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長孢子
❶ 蘭花長苞苞
這是蘭花開花後結的果實,成熟後里邊有種子。
❷ 蘭草從葉子中間冒出黑色的花苞是怎麼回事
蘭草從葉子中間冒出黑色的花苞是怎麼回事?
蘭草從葉子中間冒出黑色的花苞是前期症狀。這種情況其實就是蘭花僵蕾,蘭花花芽分化是在新苗的成熟期,要持續近1年的時間,一般蘭花經過一年的營養積累,花苞出土。各個品種的花期是不一樣的,春蘭、蕙蘭、墨蘭、寒蘭、春劍、蓮瓣蘭等花苞出土後,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生長、孕蕾和春化過程。這一過程短則五六個月,長的甚至要7個月。四季蘭、夏寒蘭等從花苞出土到開花,時間不長,短的20來天,長的30天至40天。
無論有春化期還是沒有春化期的品種,在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都要注意肥水和光照的管理。花苞發黑、焦枯脫落死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多數是因為濕度過大、肥過多、不通風等原因造成的。一般花芽分化足以說明營養充足,無需繼續灌肥,只需葉面追肥就可以了。所謂的花期要注意肥水管理,促使花芽膨大長足,即注意葉面追肥。同時,這一期間溫度偏高,蘭花仍在繼續生長,要加強殺菌消毒。當花苞出土後,若一味施肥、灌水,加之偶遇高溫悶熱、不通風等情況,就會發生花苞發黑、焦枯脫落死亡的情況。
蘭花在孕蕾期,立秋至冬至以前,要加強磷鉀肥的追肥,促使花苞膨大長足,不管殺菌消毒還是噴灑薄肥,間隔時間為7天至10天,不能過勤、過濃,適當多見陽光,否則會傷害到花苞導致爛心。另外,要注意開花前的控水、控肥。花苞小的時候,要注意扣水一兩次,這與以後的開花品質有直接的關系。如果不是趕時間參加蘭展,就不要刻意調節溫度和濕度,讓其自然開放。
新苗營養生長期要施用以氮肥為主的多元素肥料,促使植株生長壯實,達到抗病、抗旱的目的,保證花芽生長的條件。所以,花苞能不能正常開花,與前期管理密不可分。
❸ 蘭花開完花,莖上長了一個長條苞
正常現象,那是它的果實,可將其從花箭基部剪除即可。
蘭花的一枚果實中包內含大容量的種子,可多達幾百萬粒,但它的種子基本相當於一個單純的受精卵細胞,無法播種成活,空耗大量的養分和水分等,目前蘭花的播種繁殖尚是一個未得到解決的世界性難題,因此其果實對我們毫無用處,而且不利蘭株生長。
❹ 蘭花土裡突然長出白色像花朵一樣的菌類是有害的嗎要怎麼解決
貌似是木耳之類的東東,原因是你的植料中可能有未經完全腐熟的有機質,而且帶有真菌孢子,在合適的條件下,就長出了這種東西。
❺ 養蘭花的時候,會長出花苞就是不開花,為什麼呢
蘭花一直是高貴優雅的象徵,對很多養蘭花的花卉朋友來說,蘭花好不容易長出花蕾,但不開花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呢?
蘭花從花蕾中出土後,有一個長時間生長和懷孕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對培養蘭花的技術的考驗。養了20多天就開花,養了幾個月就不開花了,所以從花蕾到開花的過程要注意以下幾點3360
要調節水,控制好水分,水分太多會導致蘭州生長,花蕾長得不好。缺水也不行,缺水會產生蓓蕾現象,不容易開花。澆水必須滲透,但可以用微孔水壺慢慢倒入。
由於各種蘭花種類之間的物種差異和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蘭花很難開花或不開花也是常見的現象。有些品種很難開花。例如矮草、水晶、鱗生物、干蘭的鐵骨牛家族等不能開花,品種也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另外,在氣候上春蘭的情況下,部分地區很難開花或開花較少。例如,在海南或廣東的南部,四季氣溫比全國其他地方高,平衡良好,春蘭在上述地區達不到春花條件,不能開花。即使花蕾來了,隨著氣溫的上升也會逐漸枯萎,被稱為「花蕾」。
❻ 蘭花開始長苞了要怎麼養
蘭花出花苞之後要適量澆水,保持盆土濕潤,要注意花苞裡面不能有積水。待花開之後要減少澆水量,澆水要見干見濕。要及時將殘花和壞蕾摘除,有利於剩下的花苞更好地生長。借下來就給大傢具體講講蘭花出花苞後應該怎麼養。
花期前要注意減少施肥,花期前增大施肥量有可能會增加感染病蟲害的可能性。需要及時補充殺菌的葯物,以防感染病害造成植株根系的腐爛。
蘭花開出花苞後需要注意防止雨淋,雨水容易導致花瓣凋謝,不利於植株的生長。遇到風雨天氣一定要將植株移至室內,避免被雨淋到。
❼ 蘭草有了花苞有的處理
蘭草有了花苞有的處理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廕庇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溼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廕庇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溼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溼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溼為最好。如果過溼,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溼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鍵辯,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溼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乾,冬不溼"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北京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 1、 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乾,沿盆籩微微潤腔亮悉溼;秋蘭盆如未乾至底,不澆。 2、 驚蟄,春蘭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潤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 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溼,盆半干時可潤水。 4、 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天潤水。 5、 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 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溼,葉上生斑即為過溼,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天澆水一升(約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溼潤為宜。 7、 芒種,氣候乾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溼。 8、 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連朝陰雨需將盆移置通風處。 9、 小暑,此時空氣過溼,盆土不可過溼,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天澆水一升,大雨或大溼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 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溼一次。 11、 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天需澆水2升,並宜秒為避風。 12、 處署,每5天澆水一次,除連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 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需勤澆水,但水溼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溼。 14、 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伍乎水宜稍增加。 15、 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 霜降,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需置日中曝1-2小時。 17、 立冬,只宜潤水,每5天約半升。 18、 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溼,若過潮溼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不幹至底,只需稍潤土皮。 19、 大雪,秋蘭不需水,春蘭宜微潤 20、 冬至,均不宜灌溉。 21、 小寒,均忌澆水。 22、 大寒,秋蘭仍不需水,春蘭可微潤以水。 五、 施 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茂盛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一般說,在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溫季節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種的蘭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一次清水。 區別蘭花是否需要施肥,較簡便的方法是看葉色的深淺。葉現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葉呈黑而葉尖發焦是施肥過多,應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紹過的各種辦法自製肥料。施用這些肥料時,需加水8-9倍稀釋,切不可過濃。施肥時,要施入植株的根際,切不可施到葉面上。 蘭花主要施肥次數及日期 次數 日期類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備 注 春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夏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秋蘭類 六月上旬 六月下旬 七月下旬 八月中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六、 修 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七、 防 寒 秋蘭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氣溫在2-3℃時,即可搬入室內。寒蘭生長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蘭耐寒性較強,如有冰凍出現也要及時搬入室內。室溫能保持1-2℃即可越冬。萬一有嚴重寒流侵襲,室溫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及時進行加溫,一般能保持室內不結冰就好。 在室內,秋蘭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蘭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後,朝南和東南面要開窗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陰天,不可開窗,以防冷風吹襲凍傷葉子)。秋蘭冬季喜干一些,其餘蘭花盆土宜保持溼潤。 八、 摘 花 對生長差的蘭花,每叢葉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應進行摘花。對較好的品種,春蘭可適當地摘去1-2個花苞,夏蘭待花苞伸長時留1-2個花苞,其餘的可摘掉,這樣花可開久些,又可使新葉多抽,老葉也不易枯死。 名貴春蘭花開3-5天應摘掉,使葉芽生長茁壯;夏蘭的花開到頂上一朵時也可離盆面厘米處剪下。 九、 防 汛 栽培場所如四周空曠,地勢較高,夏季遇有大風或台風過境時,需做好防風工作,以免夏蘭或寒蘭的葉子被折傷。 十、 噴 霧 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陽台上進行噴霧,主要使地面潮溼,增加空氣溼度。蘭花的盆面也要進行噴霧。噴霧時要向上噴,使霧點落下細勻,葉面溼潤,這樣可促使蘭花生長良好,葉面富有光澤。 十二、病蟲害防治 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溼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陶瓷盆透氣效能差,不適合養殖蘭花,可以用燒制的泥盆養殖,再把泥盆放在陶瓷盆內,比較美觀
蘭花花苞像稻穗是什麼蘭草
蕙蘭
蘭草花的花苞為什麼會枯萎掉?
要保持蘭花花苞鮮活要做到幾點:(1)不要在陽光下噴澆蘭花,澆花時更不能弄溼花芽包殼,水溫生高會炙傷花芽包殼,導致水糟芽。(2)不要翻栽蘭花(特別是蘭花換了地方栽培),翻栽後蘭花為了重新適應盆土、氣候等生長環境,導致花苞的營養跟不上,花苞就會慢慢萎了。
風信子花謝後又有了一個花苞怎麼處理
樓主描述的,後長出來的是第二花桿,以後會開略小一點的花,挺不錯的。
之前凋謝的花朵和花桿,可以剪掉。用來節省養料。
有花苞的蘭花翻盆室剪掉花苞嗎
有花苞的蘭花最好避免翻盆,如確需翻盆,可以剪掉花苞,以提高成活率,縮短伏盆期,也可以少量留一二枚,但需要小心養護。
扦插的苗長花苞了,要怎麼處理
扦插的苗長花苞,這只說明溫度合適,花苞鼓開了,枝條的營養供給了花苞,但還沒長根,營養還是不行的,花苞早晚要落的,只有長根了,才有扦插的價值。你現在只能去除花苞,把營養留給枝條。
曇花開過了,花苞如何處理
曇花的幼小花蕾成下垂性,綻放前則向上彎起,一般在夏季開花,大約晚間六.七點徐徐開啟,十點左右完全盛開,因其開放時間甚短,盡數小時及會凋謝固有"曇花一現"之說.
蘭花(花苞上)生蟲了,請教各位高手如何處理
放陽台上明亮通風處比較好,見光通風,去花店看看有花卉殺蟲劑,一包一噴壺,噴噴葉片
蘭草爛根了,如何處理
花爛根,俗稱敗根。其主要原因無非是澆水不當、雨水過多,或盆土的結構不合理,排水不良所致,有時病菌的侵害也會導致爛根。爛根造成了蘭葉發黃、萎縮、脫落,有時連蘆頭都爛掉,甚至全株死亡。蘭花根系屬肉質根,只有在溼度相對平衡的情況下,才能使蘭花根系正常發揮吸收營養、輸送營養的作用。那麼,碰到爛根、要如何處理呢?本人談幾點看法:一是及早換盆。發現蘭花爛根,便要重新換土上盆上植料,植料要注意質量和排吸水效能,以火燒土或乾燥的土、炭等植料為好,也可在根蘆部適當摻蓋些粗砂,效果較好。
二是控制日照。換盆之後一段時間,不能烈日暴曬,要置於蔽日、空氣流通的地方,但應注意風不宜太大以免受影響。
三是注重換盆栽植方法。除了保證盆土通水之外,蘆頭下部到接近根部外的植料要密實,蘆頭要適當栽深一些,既起到保護作用,又防蘆頭晃動或浮離土面。爛根和萎縮發黃的葉要剪除,以減少養份損耗,使蘆頭的營養得到貯存,以維持根系發育。
四合理澆水。在栽培管理中,要嚴格調節用水,盆土要以半溼見干為佳,既不能盆土見白乾燥,又不能明顯太溼。如遇雨天,應遷至遮雨之處,盡量掌握好盆土溼度,以保證其正常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