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蘭花視頻教程
『壹』 畫水墨蘭花要打底色嗎
畫水墨看不一定要大地色,因為它的顏色不對稱
『貳』 水墨蘭花畫配什麼蟲
水墨蘭花畫配 瓢蟲
『叄』 水墨畫中誰畫的蘭草最好
朱耷的蘭花畫得好。抄 朱耷在創作上他取法自然,筆墨簡練,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三百年來,凡大筆寫意畫派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響。清代張庚評他的畫達到了「拙規矩於方圓,鄙精研於彩繪」的境界。他作畫主張「省」,有時滿幅大紙只畫一鳥或一石,寥寥數筆,神情畢具。他的書法具有勁健秀暢的氣格。篆刻形體古樸,獨成格局。
朱耷在形成自己風格的發展過程中,繼承了前代的優良傳統,又自辟蹊徑。他的花鳥畫,遠宗五代徐熙的野逸畫風和宋文人畫家的蘭竹墨梅,也受明林良、呂紀、陸治的技法影響,尤致意青藤白陽的粗放畫風。
『肆』 蘭花水墨畫用什麼顏料
你要在那畫?紙上用國畫顏料室外用丙烯顏料
『伍』 中國水墨國畫蘭花大師
我比較喜歡板橋的蘭竹。超過他的人很少。
『陸』 竹子的意義是什麼
竹子精神是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喻物詩和文人畫作中最常見的題材;它表現著自強不息、頂天立地的精神;清華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脫俗、不作媚世之態。
(6)水墨畫蘭花視頻教程擴展閱讀
寓意
竹子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壑壑,它都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盡管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凄涼,一年四季經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但它始終「咬定青山」、專心致志、無怨無悔。千百年來,人們都會賦予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
竹子心無雜念,甘於孤寂,它不求聞達於莽林,不慕熱鬧於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竹輕盈細巧、四季常青,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朴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
竹子在清風中瑟瑟的聲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讓文人墨客深深感動。而竹於風霜凌厲中蒼翠依然的品格,更讓詩人引為同道,因而中國文人的居室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說:「何可一日無此君」;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無可醫。」顯示出竹的悠久文化精神已經深入士人骨髓。
明月如霜,涼風如水。庭院中翠竹依階低吟,挺拔勁節,即有梅花凌霜傲雪的鐵骨,又有蘭花翠色長存的高潔,並以它那勁節、虛空、蕭疏的個性,使詩人在其中充分體味君子之風。「勁節有高致,清聲無俗喧。」它的「勁節」,代表不屈的氣節;它的「虛空」,代表謙遜的胸懷;它的「蕭疏」,代表詩人超群脫俗。
關羽畫竹
劉、關、張兵敗小沛之後,關羽為了保皇嫂,與曹操約法三章後留在了曹營。曹操見關羽為人忠厚
知禮,一心想將他收為己用,想方設法討關羽的歡心。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曹操又宴請關羽,席間,贈他一件錦袍,關羽推辭不得就穿在身上,但外面仍穿自己的綠袍。關羽回到住所,想到劉備、張飛杳無音信,曹操又著意挽留,不由氣悶填胸,就手提青龍偃月刀到院里竹叢旁頂風踏雪而舞。舞了一陣,只覺豪氣貫胸,收刀佇立,不覺凝神看那叢竹子,只見叢竹枝幹在飛雪中昂首挺立,竿如長槍,葉似利箭,迎風傲雪。
關羽贊嘆竹子的高風亮節、不妖不媚的氣質,聯想到自己的處境,感慨萬千,回屋鋪紙研墨,寥寥數筆,一幅墨竹圖赫然而成。次日,關羽派手下將此竹畫送於曹操。曹操展開一看,贊不絕口。再細細察看,不由得驚出聲來,原來那幅竹上利箭一般的墨葉,正構成一首五言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曹操心裡明白這是關羽借竹明志。[1]
鄭燮《竹石》
作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柒』 求一幅畫~好像是水墨畫滴,畫的是石頭和蘭花,石頭和蘭花是在一起的·求這幅畫的名字~
名字:《蘭芳石堅》意思:如蘭一般芬芳,如石一般堅實,喻高風亮節,寧折不彎。簡稱「蘭石」。
希望對你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