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軒轅黃帝蘭花

軒轅黃帝蘭花

發布時間: 2023-05-15 07:22:23

㈠ 軒轅皇帝是誰

軒轅皇帝即黃帝。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薯輪陪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

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作《黃帝內經》等 。黃帝的出生地古代文獻記載有河南新鄭、山東壽丘、甘肅天水三地。

為政舉措

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歷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數蠢堯、舜、禹、皋陶、伯益、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他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他推算歷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醫學。紀時:帝使大撓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紀時沿用的農歷(甲子、乙丑桐殲以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㈡ 有誰知道軒轅皇帝的傳說,或關於軒轅的傳說,說詳細點,謝謝

黃帝降生的傳說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生在沮水河畔的沮源關降龍峽。黃帝是少典之子,有熊國君。母親名附寶,是位聖賢之人。因思念兒子心切,經常求神問卦。有一天在祁郊野外,向蒼天祈禱,突然雷鳴閃電,全身麻木,眼花繚亂。從此過後,就身懷有孕了。當時的巫婆也到處奔相告,揚言:「不久這里必有聖人降生!」

相傳,附寶懷孕24個月,天空出現五彩祥雲,百鳥朝鳳,二月二日黃帝在沮水河畔,沮源關降龍峽出生了。從此,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據司馬遷寫的《史記》上說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聰明。」意思說,幾個月就能說話,長到七八歲時,就有大人風度,十二三歲就有大智慧。

黃帝長大成人後,果然不出所料;既聰明又有才幹。對人和善。處事公平,能團結先民。在他22歲時,部落先民就推選他當了部落族長。從此,他就帶領先民們挖洞穴,築房屋,打魚狩獵,過著安祥的日月,誰知好景不長,神農氏第八代孫子榆罔,經常不斷前來侵犯黃帝部落。開始,黃帝一再勸讓,並多次規勸榆罔。然而,榆罔仍然不聽勸阻,反而得寸進尺,認為黃帝軟弱可欺。迫使黃帝不得不暫時帶領他的先民向北方遷移。開始了遷徙無常的游牧生活。

黃帝每到一個地方,都虛心向那裡先民學習。他發現別的部落先民發明了舂,可以把谷舂成米。又叫先民學會用和甑,蒸米飯吃,熬粥喝,先民們覺得特別好吃好喝,又很少生疾病。愈加對黃帝愛戴和擁護。此外,黃帝還非常重視人才。他在海邊打魚,發現了一位名風後的漁民,交談中發現風後很有安邦治國的才能,知道很多伏羲氏時代教民養民的道理。黃帝就把風後收留在身邊,當了他的參臣。不久,又在一次狩獵中,發現一位名叫力牧的人,此人箭法很准,百發百中,箭箭不落空。通過交談,黃帝發現力牧很懂得兵法知識,就收留他統帥黃帝部落的兵馬。黃帝有了這一文一武兩個人才,信心更強了。他們當時雖然過著游牧生活。但願意跟隨黃帝的先民越來越多。黃帝的人口、兵馬就一天天壯大,其他部落再也無人敢來侵犯。

軒轅黃帝傳說

軒轅黃帝姓公孫,名軒轅;因土是黃色,能生成物,故稱黃帝。他戰蚩尤,降神龍,統一了中原部落,建立了部落聯盟;又和臣民一道做衣冠,造舟車,務桑蠶;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發明指南車等,普天之下國泰民安。黃帝深受人民擁戴,在天下享有極高的威望。軒轅黃帝見天下太平,也心滿意足,漸漸便不理政事,而是注重於調劑身體,娛樂耳目。結果弄得他面色憔悴,頭昏眼花,情亂神迷。時間一長,社會混亂不堪,他如坐針氈,憂慮不安。雖竭盡全力挽救殘局,然而仍制止不了混亂的局面。

這時,軒轅聽說崆峒山上住著一位道術高明的仙人廣成子,他非常欽佩,於是就帶上文武官員前來問道。第一次廣成仙為了試驗他是否心誠,就把上山的路全部變成了懸崖絕壁。軒轅黃帝無法上山,只好帶著兵馬全部退下,耐心等了三個月,後因天氣變寒,糧草將盡,只得回到宮里。又過了三個月,到了春暖花開之際,軒轅黃帝第二次帶上人馬又前來問道。這一次廣成子沒有難為他,軒轅見到了廣成仙。他雙膝跪虔城地說:「我聽說先生您明達『至道』,請問『至道』的精粹。我想攝取天地的精華,使五穀豐登,來養活百姓;我又掌管陰陽奉陰的變化來順應萬物。您說我該怎麼辦?」廣成仙聽了他的話,便嚴肅地回答道:「你要問的東西乃是萬物的本質;你要掌管的東西,只是萬物的殘渣。從你治理天下後,雲氣不待凝聚就下雨,飛鳥不待季候就迂翔,草木不待枯黃就凋落,日月的光輝越來越暗。你這樣的人,心境這般淺陋,又怎能談『至道』呢?」

黃帝聽了廣成仙的嚴厲指教,退回宮中,反復思考。於是,他拋棄政事,走出宮殿,辭去隨從,築一間陋室,鋪上白茅,獨居三個月。對廣成仙說的話思索品味洞前悉,覺得自己沒有治理好天下,就想掌管天下,改變陰陽變化,一則是由於驕狂,二則是由於孤陋寡聞。於是他懷著一定要親聆「至道」的決心,第三次又去崆峒山請教廣成子。

來到廣子的住處,見廣成子頭朝南躺著,黃帝從下方匍匐過去,再次叩頭拜禮後問道:「聽說先生明達『至道』,請問怎樣修身才能長久?「廣成子聽後,立時坐直身體說:「問得好,來,我告訴你『至道』。持守你內在的虛靜,棄絕你外在的紛擾;如果追求智巧,形神便容易敗壞。如此,我幫你達到異常光明的境界上,到達『至陽』的悔慎根源;幫你進入極度深遠的門徑中,到達『至陰』的根源。天納乎地各司其職,陰陽各居其所,謹慎守護你自身,萬物就會自然茂盛。我持守『至道』的純一而把握『至道』的和諧,所以我修身一千二百年了,我的形體卻還沒有衰老。」黃帝聽了廣成仙修身一千二百年的經歷,深為感動,他當即說:「大仙可說與天合一了,真是了不起啊!」

廣成仙聽了黃帝的贊賞,又說:「來!我告訴你。『至道』沒有窮盡,但人們都以為存在終結;『至道』深不可測,但人們都以為可以究極。得到我的『道』,在上可以為皇,在下可以為王,喪失我的『道』,在上只能顯露光芒,在下只能附於泥土。萬物都生於土而復歸於土,所以我將離開你,進入無窮的門徑,以遨遊無極的廣野。我與日月同光,我與天地合一,迎我而來的人,泯然無跡,背我而去的人,昏然無知,人不免於死,唯我獨存啊!」

黃帝兩次問道,得到廣成仙的指教,最後才領悟了最高的道理,一心投入到治理國家的事務中去,經過二十八年的奮斗,他以順其自然的方法,使天下實現了大治。軒轅黃帝活了110歲。在他謝世前,他派人開采銅礦,並在荊山下鑄造銅鼎,當銅鼎鑄成那天,天上游下一條巨龍,垂著龍髯,來迎接黃帝上天。當時他的群臣們不忍離開黃帝,有的抓住龍髯,有的抓住他的靴子和衣服,結果龍髯拔斷了,衣靴拉掉了,黃帝還是乘龍升天而去。現在陝西黃陵縣橋山的黃帝陵,葬的是他的衣冠。

黃帝黃城的傳說�

戰勝蚩尤回來,黃帝就在中部建都,修了一座「黃城」。這黃城的大小,說出來人都要驚奇,四、五千年前就有這樣大的城?的確,它南北相連方方七十里,都用一丈八尺厚的城牆圍起來。中宮(也稱「九龍宮」)在橋山頂上,金色的宮殿巍峨壯觀,連成一片;東宮在東五里的周家?,與中宮遙遙相望;西宮在西二十里的故城,清靜宜人,是另一番景象;正宮居南城,距橋山二里,高高的梳妝樓像一個女人站在那裡,嫘祖在樓上梳妝打扮,一斜眼,就能看到中宮;南面的原上是校場坪,士兵的喊殺聲時時傳來;印台山是黃帝放玉璽大印的地方…說這橋山頂上的中宮就這樣的氣派:�

它是九間宮殿式房子相套而成,據說只有九根柱子九個梁,就撐起了這么大的建築。東三間中三間西三間相通;中間三間是議事廳,朝王台修得很高,九盤金龍上下左右圍了一圈,中間是黃帝的虎皮寶座,那「九龍朝鳳」的九個龍頭就在議事廳朝王台前;西三間是文官,東三間是武官,後土、倉頡、雷公、岐伯在西,倉頡手執獸毛筆,在獸皮背面記錄;力牧、應龍、女魃在東,頂盔冠甲。黃帝高坐在寶座中,和大家商議大事。黃帝在這里為天下人民辦了很多好事。他命大撓造歷,雷公、岐伯作《內經》,伶倫作樂,嫘祖養蠶,還采來首山的銅,在這里鑄鼎…人們至今還流傳著贊頌黃帝功績的詩句:�


軒轅治世把民安,利達天地功無邊。�
先造房屋後造衣,一月定了三十天。�
公雞叫明定時間,義犬耳朵比針尖。�
一年定了三百六,十二個月定的謅…��

中宮前面,是一個高土墩,名叫祈仙台。廣成子常在這里搞一些宗教祭祀活動。伶倫制出樂器後,黃帝常常上到台上吹簫笛,每到這時候,鳳凰也落在台上,隨著樂聲,展開五彩繽紛的翅膀,細長的鶴腿踏著舞步,跳各種各樣的舞蹈。黃帝高興了也歌唱,歌聲、樂聲幾里之外都能聽到。等到狩獵和農業豐收,人們都集中在中宮周圍,就更熱鬧了!十幾個人一齊吹響陶哨,打著節奏,也有的人用樹葉在唇邊吹響,有的乾脆打著口哨,老年人張開沒牙的嘴大笑,年輕男女就手拉手跳呀唱呀,小娃娃愛模仿,有的拾來棍棒、石塊、陶片當樂器敲響,有的就在人群里亂串。人們歡蹦亂跳盡情歡呼吼叫,一直熱鬧到點起篝火,還是歌舞不斷。這時候,嫘祖領著一些婦女拿來了陶碗,提來了玄灑,一人一碗。黃帝站在仙台上,面向大家,舉起盛滿玄酒的陶碗,人們也都一一舉起,祝福後,一飲而盡。…有人說,黃帝乘金龍升天就在這仙台上。直到漢代,漢武帝十萬大兵祭橋陵,為了學黃帝升天的樣子,在原祈仙台基礎上又集中人力修了兩天兩夜,才修成了傳至如今的祈仙台,世人也就只知道這個
「漢武仙台」了。

按照傳說,黃帝的「黃城」遺址,如今還多在:校場坪的校壕,周家窪的白水泉,南城的正宮梳妝樓,印台山還象一個大印,仙台雄立橋山

㈢ 軒轅皇帝指的是誰

(一) 軒轅黃帝
姓公孫,名叫軒轅 ,五千年前出生在中華大地西北黃土高原沮水河畔的沮源關降龍峽,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 「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他十五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部落猷長」,三十七歲登上天子位 。軒轅黃帝,一生歷經52戰,降服了炎帝 ,誅殺了蚩尤 ,結束了遠古戰爭,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中國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並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中華文明時代從此開始了。
黃帝因長於姬水,又姓姬。曾居於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縣軒轅丘),取名軒轅。祖籍有熊氏,乃號有熊。又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黃色,故稱黃帝。黃帝生於山東壽丘,逝於河南荊山,葬於陝西橋山。黃帝以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開創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

1 黃帝生平
《史記·五帝本記》記載: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 , 五千年前出生在中華大地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水河畔的沮源關降龍峽,時間是農歷的二月初二。從此,就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吉祥之說。黃土高原,坦盪渾朴,博大雄沉,山豐土厚,土色呈黃。黃乃地之正色,象徵著吉祥喜慶,為古人所崇歲畝孝尚之色,乎稿土乃五行之尊,萬物之本,軒轅以土德稱王。故軒轅號曰黃帝。古文獻記載有三皇五帝,黃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在炎帝後期,黃帝於亂世起兵,以德號召天下,戰敗炎帝於阪泉,代炎帝為天子,後又戰勝蚩尤於涿鹿之野,結束了遠古戰爭,統一了中華民族,建立起中國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耐尺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中華文明時代從此開始了。歷史上的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為黃帝後裔,所以黃帝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㈣ 十大神槍都是誰的武器

上古混沌十大神槍是:盤古開天神槍、蚩尤黃帝神槍、女媧煉丹神槍、毗濕奴神槍、軒轅黃帝神槍、桃花島主神槍、神農氏神槍、大禹神槍、龍王神槍、女媧煉石神槍。

1、盤古開天神槍

盤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最為重要的神祇之一,他開天闢地,創造了整個世界。而他手中的神槍也是極為強大的,據說只要他揮動神槍,就能夠裂開天地,毀滅一切。

㈤ 三月初三生軒轅是指哪個人物

三月初三生軒轅是指軒轅黃帝的誕辰。

軒轅黃帝誕辰在農歷三月初三,出生、創業、建都在有熊(今新鄭),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被尊為「中華始祖」。民間自古就有「三月三,拜軒轅」的說法,自春秋戰國以來,炎黃子孫祭拜先祖黃帝的儀式逐漸興盛,唐代以後漸成規制,延續千年。

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社團組織、姓氏宗親會的仔運純華僑華人代表,跋山涉水回到「心靈家鄉」參加黃帝故里拜祖盛典。

每年的拜祖大典現場,嘉賓的膚色不同、語言各異,但一樣的聖潔氣氛、一樣的景仰心情、一樣的虔誠神態、一樣的澎湃激情,定格成一幅幅念咐撼人心魄的萬流同源文化歸宗圖景。

(5)軒轅黃帝蘭花擴展閱讀:

戰神傳說

相傳黃帝即位的時候,蚩尤有兄弟81人,號稱是神帶的後裔。這81人全都是獸身人面,銅頭鐵額,悄彎不含五穀,只吃河石。他們不服從黃帝的命令,殘害黎庶,誅殺無辜。又製造兵杖刀載大弩,與黃帝為敵。黃帝遂順民意,徵召各路諸侯兵馬討伐蚩尤。歷經15旬後,也未能打敗蚩尤,只好退兵。

為此,黃帝憂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賢哲輔佐他,以滅蚩尤。有一天晚上,他夢見大風吹走了天下的塵垢。接著又夢見一個人手執千鈞之弩驅羊數萬群。醒來後,心覺奇怪。暗想,風,號令而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難道有姓風名後的人嗎?

千鈞之弩,是希望為能致遠,驅羊數萬群,是牧人為善,難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於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處訪尋這兩個人。結果在海隅找到了風後,在澤邊找到了力牧。黃帝以風後為相,力牧為將,開始大舉進攻蚩尤。

在涿鹿郊野,兩軍擺開陣勢大戰。蚩尤布下百里大霧,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黃帝便令風後造指南車。與此同時,西王母也派玄女前來,教他三宮秘略五音權謀之本。風後據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夕口此,在冀州又重新開戰。

蚩尤率領魑魅魍魍,請風伯,雨師縱風下雨,命應龍蓄水以攻黃帝。黃帝請來天下女魃於東荒止雨,而北隅諸山黎士羌兵驅應龍至南極。最後,殺死了蚩尤,但蚩尤有不死之身,所以分屍葬於四處,使之不得完屍。

後來,又有神農之後榆岡與黃帝爭天下。黃帝用周鳥鶚、鷹顫為旗幟,以熊黑虎豹為前驅,與榆岡戰於版泉之野。歷經三戰,打敗了榆岡。後來,又親率兵馬征伐各方不肯巨服的諸侯。前後共經52戰,天下始歸一統。

熱點內容
花店營營養液 發布:2025-05-07 04:41:00 瀏覽:140
茶花泡茶有什麼功效 發布:2025-05-07 04:29:41 瀏覽:825
三層玫瑰花瓣蛋糕圖片 發布:2025-05-07 04:23:12 瀏覽:27
美少女花卉 發布:2025-05-07 04:19:27 瀏覽:198
海棠唐詩 發布:2025-05-07 04:18:46 瀏覽:605
花店的店招 發布:2025-05-07 04:07:25 瀏覽:521
櫻花轉發 發布:2025-05-07 04:06:50 瀏覽:456
優缽羅花花語 發布:2025-05-07 04:06:07 瀏覽:497
哈叫七夕 發布:2025-05-07 04:01:46 瀏覽:607
盆景蘋果造假 發布:2025-05-07 04:00:21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