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澱反映

荷花澱反映

發布時間: 2023-03-24 00:21:46

Ⅰ 《荷花淀》讀後感

【篇一:《荷花澱》讀後感】

孫犁小說的獨特藝術風格就是追求散文式的格調,追求詩歌般的意境,他的短篇小說代表作《荷花澱》充分體現了這一風格。《荷花澱》所反映的是殘酷的戰爭年代,描述的是白洋淀地區人民的抗日戰斗生活,但從作品中,我們看不到殘垣斷壁,聞不到硝煙味,聽不到聲嘶力竭的聲音;我們看到的是明月、湖水、荷花,聞到的是荷花的芳香、泥土的氣息,聽到的是嘩嘩的水聲、清脆的笑聲。一切都是那麼清新、明朗、美麗,讀後感覺彷彿置身於神話世界。小說之所以收到如此強烈的藝術效果,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成功地運用了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

小說開頭三段描寫水生嫂月下編席的情景為全文定下了基調。「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整個畫面的色調是潔凈的、清新的。接下來,作者抓住明月、薄霧、清風、荷香這些富有鄉土氣息的景物,展現了荷花澱的地方風貌,把讀者帶進了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境界。試想:溶溶月光下,農家小院里,一位出水荷花般的少婦正慎大燃在編著葦席等著丈夫,「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景美,人更美。景物描寫烘託了水生嫂勤勞純朴、美麗多情、溫順善良的形象。

幾個女人探夫未遇,羞紅著臉,不好意思從馬庄出來,仿則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往家趕。「現在已經快到晌午了,萬里無雲,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盪的水銀。」涼風拂面,人的心情舒暢;湖面廣闊,人的心胸也開闊起來。此時此刻,此地此景,女人們忘記了未遇丈夫的不痛快,朝著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又說笑起來了。在藍天之下,碧水之上,一葉小舟在水面上輕輕飄盪,水聲悅耳,笑聲清脆,充溢天地間,流淌荷花澱。

她們輕輕劃著船,繼續往家趕,「順手從水裡撈起一棵菱角來,又順手丟到水裡去」。這一處描寫看似無意,實則有意,表明她們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熱愛家鄉的一草一木。「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菱角的生命力很強,我們的人民生命力更強,絕不屈服於任何外來的摧殘與侵略。

歸途中她們遇到了敵人,把船駛進了荷花澱,接下來有一段景物描寫,「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寬虛洋淀的哨兵吧。」作者在這里不是欣賞那「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而是透露出一種暗示,暗示出即將在這里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站。其中關鍵詞語是「銅牆鐵壁」「哨兵」,具有象徵意義,表現了婦女們剛強的性格,還為下文寫她們成立隊伍配合子弟兵作戰埋下了伏筆。

由此看出,《荷花澱》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不只描繪出了一副副美麗的風景畫,而是通過寫景來烘託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徵。《荷花澱》就是這樣一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小說,有人評價它是「詩中的小說,小說中的詩」。語言富有特色:樸素、清新、柔美,像藍天上的明月,如山澗里的清泉。所以,閱讀《荷花澱》之後,感覺就像三伏天喝了一瓶冰鎮杏仁露,又像躺在芳草地上聽了一首輕音樂。

【篇二:荷花澱讀後感】

讀罷孫犁的《荷花澱》,就彷彿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氣息朴鼻而來,一幅幅淡雅、幽靜的畫面展現在眼前,使人感到「詩體小說」的詩意:用詩一樣的語言,創造了詩一樣的意境。

作品第三節,寫水生嫂深夜編席。「她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兩個比喻,既寫出了夜的深遠,又表現了水生嫂勤勞、朴實的品質。作者讓畫面隨人物的視線推移:「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寫銀白的淀,使畫面淡雅,寫輕紗般的霧,又使畫面靜中有動,而荷葉荷花香更使這寧靜優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質感,這是作者通過周圍的景物抒寫了自己美好的感情、願望和理想。不僅如此,這幅畫還隱寓著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景色是平靜優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卻不平靜。夜這么深了,丈夫還沒回來,她正在焦急地在等他呢。可見水生夫婦的篤深情意和恩愛,這與後面描寫夫妻話別場面相照應,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展,表現了水生嫂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可是,日寇的侵略破壞了這美好的生活,這就奠定了水生嫂最後決定參加抗日斗爭的思想基礎。這一段的景物描寫把寫景、抒情、心理刻畫融合在一起,象一曲隨風飄來的樂曲,又象涓涓流水奏出的完整的樂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言盡而意無窮。

這夜景的描寫作者抓住了「靜」,文中對中午的描寫卻抓住了「動」。「這風從南面吹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象無邊跳盪的水銀。」廖廖幾筆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澱動態中的靜美,襯托出荷花澱的明朗。景物描寫的明快節奏使我們從中看到了這群年輕婦女裝了一肚子的不快,那躍騰的浪花正暗暗反映出這群婦女樂觀的精神。

淀上風光的描寫,詞淺意深,意境優美。可以想像:一群婦女坐在小船上,身後是一望無際的荷花澱,近景遠景層次井然,線條分明。讓這群婦女處在這種特定環境中,從她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根據地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同時從稻秧、蘆葦、浪花的起伏跳躍,我們彷彿聽到這幅畫面外的風聲、水聲,那就是當時風起雲涌的抗日的時代潮流。一處景物的描寫,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內容,可見作家筆底的功力的深厚。

倘若我們對文中的幾段景物描寫對比嘴嚼一番,會從中獲得無限美好的享受。它們的構圖不同、意境不同,那詩一樣生動而凝煉的語言,創造了畫一般美的充滿詩情的意境。孫犁「詩體小說」的風格,我們從中可見一斑。

【篇三:《荷花澱》讀後感作文】

以詩化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戰爭中的人性美、人情美的頌歌。——題記

孫犁的作品以寫冀中農村人民抗日斗爭而著名,其作品具有濃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氣息,在藝術上,獨有一種清新、真摯、自然而又明麗的風格,素有「詩體小說」的稱譽。而《荷花澱》則是最能代表孫犁小說風格的優秀短篇小說。

該文主要描述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婦女逐步由普通勞動者成長為機智勇敢的抗日游擊戰士的過程,表現了抗日根據地人民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以及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值得關注的是,該文如詩般的語言、環境和對新型農民人性美、人情美的贊頌特別是對男女間的愛情的大膽抒寫,這與國統區小說中對國民性的批判以及對愚昧、殘酷的揭露是完全不同的。但也因此,文章中對北方農民的描寫也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浪漫主義色彩而缺乏全面性、客觀性。

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村婦女的`群像。作者寫人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抓住最能展現人性美、人情美的場面,人物語言、動作,細節等,准確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凸現人物的可貴品質。作品寫水生嫂等婦女如何組織隊伍,練兵習武,如何配合主力部隊打擊敵人等場面、情節,採用的是粗線條勾勒,而對於那些最能表現水生嫂等婦女內心深處感情世界的細節、舉止、言談、場面等,則採用工筆細描。如水生嫂與丈夫話別那個片斷,就寫得很精彩。深夜,水生歸來,告訴妻子自己「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疼愛丈夫的水生嫂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她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這個細節非常傳神,其中「震」、「吮」兩個動作,把一個鍾愛自己丈夫的妻子,不忍與他分離,又極力剋制自己感情的復雜內心准確地表現了出來。接著,「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這簡短的話語,既帶有對丈夫的贊許,又似有依依不捨的嗔怪,同時又似乎透露出人物不甘落後的自尊。再後來,「女人沒有說話」,同樣准確地傳達出了水生嫂此刻內心既痛苦,又強壓痛苦的復雜心態。但也有人指出某些地方體現了作品人性的缺失,如戰斗結束時,「不是她們是誰,一群落後分子!」,但我覺得這看似冷酷,實際上包含了一種埋怨和擔心:「不是才告訴你們要堅強的嗎?怎麼我們才走幾天就受不了了,剛才有個萬一怎麼辦?」

如詩般的語言和環境描寫。作品開篇便從水生嫂「月下編席」切入,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詩意,它使人物與明月、清風、銀白的水、透明的霧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構成了妙不可言的詩的境界;同時,這景色又與具有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應,彼此映襯,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靈美。再有:「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這段景物描寫,通過奇妙的比喻,使景中有情,很好地抒發了作者對抗日軍民的深切之愛。

至於作者的主觀性和浪漫主義,在描寫人物以及戰爭場景方面都有體現。作者所描寫的抗戰時期的北方人民,有人說是作者的「美化」,我覺得倒不如說是「選擇」,或者「過濾」。因為在抗戰時期,眾多革命作家都按政治標准將人歸類,而作者正是「選擇」了那一部分積極參與抗戰的底層民眾,而且是「選擇」了他們身上的熱心抗戰、充滿信心、無私奉獻等優秀品質和人類亘古不變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作為謳歌的對象。這也成為在戰爭時代能夠激勵和鼓舞人們熱愛生活,熱愛國家的力量的源泉。作者所描寫的戰爭場面,只有短短兩句:「槍聲清脆,三五排槍過後,他們投出了手榴彈,沖出了荷花澱。手榴彈把敵人那隻大船擊沉,一切都沉下去了。」而後面戰士們的歡笑、議論才是主體。作者將戰爭的殘酷與激烈略寫,也是經過「過濾」的。作家創作時的主觀性當然和他的革命戰爭的經歷和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

【篇四:讀《荷花澱》有感】

《荷花澱》這篇文章,不長,細細地品讀下來,也就花了10分鍾的樣子。但是讀完後,給我帶來的震撼,卻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荷花澱》講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區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村婦女的群像。這些婦女勤勞、朴實、善良,識大體、顧大局,是在特定的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著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幹;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著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愛自己的丈夫,作為一個女人,這可能是她的全部,這是自私的;但是她更愛自己的祖國,這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全部,這是無私的。白洋淀的婦女不僅是勤勞、能幹、識大體的,也是多情的、樂觀的、堅強的。

讀完這篇文章,彷彿感覺一陣陣的荷花香撲面而來。水生的陽剛,水生嫂的賢惠與開朗,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彌漫著濃郁的鄉土氣息。當我讀到水生堅定地對水生嫂說到的一句:「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拚命」時,我的精神為之一振,一種叫感動的東西蔓延我的全身。我從水生這句話中讀出了中華民族的堅強,讀書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豪邁氣概。水生嫂流淚了,我想,她的腦海或許浮現了許許多多的畫面,她也曾猶豫,也曾不舍,但是為了和平,為了幸福的生活,犧牲小我,又算得了什麼?

水生終於還是和水生嫂告別了,沒有情誼綿綿的不舍,也沒有慷慨激昂的言辭,平淡得甚至像杯淡淡的白開水。然而就是那普通的話語,卻讓人回味無窮!國難當頭,有多少兒女私情被置之腦後,在涓涓細流之下,卻是暗濤洶涌。這種寧靜祥和的生活即將被殘酷粉碎,作為炎黃子孫,又怎麼能坐視不理?

從這篇文章中,我讀到了美,人情美。人情美就美在鄉中的人民既熱愛自己的家鄉,又熱愛自己的家庭。我們難以想像二者的分離,此地一別,或許來日就永遠也無法再相見。然而如果人物只顧個人的纏綿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我們會報以鄙夷;如果人物為國家利益而完全置家庭於不顧,我們又多多少少感到一些遺憾。作者將兩種愛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一份真摯和諧溫馨美麗的人情。這群熱愛生活的人們生活在荷花澱,荷花澱因為他們的存在而更加美麗迷人,他們也因為荷花澱的映襯而更加美麗可愛。一幅幅美麗溫馨的畫面為我們詮釋了美的真諦,美在自然,美更在人的心靈。

讀完全文,我竟感到了一絲遺憾——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見過戰火硝煙,也就無法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情的溫暖和任何的崇高。但又轉念一想,只要我們去熱愛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也就能發現生活中的荷花澱。

【篇五:《荷花澱》讀後感】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讀這本書讓我彷彿看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人民生活和戰斗的場景,以及人性的美好。這部小說的語言質朴、簡明,但又內涵豐富。?

小說中的水生嫂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勤勞、善良,思想上追求進步,深明大義,支持丈夫的參軍決定,即使內心非常的不舍。?再比如說,丈夫參軍沒幾天,她心裡思念丈夫,又偷偷夥同大傢伙一起去看望丈夫。「聽說他們還沒走呢,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服。」水生的女人說。「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通過這些生活化的語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現出了人物的性格。

還有水生走之前仔細叮囑妻子「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們拚命」。她流著眼淚答應了,這體現了她的忠貞。?

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為「詩體小說」。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燦爛。

【篇六:《荷花》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荷花》這篇短文。荷花那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深深地感動了我。

「荷花從不孤傲,要開就是滿池滿塘……」這使我覺得荷花是那麼合群。古語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做人也應這樣。記得有一次,我語文測驗是全班第一,就得意極了,心想:「哈,真好,這回又是第一名了。」放學後,老師要我幫助不及格的同學學習,我有些不願意,心想:「她自己不會學嗎?」老師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要知道,獨枝花開不是春,許許多多花一齊開,開得才燦爛。」我覺得很有道理,便把老師那番話牢記心上,鞭策自己。當那位同學在我的細心幫助下,由學習成績中下進入中上時,那種滿足感,真是難以形容。

「荷花也不嬌貴,只要有泥土和水,它就能生長……」啊!原來荷花有這么強的生命力。我學了《種子的力》這篇文章,文章中講的是種子有超人的力,我覺得荷花的生命力並不比種子差,記得有一回,我在姨媽家拿了一些荷花回家種,頭兩天,我挺有精神細心照管它,但時間一長,就沒怎麼理它了。一個月過去了,那荷花竟長出了小花蕾,我真驚訝。讀了《荷花》這篇文章,我才知道那是荷花有著極強的生命力的緣故。「荷花毫無私心,她把自己的根、莖、葉、花、果實……獻給了人類。」的確,我也有這樣的感覺。荷花一生出來,人們就可以用它煮涼湯,而且營養價值很高。讀了《荷花》這篇文章,使我得益不少。文章中的荷花和實際生活中的荷花是相同的,它們都有著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

Ⅱ 荷花澱的中心思想是

主要反映了抗日戰爭其間,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熱觀精神!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荷花澱》講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區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村婦女的群像.這些婦女勤勞、朴實、善良,識大體、顧大局,是在特定的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著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幹,編葦席,一會兒「就編成了一大片」;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著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系.當她知道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舍,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並為丈夫准備好了行裝.白洋淀的婦女不僅是勤勞、能幹、識大體的,也是多情的、樂觀的、堅強的.男人們參軍才走幾天,水生嫂和幾個青年婦女便找借口去探望他們,她們對自己的丈夫有著深切真摯的愛.當然,她們又是樂觀的.在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時,她們雖然最初「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但她們「永遠朝著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她們就又說笑起來了」.這些情感豐富,愛說愛笑的女人們在遇到敵船時,雖然也心跳,但卻不膽怯,不手軟,她們機智地將船往荷花澱里搖,並下定決心,「假如敵人追上了」,決不投降,「就跳到水裡去死」,表現出了堅定沉著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回村後,這些經受了戰爭洗禮的婦女們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飛躍,她們很快也學會了射擊,拿起了槍桿子,成立了一支自己的隊伍,「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頃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

水生嫂等婦女們的成長,從一個側面表現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衛戰爭中的巨大變化.作者通過塑造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群像,歌頌了冀中地區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戰的革命鬥志以及愛國主義精神.

孫犁的小說之所以具有「詩體小說」的美譽,主要是因為無論寫人、記事、寫景都總是充滿了詩情.《荷花澱》就是這樣一篇充滿詩的美感的作品.

首先,《荷花澱》在寫人方面非常注意揭示人情美、人性美,從而使作品有了一種抒情美.小說的一個中心任務當然是寫人,《荷花澱》的成功也首先在於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群像.然而《荷花澱》的寫人又有自己的特色.作者寫人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抓住最能展現人性美、人情美的場面,人物語言、動作,細節等,准確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凸現人物的可貴品質.作品寫水生嫂等婦女如何組織隊伍,練兵習武,如何配合主力部隊打擊敵人等場面、情節,採用的是粗線條勾勒,而對於那些最能表現水生嫂等婦女內心深處感情世界的細節、舉止、言談、場面等,則採用工筆細描.如水生嫂與丈夫話別那個片斷,就寫得很精彩.深夜,水生歸來,告訴妻子自己「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疼愛丈夫的水生嫂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她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這個細節非常傳神,其中「震」、「吮」兩個動作,把一個鍾愛自己丈夫的妻子,不忍與他分離,又極力剋制自己感情的復雜內心准確地表現了出來.接著,作品繼續寫人物神態、語言:「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這簡短的話語,似有對丈夫的'贊許,又似有依依不捨的嗔怪,同時又似乎透露出人物不甘落後的自隱孫尊.「低著頭」,准確地傳達出了人物此時特有的心態.接著,丈夫一番勸慰後,「女人沒有說話」.這片刻的沉默,同樣准確地傳達出了水生嫂此刻內心既痛苦,又強壓蠢攜察痛苦的復雜心態,具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其次,注重寫景的抒情性.如作品開篇水生嫂「月下編席」那段描寫,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詩意:「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帶茄.」這段描寫很有詩意,它使人物猶如仙子,與明月、清風、銀白的水、透明的霧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構成了妙不可言的詩的境界;同時,這景色又與具有著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應,彼此映襯,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靈美.再有,作品寫荷花澱伏擊戰時,也有一段景物描寫:「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紅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這段景物描寫,通過奇妙的比喻,使景中有情,很好地抒發了作者對抗日軍民的深切之愛.

第三,《荷花澱》在結構上也很有特色,它結構簡潔、靈活.從全篇結構看,作品力避平鋪直敘地串聯故事情節,而是採用了把「生活的碎塊」連成一體的結構方法,以水生參軍為開端,以水生嫂性格發展為線索,通過夫妻話別、探望親人、淀中遇險、伏擊敵人、奮起抗戰等一連串充滿生活情趣的典型畫面,來刻畫人物,表現主題.而這一連串生活畫面,有的詳寫,如「夫妻話別」;有的略寫,如「伏擊敵人」.這樣,使作品疏密相間,詳略得當,具有一種詩的節奏美.

Ⅲ 你如何理解作者對《荷花澱》主題的理解

一、主題
主題思想是文藝作品通過描繪現實生活和塑造藝術形象所揭示出來的問題,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人教版 《自學輔導》書指出,《荷花澱》「表現了根據地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我們認為這個主題太籠統、不確切。主題常通過題材、情節或人物等表現出來。分析和發掘主題必須從具體作品入手。就《 荷花澱》而言,情節始終圍繞婦女展開。全篇有八個人物,婦女就佔五個;男人中的父親和小隊長僅為四處對 話描寫,著墨極少。因此,作品主題的歸結應以婦女為中心,即「重在謳歌冀中根據地婦女識大體、愛祖國的 高貴品質和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正如孫犁所言:婦女「使我衷心敬佩到五體投地的程度」,「所以 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寫到她們。」至於讀者,「對這篇小說發生了喜愛的心」,那是因為他們看到「婦女們的抗 日情緒也如此令人鼓舞」。
以婦女為中心總結主題思想,從文學鑒賞的角度講叫「緊扣作品」;另一方面,以婦女為中心,較之以男 人為中心,主題更為深刻,更具時代性,更能使作品透露出一股清新,更能激動千萬名讀者,因為「全國婦女 起來之日,就是中國革命勝利之時」。(毛澤東語)
二、人物
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婦女,又以水生嫂為核心。她熱愛勞動,有嫻熟的勞動技能;她體貼丈夫,溫柔細 心;她開明穩重,剛毅勇敢;她關心國家興亡,最終投身抗日洪流。她不愧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魅力 的典型人物。她與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性格有相同之處:熱愛勞動,勇於反抗;但又有很大不同:樂觀開朗,積 極向上。加之生活在抗日根據地,這使她與祥林嫂的命運大相徑庭。與趙樹理筆下的小芹相比,雖然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同一環境,但水生嫂已不再是為爭取個人婚姻自主抗爭,而是躋身抗日的行伍,勇敢地肩負起民族存 亡的重荷。即使在孫犁同類題材的作品中,她也堪稱典型。至於文中另外的四位婦女,她們的性格也各具特點 ,這集中反映在「尋夫」部分的對話描寫上。
居於次要地位的男人系列,也有主次之分。水生居主導地位。他與父親有相同之處:思想豁達開通。大敵 當前,沒有過多地「惦記」家事,而以國事為重,毅然決然地去干「光榮事情」;他又有別於小隊長:幽默感 不強。但內心深處卻非常熱愛自己的妻兒老小,荷花澱中即使責怪了妻子,也要「把(內裝餅乾的)紙盒順手 丟在女人們船上」。
三、結構
《荷花澱》以丈夫參軍打仗為線索,精心組織了「送夫」笑帆「尋夫」「奇遇」「學夫」等情節。作者以空行 為標志,把它們分成了三大段。作為「詩體小說」,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層,呈現出詩歌藝術所追求的「建 築美」。人教版《自學輔導》書提供的「段落提綱」把第三部分劃分為四層,第一層從「她們向荷花澱里搖」 至「啊,原來是他們」,層意為「化險為夷」。我們認為不妥。這一層最好與第二層合並,至「不久就消失在 中午水面上的煙波里」,層意為「漂亮的伏擊」。原因有三:
第一,從內容上看,當「耳邊響起一排槍聲」時,婦女們並不知道是自己的隊伍向倭寇開槍,還以為是「 陷在敵人的埋伏里了」,便「一齊翻身跳到水裡去」。這時,正值戰斗開始。第三自然段戰士們「正在聚精會 神瞄著敵人射擊」,戰斗還在繼續,至「戰利品全裝在他們的小船上」,小船「箭一橋伏樣飛去」,戰斗才結束, 才「化險為夷」。這幾個自然碰消雹段為一個有機整體,即「漂亮的伏擊」,不可隨意分割。
第二,從形式上看,轉折連詞「但是」也說明一、二層聯系十分緊密,不可分割。
第三,將一、二層合在一起,層意側重於贊頌婦女配合部隊打仗,否則,「伏擊不會這么徹底」,(區小 隊長語)文章仍以婦女為中心。這種劃分方法才能准確體現作者的思想脈絡,精確反映小說的主題。
四、語言
孫犁先生主張,文學語言應該「明朗而有含蓄,流暢而有餘韻,於細膩之中,注意調節。每一句的組織, 無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組織,無浪費或枝蔓。可以說字字錘煉,句句經營」。他不僅這樣要求別人,還自覺 地在創作中實踐著自己的理想。《荷花澱》便是典範。
這部作品語言樸素自然、清新洗煉,顯示出作者已熟練地掌握了一種充滿詩情畫意又精細傳神的高超的白描手法,並能以此充分表現人物的時代氣質。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本課語言學習的重點應集中在三個方面 :①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②詩味盎然的環境描寫;③准確生動的遣詞造句。
教學設計
從「教材分析」中可以看出,《荷花澱》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它理應成為我們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重要 依託。本著培養合格小學教師的目的,根據中師文選《大綱》的要求和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遵照中等師范學校 「大信息、全方位、多媒體、高效益」的課堂教學要求,我們集認知、技能、情感性目標為一體,為本課擬定了五個教學目標。下面簡單介紹這些目標及其教學方法。
目標一:找出文中的對話描寫,說明它們表現了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並通過分角色朗讀准確表達其中蘊蓄的豐富內涵。
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們採用「領悟式學法」——教師精講「夫妻夜談」,讓學生領悟並總結分析人 物對話的方法:1.熟讀全文,結合上下文分析;2.抓重點詞。如兩處「笑」和「小聲」,單音節詞「謝」和「 嗯」等;3.注意句中狀語。如「總是」「獃獃」等;4.與他與對比。緊接著,讓學生練習「試法」:以組為單 位分析討論第二部分的「商議探夫」。最後布置學生課後獨立分析第三部分的對話,並仿寫一則人物對話片斷 。
由悟法、試法到用法,由閱讀理解到嘗試寫作,並注意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最終徹底攻破教學重難點。
目標二:找出環境描寫的語段並說明其積極作用。
這是本課教學的次重點,旨在讓學生學習體會孫犁先生「詩體小說」的語言特色和樂觀向上的創作風格。 環境描寫的作用在《祝福》中已經做了介紹,本課應有所提高。我們先讓學生歸納總結其積極作用——為情節 的展開設下伏筆;緩和緊張氣氛;表現樂觀情趣。然後請個別同學當堂指出每一處的具體作用,最後指導大家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月下編席」和「陽光下的淀上風光」,加深理解,培養語感。
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遵循學生的認知過程,體現了美國教育和心理學家本傑明S·布盧姆的「目標教學 」思想。
目標三:通過與祥林嫂、小芹、妞兒等人物形象性格異同的對比分析,充分認識在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引導 下,抗日根據地,尤其是白洋淀勞動婦女的性格特點。
這仍為本課教學的次重點,可以讓學生了解類比分析的方法,提高他們分析人物形象的水平。前兩位人物 剛分析過,妞兒可加以簡單介紹,比較分析簡便易行。
目標四:准確簡練地給課文編寫段落層次提綱。
這是本課教學的又一個次重點。它既能提高學生分段分層的水平,又能督促他們在課外認真閱讀理解課文 ,節省課堂教學時間。教學方法可採用「評點法」。點撥要點有:1.盡量用詞和短語;2.格式對稱工整;3.第 三部分的層次劃分。(見「教材分析)
目標五:緊扣課文對作家作品及其創作風格進行簡單的分析介紹。
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沒必要篇篇都設、面面俱到,也不一定全放在講讀課的第一個環節由教師完成,這應 該讓未來園丁有一個明確認識。本課我們放在最後:講讀完課文後讓學生自己查閱工具書,緊扣這篇代表作總 結孫犁先生「詩體小說」的創作風格;關於他的生平和著作不強求牢記在心。
下面是分課時教學內容安排:第一課時:目標一、四;第二課時:目標二、三;第三課時:目標五,當堂 評議修改第一課時布置的仿寫片斷。
(註:引文多出自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孫犁文集》和《晚華集》。)

Ⅳ 《荷花澱》的主題是什麼

《荷花澱》的中心思想:描繪了白洋淀人民的斗爭生活,突出了白洋淀廣大婦女在抗敵斗爭中表現的思想境界及戰斗風貌,深刻悄逗地反映了抗日根據地人民的愛國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內容梗概: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澱,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士。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之一,選自孫犁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



(4)荷花澱反映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荷花澱》是1945年創作的,寫的是抗日戰爭最後階段的冀中人民的斗爭生活。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孫犁毅然投身抗戰,在平漢路西的山裡工作,聽到從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講過兩個戰斗故事,其中一個是關於白洋淀青年組成雁翎隊,這個素材觸發了孫犁的創作靈感,1945年,在延安便寫成了《荷花澱》。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1自然段),水生參軍,夫妻話別。這部分又分為三個層次:

第1層(第1~4自然段),月夜編席;

第2層(第5~29自然段),夫妻話別;

第3層(第30~31自然段),水生離家。

第二部分(第32~61自然段),探望丈夫,歸途遇險。這部分又分為三個層次:

第1層(第32~38自然段),探望丈夫;

第2層(第39~47自然段),撲空歸來;

第3層(第48~61自然段),淀上遇險。

第三部分凳滾(第62~85自然段),伏擊殲敵,鍛煉成長。這部分又分為三啟粗賣個層次:

第1層(第62~65自然段),伏擊殲敵;

第2層(第66~84自然段),意外相見;

第3層(第85自然段),組織起來。

Ⅳ 《荷花澱》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在抗日戰爭期間,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區一個農村裡有7個青年要去參軍,在縣委報了名。他們怕家裡人拖後腿,就公推了一個名叫水生的游擊組長回去跟他們的家裡說明白。水生連夜趕回家,辭別了自己的妻子,又到別人的家裡做了些說服工作,第二天就忽忽走了。

過了兩天,這些青年婦女就想去看看參了軍的丈夫了。她們偷偷地坐在一隻小船上,劃到對面的馬庄去。誰知道趕到那裡,部隊剛巧在前一天晚上開走了。她們只好回家去。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隻日本鬼子的運輸船。她們拚命逃避,把小船劃進荷花澱清喊洞里,鬼子卻窮追不舍。幸虧我們有一支部隊埋伏在花淀里,准備給鬼子一個教訓。在危險關頭救她們性命的,正是新參軍的丈夫。

戰士們完成了伏擊任務,又和愛人見滲仔了面,就興高采烈地帶著戰利品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了。青年婦女們在荷花澱伏擊戰中受到鍛煉,後來成立了自己的組織。很快就學會射擊,參加了反「圍剿」戰斗。

拓展資料:

作者簡介

孫犁,原名孫樹勛,筆名林冬蘋、孫芸夫。河北安平人。荷花澱派的開創者與代表人。1949年後歷任天津日報社副刊科副科長、報社編委,中國作協天津分會主席,中國作協第四屆顧問,第五、六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榮譽委員。

著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詩集《白洋淀之曲》,散文集《津門小集》、《晚華集》、《秀露集》、《曲終集》,評論集《文學短論》,《芸齋小說》、《芸齋書簡》、《耕堂讀書記》、《孫犁文集》、《孫犁全集》。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澱》、《山地回憶》,文藝理論《文藝學習》,兒童文學《少年答枯魯迅讀本》等。

Ⅵ 《荷花澱》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有哪些

《荷花澱》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孫犁是解放區小說創作中獨樹一幟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荷花澱》透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美學價值,成為我國現代小說史上短篇小說的佳作。
《荷花澱》以他的家鄉冀中平原為背景,具體描寫了抗日根據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艱苦抗戰的斗爭生活,反映了他們升上德爾人性美和人情美,表現了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在藝術手法上,孫犁講究語言的清新、自然、明快,講究構思的靈巧絕妙,創造了一種詩情畫意之美。
1通過日常生活反映時代風貌 《荷花澱》這篇小說,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冀中人民與日本侵略者斗爭的題材,表現的是根據地人民積極樂觀,英勇頑強的愛國精神,以及敢愛敢恨,無私無畏的偉大氣魄。但作者並沒有寫刀光劍影、縱橫廝殺的戰斗場面,只是從戰爭側面給我們講述了一段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作品雖然寫了一次戰斗,但重點是寫男女村民齊心協力,互相配合,共同對敵的場面,而且將故事情節放在如詩書畫的荷花澱這個背景中。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讓我們從這朵生活的浪花看出時代的激流,通過日常生活畫面展現時代風貌。
1.1普通的人物,平凡的生活 說它寫的是普通的人物,平凡的生活,是因為小說主人公不是叱吒風雲的英雄,而是普通平凡的百姓。在那個團結戰斗的集體里,我們只知道有個叫水生的;在那一群聰明能乾的青年婦女中,我們只知道其中一個是水生女人。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姓什麼,叫什麼,長得什麼樣。但正是普通的他們用勤勞、智慧、果敢、能幹,才創造出那個充滿時代特色的生活。 小說雖然表現的是抗日題材,但真正用來寫戰爭(伏擊戰)的,只有耐亮十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大多筆墨用來寫月夜編席、夫妻話別、借故尋夫、探親遇敵等場面,這些充滿生活情趣的場面,凸顯了那個特定時代的人物的精神風貌,「著力表現戰爭年代人民樸素簡單的美好心靈和剛強果敢的高尚情操。」
1.2普通人物的平凡思想和感情 作者描寫的恰是這些普通、平凡的人的普通平凡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小說一開篇給我們展現的是平靜、溫馨的勞動生活場景。水生嫂月夜織席:「柔滑修長的葦眉子,在她懷里跳躍著,不久,在她身下就編成一大片。」多麼美的一幅勞動生活圖畫!白洋淀有多少「水生嫂」在勞動?「六月里,無數的船隻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各地的城市、村莊就有了花紋細密、又精緻的席子用了。」可見,他們沒有因戰爭而消沉,沒有因敵人的侵略、騷擾而驚惶失措。相反地,身處惡劣的戰爭環境,卻保持正常、健康、美好的人格,有著普遍正常的勞動生活。這樣正畝搏看來,我們更加佩服作者採用這樣以日常生活來表現重大主題的高妙之處。你看,女人一邊織席,一邊等丈夫歸來,結果丈夫報名參了軍,明天就走了。在艱苦的戰爭年代,這意味著什麼?但水生嫂畢竟是那種明大義、顧大局,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人,她具有中國勞動婦女共有的光榮品質——勤勞、善良、勇敢、體貼。
水生嫂只是說出:「你走了,我不攔你」的話。在這里,作者並沒有有意拔高,水生嫂是普普通通的一員,自然實際的問題擺在面前,於是情不自禁地又問:「家裡怎麼辦?」。一場深情的夫妻話別,沒有海誓山盟,生死別離,卻是一些如何生產,如何斗爭的生活瑣事的對話:「你明白家裡的難處就好了。」「千斤的擔子你先挑吧,打了鬼子,我回來謝你。」「我走了,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拚命」„„樸素的語言寫出了白洋淀人民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園的熱愛,對和平安謐的勞動生活的珍惜,對信服美好的愛情生活的嚮往。作者正是通過這些執著深厚的感情,揭示了他們所具有的人性美、人情美。孫犁在談自己創作體會時說:「我在延安的窯洞里的一盞油燈下,用自製的墨水和草紙,寫了這篇小說„„我寫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寫出了所有離家抗日的戰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兒子的、丈夫的人們的感情。」在作者看來,像水生嫂這樣的勞動婦女,她們普通、平凡,但舉祥她們卻是白洋淀最美,最有代表性,最值得歌頌的人。
1.3反映生活的真實 真正好的文學作品,不是憑空想像,虛構某些場景,而是反映生活的真實。《荷花澱》即是這樣的作品,作者在寫了夫妻話別這一真實的生活場景後,又寫出了聰慧含蓄的「水生嫂們」的藕斷絲連。她們羞於明言,表裡不一,冒險 尋夫中透露出對丈夫難以割捨,關心他們安危冷暖的情愛。這種愛既朴實無華,又真摯火熱。當他們尋夫未果時,她們也失望,也傷心,也罵,這不正是勞動婦女平常、真實的感情的流露嗎?她們在回來的路上,偶遇敵船,為了逃命,把船搖進那不知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澱。雖然成了戰士們伏擊戰的誘餌,但年輕的媳婦們並不是有意去參加一次戰斗,這恰是他們尋夫未果這一情節的結果。這樣的情節發生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場景,有什麼理由懷疑它的真實性呢?我們只能為作者這獨具匠心的構思叫好。
《荷花澱》是一篇戰爭題材的小說,但作者卻運用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充滿抒情、詩意的語言,另闢蹊徑,開創了戰爭小說的新局面。 《荷花澱》的藝術之新突出表現在小說運用詩情畫意的筆調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美感。有研究者稱本文為詩化小說,我以為並不過分。試想讀過《荷花澱》後,你很難記出幾個面目真切的人物,更不會對其中的戰斗場面有什麼深刻的印象,但你絕不會忘記那長著茂密蘆葦的白洋淀,尤其是那「飄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的荷花澱。孫犁先生本人談過:「這篇小說引起延安讀者的注意,我想是因為同志們常年在大西北工作,習慣於那裡的大風沙氣候,忽然見到白洋淀水鄉的描寫,刮來的是帶有荷花香味的風,於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鮮吧。」這就非常中肯地道出了小說吸引人的根本原因。小說開頭,在我們面前鋪開了一幅被作者充分詩化的,如同仙境般的「荷花圖」水生嫂便在這樣的環境中編者席,「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這是個多麼清新、靜美的世界,多麼富有詩意的勞動場景。開篇這段婦女月夜織席歷來被認為最富有詩意而膾炙人口的一段。這里既有白洋淀明麗的地方色彩,也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甚至還彌漫著荷花清新的香味,應該說這一場景的描寫,本身就是一首詩、一幅畫。作者運用充滿詩情畫意的筆調,來描寫普通的勞動生活,為全篇定下了活潑歡快的抒情基調,這在描寫戰爭的小說中,當然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不僅把勞動生活寫得那麼富有詩意,更難能可貴的是把戰斗生活也同樣寫得富有詩意。請看「伏擊戰」一段。當女人們心驚膽戰的探出頭來,竟然發現,荷花突然變成了人,變成了女人們到處尋找的心上人,這是一個多麼富有戲劇性的情節。仗打完令了,戰士們的心情多麼愉快呀,他們玩著水底撈魚的拿手戲,泅到水底打撈戰利品;他們嬉笑著,用荷葉頂在頭上,檔住正午的太陽。透過這幅圖景,我們發現作者將這場戰斗設在荷花叢中,把人與淀中的荷葉荷花融為一體,相互映襯,寫得有聲有色,富有情趣,因此用充滿詩意的筆調來描寫、歌頌白洋淀人民的勞動和戰斗的生活,確是本篇小說的顯著特色。而追求這種抒情的詩意,也就成了孫犁創作的明顯風格。這種風格,還可見於孫犁的其他作品中。如《紀念》中寫母女夜談:「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張木梨,它常年在天空游動,密密層層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種子。」這里與其說語言清新優美,抑或是想像豐富、自然,倒不如說充滿一種抒情的詩意。
2.2巧
2.2.1結構安排巧妙。
「孫犁小說的結構既嚴謹縝密,又輕巧靈活,他不注重故事的完整和情節的曲折離奇,常由一連串的生活畫面連綴而成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小說以水生嫂她們的活動為明線,以水生等戰士的活動為暗線,兩線既平行推進,又互相交織,巧妙地構成故事發展的情節,富有藝術魅力。 小說從明線開始,寫水生嫂在月下織席,等丈夫回來,通過夫妻談話,我們知道暗線中的水生他們正在開會,討論成立地區隊。原來兩條線同時展開了活動。夫妻話別,兩條線交織在一起,這一絕妙的構思,既使人了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又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反映了人物性格、心理、覺悟等。女人們尋夫的情節是明線的進一步發展,強化。通過女人尋夫不著的失望、傷心、說笑,反映出暗線的戰士們認真訓練,秘密轉移等一系列活動,當「明線」的女人們搖船回家,遇到敵人逃命時,而暗線的戰士們已在荷花澱裡布下天羅地網,專等敵人來送死。荷花澱里的那場激戰,兩條線再度交織在一起,打完仗,戰士轉移,暗線消失而明線中的婦女又說笑起來。小說結尾,寫青年婦女們學射擊,敵人圍剿百頃葦塘時,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呢!這一結尾,既點明了暗線戰士們一直不畏生死、跟敵人斗爭,又反映婦女們既辛勤勞動,又直接投身於戰斗的氣概。此時,兩條線又合而為一。雖然這種雙線結構的文章不乏其例,但像本文這樣,兩條線各自發展,共同推進,水乳交融在一起,比較少見。
2.2.2巧設出人意料的情節
作者善於用巧,製造懸念,創設一些出人意料的情節,使本來平淡、簡單的故事,變得跌宕起伏,曲折動人,真正達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夜深人靜,水生嫂等丈夫回來,可是等呀等,等到很晚,沒想到丈夫回來卻是與家人辭行;女人們去馬庄尋夫,可來得不巧,昨晚還在,半夜裡不知開到哪裡去了;尋夫撲空,本來掃興,可又那麼「湊巧」,歸途遇上日軍的大船;女人搖船逃進荷花澱,卻無意把敵人引入了戰士們的伏擊圈,女人們不僅絕處逢生,還在此時此地見到各人丈夫的臉。2這些巧,推動了情節發展,豐富了人物形象,使作品變得耐人尋味,搖曳多姿。

熱點內容
一朵連接一朵 發布:2025-05-16 10:12:41 瀏覽:366
lol召喚師頭像情人節 發布:2025-05-16 10:12:02 瀏覽:862
武漢梅花鄔 發布:2025-05-16 10:11:51 瀏覽:339
小清新服裝店裝修綠植 發布:2025-05-16 10:07:29 瀏覽:571
cell情人節封面 發布:2025-05-16 10:03:36 瀏覽:934
植生插花 發布:2025-05-16 10:02:52 瀏覽:456
夢見插花生根 發布:2025-05-16 10:02:47 瀏覽:242
白茶花也 發布:2025-05-16 09:56:10 瀏覽:142
荷花青魚片 發布:2025-05-16 09:53:42 瀏覽:933
一般一朵 發布:2025-05-16 09:52:57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