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利用通感

荷花利用通感

發布時間: 2023-05-15 08:10:14

① 《荷塘月色》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荷塘月色修辭手法分析(詳)
1、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修辭手法:明喻。
分析:描寫荷葉用舞女風姿為喻。「亭亭」形容荷莖聳立,「舞女的裙」形容荷葉如旋轉中展開的裙。
2、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擬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比喻)。
修辭手法:擬人,明喻。
分析:「裊娜」、「羞澀」是擬人。描寫荷花用「明珠」、「星星」為喻,更顯出月光照射下的銀白色以及光華閃耀的樣子。
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修辭手法:通感。
分析:描寫微風送來荷香用歌聲為喻,「縷縷」對「渺茫」,顯出「香遠益清」的意境。尤其是以聽覺來溝通嗅覺方面的感受,使之更加生動。這種比喻叫做「通感」或「移覺」。
4、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修辭手法:明喻。
分析:描寫葉子和花在微風中的動態,以「閃電」為喻,既顯出葉花相互連接,又顯出由近及遠的極輕快的速度。
5、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修辭手法:明喻。
分析:由近及遠地展示出由眾多荷葉構成的「碧波」在盪漾,這真是一幅清麗如畫的荷塘全景圖。
6、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
修辭手法:擬人。
分析:以形容人的詞語「脈脈」來形容流水。
7、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修辭手法:明喻。
分析:描寫月光的照射,用「流水」、「瀉」為喻,生動形象地顯出花、葉所承受的月光是動態的,但又是無聲的。
8、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修辭手法:明喻。
分析:以「牛乳」為喻,十分貼切又很絕妙,既顯出其乳白色又有鮮艷欲滴之感中指。「籠著輕紗的夢」,這春孫個比喻也是極貼切地顯出月夜的朦朧。
9、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修辭手法:通感。
分析:光與影的和諧是視覺感受,而樂扒培鏈曲為聽覺感受,此處以通感的方式作比,更能表達其美麗而獨特的意境和情趣。
10、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
修辭手法:暗喻。
分析:以「瞌睡人的眼」喻樹縫里漏出的燈光,尤其在月光下更是逼真,既顯出月光的朦朧,又顯出月光雖非朗照但月光之美以使路燈光「沒精打彩」了。這個比喻以「是」為比喻詞,因此是暗喻。

② 荷花的動態和靜態作文

明確:作者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個「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實感;一個「浮」字又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寫荷葉、荷花,其實不然,作者是通過寫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又如文章寫「黑影」和「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上產生的。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月光輕盈盪漾。月色本是難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過不同的景物,從不同的角度去寫月色,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麼明確:「瀉」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來的,「瀉」字有向下傾的勢態。「照」和「鋪」字就沒有這個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麼有無深層含義 明確:「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層淡淡的雲遮住的月光。至於它的深層含義應該聯系作者的心態來看,他不希望過於激烈的行為,他喜歡一種平和的心態,正如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他做不到投筆從戎,他要尋找安寧平和的生活。對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態 作者為什麼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明確:這是使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光與影是視覺形象,作者卻用聽覺形象來比喻,這就是通感的一種,其相似點就是和諧。第四段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這也是通感,把嗅覺形象轉化為聽覺形象,它們之間的相似點就是似有似無、時斷時續、捉摸不定。6、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為什麼會如此傷感明確:作者想尋找美景,使自己寧靜,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態而不得,當然傷感。7、第七段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麼關系為什麼會想起采蓮的事情 明確:以采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了解。8、第八段課文最後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餘明確:一方面有照應文章開頭的作用,但主要目的還是以靜寫動,以靜來反襯自己,心裡的極不寧靜。心裡的不寧靜,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盪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瀾。全篇充滿著動與靜的對立統一:社會的動盪與荷塘一隅的寂靜,內心的動盪與內心的寧靜形成對立統一,文章開頭心裡不寧靜,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趨於心靜,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寧靜的現實中來,也形成對立、轉化。 一、文章主要抒情語句第一段: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第二段: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便覺是一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第六段: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第七段: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第八段: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五.寫作特點1、構思精巧,結構自然天成。一根感情的線索巧妙串起景物的散珠,縫合自然。2、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從多角度對景物進行描繪。作者筆下的荷葉荷花,既有靜態描寫,又有動態刻畫,所以嫵媚多姿、出神入化。3、語言生動優美。作者講究煉字,因而一些平凡的字,常有神奇的美感和韻味。

③ 荷塘月色第四段運用哪些方法來描寫

第四褲老段寫月下荷塘,作者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美景:先寫滿眼茂密蔽純圓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順筆寫及如歌的縷縷荷香,最後寫葉宏塌子和花的一絲顫動以及流水.

④ 《荷塘月色》中作者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來描寫荷花的香味

用的是通感的修辭手法。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即為通感。

通感:

通感修辭格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4)荷花利用通感擴展閱讀:

散文具有「文譽攜眼」, 這是我國古代散文一條傳統的藝術經驗。唯有「眼」,題旨才會有隱顯意境, 才會有虛實, 剪裁才會有詳略, 結構才會有疏密。

《荷慶蠢伏塘月色》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設的, 並且充分地使之成為構思的「焦點」, 也成為將作品的思想與藝術辯證統一起來的「凝光點」。

《荷塘月色》 一開篇就點出文章檔慶的「文眼」———「這幾天心裡頗不平靜」。接著寫小路的「靜」、月色朦朧的「靜」, 來反襯作者的「心裡頗不寧靜」。

⑤ 作者寫荷花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荷塘月色》描寫了哪些景物呢?文題標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

先看對荷葉的描寫:「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盯悶橘舞女的裙。」如果我們拋開特定的環境,用「青翠的玉盤」來比喻荷葉行嗎?當然行,而且表現力還相當強。這樣的描寫既繪出了荷葉的色,又表現了荷葉的質,還狀摹了荷葉的形。然而這種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細雨中,絕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難辨質,月色中所見的荷葉,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態,與裙十分相似,更賦予葉子一種動感美。
寫荷花,原文連罩局用了三個比喻:「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荷花嬌艷華貴,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詩人楊成里的《蓮花》詩中就有「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的句子。朦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剛出浴的,朦朧之感恰當好處。相反,若不是在朦朧的月色中,而將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幾分牽強。 未開的荷花
文章這樣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種斷斷續續,似有似無的感覺絕不會產生於書聲琅琅的清晨,也不會產生於陽光刺目的中午,只能產生於「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的寂靜的月夜。我們再看另一個寫花香的句子:「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清香,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紫藤蘿瀑布》)這是燦爛陽凱團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兒正「在和陽光互相挑逗」著,滿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氣也是淡紫色的」這樣的感覺顯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寫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寫月,這也是被歷代文人所稱道的表現技法。「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倩影,卻又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這里的黑影參差且斑駁,給人一種搖盪起伏的動感。為什麼?就因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風過處……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這波痕上面,當然更顯參差和斑駁。也正因為荷塘處於這種動態,楊柳的倩影才像「畫」而不是「印」在荷葉上。也正因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與影才現出一條條五線譜似的曲線,讓人聯想到「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

先看對荷葉的描寫:「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們拋開特定的環境,用「青翠的玉盤」來比喻荷葉行嗎?當然行,而且表現力還相當強。這樣的描寫既繪出了荷葉的色,又表現了荷葉的質,還狀摹了荷葉的形。然而這種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細雨中,絕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難辨質,月色中所見的荷葉,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態,與裙十分相似,更賦予葉子一種動感美。
寫荷花,原文連用了三個比喻:「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荷花嬌艷華貴,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詩人楊成里的《蓮花》詩中就有「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的句子。朦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剛出浴的,朦朧之感恰當好處。相反,若不是在朦朧的月色中,而將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幾分牽強。 未開的荷花
文章這樣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種斷斷續續,似有似無的感覺絕不會產生於書聲琅琅的清晨,也不會產生於陽光刺目的中午,只能產生於「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的寂靜的月夜。我們再看另一個寫花香的句子:「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清香,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紫藤蘿瀑布》)這是燦爛陽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兒正「在和陽光互相挑逗」著,滿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氣也是淡紫色的」這樣的感覺顯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寫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寫月,這也是被歷代文人所稱道的表現技法。「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倩影,卻又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這里的黑影參差且斑駁,給人一種搖盪起伏的動感。為什麼?就因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風過處……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這波痕上面,當然更顯參差和斑駁。也正因為荷塘處於這種動態,楊柳的倩影才像「畫」而不是「印」在荷葉上。也正因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與影才現出一條條五線譜似的曲線,讓人聯想到「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

1.欣賞景物描寫

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在於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優雅、朦朧、幽靜之美。第四、五段最能體現這種美。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段沒有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都處在朦朧的月光中,有著奇異的光彩。把盛開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從色彩和光華上寫荷花之美。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的歌聲一樣似有似無,時斷時續,捉摸不 未開的荷花定。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如在嘈雜的白天,絕不會有這樣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覺形象,作者卻把它比喻成「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形象,這種把一種感覺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感覺的形象的寫法,在修辭學上稱為「通感」或「聯覺」。運用這種修辭方法,可以啟發讀者更加廣闊深遠的想像和聯想,讓讀者從各自的生活經歷和文化素養出發,去領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個「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明欲滴的實感;一個「浮」字,又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作者是通過寫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這里寫「黑影」和「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上產生的。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月光輕盈盪漾。月色本是難以描摹的,但作者透過不同的景物,從不同的角度去寫月色,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作者的思緒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回歸現實,時間不長,但感情卻經歷了復雜的變化。

⑥ 作者為什麼要把荷葉荷花的清香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把光與影的和諧比作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能化抽象為形象,讓讀者更好地理解;能由此及彼,勾起人們豐富的聯想;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潑。

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即通感,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的感知,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

將光與影和諧的組合比作梵阿玲上演奏的名曲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色的美麗與和諧。表達了作者對月夜的喜愛之情。



(6)荷花利用通感擴展閱讀:

本句選自《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⑦ 通感手法描寫植物200字

站在「荷花世界」的大門口,我們放眼望去,哇!整個荷花世界就像童話里的仙境一樣美。一陣微風吹來,一陣陣撲鼻的荷花清香迎面而來,沁人心脾,荷花也隨風起舞,像阿娜多姿的少女。我們走進了荷花世界,沿著一條石徑小路向前走。展現在我們左邊的是一池紅得似火的荷花。這種荷花敗納的名字叫「紅頭巾」。深紅色花瓣中藏著黃色的花蕊,美極了。「為什麼給荷花起這個名字呢?」我奇怪地問。媽媽笑著說:「這是因為這種荷花紅得像小姑娘頭上戴的紅頭巾,所以才給它起這個名字。」我聽了,點了點頭,真是名符其實啊!呀!你看,青蛙跳到荷葉上了,它正在那裡歡快地、「呱呱」地唱歌兒呢!真有趣。在我們右邊的是著名的王蓮荷花區。王蓮以它的葉子為特色。你看,那有趣的葉子在開發的時候,就像一個個綠消枯扒色的鍋蓋,足有一米多寬,又像一隻只圓圓的小船,周圍長滿刺,我真想坐在上面劃到荷花池中間遊玩。你看那還沒有開發的荷花,就像一隻只小刺蝟,蜷縮在水面上,可愛極了!這王蓮的的荷花是米黃色的,味道清香。據說每一朵開放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如果錯過了機會,就看不見這美麗的王蓮花了。謝了的王蓮花就像一個個小孩子,趴在水面上玩耍。緊挨著王蓮的是黃鸝荷花區,這里的荷花是鮮黃色的,就像一朵朵透明的水晶玻璃花,又像小姑娘的紗巾,三層花瓣重重疊疊,鮮嫩透明。我看著看著,自己彷彿變成了荷花小天使,我飛到荷花池中間,噢!蜻蜓飛過來拿昌了,青蛙圍著我唱歌呢!可愛的小金魚在我腳下快活地游著。「喂,表姐,你怎麼了?」我從幻想中醒來。連忙說:「哦!沒什麼,我們走吧」。

⑧ 作者是怎樣從這幾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請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像,閱讀

(第1組)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運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美。
(第2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裊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羞澀神情的,現在用來寫荷花,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這是擬人寫法。接著連用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讀者的想像。
(第3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運用通感手法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粗帆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想像的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第4組)荷波:「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運用擬人手法,寫出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葉型凳戚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第5組)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作者把所見與想像結合,「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傳意,這里用來寫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卜陵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像到那葉子下的水「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⑨ 《荷塘月色》第四段運用什麼的方法描寫荷葉荷花

作者運用了三種修辭手法:一是「通感」。用「渺茫的歌聲」來形容荷花的清香,是將聽覺和嗅覺打通;用「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派簡畝的名曲」來形容光和影,則是將聽覺和視覺打通。二是「比擬」。「裊娜」「羞澀」兩詞可以讓我們想像荷花儀態萬千嬌羞不已的媚態;又如「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一句,既有葉如人般親密無間,又咐游有擠擠挨挨的動態效果;三是疊音詞、雙聲疊韻詞的大量運用,產生了回環往復的藝術效果。僅在文章第四段就有「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層層」、「裊娜」、「粒粒」、「塵森星星」、「縷縷」、「渺茫」、「密密」、「脈脈」等十一個疊音詞

⑩ 「我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在風中翩翩起舞.」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請詳細說明原因.

通感的修辭手法
因為作者將自己的感受移植到荷花上喊畝旁去表鄭橡達,而一個是人的感受,一個是物的形態,二者並未直接耐友關系
這便是通感的常用方式

熱點內容
年宵花花卉 發布:2025-05-07 03:37:34 瀏覽:947
北京櫻花園房價 發布:2025-05-07 03:24:17 瀏覽:126
花店廣播宣傳 發布:2025-05-07 03:05:09 瀏覽:89
櫻花孤芳自賞 發布:2025-05-07 02:53:10 瀏覽:461
一朵朵什麼的梅花迎風傲放 發布:2025-05-07 02:34:44 瀏覽:435
白丁香面霜 發布:2025-05-07 02:34:37 瀏覽:288
天門冬盆栽圖片 發布:2025-05-07 02:28:20 瀏覽:215
浪花一朵朵第二部開拍 發布:2025-05-07 02:28:07 瀏覽:928
正宗玫瑰花苗 發布:2025-05-07 02:11:20 瀏覽:310
七夕節提酒 發布:2025-05-07 02:06:13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