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和蘭花
㈠ 昌蒲和蘭花有什麼區別
區別大了去了,菖蒲葉片紙質,而蘭花革質;蘭花有假鱗莖,而菖蒲則無,等等
㈡ 室內菖蒲怎麼養殖
室內菖蒲怎麼養殖
室內菖蒲怎麼養殖?對於喜歡種植植物的人來說肯定都知道菖蒲這種植物,有些人在室內養殖菖蒲,但是想要養好這種植物是需要了解它的相關特點,下面分享室內菖蒲怎麼養殖?
室內菖蒲怎麼養殖1
1、沙質土壤
在室內養殖菖蒲,使用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是最為適合的,家庭養護可以選擇仙土、植金石、蛭石、河沙、赤玉土來等量混合進行配置。
2、散光養護
在室內菖蒲怎麼種植方法中,要求將菖蒲擺在半蔭蔽半陽光的散光環境中最為適合,要避免陽光的直射,否則會灼傷葉子,若是觀察其生長得非常瘦弱,那麼可以在太陽不是很強烈的時候,將其移至室外接受陽光的照射。
3、澆水方法
菖蒲喜濕潤的生長環境,所以在春秋兩季氣溫適合的時候,需要每隔3~4天澆一次水,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除了每天澆水之外,要經常噴水,冬天一周澆一次水即可,要適度的減少澆水量。
4、適度施肥
在菖蒲的生長期間,需要每隔半個月施加一次腐熟的豆餅肥,在花期來臨之際要是施加一些磷鉀肥,可以提升菖蒲的免疫能力,防止病蟲害的侵襲。
5、適時修剪
為了保持菖蒲的觀賞價值,需要定期去除菖蒲的黃葉和腐葉,以免影響其觀賞價值。菖蒲的葉子越修剪就會越細,所以修剪的頻率也不宜過於頻繁。
黃菖蒲和菖蒲的區別
1、科屬不同
黃菖蒲和菖蒲名字雖然差不多,但是它們沒有任何關聯,黃菖蒲是鳶尾科鳶尾屬植物,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屬植物,很多人都不知道黃菖蒲和菖蒲的區別有哪些,誤以為它們是同一種植物。
2、花色不同
黃菖蒲的花為大黃色,花色鮮艷明亮,上面有少許黑色條紋,花長7cm左右,寬5cm左右花瓣有兩層,內部花只有外花1/3大小,菖蒲的花是黃綠色的肉穗花序,花直生於莖幹上,沒有花柄。
3、葉子不同
黃菖蒲的葉子是暗綠色的,闊劍狀的葉片,長度在60cm左右,管約為3cm,而菖蒲的葉子是淺綠色的,細劍狀葉片,比起黃菖蒲的葉片要窄一些,只有1~2cm寬,但是要比黃菖蒲葉子長不少,能有1m長以上。
4、株高不同
菖蒲的葉子細長,莖干短小,長到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就會倒伏,一般都不會太高,黃菖蒲的莖干較長,尤其是花柄下的莖干,相比起來要比菖蒲高一些,能有100~140cm高,菖蒲葉子較短時能有1m以上,等到葉子過長而倒伏的時候只有60~80cm高。
室內菖蒲怎麼養殖2
菖蒲的種類
1、水菖蒲
菖蒲屬於天南星科植物,有多種種類,蒲種類中最常見的便是水菖蒲,水菖蒲又被稱為水宿,多生長在水邊和濕地中。水菖蒲全株都能作為葯材使用,有化痰、除濕、殺蟲的功效,可用來治療中風、痢疾、濕疹、等症狀。
2、唐菖蒲
唐菖蒲又被稱為劍蘭、菖蘭,屬於鳶尾科植物,多生長在廣東、福建、深圳、上海等地區。唐菖蒲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適宜生長溫度在20~25度,如果想要種植唐菖蒲,可以選擇疏鬆、透氣性好的沙土壤。
3、石菖蒲
石菖蒲又被稱為金錢蒲、香菖蒲,多生長在山澗流水中,石菖蒲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莖是肉質的,帶有淡淡的香味。石菖蒲也能作為葯材入葯,將它和其他晌納豎的葯材搭配使用,可用來治療積食、耳聾、癲癇等症狀。
4、黃菖蒲
黃菖蒲又被稱為黃鳶尾、水生鳶尾,原產於歐洲,多生長在河岸邊,黃菖蒲適應力很強,我國南北地區都有種植。黃菖蒲喜歡在溫暖的水中生宴大長,是少見的既可水培又可土培的菖蒲,土培黃菖蒲時要選擇肥沃的土壤。
花菖蒲的基礎知茄神識:
花菖蒲是鳶尾科鳶尾屬宿根草本植物。其根莖粗而短,須根繩索狀,細條形。基生葉條形,長50厘米至100厘米,寬8厘米至20厘米,平行脈多數,中脈明顯突起。花莛堅挺直立,高50厘米至100厘米,並伴有退化葉1片至3片。苞片紙質,卵狀披針形,長6厘米至8厘米,有花一兩朵,花期5到6月份,果期7到8月份。蒴果矩圓形,有棱,種子褐色。
現在很多人認為花菖蒲與菖蒲是同一種植物,其實不然。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屬,為我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
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時節,懸菖蒲、艾草於門窗,飲菖蒲酒,以祛避邪疫。人們在崇拜的同時,還賦予菖蒲以人性化,把農歷4月14日定為菖蒲的生日,有「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積海水以滋養之,則青翠易生,尤堪清目」之說。
花菖蒲的生長習性:
花菖蒲喜濕潤、光線良好的環境,宜栽植於酸性、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上,性耐寒。生長期要求充分水分,適度施肥,宜栽植於陰濕的林緣、溪邊、河畔、水池邊來美化環境,還可作切花。花菖蒲也常在園林中叢栽、盆栽布置花壇,栽植於淺水區、河浜池旁,也可布置專類園,或是植於林蔭樹下作為地被植物。
花菖蒲的栽培技術:
經常能看到花菖蒲種植在水中,也有的種植在高出水面的旱土裡面,但長勢不如種植在水中的。不管採取何種栽培形式,栽培時要盡可能選擇陽光充分的地方,每天日照時間至少在半天以上。
種植花菖蒲,苗的擺放相當重要,其外葉均應朝向種植容器的壁或朝向種植地的外圍,這樣有助於新芽的萌發和生長,地栽苗的生長就不會擁擠,排列也整齊漂亮。
在盆中栽種應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保證水分。花菖蒲較其他宿根性植物喜濕潤,特別是在萌芽期和開花期需要水量大,因此盆栽的花菖蒲盆底要墊2厘米至3厘米厚的沙子,沙子上面保持1厘米至2厘米的水位,使盆底浸在水中。
地栽之前首先要考慮水源和蓄水的問題,這個解決了,也就具備了栽種花菖蒲的先決條件,平時管理注意經常保持田間濕潤即可。冬天花菖蒲進入休眠期,可略乾燥。地栽種植株行距25厘米×30厘米比較適合,栽植深度以土壤覆蓋植株根部為宜,栽植初期的水要盡量淺些,防止種苗漂浮,以利盡快紮根。
花菖蒲的繁殖方法:
花菖蒲繁殖方法有播種、分株及組培繁殖。播種分春播和秋播兩種,播後4周至6周出苗,實生苗培育兩年可開花。播種通常即采即播,不過容易產生變異,通常用於培育新品種。
分株可在春天、秋天和花後進行。挖出母株,將根莖分割,各帶兩三個芽,分別栽植。對根莖粗壯的種類,分割後宜蘸草木灰或放置一段時間使之稍干後再種植,以防病菌感染。為了便於作業,可以將葉子剪成30厘米長。若附帶的根部不多,則可以把葉子剪至20厘米長左右,重要的是根和葉子的平衡比例。葉子若太長,則容易枯萎,不利於幼苗發育;葉子若太短,則發育會延遲。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可利用花梗側芽、葉子、莖尖等外植體,經消毒處理後接種到適合的培養基上,誘導出營養芽或原球莖,再將原球莖進行大量增殖。當原球莖繁殖至一定數量後,進行分化培養,這樣就可培養出大量植株。
花菖蒲的養護管理:
加強栽培管理措施,適度澆水施肥,定期進行輪作,經常清除枯葉、病株殘體,減少病菌的來源。盆栽花菖蒲的病蟲害較少,地栽苗相對要多一些。地栽的生長快,自身繁殖也快,因此要及時分株以確保通風透氣,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地栽花菖蒲的病蟲害主要以預防為主,春天每7至10天打一次葯,開花期要盡量少打葯。其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銹病、卷葉蛾、蚜蟲等,可用40{bf}樂果乳油1000倍至1500倍液加多菌靈50{bf}可濕性粉劑800倍噴霧防治。
盆栽花菖蒲要薄肥勤施,如果肥水過濃,會出現燒根而嚴重影響其生長。地栽苗管理可以粗放一些,水位最好保持根部以上10厘米左右,不能浸沒整個植株。施肥主要是在春天和花後進行,通常秋天穴施有機肥料,每畝施用50公斤至80公斤,分兩次完成。
春天追肥一兩次,以復合肥為好,通常每畝施用40公斤。若不移植,則在開花後適度施少量肥。
冬天及時將枯萎葉剪除,可減少病蟲害發生,第二年能更好地長出新葉。當花菖蒲葉尖開始枯萎時,先不要將葉子全部剪掉,由於其葉子在枯萎時養分會緩慢轉入地下部分,所以為了爭取養分,在葉子還有綠色部分時,暫時先不要剪。當其完全枯萎後,可以把整片葉子剪掉。
㈢ 天下第一雅草——菖蒲
古人以農歷五月為毒月、惡月,從端午這天算起,有九天稱為毒日。在九毒日里容易傷身損氣耗精元。
從古至今,每逢端午節,民間「以艾為虎,以蒲為劍」將艾草和菖蒲用紅繩梱成束,懸掛門上,不讓邪蟲惡豸入戶。
近水的地方被古人稱「浦」,浦上生長的草叫「蒲」。李時珍說:「菖蒲,乃蒲類之昌盛者,故曰菖蒲。」
菖蒲生於水邊、沼澤地,含有多種揮發油,能殺蟲、抑菌,艾草更具有這種功效。
「客里不知端午近,賣花擔上見菖蒲。」宋代就有專賣菖蒲艾葉的。為了對付「毒」五月,民間除了掛艾虎、蒲劍,還畫《五瑞圖》,以菖蒲、艾草、蜀葵、大蒜和枇杷五種植物畫在一起,用來鎮壓蛇、蜘蛛、壁虎、蟾蜍、蜈蚣五毒。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喝蒲酒。蒲酒使用一種生長在石頭上的石菖蒲根,這種根條嫩黃,緊硬節稠,以一寸九節的為最好。鮮石菖蒲根再加入鮮木瓜、桑寄生、小茴香、九月菊、燒酒,泡7日即成。
五月流火,人體出汗多,容易失水分,這時候要注意多喝水,注意休息,不熬夜,少吃生冷、辛辣、燒烤,飲食清淡些,保持心態平和。只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任何五毒都無法侵入。
五月端午節少不了菖蒲、蒲酒,所以五月也叫蒲月,端午節叫蒲節。
早在西漢時期,菖蒲就已進入皇家園林。
石菖蒲被稱為文人之草。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大多會在書房當中置上一兩盆石菖蒲草,作為清供把玩。石菖蒲、蘭花、水仙、菊花稱為「花中四雅」。無菖蒲,不文人。宋、明時期,石菖蒲已成為文人書齋的標配,被稱為天下第一雅草。
石菖蒲生長在無污染的高山溪流中的石頭上。別看這一株株小小軟弱的草,它們的根緊緊地趴在石頭上,山洪暴發都沖不走它們。想要把它們拔起還得費九牛二虎之力。
霧嶂山嵐本多妖
咬定磐石未動搖
任爾濁流環身繞
自在溪頭看狂濤
—— 紅豆
石菖蒲不食人間煙火,只靠溪水就能茁壯成長,生生不息。菖蒲草滿身都是香氣,是一種香料。它隱於山野小溪中,自帶仙氣,人稱它為仙草。奶茶燒仙草,不知跟它是否有關系。
文人墨客稱石菖蒲為「天下第一雅」。將石菖蒲種植於水中石頭上,無需泥土,有水滋潤便能活。它「不假日色,不資寸土,清逸俊秀,挺拔如碧,具山林之氣,無富貴之媚態」。這氣韻與文人雅士身上清高氣質不謀而合。這就不難理解,文人愛它,為之傾心了。
古人有食用菖蒲的習慣。春秋時期的國宴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餚——昌歜,就是用菖蒲製作的腌菜。
《神農本草經》說菖蒲能「開心孔,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名醫別錄》說菖蒲益心智,高志不老。石菖蒲被稱為「水之精,神仙之靈草,大聖之珍方……服菖蒲,博覽群書,日夕而無倦」。石菖蒲的香氣有提神的作用。
最主要的是,放一盆石菖蒲在案幾上,晚上看書能吸收油燈燭台的煙味,可保護眼睛。用石菖蒲草葉上凝結的露珠洗眼,可讓眼目明亮清晰。
在古代,石菖蒲的葯用價值是被高估,甚至神化了。
《太平御覽》「菖蒲放花,人得食之,長年」,這里說的菖蒲花是指石菖蒲花,根一寸九節以上,開紫色花。
據說戰國時期的修仙方士安其生,常年在羅浮山的菖蒲溪採食一寸九節的菖蒲,得食紫色菖蒲花,最終成仙。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努力尋找開紫色花的石菖蒲,怎耐……
「菖蒲花,難見面。」
「莫訝菖蒲花罕見,不逢知己不開花。」
我種過石菖蒲,只要用心養護,三年以上的石菖蒲是可以年年開花的。不過石菖蒲的花是淡黃色,花梗綠色,佛焰苞葉狀。
至於傳說中開紫色花的石菖蒲,應該是一種叫吉祥草的草本植物。山澗石頭上也會有生長,葉子像蘭花,開柱狀紫色小花,跟石菖蒲也相像。吉祥花開喜事到,淡紫紅色的吉祥草花,花朵牽巧可愛,有芬芳的清香,古人誤把吉祥草當石菖蒲了。
石菖蒲有一定的葯用價值,可以調節中樞神經系統,能降脂、平喘、安神、醒腦,但它全株帶有毒性,食用需謹慎,是葯三分毒嘛。
石菖蒲能忍耐嚴寒,安於淡泊,只要有水滋潤就能活。它不像梅花,只有開放的時候才顯精神。不像竹子,雖耐嚴寒,卻不適於室內種植。不像蘭花嬌貴,也不像松樹需要陽光才能成長……
養兩盆石菖蒲在書房,它能去掉俗氣、邪氣,亦能讓你神清氣爽文思泉湧……
㈣ 菖蒲的園林用途有哪些
菖蒲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自古以來就深得人們的喜愛。菖蒲是代表端午節氣的花草,端午節有門上插菖蒲、艾葉之俗,寓意辟邪驅痛。菖蒲葉叢翠綠,端莊秀麗,具有香氣,適宜水景岸邊及水體綠化;也可盆栽觀賞;葉、花序還可以作插花材料。
㈤ 菖蒲花的花語是什麼
菖蒲花(水菖蒲、大葉菖蒲、白菖蒲)的花語:信仰者的幸福;我信任你
菖蒲是我國傳版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權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菖蒲先百草於寒冬剛盡時覺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著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人們的喜愛。
著名的藤原定家,就曾在他的作品(拾遺愚草)中歌詠菖蒲,由這一點就可以證明,日本人從很早很早以前,就十分喜歡這種花了。
當從一個神秘之人那兒收到一封「仰慕的信」時,你一定不會馬上把它撕掉吧!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會好好地保存下來,自始至終,一生都會加以珍惜。
菖蒲是代表端午節氣的花,可以利用它直線的葉片,表現出初夏的清涼感覺。拿它當禮物時,不妨選擇三~四枝顏色清晰鮮艷的,紮成花束。它的香味在雨中會更加濃郁。
㈥ 蒲草象徵著什麼意思
蒲草象徵著脫俗出塵,菖蒲的樣子比較簡潔,比較的雅緻,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生長在泥土中,但是卻出落的清新、脫俗,象徵著不肯與濁世同流合污,寓意脫俗出塵的品質,能表示君子的品行。
菖蒲在德國的花語是完美的婚姻,所以也能象徵著美好的婚姻,寓意著兩個人能長長久久、美美滿滿的生活下去。
菖蒲的養殖方法:
1、光照:菖蒲適合生長在陰涼處,應該遮蔽50-60%的光線,避免烈日直射。在光照不強烈的時候,可以移到室外見見陽光。
2、澆水:菖蒲比較喜濕潤,耐不住乾旱,日常應該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澆水過多。
3、溫度:它喜歡溫暖的環境,生長適宜的溫度在18-24攝氏度左右,盡量將溫度保持在這個范圍內。
4、修剪:對菖蒲適當修剪,剪掉枯黃葉子。
㈦ 蘭花和菖蒲可以一起養嗎
可以的。無論翻栽或是新栽,時機的選擇對蘭花的成活、長勢、發育都有很大影響。因此十分重要。一般比較適宜的時間是蘭花的體眠期,即3—4月份,新芽沒有出土之前為好;論時令,則是春分到清明之間。
若在新芽出土之後,操作十分不便,稍不小心即碰斷碰傷新芽。當蘭花的休眠期即將結束,新芽和新根正處於即將長出而又未長出之際,此時栽植最佳,栽後不久即能走根出芽,恢復正常生長。如果栽植過早,則栽後蘭花不易「還陽」,如遇低溫、寒潮、晚霜、春雷往往造成凍傷。長江流域冬季蘭室很少加溫。冬季十分寒冷,因而不主張在嚴寒冬季分株。
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可以使用「宴沃微生物菌劑」+「根享生根劑」前期使用,後面配上宴沃水溶肥效果會更好。
㈧ 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端午節將來臨,菖蒲的功效與作用按福州民俗在農歷五月初一至初五的端午節,用紅紙條把菖蒲草及「艾草」捆紮成束插在自家的門楣上,以祛禳 「五毒」起著避邪作用及過後燒成湯水為兒童洗澡,皮膚能止癢起著防治疔瘡的發生。
而今,從閱讀報紙見到《在書房裡放盆菖蒲草》的文章,可看出菖蒲草的好處多。筆者——莫祥銘,說:
書房是現代人讀書、操作電腦、撰寫文章、獲取信息、創作和進行策劃創意的場所。它的裝飾藝術講究「靜、幽、雅」,使人能善於思考。綠化藝術的選材應小、精、奇,如在寫字台上有一盆菖蒲草,它們小巧玲瓏,綠意 盎然,引入遐思。再加上一小缸魚,顯得靜中有動,具備文雅的氣息。今向讀者介紹菖蒲草。
菖蒲草屬菖蒲科,為禾草狀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葉全綠肉穗花序,花梗也是綠色。菖蒲草,四五月時開黃綠色的花,與水仙、蘭花、菊花有「花草四雅」之稱,不僅是極具觀賞價值的植物,而且是歷代醫家喜用的葯物。歷代詩人不乏贊美石菖蒲延年益壽之功的詩句,如李白詩雲:「我來采菖蒲,服食可長年。陸游又有詩曰:「古澗坐菖蒲,根瘦節蹙密,仙人教我服,《菖蒲的功效與作用》刀匕蠲百疾。陽狂華陰市,顏朱發如漆;歲久功當成,壽與天地華。」「說的是石菖蒲的根莖入葯,服之可紅顏黑發,延年益壽。清人蘇靈在《盆景偶錄》一書中,把菖蒲與蘭花、菊花、水仙聯系在一起,並稱為中國「花草四雅」!
常見的菖蒲有水菖蒲、石菖蒲,以及石菖蒲的變種金錢菖蒲、香苗菖蒲,在我國除了被人們用來祛毒避瘟之外,還一直被人們視為一種長壽吉祥物。 .
菖蒲具有實際的葯用價值。對此,古籍 中多有記載,謂菖蒲久服能延年益壽。如《本草經》載:「菖蒲主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群芳譜》亦雲:菖蒲 「久服可以烏須發,輕身延年。」也正因如此,所以我國人民才在端午節將菖蒲捆紮成束,懸掛於門窗之上,以祛禳 「五毒」,或將其煮水給孩子洗澡,可保孩子無無瘡無病,平安成長。
菖蒲之美可使人「益心智,高智不老」(《本草經》)。菖蒲葉狹長,排列有序,主莖頂端有黃花,有香氣,其中有一種石菖蒲還頗有 水仙的風采。而人們呢,也正是在對菖蒲的欣賞中,陶冶性情,愉悅精神,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群芳譜》這樣贊道:石菖蒲「可以適情,可以養性。」書齋左右有此君,便覺情趣瀟灑「。
閱讀了上篇文章,不仿也在書房電腦台邊、寫字台上擺布一盆菖蒲草,再加上一小魚缸養幾尾金魚,使房間內增添綠意、靜中有動,文雅氣息,陶冶性情,愉悅愜意。
http://www.cnbmys.com/zydq/201409/6211.html
㈨ 辦公室養蘭花還是菖蒲花好
辦公室養菖蒲花好。因為菖蒲除了觀賞,有香氣外,還有辟邪去病,驅蟲的功效
㈩ 「花草四雅」之菖蒲
堅韌頑強的菖蒲。
故鄉的小河邊,常年生長著大片菖蒲。寒冬剛剛轉過身去,蒲牙便鑽了出來。
臨水而居的菖蒲,葉子又細又長,像是出鞘的一柄柄好搭綠劍,指向藍天,卻沒有劍的凜然寒氣。端午前後,河邊的菖蒲已經很有一番氣勢了。這個時候,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拔下一支箭葉,用手指一點點揉碎,菖蒲沁脾的馨香即刻會從指間騰起,然後滿身滿腦都是它美妙的香味,比現今的迪奧香水,好聞多了。
父親在端午前割回家的菖蒲葉子,大多以這種形式化為香氣,伴我度過一個個溢香的端午節,永遠存留在我的記憶里。父親那時把菖蒲叫做「水劍草」,我給它取名「香水草」。
到後來,我才知道,菖蒲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驅蟲辟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
和菖蒲的香味不同,艾蒿會散發出一種微辣的辛香,蒼蠅和蚊子最見不得的,就是這種味道。父親會把端午節用不完的艾蒿用手搓成草繩,備用起來段襪消。從端午節開始,夜晚靜靜燃燒的艾蒿繩,是那些年夏日裡家家常用的花草蚊香。
當握知年,家裡被父親當「蚊香」用的,還有菖蒲的肉穗狀果序。這果序,我們叫它毛蠟燭,因為它的確可以像蠟燭那樣照明。七八月份,菖蒲花過後,就有毛嘟嘟、紅褐色的棒狀果序在綠葉中搖頭晃腦。香腸般的毛蠟燭,似乎更適合孩子們把玩。折來晾乾,醮點兒燒融的蠟燭油,點燃了就是一個精緻的小火把,火苗在夏夜長空里舞出的各種弧線,至今依然烙印在我的腦海里,不輸煙花。
母親在端午節前夕,則忙著做女紅——為我們姐妹趕制紅裹肚、用漂亮的綢緞縫香包、用五彩的絲線做花花繩。媽媽那時年輕手巧,穿戴在我們姐妹身上的端午節裝飾,總能夠贏得街坊四鄰的交口稱贊,並成為大家紛紛效仿的榜樣……
年歲漸長,端午節的女紅,一日日離我們遠去了,唯有蒲艾,還年年生長在我家的門楣上,生長在我的心裡。
大學畢業後上班的第一天,獨自一人在單位的園子里轉悠,一方小池塘邊,一叢叢水草,用它滴翠的綠葉,一個勁地向我點頭。走進,哦,是香水草!我又見到你了。
看著熟悉的身影,聞著熟悉的香味,聽著它吸水拔節的聲音,我彷彿又回到了故鄉,一顆動盪的心,瞬間安寧下來。那天,我像遇見老朋友般,在池塘邊坐了很久……
記得中學讀到《孔雀東南飛》中的「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時,腦子里呈現的,就是小河邊那一叢叢茂盛的菖蒲。那些厚實而狹長的葉兒,柔韌無骨,是鄉親們手裡的寶,用它來編涼席、編蒲團。
菖蒲的生命力的確頑強。在無人搭理的小河邊,它都能葳蕤成片,何況是被邀請駐扎在單位的池塘邊上。
在一年比一年豐茂的菖蒲的裝扮下,單位里那爿我當年駐足的小池塘,已經成為園子里的一景。傍晚散步、歡喜煩惱時,我都會到飄滿蒲香的池塘邊坐一坐。
堅韌頑強的菖蒲,陪伴我走過了一年又一年既悲又喜的人生旅途,無聲無息間,我與菖蒲,已有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