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蘭花粉
Ⅰ 獨蒜蘭和糯白笈是一種植物嗎
不是
石蒜屬與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科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極少數為半灌木、灌木以至喬木狀。具鱗莖、根狀莖或塊莖。葉多數基生,多少呈線形,全緣或有刺狀鋸齒。花單生或排列成傘形花序、總狀花序、穗狀花序、圓錐花序,通常具佛焰苞狀總苞,總苞片1至數枚,膜質;花兩性,輻射對稱或為左右對稱;花被片6,2輪;花被管和副花冠存在或不存在;雄蕊通常6,著生於花被管喉部或基生,花葯背著或基著,通常內向開裂;子房下位,3室,中軸胎座,每室具有胚珠多數或少數,花柱細長,柱頭頭狀或3裂。蒴果多數背裂或不整齊開裂,很少為漿果狀;種子含有胚乳。
石蒜科是一個大科,約有100多屬,1200多種,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及溫帶;我國約有17屬、44種及4變種、野生或引種栽培,主要分布於南方各省區。石蒜科代表性的植物有:水仙屬植物,蔥蓮屬,文殊蘭屬,朱頂紅屬,君子蘭屬,石蒜屬、晚香玉屬等等。
水仙: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葉由鱗莖頂端綠白色筒狀鞘中抽出花莖(俗稱箭)再由葉片中抽出。一般每個鱗莖可抽花莖1-2枝,多者可達8-11枝,傘狀花序。花瓣多為6片,花瓣末處呈鵝黃色。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蒴果室背開裂。花期春季。
君子蘭:別名劍葉石蒜、大葉石蒜,是石蒜科君子蘭屬的觀賞花卉。原產於南非南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長達30-50天,以冬春為主,元旦至春節前後也開花,忌強光,為半陰性植物,喜涼爽,忌高溫。生長適溫為15-25℃,低於5℃則停止生長。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濕潤的土壤,忌乾燥環境。君子蘭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中國常在溫室盆栽供觀賞。
石蒜:鱗莖近球形,直徑1-3厘米。秋季出葉,葉狹帶狀,長約15厘米,寬約0.5厘米,頂端鈍,深綠色,中間有粉綠色帶。花莖高約30厘米;總苞片2枚,披針形,長約35厘米,寬約05厘米;傘形花序有花4-7朵,花鮮紅色;花被裂片狹倒披針形,長約3厘米,寬約05厘米,強度皺縮和反卷,花被簡綠色,長約05厘米;雄蕊顯著伸出於花被外,比花被長1倍左右。花期8-9月,果期10月。
再來看看石蒜蘭,其實應該叫獨蒜蘭(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 Rolfe),獨蒜蘭屬蘭科植物獨蒜蘭屬植物,蘭科是植物界第一大科,植物品類繁多,全科約有700屬20000多種植物。蘭科識別要點:陸生、腐生或附生草本。葉互生或退化為鱗片。花兩性,兩側對稱,花被片6,內輪具一唇瓣,雄蕊1或2,與花柱、柱頭結合成合蕊柱,花粉黏合成花粉塊,花常排成總狀、穗狀、傘狀或圓錐花序,基部常有鞘。蒴果,種子微小,無胚乳。
獨蒜蘭特徵:半附生草本。假鱗莖卵形至卵狀圓錐形,上端有明顯的頸,全長1-2.5厘米,直徑1-2厘米,頂端具1枚葉。葉在花期尚幼嫩,長成後狹橢圓狀披針形或近倒披針形,紙質。花葶從無葉的老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頂端具1花;花粉紅色至淡紫色,唇瓣上有深色斑;花瓣倒披針形,稍斜歪,長3.5- 5厘米,寬4-7毫米;唇瓣輪廓為倒卵形或寬倒卵形,長3.5-4.5厘米,寬3-4厘米,不明顯3裂。蒴果近長圓形,長2.7-3.5厘米。花期4-6月。
生於常綠闊葉林下或灌木林緣腐植質豐富的土壤上或苔蘚覆蓋的岩石上,海拔900-3600米。產中國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
從上面可以看出石蒜和獨蒜蘭的區別:
首先是科屬不同,石蒜屬於石蒜科石蒜屬,獨蒜蘭屬於蘭科獨蒜蘭屬。
其次,花型不同。石蒜最大的特徵是雄蕊顯著伸出於花被外,比花被長1倍左右。獨蒜蘭則是蘭科特徵,外三瓣和捧以及舌蕊。
再就是花葶開出部位不同。石蒜從葉中間開花,獨蒜蘭花葶從無葉的老假鱗莖基部發出。
繁殖方式也有差別:石蒜以分球、播種、鱗塊基底切割和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以分球法為主。獨蒜蘭用播種或分株法繁殖,獨蒜蘭屬植物和荷蘭鬱金香十分相像,是每年更新的偽球莖。
石蒜的養護管理:
石蒜一般說來球根花卉對於土壤並不挑剔,許多球根花卉的原生地土壤十分乾硬,卻依然花開燦爛,不過若能提供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當能使它長得更美麗。除了文殊蘭和蜘蛛百合等嗜水的種類,一般栽種的土壤排水性要力求良好,否則球根容易腐爛。肥料球根花卉的生長季長,種植前應埋入充分的有機肥,之後每兩個月施用追肥一次,可用自製的腐熟堆肥或三要素肥料,應偏重磷鉀肥的比例,以促進球根發育和開花。石蒜科球根花卉多數喜愛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環境下皆很適合,光線不足會造成開花不良。養在水中的中國水仙每日仍須二、三小時以上的日照,否則會徒長倒伏。君子蘭喜愛蔭涼的環境,應避免夏季時陽光直射,日照在50%至70%之間較佳。
獨蒜蘭的養護管理:
喜涼爽、通風的半陰環境,較耐寒,冬季不休眠,越冬最低溫度-10℃以上,宜栽於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蕨根,水苔或腐殖土中。獨蒜蘭原產溫帶和亞熱帶高海拔地區。喜歡四季分明的氣候。夏季氣溫最好不要高於25攝氏度。偶爾有幾天30℃高溫也可以忍受。冬季休眠期,溫度要求接近冰點。也就是理想的1到5℃。
獨蒜蘭澆水的關鍵期是生長季節初期。這時獨蒜蘭根系剛剛開始生長,花期進入尾聲。應該給以小水,只保持基質微潮,目的是促進生根。這時如果澆水過多,極易發生爛根。過一段時間,當根系基本長好後,才可以開始大量澆水。獨蒜蘭根系生長情況可以根據葉子生長速度判斷。如果葉子已經開始迅速生長,說明根系已經紮好了。從此應給以大水。這是模仿獨蒜蘭原產地的梅雨季節。
Ⅱ 文殊蘭的繁殖及養護
文殊蘭株姿健美,花香雅潔,為布置廳堂、會場的大型盆栽花卉。別名十八學士、文珠蘭、白花石蒜,為石蒜科、文殊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具被膜鱗莖,長圓柱形。葉基生劍形,多數密集在鱗莖頂部呈蓮座樣排列,邊緣波狀。株高1米左右。花莛自葉叢中抽生,傘形花序,外被兩個大形總苞片,有花20餘朵,花被筒細長而直立,有香氣。花期多在夏季,在水肥充足、溫濕適度條件下可常年不斷開花。
全屬約100種,常見觀賞栽培的還有:紅花文殊蘭,花筒內面白色或淺紅色,外面紫紅色,原產蘇門答臘。粉花文殊蘭,葉帶狀、革質、鮮綠色,花粉白色,原產南非。乳黃文殊蘭,花莛高約70厘米,著花一般為4朵,原產北美。西南文殊蘭,花高腳碟形,白色有紅暈,原產我國雲南、廣西、貴州,以及越南至印度和馬來西亞,生長在河床沙地上。
文殊蘭原產亞洲熱帶,我國海南島有野生,性喜氣溫暖,空氣清新濕潤,高溫時節忌烈日暴曬,中、低溫時要求光照充足。生長適溫18℃至22℃,越冬室溫不得低於5℃。盆栽以腐殖質含量高、疏鬆肥沃、通透性能強的沙質培養土為宜。文殊蘭屬植物多分布於熱帶、亞熱帶的海岸地區,故較耐鹽鹼土壤。
文殊蘭通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宜在採收後即播,基質用沙質培養土,保持20℃至25℃,約2周發芽,需養護3年至4年開花。由於在溫室盆栽條件下種子不易成熟,還有的種不結實,如紅花文殊蘭等,通常都以分株繁殖為主。於入春或晚秋結合翻盆換土操作,將母株周邊發生的吸芽分離,注意勿傷根系,另行栽培。吸芽大多不帶根系,需用素沙土或蛭石按照一般嫩枝扦插的方法操作,在溫暖疏蔭濕潤環境,約1個多月發根。
扦插苗生根成活後,先用普通培養土栽入小花盆。栽苗不宜過淺,以不見鱗莖為度,以後逐年用加肥培養土,下墊一些碎蹄片或骨粉等長效肥,換上大盆養護。文殊蘭根系強大,植株生長迅速,生長期要求水肥充足,經常保持盆土及周圍環境溫潤,並防積澇,每兩周追施一次液肥。如盆土腐殖質含量高,宜施用復合化肥溶液,以保護環境清潔。秋後入室,在10℃左右休眠越冬,休眠期要控水禁肥。4月下旬出室,應放在防風避雨蔭棚下。家庭蒔養可放北向陽台或南向陽台後口,也可在室內長期陳設,注意空氣流通,防避煙塵污染,空調室內生長不良。