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價格升溫

蘭花價格升溫

發布時間: 2023-04-10 19:53:07

❶ 剛栽的蘭花養殖方法注意事項

澆足水分:蘭花剛栽種要澆足定根水,讓土壤充分濕潤且盆中不積水。 光照適宜:將蘭花放在陰涼通風的位置,緩苗後提供散光照射。 保持溫度:環境溫度保持在15-25度之間。 注意事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或搬到室外養護。

剛栽的 蘭花 如何養殖

1、澆足水分

蘭花剛栽種之後要及時澆足定根水,直到花盆底部有水流出,土壤充分濕潤且盆中不積水,後期養護時控制澆水次數和澆水量,盆土保持微干濕潤的狀態,有利於根系生長,向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2、光照適宜

蘭花不耐強光照射,剛栽種好時要放在陰涼通風的位置,養護15天左右,植株恢復生長後適量增加散光照射,夏季高溫強光及時遮陰防曬,避免枝葉曬傷,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3、保持溫度

蘭花的耐寒性較差,剛栽種好處於緩苗期,環境溫度最好保持在15-25度之間,是最適合生長的溫度范圍,溫度過高時及時噴水降溫,溫度過低時升溫保暖。

4、注意事項

蘭花在緩苗期間要保持空氣流通,長期密閉不利於恢復生長,而且會遭受病蟲害導致緩苗失敗,在室內養護時要開窗通風,也可以放在室外蔭蔽的位置。

❷ 怎麼給蘭花澆水

蘭花澆水的方法如下所示:

一、首先准備一盆蘭花。

❸ 種植蘭花需要多少成本

要看你想把它種成什麼樣~
大約30元以上。。。。。。

由於蘭花的種類不同,原產地氣候條件各異,生態習性不同,其栽培管理方法也因而不同。為了使蘭花愛好者對養好蘭花有一整體概念,特介紹蘭花栽培管理技術的基本原則和前人及我們實踐中的經驗。
蘭花的栽植,不單是指家養的栽培品種(即熟草)的「翻栽」,也包括野生蘭花(生草)的「新栽」。此外,除了以分株繁殖為目的的翻栽以外,遇有特殊情況也需要翻栽,例如合並、加肥、除蟲和治病等。另外,從蘭花栽植的方式來講,又有根據蘭花種類、栽培環境和栽培目的等因素, 而選用盆栽、地栽、附生、筐栽、包蔸、盆景等類。可見,蘭花栽植的概念,已遠遠超出「分株」、 「翻栽」、「分盆」的涵義。
一、培養土的准備
栽植蘭花需要特製的培養土,又稱為「蘭花泥」。蘭花的培養土,以疏鬆透氣、排氣良好、肥料適量、無病蟲害潛藏為宜。培養土的成分,由一種或數種基本成分(基質)製成。這些基本成分有土壤、肥料、還有其他材料,種類頗多。有些成分似乎與「土」無關,但都是蘭花賴以穩定植株和生長發育的基質。
(1)培養土的配方。華東地區植蘭一般喜愛用紹興、餘姚等地的蘭花泥,近年峨媚「荷王」牌仙土亦受人們歡迎,但這些培養土數量有限而價格昂貴,只可供換盆之用。大面積地栽要數以百噸、千噸的培養土,只有就地取材。我們經過多年實踐反復篩選,確定最佳配方是:黃沙土四份、鋸木屑四份、河沙二份;如是黃壤土則河沙一份、鋸木屑一份、黃壤土一份。均經充分混合而成。配成的培養土pH值宜在6.5—6.8之間,疏鬆透氣,保水透氣性俱佳,且營養全面。河沙、鋸木屑起導水透氣之用,鋸木屑被細菌分解,能緩慢釋放氮、磷、鉀等。黃壤土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經過多年觀察,此配方甚宜蘭花生長。尤其適合作野生蘭花馴化栽培的基質,對春蘭、蕙蘭適合,對建蘭、寒蘭也很理想,無論著花率、抗逆性都顯著增加。
(2)竹根泥。系指經過多年栽種的竹叢根部的泥土。這種泥土由於竹鞭、竹根的竄生以及竹葉和筍籜的腐爛,變成結構疏鬆、排水良好、具有一定肥力而又不過分肥沃的土壤,適合於蘭花生長。竹根泥的質量取決於三個因素:首先是原先的土質,這是竹根泥的前身和基礎,以砂質壤土為最好;其次是竹叢栽植的年代,歷時越長,竹根竹葉、竹鞭的作用越充分;再次是離竹蔸的遠近,越靠近竹蔸的泥土越好。
(3)苕糠土。苕糠是將綠肥(紫雲英)的植株收割、曬干、粉碎而成。將苕糠與竹根泥或一般沙質壤土混合、堆積、腐熟,即成苕糠土。其配製方法為:選避雨的場地,一層土壤撤一層苕糠,澆一次豬糞水,如此逐層堆積;堆完後在表面灑水潤濕後,再用稀泥敷上進行封閉。堆積發酵半年後即可使用。使用時按比例摻入其他培養土。
(4)腐葉土。用敗葉或青草、高稈堆積澆水或澆肥,敷以稀泥封閉,經腐熟和篩制而成,最好用未結種子的青草,並經充分腐熟,殺滅病蟲和雜草種子,否則日後蘭盆雜草甚多。
(5)山泥。即原生長野生蘭花的山林土壤。系枯枝落葉多年堆積腐爛與土壤相互混合。自然形成的腐葉土,合有豐富的腐殖質,疏鬆而透氣,很適合蘭花生長。在運輸方便的情況下,大量挖取山泥用以栽植蘭花,比較簡便、經濟,用於馴化生草更好。闊葉林下的腐殖土,尤其是栗樹下的腐葉土是十分理想的蘭花用土。
(6)塘泥。結合冬修水池、魚塘,從中將泥挖出、曬干,然後打碎成細粒,可用以栽培所有花卉,包括蘭花。
(7)田土。即選擇田間疏鬆的表土,摻人少許砂質土或少量礱糠灰,再加入些腐熟的堆肥或經發酵腐熟後的豆餅、菜籽餅等有機肥料,促使改良土壤結構,加強肥效。經過多次翻堆拌勻後,再過篩。這種土壤近中性,沒有腐殖質土那樣好。所以只有在沒有合適的腐殖質土或山林砂質壤土時,才勉強使用,大都用於栽培粗種蘭花之用。
(8)牛糞土。將發酵後的干牛糞敲碎研細,混入砂質土壤或田土的表土,以1:3比例配製成。最好選取冬季喂干飼料的牛糞,因為乾草料經牛胃反芻後,雖然纖維細碎,但仍富有彈性,又是植物纖維,含有一定養分。這種牛糞土松軟多肥,極適合蘭根的好氣。台灣藝蘭界常有人採用這種牛糞土,作為培養地生蘭類的填充材料,效果很好。
在國外,栽培地生蘭類,一般用腐殖土或腐葉土5份加沙1份;或用泥炭土3份加河沙1份、摻入碎於牛糞,充分混和後使用。 附生蘭的栽培基質,是以苔蘚、蕨類為主,加入少量樹葉、小塊木炭和碎干牛糞。
用土壤植蘭之前,用陽光曝曬土壤進行消毒滅菌。在夏日。將土壤攤開,讓太陽曝曬3天以上,可將其中病菌、蟲卵殺死。
培養土在使用前要測定和調整其pH值。對過酸的土壤,可用石灰調節。對過鹼的土壤,使用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等混入土中。總之,控制土壤pH值在中性偏酸一點為宜(即pH5.5—7)。利用有機肥,如青草、樹葉漚制肥料,加入土壤中改變土壤酸鹼度是較好的辦法。
此外,在種植蘭花之前,應將營養土過篩分級、使大粒和小粒分開。種植蘭花時將大粒放在盆底,以利排水。同時對土壤干濕程度也應調節好,不宜過濕也不能過干。最好是將土壤團在手中用力一捏,土能成團;松開手抖落一下,土壤又散成顆粒狀,這樣的干濕度才適宜。
二、養蘭場所的准備
1.生產性地栽
地生蘭的原始環境是生長在山林幽谷之間,地勢高爽,有樹木遮蔭,構成潤濕小氣候。溫差小,空氣潔凈。當引種馴化時,應先模擬其野生環境,方能栽得花繁葉茂。目前隨著工業發展和城市現代化、綠化工作一時又不能相應跟上,受工廠和交通工具的污染。所以都市中培養蘭花都不及郊區生長健壯。為此我們所建蘭圃在安徽省會合肥市南郊,地處江淮分水嶺南側,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8毫米,無霜期250天,與野生蘭花的原牛環境有差距,與寒蘭、建蘭的原生地氣象因子相差甚遠,所以在馴化植蘭場所作了精心設計和對環境因子調節作了切實可行安排。蘭圃佔地約1.5萬平方米,呈長方形,圃有一長方形水塘,用以貯存雨水。圃中每隔2.5米左右固定2.5米高的毛竹一根,上方橫扎毛竹成架,用以鋪扎第一層遮光網,在距第一層遮光網下方20厘米處再置一橫向細毛竹,用以鋪排第二層活動遮光網。第一層遮光網從春到秋基本固定,第二層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收或放。用心調節光、溫。
苗床寬度為1.2米,長度12—16米(隨地形)高度約30—40厘米(5—7塊磚高),苗床間隔50厘米,通道寬130厘米。便於日常管理。冬季時每兩床扎一塑料大棚,進行保暖。下雪天注意清雪、避免雪多壓蹋塑料棚。約每畝(一畝≈667平方米)地砌貯水量1立方米的水槽兩個,以處理自來水。冬季在塑料棚內相隔4米左右設置100—150瓦燈泡,主要用於增溫。
2.露地栽培
(1)樹蔭地栽喬蘭。這是以觀賞為目的,利用有稀疏樹蔭的屋前、牆隅或游覽區適當栽植在地上,但必須挖除原有瘠薄粘土,換入疏鬆腐殖質土或良好田內表土。進入冬令時節,在根部泥面上鋪蓋一些稻草,以免凍傷蘭根。假如有嚴寒,還需在葉叢上面敷設草簾或其他松軟遮掩物,以防凍害。這種地栽養蘭除盛夏酷暑需加強管理防護外,一般都可粗放,任其自然生長。露地栽種的蘭花都是不具瓣型的粗種。翌年春季,天氣轉暖後,方可揭除禦寒遮掩物。經過多年生長後,只要適時澆水,施肥,它的適應性還是比較強的,能年年盛花,幽香瓢遠,為點綴田園之佳品。但是,在布置地栽養蘭時,除考慮布局的幽靜外。對蘭花的習性也應斟酌,如春蘭喜偏陰、蕙蘭宜稍陽,秋蘭、寒蘭、報歲蘭不宜受凍。
(2)盆栽養蘭。也就是指蔭棚養蘭。凡是盆栽養蘭最好用泥盆,即素燒瓦盆,它透氣性良好,能濾水,而且價格便宜。是經濟實惠的栽蘭用品。但瓦盆比較粗糙,不美觀,用於展覽不相宜。瓷盆或釉盆外表美觀,但透氣性、濾水性都很差,如用以長期栽蘭,容易將蘭根漚壞,使蘭花難以生長旺盛。所以在用瓷盆或釉盆栽蘭時,必須在盆底多墊—些排水瓦片。或蚌殼之類填充物;而且澆水要有節制,不宜過量。如果用泥瓦盆栽種蘭花,參加展覽時可將其套在較大的瓷盆或釉盆之內。
宜興紫砂盆,外形美觀大方,又有一定的透氣性能,比較適宜於栽蘭。
新買的蘭盆須用水浸泡數日,尤其剛出窯後的瓦盆更必須讓其吸足水分,完全消除其火燥之氣。一般栽蘭,新栽的蘭多用新盆,換盆時多用舊盆。
凡是盆栽蘭花,最好不要直接坐放在地上,因為容易受到蟲害和雜草叢生的滋擾。尤其是熱夏季,驕陽炙熱,地溫上升,傷害蘭草;每當雷暴雨、梅雨季中,濕熱上升更大,容易蒸壞蘭根;更因緊貼地面通風不暢。不利氣生根生長。為減少上述影響,可將蘭盆放在水泥板壘成的蘭台上,便於上下對流,不斷供給新鮮空氣,促進蘭花呼吸作用,增強代謝機能,積累養分和能量製造,使蘭花生長健壯,又可避免螞蟻、蛞蝓等侵害蘭很。假如受條件限制,可用一隻空泥盆反扣倒置在地上,再將盆蘭放在上面。
3.蘭室栽培
蘭室主要供地生蘭越冬之用。不同種類的蘭花,生態習性不同,所以對於越冬進室的時間和室溫要求也不相同。
地生蘭類只要氣溫不低於7℃—8℃。大都可以露天栽培。江蘇、浙江一帶習慣在「立冬」以後,把要求氣溫稍高的建蘭、寒蘭、報歲蘭搬進室內培養,將一些有花蕾的春蘭和惠蘭移置在廊檐下或避寒的地方,以免受初霜的侵襲,影響花蕾發育。「小雪」以後,把由假鱗莖培育出的盆蘭和瘦弱小草,尤其屬素心瓣的蘭花,逐步搬入室內,安放在靠近窗口的蘭架上,以便受到陽光的照射。「大雪」以後,將全部盆栽蘭花搬進室內養護。蘭花入蘭室前,先把蘭盆周圍汰洗干凈,既可防止泥污沾染蟲卵、黴菌等,又顯得清潔雅觀。蘭盆放置時注意合理排放,既便於陽光透射又有利於通風。
地生蘭在室內越冬時,關鍵是掌握好溫度與濕度。一般室溫要保持在7℃—8℃以上,報歲蘭最理想應保持在10℃—15℃。蘭盆入室後,如果天氣尚未嚴寒結冰,中午前後應將南面窗子打開,北面開小氣窗,便於室內空氣流通。晚時,如果室內溫度仍在5℃以上,可將南北之小氣窗微開;如低於5℃,應把全部窗戶關閉。隆冬季節,只在無風晴日中午,稍半開窗,略為透氣,待太陽稍偏就應關閉門窗,臨晚加掛草簾或棉布簾。如溫度持續降至3℃—5℃以下,則可用有煙囪管的煤爐加溫。
交春之後,氣候逐漸轉暖,晴朗的中午可將蘭室門窗全部敞開,但要注意氣溫的變化;下午溫度漸降,宜將南窗半開半閉;夜幕降臨前仍全部關好。在這期間,蘭室溫度最好經常保持在10℃左右,如果溫度偏高,會引起春蘭的早花品種提早開花,花朵也易於早萎。初春之際,更要防止倒春寒,影響花蕊生長,甚至凍傷蘭根。
「驚蟄」之後,凡沒有花蕾的春蘭和惠蘭都可出房,搬置在露天台架上,晚上在棚架上加蓋蘆簾,防禦霜害。凡帶有花蕾的各類蘭花仍應留在蘭室內養護,待「清明」後,方可搬出室外培養;但晚間仍應注意防止晚霜。
在室內養蘭期,尤其在嚴寒季節,對盆栽蘭花的干濕度必須特別注意。盆土宜干,何時需要澆水,可看盆面,如表層泥土呈粉末松敬狀態時,而下面的土尚微潮,不可等盆土完全乾了再澆水。澆水時先將盆蘭搬下,放在地上,沿著盆口水槽澆水,切忌將水浸入葉束。也可把蘭盆放在水缸中淺浸數分鍾,水以浸及盆腰為限。在澆水時,如水浸入葉鞘中,應及時用於布抹去水痕,或讓陽光曬干後,方能搬回室內。由於蘭花長期放置在室內培養,葉面上常附著許多灰塵,妨礙新陳代謝。可選擇晴暖天氣,中午時分將盆移至室外的陽光下,用細孔噴壺噴灑清洗葉面,沖滌塵垢,待水漬干後,再撤回室內。如果水漬未乾,蘭葉沾濕部位容易發黑、枯萎。
室內養蘭,加溫期間。室內氣溫往往偏高,葉叢顯出乾燥,盆內土面干松,或盆面苔蘚憔悴。就應及時在通道和牆上噴灑些水,讓其蒸騰,以調節溫度。總之,室內養蘭,無論盆內蘭草或盆面苔蘚要保持綠翠為好。
如為業余養蘭者,因條件所限,可利用室外朝南向陽沿牆處,一面倚借牆體,另三面用磚砌成單斜式地箱。面積大小,可根據盆缽多少而定。地箱上的斜面裝置開關兩便的木框玻璃窗或塑料薄膜窗。蘭葉長而高的,放置在靠牆空間較高的位置,應放在倒置的空花盆上,或放在疊壘成有合適高度的磚塊、條木、水泥板上。低矮的蘭盆逐行向前排列、所有的葉尖或環葉頂部都不能觸及窗面的玻璃或塑料薄膜。在嚴寒季節,每當氣溫過低或風雪日子裡,斜窗上必須覆蓋足夠防止寒氣侵入的草簾或其他的遮蓋物。在天氣晴和時,尤當立春以後,陽光照射時,可揭除防寒草簾;中午陽光較強,氣溫稍高,可將蓋窗掀起擱成一條縫隙,調節新鮮空氣。陽光偏射後應立即關起蓋窗。日常要十分注意,在蓋窗玻璃上不能凝聚過多的水滴,防止其滴入葉叢,沾濕部位往往發黑腐爛,甚至枯死。
三、蘭花的栽植
1.栽植時機
無論翻栽或是新栽,時機的選擇對蘭花的成活、長勢、發育都有很大影響。因此十分重要。一般比較適宜的時間是蘭花的體眠期,即3—4月份,新芽沒有出土之前為好;論時令,則是春分到清明之間。若在新芽出土之後,操作十分不便,稍不小心即碰斷碰傷新芽。當蘭花的休眠期即將結束,新芽和新根正處於即將長出而又未長出之際,此時栽植最佳,栽後不久即能走根出芽,恢復正常生長。如果栽植過早,則栽後蘭花不易「還陽」,如遇低溫、寒潮、晚霜、春雷往往造成凍傷。長江流域冬季蘭室很少加溫。冬季十分寒冷,因而不主張在嚴寒冬季分株。
為了分株時操作方便,可以在分株前讓土壤適當乾燥。使根發白,產生不明顯的凋縮,使本來脆而易斷的肉質根變得綿軟,分株和栽盆時不致折傷根部太多。
規模較大的蘭圃,栽植工作量大,前後花費時間較長。應將名貴品種安排在最佳時間栽植。一般品種可以酌情推遲或提早。
2.採用蘭苗
繁殖用蘭花應當選用生長良好無病蟲的蘭苗。蘭花經2—3年栽植,就要換土或換盆,這時應結合分株繁殖。換盆時以左手掌托住花盆底郎,右手手指伸開細心伸入蘭苗葉叢中擋住盆土,然後將蘭盆放倒,盆身傾斜側對人面,盆口下緣觸地。這時兩手同時將盆稍往上提,使盆下緣輕輕地叩撞地面,讓盆土松動,轉動盆身,改變盆口下緣叩撞地面的接觸點,讓盆土逐漸均勻松動而脫離花盆。右手托住蘭株,左手將花盆取下。如果蘭花植株過高,則宜在木椅或水泥台邊沿處叩撞盆門下緣,使蘭葉懸於空中而不受傷折斷。蘭花盆土與盆分離後,將蘭苗及盆土平放,使土坨不致猛然鬆散裂開,導致蘭花根系折斷。再細心把土坨輕輕拍打鬆散,逐步將舊盆土抖落。小心抓住假鱗莖,以免傷及葉和嫩芽,尤其是保護根尖。剪除已枯黃的葉片、假鱗莖上的腐敗苞葉及腐爛干空的老根。但對有新芽的假鱗莖上的葉片應盡量保留,以促使新芽生長良好。
對經選擇已清理好的較大叢植株。找出其兩假鱗莖相距較寬、用手搖動時又容易松動之自然縫隙,將兩個假鱗莖剪開,前人謂之「開馬路」然後用兩手控兩叢基部,沿「馬路」輕搖慢拉將其分為兩叢。
將分開的蘭叢適當修剪,再用800倍清水稀釋的托布津溶液,浸泡10—15分鍾,只宜浸根,不宜浸葉;也可用1000倍水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注意只消毒傷口部分,然後將蘭晾於陰涼通風處。待蘭根發軟、容易彎曲時即可栽植。一般天氣晴朗時,晾半天時間就可以了,當然不能晾得過干。
3.栽植程序
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1)墊盆。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2)栽植。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
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 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3)填土。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
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4)鋪面。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5)澆水。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四、栽植後的養護管理
掌握栽蘭技藝固然很重要,而管理養護好蘭花更困難,故有「三分栽、七分養」之說。蘭花的養護需要了解環境,積累養護經驗,以及耐心細心。最重要的是掌握蘭花生長發育規律,何時出芽、何時長葉、何時開花、何時休眠。再從溫度、濕度、澆水、施肥、通風、植保、惜葉、護花等方面進行養護管理,定能養好蘭花。
1.惜葉
蘭葉柔美而不軟弱,剛直而不僵硬。蘭花動人可愛,但好花不常有,花落無奈何;而蘭葉四季常青,永葆生機,給人以終年不斷之享受。蘭之幽雅,既顯現於花也託附於葉。而葉茂又為花好之前提,葉健茂則其自身製造營養豐富,則花多而美。如葉殘而花多,不過足急劇衰敗的徵兆而已。
惜葉的重點首先是控制奸蔭蔽度、空氣濕度、適當的水肥和保持通風良好。使蘭葉茂盛健全,蔥綠光亮。還要加強病蟲害防治,防止風、雨襲擊和機械損傷。此外要保全葉尖,蘭葉之端猶如劍尖、筆鋒、眉梢,能達意傳神。失去葉尖則顯得突兀、呆滯。保全葉尖,關鍵在於保障蘭花所需水分,養分充足,盆土疏鬆透氣,因而根系發達、完好,植株生長旺盛,無焦尖現象發生。有人認為,蘭花養得好的標志足葉尖穿得過針眼,就是指葉尖完好,鋒芒無損。
不同種類蘭花的葉尖形狀有所區別,有的漸尖,有的鈍而渾圓,有的凹缺,有的上翹;論葉色,有的蘭花品種為「金尖」「銀尖」(即葉尖端為黃色或白色)而顯其珍貴、稀有,這是葉尖在賞葉中的又一層情趣。
養護中平時要注意保護蘭葉,在操作時輕巧細心,不要碰撞蘭葉,保持其自然姿態。對被污染的葉片要小心清洗,噴水不可積存於葉束中心。對於枯黃老葉、病葉要及時剪除。
蘭葉的局部剪除,可於適當部位料剪一刀,剪成的尖角應小於30。也有對剪兩刀的,但不能剪成平頭。
2.護花
花芽出土以後,如果太多,則耗費母體養分過度,有礙葉芽形成和茁壯生長,應趁早去除多餘瘦小花芽,每抹蘭苗留一花芽z即可。每盆宜保留3—5個花芽。根據蘭花的品種和盆的大小、苗的多少來適當保留花芽。為了保護和發展名貴品種,還可以將全部花芽掰去,讓其繁茂增殖。花芽伸長期到開花期的這段時間內要保持適度的光照,使花色鮮麗而飽滿,富光澤而香氣足。光照如果過弱,則花的色調淡薄而缺乏光澤。
花開過久、耗費養分,有礙出芽長葉以及次年開花。春蘭的花約開半月,開敗後應及時將花葶剪除。惠蘭的花,到花序最後一朵花開放l周時,即將花序剪除。掰花葶時一手穩住葉基,一手將花葶向一側壓倒,即可從基部斷裂拔去,也可剪除。解下的花草可以插瓶,尚可玩昧多日。一般蘭花在開花後都不讓其授粉結實,尤其是不很健壯的和名貴品種更是如此,否則影響第二年開花。如果要開展雜交育種,就適時進行人工授粉。並對母本精心管理,使其種實飽滿成熟。
3.溫度
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和亞熱帶,而蘭花一般都出產在氣候溫和濕潤的地方,年平均氣溫較高,無霜期較長。我國東北、西北極少栽蘭,主要是溫度的制約。
在我國分布最北面的蘭屬植物是春蘭和惠蘭。它們的分布線上、冬季有霜凍或短期的積雪,夏季氣溫較高。但是由於蘭花多是生長在闊葉林與針葉林相混交的林內或於竹林之中,林木既遮擋了夏天的烈日,又抵擋了冬季的寒風;即使積雪覆蓋之地,對蘭花影響也不大,因為積雪實際上起著保護蘭花越冬的作用,積雪之下的地溫一般不低於0℃。我們對建蘭、寒蘭的引種馴化,已將它們從原產地向北推移了600—1000公里,而且是進行大規模的地栽。可見蘭花的生存能力與適應性還足比較強的。
在東北、西北及華北大部分地區,冬季過於寒冷,室外不適於蘭花栽培。從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材半年時間。蘭花都需要搬進室內或溫室內栽培。在長江下游地區冬季蘭花也要入室培養或棚內加溫。在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台灣等省、區。寒蘭、建蘭冬季—般不需在室內越冬。江西、湖南和四川部分地區,冬季仍需採取一定措施對蘭花加以保護。
蘭花對溫度的要求:蘭花種子發芽的溫度為:白天21℃—25℃,晚上15℃—18℃。地生蘭成長植株所需溫度,白天20℃—22℃,晚上 13℃—0℃。冬季蘭花休眠期,溫度可降低,如春蘭和惠蘭在冬季晚上最低溫度要求為4℃—6℃,降至0℃也可以,植株葉片在乾燥的條件下降至零下2℃—3℃也無妨。蘭花的花是由花芽發展而來的,花芽的分化與溫度和光線有著密切的關系。前人做過很多關於蘭花花芽分化的研究,結論認為:12℃—13℃的低溫足夠使花芽分化,與日照長短關系不太大。但蘭花照射的光線愈多,則低溫影響花芽形成的效果也愈顯著。所以在春末至秋季將蘭花放在室外培養比戶內生長發育好。
調節溫度的目的,主要有3個方面,即:冬季防寒、夏防炎暑和改變花期。冬季氣溫低於0℃時,蘭花葉片和花蕾易受凍害,葉片出現水浸狀黑斑,花蕾萎蔫。如氣溫驟然急劇下降或特大霜凍,為害則更大。但冬季溫度過於偏高也不好,因為蘭花在冬季是處於休眠狀態,溫度過高會干擾休眠。在夏季若是溫度過高,蘭花遭受暑熱,則葉片發黃,粗糙而無光澤,並易受病害侵襲,往往葉片基部開始腐壞。
蘭花的開花期受溫度影響很明顯,在一般條件下,適當地升高溫度就能提早開花。例如蘭花在平原和城市培養條件下的開花期,往往比原來野生條件下提早15—30天。利用這一生物學特性,可以適當調節溫度使開花期提前半個月至一個月。尤其是春天開花的種類,一般在上年的7—9月即已形成花芽,待其通過冬眠階段,適當調高溫度,即可提前開花,趕上春節節日。但必須指出,調高溫度必須循序漸進。實驗表明,急劇地升溫反而會產生抑製作用,使花期推遲。
調節溫度的方法:溫度對蘭花生長發育影響極大,溫度過高則呼吸作用加快,消耗養分增多;過低則酶活性下降,合成少,生長發育緩。重要的是日溫差和季節溫差必須形成,這樣才能發芽開花。在馴化栽培的溫度調節上,我們採取與原蘭花產地近似的原則,夏季用雙層遮光網對蘭圃遮蔭,其降溫效果明顯,當氣溫高達35℃時,蘭圃中溫度只有31℃—32℃。冬季用塑料大棚保暖,當氣溫低至0℃時,塑料棚內仍可保持在6℃—8℃,冬季的溫差比露地小,這樣既有利於養分貯藏,又不致凍害。
調節溫度除建土蘭棚、蘭室外,還可以在蘭圃周旁栽種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坪,夏季可以吸收部分太陽輻射熱,冬季又可減緩地面和空氣中熱量的散失。即以草坪為例,據測定,冬季草地環境氣溫比泥地面高、白天最大差值可達4.4℃,有助於避免凍害;而夏季草地環境氣溫比水泥地低得多,有利防暑降溫。
夏季宜在空中、地表、花台及蘭葉噴霧或噴灑清水。因為水分在蒸發時要吸收一部分熱量,可起到降溫防暑作用;同理如在近旁擴大水面亦有此效,如水池、蓄水池、水溝、水缸等。溫室則需在玻璃上掛簾擋光防熱。炎熱之際,更要注意通風和加強空氣對流散熱,局部掀起棚上遮掩物;蘭室則打開門窗,避免熱氣郁積。
溫度的調節,除氣溫外,還應注意土溫。蘭根在土中生長,盆土的溫度對其生理機能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條件下,土溫與氣溫是成正相關的,氣溫高則盆土溫度也隨之升高,但變化過程比較緩慢。首先是要防止烈日直射花盆,將土壤及盆曬燙,灼傷貼在盆壁近處的蘭根;還要注意澆水時水溫與土溫相近,不宜過分懸殊。
還有—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即人為的保護與蘭花本身的適應能力的關系。同所有植物一樣,蘭花對外界環境也有其適應性。並非天生嬌弱。因此,藝蘭者在為蘭花防暑禦寒時,其措施宜適可而止。遮掩太密,時間過長,必然削弱其抗逆能力。我們蘭圃選從南方600—1000公里以外所引種馴化之寒蘭、建蘭,除採取保護外,還逐步讓其增強抗逆性,遠漸適應新環境。
4.濕度
濕度一般指相對?/ca>

❹ 怎麼給蘭花澆水

蘭花澆水抄的方法如下所示:

一、首先准備一盆蘭花。

❺ 如何養蘭花

栽植後的養護管理

掌握栽蘭技藝固然很重要,而管理養護好蘭花更困難,故有「三分栽、七分養」之說。蘭花的養護需要了解環境,積累養護經驗,以及耐心細心。最重要的是掌握蘭花生長發育規律,何時出芽、何時長葉、何時開花、何時休眠。再從溫度、濕度、澆水、施肥、通風、植保、惜葉、護花等方面進行養護管理,定能養好蘭花。

1.惜葉

蘭葉柔美而不軟弱,剛直而不僵硬。蘭花動人可愛,但好花不常有,花落無奈何;而蘭葉四季常青,永葆生機,給人以終年不斷之享受。蘭之幽雅,既顯現於花也託附於葉。而葉茂又為花好之前提,葉健茂則其自身製造營養豐富,則花多而美。如葉殘而花多,不過足急劇衰敗的徵兆而已。

惜葉的重點首先是控制奸蔭蔽度、空氣濕度、適當的水肥和保持通風良好。使蘭葉茂盛健全,蔥綠光亮。還要加強病蟲害防治,防止風、雨襲擊和機械損傷。此外要保全葉尖,蘭葉之端猶如劍尖、筆鋒、眉梢,能達意傳神。失去葉尖則顯得突兀、呆滯。保全葉尖,關鍵在於保障蘭花所需水分,養分充足,盆土疏鬆透氣,因而根系發達、完好,植株生長旺盛,無焦尖現象發生。有人認為,蘭花養得好的標志足葉尖穿得過針眼,就是指葉尖完好,鋒芒無損。

不同種類蘭花的葉尖形狀有所區別,有的漸尖,有的鈍而渾圓,有的凹缺,有的上翹;論葉色,有的蘭花品種為「金尖」「銀尖」(即葉尖端為黃色或白色)而顯其珍貴、稀有,這是葉尖在賞葉中的又一層情趣。

養護中平時要注意保護蘭葉,在操作時輕巧細心,不要碰撞蘭葉,保持其自然姿態。對被污染的葉片要小心清洗,噴水不可積存於葉束中心。對於枯黃老葉、病葉要及時剪除。

蘭葉的局部剪除,可於適當部位料剪一刀,剪成的尖角應小於30。也有對剪兩刀的,但不能剪成平頭。

2.護花

花芽出土以後,如果太多,則耗費母體養分過度,有礙葉芽形成和茁壯生長,應趁早去除多餘瘦小花芽,每抹蘭苗留一花芽z即可。每盆宜保留3—5個花芽。根據蘭花的品種和盆的大小、苗的多少來適當保留花芽。為了保護和發展名貴品種,還可以將全部花芽掰去,讓其繁茂增殖。花芽伸長期到開花期的這段時間內要保持適度的光照,使花色鮮麗而飽滿,富光澤而香氣足。光照如果過弱,則花的色調淡薄而缺乏光澤。

花開過久、耗費養分,有礙出芽長葉以及次年開花。春蘭的花約開半月,開敗後應及時將花葶剪除。惠蘭的花,到花序最後一朵花開放l周時,即將花序剪除。掰花葶時一手穩住葉基,一手將花葶向一側壓倒,即可從基部斷裂拔去,也可剪除。解下的花草可以插瓶,尚可玩昧多日。一般蘭花在開花後都不讓其授粉結實,尤其是不很健壯的和名貴品種更是如此,否則影響第二年開花。如果要開展雜交育種,就適時進行人工授粉。並對母本精心管理,使其種實飽滿成熟。

3.溫度

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和亞熱帶,而蘭花一般都出產在氣候溫和濕潤的地方,年平均氣溫較高,無霜期較長。我國東北、西北極少栽蘭,主要是溫度的制約。

在我國分布最北面的蘭屬植物是春蘭和惠蘭。它們的分布線上、冬季有霜凍或短期的積雪,夏季氣溫較高。但是由於蘭花多是生長在闊葉林與針葉林相混交的林內或於竹林之中,林木既遮擋了夏天的烈日,又抵擋了冬季的寒風;即使積雪覆蓋之地,對蘭花影響也不大,因為積雪實際上起著保護蘭花越冬的作用,積雪之下的地溫一般不低於0℃。我們對建蘭、寒蘭的引種馴化,已將它們從原產地向北推移了600—1000公里,而且是進行大規模的地栽。可見蘭花的生存能力與適應性還足比較強的。

在東北、西北及華北大部分地區,冬季過於寒冷,室外不適於蘭花栽培。從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材半年時間。蘭花都需要搬進室內或溫室內栽培。在長江下游地區冬季蘭花也要入室培養或棚內加溫。在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台灣等省、區。寒蘭、建蘭冬季—般不需在室內越冬。江西、湖南和四川部分地區,冬季仍需採取一定措施對蘭花加以保護。

蘭花對溫度的要求:蘭花種子發芽的溫度為:白天21℃—25℃,晚上15℃—18℃。地生蘭成長植株所需溫度,白天20℃—22℃,晚上 13℃—0℃。冬季蘭花休眠期,溫度可降低,如春蘭和惠蘭在冬季晚上最低溫度要求為4℃—6℃,降至0℃也可以,植株葉片在乾燥的條件下降至零下2℃—3℃也無妨。蘭花的花是由花芽發展而來的,花芽的分化與溫度和光線有著密切的關系。前人做過很多關於蘭花花芽分化的研究,結論認為:12℃—13℃的低溫足夠使花芽分化,與日照長短關系不太大。但蘭花照射的光線愈多,則低溫影響花芽形成的效果也愈顯著。所以在春末至秋季將蘭花放在室外培養比戶內生長發育好。

調節溫度的目的,主要有3個方面,即:冬季防寒、夏防炎暑和改變花期。冬季氣溫低於0℃時,蘭花葉片和花蕾易受凍害,葉片出現水浸狀黑斑,花蕾萎蔫。如氣溫驟然急劇下降或特大霜凍,為害則更大。但冬季溫度過於偏高也不好,因為蘭花在冬季是處於休眠狀態,溫度過高會干擾休眠。在夏季若是溫度過高,蘭花遭受暑熱,則葉片發黃,粗糙而無光澤,並易受病害侵襲,往往葉片基部開始腐壞。

蘭花的開花期受溫度影響很明顯,在一般條件下,適當地升高溫度就能提早開花。例如蘭花在平原和城市培養條件下的開花期,往往比原來野生條件下提早15—30天。利用這一生物學特性,可以適當調節溫度使開花期提前半個月至一個月。尤其是春天開花的種類,一般在上年的7—9月即已形成花芽,待其通過冬眠階段,適當調高溫度,即可提前開花,趕上春節節日。但必須指出,調高溫度必須循序漸進。實驗表明,急劇地升溫反而會產生抑製作用,使花期推遲。

調節溫度的方法:溫度對蘭花生長發育影響極大,溫度過高則呼吸作用加快,消耗養分增多;過低則酶活性下降,合成少,生長發育緩。重要的是日溫差和季節溫差必須形成,這樣才能發芽開花。在馴化栽培的溫度調節上,我們採取與原蘭花產地近似的原則,夏季用雙層遮光網對蘭圃遮蔭,其降溫效果明顯,當氣溫高達35℃時,蘭圃中溫度只有31℃—32℃。冬季用塑料大棚保暖,當氣溫低至0℃時,塑料棚內仍可保持在6℃—8℃,冬季的溫差比露地小,這樣既有利於養分貯藏,又不致凍害。

調節溫度除建土蘭棚、蘭室外,還可以在蘭圃周旁栽種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坪,夏季可以吸收部分太陽輻射熱,冬季又可減緩地面和空氣中熱量的散失。即以草坪為例,據測定,冬季草地環境氣溫比泥地面高、白天最大差值可達4.4℃,有助於避免凍害;而夏季草地環境氣溫比水泥地低得多,有利防暑降溫。

夏季宜在空中、地表、花台及蘭葉噴霧或噴灑清水。因為水分在蒸發時要吸收一部分熱量,可起到降溫防暑作用;同理如在近旁擴大水面亦有此效,如水池、蓄水池、水溝、水缸等。溫室則需在玻璃上掛簾擋光防熱。炎熱之際,更要注意通風和加強空氣對流散熱,局部掀起棚上遮掩物;蘭室則打開門窗,避免熱氣郁積。

溫度的調節,除氣溫外,還應注意土溫。蘭根在土中生長,盆土的溫度對其生理機能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條件下,土溫與氣溫是成正相關的,氣溫高則盆土溫度也隨之升高,但變化過程比較緩慢。首先是要防止烈日直射花盆,將土壤及盆曬燙,灼傷貼在盆壁近處的蘭根;還要注意澆水時水溫與土溫相近,不宜過分懸殊。

還有—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即人為的保護與蘭花本身的適應能力的關系。同所有植物一樣,蘭花對外界環境也有其適應性。並非天生嬌弱。因此,藝蘭者在為蘭花防暑禦寒時,其措施宜適可而止。遮掩太密,時間過長,必然削弱其抗逆能力。我們蘭圃選從南方600—1000公里以外所引種馴化之寒蘭、建蘭,除採取保護外,還逐步讓其增強抗逆性,遠漸適應新環境。

4.濕度

濕度一般指相對濕度,常用百分比來表示。蘭花無須根、更無根毛,其吸收水分面少;相反,蘭葉叢生。葉面蒸騰較大,只有空氣潮濕才能維持水分的吸收和蒸騰之間的平衡。在蘭花原生長地生長季節中雨量充沛,空氣濕潤,空氣相對濕度都在80%以上;尤其是墨蘭生長在溪流旁,經常水霧彌漫,相對濕度都在90%左右。北方養蘭之所以困難,空氣乾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城市家庭和陽台培養蘭花不易成功,溫度不夠也是主要因素。空氣濕度低則蘭葉粗糙、黯淡無光澤;空氣濕度合宜,則葉面潤綠。通常蘭花生長期所需要的濕度不能低於70%,冬季休眠期約為50%;晚上空氣濕度要比白天高些。

濕度和通風是相對的兩個矛盾因子,過多通風則濕度降低,北方的冬季和春季多刮干風不能保持濕度,對蘭花生長不利,應適當少通風。

調節提高空氣濕度的方法:在蘭圃周圍多種植樹木、竹、草。這些植物的根系能從地下吸收大量水分,然後從地表葉部蒸發出來。並能滯留地表水分,逐步蒸騰,增加空氣中水分子含量,從而提高空氣濕度。

在地面乾燥時。在地面、台架、牆壁上灑水,還兼有降低溫度的作用。還可在栽植蘭花的場地空間或葉面進行噴霧或灑水。但對葉面灑水或噴霧,不宜在晚上進行,在傍晚如需向葉面灑水,一定要保證到晚上時葉面能恢復乾燥。

在我國南方有時陰雨連綿,特別是黃梅時節濕度過大,應打開門窗和遮蔽物進行通風。蘭花喜溫潤,在高濕且通風良好時,蘭花會生長健壯;但低溫而又不通風時,水汽會凝聚水滴,對新芽有害,也容易引發病害,故應避免低溫高濕。

我們在大面積地栽蘭花的苗畦。四周鋪設磚頭,上面植滿青苔。磚頭和青苔吸水保溫能力很強,這種經濟簡便的天然增濕措施非常有效。

5.澆水

澆水應注意水量、水質、水溫、澆水時間、澆水方法等問題。

在旱生植物、濕生植物、中生植物分類中,蘭花屬於中生植物,並不需要過多的水分,因此盆土不宜過濕。這是由於蘭花根莖構造特點所決定的。蘭花的假鱗莖肥大,其表面外有一角質層,而表皮細胞又加厚形成石細胞,莖中散滿維管束。假鱗莖能貯蓄養分和水分,而且不易蒸發。蘭花的根,多為肉質,最外層是根被組織,根被組織的細胞為長簡形、多角形。根被組織細胞成熟時,原生質解體,細胞壁發生加厚條紋。根被組織的功能足保護皮層,吸收水分,減少和保護皮層內部水分的散失。因此蘭花的澆灌不宜過勤,盆土不宜過濕,以免爛根。此外,從蘭花原產地來看,蘭花多生長在山坡、山脊兩側、岩縫。這些地方排水良好,無積濕漬水之患。正是適應這樣的環境,所以蘭花根莖構造適合於貯存、保蓄水分和養分。

蘭花澆水的原則:是必須依據以下條件:

(1)蘭花的種類。附生性蘭花和有氣生根的可以少澆水,如虎頭蘭有氣生根,能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因此澆水不必過多。另外葉片有厚角質層的少澆,如鐵骨素葉片的角質層厚,水分蒸發量少,澆水就要嚴格控制。

(2)蘭花的生長季節。春季氣溫逐漸回升,為新芽萌發季節,澆水應及時。每天或隔日澆水一次,保持盆土濕潤。此期間缺水則花遲發,芽不壯。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量大,為展葉、出根和根葉的伸長期,每日清晨澆一次水,傍晚如盆土乾燥,可補些水分浸潤盆土,透潤葉片,降低溫度,減少養分消耗,以利生長發育。進入秋季,氣溫漸降,蘭花生長緩慢,每天觀察盆土的於濕,干則澆之,濕則任之。冬季蘭花進入休眠期。盆土宜稍干,應少澆或不澆,但要注意盆土,防止盆土過於失水反而滲透根內的水分。冬春之交。春蘭孕蕾後花芽開始伸長,因此盆土也應保持一定的濕度。如果冬天盆土過濕,蘭株含水量增大,容易造成凍害。

(3)蘭花的生長情況。蘭花長勢強、根部好,可多澆;反之酌情減少,病株更要控制水分。在蘭花發芽生長時,水分可以多些;發芽後可逐漸減少。新芽逐漸成熟時水分又應少些,花芽出現時稍為多水;而開花期間水分不宜過多,以延長花期。花凋謝之後應停止澆水數日,使盆土略乾燥,蘭花稍休眠,然後再澆。

(4)花盆與植株情況。即根據花盆的質地和大小來澆水,瓦盆、大盆多澆,瓷盆、釉盆則少澆。盆栽植株多或地栽蘭株密時多。

(5)盆土的干濕情況。季節、植株、天氣、花盆、土質等澆水的依據,都可以從盆土的干濕程度綜合反映出來,所以盆土的干濕是澆水的直接與直覺的依據。可以根據觀察和觸摸來判定。如盆土變硬,顏色變淺,盆面青苔乾燥、萎蔫,表明土壤乾燥。應即澆水。如果盆土色深。有潮氣、青苔長霉,是土壤過濕的表現,不宜加水。一般土壤含水量以15%—20%為宜。

(6)澆水時間。一般來講,春、秋二季宜在早晨進行;盛夏炎熱期間宜在日出前後和日落前後;初冬和早春可在日出當頂,氣溫稍暖後澆水。進房過冬期間,必須在晴天中午澆水。但應注意避免沾濕葉面或浸入葉鞘內。

在民間有一些蘭花澆水方面的經驗十分可貴,如對春蘭和蕙蘭就有「秋不幹、冬不濕」和「春喜潤、夏秋喜微潮、冬需潤中帶干」的經驗。表明了蘭花在各個生長發育階段中對水分有不同要求,應因地制宜,靈活管理。一般「立春」以後,氣候逐漸轉暖,花蕊舒發,土壤應保持濕潤,每隔2—5天噴水一次。「驚蟄」後,無花春蘭和蕙蘭,露天栽培,風吹日曬盆水易乾燥,日常澆水宣勤,但水量不宜太多,每2—3日澆水一次或每日少量澆一次。「立夏」以後,凡屬開花過後的蘭花(包括寒蘭、報歲蘭)土壤要稍幹些,因為在花後大多有短暫的休眠期,生長緩慢,葉面蒸發少。6月份起,天氣漸熱,子草(即幼芽)成長速度加快,此時要多加註意土濕度,經常用清水噴灑蘭葉與蘭台,構成一潤濕小氣候,有利於子草抽長放葉。「梅雨」季節時要控制澆水,減少病害發生,葉藝及一些瓣型苗更易發生病害,更應注意。「三伏」中氣候炎熱,除加強遮蔭外,還要細心保持土壤潤濕,每天日出前後用清水噴灑葉片和盆面。「白露」後漸轉秋涼,又有夜露滋潤,新草長勢停頓,蘭蕊破土成長緩慢,此時可減少灌水量;但發現盆土乾燥時,必須澆水至潤濕為度。晚秋期間,新草已由新綠嫩綠轉濃轉深。花蕊衣殼俱見,要防止久雨多濕,減少「爛衣」(即苞殼腐爛),應設法避雨,多受陽光照射。

(7)澆水的水質與水溫。澆蘭花最好利用積聚的雨水,最為潔凈,又呈中性;河水次之;井水中含礦物質又多為鹼性,比較差;自來水中含有消毒劑,對蘭花最為不宜。如果不得已而使用自來水,應將其在水池中貯放24小時以上,有日光曝曬則更好,待其中消毒劑沉澱或分解後,取其上面清水澆蘭花。除了這種積存處理外,還有一種活化處理,就是在蓄積自來水的池中放養魚類、水藻、小球藻、紅浮藻和其他水生物,以改善水質。但要注意魚類有無病害,防止引起水質污染。

盆土的溫度能直接影響蘭根的吸水功能。因此,澆灌的水溫與盆土溫度和氣溫應很接近。在炎熱夏季。花盆與土壤被陽光直射曬熱後,如果突然澆以冷水,兩者溫差太大,就會破壞根系的正常吸收功能,影響生理平衡。所以夏季澆蘭,宜在早展和傍晚,水溫與土壤溫度相近時進行。蓄水池或蓄水缸最好半截埋在土中,加上遮蔭,夏季水溫就不致過高。

(8)澆水方法。常用蘭花澆水方法有澆水、噴水、浸水三 種方法。通常用水壺、水瓢、水管進行澆水,澆水時緩緩地由盆邊注入,使水逐漸向下方和中心浸注,決不要猛地傾注於葉束中心,也不要讓水濺起盆土污染葉片。噴水應浸透全盆,不能澆「半截」,即表層有水,下層得不到水,如果長期澆半截水,則表濕里干使部分蘭根長期吸收不到水分而干癟,上部蘭根則倒轉向上生長,散亂地盤曲於表層土中。不少人為了簡便省事,在自來水龍頭上直接接上橡皮管,向蘭盆澆灌,這很有害:其一自來水未經處理,漂白劑有害蘭花;其二水溫與土溫相差大;其三澆水不能按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噴水方法是用噴壺在葉面上噴水,既可增加空氣濕度和土壤水分,又可洗滌葉面生垢,蘭花生長季節多用此法。每次噴水不可太多,以葉面濕而不流水為度。過多水灌入葉心,久留則漚壞新苗。噴壺的噴嘴孔眼應細而密,水滴細而均勻。

浸水方法又稱洇水,即將蘭盆底部放進淺水中,讓水逐漸濕潤盆土。浸水時間不能太久,一見表土濕潤立即將蘭盆取出。此法可保持蘭花葉面干凈清潔。在乾旱季節,還可將蘭盆置於淺水托盤中,花盆吸收托盤里的積水,再浸潤盆土,這樣可保持比較穩定的土壤濕度。缺點是花盆底孔被水堵住,透氣性能受一定的影響。

肥。

(3)施肥方法。施肥一定要以有機肥料為主,它能使土壤疏鬆、結構良好,利於蘭花生長。還要薄肥勤施,即前人經驗「宜勤順淡,切忌驟而厚」,也就是今人少用多餐之義。施時將水肥沖淡適宜,再用噴壺澆入根際,不要污染蘭葉。

如果使用化肥、濃度更要低。在蘭花生長季節可以用2‰的尿素、2‰磷酸二氫鉀的水溶液作追肥2—3次。

8.通風。通風在蘭花栽培管理中也很重要,但又常被人們所忽視。146朱紅心素(北京)通風良好,不斷供給蘭花充足的新鮮空氣,可以足進光合作用,增加養分製造,促進新陳代謝,使蘭花繁茂。蘭室和蔭棚的通風,可調節其溫度、濕度,使之有利於蘭花生長,還可減少病蟲害發生。蘭花褐斑病、白絹病多發生於通風不良的環境中。

栽蘭場所必須開闊,地勢宜稍高,花台不要達低,常注意通風。蘭花喜柔風、和風而不喜急風、對過冷過大的風要設法避免。蘭盆的安置宜稀不宜密,蘭盆之間要保持足夠的距離,以免風吹葉片相互摩擦受損。如果場地小,可將花台砌成梯形,利於通風又便於管理和觀賞。每個蘭盆內植株不宜過多過密。如果植株繁生過密,則應及時翻盆分栽。經常清除蘭盆內的雜草、病葉及樹木落葉等雜物,以利於盆內的通風。

地栽蘭一年四季的日常工作:

春季在清明前後揭去大棚上塑料薄膜,然後澆透水一次;數日後施—次15—20倍稀釋的鴨毛水或餅肥漚制的肥水。同時用1‰的氧化樂果(含畝效成分40%)噴灑滅蟲一次。

5—7月份,每月施一次5%的鴨毛水或餅肥配製的肥水。8月份施一次3‰—5‰的復合肥。入秋後則不再施肥。

秋季管理極其重要,我們將它總結為兩個字:「秋煉」。即入秋之後,蘭花不再施肥,控制水分、增加光照,促使早日成熟。一般盆栽蘭花要遵循的是「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的養蘭金律。但地栽蘭花則不盡然,秋季寧干勿濕。原因是:秋季盡管空氣乾燥,土壤中還有「地氣」上升,不致嚴重缺水;再者,乾旱能鍛煉蘭花耐寒能力,為越冬做准備。「秋煉」能促使養分向假鱗莖集聚,提高假鱗莖原生質濃度,降低冰點,不致凍害。假如秋季蘭苗旺長,如遇寒流,氣溫驟降,必然遭受凍害。地栽蘭花無法在嚴冬到來前轉移入室內,只有通過「秋煉」才能存活。

11月份是蘭圃較繁忙的季節,主要工作是為蘭花的越冬作準備。首先是揭去上層遮光網、然後安裝塑料大棚,大棚的兩端開始不關閉,待氣溫降低明顯時才關閉,晴朗之日中午開啟通風。本月要用1:1的波爾多液進行噴灑一次。

進入嚴冬季節,所先是不能輕易澆水,其次是適度增加光照。所謂「適度」即冬季有些晴天氣溫較高。特別是近年來的暖冬現象,這時要鋪放下層遮光網,使棚內溫度不致驟升驟降。假如不放下遮光網、棚內溫度如果連續幾日達到18℃—22℃後,新芽有的便萌動了,一旦寒流到來,氣溫驟降,必凍傷無疑。所以,冬季要為蘭花創造一個休眠的環境,不能輕易打破休眠。

初春時節,大地冷、暖空氣活動頻繁,管理更要細心,否則經過一冬消耗養分的蘭苗極易枯黃。要逐步適度增加光照,不能過早揭去塑料薄膜,等到4月上旬天氣晴穩之後才能揭去。

❻ 什麼時候蘭花貿易最活躍

到了19世紀中葉,江蘇、浙江和上海的蘭花貿易更加活躍,市民愛蘭成癖,達官貴人不惜重金購買名貴蘭花,如道光年間,浙江嘉興高盛家養的蘭花價值2萬金。養蘭之風的盛行推動了蘭花貿易的發展,當時出現了一些以種蘭賣蘭為生的專業戶。清末以來,由於外國侵略,民不聊生,養蘭之風衰退,直至1978年以後,「蘭花熱」再度在我國興起,促進了我國養蘭業的發展。以廣東順德為例,1990年初,蘭花生產進入商業化階段,1998年全市養蘭戶有17000多戶,佔全市總戶數的1/7,從1992年至1996年,年出口蘭花200萬株,貿易額為2800萬~3000萬元。近年來,隨著大花蕙蘭在我國流行、國蘭業的再度升溫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蘭花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蘭花的科研、工廠化繁殖、生產和貿易等都取得了很大進展。但至今我國的蘭花產業化鏈尚未形成,蘭花產業尚未真正步入工廠化和標准化生產階段。

❼ 蘭花怎麼養 夏季蘭花如何養護

詳細信息 蘭花是喜歡水的,尤其是夏天更要多澆水。為了多澆水而又不漬水,首先要配製好植料。最好是顆粒料,如磚碎、瓦碎、火山石顆粒、砂積石顆粒及市售的峨眉仙土、塘基石等等。因為植料透水性好,盛夏時白天澆1~3次水,夜裡植料間也不會漬水。 蘭花夏天如在露天養護。盛夏上午10點左右溫度升高時,用噴壺連草帶盆噴個通透,溫度也就隨之降下來了。至下午2點,水已大量蒸發,盆內植料也開始升溫,再如前法,通通快快澆一次。等到晚上涼爽時,盆水已蒸發,盆中無漬水了。如天氣特別熱,早晚兩次水可提前和推後些時間,中午再增加一次,每天澆3次。如此用水只對蘭花有益無害。如果仍感不放心,還可在中午絕對高溫的2~3小時補以噴霧,則露天陽光下的蘭草可以無虞。但冬蘭和報歲蘭仍需以50%黑網遮陽,而澆水則不要顧忌。所用自來水如pH值在6.5以下,可直接使用。也可缸儲並以硫酸亞鐵或醋中和,但應置陰涼處。 夏天溫度高,光照足,有利於蘭草的生長,所以水是蘭草所必需。白天光足、溫高,從空氣中吸收製造養分的活動是很活躍的。供足水分,可使溫度降至適當指標,光照充分又可使葉片得到的養料更多地回輸到假鱗莖和根部。到了夜裡,盆內水已空,根部鱗莖呼吸暢順,空氣和白天根部已吸收的水,將白天葉片回輸的養分和根從植料中吸收的養料輸送到植株體各部,使植株代謝生長。所以,這樣澆,不但可以使蘭草不休眠,而且能使蘭花旺長。 根據實踐,就是黃梅季日夜陰雨也不必擔憂,畢竟能有幾小時的時間歇雨。在歇雨間隙,仍可達到"干蘭"的要求,於蘭無大礙。不過遇到台風和狂風暴雨時,切不可粗心大意,應加防護。同時對病蘭、弱蘭、新植蘭要適當避陽,並潤盆和葉面噴霧。

❽ 關於大理蘭花的品種和價格有哪些

大理是中國蘭花的主產地主一,在全國個蘭花屬種中,大理地區就這25個之多,佔全國80%以上。自1992年在廈門舉辦的全國蘭展以來,大理共獲獎牌111枚,其中,獲國家級總亞軍3枚,組織貢獻獎3枚,金牌23枚,銀牌32枚,銅牌50枚。大理蘭花在蘭界的知名度與日俱增,「中國蘭花在雲南,雲南蘭花在大理」之理念已得到蘭界認可。 目前在雲南,地生蘭的栽培以滇西北大理、保山、麗江、維西,演東南文山、西疇,滇中昆明、宜良、滇南石屏、建水一帶最為興盛,時有新類群、新品種疊現。而大理一直是雲南蘭花產業的龍頭,據不完全統計,大理庭院養蘭規模在萬盆以上的有20餘戶:5000盆左右的50餘戶;2000盆左右的有800餘戶;100---1000盆的近萬戶;10一100盆的達10萬戶以上,蘭花資源市值不少於20億元,年交易額約6一8億元。可以說大理養蘭的群眾基礎很深。 大理地理條件優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大水系縱橫與境;雲嶺山脈、橫斷山脈、無量山脈三大山系排列其間;洱海、劍湖、天池、西湖等高原湖泊星羅棋布。特殊的地形地貌與立體氣候,構成了生物分布的多樣性和生物資源的豐富性;獨特的地質地貌孕育了獨特的生物資源,使大理地區自然而然地成為蘭花貴族蓮瓣蘭的主要產區,可以說,蓮瓣蘭是大自然賜給大理的一份特殊厚禮。 大理蘭花以傳統名蘭「大雪素」、「小黴素」和「硃砂蘭」最具代表性,幾百年來長盛不衰,一直是愛蘭之士競購的對象。1987年,被日本引種的大雪素和杏黃兜蘭在東京舉辦的12屆蘭花博覽會上分別奪得最高獎和會場總冠軍,引起蘭界極大的震動。1988年,在全國第一屆蘭展會後發行的郵票:小型張「紅蓮瓣」使大理蘭花傳揚四海。近年來,蓮瓣蘭新品種層出不窮,極大地豐富了中國蘭花家族。大理蓮瓣蘭具有植株挺拔高大,根莖粗壯圓實,花色品種繁多,花瓣寬大短圓,花香清遠淳正等眾多優點,並兼有「春蘭之香、慧蘭之秀、建蘭之質、墨蘭之韻」,是一種名符其實的優秀品種。近年來,大理蓮瓣蘭中的名品大雪素、領帶花、劍陽蝶、長腳梅、蒼山奇蝶、奇花素及嘯天豹等等已經創下相當的知名度,引起蘭界的廣泛關注。新近由台灣權威雜志出版的《細葉蘭專輯(2)》更是將大理的蓮瓣蘭多舌奇花(黃金海岸)及奇花素作為其鎮典名品與壓卷之作。隨著國際轉向細葉蘭的欣賞,海內外蘭友對大理蓮瓣蘭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 花是大理的一種品牌、一種文化、一種象徵、亦是一種文明的代名詞。從風花雪月到戶戶養花;從五朵金花到趕花節、朝花節、插花節,對世人而言,花是「大理」的同義詞,為此,發展蘭花產業對大理的文化旅遊大州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蘭花具有三種生命:生物生命、文化生命及藝術生命。以此可見,蘭花是一種植物,又不僅僅是一種植物;是一種花草,又不僅僅是一種花草。她更是一種氣質、一種個性、一種品格、一種美學、一種文化,她濃烈的彌漫於現代生活的各個方面,於是,了解蘭文化、研究蘭文化、發掘蘭文化、傳播蘭文化已成為當代審美文化、園林文化、花卉文化及休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估現代市民生活水平、檔次乃至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弘揚傳統文化進行國際文化交流的一種重要途徑。 特別應該提到的是,大理蘭友俱樂部正在積極申報「雲南蘭谷」項目,編制了《「雲南蘭谷」項目建議書》,並於今年7月9日在下關召開了項目評估會,大理白族自治州副州長字國順、州政府辦、州生物辦主要領導及州人大農環工委、州政協經科委及大理州蘭花協會等有關專家參加了評估會,與會者一致認為:「雲南蘭谷」建設項目,思路正確,符合雲南省發展綠色經濟強省和大理州「十五」計劃提出培植四大支柱產業的戰略決策;該項目建設既是經濟發展的客觀選擇也是廣大蘭友的迫切要求,建成後可牽動旅遊、文化及生態等產業的聯動發展。目前,該項目已在進一步完善運作實體,積極向省計委、省創新辦申報。 面對業已形成一個產業,我覺得對以下幾個方面問題應予以特別重視: 一、規范經營。目前市場上的蘭花交易大都是自發的,其中不乏惡意炒作的成分,所以蘭花市場亟待規范。 二、尋求產業化發展道路。群眾養蘭的熱情很高,但規模化、市場化程度不高,大都處於庭院經濟和「陽台經濟」規模狀況,今後蘭界應該著眼大市場,公司化和產業化發展方向,大理蘭界應該向廣東順德、浙江蘭溪和呈貢斗南學習,走出一條無愧於大理蘭花資源優勢的整合效益型產業化發展道路。 三、保護工作不容遲緩。隨著「蘭熱」的升溫,大量野生蘭花資源遭到破壞,近年更是達到毀滅性開採的嚴重後果。由於蘭花自身的特殊性,野生繁殖很不容易,毀壞的植物資源很難恢復,所以對蘭花野生資源的保護非常迫切。 四、依靠科技,科學養殖。蘭花產業是一項新興的生物資源開發產業,為使這一產業得以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對其進行支撐。只有在種植、養植上要引入高科技來改造傳統的自然養殖方式,進行組織培養等提供足夠的商品,才能使野生蘭花得到保護並實現有效的開發利用。 五、立足地方,依託蘭花文化,開發特色產業。雲南省提出「建設民族文化大省和綠色經濟強省」的戰略目標,蘭花產業可以橫跨這兩項。蘭花既是經濟的,又是文化的,同時又是生態的,為此,可以藉以開發獨具觀賞功能的特色旅遊項目,招徠更多的遊客,為大理的「旅遊文化大州建設」增光添彩。 六、呼籲各級政府關心支持蘭花產業的發展。長期以來,蘭花產業一直處於民間自發狀態,不僅零星分散且發展空間有限。如今,蘭花產業的發展態勢已遠非昔比,行業自身、市場需求以及時代發展都提出了公司化、規模化、市場化的需求。為此,我們蘭界衷心希望各級政府對此行業投入更多的關注,在政策、資金上給予相應的支持,在市場及產業化運作方面加以積極的引導,我們相信蘭花產業完全有理由成為大理地區經濟發展的一支生力軍!

熱點內容
膠州花卉批發市場 發布:2025-05-15 03:06:32 瀏覽:995
玫瑰旅店在線播放 發布:2025-05-15 03:03:35 瀏覽:390
青海花兒折牡丹簡譜 發布:2025-05-15 02:57:11 瀏覽:126
七夕圖標 發布:2025-05-15 02:55:08 瀏覽:17
今年七夕節什麼皮膚返場 發布:2025-05-15 02:50:57 瀏覽:830
吃百合惡心 發布:2025-05-15 02:50:28 瀏覽:182
庫丘林情人節回禮 發布:2025-05-15 02:46:37 瀏覽:734
七夕開場詞 發布:2025-05-15 02:45:14 瀏覽:397
在家中如何做簡單的情人節巧克力 發布:2025-05-15 02:43:53 瀏覽:518
牡丹江市西安區郵編 發布:2025-05-15 02:43:48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