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紫綬蘭花

紫綬蘭花

發布時間: 2023-04-22 03:08:03

蘭花·主要名貴品種介紹(春蘭篇)

我國的蘭花經過勞動人民長期栽培、選育,品種甚多。許多名貴蘭花有的根據它們的花瓣瓣型的特殊形態而命名的,如「××梅」.「××荷」、「××水仙」、「××素」、「××奇瓣」等。有的根據它們的顏色加以形容,如「綠雲」、「翠蓋」、「綠英」、「紫綬金章」、「翠一品」、「赤蜂巧」、「仙綠」、「大綠荷」、「綠魁」、「翠蟾」、「紫寒蘭」、「白報歲」等。有的根據栽培者姓名或在選育過程中的佚事以及地名等作為它們的命名余冊,如「宋梅」、「端梅」、「湯梅」、「張荷素」、「榭荷素」、「程梅」、「崔梅」、「楊氏荷素」、「楊氏素蝶」、「大一品」、「小打」、「常熟素」、「蘇州春一品」、「餘姚第一梅」、「上海梅」、「松豎宏宏江大荷」、「溫州素」、「巨州素」、「金嶴素」、「龍巖素」、「觀音素」、「永安素」、「永福素」、「建蘭」等。亦有以其形態而命名的,如「集圓」、「鸚哥梅」、「海鷗」、「朵雲」、「蜂巧」、「翠蝶」、「蛾蜂梅」、「端梅」、「極品」、「魚魫蘭」等。更有以花莖上著生花朵的多少和形象而命名的,如「十三太保」、「十八大鳳」、「代梅」、「蕙蓮」、「和合蝶」、「四喜蝶」等。為了使讀者詳細了解我國主要絕衫名種蘭花的歷史、特徵、瓣型系統,現詳細介紹如下:

㈡ 春蘭紫綬金章哪裡下山

春蘭紫綬金章哪裡下山,你可以在東邊沿著小路下山,也可以從南邊走正路下山,都是可以下山的。

㈢ 關於贊美植物的詩句

1. 關於贊美植物的詩句
關於贊美植物的詩句 1. 贊頌植物的詩歌
很多首,你想要哪一首都行。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詠蘭 徐 渭《墨蘭》 醉抹醒塗總是春, 百花枝上綴精神。 自從畫取湘蘭後, 更不閑題與別人。

周 易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孔 丘《猗蘭操》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

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陶淵明《幽蘭》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屈 原《九歌》 綠葉兮素權,芳菲菲兮龔余。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 《離騷》 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時暖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佩。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 張 衡《怨 篇》 猗猗秋蘭,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黃其葩。

雖曰幽深,厥美彌嘉。 之子雲遠,我勞如何。

釋無可《詠蘭》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李德裕《花葯欄》(花葯四時相續,常可留玩)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 四時發英艷,三徑滿芳叢。

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 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陳 陶《種蘭》 種蘭幽谷底,四遠聞馨香, 春風長養深,枝葉趁人長。 智水潤其根,仁鋤護其芳。

蒿藜不生地,惡鳥弓已藏。 椒桂夾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鄰桃花島,右接蓮子塘。 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幽人飢如何,采蘭充餱糧。

幽人渴如何,醞蘭為酒漿。 地無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嘗仙人葯,端坐紅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來,佩花徒生光。 刈獲及葳蕤,無令見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葉豈可忘。 舉頭愧青天,鼓腹詠時康。

下有賢公卿,上有聖明王。 無階答風雨,願獻蘭一筐。

杜 牧《蘄州蘭溪》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和令狐侍御賞蕙草》 尋常詩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繞欄今更為何人。

溫庭筠《蘭》 芃余昔自西濱,得蘭數本,移熱於庭,亦既愈歲,而芃然蕃殖。自余游者,未始以芳草為遇矣,因悲桐正夫物有厭常而返,不若混然者有之焉,遂寄情於此寓賞本殊致,意幽非我情。

吾常有疏淺,外物無重輕。 各言藝幽深,彼美香素莖。

豈為賞者設,自保孤根生。 易地無赤株,麗土亦同榮。

賞際林壑近,泛餘煙露清。 余懷既鬱陶,爾類徒縱橫。

妍媸苟不信,寵辱何為驚。 真隱諒無跡,激時猶簡名。

幽叢靄綠畹,豈必懷歸耕。 唐彥謙《蘭》(二首)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判輪衡

於焉忽相見,歲晏將如何? 黃 滔 《芳草》 澤國多芳草,年年長自春。 應從屈平後,更苦不歸人。

張友正《春草凝露》 蒼蒼芳草色,含露對青春。 已賴陽和長,仍漸潤澤頻。

日臨殘未滴,風度欲成津。 蕙葉垂偏重,蘭叢洗轉新。

將行愁浥逕,欲采畏濡身。 獨愛池塘畔,清華遠襲人。

崔 塗《幽蘭》 幽植眾能知,貞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青春每到遲。 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

韓 偓《偶題》 俟時輕進固相妨,實行丹心仗彼蒼。 蕭艾轉肥蘭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孫 顧《清露被皋蘭》 九皋蘭葉茂,八月露華清。 稍與秋陰合,還將曉色並。

向空羅細影,臨水泫掘做微明。 的礫添幽興,芊綿動遠情。

夕芳人未采,初降鶴先驚。 為感生成蕙,心同葵藿傾。

趙元淑《聞楊炯幽蘭之歌作》 昔聞蘭葉據龍圖,復道蘭林引鳳雛。 鴻歸燕去紫莖歇,露往霜來綠葉枯。

貫休《書陳處士屋壁》 有叟傲堯日,發白肌膚紅。 妻子亦讀書,種蘭清溪東。

白雲有奇色,紫桂含天風。 那應迎鶴書,肯羨於洞洪。

《秋望寄王使君》 靜躡紅蘭徑,憑高曠望時。 無端求句苦,永日壑風吹。

大月生峰角,殘霞在樹枝。 只應劉越曰,清嘯正相宜。

李世民《芳蘭》 春暉開紫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賦得花庭霧》 蘭氣已熏宮,新蕊半妝叢。 色含輕重霧,香引去來風。

拂樹濃舒碧,縈花薄蔽紅。 還當雜行雨,彷彿隱遙空。

上官儀《假作幽蘭詩》 日月雖不照,馨香要自豐。 有怨生幽地,無由逐遠風。

李 嶠《蘭》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儷楚王琴。

廣殿輕香發,高台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王 勃《春蘭》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直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陳子昂《感遇》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張九齡《園中時蔬盡皆鋤理唯秋蘭數本委而不顧彼雖一物有足悲者遂賦二章》 場藿已成歲,園葵亦向陽。

蘭時獨不偶,露節漸無芳。 旨異菁為蓄,甘非蔗有漿。

人多利一飽,誰復惜馨香。 幸得不鋤去,孤苗守舊根。

無心羨旨蓄,豈欲近名園。 遇賞寧充佩,為生莫礙門, 幽林芳意在,非是為人論。

《詠 蘭》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
2. 關於植物的古詩
小池(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梅花(王安石)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碧玉狀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要問綠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之章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前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梨花陸游開向春殘不恨遲,綠楊窣地最相宜。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邊鸞畫折枝。

西江月梅(蘇軾)玉骨那愁瘴霧,水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3. 我需要5首以上贊揚植物的古詩
梅: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山園小梅林和靖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梅王安石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王安石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李商隱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李商隱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陸游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陸游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陸游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南朝·謝燮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唐·杜甫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早梅唐·齊己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雜詩唐·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詠唐·王維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唐·李商隱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唐·王適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唐·劉禹錫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唐·崔道融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唐·庾信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唐·蕭綱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唐·蔣維翰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梅花宋·陳亮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冬日雜興宋·張耒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再和楊公濟梅花宋·蘇軾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贈嶺上梅宋·蘇軾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墨梅宋·朱熹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題楊補之畫宋·樓鑰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雪梅宋·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雪梅宋·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從張仲謀乞臘梅宋·黃庭堅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釣雪舟倦睡宋·楊萬里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寒夜宋·杜耒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古梅宋·蕭德藻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瓶梅宋·張道洽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紅梅蘇東坡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早 梅柳宗元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新栽梅白居易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墨梅趙秉文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白梅元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墨梅元 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梅花元·王冕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立春日賞紅梅之作元·元淮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憶梅元·段克己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西湖梅元·馮子振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鴛鴦梅元·馮子振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題畫墨梅元·陶宗儀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陽山道中元·釋善住雨。
4. 贊美植物的詩句
植物

梅花【唐】(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草【唐】(白居易)

離離園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楊柳枝詞【唐】(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如夢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攤破浣溪沙【宋】(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寫桂花)

鷓鴣天【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桂花)

西江月梅【宋】(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水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浣溪沙詠桔【宋】(蘇軾)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

竹籬茅捨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

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山園小梅【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5. 贊頌植物的詩句誰有
臘梅

1、已是懸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

2、破臘驚春意,凌寒試曉妝

3、予有四命,各司一時,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臘梅為命

4、一花香十里,更值滿天枝;承恩不在貌,誰敢斗香來

5、蜜蜂採花做黃蠟,取蠟為花亦其物

6、一枝幾案誰所置,便覺春意生睫眉

山茶

1、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

2、茶花一樹早桃紅,白朵彤雲嘯做中

3、門巷歡呼十里寺,臘前風物已知春

4、山茶花開春未歸,春歸正值花盛時

5、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

6、雪裡山茶取次紅,白頭孀婦哭青風

7、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

8、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桂花

1、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2、江雲漠漠桂花濕,梅雨翛翛荔子然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4、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

5、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6、獨佔三秋壓群芳

7、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8、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9、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10、雖無艷態驚群目,卻有清香壓九秋

11、香風不斷,冷露聽無聲。撲面心先醉,當頭月更明

海棠

1、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2、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

3、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芳。綠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陽護海棠

4、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

5、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

6、四海應無蜀海棠,一時開處一城香

7、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梧桐

1、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2、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3、酒闌人散草草,閑階獨倚梧桐

4、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

5、試將前事,閑倚梧桐

6、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

7、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8、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9、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10、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

11、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杜鵑

1、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2、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3、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4、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5、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6、鸚鵡州邊鸚鵡恨,杜鵑枝上杜鵑啼

7、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8、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鋇儂。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

柳樹

1、野性愛栽植,植柳水中坻

2、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3、金谷園中黃裊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老來處處遊行遍,不似蘇州柳最多;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

4、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5、結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淺

6、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

7、含煙一株柳,拂地搖風久

8、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9、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

10、細雨如煙柳色新

紫薇

1、盛夏綠遮眼,此花滿堂紅

2、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3、誰道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半年花

4、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

5、明麗碧天霞,豐茸紫綬花

6、赫日迸光飛蝶去,紫薇擎艷出林來

時間緊迫,只找到這么多,不知到能不能幫你
6. 贊揚植物的詩句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梅花: (1)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2)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來。

(3)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7. 「贊美植物」的詩句有哪些
1.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

2. 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楊柳未覺春。——溫庭筠

3. 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白居易

4. 新溜滿澄陂,圓荷影若規。風來香氣遠,日落蓋陰移。魚戲排緗葉,龜浮見綠池。魏朝難接采,楚服但同披。——李嶠

5.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李商隱

6.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

7.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

8.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陸游

9.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柳宗元

10.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陸游

第一句原文及譯文:

詠柳

【作者】賀知章 【朝代】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賞析: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
8. 歌頌植物的詩句
1.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2.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3.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4.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6.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7.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8.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9.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10.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12.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

13.白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14.河裡無魚水自清,疾風勁草子陽名.

15.閑居少鄰並,草勁入荒園.

16.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9. 贊美植物的詩句
植物梅花【唐】(王安石)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小池【宋】(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草【唐】(白居易)離離園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楊柳枝詞【唐】(白居易)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如夢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攤破浣溪沙【宋】(李清照)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寫桂花)鷓鴣天【宋】(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桂花)西江月梅【宋】(蘇軾)玉骨那愁瘴霧,水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浣溪沙詠桔【宋】(蘇軾)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

吳姬三日手猶香。山園小梅【宋】(林逋)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㈣ 描寫古代服裝的詩句

1. 關於描寫唐朝服裝的詩句
關於描寫唐朝服裝的詩句 1.請問有沒有形容隋唐時期服飾的詩句或簡單的介紹
隋唐時期的服飾文化

衣:基本是華夏衣冠、魏晉舊制的損益。據《舊唐書,輿服志》、《新唐書·車服志》載,天子冠服十四種:大裘冕、袞冕、(敝鳥)冕、毳冕、綉冕、玄冕、通天冠、緇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白(巾合)。其形制及冠戴的時期詳於兩《唐書》。與前期不同之點是各種冠冕巾幘,天子在不同情況之下都要戴;另一方面,各種冠冕除大裘冕外,臣下也能分別冠戴。即一品戴袞冕,二品戴(敝鳥)冕,三品戴襄冕,四品戴綉冕,五品戴玄冕,文官六品以下九品以上,從祀時皆戴一種綢制的爵弁。武弁,武官朝參時或在陛下作武舞者服之。弁服,文官九品辦公事時服之。

衣裳的花紋、顏色,以天子服袞冕時,亦即踐祚、餉廟、征還、遣將、欽至、加元服、納後、元日受朝賀、臨軒冊拜王公等大典時為例:是青色衣、纁裳。畫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等八章在衣,綉藻、粉米、黼、黻四章在裳,共為十二章。這就是俗所謂龍袍法定樣式。

群臣的章服也是青衣纁裳。以門下侍中、中書及同中書門下三品宰輔貴臣為例:共具五章,衣上畫宗彝、藻、粉米三章,裳上綉黼、黻二章,外加紫綬,金銀縷(般革)囊、金飾劍、水蒼玉佩、朱襪、赤晨。官階大小完全以章之多少及佩飾為區別。以章而論:一品九章,二品七章,三品五章,四品三章,五品一章,即所謂「章服」。五品以下就不再有章。所戴的弁服,皮製,通用烏紗。所以有烏紗帽之說。

正式章服以外的常服,從隋文帝開始,穿赭黃文綉袍,烏紗帽,答扒備六合靴,和貴臣通服之,只天子帶上有十二個環,以資區別。唐代則經過多次改變,最後規定三品上服紫,金玉帶十三(釒誇)(帶上的裝飾品);四品服緋,金帶十一銙;五品服淡緋,金帶十銬;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皆銀帶九銬;八品深青,九品淺青,皆輸石八銙(孔雀石);未入流的小官及庶人,服黃衣,銅鐵帶(釒誇)七枚。又士子穿襇衫,庶人衣白。方外則緇衣黃冠。因為無品級老百姓等人穿黃穿白,唐人傳奇中俠士有黃衫客。唐與高麗安市之戰中,太宗與許敬宗登高觀戰,見一人穿白衣、持雙戟,所向無前,召見之,乃薛仁貴。又肅宗與李泌並馬循行營壘,遠遠望見的人說:「黃衣者聖人,白衣者山人。」

又唐代用魚符,群臣出入宮門以為驗證,其後改為龜符,繼又改為魚符。三品以上佩金魚、金龜,四品用銀龜或銀魚,五品用銅龜、銅魚。所以李商隱《為有》詩:「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白居易《脫刺史緋》詩:「無那嬌痴三歲女,繞腰啼哭索銀魚。」羅振玉《歷代符牌圖錄》中尚收有唐代銅魚、銅龜實物。

婦女的服裝,皇後妃嬪皆有自己的章服,詳於新舊《唐書》車服志、輿服志。命婦的法服是「翟衣」。翟,就是雉雞(長尾的野雞),以青的衣裳,將翟毛編綉於上,故名「翟衣」。按九品分為九等,是正規的法服。其次是「釵鈿禮衣」,以所貼花鈿多少分等級。一品夫人九鈿,二品八鈿、三品七鈿、四品六鈿、五品五鈾。六品以下直至九品官妻,則穿大袖連裳。婦女的便服,與其夫同色。杜甫《麗人行》:「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又說:「珠壓腰(衤及)穩稱身。」腰(衤及)是婦女的內裙,日本婦女的和服仍因之,名為「腰(扌卷此尺)」(koshimaki)。可見平日婦女的盛妝,也不拘於法定的衣裳。

婦女的發髻,在沿襲古式上,推陳出新,不拘一格。但看傳世周昉畫的《仕女圖》的發式,和日本已婚婦女所梳的「丸●」(mazu-mazuge)完全一樣,可能是最流清毀行的基本發式,所以被日本吸收保存至今。另有名為「屏笙」的宮妝,式已不傳,顧名思義,可能是一種高髻。飾品釵鈿釧弭類,還有一種「步搖」。戴在頭髻上,走起路來顫顫地搖動。白居易《長恨歌》所說:「雲鬢花顏金步搖」,即是。春天還用紙折為方形或旙樣物飾在頭上,名為「方勝」,又名「春勝」。婦女的紅妝,弄粉調脂、畫眉、點唇和貼花鈿外,還有「梅妝」。據說是壽陽公主醉卧在梅花下,梅花落於額上,遂制此妝。唐代婦女尚未纏足,著展,見周昉《仕女圖》。
2.唐朝的詩歌有哪些是描寫服飾的
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

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

今夕重門啟,游春得夜芳。月華連晝色,燈影雜星光。

南陌青絲騎,東鄰紅粉妝。管弦遙辨曲,羅綺暗聞香。

人擁行歌路,車攢斗舞場。經過猶未已,鍾鼓出長楊。

---夜遊 [唐]沈佺期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杜甫 《麗人行》

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長恨歌》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當,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綉羅衣。

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宮中行樂詞其一 李白
3.關於古代女裝的古詩描寫
1、白居易《長恨歌》描寫楊貴妃: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2、杜甫《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闔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3、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4、>中描寫羅敷: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5、曹植的>中有:

美女妖且閑,採桑岐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皎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4.關於形容古代女子衣著很美的詩句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荷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際穩稱身。——杜甫《麗人行》

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

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余。——漢樂府《羽林郎》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漢樂府《孔雀東南飛》
5.描寫「唐裝、華服」的詩詞有哪些
1.《宮詞》

年代: 宋 作者: 王仲修

綠槐疏影滿花磚,首夏清和未暑天。

進食門前金合人,唐裝宮女聽傳宣。

2.《次友人寒食書懷韻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張元干

往昔昇平客大梁,新煙然燭九衢香。

車聲馳道內家出,春色禁溝宮柳黃。

陵邑只今稱虜地,衣冠誰復問唐裝。

傷心寒食當時事,夢想流鶯下苑牆。

3.《呂公像》

年代: 宋 作者: 張元干

巾裹唐裝本布衣,平生唯識一鍾離。

此中養得嬰兒就,世上行屍有許悲。

4.《都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年年漢臣節,春雁與同歸。

番俗尊華服,皇家後武威。

市中斜毼賤,水外拂廬稀。

南北皆生息,和親果是非。

5.《紀事二十四首》

年代: 清 作者: 梁啟超

華服盈盈拜阿兄,相從譚道復談兵。

尊前恐累風雲氣,更譜軍歌作尾聲。
6.唐朝服飾描寫
一個身穿琵琶襟上衣,煙雲蝴蝶裙,頭發梳成涵煙芙蓉髻,又斜叉梅英采勝簪,雖不是珍珠海寶,但卻儀態大方,舉止投足間平添著一份飄逸.

青螺眉黛長,棄了珠花流蘇,三千青絲僅用一支雕工細致的梅簪綰起,淡上鉛華。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淳濃染春煙,有一股巫山雲霧般的靈氣。聽聞殿內宣自己入殿,立刻收斂裙擺蓮步輕移

一襲白色拖地煙籠梅花百水裙,外罩品月緞綉玉蘭飛蝶氅衣,內襯淡粉色錦緞裹胸,袖口綉著精緻的金紋蝴蝶,胸前衣襟上鉤出幾絲蕾絲花邊,裙擺一層淡薄如清霧籠瀉絹紗,腰系一條金腰帶,貴氣而顯得身段窈窕,氣若幽蘭,頸前靜靜躺著一隻金絲通靈寶玉,平添了一份淡雅之氣 ,耳旁墜著一對銀蝴蝶耳墜,用一支銀簪挽住烏黑的秀發,盤成精緻的柳葉簪,再掐一朵玉蘭別上,顯得清新美麗典雅至極。黛眉輕點,櫻桃唇瓣不染而赤,渾身散發著股蘭草幽甜的香氣,清秀而不失絲絲嫵媚。散發著貴族的氣息,美的不食人間煙火,美的到了及至。宛如步入凡塵的仙子,揮動著手中的玉面羅扇,優雅而有氣質。

身著一襲白色繁花抹胸,外披一件白色紗衣,那若如雪的肌膚透亮,三千發絲散落在肩膀上,沒有任何多餘的發飾,只是帶了許多繁花,紅白的繁花襯托著哪張雪白透晰的臉龐,身上纏著黃絲帶,顯得十分妖艷迷人,坐在紫竹林中的石凳上,在近黃昏的竹林中顯得十分憂郁,令人憐惜的感覺

女官:

明朝宮人冠服,制與宋同。紫色,團領,窄袖,遍刺折枝小葵花,以金圈之,珠

絡縫金帶紅裙。弓樣鞋,上刺小金花。烏紗帽,飾以花,帽額綴團珠。結珠鬢梳。

垂珠耳飾。
7.求幾句描寫關於古代官吏服裝的句子(約是唐代)
【淡粉色華衣裹身,外披白色紗衣,露出線條優美的頸項和清晰可見的鎖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於地,挽迤三尺有餘,使得步態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絲用發帶束起,頭插蝴蝶釵,一縷青絲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顏色,雙頰邊若隱若現的紅扉感營造出一種純肌如花瓣般的嬌嫩可愛,整個人好似隨風紛飛的蝴蝶,又似清靈透徹的冰雪……】

【大朵牡丹翠綠煙紗碧霞羅,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綠葉裙,身披金絲薄煙翠綠紗。低垂鬢發斜插鑲嵌珍珠碧玉步搖,花容月貌出水芙蓉。】

【身穿是淡白色宮裝,淡雅處卻多了幾分出塵氣質。寬大裙幅逶迤身後,優雅華貴。墨玉般的青絲,簡單地綰個飛仙髻,幾枚飽滿圓潤的珍珠隨意點綴發間,讓烏雲般的秀發,更顯柔亮潤澤。美眸顧盼間華彩流溢,紅唇間漾著清淡淺笑。】

【身著一身淺藍色紗衣,肩上披著白色輕紗,微風吹過,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一頭青絲散散披在雙肩上,略顯柔美,未施一絲粉黛,緩緩在御花園散步,看著已經過了花期的牡丹,不禁想到自己,自己現在有著皇帝的寵愛,就如同盛開的牡丹,妖艷,絢麗。如果哪一天自己老了,皇帝的寵幸不在了,是不是自己就和這過了花期的牡丹一樣,沉睡在泥土中,無人問津?想著想著,居然有一種想要大哭一場的感覺,悠悠嘆了口氣】

【身著淡藍色的長裙,裙裾上綉著潔白的點點紅梅,用一條白色織錦腰帶將那不堪一握的纖纖楚腰束住.將一頭青絲綰成如意髻,僅插了一支梅花白玉簪.雖然簡潔,卻顯得清新優雅】

【一身淺藍色的宮裝,裙角上綉著細碎的櫻花瓣。頭上斜簪一支碧玉玲瓏簪,綴下細細的銀絲串珠流蘇. 臉上薄施粉黛,緩緩在御花園散步,看到前面的倩影,走上前去,俯身,甩帕】臣妾夏念瑤參見皇上,皇上吉祥【話落,莞爾一笑】

【著一身淡紫色衣裙,身上綉有小朵的淡粉色梔子花。頭發隨意的挽了一個鬆鬆的髻,斜插一隻淡紫色簪花,顯得幾分隨意卻不失典雅。略施粉黛,朱唇不點及紅。】

【碧綠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煙紗,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若凝脂氣若幽蘭。嬌媚無骨入艷三分。】

【身穿白色紗裙,腰間用水藍絲軟煙羅系成一個淡雅的蝴蝶結,墨色的秀發上輕輕挽起斜插著一支薇靈簪。肌膚晶瑩如玉,未施粉黛,隻身一人在在紫竹林里漫步】

【內穿薄蟬翼的霞影紗玫瑰香胸衣,腰束蔥綠撒花軟煙羅裙,外罩一件逶迤拖地的白色梅花蟬翼紗。腰若細柳,肩若削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淡粉色宮裝,裙角綉著展翅欲飛的淡藍色蝴蝶,外披一層白色輕紗。微風輕拂,竟有一種隨風而去的感覺。絲綢般墨色的秀發隨意的飄散在腰間,身材纖細,蠻腰贏弱,更顯得楚楚動人】

【淡綠色的繁花宮裝,外面披著一層金色薄紗,寬大的衣擺上銹著紫色的花紋,三千青絲撩了些許簡單的挽了一下,其餘垂在頸邊,額前垂著一枚小小的紅色寶石,點綴的恰到好處。頭上插著鏤空飛鳳金步搖,隨著蓮步輕移,發出一陣叮咚的響聲。襯得別有一番風情美麗可人之姿】

【金黃色的雲煙衫綉著秀雅的蘭花,逶迤拖地黃色古紋雙蝶雲形千水裙,手挽碧霞羅牡丹薄霧紗。雲髻峨峨,戴著一支鏤空蘭花珠釵,臉蛋嬌媚如月,眼神顧盼生輝,撩人心懷。】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身穿一襲素錦宮衣,外披水藍色輕紗,微風吹過,輕紗飛舞,整個人散發出淡淡靈氣。三千青絲被挽成一個簡單的碧落髻,將一支清雅的梅花簪子戴上,隻身一人向御花園走去,看著前面緩緩而來的宸妃。微微一笑,等著她先開口向自己請安】

【風髻露鬢,淡掃娥眉眼含春,皮膚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嬌艷若滴,腮邊兩縷發絲隨風輕柔拂面憑添幾分誘人的風情。一身絳紫色長裙,綉著富貴的牡丹,水綠色的絲綢在腰間盈盈一系,完美的身段立顯無疑,攜侍女兩人緩緩在御花園散步,看到迎面走來的母後,莞爾一笑】念瑤給母後請安,母後吉祥。

【一身淡黃色雲煙衫逶迤拖地白色宮緞素雪絹雲形千水裙,頭發梳涵煙芙蓉髻,淡掃蛾眉薄粉敷面,明艷不可方物】
8.關於古代的「服飾描寫」的詩句有哪些
1、畫羅織扇總如雲,細草如泥簇蝶裙。

2、揚眉轉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稀。

3、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4、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5、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6、著我綉夾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 ,頭上玳瑁光。

7、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8、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9、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羽衣霓裳舞。

10、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1、畫羅織扇總如雲,細草如泥簇蝶裙。

出處:黃莘田《竹枝詞》

釋義:女子穿著漂亮衣服,天氣炎熱、自然絲質團扇很多。

2、揚眉轉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稀。

出處:漢無名氏 《燕趙多佳人》

釋義:穿羅裳薄衣隨風飄逸拂動,儀態雍容端坐正錚錚地練習箏商之曲。

3、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出處:秦觀《南歌子》

釋義:衫子是青色的,裙子是杏黃色的,獨自依靠在光潔的欄桿上默默無語地照鏡子打口紅。

4、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出處:白居易《琵琶行》

釋義:打拍子敲碎了鈿頭雲篦,血紅色的衣裙上留下了喝酒時打翻的的酒漬。

5、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出處:李白《詠薴蘿山》

釋義:她在水邊洗衣擾動著碧綠的河水,姿態與水面的清波一樣和諧。

6、著我綉夾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 ,頭上玳瑁光。

出處:《孔雀東南飛》

釋義:她穿上昔日綉花的裌裙,梳妝打扮時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當。腳下她穿著絲鞋,頭上的玳瑁簪閃閃發光。

7、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出處:杜甫 《詠懷古跡》

釋義: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當是昭君歸魂。

8、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出處:蘇軾《定風波》

釋義: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9、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羽衣霓裳舞。

出處:白居易《長恨歌》

釋義:輕柔的仙風吹拂著衣袖微微飄動,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裊裊婷婷。

10、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出處:李賀《夢天》

釋義:月亮帶著光暈,像被露水打濕了似的。在月宮中桂花飄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9.寫 大唐公主和衣服,容貌的詩詞有 那些
貴妃的,湊數來的

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清,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清平樂詞》 李白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哀江頭 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笑正墜雙飛翼。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10.描寫唐朝王爺的服飾段落或者句子
——高挑秀雅的身材。衣服是冰藍的上好絲綢,綉著雅緻竹葉花紋的雪白滾邊和他頭上的羊脂玉發簪交相輝映。 巧妙的烘托出一位艷麗貴公子的非凡身影。那笑容頗有點風流少年的佻達。下巴微微抬起,杏子形狀的眼睛中間,星河燦爛的璀璨。他穿著墨色的緞子衣袍,袍內露出銀色鏤空木槿花的鑲邊。腰系玉帶,手持象牙的摺扇。欄外的花園里,芙蓉月下妖嬈,淺紅色的新蕊,明媚的像要召喚回春天。

——他穿一身慘綠羅衣,頭發以竹簪束起,身上一股不同於蘭麝的木頭的香味。天邊晚雲漸收,淡天琉璃。慘綠少年的臉如桃杏,姿態閑雅,尚余孤瘦雪霜姿,少年瞳仁靈動,水晶珠一樣的吸引人。

——那個修長的身影背對著我,一動不動的站在荷塘邊上。

他的袍服雪白,一塵不染。連日光都不好意思留下斑駁的樹影。

他的頭發墨黑,襯托出他發髻下珍珠白色脖頸的詩意光澤。

他的背脊挺直,好像在這白楊樹一樣挺秀的身材中,蘊含著巨大堅韌的力量。

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比他更加優雅入畫的男子。一種光亮至美的氣息從他的面龐感染到了我。他沒有笑, 但他的清澈的眼睛卻在忠誠的微笑著。

他的皮膚像昆侖山裡潔白的雪蓮花,他的眸子是天山之巔神聖的池水。

—— 一攏紅衣,玄紋雲袖,席地而坐,一男子低垂著眼臉,沉浸在自己營造的世界裡,修長而優美的手指若行雲流水般舞弄著琴弦,長長的睫毛在那心型臉上,形成了誘惑的弧度,人隨音而動,偶爾抬起的頭,讓人呼吸一緊,好一張翩若驚鴻的臉!只是那雙眼中忽閃而逝的某中東西,讓人抓不住,卻想窺視,不知不覺間人已經被吸引,與音與人,一同沉醉。

卻被那片耀眼的美麗所震撼。陽光打在琴兒身上,渡上一層金色的光暈,他微仰著頭,神色靜寧而安詳,嘴角彎成微笑的弧度,一隻手搭在支起的腿上,動作自然而瀟灑,就像美型的王子,那樣優雅而充滿陽光,吸引著少女的愛慕和所有貴婦的愛戀。

㈤ 爨龍顏碑的全文翻譯有嗎

《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候爨使君之碑》譯文 爨君名龍顏,字仕德,是建寧郡同樂縣人。他是上古帝王少昊和顓頊的遠代子孫,也是高陽氏火正祝融的後裔。他家的世系源遠流長,清理起來沒有遺漏的地方;也象根深蒂固的大樹從未傾倒過。當夏朝盛世,他的祖先輔佐夏帝廣泛施行五倫的教化,功勛傳遍九州疆土。淳厚的教化遺澤千古,仁政的功德傳播萬代。他家祖先的厚德輝耀著西嶽一帶,又輔佐郢楚成就霸王的業績,令尹子文的美德著稱於春秋時期,班朗雖生於春秋末世,也能繼承祖宗的事業。不料家族遭到了惡運,不得不離開河東地區,遷到中 爨龍顏碑古擾滑碑
原以求發展。後來,家族又興旺起來。班彪刪訂增補漢代的史冊,班固著成《漢書》,又師法古人,開發了聖賢經典中的大道和遺教。到了漢末,他家受封食邑於爨地,因此就以「爨」作為族人的姓氏。通婚聯姻的都是公卿貴族,為官的比王朝的宗室還要多。他的遠祖爨肅,官至曹魏的尚書僕射兼河南尹,爵位和九卿同等,在朝中廣有勢力。後世子孫又輾轉遷到了四川、湖廣一帶,一部分又漂泊到了南中。爨家經過九代人的發展和安居樂業,家族興旺,人戶像大樹枝那樣繁茂,子孫像滿樹綠葉那樣蔥郁。爨家的聲望已經被列為四姓世家,仕宦譽滿京城。英雄豪傑的家世已達到全盛了。爨君的祖父是晉寧、建寧二郡太守,加龍驤將軍銜,又晉升為寧州刺史。父親加龍驤輔國將軍銜,任八郡監軍,又任晉寧、建寧二郡太守,死後追謚為寧州刺史和邛都縣候。爨家佩金印紫綬的官,一代接一代;穿紅色朝服的人充滿家裡。爨君就是魏尚書僕射爨肅的遠孫,八郡監軍的公子。他儀表不凡,勝過常人;操守高尚,超過家族中的子弟。他溫和善良的性情,謙遜謹慎的作風,雖然在家還未出仕,早已在社會上遠近聞名。本州以禮聘他為主簿,他沒有就任,又三次徵召他做別駕從事史,他也沒有去。他按國家正途入仕朝廷以後,在尚書令左右勤慎供職。他的仁愛厚道朝野聞名,廉潔的聲譽傳遍遠近。他被推薦為晉安帝義熙十年的秀才,被任命為郎中,不久,朝廷選拔徵召鎮守西南邊防的人才,他被升遷為南蠻府行參軍,並代歷擾理建寧郡太守。他被朝廷任命為家鄉的封疆大員,真所謂「衣錦晝游」,榮耀已極。老百姓歌頌他的德政,士大夫贊賞他的風范。於是,他著手整頓家鄉的吏治,按門第高下任用司馬、長史等官職。但爨君素來胸懷慷慨,心裡記著皇上,於是從萬里之外的雲南去晉見天子,朝廷任命他為散騎侍郎。他被選用並無喜色,被斥退也不會有怒容。他的忠誠記在皇帝心裡,他的高風流傳於京城。繼而官拜龍驤將軍,並代理晉寧太守。他乘著輕車,佩帶金章紫綬,斧鉞開路,棨戟前驅,旌旗飄飄,並且襲封了邛都縣候的爵位。劉宋文帝元嘉九年,時運遭厄,寧州地區受到擾亂,在東爨和西爨兩地,暴徒象豺狼一樣瘋狂,到處成了戰場。他集合精兵五千餘名,不避矢石,殲敵數以千計,肅清了邊疆的戰亂。他是南中地區一塊堅固的磐石,人們從內心裡敬仰,朝廷又晉升他承襲祖上的官職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和封邛都縣候。他具有英雄豪傑的雄才大略和宏偉氣度,在南中可算首屈一指、卓著超群的人物,即使象子產在鄭國那樣的不朽功績,也超不過他。因此,他那若蘭花般的聲譽,已經到處傳開了,榮華富貴也帶給了子孫後代。如果不是和樂君子,如何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怎奈上天不予垂憐,他卧病越來越重,於劉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上旬逝世,享年六十一歲。老百姓沉痛哀悼,漢族和少數民族無不心痛,遠在朝廷的君臣也很震悼,追贈他中牢的祭禮。他的舊屬建寧的趙次之,巴郡的杜長子,敬緩爛臘仰緬懷爨君的仁德,永遠思慕他的深遠恩澤,於是刻石立碑,記載和頌揚爨使君的豐功偉績。頌詞如下: 巍峨的靈山啊, 是多麼俊偉挺拔而又蒼茫連綿! 原來是活躍在深淵的潛龍, 終於飛向帝王的宮殿。 高瞻遠矚的君侯啊, 天姿多麼英俊明哲! 士大夫們走訪盈門, 四面八方傳揚著使君的名聲。 禮品的眾多,說明四方聘問的紛紜。 在南中你和人民水乳交融, 你的恩澤灑遍華夏的邊境。 你是安撫西南的方伯,使人去惡從善, 幾乎廢除了死刑。 永垂不朽啊! 你的崇高德化使百姓和樂寧靜。 你鑽研七經啊孜孜不倦, 你正直不阿,盡忠而不顧身。 你象鳳凰飛翔在神京, 你的孝行可比閔損、曾參。 為什麼啊,昊天不佑, 善人遭到繁霜? 棟梁摧折,哲人的光輝永遠潛藏。 長輩們哀悼思念, 子弟們泣血悲傷。 爨龍顏碑
只能立碑刻石, 記載你的功德, 永誌不忘。 祖父薨逝以後,先父曾有志立碑,但美好的願望還未實現,就突然早早死去。嗣孫碩子等感到極大哀傷,秉承先父的一貫訓誡,永遠追慕先祖的高風亮節,再三克制極度悲傷的感情,於仲秋七月,上山采擇石料,樹立這塊石碑,向世人表彰祖先的特殊功勛,使他的優良作風傳播千萬代,因此附記在碑末。 寧州刺史爨龍顏的長子鱗弘早逝,次弟鱗紹,三弟鱗暄,四弟鱗崇等建立此碑 大明二年九月初一,嗣孫碩子碩某碩端碩萬碩思碩閭碩羅碩闥碩俗等敬立 督造石碑的是爨府主簿益州杜長子 碑文是建寧爨道慶作

㈥ 形容貴婦的成語

衣香鬢影 形容貴婦女之儀態。
珠圍翠繞 形容貴婦身上的盛飾。
雍容華貴 溫和大方,端莊華麗的貴婦人。
林下風致 形容婦人舉止嫻雅,風韻脫俗。
白日綉衣 綉:用絲茸或絲線在布上刺成花紋圖案。比喻富貴後還鄉,向鄉親們誇耀
槐南一夢 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還鄉晝錦 同衣錦晝行,指富貴時穿錦衣回歸故鄉
賣主求榮 指出賣主人的利益以換取個人的榮華富貴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晝升天成為神仙。後比喻一下子富貴起來。
白日衣綉 衣:穿;綉:五彩制綉的官服。白天身著華貴官服,使人看見。舊時比喻富貴後還鄉,向鄉親們誇耀。
車笠之盟 笠:斗笠。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
乘車戴笠 乘:坐,駕;笠:斗笠。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
持盈保泰 盈:盛滿;泰:平安。舊指在富貴極盛的時候要小心謹慎,避免災禍,以保持住原來的地位。
戴笠乘車 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
浮雲富貴 浮雲:飄浮的雲彩。把富貴看成飄浮的雲彩。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
富貴不能淫 富貴:舊指有錢財、有地位;淫:迷惑。指意志不為金錢和地位所迷惑。
富貴逼人 無心富貴,被迫出仕。也指因有財勢,人來靠攏。
富貴浮雲 意思是不義而富貴,對於我就象浮雲那樣輕漂。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
膏梁錦綉 膏、梁:肥肉和細糧。念帆泛指美味的食物;錦綉:精緻華麗的絲織品。形容富貴人家衣食精美的奢華生活。
膏梁紈袴 膏梁:肥肉和細糧;紈絝:細絹做的褲子。借指富貴人家子弟。
高門大戶 高門:舊時指富貴之家;大戶:聲勢顯赫的家族。有錢有勢的人家猛枯。
公子哥兒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豪門巨室 豪門:權貴之家;巨室:大家望族。指富貴之家。
錦衣行晝 富貴了須回歸故里。
賣國求榮 勾結投靠敵人,出賣國家的權益,謀求個人的富貴。
靡衣媮食 靡:華麗;媮:苟且。身穿麗服,苟且而食。形容富貴的人苟且偷生。
飄茵落溷 隨風而落,有的飄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糞坑裡。比喻由於偶然的機緣而有富貴貧賤的不同命運。也指女子墮落風塵。
翩翩公子 舊時對風流而有文採的富貴子弟的譽稱。
攀龍附鳳 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千金之子 舊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深宅大院 房屋多廁而有圍牆的院子。舊時多指富貴人家。
駟馬高車 駟馬:一車所駕的四匹馬。套著四匹馬的高蓋車。舊時形容有權勢的人出行時的闊綽場面。也形容顯達富貴。
一寸光陰一寸金 比喻時間十分富貴。
衣錦還鄉 舊指富貴以後回到故鄉。含有向鄉里誇耀的意思。
衣錦夜行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夜裡穿著錦綉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顯示榮華富貴。
衣綉晝行 晝:白天。穿了錦綉衣服在白晝行走。比喻在本鄉作官,或富貴後回到故鄉。
玉堂金馬 玉堂:漢代殿名;金馬:漢代宮門名,也稱「金門」。舊時比喻才學優異而富貴顯達。
珠圍翠繞 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婦女妝飾華麗。也形容富貴人家隨侍的女子眾多。
朱門綉戶 朱門:紅漆大門;綉戶:雕繪華美的門戶。比喻富貴人家婦女的住處。也借指富貴人家。
辭金蹈海 戰國時,秦軍圍趙都邯鄲,齊人魯仲連以利害進說趙魏大臣,勸阻尊秦昭王為帝,並表示若秦王為帝,則自己將蹈東海而死。秦軍退後,趙平原君以千金謝之,魯仲連卻不受,以為為人排難解紛而取酬,是商賈之事。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後以「辭金蹈海」比喻不慕富貴,慷慨有
鼎食鳴鍾 亦作「鼎食鳴鍾」。擊鍾列鼎枝高洞而食。形容富貴人家生活豪侈。
遁世遺榮 謂避世隱居而拋棄榮華富貴。
福不盈眥 謂福祿富貴渺小而短暫。
附鳳攀龍 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富貴不淫 ①不為金錢、地位所迷惑。②見「富貴不能淫」。
膏粱年少 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膏粱紈袴 指富貴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華奢侈。淺薄無知之意。
膏粱文綉 指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亦泛指精細貴重的東西。語本《孟子·告子上》「《詩》雲:『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綉也。」趙岐註:「膏粱,細粱如膏者也;文綉,綉衣服也。」
膏腴子弟 富貴人家的子弟。
鬼瞰其室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邯鄲重步 唐沉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客店中遇道士呂翁,目昏思睡,呂翁授以青瓷枕,盧生進入夢鄉,歷盡富貴榮華。及醒,店主炊黃粱未熟。後因以「邯鄲重步」喻進入夢鄉。
金門綉戶 指富貴人家。
敬姜猶績 《國語·魯語下》載,春秋時文伯歜已為魯相,其母敬姜猶紡績不輟,歜問之,敬姜曰:「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後遂以「敬姜猶績」為富貴而不忘根本的典實。
樂道遺榮 樂守聖賢之道而拋棄榮華富貴。
佩紫懷黃 腰間佩掛紫色印綬,懷里揣著黃金官印。漢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綬。因以「佩紫懷黃」指身居高官。語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吾持粱刺齒肥,躍馬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綬於要,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
飄茵墮溷 《梁書·儒林傳·范縝》:「子良(竟陵王蕭子良)問曰:『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賤貧?』縝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於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於糞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貴賤雖復殊途
潑水難收 相傳漢朱買臣因家貧,其妻離去,後買臣富貴,妻又求合。買臣取水潑灑於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離異就不能再合。後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親疏貴賤 指親密、疏遠、富貴、貧賤的種種關系。形容地位和關系不同的眾人。
刪華就素 放棄榮華富貴而過簡朴生活。
紈袴子弟 紈袴:細絹做成的褲子,泛指華麗衣著。舊稱浮華的富貴人家子弟。
夜行被綉 謂身穿錦綉衣服在黑夜行走。比喻顯貴不為人所知。語本《史記·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
衣錦榮歸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歸:回故鄉。指富貴以後回到故鄉。
衣綉夜行 衣:穿。綉:錦綉。穿著精美鮮艷的錦綉衣服夜間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貴以後不為人知。亦作「衣錦夜遊」、「衣錦夜行」。
一枕黃粱 唐沉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旅店中晝寢入夢,歷盡富貴榮華,一覺醒來,主人黃粱尚未熟。後因以「一枕黃粱」比喻虛幻的夢想。
一枕南柯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淳於棼夢到槐安國,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盡富貴榮華。醒後才知道是一場大夢,原來槐安國就是庭前槐樹下的蟻穴。後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場夢幻。
真獨簡貴 獨處時謹慎,富貴時簡省。
振衣濯足 濯足:洗腳。抖掉衣服上的灰塵,洗去腳上的污垢。形容放棄世俗生活的榮華富貴,立志在山中隱居。
鍾鼎山林 比喻富貴和隱逸。
鍾鼎之家 富貴宦達之家。
鍾鼓饌玉 謂鳴鍾鼓,食珍饈。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
重裀列鼎 喻指生活富貴,位居高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解釋】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示例】但是「~」,在長期和殘酷的戰爭中,游擊戰爭將表現其很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 【出處】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解釋】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示例】【故事】
方面大耳 〖解釋〗方臉盤,大耳朵。舊指富貴相。
高門大屋 〖解釋〗高門:指富貴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門之家。
富貴逼人來 〖解釋〗①指不求富貴而富貴自來。②指富貴能使他人前來靠攏。
寧可清貧,不作濁富 〖解釋〗寧願清白而遭受貧困,決不污濁而享受富貴。
紈袴膏粱 〖解釋〗紈絝:細絹做的褲子;膏梁:肥肉和細糧。指精美的衣食。借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衣錦過鄉 〖解釋〗舊指富貴以後回到故鄉。含有向鄉里誇耀的意思。
衣錦晝游 〖解釋〗衣:穿。白天身著華貴官服,使人看見。舊時比喻富貴後還鄉,向鄉親們誇耀。

㈦ 古代妃嬪等級不同,她們的首飾,服飾分別是什麼

明朝的妃嬪頭飾,據《明史》記載:皇妃、皇嬪及內命婦冠服:洪武內三年定,皇妃受冊、容助祭、朝會禮服。冠飾九翚、四鳳花釵九樹,小花數如之。兩博鬢九鈿。翟衣,青質綉翟,編次於衣及裳,重為九等。青紗中單,黻領,朱縠逯襈裾。蔽膝隨裳色,加文綉重雉,為章二等,以緅為領緣。大帶隨衣色。玉革帶。青襪舄、佩綬。常服:鸞鳳冠,首飾、釧鐲用金玉、珠寶、翠。諸色團衫,金綉鸞鳳,不用黃。帶用金、玉、犀。又定山松特髻,假鬢花鈿,或花釵鳳冠。真紅大袖衣,霞帔,紅羅裙,子,衣用織金及綉鳳文。永樂三年更定,禮服:九翟冠二,以皂縠為之,附以翠博山,飾大珠翟二,小珠翟三,翠翟四,皆口銜珠滴。冠中寶珠一座,翠頂雲一座,其珠牡丹、翠穰花鬢之屬,俱如雙鳳翊龍冠制,第減翠雲十。又翠牡丹花、穰花各二,面花四,梅花環四,珠環各二。其大衫、霞帔、燕居佩服之飾,俱同中宮,第織金綉瑑,俱雲霞鳳文,不用雲龍文。
九嬪冠服:嘉靖十年始定,冠用九翟,次皇妃之鳳。大衫、鞠衣,如皇妃制。圭用次玉谷文。

㈧ 紫綬金章蘭花產自哪裡

浙江紹興。紫綬金章蘭分布,原產於浙江原產地:浙江紹興;出頃孝產時間:雀桐稿光緒1900年,品種命名:馮長生。明代釋疑:紫色印綬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顯爵。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芙蓉冠,金碧輝煌。玉簪珠履,紫綬金章。」事例:明·陸采《明珠記·訪俠》:「正是不貪~貴,留得蒼顏白發身。輪卜」

㈨ 描寫金色的四字成語

1. 形容金色的四字成語都有哪些

1、金碧輝煌,讀作jīn bì huī huáng。

基本釋義:碧:翠綠色。 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絳紗衣;星辰燦爛;芙蓉冠;金碧輝煌。」

例句:新建成的電影城大廈座落在青山腳下,外表的裝璜金碧輝煌,令人目迷五色。

2、金光閃閃,讀作jīn guāng shǎn shǎn。

基本釋義:金光閃爍耀眼。

出處:《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

例句:遠遠望去,黃色的沙子在太陽的映照下,金光閃閃,好像上面有黃金珠寶似的。

3、金光燦爛,讀作jīn guāng càn làn。

基本釋義:具有金色的光澤或光輝的。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只見城門石壁上鐫著一副金字對聯,字有斗大,遠遠望去,只覺金光燦爛。」

例句:藍色的天幕上嵌著一輪金光燦爛的太陽,一片白雲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飄游。

4、滿目金色,讀作mǎn mù jīn sè。

基本釋義:放眼望去眼前都是金色。

出處:《進月堂》。

例句:啊!那宮殿真像用金銀珠薯亂寶堆砌而成:滿目金色的瓦片,紅色的大門,富麗堂皇。

5、金璧輝煌,讀作jīn bì huī huáng。

基本釋義:形容建築物等非常華麗燦爛。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輝煌。玉簪珠履,紫綬金章。」

例句:高聳入雲的埃菲爾鐵塔,流光溢彩的街道,美麗的塞納河,金璧輝煌的宮殿,浪漫的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這就是巴黎!

6、金秋送爽,讀作jīn qiū sòng shuǎng。

基本釋義:古時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為金,金秋送爽指秋風帶來了涼意。

例句: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賞高雅之菊,登陡峭之峰,品濃香之酒,憶遠方之友。

2. 描寫金色的四字詞語

1、自然景觀:冰消雪融 風和日麗 山光水色 草長鶯飛 山明水秀 明月清風 奇花異草 鳥語花香

2、含有山水:千山萬水 跋山涉水 山光水色 山明水秀 山高水長 山高水低 窮山惡水 水秀山明

3、帶「綠」意:一碧千里 翠 *** 流 千山一碧 碧波盪漾 翠綠欲滴 綠草如茵

4、描寫景色:萬紫千紅 花紅柳綠 奼紫嫣紅 一碧千里 翠 *** 流 翠 *** 滴 五彩繽紛 五光十色

5、帶「春」: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色滿園 春暖花開 春和景明 春山如笑

6、天氣:風和日麗 烈日炎炎 和風細雨 彤雲密布 晴空萬里 萬里無雲 狂風暴雨 傾盆大雨 天昏地暗

7、花:百花齊放 百花盛開 百花爭艷 花團錦簇 含苞欲放 花紅柳綠 爭奇斗艷 奼紫嫣紅 五彩繽紛

8、草:一碧千里 翠 *** 流 綠草如茵

9、樹:鬱郁蔥蔥 枝繁葉茂 紅葉似火 枯木逢春

10、山:危峰兀立 崇山峻嶺 怪石嶙峋 奇峰羅列

11、水:水平如鏡 洶涌澎湃 波瀾壯闊 微波粼粼 浩浩盪盪

12、天空:碧空如洗 晴空萬里 萬里無雲

3. 【有關描寫顏色的二字詞語200個,】

斑斕 鮮紅,翠綠,黑色 大紅 淡黃 湖綠 老藍 桃紅 深棕 桔紅 淡綠 墨綠 墨藍 玫紅 棕色 橙色 草綠 米灰 血青 米紅 紫紅 金黃 深綠 天藍 紫色 碧綠 烏黑 粉紅 金黃 橘紅 淡青 火紅 灰白 湛藍 橙紅 紅色:火紅、深紅、淺紅、暗紅、橘紅、桃紅、紫紅、朱紅、胭脂紅、牡丹紅、粉紅、亮紅、艷紅、酒紅、殷紅、蘇丹紅、緋紅、絳紅、赤紅、棗紅、花紅、大紅、燈紅、嫣紅、血紅、黑紅、磚紅、玫瑰紅黃色:金黃 姜黃 桔黃 金色 深黃 淡黃 淺黃 明黃 土黃 嫩黃 鵝黃 焦黃 嬌黃 奶黃 檸檬黃 橙黃 褐黃黑色:黛黑 深黑 炭黑 烏黑 漆黑綠色:淺綠 深綠 墨綠 翠綠 碧綠 油綠 藍色:玄青 深藍 淺藍 藏藍 海藍 天藍白色:灰白 雪白 蒼白 慘白 銀白 花白。

4. 【描寫秋天的四字詞語或成語】

一日三秋 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鏈哪心情非常迫切. 萬古千秋 形容延續的時間極久棚手碼. 葉落知秋 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 一葉知秋 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月旦春秋 比喻評論人物的好壞. 望秋先零 比喻體質弱.也比喻未老先衰. 平分秋色 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社燕秋鴻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鳥,但在同一季節里飛的方向不同.比喻剛見面又離別. 望穿秋水 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對遠地親友的殷切盼望.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 秋月春風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秋荼密網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網眼細密的魚網.比喻刑罰繁苛. 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秋扇見捐 見:被;捐:棄.秋涼以後,扇子就被拋在一邊不用了.舊時比喻婦女遭丈夫遺棄. 秋色平分 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秋毫之末 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的尖端.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極細微的地方. 秋毫無犯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高氣爽 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秋風團扇 秋風起後,扇子就用不到了.舊時比喻不再受男子寵愛的女子. 秋風掃落葉 秋天的大風把落葉一掃而光.比喻強大的力量迅速而輕易地把腐朽衰敗的事物掃除光. 秋風過耳 象秋風從耳邊吹過一樣.比喻與己無關,毫不再意. 千秋萬歲 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千秋萬代 一千年,一萬代.指世世代代,時間久長. 老氣橫秋 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形容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形容缺乏朝氣. 皮里陽秋 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 皮裡春秋 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 琨玉秋霜 比喻堅貞勁烈的品質 落葉知秋 看到地上的黃葉就知道秋天來臨.比喻通過某一跡象便可預測形勢的發展變化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看不到大處 利析秋毫 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精明. 各有千秋 各有各的存在的價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疾風掃秋葉 比喻力量強大、行動迅速,象暴風掃除落葉一樣. 洞察秋毫 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春去秋來 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春秋無義戰 春秋:指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我國西周的一段歷史.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春秋鼎盛 比喻正當壯年. 春秋筆法 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 春露秋霜 比喻恩澤與威嚴.也用在懷念先人. 春蘭秋菊 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春華秋實 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多事之秋 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百歲千秋 一百年,一千載.形容歲月漫長,歷時很久. 冰壺秋月 比喻潔白明凈.多指人的品格. 春蚓秋蛇 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春蛙秋蟬 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比喻喧鬧誇張、空洞無物的言談.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春生秋殺 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暗送秋波 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凈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 描寫秋天的成語: 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一叢金黃、一叢火紅、秋意深濃、秋蘭飄香、秋風過耳、丹楓迎秋、楓林如火、秋風習習。

㈩ 本人對種植業非常嚮往.聽朋友說種植蘭花不錯.請問蘭花價值究竟怎樣哪個品種更有種植價值

縱觀近年蘭市 跌碭起伏 看似很火實不其然 但蘭花確有發展潛力 如果你第一次從事蘭花種植 建議回你還是從普通的入答手 傳統明品雖受歡迎但是你養不好的話 投入的錢都會打水漂 尤其是新手養蘭 看似簡單但學問很深 蘭三分種七分管 光學交水就要3的公夫 不是吹牛 你養了就知道 現在蘭花要數惠蘭和蓮瓣蘭最好 兩著潛力很大 尤其是惠蘭 前景廣闊

熱點內容
表情送你一朵花啥意思 發布:2025-05-13 20:24:35 瀏覽:221
樹盆景栽技術 發布:2025-05-13 20:24:19 瀏覽:489
茶花沒精神 發布:2025-05-13 20:10:04 瀏覽:262
3支荷花 發布:2025-05-13 20:10:01 瀏覽:15
膠州花卉基地 發布:2025-05-13 20:09:58 瀏覽:111
深圳插花地改造 發布:2025-05-13 20:04:12 瀏覽:720
綠植裝飾門 發布:2025-05-13 19:53:38 瀏覽:373
牛奶柿盆栽 發布:2025-05-13 19:52:41 瀏覽:753
櫻花爐頭配件 發布:2025-05-13 19:41:09 瀏覽:311
燒過的木炭能養蘭花嗎 發布:2025-05-13 19:37:33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