姓周的地主——「猴老子」。蘭花花不甘於封建勢力的壓迫,自找「情哥哥」,並敢於信誓旦旦地宣布:「咱們倆死活長在一搭」。民歌不僅鞭撻了封建買賣婚姻對婦女的摧殘和迫害,同時還贊揚了蘭花花勇於沖破封建禮教、大膽追求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
歌曲的旋律屬於信天游的曲調,由上、下兩句組成,曲調悠揚柔美,節奏舒緩自由,歌詞口語化,很具地方特徵。
有許多專業演員和業余歌手演唱過此歌,由於每個人的聲音條件和演唱習慣不同,對個別音的處理也不盡相同,如第一拍,有人唱成6 7,也有人唱成6 2,這都是可以的。
這首歌前後共有八段歌詞,如果用一個速度從頭至尾演唱下來的話,難免會顯得平淡,所以,人們在演唱這首歌時常根據內容的需要變換速度,即在講述性強的段落中用快速,在抒發性強的段落(尤其是開頭段和結尾段)則用慢速。
由於《蘭花花》曲調特別深沉、真摯,內容情節強,故許多藝術家都曾以其作藍本進行藝術創作。作曲家依此寫成了藝術歌曲,電影劇作家依此創作了電影劇本,歌劇作家依其寫成大型歌劇。 在民族樂器中,最能表達《藍花花》情調的,是二胡這種悲情樂器。改編版影響最大者,莫過於關銘作於1981年的二胡協奏曲《藍花花敘事曲》。關銘不是陝西人,1940年出生於河南唐河,但1958年考入西安音樂學院,1961年畢業分配至陝西樂團,1963年隨樂團合並入陝西省歌舞劇院,對陝北音樂也是行家了。這部作品,評論者說「集中了秦派二胡幾乎所有的演奏手法,最有效地發揮了二胡的表現力」。它入選了全國音樂院校教材,並是二胡等級考試的曲目。我聽過不少版本的演奏,但最富於感染力的只有兩個:
一個是百利唱片公司1996年在北京的錄音,王憓指揮、王國潼與北京愛樂民族管弦樂團演奏,編號:BCD 96110,唱片名稱即是《蘭花花敘事曲》。王國潼不愧是二胡大師,演奏如在無人之境的自吟,一派大家風范。但百利的錄音水準,實在不敢令人恭維。
另一個是迪安唱片公司的系列CD《中國傳統樂器名家名曲》中的《二胡》,於紅梅與中央音樂學院民族樂團演奏。錄音師劉懷萱,編號:DDD-31001,未標錄音時間及地點,約在1990年代後期。這是一套嚴肅認真的唱片,請了中國音樂研究所所長喬建中先生作顧問,李煥之題字,使用24位96Khz的數碼錄音,動態極佳,細微之處,毫發畢現,也是音響愛好者收藏的發燒碟。於紅梅是山東人,二胡新秀,1984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從附中到研究生,讀了十幾年,現在是學院的副教授了。她的專輯《迷胡》,在海內外都有很好的評論。順便說一句,她的丈夫是畢業於南加州大學的博士,專攻錄音。這一版演奏,充滿激情與活力,力度的運用是她的長項,她的碩士研究生論文,題目就是《談二胡演奏中的力度變化》。不足之處是略有些誇張,還有點炫技的感覺,畢竟是學院派。
兩個錄音相比,各有所重,各有所長.
10. 二胡曲中:《三門峽暢想曲》難還是《蘭花花敘事曲》難我感覺三門峽的快弓算是比較難的,
<藍花花》難呀親!《藍花花》要求的感情很豐富,技巧也更多,而《三門峽》先對來是簡單了一些,畢竟整首曲子講究的是氣勢磅礴的感覺拉出來才好,可《藍花花》又有哀怨、悲憤,還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