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花市新聞
⑴ 荷蘭的風土人情有哪些
國名:荷蘭王國(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
自上而下由紅、白、藍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
藍色表示國家面臨海洋,象徵人民的幸福;白色象徵自由、平等、民主,還代表人民純朴的性格特徵;紅色代表革命勝利。
國徽:即奧倫治·拿騷王室的王徽。
為斗篷式。
頂端帶王冠的斗篷中有一盾徽,藍色盾面上有一隻頭戴三葉狀王冠的獅子,一爪握著銀色羅馬劍,一爪抓著一捆箭,象徵團結就是力量。
盾徽上面有一頂王冠,兩側各有一隻獅子,下邊的藍色飾帶上寫著威廉大公的一句格言「堅持不懈」。
紀念日:5月4日(1945年5月4日佔領荷蘭的法西斯德軍在瓦格寧根簽署投降書,被定為荷蘭「紀念日」)
國花:鬱金香
鳥:琵鷺
鹿特丹附近的風車群。
荷蘭一半以上的土地低於海平面,1/3的面積僅高出海平面1米。
為了圍海造田,擴大生存空間,荷蘭人於1229年發明了風車,最多的時候,全國有9000座風車。
隨著科技的發展,風車逐漸「退役」,但大部分風車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以吸引遊客。
自然地理:41528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東面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
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海岸線長1075公里。
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萊茵河、馬斯河。
西北瀕海處有艾瑟爾湖。
其西部沿海為低地,東部是波狀平原,中部和東南部為高原。
「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因其國土有一半以上低於或幾乎水平於海平面而得名。
荷蘭的氣候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
由於地低土潮,荷蘭人接受了法國高盧人發明的木鞋,並在幾百年的歷史中賦予其典型的荷蘭特色。
為了生存和發展,荷蘭人竭力保護原本不大的國土,避免在海水漲潮時遭「滅頂之災」。
他們長期與海搏鬥,圍海造田。
早在13世紀就築堤壩攔海水,再用風動水車抽干圍堰內的水。
幾百年來荷蘭修築的攔海堤壩長達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積60多萬公頃。
如今荷蘭國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
鐫刻在荷蘭國徽上的「堅持不懈」字樣,恰如其分地刻畫了荷蘭人民的民族性格。
人口:1634萬(截至2006年8月),90%以上為荷蘭族,此外還有弗里斯族。
官方語言為荷蘭語,弗里斯蘭省講弗里斯語。
居民31%信奉天主教,21%信奉基督教。
荷蘭人口連續三年「入不敷出」
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有人口73. 5萬(2003年); *** 所在地:海牙(The Hague) ,人口45.8萬(2003年)。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2個省,省下設489個市鎮(2003年)。
各省名稱如下:格羅寧根、弗里斯蘭、德倫特、歐弗艾塞爾、格爾德蘭、烏特勒支、北荷蘭、南荷蘭、西蘭、北布拉邦、林堡、弗雷佛蘭。
2003年9月10日,中國駐荷蘭大使館新任大使薛捍勤女士向荷蘭女王遞交國書後,乘王室提供的金色馬車返回使館。
根據當地風俗,每逢大使遞交國書,荷蘭女王將委派內侍在騎兵衛隊的護送下,引領金色和黑色馬車各一輛到使館迎接大使和參贊。
遞交國書後,再以同種方式送回使館。
簡史:16世紀前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
16世紀初受西班牙統治。
1568年爆發延續80年的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戰爭。
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蘭共和國(正式名稱為尼德蘭聯合共和國)。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荷蘭獨立。
17世紀曾為海上殖民強國。
18世紀後,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
1795年法軍入侵。
1806年拿破崙之弟任國王,荷被封為王國。
1810年並入法國。
1814年脫離法國,翌年成立荷蘭王國(1830年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
1848年成為君主立憲國。
一戰期間保持中立。
二戰初期宣布中立。
1940年5月被德國軍隊侵佔,王室和 *** 遷至英國,成立流亡 *** 。
戰後放棄中立政策,加入北約和歐共體及後來的歐盟。
經濟:荷蘭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西方十大經濟強國之一。
荷自然資源相對貧乏,但天然氣儲量豐富,2001年開采天然氣約743億立方米,自給有餘,還能出口。
荷工業發達,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製造、電子、鋼鐵、造船、印刷、鑽石加工等,近20年來重視發展空間、微電子、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傳統工業主要是造船、冶金等。
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煉油中心。
荷是世界主要造船國家之一。
荷蘭的農業也發達,是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
荷蘭人利用不適於耕種的土地因地制宜發展畜牧業,現已達人均一頭牛、一頭豬,躋身於世界畜牧業最發達國家的行列。
他們在沙質地上種植馬鈴薯,並發展薯類加工,世界種薯貿易量的一半以上從這里輸出。
花卉是荷蘭的支柱性產業。
全國共有1.1億平方米的溫室用於種植鮮花和蔬菜,因而享有「歐洲花園」的美稱。
荷蘭把美麗送到世界各個角落,花卉出口占國際花卉市場的40%-50%。
荷金融服務和保險業、旅遊業發達。
荷蘭鬱金香花車巡遊
交通運輸:荷蘭陸、海、空運輸均十分發達。
境內河流縱橫,水路四通八達。
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大小水道160多條,橋梁1000多座。
位於萊茵河與馬斯河出海口的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
阿姆斯特丹機場是荷蘭和歐洲主要航空港之一,曾多次獲世界最佳機場稱號。
荷蘭人充分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發展交通運輸業,其陸海空各類運輸占歐盟交通市場總額的百分之三十。
在荷蘭西部小城豪達市乳酪交易中心,一名交易員與賣主用傳統的擊掌方式議價。
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乳酪生產國,其中超過一半的乳酪就產自小城豪達。
豪達市乳酪交易中心始建於1668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乳酪交易中心。
直至今日,當地人仍沿襲著席地擺放和擊掌議價等古 *** 俗進行乳酪交易。
>>
新聞出版:報刊發行始於1618年。
現共有日報近90種(其中全國性日報8種),綜合性和專業性期刊約4000種。
主要報刊有《電訊報》、《每日匯報》、《人民報》、《新鹿特丹商報》、《誓言報》、《忠誠報》、《金融日報》、《埃爾什維爾周刊》、《自由荷蘭》。
荷蘭通訊社是半官方新聞機構。
荷蘭有5個全國廣播電台、10個地區廣播電台和150個地方廣播電台。
電視廣播覆蓋率100%,其中76%的家庭可接收有線電視。
全國有35個廣播電視組織,由荷蘭廣播電視協會根據各組織會員人數分配廣播電視的播放時間,其中8大廣播電視組織在3套半官方的全國性電視節目中擁有絕大部分播放時間。
近年來,荷商業電視台發展較快。
⑵ 荷蘭為什麼是鮮切花的最大出口國
每當春夏之交,荷蘭的大地便披上了五彩繽紛的「花衣」,到處是花團錦簇。尤其從海牙到阿姆斯特丹沿海一帶,更是花水相映,風景如畫,紅的、黃的、橙的、紫的各色鮮花競相怒放。人們稱荷蘭為「鮮花之國」,可以說毫不誇張。
荷蘭人特別愛花,在他們的經濟活動和家庭生活中,鮮花已成為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荷蘭,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可以說是鮮花遍地,四處飄香。
花的品種很多,最為出名的是鬱金香、風信子和茨菇花。荷蘭人尤愛鬱金香,把它視為花中之王,如今鬱金香已成為荷蘭的象徵,被尊為「國花」。所以,荷蘭又有「鬱金香之國」的美稱。
以前,荷蘭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沒有鬱金香就算不上富有。17世紀初,荷蘭有位商人為了得到一株罕見的鬱金香花種,付出的代價竟是8000磅麥子、1600磅黑麥、8頭肥豬、4頭壯牛、12隻肥羊、1000磅乳酪、兩大桶酒、1張床和1隻銀酒杯。在我們看來,這似乎是天方夜譚,可當時確有許多人為了花傾家盪產。
300多年前,鬱金香從土耳其傳入歐洲,很快風靡整個西歐,尤其在荷蘭更以其名貴而身價百倍。當時一個鬱金香的球莖相當於相同重量的金子,阿姆斯特丹街上一幢漂亮的房屋,只用3株鬱金香就可以買到。經過幾代人的精心培育,現在荷蘭的鬱金香已有2000多個品種。
在荷蘭,家家戶戶的庭院窗檯都種滿了鮮花,許多名貴的鬱金香還有好聽而有趣的名字。有一種橙色鬱金香,因花朵碩大而壓彎了花梗,形似沉思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被尊稱為「丘吉爾」;一種鬱金香,似月光般皎潔,被稱為「明月」;一種白色典雅的鬱金香,被譽為「中國女性」,真是十分貼切而富有情趣。
平時朋友見面,總是互送一束鬱金香,表示美好的祝願。每逢迎賓送客,荷蘭朋友也總要送上幾束鮮艷奪目的鬱金香。每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荷蘭都要舉行大型的「花節」,有鮮花展覽和花車遊行,吸引了無數的遊客來此游覽觀光。
荷蘭人愛花,種花,也賣花。荷蘭有1萬多公頃土地種植花卉,年產鮮花60億株,每年都有大量鮮花出口,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花卉生產國和出口國。阿姆斯特丹附近的阿斯麥爾花市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場,每天平均約賣出600多萬份盆花和剪花,其中80%銷往國外。每年4~6月份,每天都有裝載鬱金香等鮮花的飛機和冷藏車,直抵倫敦、巴黎、柏林等大城市,遠銷125個國家和地區。鮮花給荷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⑶ 荷蘭的鮮花為什麼世界有名
鬱金香象徵勇敢、神秘、灑脫,鬱金香代表了愛情、幻想與浪漫,而對荷蘭人來說,鬱金香絕不僅是美艷與夢想,它更是個具有魔力的金礦
荷蘭是種植蔥屬植物的全球領袖,有大約44430英畝鮮花,花卉產量占荷蘭農業總產量的3.5%。鬱金香是種植最廣泛的花卉,占總產量47%。荷蘭每年大約培育90億個鮮花球莖,全世界每個人可以分到兩朵。其中鬱金香球莖有30億個,如果把它們排列起來能夠圍繞赤道7圈。
荷蘭人不僅愛花,而且懂得「點花成金」。荷蘭大約有600個出口商,把70億個鮮花球莖運往120多個國家,收益能達到7億美元。美國是荷蘭最大的花卉市場,銷售額為1.3億美元;第二是德國,銷售額1.1億,佔15%;另外有53%被銷往歐盟以外的國家。
有調查顯示,77%的歐洲人與北美人見到「球莖花卉」這個字眼時首先想到鬱金香,其次才是水仙花、劍蘭、百合與番紅花。紅色鬱金香是全世界消費者的首選,黃色占第二位。目前全世界有8100多種鬱金香,在花瓣上灑有紅點的黃花,叫「國王的血」;在花瓣上有條紋分布的紅花,叫「奧林匹克火炬」;而花瓣相互抱卷的紅色花,叫「情人的熱吻」;被大仲馬贊美為「黑寡婦」的黑鬱金香「艷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因此黑鬱金香身價百倍,被花迷們視為稀世奇寶。荷蘭人變著法子推出新品種,花卉專家通常需要12—15年,才能培育出新的品種。
荷蘭流傳的關於鬱金香的故事挺浪漫:古代有位美麗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把寶劍,一個送金塊。但她對誰都不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便把皇冠變鮮花,寶劍變綠葉,金塊變球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了一朵鬱金香。
很多人以為鬱金香原產荷蘭,事實上,嬌媚迷人的鬱金香並不喜歡肥沃的土地,它特別耐寒,適合貧瘠的沙地。它原產於土耳其和中亞細亞一帶,原名Tulipa,是土耳其語「美麗的頭巾」之意。在17世紀奧斯曼帝國的御花園中,是皇室貴族的專賞。鬱金香在17世紀引進到荷蘭,荷蘭的壞天氣和惡劣環境反而非常適合鬱金香生長。鬱金香進入荷蘭近400年,不僅深得荷蘭人喜愛,被評為國花,而且使許多荷蘭人致富,荷蘭也因此成為「鬱金香王國」。
荷蘭在全國設有13個花市,其中最大的就是阿爾斯梅爾花市。這是花市花卉種植者的聯合組織,它的會員就有4千多家花農、而且每個會員必須把賣花所得的錢款的4.5%以上交花市,並且作為花市的管理費用。而且花市裡有工作人員多達1千多人,用於運輸的卡車也多達2千輛。阿爾斯梅爾花市每天都可以成交5萬宗交易,而且每天通常可以賣出1200萬朵花、90萬株植物(包括盆花)。
阿爾斯梅爾花市一天的成交量相當大,在4~6月,每天都會有三架裝著鬱金香等各類鮮花的波音707專機,飛往紐約、巴黎和倫敦,把它們運銷世界125個國家。與此同時,每天還有冷藏車運往歐洲其它國家。
到每年的春秋兩季,荷蘭還會流行花車遊行。而且每輛彩車都用幾萬朵鮮花編扎而成,組成例如大象、古帆船、美人魚等各種各樣不同的圖案,並且在男女中學生組成的軍樂隊的伴奏下,慢慢前進,頗為壯觀。
⑷ 為什麼荷蘭花卉業發達
花卉業在荷蘭農業中,花卉生產與銷售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花卉產業可創造50億歐元的價值,約占荷蘭園藝總產值的一半。
目前,荷蘭生產的花卉至少有70%用於出口,其花卉插條和種苗遍及世界所有花卉生產國家,並且成為世界花卉交易中心和花卉生產原始材料中心。縱觀荷蘭花卉產業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專業化荷蘭的花卉和觀賞植物多由家庭農場生產,農場主起主導作用。一般說來,種植者自己並不直接銷售他們的產品,他們都參加這家或那家花卉拍賣市場,並成為其成員。這就使種植者完全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從事生產。這種專業化的生產,細化到專業種植某一種作物或是某一種作物的一個品種。而另一方面,專業的原始材料及育種公司、玻璃溫室公司、運輸公司、栽培用土公司,都為這些農場主提供非常個性化的服務。
現代化盡管荷蘭的花卉和觀賞植物多由家庭農場生產,但生產規模很大,特別是生產花卉的玻璃溫室,用以保證作物不受外界天氣影響,並有可能對室內氣候進行控制。這些玻璃溫室的現代化程度,不僅使氣候和光照因素達到最合理的組合,還可實現供熱和冷卻系統、灌溉系統和氣候控制系統自動工作。荷蘭的溫室系統和設備的開發及生產,領導著世界潮流,如園藝計算機系統、上盆系統、栽種機器人、移動式培育苗床、冷庫和分級捆束機等。
市場化每天都有成噸的鮮花和觀賞植物從亞洲、非洲和南美洲運往荷蘭的拍賣市場,而由荷蘭本地出產的花卉和各種觀賞植物也是通過拍賣市場,由荷蘭發往世界各地。也就是說,世界園藝產品有很大一部分是經荷蘭的花卉拍賣市場才到達消費者手中的。良好的市場機制和銷售體系,奠定了荷蘭作為世界園藝交易、中轉樞紐的地位,並使荷蘭花卉業在國際花卉市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事實上,拍賣市場是種植者的合作社,種植者是拍賣市場的所有人。參加某一拍賣市場意味著種植者必須將其全部產品經拍賣市場銷售。
⑸ 花卉行業的現狀和機會
一、花卉行業競爭格局
從國際競爭格局看,一是花卉行業歷經多年發展,行業格局基本定型,荷蘭、日本、德國等花卉產業發達國家不斷向種子、種苗、種球和新品種研發等高附加值的產業鏈上游集中。二是花卉生產正在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隨著發達國家土地、勞動力等生產成本的增加,以及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花卉生產正在由歐美等發達國家向勞動力和土地等成本相對較低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目前我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產國。三是發達國家依然保持旺盛的消費需求,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國家花卉消費潛力巨大。
從國內布局看,我國花卉行業中地區、規模和技術水平也分化嚴重。江蘇、浙江、廣東、雲南等地整體行業規模和技術水平發展較好,東北、西北相對滯後。從花卉品種看,形成了以雲南、遼寧、廣東等省為主的鮮切花產區,以廣東、福建、雲南等省為主的盆栽植物產區,以江蘇、浙江、河南、山東、四川、湖南、安徽等省為主的觀賞苗木產區,以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蘇等省為主的盆景產區,以上海、雲南、廣東等省(市)為主的花卉種苗產區,以遼寧、雲南、福建等省為主的花卉種球產區,以內蒙古、甘肅、山西等省(區)為主的花卉種子產區,以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山東、重慶、廣西、安徽等省(區、市)為主的食用葯用花卉產區,以黑龍江、雲南、新疆等省(區)為主的工業及其他用途花卉產區,以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為主的設施花卉產區。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花卉行業現狀調查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二、花卉園藝行業發展前景
我國發展花卉園藝產業優勢明顯、潛力巨大,主要體現在資源、消費、就業、生產力和花文化等方面。
1、花卉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巨大我國花卉種質資源豐富,是很多名貴花卉的起源中心和野生花卉資源寶庫,擁有高等植物近3萬種,居世界第三位,僅蘭科植物就有180餘屬1,200餘種,其中特有種達500種左右。在兩千多年的花卉栽培過程中,我國培育出了數千個花卉品種。合理開發利用這些資源,可以培育出具有特殊性狀與競爭力的花卉新品種。
2、國內花卉消費潛力巨大一方面,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和城市群的興起,城市園林建設對花卉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鄉居民消費層次和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花卉需求日趨多樣化,為花卉消費帶來巨大的增長空間。據統計,世界人均盆花和鮮切花年消費額約20美元,而我國人均消費水平僅0.5美元,市場潛力很大。
3、生產力提升空間很大
據統計,2010年丹麥、加拿大、荷蘭、瑞士、芬蘭等國的切花和盆栽植物每公頃平均產值超過50萬歐元,而我國切花和盆栽植物每公頃產值不到3萬歐元,具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非設施栽培產品產值提升空間更大。
4、解決社會就業優勢明顯
花卉產業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涉及部門多、領域廣、鏈條長,需要大量勞動力參與。花卉種植可以有效吸納大量勞動力,花卉加工、營銷服務等可以有效提供就業機會。
5、中國花文化基礎深厚花卉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密切,不斷地被注入人們的思想和情感,不斷地被融進文化與生活的內容,從而形成了與花卉相關的文化現象和以花卉為中心的文化體系,形成了中國花文化,在人們生活、工作和節慶中得到廣泛普及。中國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⑹ 荷蘭花海最多一年吸引多少游寄
荷蘭花海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市區北部,新豐鎮境內,佔地面積1200餘畝。建有5000平米的蘇北最大的專花卉超市屬——荷蘭花市,主要營業項目包括花卉、盆栽、園藝產品的展示與銷售,室內兒童游樂場,還建有迪歐咖啡、麵包新語、日出茶太等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餐飲店,能為遊客帶來觀賞遊玩之餘更多的體驗。
游步道遍布整個景區,沿途設有充足數量的休息長椅,成年人步行游覽時間大約為40-50分鍾,亦可選擇游覽觀光車,時間大約為10-15分鍾。
遊玩時間以半天為宜。
⑺ 荷蘭建成最大鮮花交易市場原因
鮮花除在本國銷售外,絕大部分銷往國外。全國共有11億平方米的溫室用於種植鮮花和蔬菜,花卉版出口占國際花權卉市場的40%-50%。在鮮花旺季,每天都有飛機將鮮花送往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約有500家專門經營鮮花的出口商。荷蘭的花市很多,比比皆是,較大的有13個,阿姆斯特丹附近的阿斯梅爾花市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場。該花市平均每天賣出600多萬份剪花和盆花,其中80%銷往國外。每年4-6月份,天天都有裝載鬱金香等鮮花的冷藏車和飛機,直抵紐約、巴黎、倫敦等大城市。花給荷蘭帶來的經濟效益,還表現在鮮花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如世界最著名的鬱金香展覽園地「哥根浩夫」公園,每年4-5月份,吸引了歐洲各國前來賞花的遊客達80萬。
⑻ 曾風靡荷蘭的鬱金香交易,發生了什麼事,竟讓荷蘭經濟癱瘓3年
在你出生之前,阿姆斯特丹人痴迷一種花,鬱金香,它們來自遙遠的東方,如此稀有和美麗,所以人們發狂地想要擁有他們。
富人花錢,窮人沒有錢就去借錢,爭相購買鬱金香的花莖,導致花的價格一路上漲,某些罕見的條紋鬱金香,被稱為碎色者,這種新的碎色者,扮演了上帝,摧毀了人們的生活。一朵白色的花,有上帝御賜的深紅色條紋,顛覆了我們的生活。
最誇張時,一朵鬱金香可以換一間海景房,然而泡沫總就會被戳破。有一天荷蘭報紙報道了這么一條新聞,有一位水手把名貴的鬱金香球莖誤認為是洋蔥而吃了,消息迅速傳開,人們這才蘇醒,對啊,鬱金香只是一種花,怎麼能貴的這么離譜呢,就這樣鬱金香的價格瘋狂下跌,最終才回歸正常價格。
⑼ 荷蘭花卉小鎮的風車描寫作文
1. 去南頭荷蘭小鎮花市寫一篇習作、寫景色
荷蘭,乃眾所周知的國家,之所以成為眾所周知的國家,就是因那不停旋轉著的風車而聞名於世。
其中,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風車村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在大片的草原,一片碧綠,卻不那麼單一,有著與蒙古草原不同的風情,它沒有蒙古草原給人的那種感覺,給人一種悠閑、恬靜,但又不失大方的感覺。
一隻只黑白相間的奶牛們悠閑自在的在草地上吃著草,給碧綠的草原增加了一絲生機和活力。米白色的風車立在草原上,風翼緩緩轉動著,讓人感覺心中的憂愁、煩惱都被風車給扇去了。
一條如緞帶般的小溪將草原分成了兩邊,白色的木頭小橋架在水面上,古老,卻讓然覺得很安心、很優雅。幾只羽毛白凈的天鵝從小橋下緩緩游過,對人們的到來毫不慌張,總是會優雅、大方地看看那些拍照留念的顧客,或是走上岸將毛甩干,然後,走回農夫的小木屋。
那些小木屋並不那麼平凡,小木屋的顏色是那麼的艷麗,藍色與黃色相配,或是紅色與黃色相配。外牆上還掛著許多色彩繽紛的小木液耐鞋,這便是荷蘭的第二大特色——木鞋。
小木屋的邊上放著一隻有兩米長的黃色木鞋,許多孩子們鑽到木鞋裡,玩起了捉迷藏,小木屋的牆上掛著許多顏色各異的木鞋。走進屋子,一位穿著荷蘭傳統服飾的主人會熱情的迎上來,用不太標準的中文一遍遍的重復著「你好」「你好」。
並且,帶領遊客們參觀走廊里岸邊的展品。展品從最早只有木頭的木鞋到有雕花的木鞋,再到有顏色,圖案各異的木鞋。
主人最自豪的便是她自己製作的一雙只有兩厘米長的一雙迷你木鞋。短短的兩厘米,上面卻有著荷蘭的許多風光,左側雕刻著一隻活靈活現的母牛和一隻小牛犢,母牛的眼睛炯炯有神,看著可愛的小牛犢,眼裡有著對小牛濃濃的愛。
右側便是一個穿著荷蘭民族服裝的小姑娘,小姑娘眼裡充滿了孩童的天真和淘氣,小姑娘頭上戴著白色的風帽,帽子上還雕著兩顆星,帽檐下露出兩條大辮子分別垂在兩肩上。身上穿著有著相間的條紋的襯衣,外面再套上一個緊身圍腰,圍腰上綉滿了花紋。
鞋面上雕刻著一座風車,風翼上的條紋很清晰,但卻不那麼死板,彷彿在緩緩轉動著。 當遊客們參觀完後,主人面帶著微笑將遊客送出門,並且,會等遊客們走遠了才進屋。
遊客們走了,小木屋、草原又恢復了原有的恬靜,奶牛、風車、小木屋的主人,一切的一切依然那麼悠閑自在……。
。2. 介紹花花小鎮的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荷蘭花卉小鎮,一進門可以看到許多的花,荷蘭花卉小鎮的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地方,它有許多花,各種各樣的花,一進門可以看到它有許多花,一進門第一眼看到的一條街就叫「鬱金香街」。
走進去看一看到三頭奇怪的牛,看到旁邊的一間小屋,它是一間「花朵博物館」進去看到地板上,是一個游戲,它是怎麼玩的呢?你跳一下,你挑的地方里的花朵就會散開,過五秒又會合攏。再走進去可以看到各國的國花的含義還有中國每個市的市花,拿起電話可以聽到花的聲音,在花朵拼圖里任何花的千姿百態地,真讓人眼花繚亂了。
在深處可以看到有賣花草的、賣金魚的、賣寵物的,那些花花草草真多,讓人挑的都眼花繚亂了,爸媽看上了一盆紅掌,既漂亮又大,而且還很便宜,但是提著手非常累,我們邊走邊看,許多花都是沒見過的,媽媽看上了一盆仙人掌,它不像我們平時見到的仙人掌而是彩色的仙人掌,頭上的球球是五顏六色的,土上鋪了一層粉紅色的裝飾物,而且花盆也非常可愛,媽媽把它給買下來了。
3. 小學生作文:荷蘭的風車
[小學生作文:荷蘭的風車]小學生作文:荷蘭的風車正文:
荷蘭的風車 有一種風景,靜靜地豎立在地平線上,遠遠望見,彷彿童話世界一般,那一刻便註定你不能忘記,不能忘記她底襯的國度:這就是風車,荷蘭的風車,小學生作文:荷蘭的風車。 很久以前,位於歐洲西部的荷蘭是處於原始森林和沼澤樹木的覆蓋之中。一種生動的形容是,直到一千年前,一隻松鼠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很遠的地方,不是在地面上,是在地面上,而是在樹頂上。靠近北海的荷蘭,地勢低窪,沼澤湖泊眾多,是一個「低地之國」,很多很多的土地者漏是在海平面6米以下。比方說,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就位於低於北海海平面以下約4米處。於是,荷蘭的故事不是別的,就是人與自然編串在一起的傳奇:風車、木鞋、乳酪,還有鬱金香…… 因為地勢低窪,荷蘭總是面對海潮的侵蝕,鬧嫌春生存的本能給了荷蘭人以動力,他們築壩圍堤,向海爭地,創造了高達9米的抽水風車,營造生息的家園。1229年,荷蘭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座為人類提供動力的風車。漫長的時期,人們採用原始的方法加工輾磨穀物,最初是手工體力操作,以後是馬拉踏車和以水力推動的水車,之後才是借風力運轉的風車。因為荷蘭平坦、多風,因而風車很快便得到普及。需求的迅速增加,又帶動了風車技術的改造。風車的用途也不再局限於輾磨穀物,而是發展為加工大麥,把原木鋸成桁條和木板,製造紙張,還從各種油料作物如亞麻籽、油菜籽中榨油,還把香料磨碎製成芥末。盡管用途多多,人們還是更願意記住從前歐洲流傳的這句話:「上帝創造了人,荷蘭風車創造了陸地。」的確,如果沒有這些高高聳立的抽水風車,荷蘭無法從大海中取得近乎國土三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沒有後來的乳酪和鬱金香的芳香…… 雖然荷蘭已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令人驚奇的是它並未失去它的古老傳統,象徵荷蘭民族文化的風車,仍然忠實地在荷蘭的各個角落運轉。在這個「風車之國」,數百年前的全盛時期,風車有近萬個,但是其它動力機械的問世,如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動機,把這些風車都給淘汰了,現在還剩下近千個。荷蘭人感念風車是他們發展的「功臣」,因而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風車日」,這一天全國的風車一齊轉動,舉國歡慶,小學三年級作文《小學生作文:荷蘭的風車》。因為風車已不多見,因此荷蘭人也得同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遊客一樣,要到風車村保護區或風車博物館去參觀才能一飽眼福。 在距阿姆斯特丹僅2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桑達姆風車民俗村。這里還保留著16、17世紀的舊式建築、傳統工藝,並融合了現代化生產方式。它的環境與建築富有特色,房屋和小橋均為木製,完全保留早期工業化時期的木製結構和風格。民俗村集生活與旅遊於一體,以其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莊重古樸的老式建築傳統的工藝展示和古老的風車每年吸引了大量遊客。在民俗村,有現場使用傳統工藝製作木鞋、乳酪的作坊。比如說木鞋,現在荷蘭人已經很少穿了,只是在一些鄉下,偶而還見到在田裡或馬廄工作的農夫還穿它,讓人憶起木鞋所具有的保暖與抗潮濕的特性。在一大群好奇的中國遊客面前,民俗村的演示者說著「烘乾」、「磨光」和「荷蘭技術」等生硬而讓你發笑的中國話,也就是這種讓人驚嘆的現場演示,讓很「理性」的中國遊客也瘋狂地購買荷蘭木鞋,盡管他們都笑著說回去不要給人送「小鞋」。荷蘭人繼續製造他們的木鞋,因為木鞋是很受歡迎的紀念品。幾乎每個紀念品專賣店都賣那些色彩鮮艷、大小各異的木鞋。正是每年世界各地近千萬的旅客讓荷蘭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國,也讓荷蘭這個古老的木鞋製作傳統還能繼續下去。 好久以來,人們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荷蘭的風景,總是看到地平線上豎立的風車。風車是荷蘭那有著寬廣地平線和飄滿迷人雲朵風景中的佼佼者。風車是荷蘭民族的驕傲與象徵,也是荷蘭文化的傳承與張揚。從正面看,風車呈垂直十字形,即使它休息,看上去也仍是充滿動感,彷彿要將地球轉動。這種印象給親臨此地的人,都留下無法消逝的記憶,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人們稱風車是荷蘭的「國家商標」。 在荷蘭,風車、木鞋、乳酪和鬱金香,還有運河和梵谷的繪畫藝術,串起如織美景,帶給遊人無數的夢幻與想像。雖然風車已是風光不再,但是現在現代化的風力電站又出現在地平線上,尤其是在大壩沿岸或開闊平坦的地區。荷蘭先人靠風車變滄海為桑田,建設了美麗的家園;荷蘭後人不知在前人智慧的傳遞下,在與其所處的「與海斗」的特殊的自然環境中,又會製造出什麼樣的傳奇……(鍾業昌) 荷蘭的風車
4. 介紹花花小鎮的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荷蘭花卉小鎮,一進門可以看到許多的花,荷蘭花卉小鎮的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地方,它有許多花,各種各樣的花,一進門可以看到它有許多花,一進門第一眼看到的一條街就叫「鬱金香街」。
走進去看一看到三頭奇怪的牛,看到旁邊的一間小屋,它是一間「花朵博物館」進去看到地板上,是一個游戲,它是怎麼玩的呢?你跳一下,你挑的地方里的花朵就會散開,過五秒又會合攏。再走進去可以看到各國的國花的含義還有中國每個市的市花,拿起電話可以聽到花的聲音,在花朵拼圖里任何花的千姿百態地,真讓人眼花繚亂了。
在深處可以看到有賣花草的、賣金魚的、賣寵物的,那些花花草草真多,讓人挑的都眼花繚亂了,爸媽看上了一盆紅掌,既漂亮又大,而且還很便宜,但是提著手非常累,我們邊走邊看,許多花都是沒見過的,媽媽看上了一盆仙人掌,它不像我們平時見到的仙人掌而是彩色的仙人掌,頭上的球球是五顏六色的,土上鋪了一層粉紅色的裝飾物,而且花盆也非常可愛,媽媽把它給買下來了。
5. 小學生作文:荷蘭的風車
[小學生作文:荷蘭的風車]小學生作文:荷蘭的風車正文:
荷蘭的風車 有一種風景,靜靜地豎立在地平線上,遠遠望見,彷彿童話世界一般,那一刻便註定你不能忘記,不能忘記她底襯的國度:這就是風車,荷蘭的風車,小學生作文:荷蘭的風車。 很久以前,位於歐洲西部的荷蘭是處於原始森林和沼澤樹木的覆蓋之中。一種生動的形容是,直到一千年前,一隻松鼠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很遠的地方,不是在地面上,是在地面上,而是在樹頂上。靠近北海的荷蘭,地勢低窪,沼澤湖泊眾多,是一個「低地之國」,很多很多的土地是在海平面6米以下。比方說,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就位於低於北海海平面以下約4米處。於是,荷蘭的故事不是別的,就是人與自然編串在一起的傳奇:風車、木鞋、乳酪,還有鬱金香…… 因為地勢低窪,荷蘭總是面對海潮的侵蝕,生存的本能給了荷蘭人以動力,他們築壩圍堤,向海爭地,創造了高達9米的抽水風車,營造生息的家園。1229年,荷蘭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座為人類提供動力的風車。漫長的時期,人們採用原始的方法加工輾磨穀物,最初是手工體力操作,以後是馬拉踏車和以水力推動的水車,之後才是借風力運轉的風車。因為荷蘭平坦、多風,因而風車很快便得到普及。需求的迅速增加,又帶動了風車技術的改造。風車的用途也不再局限於輾磨穀物,而是發展為加工大麥,把原木鋸成桁條和木板,製造紙張,還從各種油料作物如亞麻籽、油菜籽中榨油,還把香料磨碎製成芥末。盡管用途多多,人們還是更願意記住從前歐洲流傳的這句話:「上帝創造了人,荷蘭風車創造了陸地。」的確,如果沒有這些高高聳立的抽水風車,荷蘭無法從大海中取得近乎國土三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沒有後來的乳酪和鬱金香的芳香…… 雖然荷蘭已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令人驚奇的是它並未失去它的古老傳統,象徵荷蘭民族文化的風車,仍然忠實地在荷蘭的各個角落運轉。在這個「風車之國」,數百年前的全盛時期,風車有近萬個,但是其它動力機械的問世,如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動機,把這些風車都給淘汰了,現在還剩下近千個。荷蘭人感念風車是他們發展的「功臣」,因而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風車日」,這一天全國的風車一齊轉動,舉國歡慶,小學三年級作文《小學生作文:荷蘭的風車》。因為風車已不多見,因此荷蘭人也得同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遊客一樣,要到風車村保護區或風車博物館去參觀才能一飽眼福。 在距阿姆斯特丹僅2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桑達姆風車民俗村。這里還保留著16、17世紀的舊式建築、傳統工藝,並融合了現代化生產方式。它的環境與建築富有特色,房屋和小橋均為木製,完全保留早期工業化時期的木製結構和風格。民俗村集生活與旅遊於一體,以其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莊重古樸的老式建築傳統的工藝展示和古老的風車每年吸引了大量遊客。在民俗村,有現場使用傳統工藝製作木鞋、乳酪的作坊。比如說木鞋,現在荷蘭人已經很少穿了,只是在一些鄉下,偶而還見到在田裡或馬廄工作的農夫還穿它,讓人憶起木鞋所具有的保暖與抗潮濕的特性。在一大群好奇的中國遊客面前,民俗村的演示者說著「烘乾」、「磨光」和「荷蘭技術」等生硬而讓你發笑的中國話,也就是這種讓人驚嘆的現場演示,讓很「理性」的中國遊客也瘋狂地購買荷蘭木鞋,盡管他們都笑著說回去不要給人送「小鞋」。荷蘭人繼續製造他們的木鞋,因為木鞋是很受歡迎的紀念品。幾乎每個紀念品專賣店都賣那些色彩鮮艷、大小各異的木鞋。正是每年世界各地近千萬的旅客讓荷蘭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國,也讓荷蘭這個古老的木鞋製作傳統還能繼續下去。 好久以來,人們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荷蘭的風景,總是看到地平線上豎立的風車。風車是荷蘭那有著寬廣地平線和飄滿迷人雲朵風景中的佼佼者。風車是荷蘭民族的驕傲與象徵,也是荷蘭文化的傳承與張揚。從正面看,風車呈垂直十字形,即使它休息,看上去也仍是充滿動感,彷彿要將地球轉動。這種印象給親臨此地的人,都留下無法消逝的記憶,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人們稱風車是荷蘭的「國家商標」。 在荷蘭,風車、木鞋、乳酪和鬱金香,還有運河和梵谷的繪畫藝術,串起如織美景,帶給遊人無數的夢幻與想像。雖然風車已是風光不再,但是現在現代化的風力電站又出現在地平線上,尤其是在大壩沿岸或開闊平坦的地區。荷蘭先人靠風車變滄海為桑田,建設了美麗的家園;荷蘭後人不知在前人智慧的傳遞下,在與其所處的「與海斗」的特殊的自然環境中,又會製造出什麼樣的傳奇……(鍾業昌) 荷蘭的風車
6. 贊美荷蘭花海的作文800字
荷蘭真是美不勝收!荷蘭大部分土地是填海造成的,因此荷蘭的運河也是縱橫交錯。
荷蘭的運河長短不同,形態各異,水流的聲音也不盡相同。運河的流水聲時而大,時而小;時而像牛叫,時而像人走路的聲音;時而是潺潺流水,時而又是洶涌的波濤,真是千奇百怪!荷蘭的牧場讓人心曠神怡。
蔚藍的天空下,牛羊成群結對地在綠油油的草原上行走,吃草,偶爾發出一陣陣叫聲,放牧人悠閑自得地哼唱著優美動聽的荷蘭民歌,非常愜意!不遠處一片片鬱金香花遮掩了田野。荷蘭的鬱金香是極其有名的。
只見五顏六色、姿態萬千的鬱金香彷彿鑲嵌在原野上,有的紅色鬱金香好像一位紳士,挺直了腰身,在鬱金香中傲然挺立;有的紫色鬱金香猶如一個個穿著紫色衣裙的少女,亭亭玉立;有的黃色鬱金香像威武的將軍……荷蘭在世界上最負盛名的要數『風車村』啦。荷蘭風車的歷史已經很悠久了。
風車最早不是用來發電的,而是用來吸水的,因為荷蘭是填海造地,聰明的荷蘭人民就利用風車把多餘的水吸走。後來,人們逐漸發現還可以用風車來發電。
荷蘭的風車最鼎盛的時期是在十九世紀,大約有2500萬架風車,但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只有約250架了。荷蘭的美真讓人留戀忘返。
7. 荷蘭花海參觀記 作文
荷蘭花海,顧名思義就是具有荷蘭風情的花的海洋,它坐落在新豐鎮的西邊,是一個詩情畫意,風景如畫的旅遊景點。
走進荷蘭花海,你首先會看到左右兩旁的風車,這些風車悠悠的轉著,像是一個剛睡的人在伸懶腰。它的外形酷似動畫片里的房子,白牆紅頂,屋頂的正面有四個組合成十字的風車葉,正想看看裡面是什麼樣。
走到入口處,你可以看到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鮮紅的四個大字「荷蘭花海」石頭身後有著成百上千的鬱金香和蝴蝶蘭,這些鬱金香彷彿是一群群亭亭玉立的少女,穿著各種各樣的衣服,粉紅的、淡黃的、淺紫的。。。。。。在微風中翩翩起舞。
走過小木橋,就可以看得一個碧綠色的房子,那就是咖啡屋,屋子裡都是花,進去的時候,還可以聞到一股股濃濃的咖啡味,裡面還有許多桌椅,西牆上有一台電視都快趕上半面牆了。
荷蘭花海是園林工人和建築工人的心血的結晶,必將成為新豐鎮的一顆明珠。
8. 荷蘭花卉小鎮的景點特色
在南山與寶安接壤的南頭檢查站附近,有一塊被月亮灣大道、深南大道、前海路交叉形成的三角形綠化帶,南頭街道在這里構建了一個佔地7萬平米的南山花卉世界,形成花卉、寵物、奇石等交易場所。經過幾年的改造,荷蘭風情花卉小鎮建設完成後,將會主打「花文化」,成為一個集休閑、科普、展覽、商業為一體的特色公園。在這里可以欣賞到有代表性的荷蘭古建築物,地道的「荷蘭三寶」——木鞋、風車、鬱金香。還有一個專門的花卉展廳,集中全世界各城市的市花實體或者圖片,供遊人參觀,讓市民在遊玩中品味花的文化,提升品格。此外還有咖啡廳,花仙子兒童樂園、車吧等特色內容。這一特色的歐式風情小鎮將成為觀光者以及深圳市民重要旅遊休閑景點。
9. 描寫龍川灣風車節的作文300字
濱江公園猶如一位美麗的仙子,依偎江邊。雙休日里,我和媽媽迎著涼涼的秋風,驅車到濱江公園遊玩,我興奮不已。
來到入口,就可看見一塊光滑的巨石,像一位大肚子的米樂佛,橫卧眼前,剛勁有力地寫著「濱江公園」四個大字。在巨石後方,有一塊巨大的花崗岩石屏,掩映在竹林叢中,上面呈現的是從軒轅黃帝到新中國成立的浮雕,每幅雕像栩栩如生,望著形態各異的圖像,我思緒外千,自己彷彿置身於那繁榮遠古的年代,心潮澎湃。
走進園內,看到的是奇花異木,粗壯挺拔的香樟樹,婀娜多姿的垂柳,香氣撲鼻的丹桂,高的,矮的,打得,小的,紫的黃的,紅是火,白似雪,粉似霞……一朵朵,一叢叢,花香沁入肺腑,公園的靈氣秀色令人神魂顛倒,醉意濃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